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船政局的地理位置
『壹』 想知道: 中國 福州船政局 在哪
在馬尾區
『貳』 福州船政局的歷史意義
福州船政局,又名福建船政局、馬尾船政局(今福州馬尾造船廠),清末由閩浙總督左宗棠創辦於1866年,是中國近代最重要的軍艦生產基地,李鴻章贊其為"開山之祖"。後在繼任船政大臣沈葆禎的苦心經營下,船政成為當時遠東最大的造船廠。
『叄』 福州船政局的簡介
福州船政局是晚清政府經營的製造兵船、炮艦的新式造船企業。亦稱馬尾船政局。 1866年左宗棠(1812~1885)任閩浙總督時創建,稍後由沈葆楨(1820~1879)主持,任用法國人日意格(1835~1886)、德克碑(1831~1875)為正副監督,總攬一切船政事務。船政局主要由鐵廠、船廠和船政學堂三部分組成。1869年 6月10日,船局製造的第一艘輪船萬年清號下水。船政學堂(求是堂藝局)設製造、航海兩班,要求學員分別達到能按圖造船和任船長的能力;並派員留學英、法,學習駕駛和造船技術。
『肆』 福建船政局為什麼被稱為中國近代最重要的軍艦生產基地
福州船政局的建築物體現出中西融合的特色,遠遠望去頗具近代感,在當時也算的上是先進的基地了。
福州船政局是一個大型行政機關,並不僅僅是造船和教學員這么簡單。其興建的推動者左宗棠也被任命為總理船政大臣,這在當時是很有實權的位置。甚至比當年李鴻章創辦出來的江南製造局級別還要更高,為了福州船政局,清政府甚至還任命了欽差大臣直接總理負責。就當時而言,船政覆蓋的職責很多,許可權比較大,他要總理當時清末時期的船舶建造、管理和監督,而且還要進行船舶的研發和試制,海軍軍官和人員的培訓和管理,以及該系統內部人員的行政管理等諸多事務,在當時算是一個非常大的部門,朝廷每年都會調撥巨額的財政資金以供支出。
氣勢恢宏,規模龐大的福州船政局,他是當時亞洲第一海洋事業發展基地。
為了建立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可謂是熬幹了心血,就沖這一點也算是立下了功勛。1864年的6月25日,左宗棠上奏朝廷,開始申請建設一個造船廠,與此同時提出了一個通盤計劃,也就是要在設立的廠內培養人才,形成一個綜合發展海洋事業的部門,這一提議使得福州船政局從一開始就和那些以工業製造為主要目的的初期造船廠非常不同。左宗棠這封奏摺寫了幾千個字,甚至還從國家全局角度分析了清朝的海防、民生、漕運和商業等事業的發展,例舉了發展福州船政局的諸多好處。他旗幟鮮明的指出了「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師不可,欲整理水師,非設局監造輪船不可」。著名的「彼此同以大海為利,彼有所挾,我獨無之。譬如渡河,人操舟而我結筏,譬如使馬,人跨駿而我騎驢,可乎?!」一語就出自該奏摺。
船政學堂授課造像,逼真的模擬出了那個充滿朝氣的課堂氛圍,從這里走出了我國最早的海軍將領。
這封曠世雄文終於感化了清朝朝廷,清廷遂在僅僅幾天後就明確進行了批復,同治皇帝甚至還自己手書:「中國自強之道,全在振奮精神,破除耳目近習,講求利用實際。該督先擬於閩省擇地設廠,購買機器,募雇洋匠,試造火輪船隻,適系當今應辦急務」。隨後,在左宗棠的大力推動下,建設在福州城郊的福州船政局逐步設立了,他為我國的近代海防事業和海軍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勞,而且就其成果看,也堪稱是當時軍政教科一體化的大型綜合機構,從海洋理論、海洋觀念、海洋裝備上都帶動了我國海洋事業的發展。
『伍』 福州船政局是在哪個歷史事件中創辦的
福州船政局是在「洋務運動」中創辦的
福州船政局,又名福建船政局、馬尾船政局(今福州馬尾造船廠),清末由閩浙總督左宗棠創辦於1866年,是中國近代最重要的軍艦生產基地,李鴻章贊其為「開山之祖」。後在繼任船政大臣沈葆禎的苦心經營下,船政成為當時遠東最大的造船廠。
『陸』 馬尾船政局的介紹
馬尾船政局(又名福州船政局,福建船政局),是1866 年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創辦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製造輪船的專業工廠,前後學堂由左宗棠創辦,數月後左宗棠奉調西北,由船政大臣沈葆楨(林則徐之胥)主持。
『柒』 福州船政局還在嗎
沒有這個機構了,現在是「福州港務集團有限公司」,但是清代的船政局舊址還在馬尾區
『捌』 船政學堂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分為前學堂和後學堂
船政學堂是清朝船政大抄臣沈葆禎在1866年於福建福州馬尾港所設的海軍學院,又稱福建船政學堂,福州船政學堂或馬尾水師學堂。船政學堂最初稱「求是堂藝局」,是專門為福建船政培訓人材而設。學堂成立之初即聘用外國教習教授造船、航海等專業知識,畢業生中優異者更會被派往西歐各國深造。船政學堂被稱為中國海軍搖籃,除了是近代中國首家海軍及航海學院外,它亦是首家現代軍事學院,和首家現代專業院校。船政學堂的畢業生不少成為北洋海軍的高級將領外,部份亦成為中國近代的著名知識份子。
『玖』 想知道: 福州市 船政局 在哪
馬尾船政局
『拾』 "福州船政局"是什麼時候建的
福州船政局,又名福建船政局、馬尾船政局(今福州馬尾造船廠),清末由閩浙總督左宗棠創辦於18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