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春分知識
Ⅰ 地理 地理 春分,立夏,秋分,冬至,分別是幾號 准確日期```
春分3月21日前後;
夏至6月22日前後
冬至9月23日前後
秋分12月22日前後
Ⅱ 春分是什麼意思地理
春分是24節氣之一,來是晝夜平分的意思。自
排24節氣之四,這個時候太陽直射赤道,也就表現為春暖花開,草長鶯飛,這個時候可以做農作物的管理,而且還可以觀光出遊,等到春分也就意味著春天要到來了,冬天即將過去,這是非常富有希望的一個季節。
春分的時候氣候逐漸的變暖,這一天陽光能夠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然後太陽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表現為晝長夜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而且在天文學上來講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氣候上面具有明顯的改變,我們的天氣逐漸的變暖和,人們的活動也變得越來越多。
在春分季節大家適合外出遊玩,外出遊玩是比較好的,因為天氣比較的溫暖,沒有太多寒冷的季節,再者就是春分的時候還可以及時的參加野外活動,可以穿一些薄的衣服了。
Ⅲ 地理知識:春分日是3月21日前後,為什麼不是3月21日難道不是一個具體的時間嗎
春分日並不是具體某個日子,春分通常特指太陽視黃經位於0°的時刻,在每年二月十五日前內後(公歷約為3月容20-21日期間)。
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
春分時,從理論上說,全球晝夜等長(參見晨昏蒙影)。春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各地夜漸長晝漸短。
春分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春分之後,北極附近開始極晝,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結束,極夜開始,范圍漸大。
春分的季節現象與時空狀態,用左河水的四句詩概括為:「風雷送暖入中春,桃柳著妝日煥新。 赤道 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
古籍記載: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明史 ·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逸周書·周月》:「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
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Ⅳ 怎樣判斷地理圖示中什麼是春分日,冬至日,秋分日,夏至日
1、看太陽直射的緯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夏至日,直射南回歸線時是內冬至日。3月21日春分,容太陽直射赤道,往後直到6月22日夏至,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至北回歸線23.26『N,夏至後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9月23秋分太陽直射赤道,然後南移,冬至直射南回歸線。冬至後北移。春分日直射赤道。
2、看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晝夜一樣長,就是春/秋分日,南半球晝長夜短,是冬至日;北半球晝長夜短,是夏至日。
3、看極晝極夜現象: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或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時是夏至日,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或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時是冬至日。
Ⅳ 從地理上說春分指哪幾個月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特指太陽直射赤道的時刻,一般約為公歷3月20-21日期間版(在每年農歷權二月十五日前後)。如果說時間段的話一般為從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時段,大約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間。哈哈!可以嗎?
Ⅵ 地理上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都是幾號
回答如下:
1.春分是3月21日前後
2.夏至是6月22日前後
3.秋分是9月23日前後
4.冬至是12月22日前後
相關內介紹:
一、春分
二十四節氣之一容,在3月20或21日。 這一天,南北半球晝夜都一樣長。每年在公歷3月20或21日。
此日,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長短平分,故稱。」 宋 蘇軾 《癸丑春分後雪》詩:「雪入春
分省見稀,半開桃杏不勝威。」
二、夏至
夏至迎來,時而雨水充沛,時而陽光明媚。夏至日是多地進入「燒烤模式」的時刻。夏至日這一天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一年內受光最強烈晝長夜短。夏至也是我國最早確立的二十四節氣,具
有指導農事和預示進入三伏天的意義。
三、秋分
秋分作為24節氣之一,即意味著當天晝夜平分,又表示平分秋季。當到了秋分這個節氣,我國南方
地區才正式入秋,此後的氣溫一夜涼一夜。
四、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
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Ⅶ 怎樣判斷地理圖示中什麼是春分日,冬至日
1、在二分二至圖中,可以在太陽和地球的兩個球心間連一條直線,這條直版線與地球地面的交點就權是太陽直射點,判斷其位置,在北回歸線時為夏至,在南回歸線時為冬至,在赤道時為春分或秋分.2、在單個地球太陽光照圖中,如果給出了太陽光線,那麼可以找到其中垂直地球表面的那條(一定是唯一的一條),同樣,這條光線與地面的交點就是直射點,其餘的過程與上述的第1點相同.3、如果沒有給出太陽光線,也可以利用晨昏線及地球上的晝夜狀況判斷節氣,當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或南極圈以南出現極晝)時為冬至,當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或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時為夏至,如果全球晝夜等長即晨昏線同時經過南北兩個極點,那麼一定是春分或秋分.
Ⅷ 地理上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分別是幾月幾日
春分是03月20日。秋分是09月23日。冬至是12月22日
。夏至是06月21日。
夏至是一年裡太陽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陽北行的極致。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北緯23°26')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
夏至日過後,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也開始逐日降低。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節氣特點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個節氣。「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確定,斗柄從正東偏北(艮位)開始,經南、西、北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斗指午,為夏至。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採用的是「定氣法」劃分,即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行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當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為夏至點。從黃道平面看來,太陽位於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的背景上。
夏至是一年裡太陽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陽北行的極致,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也是白晝時間超過黑夜時間最多的一天。
但各地的晝長時間從北到南呈遞減趨勢。這是地球自轉軸傾斜造成的晝長夜短效應,越接近兩級越明顯的緣故。夏至日那天,整個地球上除南極點和南極圈內的極夜地區外,所有地點的日出方向都是從東北方開始的,在西北方落下。
Ⅸ 地理上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分別是幾月幾日
1、歷年春分時間來
春分日一般在每年的自3月19日、20日、21日、22日到來。 春分和秋分相對,是立春後的第九十天,屬於春天的中分點,有平分春天的意思,春分時,太陽位置來到黃經0°的位置,是為春分點,此時日夜等長,開始進入溫暖宜人的春天季候,是全年最為舒適的一段時間。
2、歷年夏至日期
夏至日在每年的6月20、21、22日到來。 夏至日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日子,夏至日是全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夏至日後氣溫會開始增加、炎熱的天氣即將到來,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將進入初伏,進入暑伏天氣,部分地區開始出現梅雨天氣。
3、歷年冬至的日期
冬至日在每年的12月21日、22日、23日到來。 冬至日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立的節氣,冬至節氣時是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正午太陽高度也非常低,太陽輻射小,從冬至日開始進九了,開始進入數九寒天,等到立春後才回歸溫暖。
4、歷年秋分的日期
秋分日一般在每年的9月22日、23日、24日來臨,以當年的太陽公轉為准,太陽公轉到黃經180°的位置就表示來到了秋分點,正式進入秋分節氣,來來去去就三天可以選擇,重復個兩年就很容易讓人覺得是每年秋分都是9月23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