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蒙古的地理環境

蒙古的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1-19 07:35:05

⑴ 蒙古族服裝 地理環境

遠古時代,蒙古族圍以護腰兒,後以狍皮為服。七世紀時獸皮、牲畜的皮毛是他們的主要衣飾原料。此後,隨著活動區域的擴大,與北方各民族和中原漢族的接觸日益增多,紡織品開始傳入,以氈、皮毛、皮革製作服飾的單一局面被打破。式樣上也吸收了突厥、契丹等民族的圓領長抱、束腰、罩襆頭、穿短靴等適於牧獵的裝束特點。到十三世紀、又改北方民族服裝上「左衽」的鮮明特點為「右衽」,奠定了蒙古民族服飾的基本格局。
蒙古族的服飾主更包括首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分。
當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以後,下令每個人都要罩頭巾,以表示頭戲上飄有旌旗之角,希望民族強大之精神常在。元朝時期,還出現了一種卷檐、圓頂或尖頂的帽子,「其帽之檐甚窄,帽之頂,敷以朱英,帽之前綴以銀佛,制以氈,或以皮。」據說這種帽子最初是由忽必烈皇後察必夫人設計的。當時忽必烈每年都要到上都(今內蒙古正盛旗)避暑狩獵,察必皇後看到他狩獵時陽光刺眼,便將原來的帽子加上了帽檐,使之能遮蔽陽光,騎馬時又能臧少阻力。從此習傳民間、至今依然。近代,珊瑚、瑪瑙、翡翠、珍珠、琥珀、白銀等裝飾原料大量流人蒙古草原,蒙古族的首飾更加富貴華麗。
鄂爾多斯等地區扎腰帶還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未婚女子扎腰帶,並在身後留出穗須,一旦出嫁,腰帶便被緊身短坎肩所代替,以此來區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婦女。
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兩種。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製成,穿起來柔軟、輕便。皮靴多用牛皮、馬皮或驢皮製成,結實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樣大體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三種,分別適宜在沙漢、乾旱草原和濕潤草原上行走。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幫、靴靿上多綉制或剪貼有精美的花紋圖案。各種靴子靴身都比較寬大,裡面可襯皮、襯氈,可以套穿棉襪、氈襪。穿著靴子,除和長袍協調外,還便於騎馬護膝,冬可禦寒,夏可防蛇防蚊,是蒙古族人民的傑出創造。

⑵ 傣族風情和蒙古族風情體現了怎樣的地理環境

內蒙古地來區氣候變源化較大,冷熱溫差也大。長期以來,蒙古族游獵放牧在這片土地上,服飾在他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服飾的產生是人類對自然環境適應的結果。
由長袍、窄袖、束腰和靴子構成的蒙古民族服飾的著裝形式,其形成受到了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和草原的馬背游牧生活的影響,服飾形制具有對這種自然環境的適應性。
袍子的結構具有明顯的禦寒功能。袍子的長度一般較長,蒙古袍袍子長及腳背,騎在馬上可護住膝蓋乃至小腿。袍子的袖子也很長,長長的袖子既可以護住雙手,又可以舉起護住面部。蒙古袍腰身肥大而耐磨,既便於騎馬時護膝防寒,夜裡安歇時,蒙古袍即成了被子。斜襟、右衽或左衽可以防止冷空氣進入。腰部是人體上下通氣的中樞區域,穿袍者均束腰,主要是腰帶能夠防止冷空氣的上下對流,在寒冷的天氣里擋風保暖,尤其可以保持住身體上部的熱量,提高人體對環境的承受力

⑶ 求學霸!!!!蒙古包與當地生活地區的自然環境有什麼關系

蒙古包與當地生活地區的自然環境的關系
(1)遷徙與草場恢復。游牧民族的食品主要是肉食,如何能讓牛羊生長的草地及時得到恢復,牧民通過春夏秋冬不斷遷徙,使各處草場得到休養,下一年再繼續使用。游牧的生活方式是對大草原的選擇,也不是哪草場好就去哪,而是根據季節、氣候、草場、牲畜和人的情況,有規律的遷徙的生產、生活方式。
(2)關於蒙古包的穩定性的知識。人們逐漸認識這種菱形的結構卻比以往的正方形結構更為穩定,且可以伸縮。這種發現使建築的動態性,即房屋的結構需要滿足可移動、輕便和便於拆卸的要求有了實現的可能。
(3)保證蒙古包的冬暖夏涼的知識。蒙古包搭建在向陽背坡處,以避風雪;夏季則搭建在視野開闊、涼爽通風處,以防暑熱。蒙古包外圍春冬用氈子,而夏秋就因地而異多用草覆蓋。
(4)材料有效利用的知識。不同地區的游牧民族在建築材料的選擇上體現了地域性。這是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發生變化的認識的直接體現。由於各地的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同,各地的自然植被不同。搭建蒙古包材料,是把建造房屋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降到了最底點。修建是不用挖土夯地,拆卸時不會留下廢墟,當蒙古包從一個地方搬遷之後,過不久,那裡又是綠草如茵,生態很快得到恢復。

蒙古包(Mongolian 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

⑷ 蒙古包 吊腳樓 窯洞與地理環境的適應體現在哪

蒙古包、吊腳樓、窯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體現如下:
1、蒙古包主要在內蒙回古高原地區答,該地區降水少,高原的地形平坦,牧草豐富,適宜放牧牛羊,該地居民是游牧的生活方式,蒙古包搭建拆卸方便。
2、吊腳樓也叫「吊樓」,為苗族(重慶、貴州等)、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渝東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東南地區的吊腳樓特別多。這些地區夏季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較多,吊腳樓樓上住人,樓下架空,這種建築通風防潮,避暑禦寒。
3、窯洞主要在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地區的年降水量少,氣候比較乾旱,黃土較多且黃土直立性強,並且該地區森林較少,蓋房子缺乏木材,就地取材打窯洞可以節約木材等建築材料,窯洞堅固耐用更有冬暖夏涼的作用。

⑸ 蒙古高原地理環境特點

  1. 高原地形,地表平坦開闊

  2. 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由東向西遞減

  3. 植被由東向西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

  4. 河流較少。

⑹ 蒙古族的地理環境

蒙古族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游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布,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國地處亞洲中部的蒙古高原,東、南、西三面與中國接壤,北面同俄羅斯西伯利亞為鄰,最西點到哈薩克共和國最東端只有38千米。邊境線總長8219千米,其中中蒙邊境線長4676.8千米,蒙俄邊境線長3543千米。蒙古國東西最長處2368千米,南北最寬處1260千米,幅員面積156.65萬平方千米。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盡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志。



(6)蒙古的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蒙古國大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氣候,季節變化明顯,冬季長,常有大風雪;夏季短,晝夜溫差大;春、秋兩季短促。每年有一半以上時間為大陸高氣壓籠罩,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蒙古高氣壓中心,為亞洲季風氣候區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

無霜期大約為6—9月,約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約120—250毫米,70%集中在7—8月;西北部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許多高峰終年積雪。

蒙古國地質結構復雜,山脈多系火山岩構成,土層較厚,基岩裸露,土壤種類以栗鈣土和鹽鹹土為主,北部有凍土層,從北至南大體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帶。


⑺ 為什麼內外蒙古地理環境相差不大,經濟發展對比差距那麼大

內外蒙古之間最大的差距是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同,我國政府重視內蒙古的發展,為內蒙古提供了大量的產業和資金支持。

⑻ 蒙古國的地理環境

蒙古國地質結構復雜,山脈多系火山岩構成,土層較厚,基岩裸露,土壤種類以栗鈣土和鹽鹹土為主,北部有凍土層,從北至南大體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帶。
蒙古國地勢自西向東逐漸降低,海拔最高點為4653米(乃拉姆達勒峰),最低點為553米(呼赫湖),平均海拔為1580米。山地面積77.7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二分之一;戈壁沙漠面積40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四分之一;湖泊面積為1.6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
蒙古國的主要山脈有西北-東南走向的阿爾泰山,平均海拔3000米,位於蒙古國西部;杭愛山,位於蒙古國中部,西北東南走向平均海拔3000米;蒙古國東部的肯特山脈,東北西南走向山勢平緩,平均海拔2000米,被蒙古人尊為聖山。 蒙古國植被以北部西伯利亞針葉林和南部的中亞草原、荒漠組成。高等種子植物有103科596屬2251種,苔蘚植物有40科119屬293種,地衣植物有30科70屬570種,蘑菇有12科34屬218種,葯用植物有52科154屬574種。其中,主要植物有蒙古茅草、科爾金斯基茅草、戈爾嘎諾夫旋花、格魯保夫針葉棘豆、胡楊、山川柳、沙棗、菖蒲、芨芨草、看麥娘等。
蒙古國野生動物約有60種哺乳類,50多種魚類,90種鳥類。主要有旱獺、野驢、野馬、角鹿、戈壁熊、野駱駝、羚羊、野山羊、母盤羊、黑尾黃羊、麝、豹、海狸、水獺、貂、密鼠、鷲、鴻、鵜鶘、雪雞、野雞、皂雕、貓頭鷹、梟、啄木鳥。
(以上資料,截至於2012年)

⑼ 蒙古人的習俗與當地自然特徵有什麼關系

一、內蒙古自然地理環境概述
蒙古族廣泛聚居於內蒙古自治區。該自治區位於我國的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東、南、西依次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和甘肅8省區毗鄰,跨越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接壤。
(一)氣候特徵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廣袤,所處緯度較高,高原面積大,距離海洋較遠,邊沿有山脈阻隔,氣候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勻,風大,寒暑變化劇烈的特點,年平均氣溫為0℃~8℃,氣溫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為12℃~16℃。
(二)地貌特徵
內蒙古自治區的地貌以蒙古高原為主體,具有復雜多樣的形態。除東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總土地面積的50%左右,由呼倫貝爾高平原、錫林郭勒高平原、巴彥淖爾--阿拉善及鄂爾多斯等高平原組成,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高原四周分布著大興安嶺、陰山(狼山、色爾騰山、大青山、灰騰梁)、賀蘭山等山脈,構成內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樑。內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庫布其、毛烏素等沙漠,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全區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面面積佔0.8%。
二、自然地理環境對蒙古族民俗的影響
(一)自然地理環境對蒙古族民族服飾的影響
內蒙古地區氣候變化較大,冷熱溫差也大。長期以來,蒙古族游獵放牧在這片土地上,服飾在他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服飾的產生是人類對自然環境適應的結果。
由長袍、窄袖、束腰和靴子構成的蒙古民族服飾的著裝形式,其形成受到了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和草原的馬背游牧生活的影響,服飾形制具有對這種自然環境的適應性。
袍子的結構具有明顯的禦寒功能。袍子的長度一般較長,蒙古袍袍子長及腳背,騎在馬上可護住膝蓋乃至小腿。袍子的袖子也很長,長長的袖子既可以護住雙手,又可以舉起護住面部。蒙古袍腰身肥大而耐磨,既便於騎馬時護膝防寒,夜裡安歇時,蒙古袍即成了被子。斜襟、右衽或左衽可以防止冷空氣進入。腰部是人體上下通氣的中樞區域,穿袍者均束腰,主要是腰帶能夠防止冷空氣的上下對流,在寒冷的天氣里擋風保暖,尤其可以保持住身體上部的熱量,提高人體對環境的承受力。穿上靴子,便於上馬、涉草,宜於行走;還可以防濕、防蟲蛇;冬季在靴子裡面套上毛氈襪套,還可以抵禦寒冷和潮濕。
自然環境不僅決定著人們衣著形制的繁簡、寬窄、長短等,而且也制約著人們生產、生活方式以及衣飾材料的選用。北方草原的氣候條件是冬季較長,春夏秋季較短,而草原游牧生活長年風吹日曬、草長水深,也只有那些即保暖又厚實耐用的服裝才比較適合。所以蒙古族服飾所運用的面料大多以毛皮、毛織物或者比較厚實的織錦、綢緞為主。遼闊無垠的草原和高原地帶,其自然條件非常適合於放牧牲畜,因此他們的服飾多用畜皮直接縫制,或將畜毛搓捻成線織成布或碾軋成氈製作而成。
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對色彩的理解和解釋也不盡相同。究其原因,與民族歷史、文化背景、宗教等固然有密切關聯,但也離不開其生成地域自然環境的熏染。人煙稀少、廣闊無邊的大草原上,人與人之間的行動距離相當大,鮮艷的色彩為人們提供視覺上的注意,甚至可以在較大的距離范圍內辨別對方的年齡、身份、性別等等。當草原上出現白災」和「�災」等主要的自然災害時,在暴風雪中,鮮艷的色彩可能成為生死枚關的視覺信息。因此蒙古袍的顏色以紅、藍、綠、粉、白、青、紫等較為鮮艷的色彩為主。
(二)自然地理環境對蒙古族居住民俗的影響
居住是人類最基本的物質需求之一。民居習俗的類型、分布、形成與發展,都深深地打著環境的烙印,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內蒙古自治區冬長夏短、雨量不多,牧民逐水草放牧,居無定所,這時的住所都是隨時拆搭的帳幕,這種帳幕文獻中稱之為「穹廬」「氈帳」等,它一般為圓形,多用條木結成網壁與傘形頂,上蓋毛氈,用繩索勒住,易拆易裝,便於移動。氈帳外圍包裹物也可以按照氣候的變化和其他的需要,揭開或蓋上這種建築形式極適於游牧民族的習俗,既方便又經濟,從而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的形制以圓形為主,這是對抗草原上惡劣氣候及環境的最佳形式。蒙古包下部為粗壯的圓柱形,上部為圓錐形,這種流線形特點的形狀,迎風所受的阻力最小,很難被大風颳倒,抗風效果好。暴雨或暴雪集中的季節里,蒙古包的圓形錐頂,不積雪也不會存水,避免了屋頂滲漏,借其坡度還有助於快速排水。
從構成和建築材料來說,蒙古包主體構架由「哈那」(圍牆)、「陶敖」(天窗)和「烏乃」(穹頂)組成,圍飾材料有門、圍氈、頂氈、蓋氈、系繩及地氈地毯等。「陶敖」是蒙古包的天窗,是通風採光和排煙的地方。它的大小由蒙古包的大小決定,一般用木材做成平面圓形。「哈那」是支撐整個蒙古包包壁的骨架,一般是由柔韌的紅柳條編成的活動網片,能夠伸縮,因此可以根據不同要求調整牆的高度,十分靈活。「烏乃」是連接陶腦和圍牆的木桿,起著檁、檐及房笆的作用,它向上支撐穹頂,向下依託圍牆。烏乃上端略削扁六七寸長並打小眼,用以插進陶敖周圍的烏乃窟隆中並用毛皮繩串起固定,下端也打眼與哈那的交叉處穿繩作套固定,使陶敖與哈那形成一個整體。烏乃起到定形作用,一般用堅固的柏木和榆木製成。蒙古包門是蒙古包的唯一出入口,一般都十分低矮,可以減緩寒風大量湧入,且其朝向大多是東南方向,可以躲避從西北方呼嘯而來的風雨。圍氈、頂氈、蓋氈等氈制部分用羊毛趕制而成,具有良好的隔涼和防潮作用,用來包裹圍牆、覆蓋穹頂。系繩用馬鬃、駝毛、生羊皮或生牛皮編制。從材質上來說,蒙古包採用就地取材的原則,與草原真正地融為一體。搬遷的時候,將哈那折疊起來,可當做牛車的車板或護圍,車上放烏乃、陶敖、圍氈和包門等,並以毛繩捆牢,十分方便。
從顏色來說,白色蒙古包是蒙古人尚白的傳統愛好的表現,有著深層的寓意和內涵。白色是乳汁、羊毛、白雲的顏色,它含有神聖,純潔、吉祥、美好的寓意。白色的蒙古包與白色的雲,白色的羊群,藍色的天,碧綠的草原融為一體,使人感覺到空間十分遼闊,與草原環境相適應。
(三)自然地理環境對蒙古族飲食民俗的影響
自然地理環境對蒙古族民俗的影響也深刻表現在蒙古族的飲食習慣上。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包括其飲食特點與習慣,這些特點與習慣又從不同角度反映著這個民族的血統、經濟歷史、生存環境,成為民族傳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飲食內容上看,蒙古族的飲食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烏蘭依德根(肉食)與查干依德根(奶食)。烏蘭依德根主要有:手扒肉、烤牛、烤羊、烤羊腿、肉乾、肉粉等;查干依德根有馬奶子、酸奶、乳酪汁、奶茶、奶酒、奶豆腐、奶干、奶皮子等。這與草原上的游牧經濟相協調,草原上牛羊成群,牲畜膘肥體壯,從而使牛、羊、馬肉和牛、羊、馬奶等牧業產品成為蒙古族傳統食物構成的主要內容。草原上氣候寒冷,使蒙古人形成了飲用奶茶的習慣,它不僅供應方便,又可以增加熱量以抵禦嚴寒。

從食物的加工方式上看,夏秋季節人們將過剩的肉割成細條、撒上鹽、放在通風處晾乾,做成風干肉,或者加工成肉鬆,這些生肉經干制後,不但減小體積,而且不易變質,便於攜帶和保存。人們將吃不完的牛奶或羊奶分離成奶和油。奶經加工製成奶干、奶豆腐,乳酪等干制食品。油則熬製成黃油,灌入牛胃或羊胃製成的皮囊中,然後,讓其在通風處凝固風干,也是為便於攜帶。牧民「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這種生活方式要求他們盡量減少不便攜帶的物品,而對於食物,他們則採用干制的方式,使其方便攜帶。當冬春季草場枯萎時,人們可以將風干肉以及奶干、奶豆腐、乳酪等干制食品取出備用。說到底,蒙古族飲食與內蒙古地區寒冷的氣候和廣闊無邊毫無遮攔的地理環境相適應,游牧式的生產、生活方式創造了這些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四)自然地理環境對蒙古族民歌的影響
內蒙古地區是「歌的海洋」,蒙古族不論男女老少都愛唱歌,他們尊崇唱歌和善於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以聲音宏大雄厲,曲調高亢悠揚,音域寬廣而聞名。這是因為遼闊的草原地廣人稀,在長期的環境適應中,人們養成了說話聲音洪亮,唱歌的音域及音調特別高的習慣。
蒙古族民歌內容非常豐富,有描寫愛情和娶親嫁女的,有贊頌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的,也有歌頌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歌詞內容多以描述蒙古族的生活環境和風土人情為主。
蒙古族民歌從音樂特點來講,大致分為「長調」和「短調」兩大類。長調的音樂特徵為音調高亢、音域寬廣,曲調氣息悠長、旋律起伏跌宕,氣勢恢弘或蒼涼凄楚。這與北方草原的自然地理環境完全適應。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流動放牧,在遼闊的草原上,牧民眼界開闊,胸襟寬宏,情感激盪,這種悠閑自在的游牧生產方式使牧民可以抒發情感,無拘無束的歌唱,為悠長舒展、節奏自由的長調民歌的形成提供了空間條件和時間條件。從地理分布上看,長調主要分布在蒙古族人民依舊從事傳統的畜牧業生產勞動,過著流動的游牧生活的內蒙古自治區的大興安嶺和陰山山脈以北的草原牧區。
大凡曲調短小、節奏較快,不同於長調民歌的歌曲,統稱為短調民歌。與長調民歌明顯不同的是,短調一般是兩行,有韻的兩句式或四句式,節奏整齊,結構緊湊,裝飾音較少,旋律起伏不大。歌詞簡單,但不呆板,帶有鮮明的宣敘性特徵。短調民歌主要流行於蒙漢雜居的半農半牧區和東部農業地區。
任何文化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地理環境,蒙古族的一切都與草原環境有著生生相惜的親密關系。蒙古族民俗生存繁衍的過程就是對自然地理環境不斷適應和利用的過程,在其形成、發展和演變的過程中自然地理環境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