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錦地理位置劃分
1. 七台河地理位置是在富錦市西南么
是的,請看網路地圖顯示——
七台河位於富錦市的西南方向,直線距離178.4公里,步行距離225.7公里,公路距離305.7公里需經過佳木斯市與兩地之間的鶴大高速和哈同高速。
2. 黑龍江省地理位置有那些特點
黑龍江省是中國位置最北、最東,緯度最高,經度最東的省份。
西起121°11′E,東至135°05′E,南起43°26′N,北至53°33′N,東西跨14個經度,南北跨10個緯度,2個熱量帶;東西跨14個經度,3個濕潤區。
面積47.3萬平方千米(含加格達奇區和松嶺區)。北部和東部與俄羅斯相鄰,邊境線長3045千米,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陸路通往俄羅斯遠東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通道,西部與南部分別與內蒙古和吉林省相鄰,東部近日本海。
(2)富錦地理位置劃分擴展閱讀:
一、地形地貌
黑龍江省地貌特徵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勢大致是西北、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構成。西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大興安嶺山地,北部為西北—東南走向的小興安嶺山地,東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脈。
興安山地與東部山地的山前為台地,東北部為三江平原(包括興凱湖平原),西部是松嫩平原。黑龍江省山地海拔高度大多在300—1000米之間,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58%。
台地海拔高度在200—350米之間,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14%;平原海拔高度在50—200米之間,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28%。
二、氣候特徵
黑龍江省屬於寒溫帶與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從南向北,依溫度指標可分為中溫帶和寒溫帶。從東向西,依乾燥度指標可分為濕潤區、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
全省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春季低溫乾旱,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易澇早霜,冬季寒冷漫長,無霜期短,氣候地域性差異大。黑龍江省的降水表現出明顯的季風性特徵。夏季受東南季風的影響,降水充沛,冬季在乾冷西北風控制下,乾燥少雨。
3. 黑龍江省同江市屬於哪個地區
同江市,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轄縣級市。屬於東北地區。
一、同江市:
佳木斯市的3個縣級市之一,駐地同江鎮,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松花江與黑龍江兩江交匯處南岸。
位置境域:
位於三江平原腹地、黑龍江與松花江匯合處南岸。地理坐標為東經132°18′32″--134°7′15″,北緯47°25′47″--48°17′20″。轄區東與撫遠縣接壤,南與富錦市、饒河縣為鄰,西臨松花江與綏濱縣相連,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相望。
二、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是一個地理文化大區和經濟大區。
所屬地區包括: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五盟市(呼倫貝爾市、通遼市、赤峰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島市山海關區。
(3)富錦地理位置劃分擴展閱讀
佳木斯市:
黑龍江省轄地級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地處祖國東北邊陲的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佳木斯市共轄10個縣級行政區,包括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3個縣,分別是向陽區、前進區、東風區、郊區、富錦市、同江市、撫遠市、樺南縣、樺川縣、湯原縣。
位置境域:
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地處祖國東北邊陲的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國境線總長382千米,北隔黑龍江、東隔烏蘇里江分別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市和猶太自治州相望[ ,南起北緯45°56′至48°28′,西起東經129°29′至135°5′。
4. 請教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富錦市的歷史沿革
富錦市-歷史沿革 富錦,原名「富克錦」,由明代「弗提衛」或「福題希衛」轉音。清代稱「富提新」(又作「福替新」)、「福題希」,赫哲語,意為「高崗」。清末,漢語稱「富克錦」。周屬肅慎,漢屬挹婁,唐屬黑水都督府,遼屬女真五國部,金屬胡里改路,元屬水達達路,明屬奴兒干都司,清屬三姓副都統轄區。1882年(清光緒八年),於戛爾當屯(今富錦市區西3公里)添設富克錦協領,歸三姓(今依蘭縣)副都統領屬。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臨江州於富克錦縣城設置分防巡檢。1909年6月2日(清宣統元年四月十五日),吉林巡撫奏准,以富克錦巡檢升改富錦縣,駐富克錦城,隸屬臨江府(由臨江州升改);同時,裁撤協領。同年9月,改隸東北路道。中華民國成立後,1914年6月,東北路道改為依蘭道,由依蘭道管轄。1929年2月,裁撤依蘭道,由吉林省直轄。東北淪陷後,初隸吉林省,1934年12月劃歸三江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戰勝利後,劃歸合江省管轄。1946年1月,合江省於富錦縣城設立富錦專區,管轄富錦等6縣。同年6月1日,撤銷富錦專區,同時合江省政府決定,將西南部的集賢、三道崗地區劃出,設置集賢縣。1947年11月,將西部的新城區劃歸樺川縣管轄。19 49年1月6日,合江省政府令,將同江縣並入富錦縣,並劃為同江區。同年5月,合江省並入松江省,富錦縣隸屬松江省。同年6月23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批准,將綏濱縣並入富錦縣。195 4年8月,松、黑兩省合並後,富錦縣隸屬黑龍江省合江專區。1959年4月24日,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富錦縣的同江區劃歸撫遠縣管轄。1963年12月30日,國務院批准,將松花江北綏濱地區劃出,恢復綏濱縣。翌年3月,富錦、綏濱兩縣正式分開。1985年1月,合江地區與佳木斯市合並,劃歸佳木斯市領導。1988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富錦縣,設立富錦市(縣級),為省轄市,由佳木斯市代管。 1992年,富錦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三江平原中部,松花江下游南岸。東北與同江市為鄰,東與饒河縣接壤,南與寶清縣、友誼縣相連,西界樺川縣,北與綏濱縣隔江相望。全市總面積8229平方公里,共轄9鎮、9鄉,另有3個省屬國營農場。1992年末全市總人口 41.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4萬人;滿、回、朝鮮、赫哲等少數民族人口約佔4%。市政府駐地富錦鎮。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富錦之稱源於明代的富提希衛和清代的富克錦。「富提希」、「富克錦」皆系赫哲語「崗」之意。 此地原為靺鞨地,金代為黑哲(即赫哲)族所據,遼代屬五國部,位於哈爾庫馬草原之北,松花江岸至今尚存遼代五國部越里吉城的遺跡。明代為富提希衛(亦稱福替新)所轄,清初為黑斤人本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於三姓地方設協領,雍正十年(1732年)設置三姓副都統,此地為三姓副都統管轄,光緒八年(1882年)設置富錦協領,仍屬三姓副都統管轄,光緒三十二年(19O6年)劃屬臨江州管轄,後置分防巡檢。宣統元年(1909年)改升富錦縣,民國初年,國民政府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制。將東北劃分為三省十道,富錦縣劃歸吉林省依蘭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富錦縣直隸吉林省為三等縣。偽滿州國成立之初仍承襲舊制,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改行帝制後,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成立三江省公署,將富錦縣由吉林省劃歸三江省管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三江、東安兩省合並為合江省,富錦縣為合江省所轄,解放後,恢復東三省富錦劃屬黑龍江省管轄。 富錦歷史悠久,周屬南慎部,唐屬黑水都督府,遼屬東京道女真五國部,金屬上京胡里改路,元屬遼陽行省水達達路,明屬奴兒干都司,永樂七年(1409年)設弗提衛,清為三姓副都統轄區,光緒八年(1882年)在嘎爾當設富克錦協領衙,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置巡檢司屬臨江州,宣統元年(1909年)設富錦縣,民國21年(1932年)6月日本侵佔富錦後,稱富錦縣公署,1945年8月12日富錦解放,是年12月7日成立富錦縣民主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富錦縣人民政府。1988年8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民[1988]行批19號)撤縣建市。被列為省轄計劃、財政單列縣級市。 2000年,富錦市轄10個鎮、8個鄉:富錦鎮、頭林鎮、宏勝鎮、二龍山鎮、長安鎮、硯山鎮、錦山鎮、興隆崗鎮、向陽川鎮、西安鎮、大榆樹鄉、富民鄉、新建鄉、隆川鄉、永福鄉、上街基鄉、擇林鄉、二道崗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2057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富錦鎮 98082 向陽川鎮 14809 二龍山鎮 24586 長安鎮 17879 西安鎮 13429 錦山鎮 22676 硯山鎮 18755 頭林鎮 15821 興隆崗鎮 13212 宏勝鎮 12791 大榆樹鄉 14448 富民鄉 10244 擇林鄉 8697 永福鄉 10204 新建鄉 9867 上街基鄉 9964 二道崗鄉 9736 隆川鄉 10478 建三江管理局虛擬鎮 15535 七星農場虛擬鄉 39377 大興農場虛擬鄉 15018 創業農場虛擬鄉 14971 2003年,西安鎮人民政府駐地由西安村遷至清化村,西安鎮同時更名為上街基鎮(黑民辦函[2003]70號)。 富錦市轄11鎮,266個村民委員會:富錦鎮、二龍山鎮、向陽川鎮、錦山鎮、頭林鎮、興隆崗鎮、宏勝鎮、上街基鎮、硯山鎮、長安鎮和大榆樹鎮。境內還有建三江農墾分局及其七星、大興、創業3個省屬國營農場
5. 佳木斯市有哪幾個區,有哪幾個所屬縣
截至2016年,佳木斯市行政區域劃分為4個區:前進區、向陽區、東風區、郊區,3個縣:樺南縣、樺川縣、湯原縣,3個縣級市:同江市、富錦市、撫遠市。其中,撫遠市由黑龍江省直轄。
一、前進區
站前街道、永安街道、奮斗街道、南崗街道、亮子河街道、田園街道。
二、向陽區
西林街道、保衛街道、橋南街道、西南崗街道、建設街道、長安街道。
三、東風區
建國街道、曉雲街道、佳東街道、佳南街道、造紙街道;松江鄉、建國鄉。
四、郊區
佳西街道、友誼街道、大來鎮、敖其鎮、望江鎮、長發鎮、蓮江口鎮、長青鄉、沿江鄉、西格木鄉、平安鄉、四豐鄉、群勝鄉、高峰鄉 。
五、同江市
同江鎮、樂業鎮、三村鎮、臨江鎮、向陽鄉、青河鄉、街津口鄉、八岔鄉、金川鄉、銀川鄉。
六、富錦市
城關社區(富錦鎮)、二龍山、向陽川、錦山、頭林、興隆崗、宏勝、上街基、硯山、長安和大榆樹
七、樺南縣
樺南鎮、土龍山鎮、孟家崗鎮、閆家鎮、石頭河子鎮、駝腰子鎮、梨樹鄉、金沙鄉、明義鄉、大八浪鄉。
八、樺川縣
悅來鎮、蘇家店鎮、新城鎮、橫頭山鎮、星火朝鮮族鄉、東河鄉、梨豐鄉、中伏鄉、悅興鄉、創業鄉、四馬架鄉、永勝鄉。
九、湯原縣
湯原鎮、鶴立鎮、香蘭鎮、竹簾鎮、湯旺朝鮮族鄉、勝利鄉、吉祥鄉、振興鄉、太平川鄉、永發鄉。
十、撫遠市
撫遠鎮、濃橋鎮、抓吉鎮、別拉洪鄉、海青鄉、鴨南鄉、濃江鄉、通江鄉、寒蔥溝鎮。
(5)富錦地理位置劃分擴展閱讀:
一、佳木斯城市介紹
佳木斯,簡稱佳市,隸屬於黑龍江省,是黑龍江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原合江省省會,原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司令部所在地。佳木斯是中國東極,是黑龍江省東北部地區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醫療、商貿和交通的中心,是黑龍江省通往俄羅斯、連接東北亞的橋頭堡。
佳木斯處於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位置,擁有5個國家一類口岸,通過江海聯運,可連接蒙古、俄羅斯、日本、韓國、朝鮮和東南亞各國,形成東北亞經濟圈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大循環。成為了黑龍江省三江平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
佳木斯環境絕佳,一年四季分明,有「華夏東極」「東方第一城」「東北小延安」之稱,先後獲得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國家智慧城市,曾經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擁有全國三大濕地之一的三江濕地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95.6億元人民幣,人均生產總值38191.9元人民幣。
二、位置境域
佳木斯位於中國東北的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南起北緯45°56』至48°28』,西起東經129°29』至135°5』。幅員面積3.27萬平方公里。是黑龍江省東部區域中心城市。佳木斯隔烏蘇里江、黑龍江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中國稱伯力)、比羅比詹相望,是中國最早迎接太陽升起的地方,被譽為「華夏東極」。
所轄撫遠市被稱為「東方第一縣」,佳木斯市為「東方第一城」。是黑龍江省東部區域中心城市。佳木斯市東鄰雙鴨山市,西依哈爾濱市、伊春市,南接七台河市,北鄰鶴崗市。擁有5處國家一類開放口岸,與俄羅斯遠東地區隔江相望。佳木斯的最東端,是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的撫遠三角洲,俗稱「黑瞎子島」,也是中國的最東方。
堅持以路為綱,帶動城市擴張,是佳木斯近幾年矢志不渝堅持的方向。按照沿江發展、兩岸繁榮的原則,通過規劃路網拉開城市骨架,使原來不足40平方公里的市區一下擴展到192平方公里的建城區,形成東起建國鄉、西延敖其鎮、南拓四豐山、北展蓮江口,由城市外環路合圍的「大佳木斯」框架,沿江自東向西發展成高新區、商業金融區、行政文化區、生態旅遊區的多中心「串珠式」帶狀城市結構。
三、氣候特徵
佳木斯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溫3℃。冬長夏短,無霜期1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27毫米,日照時數2525小時,有效積溫2590℃。冬長夏短,無霜期130天左右,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
6. 富錦一共有多少個社區
富錦市行政區劃,設有富錦鎮、二龍山、向陽川、錦山、頭林、興隆崗、宏勝、上街基、硯山、長安和大榆樹11個鎮,共有266個村民委員會。建三江農墾分局及其七星、大興、創業3個省屬國營農場在富錦境內。全市總人口450592人,其中市屬374534人,省屬國營農場76058人。全市共有19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6.4%,滿族人口佔3.21%,回族人口佔0.15%,朝鮮族人口佔0.13%,其他少數民族佔0.11%。富錦市人民政府駐富錦鎮。富錦城內設有13個社區,50個居民小組,450個居民組,總人口110100人,建成區面積14.2平方公里。
7. 誰知道富錦市在什麼地方
富錦市隸屬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縣級市,地處黑龍江省東北部,松花江下游南岩,三江平原腹部。周圍與7 個縣(市)和15個國營農場毗鄰,境內有黑龍江農墾總局建三江分局及所屬的三個國營農場。市轄11鎮。區劃版圖面積8227平方公里,總人口42.9萬人,綜合經濟實力列黑龍江省14強縣之一,是國家開放的新興口岸城市。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B> 富錦市轄1個區,10個鎮: 城關社區、長安鎮、硯山鎮、頭林鎮、興隆崗鎮、宏勝鎮、向陽川鎮、二龍山鎮、上街基鎮、錦山鎮、大榆樹鎮。市境內有:建三江分局、七星農場、大興農場、創業農場
8. 黑龍江富錦市來厲
富錦,原名「富克錦」,由明代「弗提衛」或「福題希衛」轉音。清代稱「富提新」(又作「福替新」)、「福題希」,赫哲語,意為「高崗」。清末,漢語稱「富克錦」。
周屬南慎部,唐屬黑水都督府,遼屬東京道女真五國部,金屬上京胡里改路,元屬遼陽行省水達達路。[1]
明永樂七年(1409年)設弗提衛。明王朝建立後,為了進一步加強邊防,於奴兒干都司建立前後,又繼續增設衛所。其中弗提衛就是永樂七年(1409年)五月乙酉設置,以部人塔失為指揮,歸奴爾干都司管轄,衛所建在今大屯古城。[2]
清光緒八年(1882年)設富克錦協領。吉林將軍銘安因赫哲兵調赴甘肅有戰功,奏設富克錦協領,歸三姓(今依蘭縣)副都統管轄,協領衙門設在嘎爾當屯。[2]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十月初四日,於拉哈蘇蘇(今同江縣)置臨江州。臨江州州官員吳士瀲派周霞村為設治員,來富克錦建立設治局。富克錦設治局歸臨江州管轄。[3]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改富克錦設治局為富克錦分防巡檢,周霞村為分防巡檢,亦歸臨江州管轄。[3]
宣統元年(1909年)四月十五日,以富克錦分防巡檢升改富錦縣,屬吉林省臨江府(今同江縣)。八月甲申,於依蘭府置東北路道,富錦縣直屬東北路道。[3]
民國2年(1913年)富錦縣屬依蘭道統轄。
民國17年(1928年)廢依蘭道,富錦縣直屬於吉林省。
民國21年(1932年)6月,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富錦,在日本侵略軍的操縱下成立偽富錦縣公署:偽滿康德元年(1934年)12月1日,偽滿政府將東北劃分14省,1個特區,2個特別市,富錦縣歸偽三江省管轄。
1945年8月12日由蘇聯紅軍與東北抗日聯軍共同解放富錦,是年8月13日至10月為無政府時期,群眾稱為「亂八地時期」。這期間,8月13日由當地的偽官吏、鄉紳組織了「富錦縣臨時治安維持會」,一些偽官吏與鄉紳妄圖等待國民黨接受富錦時借機上台。9月12日由一些曾失掉中國共產黨組織關系的抗聯戰士建立了「富錦縣解放委員會」(10月初改為富錦民主同盟)。10月8日成立了富錦國民黨部。10月末,中共黨員楊振魁等來富錦接管富錦縣工作。11月末,中共黨員孫為等由延安來富錦成立富錦地區專員公署。
1945年「九三」抗戰勝利後,劃歸合江省管轄。
1946年1月,合江省於富錦縣城設立富錦專區,管轄富錦等6縣。
1946年6月1日,撤銷富錦專區,同時合江省政府決定,將西南部的集賢、三道崗地區劃出,設置集賢縣。
1947年11月,將西部的新城區劃歸樺川縣管轄。
1949年1月6日,合江省政府令,將同江縣並入富錦縣,並劃為同江區。
1949年5月,合江省並入松江省,富錦縣隸屬松江省。
1949年6月23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批准,將綏濱縣並入富錦縣。
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並後,富錦縣隸屬黑龍江省合江專區。
1959年4月24日,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富錦縣的同江區劃歸撫遠縣管轄。
1963年12月30日,國務院批准,將松花江北綏濱地區劃出,恢復綏濱縣。
1964年3月,富錦、綏濱兩縣正式分開。
1985年1月,合江地區與佳木斯市合並,劃歸佳木斯市領導。
1988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富錦縣,設立富錦市(縣級),為省轄市,由佳木斯市代管。
9. 富錦鎮的地理條件
河流
過境河流松花江流經84公里,最高水位61.02米,最低枯水位55.03米,每秒最大流量16400立方米,最小流量360立方米,是灌溉、水運、漁業生產的主要水域;內七星河流長73公里,撓力河流長240公里。境內河流外七星河流長183公里,季節性河流有別拉洪河、寒沖溝、漂筏河、蓮花河、七星河等。
氣候
富錦鎮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3.6℃左右。春季風大雨少,夏季溫濕多雨,降雨集中,秋季降溫急驟,溫差較大,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為21.2℃,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19.3℃。年日照時數為2151.3小時左右,無霜期在148天左右,農作物生長期143天左右,屬於北方長日照區域,年平均降水量為339.5毫米左右。氣候條件很適合農林牧漁業生產。
10. 哈爾濱市富錦街156號的地理位置
哈爾濱市哈爾濱市市轄區富錦街156號是鑫昌糧油倉買,具體地理位置如下圖所示:
富錦街156號途經公交車:3路12路19路24路56路64路76路79路94路98路107路108路109路206路郊6路,在道外七道街-公交站下車,距離目的地20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