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差異性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差異性

發布時間: 2021-01-19 12:36:37

㈠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怎麼答大題

自然地理的整體性是指同一個地域內部,地理環境在系統上的整體性。內
也就是說不同地理系統上容的緊密聯系,使一個地域構成一個整體:地理位置可以決定一個地方的氣候環境,地形和氣候的的相互作用,影響一個地方的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影響居民的生產生活活動,居民的生產生活活動會反過來影響這個地方的地形、氣候和水(資源的一種)環境,並進而影響地區的未來(可持續發展)。
自然地理的差異性是指地域之間的區別,有系統的差別和整體的差別。地域分異既有系統的分異,也有整體的分異,這需要根據具體的地域與地域的比較去討論。

㈡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自然地理環境來的整體性與差異自性
1.舉例說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2.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3.運用地圖分析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1.以全球變暖、生態破壞等環境問題、厄爾尼諾、青藏高原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對地理環境整體性的理解。
2.考查自然帶、自然景觀的地域分異規律及影響因素。
3.以區域圖、模式圖切入,考查自然帶、自然景觀的地域分異規律及成因。
4.利用區域氣候、區域地形圖考查自然帶的類型、分布及成因。

㈢ 北美洲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海岸線:大陸海岸線長約6萬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東部海岸比較曲折,多島嶼和峽灣;南半部海岸較平直.
半島與島嶼:半島總面積約為210萬平方千米.島嶼總面積約40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格陵蘭島為世界最大島.
地形:全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20%,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和丘陵約佔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58%.全洲平均海拔700米.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於東西兩側,與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於中部.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區.東部山地和高原:聖勞倫斯河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勢南高北低,海拔一般為300—500米.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沿大西洋有一條狹窄的海岸平原,西側逐漸下降與中部平原相接.中部平原:位於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哈得孫灣,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屬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西部山地和高原:屬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條平行山地,東帶為海拔2 000—3 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脈,南北延伸5 000千米,是北美洲氣候上的重要分界線:西帶南起美國的海岸山嶺.向北人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島嶼,海拔一般為1 000—1 500米:中帶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的海岸山脈、美國的內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嶺等.阿拉斯加的麥金利山海拔6 193米,為北美洲最高峰.東帶和中帶之間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底部海拔1 300—1 800米,盆地南部的死谷低於海平面86米,為西半球陸地的最低點.
火山與地震: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區是太平洋沿岸火山帶的一部分.北美洲有活火山90多座,其中阿留申群島有28座,阿拉斯加有20座,中美洲有40多座.北美洲西部也是世界上地震頻繁和多強烈地震的地帶.
水系:北美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88%.其中屬大西洋流域的面積約佔全洲的48%,屬太平洋流域的各約佔20%.除聖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人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約佔全洲面積的12%,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長度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美國西部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約塞米蒂瀑布,落差達700米.尼亞加拉瀑布,落差51米,寬1 240米.北美洲是個多湖泊的大陸,淡水湖總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陸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區的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總面積為245 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以蘇必利爾湖面積最大,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氣候: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北部在北極圈內,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熱帶颶風侵襲.大陸中部廣大地區位於北溫帶.由於所有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濕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長驅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時而寒冷,時而解凍,墨西哥灣沿岸的亞熱帶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低於O ℃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3/4;整個北極群島(北美大陸以北、格陵蘭島以西眾多島嶼的總稱)及格陵蘭島的大部分地區都低於-32 ℃,格陵蘭島中部低達-50 ℃,成為西半球的寒極區.夏季全洲普遍增溫,最熱月(7月,沿海多為8月)平均氣溫格陵蘭島中部為0.3 ℃,成為北半球夏季最涼的地區:其餘廣大地區都在O ℃—32 ℃之間,其中20 ℃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一半以上.30 ℃以上的地區面積較小.美國西南部的死谷,極端最高氣溫曾達56.7 ℃,為全洲最熱地區.北美洲東部地區降水較多.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的東南部、美國的東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年降水量約為500~1 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達2 000毫米以上,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區;佛羅里達半島、落基山脈東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1 000毫米;加勒比海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降水量最少的地區是美國大盆地西南部、科羅拉多河下游以及北極群島和格陵蘭島的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不到100毫米.每年5—10月,北美洲東南部常受颶風侵襲,往往造成嚴重災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強烈的暴風和陸地龍卷風.

㈣ 世界地理什麼是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組成陸地環境各要素(氣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版間相互權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陸地環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是作為整體一部分發展變化著的。在景觀上它們總是力求保持協調一致,與環境的總體特徵相統一。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的改變,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全球沒有兩個地域的環境是完全一樣的,即表現出非常顯著的地域差異,從而體現出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整體性是相對的,差異性是絕對的,地域分異是有規律的。

㈤ 什麼是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指地理環境各組成要素和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性。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從而形成一個整體,這一要素影響另外要素,這一部分影響另一部分。如赤道附近的低平地區,由於獲得的太陽熱最多,形成高溫多雨氣候,從而為熱帶植物的生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而多樣的植物和豐富的果實,又為多種多樣的動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這種組成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就構成赤道低平地區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又如南美洲安第斯山東西兩側同緯度地區地理環境有明顯差異,這一整體乃是由於安第斯山這個要素起了重要的作用。

地帶性差異主要指陸地上的自然帶,沿緯線方向成一定寬度延伸,並按南北方向更替的帶狀規律性。地帶性差異的成因,主要是由於地球是一個橢球體,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勻,產生了沿緯向分布的熱量帶。熱量分布的地帶性,影響著水分的分布,各個地帶不同的熱量和水分條件,又形成不同的氣候特徵。在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下,氣候也是按地帶分布的。氣候影響植物,而植物與動物又有密切關系,因此,不同的氣候帶就有不同的植物帶和相應的動物界。這樣,在整個大陸上形成一系列按緯向分布、南北更替、各個地理要素相互聯系的自然帶。

㈥ 為什麼自然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和差異性

自然地理環境是由地貌、岩石、大氣、水、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共同組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典例分析如下: (1)氣候與地貌相互影響。不同氣候條件下形成不同的地貌;不同地貌條件下形成不同的氣候特點。前者如雲貴高原的熔岩地貌形成於濕熱氣位條件下,西北內陸的風沙地貌形成於干早氣候條件下;後者如橫斷山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與那裡山高谷深,氣溫垂直變化大有關系。 (2)氣候與水文相互影響。不同氣候條件下具有不同的水文特徵;水文條件不同的地方氣候也有差異。前者如我國北方河流大多有結冰期,是因北方冬季最冷月氣溫在0度以下,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河流水位變化小,是因流域內降水均勻;後者如在湖泊、水庫周圍的地方,空氣濕度大,晝夜溫差小。 (3)氣候和生物相互影響。一定氣候條件下,生長著相應的植物,活動著相應的動物;植物也影響氣候。前者如赤道附近為雨林,亞寒帶則為針葉林;後者如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圍的氣候要濕潤的多。 (4)氣候和土壤相互影響。不同氣候條件形成不同的土壤類型;土壤的干濕狀況,通過蒸發對空氣的濕度、溫度也有一定影響。前者如東北平原氣候冷濕,土壤有機質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長江中下游地區,由於氣候濕熱,有機質分解速度快,形成貧瘠的紅壤;內陸乾旱地區,由於礦物質淋失速度慢,形成鈣土。 (5)地貌和水文相互影響。不同地貌務件下水文狀況不同;術文條件對地貌的影響更是深刻的。前者如剛國河向心水系與盆地地形直接相關,北歐高地上多湖泊是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地貌積水而成的;後者如黃土高原的溝壑地形、長江三峽的峽谷地形都是流水切割的結果,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河網密布的恆河三角洲、開闊的永定河沖積扇都是河流堆積作用形成的。 (6)地貌與生物相互影響。地貌影響生物;生物也影響地貌。前者如陰坡和陽植物是不同的,馬尾松在陽坡,冷杉在陰坡分布;後者如生物對地貌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風化過程,改變地貌形態,另一方面又具有保特水土、減少侵蝕的作用,保護了原始地表形態。 (7)水文和生物相互影響。不同水文條件下,生存著不同類型的生物;生物的出現也改變著水文狀況。前者如駱駝刺生長在乾旱環境,蘆葦生長在水濕環境;具有不同的個體形態。後者如水生生物通過生命活動,不斷地改變著水的化學成分。植被覆蓋狀況對地球上的水循環也產生一定的影響,如通過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蒸騰,使土壤水、生物水、大氣水構成一個互相聯東的統一系統 (8)土壤和生物相互聯系。 生物在土壤的形成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土壤也影響生物的分布。前者如沒有生物就沒有土壤;後者如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紅壤就非常適宜茶樹的生長。 二、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陸地自然帶 (1)全球性的地域分異:溫度帶分異和海陸分異 (2)區域性的地域分異: 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 (3)概念:陸地上不同的地區,由於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互不相同,分別具有一定的熱量和水分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不同的氣候類型,又對應了與之統一的植被類型和土壤類型。相應的氣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分布的陸地自然帶。 2、水平地域分異規律地域分異規律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緯度地帶性)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經度地帶性) 定義 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或者說每個地帶與緯線大體平行地伸展成條帶狀 自然帶沿著經度變化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並大致與經線平行地伸展成條帶狀 影響因素 主導因素 熱量(太陽輻射) 水分(海陸位置) 成因總結 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即以熱量為基礎 水分條件沿經度變化的方向變化即以水分為基礎 分布特徵 延伸方向 緯線方向(東西方向) 經線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緯度變化方向(南北方向) 經度變化方向(東西方向) 典型地區 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 中緯度地區 典型景觀變化例證 【誤區警示熱量差異並非是由赤道到兩極地域分異規律的唯一因素由赤道到自然帶和氣候類型的分布(以北半球為例) 【特別提醒自然帶的分布並不完全與氣候類型相吻合(1)相同的自然帶對應的氣候類型不盡相同如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對應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2)相同的氣候類型對應的自然帶不唯一如溫帶大陸性氣候對應的自然帶主要為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3)熱帶沙漠氣候對應的自然帶不是熱帶沙漠帶而是熱帶荒漠帶。(1)山地垂直地域分異是山麓到山頂水分和熱量狀況的差異共同作用的結果,山麓到山頂水熱的變化與從低緯到高緯的變化類似,但並不完全致。 ①從山麓到山頂的熱量差異很大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 ℃。據此可知:從山麓到山頂的自然帶分異類似於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下圖);緯度越低相對高度越大自然帶類型越多。從山麓到山頂的水分狀況差異明顯一般來說從山麓到山頂降水量呈「少—多—少」變化。因此有些基帶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於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現森林帶如天山。從山麓到山頂的自然帶分異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2)山地垂直帶是在水平地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山麓的自然帶與水平帶一致。 (3)影響山地垂直自然帶譜復雜程度的因素有三: ① 山體所在緯度:緯度愈低愈復雜,緯度愈高愈簡單; ② 山體海拔:海拔愈高愈復雜(當然有極限),海拔愈低愈簡單,甚至無; ③ 跟山頂與山麓之間的相對高度有關:相對高度大則復雜,相對高度小則簡單。 (4)影響山地垂直自然帶海拔的因素有二: ①山體所在緯度:緯度低,海拔高;緯度高,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體,陽坡高,陰坡低。 註:實際自然帶分布更為復雜,若考慮將水條件,自然帶分布高度與坡向的關系是: <1>在基帶熱量盈餘區,水分是決定自然帶高低的主要因素。同一植被在迎風坡的分布高度比背風坡高。 【解釋:在熱量盈餘的地區,隨著海拔的升高,空氣中的水分逐漸減少,降水較少的坡向總是首先因缺水而不能滿足植物的需要。】 (位於熱帶的乞力馬扎羅山南坡為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同一自然帶分布比北坡高) <2>在基帶熱量非盈餘區,土壤的水熱狀況是決定植被分布高度的重要因素。 1、在水分充足,兩坡熱量有明顯差異的山區,同一植被在熱量較好的坡向海拔較高(陽坡高於陰坡)。 2、在水分充足,兩坡的熱量差異不大的山區。降水較少的背風坡的植被分布高度比多雨迎風坡高。 【解釋:在熱量非盈餘區的山區,降水滿足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下。隨著海拔的進一步升高,氣溫降低,當該地熱量條件就會接近某種植物生長的下限,由於氣溫降低,蒸發減弱,降水較多的迎風坡就會在某個高度,首先出現土壤中水分含量過多,土壤溫度下降,土壤缺氧,影響某類植物生長的現象。於是這個高度就成了此類植物在此迎風坡的分布上限。而在背風坡相同的高度上,由於降水較少,土壤中的水分沒有過多,土壤供給水分、養分、空氣和熱量能力較好,植物生長狀況良好,反而沒有達到該類植物的分布上限。】 (位於暖溫帶的呂梁山(黃土高原),東坡是迎風坡,同一自然帶分布東坡比西坡低) <3>水分短缺的地方,降水的多坡向能夠較好的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植被分布的高度較高。 (例位於西北乾旱地區的天山北坡為西風的迎風坡,森林帶高於南坡) (5)影響雪線的因素,從本質上講是蒸發融化與降雪積雪的對比關系,具體因素有二: ①山體所在緯度:緯度低,雪線海拔高;緯度高,雪線海拔低。(雪線副熱帶地區最高) ②坡向:陽坡雪線海拔高,陰坡雪線海拔低,迎風坡雪線海拔低,背風坡雪線海拔高。

㈦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怎麼考

地域分異規律又稱空間地理規律,指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組成因素在某個確定方向上保持特徵的相對一致性,而在另一確定方向上出現差異性,因而發生更替的規律。包括維度地帶性和非維度地帶性兩類,分別簡稱地帶性規律和非地帶性規律。
1)地帶性分異規律
由於太陽輻射隨緯度的不同而變化,導致地球表面的熱量由赤道向兩極變小,因而產生的地球表層熱量分帶: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由於這些熱量帶平行於緯度呈東西向分布,而且隨著緯度的增大呈南北向交替變化,稱之為緯度地帶性。
2)干濕度分帶性
來自海洋的濕熱氣流,隨著深入內陸距離的增大,使得海陸間的水汽交換減弱,導致了大部分陸地上的干濕度由海岸線附近向大陸內部發生規律性的變化,稱之為干濕度分帶性。其特點為基本與海岸線平行、沿海地區濕度大於陸地內部、在季風大陸區明顯。
3)垂直地帶性
隨著海拔的增大,氣溫逐漸降低,降水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因而導致了氣候、植被、土壤、自然景觀呈現垂直方向上的帶狀變化,這就是垂直地帶性。簡而言之,垂直地帶性就是自然景觀隨海拔高度的變化而呈現出帶狀分布和變化規律。垂直帶性出現在山區或高原邊緣,是地區尺度的地域分異規律。只要山地有足夠的高度,相對高差足夠的大,就可以自下而上而形成一系列垂直自然帶。

㈧ 高中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知識點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一、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

1、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組成。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通過水循環、大氣循環、生物循環和岩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的整體。

2、生物循環: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及無機鹽合成為貯藏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糖類),並且釋放出氧,同時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又成為動物的食物。植物和動物的有機殘體被微生物分解後,又以無機物的形式歸還到周圍環境中。這種有機質的合成與分解過程,稱為生物循環。

生物循環促使自然界物質和化學元素不斷地遷移運動,能量不斷地流動、轉化,從而把自然地理環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

3、生物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產物,又是自然地理環境的創造者。

(1)現今地球大氣組成,是生物生命活動參與的結果。大氣中的氧主要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氣中的氮也有一部分來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陸地水的化學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風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對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進行加工。使地球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而形成了適宜人類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

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1、生產功能:指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合成有機物的能力——生產功能主要依賴於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過物質和能量交換,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質保持穩定的能力。(大氣本身不具備減緩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環境中通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卻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第二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一、空間尺度劃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異:溫度帶分異和海陸分異

2、 區域性的地域分異: 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

二、自然帶

1、概念:陸地上不同的地區,由於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互不相同,水熱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不同的氣候類型,又對應了與之統一的植被類型和土壤類型。相應的氣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分布的陸地自然帶。

2、自然帶的劃分(北半球為例)利用氣候圖對照分析自然帶的分布。

熱帶雨林氣候(南北緯10°之間)

熱帶草原帶(薩瓦納帶)(南北緯10°—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中西部)

熱帶荒漠帶(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中西部)

熱帶季雨林帶(北緯10°—25°之間的亞洲大陸東部)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部)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部)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35°—50°之間的大陸東部和40°—60°之間的大陸西部)

亞寒帶針葉林帶(北緯50°—70°之間)

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苔原帶、冰原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