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的地理環境
1. 南安的地理環境
民國時期,南安生產水平低下,以農業為主體的單一經濟處於主導地位。民國5年(1916),該縣糧食總產量7萬噸,民國25年發展至8.5萬噸,20年間增長21.4%,平均每年遞增0.95%。此後,該縣糧食總產量一直徘徊在8.5萬噸左右。民國34年後有所發展,但仍很緩慢,至民國38年只達到9.5萬噸,12年間僅增長11.8%,平均每年遞增0.9%。畜牧業生產長期停滯不前,生豬存欄數徘徊在5至6萬頭之間,肉豬出欄數每年只有3至4萬頭。漁業產量低,民國24年,該縣水產品產量為482噸,民國25年下降為468噸,民國26年下降為448噸,民國27年下降為300噸,平均每年遞減14.6%,至民國38年(1949)達到601噸,平均每年遞增10.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安縣通過民主改革、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該縣國民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1978年後,貫徹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進一步加快了經濟發展速度,人民生活有了顯著提高。四十年來,該縣宏觀經濟總量有了較大的增長,按可比價格計算,1988年同1949年比較,社會總產值增長14.2倍,平均年遞增7.2%;國民生產總值增長13.7倍,平均年遞增7.1%;國民收入增長10.5倍,平均年遞增6.5%;工農業總產值增長12.8倍,平均年遞增7%;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增長22.5倍,平均年遞增8.4%;預算內財政收入增長18.2倍,平均年遞增7.9%;城鄉個人儲蓄余額增長5959倍,平均年遞增25.2%。 南安歷史悠久,建郡早,曾轄興(化)、泉(州)、漳(州)三地。蔚成「文化發達,代出英才,人文薈萃」的詩禮之邦,得「海濱鄒魯」之稱。唐代就有名人的讀書處和書院的設立。已知書院有13處。宋靖康年間(1126~1127)創縣學,為縣一級最高學府。明清時代僅豐州桃源村就有館學、塾學、讀書室、書房等達37處。至清末,全縣多數鄉村設有義學、社學、私熟。
歷代的南安名人、學士,對南安的文化教育起了推動作用。唐貞元八年(792),南安詩山人歐陽詹首登八閩甲第,得進士第二名。與韓愈、李觀同科,時稱「龍虎榜」。他的登科鼓舞和推動了福建的文化教育。晚唐時王審父子在南安設招賢院,一時名士雲集。宋代朱熹在南安九日山書院講學,影響尤著。南安先後登進士第共296人(文268人,武28人);明清兩朝考中舉人835人(文630人、武205人)。在鄉試、會試和殿試時,中狀元、會元、榜眼、探花、傳臚、解元者比比皆是。入仕後封王封侯以及委以大學士、尚書、御史、翰林、巡按、布政使、府尹、縣令者皆有。歷史上南安教育昌盛繁榮,孕育出民族英雄鄭成功以及李贄等傑出人物。
民國時期,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南安教育事業出現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民國18年至 21年(1929~1932)間,在軍閥陳國輝統治時期,南安設立詩淘淘碼鵬教育委員會,推行改造私塾辦新學制小學;除了地方軍閥攤派與募資相結合解決教育經費外,海外愛國華僑匯款在家鄉辦教育也蔚然成風。短短四年時間,全縣小學猛增至205所,新建校舍90所。至民國27年(1938),全縣小學增到260餘所,其中大部分是私立的。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陷金屬,沿海城市的學校紛紛內遷,有11所中學(含分校)在南安布局上課,南安的中等教育出現非常時期的繁榮,入學生數激增。由於抗日救亡情緒的高漲,戰時艱苦生產的磨練和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在學校出色的工作,使這個時期的中學生得到很好的教育、鍛煉,成為此後幾十年間的社會中堅力量。抗戰勝利前後,內遷校復返,南安華僑和廣大群眾,在內遷校址集資創辦新校,使中等教育保持穩定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群眾翻身成了主人,興辦學校、發展教育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人民群眾的自力更生和海外僑胞的熱心支持,使南安的教育事業出現一個蓬勃發展時期。經四十年的努力,實現了無文盲縣,全縣普及初等義務教育,有6個鄉鎮普及初中義務教育。至1988年,全縣有小學426所,為1949年203所的2倍多,而且實現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和學生人人有課桌椅。中學有完中15、初中31、職業高中9所,(包括普通中學兼設職教班6所)。幼兒園183所(縣辦實驗幼兒園2所)。小學教職員工9833人,為1949年1267人的8倍。在校中、小學生數179196人,為1949年29321人的6倍多。職業中學在校學生1398人。自1978年恢復高考制度至1988年的11年間,考入大專院校4084人,中專4863人,共8947人,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大量人才。
南安是著名僑鄉,僑胞對家鄉教育事業十分關注。從廢科舉興新學開始,華僑傾注心力財力,在桑梓興辦學校,成為南安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大特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正確貫徹華僑政策,提高華僑愛國愛鄉積極性,全縣80%的學校接受僑資捐助。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頒布華僑捐資辦學褒獎辦法,截至1989年,南安獲金質獎章80枚、銀質獎章46枚、銅質獎章134枚。僑胞捐資辦學進入一個全盛時代。 民國時期,縣城有一個小型的,專門供應縣署之用,少數私人廠家也自用小型柴油機發電,大部分居民用煤油燈照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改建發電廠,擴大供電范圍,1958年新建「503」電廠,解決縣直機關、行政部門及部分企事業單位的生活用電。大部分單位自備柴油機發電,供生活用電及工業用電,居民仍用煤油燈照明。1972年坂頭水庫竣工後,建四個梯級發電站,縣城開始使用水電,此後,又用山美水庫發電站、後橋水庫發電站、石壁水庫發電站等並網供電,至1988年,和省、市並網達11010.2萬度,其中城區工業用電2730.93萬度,農業用電457739萬度,生活用電874.47萬度。
資源豐富。境內有東,西溪兩條主河流,小Ⅱ型以上水庫199個。現已建成日產2萬噸的市區第一水廠和石井、水頭、官橋、豐州、洪瀨、梅山、碼頭、金淘、英都等鎮自來水廠,市區第二水廠(日產20萬噸)首期工程和詩山、羅東、侖蒼水廠正在建設,至2000年全市日供不能力達40萬噸以上。 電力充裕。現已建成官橋220千伏輸變電站和溪美、水頭、洪瀨、石井、美林等6個110千伏輸變電站以及10個35千伏輸變電站;小水電裝機容量達3.2萬千瓦,1995年全市電網總裝機容量達43.9萬千伏安,全市10千伏以上高壓輸電線路1600千米。「九五」計劃新建龍鳳、侖蒼、梅山、豐州等4個110千伏輸變電站以及小水電站6處,全省第一座500千伏輸變電站,已經選址定在我市官橋鎮,將於1998年建成投產。
截至2006年底,南安市電力總公司擁有110KV變電站11座、35KV變電站11座,變電容量91.945萬千伏安。網供最高負荷達45.75萬千瓦,供電量為31.3億千瓦時。「十一五」期間,南安市將全面推進現代化工貿僑鄉城市建設,力爭經濟社會發展走前列,重新進入全國百強縣市行列。一大批工業項目正陸續落地南安,電力需求將持續強勁增長,預計今後四年電量和負荷年均增長率均為17%,至2010年,網供最高負荷可達到91.5萬千瓦,供電量將比2006年翻一番,達到60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