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亞速爾群島的地理位置

亞速爾群島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1-18 19:42:51

㈠ 評價亞速爾群島的地理位置

亞速爾群島位於北大西洋東中部的火山群島。為葡萄牙共和國領土。北緯36°55′~39°43′,西經25°01′~31°07′,這塊葡萄牙領土與里斯本之間的空中運輸很暢通。這片群島綿延640多公里,由9個火山島組成。

15世紀,葡萄牙航海家發現了亞速爾群島,長期以來,該群島一直是大西洋航線的重要補給點。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度假勝地,常住居民共有大約25萬人。屬於北大西洋中東部的火山群島。為葡萄牙海外領地。陸地面積2344平方千米。各島地勢崎嶇,多火口湖、熱泉和地震。為西歐、南美、西非間重要海運站和國際航空中繼站。冬季游覽、療養地。

亞速爾群島簡介

這些島嶼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沒有人確切地知道是誰在什麼時候發現了它們。有一個浪漫的傳說,一名天使從空中拋下一朵花,九片花瓣紛紛落下,變成了島民們美麗的家園。

北大西洋中的群島。由9個主要島嶼組成,為葡萄牙領土,在葡萄牙大陸以西約1,600公里(1,000哩)。面積共2,247平方公里(868平方哩)。群島分為三組相距甚遠的島群:東部包括聖米格爾(Sao
Miguel)、聖瑪麗亞(Santa Maria)及福米加什(Formigas)三島;中部包括法亞爾(Faial)、皮庫(Pico)、聖若熱(Sao
Jorge)、特塞拉(Terceira)及格拉西奧薩(Graciosa)諸島;西北部包括弗洛里斯(Flores)島和科爾武(Corvo)島。

㈡ 四川位於什麼地震帶,從地理位置上看,汶川位於杭州的什麼方向

一、(1)鮮水河地震帶。從甘孜縣起,經爐霍、道孚、康定等縣,到瀘定縣南部為止,全帶都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由西北向東南延伸,是四川省地震最多、最強的一條地震帶。該地震帶上曾發生過8次7級和7級以上大地震,最大的一次是1786年康定瀘定間73/4級別地震。

(2)安寧河-則木河地震帶。北起石棉縣,向南經冕寧縣、西昌市轉向東南方向,再經普格縣、寧南縣,到雲南省的巧家縣止,主要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

帶內曾發生6級和7級以上地震3次,最大的兩次是1536年西昌北7.5級地震和1850年西昌普格間7.5級地震,後者造成了2萬多人死亡,是四川省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

(3)金沙江地震帶。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風,沿金沙江東側,北起德格縣,經白玉、巴塘兩縣南到得榮縣止,沿南北方向延伸,帶內曾發生過1870年巴塘7.285級地震和1989年巴塘6.7級強震群。

(4)松潘-較場地震帶。主要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風,包括九寨溝、松潘、平武等縣和茂縣的較場等地,帶內曾發生過7級以上地震4次,最大為1933年茂縣疊溪7.5級地震。

(5)龍門山地震帶。從青川縣起,經北川、茂縣、綿竹、汶川、都江堰、大邑、寶興等縣市,到瀘定縣附近為止,呈東北-西南方向展布,與龍門山脈大體一致,帶內曾發生過6.0-6.9級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2008年汶川8.0級大地震。

(6)理塘地震帶。主要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境內,呈西北-東南向展布,帶內曾發生過1948年理塘7.3級地震。

(7)木里-鹽源地震區。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縣和鹽源縣境內,向南可延伸到雲南省寧蒗縣,區內曾發生過6.0-6.9級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976年鹽源、寧蒗間6.7級地震。

(8)名山-馬邊-昭通地震帶。北起名山縣,經峨邊、馬邊、雷波等縣,南到雲南省昭通市的永善、大關等縣,近南北線展布,帶內曾發生7級和7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為1974年永善7.1級地震。

二、汶川位於杭州的西北方向.

汶川縣位於北緯30°45′~31°43′,東經102°51′~103°44′之間;杭州市位於北緯29°11′-30°33′,東經118°21′-120°30′之間;所以汶川位於杭州的西北方向(或西偏北方向)

(2)亞速爾群島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從主要地震帶分布上看,四川西部是地震多發帶,這里有龍門山地震帶、攀西地震帶、松潘地震帶、岷江斷裂帶等多條主要地震帶,因此四川發生強震的頻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九寨溝縣的7.0級地震,震中就發生在岷江斷裂帶附近。

四川是中國地震多發省區之一。根據對全國M≥6級地震次數的統計,四川的地震活動僅次於台灣、西藏、新疆和雲南,居全國第五位。

統計資料表明,僅在1900年至1990年的90年間,四川境內就發生里氏5級以上有破壞的地震174次,平均每年發生5級地震2次,每10年發生7級地震1次。

四川地震活動呈現出三個特點:強度大,頻率高,面積廣;強震大多沿活動性斷裂分布,總體表現為西強東弱;均屬淺源地震,即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其中大部分在10~30公里之間

㈢ 加那利群島的地理

加那利群島與亞速爾群島、維德角、馬德拉、蠻人群島共同組成馬卡羅尼西亞群島生態區。特內里費島島上的泰德(Teide)火山是西班牙最高的山峰。由於島的地理位置和信風的影響,氣候溫濕,有時也非常乾燥。島上保留了幾個當地的物種,如龍血樹屬的 Dracaena draco 和 Laurisilva 照葉林。
西班牙的13個國家公園中有4個在加那利群島,這比其它自治區都多:
拉帕爾瑪島上的 Parque Nacional de la Caldera de Taburiente
拉戈梅拉島上的 Parque Nacional Garajonay
特內里費島上的泰德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del Teide)
蘭薩羅特島上的 Parque Nacional Timanfaya
非洲大陸西北岸外火山群島。東距非洲西海岸約130公里,東北距西班牙約1100公里。
島群呈弧形分布,長約 480公里。由特內里費、大加那利、拉帕爾馬、戈梅拉、費羅、蘭薩羅特、富埃特文圖拉等 7個主要島嶼和若干小島組成,分東、西兩島群。總面積7273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島嶼是形如金字塔的特內里菲島,人口136.7萬(1982),多為西班牙人和當地人混血種人,信奉基督教,通行西班牙語。
首府拉斯帕爾馬斯。各島崎嶇多山,海岸陡峭。西島群地勢較高,特內里費島上的泰德峰(活火山)海拔3718米,為最高峰。東島群地勢較低,離非洲大陸最近的蘭薩羅特島和富埃特文圖拉島,最高點海拔不到730米。氣候溫和乾燥,年降水量僅200~400毫米。
加那利分為兩個島群∶西島群有特內里費、大加那利、拉帕爾馬、戈梅拉和費羅諸島,由深海底床直接升起的山峰構成。東島群由蘭薩羅特、富埃特文圖拉及拔起於一塊稱為加那利海嶺的海底高地的6座小島組成,海底高地從海底升起約1400公尺(4,500尺)。
加那利群島由數百萬年前的火山爆發形成。西島群的所有島上最高點都高於1,200公尺(4,000尺),特內里費的泰德峰(ElTeide)海拔3,718公尺(12,198尺),為西班牙領土內的最高點。

㈣ 描述並評價亞速爾群島地理位置

亞速爾群島位於北大西洋東中部的火山群島。為葡萄牙共和國領土。北緯36°55′~39°43′,西經25°01′~31°07′,這塊葡萄牙領土與里斯本之間的空中運輸很暢通。這片群島綿延640多公里,由9個火山島組成。

屬地中海氣候,夏季乾熱、冬季溫濕。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8℃,最涼月(1月)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

亞速爾群島由九個不同的島嶼組成,每一個都能給你一份快樂的驚喜。在那裡,你可以看見海豚和鯊魚在海里嬉戲。火山地貌,上面長滿了綠色植被。還有讓人目眩的紫丁香顏色的八仙花,圍起一塊草地。還有藍綠色的湖泊;休眠火山的火山噴發口;

水蒸氣自地下往上升騰。這里的火山活動意味著你能在地下燒熟飯菜。在內陸地區,你可以去爬山,可以在鄉間漫步。或者還是呆在海岸邊,潛水、游泳。在這些令人驚奇的島嶼上,你會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一切彷彿停滯。這里所有的島嶼都有可游覽之處。例如Pico島,被列為世界遺產。這里有令人驚奇的山脈,引人注目的懸崖峭壁,黑色玄武石鑄就的葡萄園。當然,對位於São
Miguel.島的火山通風口散發出來的蒸汽和熱水,你一定會有興趣去探索其中的奧妙。

事實上,你完全有可能沉醉在亞速爾群島的無窮魅力中。

亞速爾群島林鴿(Columba palumbus
azorica)鴿子是全世界分布最廣的鳥類之一。除了非常寒冷的地區和荒荒遙遠的海島以外,到處都可看到它們的足跡。現在已知的鴿子。全世界大約有250種,都屬鴿子形目,170種左右屬鳩鴿科。它們有的在地面上覓食,有的則部分或者全部依靠森林裡的食物為生。如按其體型的大小來嚴格區分,體型小的叫鳩(英文doves),體型大的叫鴿(英文pigeons)。不過人工飼養的白鴿除外,不論其體型大上,我們都叫它鴿子,鴿子是和平的象徵。

大約三分之二的鴿子棲息在亞洲、澳大利亞和西太平洋島嶼的熱帶地區。其他地區如非洲、南美洲以及氣候溫暖的歐亞大陸和北美洲也可以見到各種鴿子。

㈤ 北非的地理環境

北非(North Africa)位於北回歸線兩側,通常包括蘇丹、南蘇丹、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7 國及大西洋中的葡屬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面積837萬平方千米。人口1.5億(1991) ,70%以上為阿拉伯人。
有時將埃及、蘇丹、利比亞稱東北非,多屬撒哈拉沙漠;將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稱西北非或馬格裡布,阿特拉斯山脈斜貫北部。礦藏有石油、磷酸鹽、天然氣等。農 產品有棉花 、阿拉伯樹膠 、栓皮 、油橄欖、無花果、椰棗等。產駱駝。本區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乾熱的下沉氣流,且非洲大陸南窄北寬,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的范圍大,乾熱面積廣。其表現為:
1.北非與亞洲大陸緊鄰,東北信風從東部陸地吹來,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乾燥;
2.北非海岸線平直,東側有衣索比亞高原,對濕潤氣流起阻擋作用,使廣大內陸地區受不到海洋的影響;
3.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經過,對西部沿海地區起到降溫減濕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4.北非地形單一,地勢平坦,起伏不大,氣候單一,形成大面積的沙漠地區;
5.地中海沿岸地區為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它的形成直接與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南北移動緊密相關。
整個北非地區由於深受自然條件限制,大部分國家經濟水平較低。其中經濟相對較好的代表性國家是埃及。由於經濟水平較高,其人口為北非之最。開羅也成為本區規模最大的城市。本區的主要經濟支柱主要是農業和礦業等初級產業為主。
北非的地理位置正好與撒哈拉以南非洲相對,北非即非洲大陸北部
地區,習慣上為蘇丹熱帶草原以北廣大區域,向北一直到地中海沿岸地區。
主要包括下列國家和地區:
阿爾及利亞
埃及
利比亞
突尼西亞
西撒哈拉
摩洛哥(包括休達Ceuta-摩洛哥北部海港城市;梅利利亞Melilla-摩洛哥東北部港口城市,1497年起被西班牙佔領。)
加那利群島(西班牙屬)
亞速爾群島(葡萄牙屬) 地貌單一
本區位於非洲高原大陸的北部,地形以高原地形為主,地勢較平坦,由於氣候乾旱,沙漠廣布。形成世界是最大的沙漠地區----撒哈拉沙漠。地中海沿岸有狹小的沿岸沖積平原,主要是尼羅河的貢獻為主。西北分布有阿特拉斯山脈。土壤為褐土。 地中海氣候:分布在歐洲南部,非洲北部沿海,西亞少數地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原因: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氣流下沉;冬季:氣壓帶風帶南移,來自海洋的盛行西風影響)。因為氣候乾燥,所以終年降水很少。氣溫年較差大,日較差小。
熱帶沙漠氣候:多數分布在非洲北部。終年炎熱乾燥(原因: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下,全年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因為全年受到熱帶大陸性氣候控制,所以形成降水變率很大,同時,氣溫日變化率增大。
氣候乾熱
北非由於地處北回歸線附近,深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和影響,氣流以下沉為主,為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因此,氣候特別乾旱。除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外,其餘地區基本上為高溫乾燥的熱帶沙漠氣候。「埋沙煮蛋」充分表明這里最顯著的自然特徵。 本區由於氣候乾熱,終年降水很少,難以形成河流和湖泊,因此河流湖泊稀少。水源緊張。本區重要河流主要是尼羅河下遊河段。正因為如此,水源問題成為本區發展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的瓶頸。
尼羅河是世界最長河流,埃及境內的尼羅河每年會定期泛濫,泛濫之後兩岸留下的肥沃土壤成為農業耕作的最佳場所。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是人類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
死海巴勒斯坦和約旦之間的內陸鹽湖,地球陸地上最低的水域, 死海水面平均低於海平面約415米,是地球表面的最低點。 北半 部屬於約旦;南半部由約旦和以色列瓜分。湖水鹽度達300g/L, 為一般海水的8.6倍。
兩河流域是由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以及兩河匯合後形成的流域地區,兩河共同的特點是洪水期含沙量大,歷史上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成為人類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主要是熱帶荒漠,西北部的地中海沿岸有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分布。

㈥ 非洲的地理位置是在哪

位於東半球復的西南部,制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伸入西半球。范圍: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 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

非洲3/4的土地受到太陽的垂直照射,年平均氣溫在攝氏20度以上的熱帶佔全洲的95%,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區終年炎熱,故稱為「阿非利加」。希臘文「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的意思。

㈦ 航協分區中的歐洲與地理位置中的歐洲的區別

航協分區中的歐洲次區,包括歐洲國家和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三個非洲國家和土耳其(既包括歐洲部分,也包括亞洲部分)。俄羅斯僅包括歐洲部分。

附歐洲次區的具體國家: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塞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喬治亞、德國、直布羅陀、希臘、匈牙利、冰島、愛爾蘭、義大利、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爾他、摩納哥、摩爾多瓦、摩洛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包括亞速爾群島和馬德拉群島)、羅馬尼亞、俄羅斯(烏拉爾山脈以西地區)、聖馬利諾、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包括巴利阿里群島和加那利群島)、瑞士、瑞典、突尼西亞、土耳其、烏克蘭、英國、南斯拉夫。

地理位置中的歐洲可以分為北歐、南歐、西歐、中歐、東歐,一般講西歐和東歐。

歐洲(43個國家/1個地區)

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 法羅群島(丹)

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

中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

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

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墨塞哥維那、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

㈧ 中東地理位置

從地理位置上來講,中東溝通了亞洲、歐洲和非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樞紐,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為爭奪稀缺的淡水資源和寶貴的石油資源,也由於宗教文化差異,二戰之後常年局勢動盪。

中東從地中海東部南部到波斯灣沿岸的部分地區,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亞的大部分與非洲的埃及、地處於俄羅斯邊界的外高加索地區。約23個國家與地區,1500多萬平方千米,4.9億人口。

(8)亞速爾群島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中東在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為世界歷史上資本主義列強逐鹿、兵家必爭之地。

西亞的國家和地區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卡達、巴林、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約旦、葉門、塞普勒斯、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19個)

北非國家和地區包括: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和西撒哈拉。(8個)

中東大部分為西亞,但與西亞的區別在於中東不包括阿富汗,但包括北非的埃及。中東是一灣兩洋三洲五海之地,其處在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其三洲具體指亞歐非三大洲,五海具體指裏海,黑海,地中海

㈨ 亞特蘭蒂斯在地理位置上到底處於什麼地方

亞特蘭蒂斯(Atlantis)是一個傳說中的高文明城市,在很久之前突然沉入深海消失。到現在仍末有人證專明或否定它的存在屬。最先提及亞特蘭蒂斯的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在二千多年前柏拉圖在《對話錄》中提及這一片已消失的地方後,陸續有千多本書提及亞特蘭蒂斯,但這些書多是杜撰的。1958年,美國一位動物學家范倫坦博士在巴哈馬群島附近海床上發現奇特的地形結構。從空中往下看這些幾何圖形是一些正多邊形,圓形,三角形,還有長達好幾英哩的直線。
地理爭議點最多的為如下幾處:
1.克里特說:認為亞特蘭蒂斯在克里特島;
2.南極說:認為亞特蘭蒂斯應該是在南極半島;
3.愛爾蘭說 :認為愛爾蘭島即為亞特蘭蒂斯大陸;
4.科學的證據:亞速爾群島和加那利群島是亞特蘭蒂斯遺跡。

㈩ 亞特蘭蒂斯的文明和地理位置

亞特蘭蒂斯文明

當時亞特蘭蒂斯的生活非常奢華,因為根本無需用勞力賺取生活,一切都是自動化的,百姓享盡便利。一些邊緣歷史學家大膽猜測,說他們因為過度享樂而遠離精神,違背上帝。大多數人面貌非常俊美,衣服由珠寶點綴,人們跳舞、聚會、服用迷幻葯物。亞特蘭蒂斯人用腦高達90%,跟動物可輕易溝通,不但製造機器人,也通過基因工程創生半人半獸的「卡美拉」,例如美人魚。整個城市都是機械管理,人不需專門讀書,知識可以從特殊裝置中吸取,15、6歲小孩的智慧就已超過現在的高等學者。獨角獸也是他們基因改造出來的。
在亞特蘭蒂斯史前超文明中,最令人注目的科學成就就是能源系統。
凱西在這方面留下了十分詳盡的催眠透視記錄。能源系統的中心是磁歐石。它是六面體(橫斷面是六角形)的巨大圓柱體狀的玻璃樣物質,它能吸收陽光,將其轉變為能源。它被設置在波塞迪亞(亞特蘭提斯的首都)太陽宮的中央能源所內,創造出20世紀人類尚未了解的「宇宙能源」,將它集中、增強,以不可直視的強光向世界傳播。
亞特蘭蒂斯人不只有將那光線發展成動力能源的文明,同時他們也能使人體再生及返老還童,這一切致使亞特蘭蒂斯人無憂無慮、快快樂樂地生活於那個天堂里。
而這超文明卻在公元前16000年時突然沉入海底,以磁歐石為中心的能源系統發生爆炸,使地球的地基搖動,巨大的大陸就陸沉了,只剩下遷移到別處的人們,而亞特蘭蒂斯人則消失了。可是,亞特蘭蒂斯並非真的就此消失,因為這個大陸承擔著不可思議的命運。凱西的催眠透視如此預言:「亞特蘭蒂斯被水淹沒的地域,是在佛羅里達外海比米尼島附近,人們將會很快在海下世代沉積的泥沙下發現寺院。」「在北大西洋上的佛羅里達比米尼島的附近,將重新浮出亞特蘭提斯,它的一部分會在1968年至1969年之間被發現」凱西在1940年時做下的此預言,當時沒有一個人相信。
不過,就在1968年,確實在比米尼島附近海底發現了兩座石造建築。這就是今天被稱為「比米尼大牆」的海下遺跡。1969年7月,人們又在北比米尼發現了古代希臘樣式的裝飾用大理石圓柱。自此以後,海底部分開始隆起,凱西的預言似乎開始實現了。
亞特蘭蒂斯地理位置
前面說過,大西國,也就是亞特蘭蒂斯,是一塊島嶼。最先提到亞特蘭蒂斯的柏拉圖對它的敘述可以歸納為這樣幾句話:
在昔日被人稱為「海格力斯擎天柱」的直布羅陀海峽的海面上,即在西班牙和摩洛哥海岸之間,橫展著一塊陸地,叫做亞特蘭蒂斯。它由一個大島和一系列小島組成。亞特蘭蒂斯人把首都設在陸地的東南海岸波塞多尼亞,那裡有為該國締造者建立的寺院、王宮、壯麗的建築物。
從柏拉圖以後,有關大西國的書數以千計,其中大部分純屬空論。不過,有一些書籍是有科學根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真正的科學發現使大西國這塊消失了的陸地逐漸擺脫了神話的色彩,成了歷史中更引人入勝的事實。
立志探索大西國奧秘的嚴肅的研究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同大西國的地理位置有關。1675年,瑞典人魯布德克認為這個被水淹沒的陸地就在他的國家裡。另有一些人說它在今天的巴勒斯坦的位置上。德國人博克認為南非一帶是大西國的地方,而法國人德利爾·德薩爾則提出高加索就是從前的大西國。後來,177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時期成為巴黎市長的巴伊曾斷言,大西國在現在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
1855年,雅克布·克魯格自認為解決了這個問題,說大西國就是北美洲。然而這種觀點遭到貝利烏的反對,後者在1874年發表的著作《大西國人》中說,大西國這塊陸地的位置應該在目前的北非這個地方。他的這個觀點受到了大家的重視,於1893年被德國人克內泰爾多次援引,並得到了他的發展。後來,這一觀點還啟發了皮埃爾·伯努瓦,給了他寫出《大西國》這部著名小說的靈感。到了1926年,博查特說得更為確切,說大西國就在突尼西亞的鹽湖地帶。他的說法博得了阿爾貝特·赫爾曼的支持,此人於1927年說,博查特的假設使他完全信服。1929年,巴托利和拉特埃宣布說,大西國不在別的什麼地方,就是希臘共和國!還有一些理論認為大西國在西班牙南部,在非洲西海岸,在西爾特,在大洋洲,甚至有人還說在南太平洋……
這最後一種假設是1946年由伯德探險隊的考古學家們提出來的,他們在南美洲的西邊太平洋底發現了一片陸地。可50年代初,一位名叫於爾根·施帕努特的年輕牧師聲稱,他在赫爾戈蘭島附近北海水域發現了消失陸地的遺跡。
若相信柏拉圖的記述,那麼大西國應該是沉沒於直布羅陀海峽的外側,亦即這座夢幻中的大陸是沉入大西洋。可是,若無視柏拉圖的記述的話,那麼大西國應該也有可能處於大西洋以外的地域。有人統計過,那大概有1700餘處。而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地中海的克里特島和愛琴海的桑多里尼島。
1900年,英國的考古學家亞瑟·艾邦斯,在荷馬視為豐饒島嶼的克里特島上著手挖掘,而他們果真也挖掘到與猜想相符的米諾亞王大宮殿。
這座宮殿面積為4000平方公尺,是棟3層樓的建築物。內部除了有石柱支撐的天花板和樓梯之外,還有巨大的武器庫、戰車庫、糧食倉庫、國王的寶車,及塞滿了記載著文字的粘土板的古文室等等。極富變化的各個大廳中都用壁畫、彩色的浮雕裝飾著。毫無疑問,這里就是米諾亞文明的中心地。
可是,克里特島雖被岩石所埋沒,但並未沉沒於海中。1967年,希臘共和國考古學家史匹利頓·馬利那托斯挖掘出了可解決此矛盾現象的新遺跡。那就是位於克里特島往北約120公里處的桑多里尼島。
雖然今天的桑多里尼島只不過是個由3座小島所組成的火山島,可是在以前它是個直徑達18公里以上的圓形島嶼。原來的桑多里尼島因公元前1490年左右火山的一場大爆發,使得島的中央部位炸毀,所以才變成今日的3座小島。從厚達50公尺以上的火山灰下所發現的亞克若提利遺跡,確實與克里特島相同,全都有雄偉壯觀的石造建築物、壁畫、壺等等,而且也殘留著米諾亞文明的痕跡。可是,它是否就是大西國,卻還有許多值得爭議之處。
至今,地理爭議點最多的為如下幾處。
塞普勒斯說
一名自稱神話學及古代研究專家的美國探險家羅伯特·薩馬斯特(RobertSarmast),在其出版的書《發現亞特蘭蒂斯》中則認為有其事,並以柏拉圖的描述作為其研究的主要依據。
他說柏拉圖提供了亞特蘭蒂斯的「具體線索」,當中45個線索顯示它位於塞普勒斯南部海域,並稱海洋影像圖顯示的塞普勒斯古代地貌與柏拉圖描述相符合。薩氏更說自己找到很多柏拉圖曾提及過的地點,包括一個長方形平原,中間就是亞特蘭蒂斯城。
他的理論中心是地中海盆地古時曾發生「洪水大災難」,令到地中海於現時直布羅陀海峽的地方連接大西洋。這個說法同柏拉圖說有個大洪水「吞沒」阿特蘭蒂斯島,以及聖經大洪水的說法相符合。其中,人們猜測亞特蘭蒂斯存在的理由是:全世界的金字塔建築源於亞特蘭蒂斯,是亞特蘭蒂斯毀滅後,亞特蘭蒂斯人將此文明傳播於世界的。
克里特說
另一個說法,認為亞特蘭蒂斯在克里特島。
因為英國考古學家埃文斯於二次世界大戰前發現了位於克里特島上的大規模遺跡,而且再加上北方的一個圓環狀小島「席拉島(又名聖多里尼/桑多里尼)」上發現了描繪現在已成為內海的火山口,以前曾經是一個小島的證據,因此有人懷疑席拉島正是亞特蘭提斯傳說的由來,因為據研究,約西元前15世紀(也就是柏拉圖年代的900年前),席拉島上的聖多里尼火山發生了一次大爆發,爆發導致火山口上建立的文明城市被毀滅,也引發了海嘯,這次火山噴發使得原本仰賴貿易的邁錫尼文明受到了重大打擊,就此一蹶不振。
支持此說的人認為,柏拉圖(亦或是他表弟柯里提亞斯或最初聽到這故事的希臘人索隆)把數字弄錯了,因此整個數字誇大了十倍以上,900年變成了9000年,4萬平方哩變成了40萬平方哩,所以才變成了這樣的傳說。
南極說
支持此說的人以考古學家兼作家葛雷姆?漢卡克以及蘭斯?弗列里亞斯為代表。
此說是認為亞特蘭提斯應該是在南極半島,並以「地殼滑動說」來解釋亞特蘭提斯的毀滅,認為亞特蘭提斯不只是受到了火山等等的災難,緊接而來的是嚴寒,從而導致亞特蘭提斯人放棄了自己的故鄉,南極半島隨後也被厚厚的冰層覆蓋。
直布羅陀說
法國普羅旺斯大學地理學教授科林那·吉亞德(Collina-Girard)認為柏拉圖在書中描述的「亞特蘭蒂斯」位於今天的直布羅陀海峽一帶。
科林那研究了人類於19000年以前從歐洲向北非移民的歷史,認為在亞特蘭蒂斯大陸存在的時期,直布羅陀海峽有高於海平面的陸地存在,而亞特蘭蒂斯大陸就在今日的安達魯西亞(Andalusia)與摩洛哥之間。
愛爾蘭說
瑞典地理學家烏爾夫·埃林森於2004年出版的《地理學家眼中的亞特蘭蒂斯:勘探仙境之國》一書中認為,愛爾蘭島即為亞特蘭提斯大陸。主要論點來自於柏拉圖所描述的島國大小及地貌與愛爾蘭島極為相似,並且兩者都有巨石墓葬文化。亞特蘭提斯沉沒的傳說可能來自於公元前6100年,冰河期結束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許多沿岸島嶼。長時間的以訛傳訛將小島的沉沒誇大為毀滅性的災難。
17世紀義大利的數學家,他們通過數學計算確定了亞特蘭提斯的位置。關於亞特蘭提斯的位置,學者們一直爭論不休。他們隱約感到這塊陸地關繫到人類起源的奧秘。好多學者在調查、比較、研究,在考慮柏拉圖著作的含義。幾個世紀過去了,人們取得了進步,離探索的目標已經不遠了。
這最後一種假設是1946年由伯德探險隊的考古學家們提出來的,他們在南美洲的西邊太平洋底發現了一片陸地。
可50年代初,一位名叫於爾根·施帕努特的年輕牧師聲稱,他在赫爾戈蘭島附近北海水域發現了消失陸地的遺跡。
若相信柏拉圖的記述,那麼大西國應該是沉沒於直布羅陀海峽的外側,亦即這座夢幻中的大陸是沉入大西洋。
可是,若無視柏拉圖的記述的話,那麼大西國應該也有可能處於大西洋以外的地域。有人統計過,那大概有1700餘處。而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地中海的克里特島和愛琴海的桑多里尼島。
1900年,英國的考古學家亞瑟·艾邦斯,在荷馬視為豐饒島嶼的克里特島上著手挖掘,而他們果真也挖掘到與猜想相符的米諾亞王大宮殿。
這座宮殿面積為4000平方公尺,是棟3層樓的建築物。內部除了有石柱支撐的天花板和樓梯之外,還有巨大的武器庫、戰車庫、糧食倉庫、國王的寶車,及塞滿了記載著文字的粘土板的古文室等等。極富變化的各個大廳中都用壁畫、彩色的浮雕裝飾著。毫無疑問,這里就是米諾亞文明的中心地。
可是,克里特島雖被岩石所埋沒,但並未沉沒於海中。1967年,希臘考古學家史匹利頓·馬利那托斯挖掘出了可解決此矛盾現象的新遺跡。那就是位於克里特島往北約120公里處的桑多里尼島。
雖然今天的桑多里尼島只不過是個由3座小島所組成的火山島,可是在以前它是個直徑達18公里以上的圓形島嶼。原來的桑多里尼島因公元前1490年左右火山的一場大爆發,使得島的中央部位炸毀,所以才變成今日的3座小島。從厚達50公尺以上的火山灰下所發現的亞克若提利遺跡,確實與克里特島相同,全都有雄偉壯觀的石造建築物、壁畫、壺等等,而且也殘留著米諾亞文明的痕跡。可是,它是否就是大西國,卻還有許多值得爭議之處。
德國的學者尤更·休邦特主張,大西國位於易北河河口海面的海格蘭特島附近,亦即位於北海。此說的最大根據是荷馬的敘事詩《奧德賽》中的記述。奧德賽前往卡力布索,並從卡力布索朝東北航行了18日。據休邦特所言,此記述正是暗示大西國的位置,而卡力布索乃指亞德雷斯群島之意,再者,航行18日後所抵達之處也一定是指海格蘭特島。
北海周圍是於公元前12世紀左右因發生大地震和大洪水而大為改觀的。可是,若是公元前12世紀的話,那就與柏拉圖的記述有極大的差異。他認為柏拉圖所說的9000年前,應該是9000個月之誤,因為埃及的歷法是以月份計算的。對此,有些歷史學家也認同有這種可能性。
除此之外,休邦特也指責柏拉圖誤解了梭倫所敘述的故事。柏拉圖述說的亞特蘭提斯「被從北方吹來的風保護著」,應該被譯為亞特蘭提斯位於「北海的方位」才是正確無誤的。
雖然休邦特的研究成果應受到極高的評價,但是,若欲將他的發現立即和亞特蘭提斯結合在一起的話,他的資料似乎還不甚齊全。
就消失的陸地的地理位置而言,柏拉圖的著作已說得再清楚不過的了:「在海格力斯擎天柱那一邊」,這就是說在直布羅陀海峽那一邊。換句話說,在大西洋里。偉大的哲學家已經說得如此明確,我們何苦到別的地方去尋找呢?
科學的證據
第一次提出亞速爾群島和加那利群島是大西國遺跡這個理論的,是一位名叫阿塔那斯·柯切爾的神甫。那是1665年的事。這位聖職人員的看法是正確的,後來幾個世紀的發現都一一證實了他的設想。
1898年夏,有一條船在布雷斯特同科德角之間敷設電纜。突然間海底電纜發生斷裂,船上的工人馬上投入了緊張的搶修工作。出事地點是北緯47°,巴黎以西西經29°40′,在亞速爾群島之前900公里處,那裡的水深達3100米。在打撈的時候,人們奇怪地看到海底具有陸地山脈的特點,其表面除谷底外沒有淤泥,岩石頂端呈鋒利的尖狀。船員們帶回了一塊岩石,這塊「玄武玻璃」一直保存在礦業學院。
「玄武玻璃」引起了一位法國地質學家的極大興趣。這位學者就是皮埃爾·泰爾米埃。這塊玄武岩石在水中一直沒有能變硬,而拿到岸上在空氣中它卻堅硬起來了。因此泰爾米埃得出結論:從3100米深水中采來的這塊石頭曾受到過大氣的壓力,因為在這個地方,過去曾同周圍地區一樣一度露出水面;顯然,不久以前發生的地殼激變(這里的「不久以前」,應該從地質學角度來理解)使這里下陷了3000米;歐洲同美洲之間有過一塊陸地,這塊陸地在激烈的地質變動時不見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