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區域地理環境定義

區域地理環境定義

發布時間: 2021-03-13 07:34:24

⑴ 區域地理環境特徵的分析方法

你應該問的是區域地復理環境特徵的描述制。包括自然地理特徵和社會經濟特徵。自然地理特徵應從地形(地質、地貌)、氣候(光照、熱量、水分)【這兩點是自然地理特徵的骨架,必需先答的】再結合不同地區自然的特點選擇性地答出土壤、生物(植物)、河流水源即可,個別的答下資源,社會經濟方面主要包括農業、工業、商業、人口城市、經濟發展程度等。文科的東西不要去求一個標准答案,要放在對概念的理解上。

⑵ 區域地理環境特點與區域尺度大小有什麼關系

有關伊斯蘭社會婦女戴蓋頭的規定來源於《古蘭經》。隨著伊斯蘭教和《古蘭經》的廣泛傳播,婦女戴蓋頭為廣大穆斯林所接受,逐漸成了伊斯蘭社會婦女約定俗成的服飾習俗。到阿拔斯王朝時,這一習俗在阿拉伯半島普遍盛行。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後,信仰伊斯蘭教的婦女基本上承襲了這一習俗。這一習俗不同於我國漢族新娘戴蓋頭婚俗,它是與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連在一起的民族服飾習俗,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國家地理環境的定義

首先從物理位置分析的話,經度一般影響不大,而緯度對天氣影響很大,所以對人影響也大。這個維度的特點,四季分明,物產多樣性極強。多樣性很重要,有時候物產資源豐富不代表多樣,在非常時期即便豐富也很難找出一些資源的替代性。

再說地緣政治,國境線復雜,北上南下西進東出。而且在國力減弱時很容易被群攻。但是當國家強盛的時候,可以說四周都是資源。

在物理地域上占據天時,在地緣政治上占據地利。所以在國力強盛時大有可為,在國力衰弱時就是一塊肥肉。強不應該強在山河廣袤,而是自身的科技,人文和經濟。

首先說農業,可耕地面積,山地和貧瘠的高原、沙漠,農業是人類文明的基石。

然後就是工業發展的條件,河流是工業的動脈,即便是在當代,水路運輸仍然是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因為成本地,載荷大,很多大型的重工業必須靠河沿海,方便原料和產品的運輸。

第三,自然稟賦。尤其是地表的森林植被,以及水資源,很多都被破壞性開發。現在的原始森林已經很少了,湖泊也因為維護造田而面積急劇縮減,雖然如此,但是現代工業發展所需的礦產資源還是有很豐富的存量,尤其是煤礦儲量,以及被炒的沸沸揚揚的稀土,如果算上海洋礦產,

第四地形和氣候。地形的多樣性,這一點有利有弊,但對於經濟發展應該是弊大於利。比如說交通建設,為了建造全國的交通網要研究各種地質條件下的施工技術。熱帶的,寒帶的,高原的,山地的,丘陵,多年凍土,濕陷性黃土。既有穿越戈壁沙漠的新疆,也有潮濕炎熱的兩廣。廠家生產的產品要行銷全國還要考慮氣候問題,雖說練就了全球頂尖的技術,但是也花費的巨大的成本,各有利弊。

⑷ 如何分析區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環境

個地區來的區域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經濟源地理)總是同這個地區的位置以及自然、經濟、歷史等條件密切聯系著的。 就一個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來說,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植被等。分析時,首先要搞清楚這些環境要素的特徵,然後,再一分析。一般地說,分析某地的地理位置,可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等方面進行思考,以中部非洲為例,經緯度位置在東經3「一32「之間,北緯23。一南緯180左右,海陸位置東靠大陸,西臨人酉洋;分析某地的地形時則可以從地勢起伏、地形種類、地形分布等方而進行思考。例如.中1卜是個高原、盆地相間的地區,其中包括剛果盆地、查德盆地東部以及喀麥隆高原全部和東非高原、南非高原一部分;分析某地的氣候時則可以從影響因素、氣溫和降水的分布情況和農業生產的關系方面進行思考。例如,中非氣候暖熱,氣候、植被自然帶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帶狀對稱分布,即中部為熱帶雨林氣候,向南北依次為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等;分析某河流則可以從源流情況、流量、水位變化、汛期長短、含沙量、冰期等水文特徵方面思考。

⑸ 區域文化和區域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區域地理環境影響區域文化,區域文化是區域地理環境的一面鏡子。

⑹ 描述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要素

答地理題目是有技巧的。
首先注意到問題是自然地理環境要素,那麼社會經濟因素就不要答了。

描述區域自然環境要素
1.答氣候(最根本)
2.再根據當地氣候分析降水、氣溫,常見的有: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夏季溫暖濕潤、冬季寒冷乾燥,降水充沛,熱量充足)。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平均,溫暖濕潤)。地中海氣候(冬季低溫多雨,夏季高溫少雨)。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乾旱少雨,年溫差大)。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乾旱)。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雨季降水充沛,降水集中)
3.答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不同的地形適宜發展的農業不同,例如平原適宜商品穀物農業,山地適宜林業
4.答自然資源,如河流湖泊、礦藏資源(石油煤炭有色金屬)、森林資源
5.地理位置,如深居內陸還是瀕臨海洋,主要從交通是否便利回答。如果瀕臨海洋的話還要注意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然後就是小角度了,不是特別常見,如土壤類型(如紅壤貧瘠,黑土肥沃)、地貌(如喀斯特地貌)、生物(植被覆蓋率、生物多樣性程度),一般不用答

區域地理,就是掌握基本的地理要素,再綜合各地區相類似的情況,分析當地地理環境,說白了就是要回舉一反三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與你交流地理問題

純手打,原創非粘貼,望採納

⑺ 區域地理環境的描述

你應該問的是區域地理環境特徵的描述。包括自然地理特徵和社會經濟特版征。自然地理特徵應從地形(權地質、地貌)、氣候(光照、熱量、水分)【這兩點是自然地理特徵的骨架,必需先答的】再結合不同地區自然的特點選擇性地答出土壤、生物(植物)、河流水源即可,個別的答下資源,社會經濟方面主要包括農業、工業、商業、人口城市、經濟發展程度等。文科的東西不要去求一個標准答案,要放在對概念的理解上。

⑻ 第一章是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重點

第一節 區域的基本含義

課標要求: l 了解區域的含義。2以兩個不同區域為例,比較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
3以某區域為例,比較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影響。4舉例說明產業轉移和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一 區域的主要特徵

1區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它具有一定的面積、形式、范圍或界線,其內部的特定性質或功能相對一致而有別於外部鄰區。

2區域的基本特徵:具有一定的界線、區域內部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會影響到周邊和相關的地區。

二 區域的空間結構:區域中各要素的相對位置關系和空間分布形式。一般,區域空間結構由點、線、面和網路四種形式組成。
類型:鄉村地域(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和城鎮地域(以非農業生產活動為主)

1區域空間結構變化的原因

區域空間結構是區域自然、人文因素長期作用和相互影響的結果,影響區域空間結構的因素有自然地理條件、社會經濟活動、人口狀況、城市化水平、區域開放程度和對外聯系等,這些因素的變化就會引起區域空間結構的變化。

區域是匯集農業、工業、交通運輸等產業,點、線、面相結合的自然—社會綜合體,這些產業和事物的變化也是引起區域空間結構變化的重要原因。農業通常表現為面狀,交通運輸線路表現為線狀和網路狀,城市和工業表現為點狀,城市群和工業區表現為島狀。
2影響區域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三 區域的產業結構:產業結構是指三次產業及其內部的比例關系。

1影響產業結構的因素:自然地理條件、經濟發展水平、資源配置狀況、勞動力素質等。

2我國三次產業的劃分

第一產業是廣義上的農業,包括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指工業(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包括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

2區域產業結構的差異:主要表現為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三次產業的內部構成等。

傳統的農業區域和發展水平較低的區域,第一產業所佔比重比較大;工業區域或加速推進工業化的區域,第二產業所佔比重較大。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第三產
業比重較大,三次產業的產值比重呈現出「三、二、一」的格局。

區域方面要從: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植被、土壤)、社會經濟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交通、人口、文化水平)、歷史的基礎等。來說明。

第二節 區域的發展階段

衡量區域發展水平的標志:常用的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三次產業產值比重等。其餘的指標如人文發展指數(預期壽命、教育程度和國內生產總值)

1

第三節 區域發展差異

一 我國東、中、西部差異

1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

東部:沿海12省區(遼、冀、京、津、魯、蘇、滬、浙、閩、粵、瓊、桂)(註:未包括港、
澳、台地區);中部9個省區(黑、吉、內蒙古、晉、豫、皖、鄂、贛、湘);西部10個省區(陝、甘、寧、青、新、雲、貴、川、渝、藏)

2東部與中西部的發展差異:

東部:社會經濟相對發達,工業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較高,發展速度亦快於中西部。對外開放時間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產業相對發達,工業結構以輕型和輕重混合型為主。

中、西部:地域廣闊,資源豐富,總體發展水平明顯落後於西部。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較大比重。工業結構西部以重型傳統工業為主,中部表現出一定的過渡性特徵。

2

③ 改革開放的時空差異

從時間上看,開放起步於1980年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1984年開放14個沿海城市,以後開放步伐不斷加大,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從空間上看,開放首先從沿海開始,從沿海的點(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等),再向中西部推進;但目前中西部的開放城鎮仍是點狀分布(長江沿海開放城市、邊境開放城市、省會開放城市),在開放程度上不及東部沿海地區。

范圍:10+2+3(西部地帶10個省區、內蒙古、廣西兩個自治區。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邊3個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實施開發開放)。

條件:礦產、油氣、水能、土地資源等有突出優勢,發展潛力大。但西部基礎設施落後,人才、技術、資金匱乏。

措施:抓好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加快優勢資源開發,發展特色產業;發展科技教育,擴大對外開放。

意義:將西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縮小東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推動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與邊疆安全;擴大國內市場需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四節 區域經濟聯系

3

1、當今世界經濟的兩大發展趨勢: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歐盟、東盟、APEC等)

2、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①意義: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縮小區域經濟差距,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②南水北調:規劃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連接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

陝甘寧地區的天然氣輸送到長三角地區。還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氣輸送到湖北湖南。該工程的建設,有利於促進西部大開發,拉動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緊張狀況,改善能源結構,有效治理環境污染。

④西電東送:開發青海、貴州、雲南、廣西、四川、內蒙古、山西、陝西等西部省區的電力資源(水電和煤電),將其輸送到電力緊缺的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區。分北、中、南三條線路。意義:保證東部地區能源供應,加快西部資源開發,拉動相關產業。⑤資源跨區域調配對環境的影響。以南水北調工程為例,對調入和調出區及沿線地區都會產生一些生態環境問題。

3、產業轉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價格、工資和地價水平、公用事業費用等方面的區域差異,導致產業向低成本地區轉移。②開拓市場③降低內部交易成本。

影響: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縮小區域差異。同時也會帶來環境污染加重等問題。

⑼ 什麼是區域的地理環境它和純粹的地理環境有什麼區別

那這區域的地理環境,我覺得他和純對他的地理環境還是有區別的,所以我們大家使用的時候才能給我們大家帶來更好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