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mbezi地理位置
A. 卡拉哈里高原是什麼高原地點、地理特徵
卡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
Kalahari
亦譯喀拉哈里沙漠,亦稱喀拉哈里盆地。
非洲南部內陸乾燥區。也稱「卡拉哈里(Kalahari)盆地」,是非洲中南部的主要地形區。總面積約63萬平方公里。
是非洲南部內地高原的一個大而如盆地般的平原。它幾乎占據了波札那全部、那米比亞東部的1/3以及南非開普省極北的部分。在西南部與那米比即那米比亞的海濱沙漠混為一體。喀拉哈里沙漠南北最長處約1,600公里(1,000哩),東西最大距離為960公里(600哩)左右,其面積估計有930,000平方公里(360,000平方哩)。
北臨恩加米湖,南界奧蘭治河(Orange River),東起東經26°左右,西迄大西洋沿岸附近。主要在波札那、納米比亞境內,部分屬於安哥拉及南非共和國。
地貌上屬非洲地台上的凹陷盆地,海拔700-1,000米,四周被高1,500米的山地和高地環繞。盆地內地勢起伏不大,偶有孤立島山出現。地面多干溝和細沙。卡拉哈里盆地內有卡拉哈里沙丘,為全世界面積最大的沙丘區。
盆地的邊緣有河川穿越,其起迄點均在盆地之外:東北部有寬多河(Kwando R.)及贊比西河(Zambezi R.)的上游;西北部有庫內列河(Cunene R.)以及盤踞南部低窪山谷的奧蘭治河(Orange R.)。
南非地貌 盆地內有三個主要流域:奧科萬戈(Okovango)系統從多雨的北部進入盆地,形成16835平方公里的細長沼澤帶。1849年利文斯通曾發現奧科萬戈河注入那米湖(Ngami L.),現在雖已乾涸了數十年,但地圖上仍有。有時多餘的水會流進馬卡迪卡迪窪地。西北部較小的流域稱為依託沙窪地(Etosha Pan)。南部有木羅坡-諾索布(Molopo-Nossob)系統,曾經流至奧蘭治河。低窪地形成的泥濘地區很多。這些「鹽地」會積聚雨水形成一個暫時性湖泊,直到蒸發乾涸為止。
卡拉哈里沙漠和撒哈拉沙漠中部緯度相當(僅南緯與北緯之差),氣候相似,同樣也受副熱帶高氣壓系統的影響,地面終年乾燥,年降水量125-250mm。
但它的氣候植被與撒哈拉沙漠又不完全相同,因降水稍多而有一定植被覆蓋。氣候和植被自西南向東北變化。西部為沙漠,高達100米的沙丘上生長著肉質植物與灌木。北與東北部降雨較多,為熱帶乾草原與熱帶稀樹草原。在短暫的雨季中,植物繁盛,地面覆蓋著豐富的草場,還有一片濃密的矮樹叢和高大的樹林。多羚羊和其他熱帶動物。但是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沙漠中均缺水,縱橫沙漠的眾多河流的河床都是乾涸的,土地乾燥是在這個地區進行探測的真正障礙。
巴卡拉哈里人和布須曼人(Bushman)住在這塊資源匱乏的土地(這里富金剛石、銅、鉛、鋅、鎳、釩等礦藏,但目前很少開發利用)上,多從事畜牧業,有的兼營狩獵。除了喀拉哈里的邊緣地帶,很少有經濟發展。舉例言之,奧科萬戈三角洲曾有一項龐大的灌溉計劃,結果卻毫無下文。今天的卡拉哈里仍然乾涸缺水,布爾人的移民先驅於十九世紀末企圖橫越此地時,稱此處為「乾旱之地」(Thirstland)。
卡拉哈里向西延展為多霧的海岸帶沙漠,名為納米布沙漠,和著名的阿塔卡馬沙漠非常相似。
自然特徵
(1)自然地理和地質情況。喀拉哈里沙漠地表起伏不大,遍地是沙的平原,到處海拔都在900公尺(3,000呎)以上。基岩只裸露在低而直立如牆的小山群中,它們為數不多但很顯眼地出現在一般地面上。除了這種小山群外,3種地表含蓋了所有喀拉哈里沙漠的特徵∶小沙原、縱向沙丘和淺水湖(窪地)。沙的深度一般都超過60公尺(200呎)。在許多地區,沙是紅的,這是一薄層氧化鐵覆蓋在沙粒上的結果。
南非喀拉哈里大羚羊國家公園里的跳羚 喀拉哈里沙漠的整個西部以長長的沙丘鏈為其特色,其大致呈北或西北走向。沙丘至少長1.6公里(1哩),寬約數百公尺,高達6∼60公尺(20∼200呎)。每一個沙丘同其鄰丘都由一個寬而平行的凹坑分隔開來,凹坑被當地人稱為「街」或「小路」,因為每一個凹坑都便於人行進。
淺水湖或窪地是沙漠水系的最大特色,是極短溪流終點的「乾湖」。從來沒有水從喀拉哈里沙漠流入海洋,而是每條溪流將其流程結束在略低的凹坑裡,這里是沒有出口的。當小溪乾涸時,由緩慢溪水帶來的細小淤沙粒子與可溶鈣礦物和由蒸發水所凝結的鹽一起沉澱了下來。其結果是這些地面沒有植被,乾的時候呈閃閃發光的白色,可溶礦物的膠合活動使其變硬,有時則被淺淺一片不流動的水所覆蓋。在含鹽成分低的地方,下過雨後,窪地可能會覆滿青草。
(2)水系。在喀拉哈里沙漠南部和中部,地面水只有在廣為分布的小水坑裡才有,沒地面水系。幾乎所有的雨一降下來就消失在深沙里。在喀拉哈里沙漠的南部和中部某些處找到了大量的古代水系——有些就在地面上,有些則透過空中攝影才探得。即使在一年中雨量最多之時,這些水系今日都不再運轉。
喀拉哈里沙漠北部有一個很不尋常的水系。夏日大雨滂沱落在遠在喀拉哈里西北部的安哥拉中部高地上。大量的徑流水流入若干向南流的小溪中,這些小溪匯合起來形成奧卡萬戈和寬多(Cuando或Kwando)河。奧卡萬戈河向東南流入喀拉哈里沙漠最北部的部分,最後分散為若干分流水道流入波札那北部的廣闊的沼澤地。在安哥拉,經過一個不正常的濕潤降雨季節,過多的水流入沼澤地並溢出流入遠在南部的恩加米湖(Lake Ngami),然後向東流通過博泰蒂(Boteti)河注入騷湖(Lake Xau)和馬卡迪卡迪(Makgadikgadi)鹽沼。同樣,寬多河從安哥拉向南流,部分注入一個沼澤的東北部延伸部分。因而在一個長期缺水的區域卻創造出廣闊區域水過剩的現象。
(3)土壤。喀拉哈里沙漠的土壤大多以沙為基礎,色紅,有機物含量低。從化學方面看,它們相對呈鹼性,極為乾燥。在鹽沼地或附近,土壤趨向於含鈣或含鹽,對多數植被有毒性。
(4)氣候。潮濕氣團來自印度洋,東北部水量最大(年平均超過500公釐〔20吋〕),西南部則有所下降(在喀拉哈里南邊緣不足130公釐〔5吋〕)。但是降水量變化極大。多數降雨發生在夏日雷電交加之時,各處每年都有極大變化。冬季特別乾燥,濕度極低,有6∼8個月完全無雨。
日、季氣溫變化范圍極廣且規律。夏日蔭涼處氣溫仍達43∼46℃(110∼115℉),但同一天晚上可降至21∼27℃(70∼80℉);冬季晚上的氣溫一般均降至冰點甚至可低到-12℃(10℉)。
(5)植物。由於深深一層沙覆蓋在大部分土地上,極大地影響了那裡植被的生長。淺根植物不能在一個多年生的基礎上存活,雖然一年生植物在一場好雨之後生長得非常快,可以播下種子支持到下一個好雨季節。凡根深到能觸到永久性濕潤沙那一層的樹能很好地生長。
B. 地理:(1)說明圖中贊比西河河口三角洲的形成過程。
河流中上游落差大,水流急,侵蝕作用強。河流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由於流速慢,加上海潮的頂托作用發生堆積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
C. 非洲各個沙漠的名稱、地理位置、面積、特點。急急急急急!
有沙漠
納米布沙漠
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乾燥區。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乾燥的沙漠之一。在納米比亞和安哥拉境內。起於安哥拉和納米比亞的邊界,止於奧蘭治河,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該沙漠最寬處達160千米,而最狹處只有10千米。
納米布沙漠被凱塞布干河分成兩個部分。南面是一片浩瀚的沙海,內有新月形、筆直狀以及星形的沙丘,其中有一些達200米高。 沙丘底下有歷時100多萬年之久的礫石層。這里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剛石礦床。
凱塞布干河以北是多岩的礫石平原。沿斯凱利頓海岸一帶的海洋洶涌險惡,許多航海者在那裡翻船,甚至送命。
氣候極為乾燥,沿岸的年降雨量不到25毫米,常常是暴風雨驟然降臨,而全年則往往無雨。濕度來自夜間所形成的露水以及每隔10天左右夜間吹入海岸的霧靄。它們有時深入內陸達50千米。
這里所見到的動植物都已適應了在嚴酷、乾旱的環境中生存,有的已學會從霧靄吸取水分。
在凱塞布干河以北的礫石平原上,長有一種特殊的植物。它是本地特有物種,名叫「百歲蘭」(一名千歲蘭)。能存活2000年,可長到4米高,但露出地面的部分矮小,只有兩片皮革般的帶狀葉子,所需的水分是從葉子吸入的。
卡拉哈里沙漠
非洲南部內陸乾燥區。也稱「卡拉哈里(Kalahari)盆地」,是非洲中南部的主要地形區。總面積約63萬平方公里。
北臨恩加米湖,南界奧蘭治河(Orange River),東起東經26°左右,西迄大西洋沿岸附近。主要在波札那、納米比亞境內,部分屬於安哥拉及南非共和國。
地貌上屬非洲地台上的凹陷盆地,海拔700-1,000米,四周被高1,500米的山地和高地環繞。盆地內地勢起伏不大,偶有孤立島山出現。地面多干溝和細沙。卡拉哈里盆地內有卡拉哈里沙丘,為全世界面積最大的沙丘區。
盆地的邊緣有河川穿越,其起迄點均在盆地之外:東北部有寬多河(Kwando R.)及贊比西河(Zambezi R.)的上游;西北部有庫內列河(Cunene R.)以及盤踞南部低窪山谷的奧蘭治河(Orange R.)。
盆地內有三個主要流域:奧科萬戈(Okovango)系統從多雨的北部進入盆地,形成16835平方公里的細長沼澤帶。1849年利文斯通曾發現奧科萬戈河注入那米湖(Ngami L.),現在雖已乾涸了數十年,但地圖上仍有。有時多餘的水會流進馬卡迪卡迪窪地。西北部較小的流域稱為依託沙窪地(Etosha Pan)。南部有木羅坡-諾索布(Molopo-Nossob)系統,曾經流至奧蘭治河。低窪地形成的泥濘地區很多。這些「鹽地」會積聚雨水形成一個暫時性湖泊,直到蒸發乾涸為止。
卡拉哈里沙漠和撒哈拉沙漠中部緯度相當(僅南緯與北緯之差),氣候相似,同樣也受副熱帶高氣壓系統的影響,地面終年乾燥,年降水量125-250mm。
但它的氣候植被與撒哈拉沙漠又不完全相同,因降水稍多而有一定植被覆蓋。氣候和植被自西南向東北變化。西部為沙漠,高達100米的沙丘上生長著肉質植物與灌木。北與東北部降雨較多,為熱帶乾草原與熱帶稀樹草原。在短暫的雨季中,植物繁盛,地面覆蓋著豐富的草場,還有一片濃密的矮樹叢和高大的樹林。多羚羊和其他熱帶動物。但是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沙漠中均缺水,縱橫沙漠的眾多河流的河床都是乾涸的,土地乾燥是在這個地區進行探測的真正障礙。
巴卡拉哈里人和布須曼人(Bushman)住在這塊資源匱乏的土地(這里富金剛石、銅、鉛、鋅、鎳、釩等礦藏,但目前很少開發利用)上,多從事畜牧業,有的兼營狩獵。除了喀拉哈里的邊緣地帶,很少有經濟發展。舉例言之,奧科萬戈三角洲曾有一項龐大的灌溉計劃,結果卻毫無下文。今天的卡拉哈里仍然乾涸缺水,布爾人的移民先驅於十九世紀末企圖橫越此地時,稱此處為「乾旱之地」
D. 贊比西河在什麼地理位置上建立水壩比較好
贊比西和地處非洲大陸,是非洲僅次於剛果河的非洲第二大河。修建水利工程從造福人民專利益出發,但也要屬考慮自然環境、開發價值、工程造價、交通便利性等多方面考慮。贊比西河地處熱帶地區,雨量充沛,支流眾多,特別是上游地區流經高原地區,水流緩慢,河道多彎曲,沿河廣布沼澤,地勢起伏落差較大,建設水利工程難度很大,不合適。中游段流經峽谷和洪泛平原相間地區,水流緩急依河流寬窄而變化,條件相對成熟,特別是峽谷地帶,建設水利工程要更適合,河道不寬,利於大河截流,由於地勢的落差產生的勢能便於更好的加以利用,利於下游平原地區發展農業生產。
E. 關於地理。
非洲位於亞洲的西南面。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北角習慣上以蘇伊士運河為非洲和亞洲的分界。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 1 度2 4 分,北緯1 0 度2 7 分),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 0 度0 2 分,南緯1 4 度5 1 分),西至維德角(西經1 7 度3 3 分、北緯3 4 度4 5 分),北部至吉蘭角(東經9 度5 0 分、北緯3 7 度2 1 分)。面積3 0 2 0 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 0 . 2 %,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本大陸最高點為乞力馬札羅(Kilimanjaro)山,海拔5,895公尺(19,340呎);最低處為吉布地(Djibouti)的阿塞爾湖(Lake Assal),低於海平面157公尺(512呎)。
主要為沙漠
全洲分為8個氣候區。它們是∶熱沙漠區、半乾旱區、熱帶乾濕季區、赤道區(熱帶潮濕區)、地中海區、副熱帶濕潤海洋區、暖溫帶高原區和山區。 以熱沙漠區為主
非洲的水系主要由尼羅河(赤道向北)和剛果河(中非)流域主宰,總計灌溉非洲近1/4的土地面積。
人口眾多及自然增長率大造成糧食問題嚴重,另外非洲的艾滋病也是非常流行的。
F. 地理答案贊比西河的洪水期出現在11月到次年4月說明原因
贊比西河的洪水期出現在11月到次年4月的原因:
贊比西河流域為南半球非洲熱帶草原氣候,有明顯的干濕兩季,5月到10月是乾季,11月到次年4月是其濕季,所以洪水期出現在11月到次年4月.
G. 一道地理題,關於贊比西河
因為這些湖處於著名的東非大裂谷中,該裂谷狹長,最寬處不過幾百公里,因此,這些成串的湖泊無法克服裂谷的束縛,就都是狹長的了
H. 世界地理圖3是非洲贊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圖…題目如圖 求解答!!!急急急
1.A
由圖中提供的緯度和非洲贊比西河流域水系的分布范圍,可以判斷其主要分布在10°S~20°S,該流域屬於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所以可以判斷該流域的氣候特點之一是終年炎熱。
2.B
由於該流域屬於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明顯,在乾旱時期典型樹種的特徵就是要耐旱性突出,其根系比較發達,葉面比較小,氣孔少,防止水分過度蒸發,因此其葉質堅硬,樹皮厚。而板狀根主要是指熱帶雨林地區的喬木特點,其樹干長
3.A
在贊比西河上游地區,根據其高度表和圖中上遊河段有大量沼澤分布,可以判斷上遊河段的幹流流速緩慢。因為在地勢低窪,河流流速緩慢地區才容易形成沼澤。其支流分布較長,流速平穩;本區域應該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其海拔高度不高,不可能有大量的冰雪融水補給。
4.B
在非洲南半球20度的大陸東西兩岸形成了熱帶荒漠景觀和熱帶草原 景觀,主要影響因素是洋流因素,東岸受暖流影響,西岸受寒流影響。此時兩岸獲得的太陽輻射差異不大,距離海洋 不遠,都以高原為主。
I. 高中地理:為什麼百度百科說贊比西河3月份水量最大謝謝
尚比亞河處於南半球,流域內多為熱帶草原氣候,12月-2月為夏季,為濕季,雨季始於11月至翌年4月。所以網路說贊比西河3月份水量最大,有道理。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