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印度的地理知識點框架
『壹』 求近五年來高考地理關於印度的考點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
恆河印度河的准確地理位置(起源於中國)
最大的城版市(孟買)
唐僧取經到達(權天竺)
孟加拉灣
印度洋洋流
棉紡織中心
新興高科技城市(班家羅爾)
南亞季風形成原因以及方向
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印度)
還有與歷史的綜合
印度工業發展的特點(公營與私營企業共同發展)
阻礙印度發展的因素(教派沖突,環境惡化,人口膨脹)
『貳』 有關於印度的地理問題
印度是資本主義。印度的第三產業和IT業相當發達。我國是農業大國,但是隨著經濟的提高,第三產業也必須趕上來來拉動消費。
『叄』 印度的地理位置特點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3)關於印度的地理知識點框架擴展閱讀: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
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鉻鐵礦1.24億噸,錳礦石6550萬噸,鋅589萬噸,銅352萬噸,鉛136萬噸,石灰石684.77億噸,磷酸鹽8100萬噸,黃金86噸,石油8.96億噸,天然氣6970億立方米。
此外,還有雲母、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礦藏。森林覆蓋率為21.9%。
『肆』 關於印度的地理問題
1.中部是高原,地勢高,印度降雨主要受西南季風影響,所以西部降雨較多
2.孟買在西海岸,主要西南風,所以布局在東北面好些
3.印度洪澇主要在夏季西南季風時,雨水集中,恆河易水災
『伍』 印度地理詳情
印度位於亞洲南抄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襲的國家,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不丹、緬甸和孟加拉國為鄰,瀕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印度全境分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馬拉雅山區等三個自然地理區。屬熱帶季風氣候,氣溫因海拔高度不同而異,喜馬拉雅山區年均氣溫12℃~14℃,東部地區26℃~29℃。
『陸』 高中區域地理印度和非洲的知識點。要全。100分!!!
印度主要地理信息:
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僅次於中國;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地處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2.地形: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印度地形以高原為主,德干高原佔印度半島的大部分;
3.河流:恆河—印度的母親河。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由西北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
4.氣候: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的變化主要受到季風的影響,由於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
5.氣候特徵:全年高溫,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旱季盛行東北風,雨季盛行西南風(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乾旱少雨,為旱季)
印度水旱災害頻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風的不穩定造成的(一般西南季風風力弱,來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災;反之,則形成水災)。
6.印度的農業: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經濟作物—棉花和黃麻。「綠色革命」是為了解決印度的糧食問題。
7.印度的工業: 孟買—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加爾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紡織工業中心 ,班加羅爾—印度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非洲主要地理信息:
1.非洲位於亞洲的西南面。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北角習慣上以蘇伊士運河為非洲和亞洲的分界。有6億多人,90%以上是黑種人,所以本區被稱為「黑非洲」。
2.赤道和南北回歸線都穿過本區,非洲是世界上跨熱帶面積最大的洲。本區氣候分布特點: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中心,南北熱帶草原分布,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的特點:終年高溫,明顯分為干濕兩季。熱帶草原地區常常受到旱災影響。
3.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最著名的盆地剛果河盆地,有被稱為地球傷痕的東非大裂谷,有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有非洲最高山乞力馬扎羅山。
4.非洲由於殖民主義長期佔領和掠奪,使本區有許多國家成為單一商品經濟,即出口礦產、木材、畜產和熱帶經濟作物為主的初級產品,進口機械、汽車等工業製成品。這種過分依賴一種或幾種初級產品的模式不利於經濟長期發展,因此要努力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的農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旅遊業、水產業等其他產業。
5.非洲是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本地區更是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地區。這里農牧業生產落後,農產品產量很低,加之人口增長快,因此糧食供應不足是本區各國普遍遇到的問題。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對糧食和肉類的需求大,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過度放牧,導致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劇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
『柒』 關於印度的高中地理大題
關於印復度的高中地理大制題
讀世界某區域略圖,回答37~38題。
37.若該國從美國大量進口糧食,合理的運輸線應經過
A.蘇伊士運河
B.巴拿馬運河
C.馬六甲海峽
D.德雷克海峽
38.有關圖上數碼所在地的正確說法是
A.①地盛產黃麻
B.①地降水量比②③④地都多
C.③地鐵、錳資源豐富
D.④地土壤呈鹼性
『捌』 印度的自然地理因素
我給你的答案分兩個版本:一個是比較簡單的,還有一個在後面是比較詳細的。
印度坐落: 東亞,毗鄰東海黃海南海 || 南亞,毗鄰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
處於朝鮮和越南之間 || 巴基斯坦和緬甸之間
氣候: 極端多樣 南熱帶北寒帶 || 多樣,南部熱帶季風,北部的溫帶
地形: 西部主要是山脈高原 ||南部德干高原,恆河平原盆地
東部是平原丘陵三角洲 ||西部沙漠,北部喜馬拉雅山
自然資源: 煤,鐵礦,石油,天然氣,汞 || 煤,鐵礦石,錳,鋁礬土,雲母
錫,鎢,銻,錳,鉬,釩,磁鐵||鈦,鉻鐵礦,天然氣,鑽石,石油
排世界第一資源: 鋁,鋅,鉛,鈾,水電 || 石灰石,可耕地。
印 度
一、位置與范圍
(一)位置
緯度位置:熱帶及北溫帶(大部分在10°N-35°N,70°E----95°E)
海陸位置:喜馬拉雅山以南的亞洲部分,南到印度洋,西有阿拉伯海,東接孟加拉灣
(二)范圍:七個國家一個地區
二、自然地理概況
(一)地形:三大地形區
北部山地——主要為喜馬拉雅山 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
南部高原——德干高原、東西高止山脈、沿海平原
(二)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為10-次年5月(10---次年2月為涼季、3—5月為熱季),雨季為6-9月,受地形影響氣溫比同緯度偏高(北面山地阻擋冬季寒冷氣流),
雨極—乞拉朋齊(夏季風,迎風坡)
西北部熱帶沙漠氣候:分布於印度沙漠,冬季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夏季風西南風無法到達
歷史上對森林的破壞
(三)水文
受季風氣候影響,河流流量較大,有明顯的季節變化
1.恆河:源於喜馬拉雅山,流經印度西北部,下游流經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恆河三角洲是南亞最大的三角洲恆河中游的瓦拉納西是印度教的聖地
2.布拉馬普特拉河:恆河支流,上游為雅魯藏布江
三、社會經濟概況
(一)人口
人口第二大國:人口超過10億;白色人種;人口增長快;多民族國家,居民大多數信奉印度教
(一)農業
1.發展有利條件:耕地面積大(國土一半);土壤較為肥沃(農耕歷史悠久);熱量水分充足
不利條件:旱澇災害頻繁(夏季風強,或來得早去得晚——澇災;夏季風弱,或來得晚去得早——旱災) 3.分布:氣候和地形直接影響作物的分布
降水北部大致由西向東增多;南部半島沿海降水多,內地降水少
小麥喜溫耐旱——恆河中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 棉花喜溫耐旱——德干高原西北部
水稻喜溫喜水——沿海平原和恆河平原中下游 茶喜溫喜雨厭水——東北部山地迎風坡
黃麻喜溫喜雨喜水——東北部恆河平原下游
4.農業改革
(1)關於綠色革命:
背景:人口過多,旱澇頻繁,農業不穩定
核心:推廣先進的耕作制度(變旱地為水田,變一年一熟為一年兩熟)和高產良種
效果:糧食產量大大提高,在正常年份可自給
(2)白色革命:20世紀80年代,提高牛奶產量,增加國民營養,改善國民體質
(3)藍色革命:發展海洋水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