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環境
㈠ 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環境意義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位於亞洲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在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國家,在世界上,是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的第三大國家。 中國領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龍江江心(北緯53度30分 ),南到南沙群島南端的曾母暗沙(北緯4度),跨緯度49度多,南北相距約5500公里;東起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東經135度05分 ),西到帕米爾高原(東經73度40分 ),跨經度60多度,東西相距約5000公里。 中國陸地邊界長約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中國大陸海岸線,北起遼寧鴨綠江口,南達廣西的北侖河口,長約1.8萬公里。海岸地勢平坦,多優良港灣,且大部分為終年不凍港。中國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以東太平洋海區等5大海區。其中,渤海是中國內海。台灣以東太平洋海區的位置,北起日本琉球群島西南部的先島群島,南至巴士海峽。 中國的海域包括中國的內水和領海,總面積38萬多平方公里。中國的內水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基線向陸地一側至海岸線的海域。中國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為12海里。領海基線採用直線基線法劃定,由各相鄰基點之間的直線連線組成;領海外部界限為一條其每一點與領海基線的最近點相距12海里的線。 在中國海域上,分布著5000多個島嶼,總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島嶼海岸線約1.4萬公里。其中最大為台灣島,面積3.6萬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島,面積3.4萬平方公里。位於台灣島東北海面上的釣魚島、赤尾嶼,是中國最東的島嶼。散布在南海上的島嶼、礁、灘總稱南海諸島,為中國最南的島嶼群,依照位置不同稱為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中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山區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這里說的山區包括山地、丘陵和高原。全國各類地形中,山地約33%,高原約26%,盆地約19%,平原約12%,丘陵約10%。 幾百萬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歷史上此一重大地殼運動形成了中國的地貌。從空中俯瞰中國大地,地勢就像階梯一樣,自西向東,逐漸下降。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撞擊,青藏高原不斷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構成了中國地形的第一階梯。高原上的喜瑪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高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階梯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跨過第二階梯東緣的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東直達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階梯,此階梯地勢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著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邊緣鑲嵌著低山和丘陵。再向東為中國大陸架淺海區,也就是第四級階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眾多高大雄偉的山脈按照不同走向構成了中國地形的「骨架」,並形成許多山系。中國著名的大山脈有:喜瑪拉雅山、昆侖山、天山、唐古拉山脈、秦嶺、大興安嶺、太行山、祁連山、橫斷山等。 喜馬拉雅山脈:呈弧形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的邊境上,綿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侖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中國四川省西北部,長達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脈:橫亘在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55.3米。 唐古拉山脈:位於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的源頭。 秦嶺:西起甘肅省東部,東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國南北之間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 大興安嶺:北起中國東北部的黑龍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縱長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黃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脈:自北向南橫亘於黃土高原東部邊緣,南北長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祁連山脈:綿亘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連山主峰海拔5547米。 橫斷山脈: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西藏、四川和雲南三省區交界處,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 台灣山脈:縱貫台灣島東側,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此外,還有黃山、泰山、華山、嵩山、衡山、恆山、峨眉山、廬山、武當山、雁盪山等名山。 中國境內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者多達1500餘條。河流分為外流河與內流河。注入海洋的外流河,流域面積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64%。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遼河、海河、淮河等向東流入太平洋;西藏的雅魯藏布江向東流出國境再向南注入印度洋,河流流經長504.6公里、深6009米的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新疆的額爾齊斯河則向北流出國境注入北冰洋。流入內陸湖或消失於沙漠、鹽灘之中的內流河,流域面積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36%。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全長6300公里,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為世界第三大河。其上游穿行於高山深谷之間,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長江也是中國東西水上運輸的大動脈,天然河道優越,有「黃金水道」之稱。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中國工農業發達的地區。 黃河為中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黃河流域牧場豐美,礦藏豐富,歷史上曾是中國古代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黑龍江是中國北部的大河,全長4350公里,其中有3101公里流經中國境內。 珠江為中國南部的大河,全長2214公里。 新疆南部的塔里木河是中國最長的內流河,全長2179公里。 除天然河流外,中國還有一條著名的人工河,那就是貫穿南北的大運河。它始鑿於公元五世紀,北起北京,南抵中國東部的浙江杭州,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801公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
㈡ 新疆庫爾勒的地理位置和環境如何
庫爾勒坐落於歐亞大陸和新疆腹心地帶,塔里木盆地東北邊緣,北倚天山支脈庫魯克山和霍拉山,南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庫爾勒」是維吾爾語,意思是「眺望」。這里盛產香梨,又稱梨城。
庫爾勒市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因盛產香梨而稱為梨城。全市總面積 7116.9平方公里,總人口43.8萬人(不含流動人口)。2005年實現生產總值242.4億元,同比增長13.2%;實現地方財政收入6億元,增長20.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981.92元,增收451.82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8700元。在2005年中國百強縣(市)排名中位列62位,比上年提升了10位;在第五屆中國經濟百強縣(市)基本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41位,成為西北地區唯一入圍城市。2006年入圍中國十大魅力城市。目前,庫爾勒市是華夏第一大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信息中心,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確定的兩個重點發展城市之一。市域內駐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師部、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里木石化工程建設指揮部等中央、自治區單位。
庫爾勒之最
庫爾勒作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其庫爾勒地區有以下之最:
中國第一大川——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全州面積48.27萬平方公里,轄八縣一市,地域遼闊。首府庫爾勒市,素有"塞外小江南"之美譽。
中國面積最大的縣——若羌,總面積20多萬平方公里。
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總面積33.76萬平方公里,面積僅次於撒哈拉大沙漠。
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從西向東橫穿大漠而過。
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水域面積988平方公里。
中國最大的高山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總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
中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
中國唯一的天鵝自然保護區——巴音布魯克天鵝湖自然保護區,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
中國最大的高山野生動物保護區——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面積44940平方公里。
中國唯一的野駱駝自然保護區——位於阿爾金山區東南,面積1700平方公里。
中國唯一的沙漠森林公園——位於輪台縣塔里木河北岸的沙漠之中。
中國最大的胡楊林保護區——塔里木河流域原生胡楊林,總面積3880平方公里。
中國最大的石油天然氣勘探區——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及天然氣,蘊藏量分別佔全國的七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石油資源為 108億噸,天然氣蘊藏量為8.4萬億立方米。現已形成年產430萬噸石油的生產能力。
中國最大的石棉產區——若羌縣芒崖石棉礦和且末縣阿帕石棉礦,石棉儲量為2588萬噸,佔全國的30%。
中國最大的蛭石產區——位於尉犁縣的蛭石礦,儲量達2880萬噸。
中國最重要的蘆葦產區——博斯騰湖年生產蘆葦30萬噸,是全國四大蘆葦產區之一, 也是我國重要的造紙原料基地。
中國最重要的甘草產區——每年可采量約5000-10000噸。
中國最大的野生羅布麻產區——面積約800萬畝,每年可採收麻皮10萬噸和大量麻葉。
中國最大的麻黃產區——麻黃價格昂貴,是特殊的葯材,和碩縣麻黃素廠是我國最大的麻黃素生產基地。
中國最重要的長絨棉產區——庫爾勒所產長絨棉產量高,品質好,是高級精紡原料,年產2000噸左右。
中國最重要的啤酒花產區——近年種植面積約1733公頃,年產1000多噸。
世界上建於流動沙漠中最長的等級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全長522公里,橫貫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跡。
㈢ 矽谷的地理位置和環境是怎樣的
矽谷來一詞是由一位名叫唐自•霍夫勒的編輯於1971年在《微電子新聞》周刊上首次提出來的。霍夫勒筆下的矽谷,僅是指以斯坦福大學為中心,向北伸展到紅杉城,向南到森尼威爾,東北傍舊金山灣的狹窄地區。而25年後的矽谷,范圍已經延伸了很多。
矽谷自然環境很好,一年四季陽光普照,冬天多雨,夏天乾燥,氣溫與我國的廣東、海南差不多。這里住的大多是有錢人,家家自備汽車,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一般是外來訪客或在本地打工的亞裔人。
㈣ 蒙族生存的地理位置的環境是什麼
位置:位於我國北邊中部,東經97°12』至126°04』,北緯37°34』至53°23』,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三。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多草原(6大草原)和湖泊(1000多個)。
氣候:內蒙古屬半干濕的中溫帶季風氣候,東部為半濕潤地帶,西部為半乾旱地帶。最主要的特點是晝夜溫差較大,一般可達10度左右,所以到這里旅遊要多帶衣服。內蒙古的災害性天氣有春旱和冬季暴風雪
內蒙古從東至西可分作兩大氣候區:
草原氣候區,從東端呼倫貝爾草原至陰山河套平原一帶,冬季冰天雪地,歷達半年之久,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28°C左右。夏、春、秋幾乎相連,五月至九月氣候溫和,是旅遊草原最佳季節。
沙漠氣候區,從陰山以西阿拉善沙漠高原至巴丹吉林沙漠,春日(四月中至五月底)多風暴,夏日酷熱,冬日奇寒,
最佳旅遊時間:秋季(八月中至九月底,約40天)氣候溫和,是涉足沙漠最佳季節。
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 約占國土面積的12.3%。
人口:2362萬(1999年底),佔全國總人口的1.88%。
民族:目前內蒙古有49個民族,主要以蒙古族和漢族為主,此外還有朝鮮、回、滿、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民族。
行政區劃: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第一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省級自治區。全區現設呼和浩特、包頭、烏海、赤峰4個省轄市;呼倫貝爾、興安、哲里木、錫林郭勒、烏蘭察布、伊克昭、巴彥淖爾、阿拉善8個盟;16個縣級市、17個縣,52個旗,其中包括鄂倫春、鄂溫克、莫力達瓦達斡爾3個少數民族自治旗。
㈤ 地理位置到底屬不屬於自然環境
不能一概而論。
地理位置包括「自然地理位置」和「社會地理位置」兩個部分,回只有【自然地理位置答】屬於【自然環境】的決定性要素。
自然地理位置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其他相對於自然地物的位置;它們在自然環境中對自然環境要素中的氣候、水、植物、動物有決定性的制約作用,人類的社會活動通常也受制於它。
社會環境主要指的是人類活動出現以後形成的「次生環境」,它一般由「交通環境(位置)」、「居民區環境」(居民及服務站點在居民區中的位置)等等構成。
-----------在人們認識到【地理位置】的復雜性以後,中學地理教科書在「區域地理」的資料處理上,一般都會把【區域的地理位置】與【區域的自然環境】和【區域的人文環境】並列。其中的區域「地理位置重要」通常側重於「交通運輸」的戰略區位。例如西亞北非東南亞和中美地區。
㈥ 某個地區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水文、氣候特徵、當地風玫瑰圖等資料信息從哪找
上網路呀!裡面可以提供一個地區的各種地理資料。
㈦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理環境
青藏高原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介於北緯26°~39°,東經73°~104°之間,西起帕米爾高原,東到橫斷山,北界為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南抵喜馬拉雅山,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約300~1500千米,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
青藏高原地理環境: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包括祁連-柴達木、昆侖、巴顏喀拉、岡底斯、喜馬拉雅、羌塘-昌都等6個構造帶,各構造帶之間為蛇綠混雜岩所代表的縫合帶隔開,大致以龍木錯-金沙江縫合帶為界。
(7)地理位置環境擴展閱讀:
青藏高原的氣候特點:
輻射強烈,日照多,氣溫低,積溫少,氣溫隨高度和緯度的升高而降低,氣溫日較差大;干濕分明,多夜雨;冬季乾冷漫長,大風多;夏季溫涼多雨,冰雹多。
青藏高原年平均氣溫由東南的20℃,向西北遞減至-6℃以下。由於南部海洋暖濕氣流受多重高山阻留,年降水量也相應由2000毫米遞減至50毫米以下。
喜馬拉雅山脈北翼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而南翼為亞熱帶及熱帶北緣山地森林氣候,最熱月平均氣溫18~25℃,年降水量1000~4000毫米。
昆侖山中西段南翼屬高寒半荒漠和荒漠氣候,最暖月平均氣溫4~6℃,年降水量20~100毫米。日照充足,年太陽輻射總量140~18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總時數2500~3200小時。冰雹日最多,如那曲年冰雹日20~30天以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青藏高原
㈧ 基地地理位置與環境條件
14.2.1 地理位置
「馬坑鐵抄礦——福建龍岩野外基地」位於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東肖鎮。龍岩市是閩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福建省著名的礦產資源地,也是我國重要的紅色旅遊勝地,見圖14.1。
14.2.2 環境條件
「馬坑鐵礦——福建龍岩野外基地」除承擔試驗與示範的標准化鑽探機台設於礦區外,鑽探科研試驗室、成果展示與培訓科普場館等均設在龍岩市東肖鎮福建省第八地質大隊大院內。該大院緊鄰龍岩學院(大學),與龍岩市博物館距離也只有1.5km左右,除周邊環境優美、物業管理設施完備外,還具備穩定的電力、信息傳輸等條件和安全保障措施,可為科研基地的運行提供有效、周全的服務,見圖14.2。
圖14.1 龍岩市旅遊環境圖
圖14.2 優美的基地環境
㈨ 蘭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地理、氣候
蘭州市處在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即北緯34°,東經 103°40』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區)的省會平均距離最近。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流而過,枕山帶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徵。
蘭州地處內陸,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特點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潛力大,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年日照時數為2600小時,無霜期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0~350毫米,並集中分布在6~9月。年平均氣溫9.1℃。
區域人口
全市現轄城關,七里河、西固、安寧、紅古5個區和永登,榆中、皋蘭3個縣。土地面積為13085.6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322.28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10萬人。有漢、回、滿、東鄉、藏、蒙、土家等3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佔3.6%。
蘭州是甘肅省省會位於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城而過,具有帶狀盆地城市的特徵,地處黃河上游,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氣溫10℃,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市樹:國槐;市花:玫瑰。
蘭州是黃河流域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市區依山傍水,山靜水動,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城市景觀。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目前正在加快實施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和黃河風情旅遊線綜合開發工程,把黃河市區段40公里兩岸道路橋梁建設、河堤修砌加固、航運河道疏浚、旅遊景點開發、城市建築風格以及綠化美化亮化融為一體,將絲綢之路文化、黃河文化和民族文化匯集其中。
黃河不僅養育了蘭州人民,也給這里帶來豐富的特產,白蘭瓜、軟兒梨、冬果梨、白粉桃等瓜果久負盛名,百合、黑瓜子、玫瑰、蕨菜、水煙等土特產品蜚聲中外,使蘭州成為享譽海內外的瓜果城。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5000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西漢設立縣治,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自漢至唐、宋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出現了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盛況,蘭州逐漸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聯系西域少數民族的重要都會和紐帶,在溝通和促進中西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古絲綢之路也在這里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跡和燦爛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使蘭州成為橫跨2000公里,連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張掖大佛寺、永靖炳靈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點的絲綢之路大旅遊區的中心。隨著新歐亞大陸橋的開通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重新構築起現代絲綢之路,蘭州作為我國東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亞、西亞、中東、歐洲的重要通道,戰略地位更加突出,正發揮著承東啟西、聯南濟北的重要作用。
㈩ 江南水鄉的地理位置及它的自然環境、特點
江南水鄉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版憶江南?」這首詩,總權是把人們的思緒牽到風景如畫的江南。長江以南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和江西省、安徽省的部分地區,即江蘇南部和浙北、皖南、贛東北地區,自古就享有人間天堂之美譽。這里河湖交錯,水網縱橫,小橋流水、古鎮小城、田園村舍、如詩如畫;古典園林、曲徑迴廊、魅力無窮;吳儂細語、江南絲竹、別有韻味。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蘇州園林,江南古鎮,杭州西湖,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