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經濟地理環境
① 澳大利亞的地理環境環境及其發展情況
澳大利亞處於南半球孤立的海洋上,因為較早的與其他大陸分離,這里的發展從前很落後,但因為澳大利亞是一片資源很豐富的地區,經過開發,這的發展逐日提高。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② 澳大利亞地理因素對經濟的影響
澳大利亞
1) 位置:120`W-150`W`
2)地形:東部(大分水嶺) 西部高原 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和北艾爾湖,地下水資源豐富)
東部:大分水嶺,全國最大河流墨累河發源在其西側,注入印度洋。
西部:低矮高原,佔全國面積一半。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勢最低處艾爾湖。
3)氣候:呈半環狀分布(乾燥面積廣) 冬季溫暖利於牲畜安全過冬,南回歸線穿過大陸中部,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廣大內陸和兩部乾旱,為草原和沙漠,天然草場約佔全國總面積的3/5
地中海氣候:西風帶和副熱帶高壓的交替控制
熱帶沙漠氣候:正常(副熱帶高壓控制)
不正常(西澳大利亞寒流,大分水嶺東南信風的背風坡)
熱帶雨林氣候:東南信風迎風坡 東澳大利亞暖流
樹林-草原-荒漠 降水沿海向內陸遞減
註:澳大利亞氣候呈半環狀的原因:
①北部西北季風與東南信風影響,降水季節性變化。
②東部迎風坡降水豐富,低緯度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氣候;背風坡降水減少,草原向沙漠過渡。西風帶控制區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③南部副熱帶高氣壓帶與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向內陸過渡為草原、沙漠。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響,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氣候。
大陸乾旱面積廣其原因主要是:南回歸線橫穿大陸中部,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沉氣流
東部大分水嶺的屏障作用縮小了東南信風和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西部寒流影響。
澳大利亞的氣候特點,植被帶分布及形成原因:半環狀 降水由東南北三方面向內陸呈半環狀遞減
由沿海的森林向內陸逐漸過度為荒漠帶
4)經濟
有現代化的農牧業和工礦業,羊毛、小麥著名世界,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煤和鐵礦石出口多,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目前,服務業大大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經濟支柱。
分布:國土東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區
經營方式:種植小麥和牧羊混合經營
主營牧羊帶:墨累—達令盆地
農場是一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有利於保持土壤的肥力
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小麥耕作活動與牧羊活動交替進行
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混合農業特點:主要是家庭農場、農場規模大、機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國
墨累—達令盆地農業不利條件及解決措施:處於大分水嶺西部,屬雨影區,降水
稀少,灌溉成為農牧業的限制性條件,政府實施西水東調促進發農業發展
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
農牧業
類型:混合農業 特點:以家庭農場為單位,農業規模大,機械化水平和專業化程度高,商品率
高,小麥和牧羊混合經營
優點:1.農場就是一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土地種小麥,牧草和休耕交替,有利保持土壤肥力
2.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小麥耕作活動與牧羊活動交替進行
3.農民可根據市場需求決定多種小麥還是多牧羊,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市場的適應性
註:發展畜牧業有利的自然條件
1) 引水灌溉 地下水豐富 氣候適宜
2) 地形 澳大利亞中部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
3)氣候 冬季溫暖利於牲畜安全過冬,南回歸線穿過大陸中部,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廣大內陸和兩部乾旱,為草原和沙漠,天然草場約佔全國總面積的3/5
4)河流中部平原 地下水豐富
5)無食肉猛獸,牲畜少天敵侵害
補: 特有動物
種類:具有古老性和獨特性,如袋鼠、鴯鶓、鴨嘴獸。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條件單一,動物演化緩慢。
人口分布與環境的關系
人口城市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和西部內陸地區人口少,東南沿海氣候溫和濕潤、宜人,交通便利,開早工農業發達;內陸和西部氣候乾燥,東北部濕熱,有大堡礁不利建設港口。
③ 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哪個國家的經濟地理位置更好
這個問題一點懸念都沒有,肯定就是美國是最好的。美國這個國家真的是被上帝眷顧的地方,在各方面的條件都堪稱完美。
首先是緯度方面。美國的緯度和歐亞大陸上那些進化出高度文明的地區基本持平。這樣的緯度條件之所以能發展出快速進步的文明,主要就是因為它的氣候比較宜人。再往兩極去,氣候就顯得太冷,不適宜人類聚居和分工協作。再往赤道去,過於炎熱的氣候和潮濕的空氣會讓疾病滋生,人類來不及積累文明成果就死了。美國作為新大陸上緯度最合理的國家,不能說不是一種運氣。
第二是防禦難度方面。一般的大國都會面臨多個海陸方向上的鄰居。即使沒有敵意,這些國家也總是讓人看著心煩。中國附近的十幾個鄰國就是最好的樣板。除了巴鐵以外一個省油的燈都沒有。而美國,東西兩面面對著大海,敵人的到來自帶損耗,這就在宏觀上降低了它被侵擾的可能性。安撫好南北兩個小兄弟,便是天下太平。
第三是資源稟賦。美國曾經是世界第一產油國,其他如稀土資源等中國急需的資源它也都有。更別說廣袤的土地上無數等待開發的耕地了。這樣一個國家,從東到西就沒有什麼貧瘠的地方,哪哪都是資源,地理上當然占盡了便宜。
如果說美國的地理上有什麼問題的話,大概就是離墨西哥這個破鄰居太近了。墨西哥輸出的犯罪和毒品,讓美國南方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這當然也是美國人所不願意看到的。可是誰家又沒有幾個窮親戚呢?有這樣的弱雞鄰居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再說說其他幾個國家的問題。
印度雖然是山寨了美國的東西海岸形勢,但是畢竟陸地上有一個虎視眈眈的鄰國——中國。就更別提巴基斯坦的仇視對阿三造成的地緣壓力了。有這么兩個敵手,印度的防禦難度很高,地緣政治實在算不上好。
巴西的問題則是緯度太低了。過於潮濕溫熱的氣候讓這個地方有大量不可開發的地點和令人難以逃避的疾病。巴西的地理條件也算不上太好。
澳大利亞的資源稟賦則不太好。雖然澳洲出產鐵礦煤礦,但是大自流盆地的農業潛力非常差,讓澳洲無法憑借自己的實力承載足夠的人口。過少的人口讓澳洲永遠不可能在世界上有美國現在的地位。
④ 幫我總結為以下美國與澳大利亞的地理環境與經濟發展!
美國:
一:地理環境: 國土的東西側靠海,可以說是"兩邊通風",有利於國際貿易發展, 西海岸有綿長的落基山脈,有效的阻擋了加利福利亞寒流的減溫減濕的影響,中部是大平原,是美國商品農業得以高速發展的有利條件,東北部五大湖區資源豐富,是美國的老工業基地,西南部颶風等災害天氣頻繁..總的來說美國和中國的緯度位置差不多
,地理環境綜合來看比較優越.
二.經濟發展:美國的經濟就不用多說了吧,三級世界中的第一級,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經濟發展程度比排它後面的日本還搞出一大節.
澳大利亞 ;
一,地理環境: 是世界上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北部靠近赤道終年高溫,西部受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影響一沙漠為主,沙漠其實一直延伸到了中部,澳大利亞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城市大多數在東南沿海,全國人口還沒有上海的多,雖說沙漠很廣,但是礦產豐富,中國寶鋼的礦石大多就是澳大利亞進口的,該國的西南和東南的沿海屬於混合農業區,東部有大分水嶺東側降水豐富,西側降水少.
二,經濟發展: 澳大利亞的經濟雖沒有美國的水平高,但它也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南半球3個發達國家之一,人均收入水平高,
這些都是我平時學習中總結的,如果覺得還可以的話就採用吧
⑤ 從地理環境及經濟發展方面簡單的介紹美國和澳大利亞
美國
地理位置優越,三面鄰海,交通便利,中部為平原,兩側為山地,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版為主,權經濟發達,工農業先進,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區矽谷就在其境內
澳大利亞
獨佔一塊大陸,四面臨海,領土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組成,地勢起伏小,東為山地,中為平原,西為高原,墨累河為最大河,畜牧業和采礦業為其基礎產業,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現在其服務業以超過其基礎產業,成為主要經濟支柱。
⑥ 澳大利亞的地理環境及經濟狀況 簡單概括
大洋洲最大的國家: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等島嶼,世界上唯一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地廣人稀,居民以英裔為主,講英語
(2)東、中、西部地形不同
東部:大分水嶺,全國最大河流墨累河發源在其西側,注入印度洋
西部:低矮高原,佔全國面積一半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勢最低處艾爾湖
(3)特有動物
種類:具有古老性和獨特性,如袋鼠、鴯鶓、鴨嘴獸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條件單一,動物演化緩慢
(4)人口分布與環境的關系
人口城市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和西部內陸地區人口少,東南沿海氣候溫和濕潤、宜人,交通便利,開發早工農業發達;內陸和西部氣候乾燥,東北部濕熱,有大堡礁不利建設港口
澳大利亞氣候呈半環狀的原因:
①北部西北季風與東南信風影響,降水季節性變化。
②東部迎風坡降水豐富,低緯度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氣候;背風坡降水減少,草原向沙漠過渡。西風帶控制區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③南部副熱帶高氣壓帶與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向內陸過渡為草原、沙漠。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響,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氣候。
經濟
有現代化的農牧業和工礦業,羊毛、小麥著名世界,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煤和鐵礦石出口多,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目前,服務業大大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經濟支柱
分布:國土東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區
經營方式:種植小麥和牧羊混合經營
墨累—達令盆地
混合農業的優點
農場是一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有利於保持土壤的肥力
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小麥耕作活動與牧羊活動交替進行
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混合農業特點:主要是家庭農場、農場規模大、機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國
墨累—達令盆地農業不利條件及解決措施:處於大分水嶺西部,屬雨影區,降水
稀少,灌溉成為農牧業的限制性條件,政府實施西水東調促進發農業發展
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
⑦ 澳大利亞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
澳大利亞(英語:Australia),全名澳大利亞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亦稱澳洲,是全球地理面積第六大國家、大洋洲最大國家。其國境東南鄰近紐西蘭,西北鄰近印度尼西亞,北邊靠近巴布亞紐幾內亞、西巴布亞和東帝汶。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學位置通常稱作澳大利亞大陸,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陸板塊。其人民平均擁有國土面積乃世界最廣國家之一,經濟成就亦屬世界高度發達國家。國民生活水平很高,經濟的主要重點是高效率的能源和畜牧業。
澳大利亞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迷人的熱帶雨林、別稱「紅色中央」的乾燥貧瘠的沙漠,白雪皚皚的山峰、綿羊遍布的牧場、及引人入勝的海濱,和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烏魯汝。在每年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澳大利亞名列前茅的城市數目在全球國家之先。
[編輯] 自然地理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東半球,介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擁有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曼尼亞等島嶼。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東南隔塔斯曼海與紐西蘭為鄰,北部隔帝汶海和托雷斯海峽與東帝汶、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相望。
澳大利亞佔有大洋洲絕大部分陸地,總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其70%為沙漠和半沙漠。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36,735公里。全澳可分成東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三區。全境平均海拔300米,超過1,000米的山地面積低於1%,低於500米者達87%,乃地表起伏最和緩的大陸。
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最長的墨內河有2,520公里。中部的埃爾湖是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2米。東部沿海的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氣候上北部屬熱帶,部份屬亞熱帶,少部分屬溫帶。年均溫北部為27℃,南部14℃。內陸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部山區500~1,200毫米。[6]
澳大利亞是全球最乾燥的大陸,飲用水主要是自然降水,並依賴大壩蓄水供水。政府嚴禁使用地下水,因為地下水資源一旦開采,很難恢復。2006年起,聖嬰現象影響擴大,導致降雨大幅減少,各大城市普遍缺水,紛紛頒布多項限制用水的法令,以節水渡過乾旱。[7]
澳大利亞大部分是半乾旱或荒漠地帶,但生態環境極為豐富,包括從高地的石南荒原到熱帶的雨林,為全球17個超級生物多樣性國家之一。澳大利亞許多生物是當地獨有,原因是澳大利亞大陸較古老、地理上長期孤立,和氣候極端多變。其被子植物約85%、哺乳類動物約84%、鳥類超過45%,和近岸溫帶魚類約89%是特有種。[8]澳大利亞許多生態區,和區內的生物已被人類活動和外來物種所威脅。聯邦《1999年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育法案》是保護瀕危物種的根本法律。基於「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設立了許多受保護地區以保育獨特的生態系統;64個濕地根據《濕地公約》而登記;另有16個世界遺產。「環境可持續指數」公布於2005年,澳大利亞在2006年排名全球第13。[9]
澳大利亞多數木本植物是常綠的,且很能適應火災和乾旱,例如桉樹和金合歡。但近十年來,由於乾旱惡化,東岸地區屢次傳出森林大火;2009年,由於縱火案,東岸地區的森林和部分民宅受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火災侵襲。澳大利亞的莢果品種眾多且本地特有,它們能與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共生,因此較適應較貧瘠的土壤。澳大利亞出名的動物有單孔目(如鴨嘴獸和針鼴)、有袋類(如袋鼠、樹熊和袋熊)、灣鱷和淡水鱷、鴯鶓和笑翠鳥等鳥類。澳大利亞的毒蛇數量在世界之最。[10]
澳大利亞野犬約引進於公元前3,000年,當時澳大利亞原住民與南島人貿易。[11]人類最初定居後,許多動植物品種很快絕種,包括一些大型動物;歐洲殖民開始後,更多物種步向滅絕,包括袋狼。[12][13]
[編輯] 經濟
澳大利亞國民生活水平很高,2007年國民生產總值達8,897億美元,國民平均經濟生產總值42,366美元,與歐洲四大經濟體不相上下,乃全球高度開發、最富裕,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15]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國際貿易交流因路途遙遠而受到成本劣勢,是唯一沒加入北約和八國集團首腦會議(G8)的西方大國。澳大利亞近二十年與亞洲國家往來頻繁,即是地理因素的影響。雖然人口僅二千多萬,但澳大利亞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和商業法治,則是北半球一些富國和人口大國所不及。澳大利亞經濟採用西式的混和型經濟發展模式,以第三類產業為主,特別是旅遊業和教育業。礦產業和畜牧業也以效率著稱。
教育是繼旅遊業之後的一項產業,在全球佔有樞紐地位。每年全球有不少學生到此升學,為澳大利亞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並為其知識型經濟吸納眾多人才。此外,增取投資移民亦是澳大利亞政府的重要經濟計劃。2005年起,全球經濟成長趨緩,澳大利亞也隨之放慢其增長幅度。
澳大利亞四大金融集團是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 Bank)、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tional Bank)、澳紐銀行(ANZ Bank)和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編輯] 金融貨幣
澳大利亞的貨幣是澳幣,但最初是隨英國採用英鎊。後來發展自己的幣制——澳大利亞鎊,幣值同於英鎊。當時一鎊有20先令;一先令有12便士。因此每鎊有240便士。
1966年,澳大利亞推行十進位制,亦同時改革貨幣。當時已是十進位制的1美元約價值0.5英鎊,新的澳幣改為與美元作等值連結。一澳幣等於0.5舊澳大利亞鎊,即0.5英鎊。一澳幣有100分,因此每一澳分約等於1.2便士。
2002年起,澳大利亞改革幣質,新紙幣內含膠質,不易破爛、耐用美觀;不同面值的紙幣有不同特色的透明「窗口」,是全球最先採用此設計的國家。
交通
公路列車
縱貫澳大利亞大陸的汗號列車澳大利亞有公路810,641公里(2004年)、鐵路38,550公里(2006年)、機場461座(2007年)、河運航道2,000公里(2006年)。
澳大利亞的交通系統發達,特別在主要大都會,如悉尼、墨爾本和布里斯本,皆有大型國際機場和暢通的大眾運輸系統,如城市火車和城市高速公路。在大多數城鎮,汽車限速一般是每小時60公里,學校周圍則每小時40公里。城市以外和市區高速公路,限速則高達每小時110公里。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大城市的間距通常很遙遠,公路因此是主要交通設施之一,人均擁有汽車數量則為世界最高國家之一。汽車延續英聯邦制度的左側行駛,駕駛員座位亦在汽車右側,此與英國、日本、香港、澳門相同。澳大利亞的公共交通系統也很發達,悉尼和墨爾本由於城市廣大,城市火車和地下鐵成為市民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墨爾本另有大量的有軌電車、公共巴士和輪渡。[26]
[編輯] 公路及鐵路運輸
澳大利亞采礦業發達,國內運輸大量使用火車、長途汽車,公路和鐵路運輸系統因此發達。在專為運輸而設的公路上,可看到澳大利亞特有的「公路列車」,即一輛高性能卡車頭拉著數節拖車和集裝箱在行駛,有時延伸長達 50 米(165英尺)。火車系統也很普遍應用在工業運輸。澳大利亞鐵路客運卻不能算發達的。
⑧ 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澳大利亞的地理環境及經濟狀況
美麗的海灘到處有,地大物博人懶散,海邊燒烤政府出,中間全都是沙漠地。
餓不死呢也富不了,悉尼不愧大城市,物價到是有點貴,無聊透頂是真澳洲。
⑨ 請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
地理環境優越,平原面積廣大;經濟發達,為世界經濟大國
⑩ 美國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狀況,澳大利亞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狀況要准確簡單,O(∩_∩)O謝謝!
美國大陸東 中 西部分別是山脈 平原 高原 都成南北走向 領土開闊 東西瀕臨大西洋和太版平洋,農業權和工業都高度發達,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
澳大利亞大陸面積達760萬平方千米 沙漠廣布 人口稀少 東南部為全國的工業 科技 文化 政治中心,澳大利亞人是一個工業發達的國家,農業以畜牧業為主 商品化程度高 種植業以小麥為主
OK!夠簡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