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海門地理位置對經濟的影響

海門地理位置對經濟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3-14 06:28:33

❶ 海門經濟開發區的區位優勢

位於長江入海口北岸,與國際大都市、中國經濟中心上海隔江相望,四道相通。蘇通大橋、長江(海門至太倉)汽渡和即將建設的滬通鐵路、崇海大橋使海門經濟開發區成為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內靠上海最近的開發區之一。海門經濟開發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交通便捷,2小時車程可達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蘇通大橋和穿區而過的滬崇蘇通道、寧啟鐵路、寧啟高速公路的通車,使海門經濟開發區的優勢更加凸顯。
完備的載體功能。規劃開發面積近100平方公里,已經形成的三大功能區域各具特色。
中心商務區緊倚市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推進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發展。
海門港工業區基礎設施完善,資源稟賦豐富,8公里長江深水岸線及其廣闊的腹地,可承載臨港製造業、大型現代物流和機械電子等項目。
濱江新城區為新興的融居住、商貿、休閑旅遊、科創等功能為一體的江畔城市,為精英人士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和創業環境。

❷ 對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在一個國家內部,地理位置有時對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很重要.對於國家,地理位置對回國家的經濟答發展有時也有重要影響.
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地理位置因素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一般與國家面積的大小有關.國家的面積越大,國家的地理位置因素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就顯的越次要.原因是國家的面積越大,國家總有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地方,人口自然會在這些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地方集中,照樣能利用優越地理位置的好處.比如,面積大國一般都臨海,都可以利用臨海優勢.
地理位置可以通過是否臨海,而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國家是否臨海,對經濟發展有時會有影響.臨海的國家相對來說具有海洋交通優勢.因為國家之間最主要的交通,是以海洋交通為主.是否擁有便捷的海洋交通,對國家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擁有便利的海洋交通,可以實現便利的國際貿易,獲得其它地方的自然資源.可方便出口自己的優勢自然資源或產品,也可以方便的吸收外來資本投資,充分發揮本國的優勢,比如勞動力優勢.

❸ 我國的地理位置(包括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哪些有利影響

①從緯度位置看,南北跨緯度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有少數地區屬熱帶,無寒帶;
②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很利於作物生長,人類生存。我國的海岸線特別長,東部幾乎都沿海,這樣我國的領海范圍就大,資源豐富,所以說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緯度位置:位於北緯20度至北緯45度,溫帶地區占據著大面積。光照充足,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海陸位置:面臨世界最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大陸板塊---亞歐板塊,季風性明顯,多優良港灣,如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灣。漁業發展潛力大。

❹ 如何理解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地理位置: 位於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陸地面積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與俄羅斯存在「北方四島」(俄方名為「南千島群島」)領土爭端,與韓國存在竹島(韓方名為「獨島」)領土爭端。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全國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區。富士山是全國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溫泉遍布全國各地。境內河流流程短,最長的信濃川長約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積672.8平方公里。由於地處海洋的包圍之中,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秋兩季多台風,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達4000毫米以上。 資源: 資源貧乏,80%以上依賴進口。主要資源蘊藏量為:金礦689.6萬噸,銀礦1689.7萬噸,鐵礦62.1萬噸,煤826.5萬噸(以上數字為2000年統計)。鉛礦為4317.9萬噸(1992年統計),銅礦為1155.3萬噸(1996年統計)。石油100%依靠進口。核能開發較早,截至2002年8月,擁有53所核能發電站,總發電裝機容量為4590.7萬Kw(千瓦)。森林面積2521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2/3,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木材52%依賴進口,是世界上進口木材最多的國家。日本山地與河流較多,水力資源豐富,蘊藏量約為每年1353億Kwh(千瓦時)。日本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約相當於國土的10倍,漁業資源豐富,但由於過度捕撈等原因,資源量近年逐漸下降。 一、自然地理特徵 1、領土組成 日本是東亞的島國,東臨太平洋,西北臨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 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 日本是我國的近鄰。 日本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 2. 多山的地形 日本境內多山,國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僅沿海一帶分布著狹小的平原,臨近東京灣的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日本群島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 日本地震頻繁,人們可以感覺到的地震每年平均多達1500多次。 3. 海洋性季風氣候 日本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徵,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方相比,冬季較溫暖,夏季較涼爽,降水比較豐富。 4. 自然資源 日本大部分地區為森林覆蓋,森林資源豐富。山間河流短急。水力資源豐富。但礦產資源缺乏。 二、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 1.發展經濟的條件 有利條件: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島國多優良港口,海上航運便利。 不利因素:耕地狹小,礦產資源缺乏,許多重要的自然資源,需要從國外進口。 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銅礦石、棉花等工業原料90%以上,甚至100%從國外進口。 2. 日本經濟特點 大力發展海上航運,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調整發展。 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日本的主要工業部門: 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和紡織工業。 這些工業的產品大量出口,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 日本的最大貿易對象是美國,其次是亞洲和西歐。 日本與中國的貿易,日本從中國輸入的商品有服裝、石油、煤炭、棉花、水產品和蔬菜等。向中國輸出的商品有鋼材、電子產品和其他工業品。 三、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1、主要工業區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 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區是主要的工業區。 2. 影響日本工業分布的原因 以海港為依託,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依靠國際市場,是形成日本工業臨海分布的主要原因。 首都東京在關東平原的南部,東京灣的西北岸,人口有1200多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國內和國際交通的樞紐。 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橫濱和神戶是著名的海港。 四、日本的漁業,北海道漁場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漁場,日本發展漁業的自然條件十分優越。 日本擁有龐大的遠洋捕撈和近海捕撈船隊,沿海和陸上淡水養殖業也較發達。 日本的捕魚量佔世界第一位。 五、日本的農業 日本人口稠密,耕地很少,平均每人耕地不到0.1 公頃,現在專門從事農業的人也很少。 由於地塊較小,日本農民多採用小型農業機械,發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細作,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平原地區多生產稻米,現在稻米的產量已能自給。 丘陵地區多栽培果樹和種植蔬菜,但蔬菜、水果仍需大量進口。 六、兼有東西方文化特點 日本在民族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外來文化,經過消化,成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現代日本文化既有日本民族文化的傳統,又兼有東西方文化的特點。 在古代,日本與中國等東方國家早有往來。日本不僅從中國傳入了水稻、鐵器,而且日本的文化、藝術也深受中國的影響,例如日本的古代建築,文字等。 近代,日本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歐美文化的影響出深入到日本社會,例如許多日本人平時已不再穿傳統的服裝——和服,而穿上了西裝。 飲食方面,由於大量進口小麥,吃麵包的人逐漸增多。 在日本各地,人們可以看到本民族的神社,東方的佛教寺廟,又可以看到西方常見的基督教堂。

❺ 江蘇省海門市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經濟怎麼樣

江蘇省海門市地處黃海之濱,位於長江和沿海兩大開放帶的交匯點上,東臨黃海,南依長江,是中國黃金水道與黃金海岸「T」字型的結合點。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西靠港口城市南通,北倚廣袤的江海平原,素有「江海門戶」之稱。全市總面積1001平方公里,總人口103萬。境內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物產豐富,交通發達,經濟繁榮。海門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從海門出發去上海虹橋、浦東國際機場只需2-2.5小時,乘飛機可達世界各地。海門是蘇北離國際大都市--上海最近的地方;去南通機場只需三十分鍾,可達國內主要城市;貨物運輸通過南通國際集裝箱碼頭可發往亞洲各大港口和西歐等地。 海門潛在交通優勢十分突出。一是長江口越江通道工程,即浦東到崇明的越江隧道和崇明到海門的越江大橋--崇海大橋。目前大橋的立項設計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屆時長江入海口將形成一條南北貫通的大通道,海門到浦東只需一個半小時。海門將成為蘇北地區與浦東經濟接軌的橋頭堡,成為連接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二是蘇通大橋工程,即南通和蘇州之間興建長江公路大橋,該橋處於該市市區西側,其建成後將進一步縮短海門與蘇南的距離。三是寧啟鐵路工程,即南京至啟東鐵路。四是寧通高速公路東延工程。該工程橫穿該市全境,已正式通車 海門市是國務院最早批準的對外開放縣(市)之一,處於環上海浦東經濟輻射圈內,經濟與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迅速,目前已形成新材料、醫葯化工、輕紡服裝、建築業等支柱產業,建成了全國最大的、被國務院經濟發展中心列為「中華之最」的綉品專業市場--江蘇疊石橋綉品城。2002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 149.5億元;工農業總產值359.1億元;財政收入8.79億元,基本競爭力列全國縣級市第36位。 近年來,海門市先後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農村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中國明星縣」、「全國科技先進市」等多項國家級殊榮,被譽為「金三角上小浦東」。

❻ 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對發展經濟具有什麼影響

1、我國地域廣闊,南北東西跨度大,這就決定了我國具有多種物種生存的條件,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專,包括生物資源,水資屬源,氣候資源,比如,我國自然災害很多,南方歉收,北方就有可能豐收.這些優越條件都決定了我具備一個大國的條件.
2、周邊面臨的國家眾多,市場廣闊,有利於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的可選擇對象很多
3、面海靠陸,陸地經濟海洋經濟同時並舉,可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

❼ 試問地理位置對中國經濟文化的影響。

我國地理位置對中國經濟文化的影響,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分析: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面,中國地域廣大,南北、東西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對外交往與合作方面,可以通過陸地同中亞、南亞、西亞、歐洲等地直接往來,如古代的「絲綢之路」,也可以通過海洋同海外各國往來,如明代的「鄭和七下西洋」等。在發展海洋事業方面,可以發展海上航運、海水養殖、開發海洋資源等等。其他方面還有像修建港口、碼頭,建設海上娛樂設施等等。
從緯度位置看:
我國領土南北跨度大,全國大部地區位於北緯20—50。從南向北跨越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擁有復雜多樣的氣候,氣候差異顯著,為我國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特別是我國亞熱、帶地區,加之夏季風帶來的降水,成為世界上亞熱帶自然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
從海陸位置看
我國國土遼闊,海岸線漫長,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我國東部平原地區,受海洋影響較大,降水較多,雨量充沛,有利於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我國東部漫長的海岸線上有許多優良的港灣,所以既有利於海洋事業的發展,也有利於我國從海上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和友好往來。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西部深入內陸,陸上鄰國較多,這也有利於和鄰國進行邊境貿易和友好交。
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對事物的認識總是一分為二的,有優越性,就一定有不足之處。我國地理位置的不足之處,東部地區由於受海洋水汽和夏季風的影響,水旱災害頻繁,台風災害也比較嚴重,西部地區大陸性較強,地勢較高,距海太遠,自然環境較為惡劣。於是我國東西差異非常明顯,東部的上海已經與發達國家沒有什麼兩樣,而西部西藏、新疆的部分地區,還近似於原始社會。
充分認識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同時注意克服地理位置的不利影響,才能在祖國的建設中揚長避短,更好地為建設祖國服務。

❽ 海南地理位置對其經濟發展的影響

海南省是中國較年輕的省份。這里原系廣東省的「海南行政區」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4月13日經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將這兩個地區從廣東省析出,獨立建省,並管轄著西沙、中沙、南沙三大群島極其周圍海域。因歷史上海南曾有「瓊州」之稱,故建省後仍以「瓊」為其簡稱,省會就設在海口市。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還劃定海南島為海南經濟特區,這是中國繼深圳、珠海、汕頭、廈門之後建置的最新、面積最大的經濟特區。

海南省海域寬廣,海洋資源極其豐富。
鹽業資源取之不盡 海南島沿岸太陽輻射強,氣溫高,蒸發量大,海水鹽度高,且海灣灘塗多,地勢平坦,曬鹽條件優越。現有不少鹽場分布在海南島周圍,其中,鶯歌海鹽場、東方鹽場和榆亞鹽場為海南三大鹽場。鶯歌海鹽場是我國第二大鹽場。
水產資源潛力巨大 南海地處熱帶,海水暖和,且大陸架廣闊,島礁眾多,又有眾多河流帶來豐富的有機質合營養成分,十分有利於海洋生物的繁殖,水產資源十分豐富。海洋浮游植物種類有280多種,光硅藻就有155種,浮游動物近600種,魚類上千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達200餘種,著名的有馬鮫魚、鯧魚、紅鯛魚、石斑魚、藍圈、帶魚、寶刀魚、魷魚、墨魚、蝦、蟹、貝、藻、海參、海龜、玳瑁等。主要漁場有昌化、清瀾、三亞、西沙、中沙、南沙等處。此外,海南島四周,淺海、灘塗面積廣大,港灣多,發展人工海水養殖業具有廣闊的前景。
礦產資源儲量可觀 海南島濱海砂礦十分豐富,現已探明,島內沿海的鈦鐵礦、鋯英石、金紅石、獨居石、玻璃沙等都自成礦帶,儲量均居全國前列,主要分布在東部的海岸帶上;南海是世界上又一重要的含油區,許多專家斷言南海很可能成為「第二個中東」 。據勘探,位於我省海域的含油氣盆地共有12個,地質儲量為233億噸,北部灣、鶯歌海、瓊東南和曾母暗沙等盆地屬於大型油氣盆地;南海中部海床上的錳結核含有鐵、錳、銅、鎳等50多種金屬元素、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儲量巨大,有待於人們去勘探、開發與利用。
海濱風光優雅迷人 海南省擁有1754千米的海岸線,其中,海南島岸線就有1528千米。在這漫長的熱帶海岸帶上,陽光明媚、海水湛藍、沙灘潔白、空氣清新,還有多姿的椰林、優雅的海島,加上獨特的民族風情,都已成為海南省寶貴的旅遊資源,為海南省發展旅遊事業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此外,還有海洋能、葯用生物、鳥糞等都是海南省待以開發的重要資源。
三、「以海興瓊,建設海洋大省」的戰略構思
以往的海洋開發 海南人民很早很早就懂得利用南海「興漁鹽之利,行舟輯之便」,捕撈、養殖、曬鹽、運輸等等,經過世世代代的努力,現在海南島千裏海岸線上,已建起20多座港口碼頭、68個優良漁港、19個鹽場,還有一批海水養殖場、旅遊開發區,海洋運輸量和捕撈量逐步增加,濱海旅遊業快速發展,海洋油氣資源的勘探和開發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但是,從總體來看,全省海洋資源利用程度還很低,開發密度小,海洋產業體系和開發基地尚未形成,海洋產值比例很小,與國內外先進地區差距甚大。
「海洋大省」的開發戰略 海洋給人類帶來無窮的財富,在全球范圍內,大多數的發達國家都是濱海國家,而在一國之內,沿海地區一般都比較發達,可見,海洋開發對經濟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據專家們預測,21世紀的世界,將進入大規模開發海洋的新時代,將來的海洋經濟產值很有可能超過陸地經濟產值。有人斷言,21世紀將是一個海洋的世紀。據此,海南省將「建設海洋大省」作為全省經濟發展戰略目標之一,制訂了海洋開發規劃及其實施三大步奏。
第一步:近期(2000年前)合理開發海岸帶資源,大力發展港口建設,重點建設海口、三亞兩大基地,積極促進港口城市的發展,為中遠期海洋經濟的發展打下基礎。
第二步:中期(2000—2010年)開發海洋油氣資源,積極建設港灣工業基地,和西沙海洋補給基地,加強海洋資源調查,為海底礦產、海洋能等未來海洋 的開發作好超前准備。全面開拓海洋經濟,建立完整的海洋開發體系。
第三步:遠期(2010年以後)在海洋產業體系健全、港城體系形成規模的基礎上,建設南沙海上長城。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間為標志,全面開發南沙群島極其附近海域的油氣資源、海底礦產資源和海洋生物資源,達到「海洋大省」的戰略目標。
四、加強海洋管理,開發與保護並舉
加強海洋管理,乃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合理開發利用海洋及其資源,促進各種海洋產業的協調發展的基本保證。海南建省以來,對海洋漁業、海運和港口、海洋鹽業、海洋油氣業、海洋生物業、海洋旅遊業等各方面的管理,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對海洋認識的深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除了加強海洋資源管理外,還要重視海洋權益管理和海洋環境管理。當前海洋資源管理的主要任務是組織海洋功能區劃,制定海域開發利用規劃,鼓勵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不斷提高海洋產業的科技含金率和可持續發展潛能。如漁業發展與保護方面,提出捕撈與養殖相結合的方針,實行鼓勵、發展外海和遠洋捕撈的政策,規定了禁漁區和休漁期的法規制訂,大力發展水產品的加工運銷和科技興漁的辦法等。海洋權益管理主要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首先是維護省管轄海域的自然資源勘探開發的主權利用,其次是保護出海通道,第三是實施對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管理。在實行海洋權益管理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許多涉外問題,要處理好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海洋環境管理方面應該加強對海洋污染的監測、防治和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目前海洋污染的防治重點上保護港灣近岸水域的水質,特別是抓好海口灣、三亞灣、洋浦灣、清瀾港等港灣的污染綜合整治,同時還要預防和控制海洋石油開發和海上石油運輸溢油污染,加強對海洋開發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

❾ 南通的地理位置與經濟特點的優點

地理抄位置 南通,地處我國黃海南部,長江入海口北岸,南與蘇州、上海兩市隔江相望,西與泰州市接壤,北與鹽城市接壤,總面積8001平方公里,南通除狼山低丘群外,都為海拔五、六米以下的平原,平均海拔為四米左右。 在中國的版圖上,處於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T型結構交匯點和長江三角洲洲頭的城市只有兩個,一個是國際大都市的上海,另一個就是與其一衣帶水、處於長江北岸的南通。南通「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隔江與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及蘇南地區相依,被譽為「北上海」;北接廣袤的蘇北大平原,通過鐵路與歐亞大陸橋相連;從長江口出海可通達中國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蘇、皖、贛、鄂、湘、川六省及雲、貴、陝、豫等地。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建成以後,將使南通進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南通面臨海外和內陸兩大經濟輻射扇面,與上海有著相似的地理區位優勢。素有「江海明珠」、「揚子第一窗口」之美譽。 經緯度:北緯31°41』-32°43』、東經120°12』-121°55』

❿ 地理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大, 交通方面 地理位置(靠近礦產或自然資源豐富的地方) 經濟輻射范圍 就想一般回經濟或政治中心能在中答心位置,輻射其他地區距離查不多 氣候方面 想想世界上古文明發源地的分布特點 等等自己發散下思維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