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地理環境是指
1. 通常人們所說的環境是指地球環境,也稱為地理環境,它包括
(1) 人類天然人工 (2) (3) 大 (4) 對立統一
2. 怎樣理解地理環境和人類社會的關系
地理環境與人類復社會是對立統一的關制系。
統一的關系:地理環境的發展,出現了許多種類的生物。隨著地理環境進一步發展,出現了人類。因此大量環境是人類的生存環境,能夠為人類的生存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自然資源、清潔的空//生產和生活空間和水源,能夠容納人類的代謝廢物、生產廢棄物,加以清除的改變。
對立的關系:環境總是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如果人類的需求超過環境的供給能力,就會出現資源短缺問題;如果人類排放的廢棄物數量過多,超過環境容納、清除能力,就會產生環境污染問題。
3.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前提之一,這是什麼觀點
c
人類賴以生存抄和發展的地理環境襲,是指以人或人類為中心事物,周圍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質的總和。既包括受人類影響較輕微,仍然保留著天然生態特點的天然環境,也包括人類長期社會勞動創造的或受人類影響較大,其生態特點發生變化的人工環境。
4. 什麼是地理環境
地理環境是構成地表各種條件的地理要素的總稱。包括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自專然環境包括地屬形、氣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地理因素。人工環境指經過人工改造的,包括經濟、交通、聚落、人口、政治等人文地理因素。地理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同時,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改變著地理環境。
5.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一)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1.地理環境是人類出現、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人類是地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沒有對人類出現和生存適宜的地理環境,就沒有人類。地球具有太陽系其他星體所沒有的適合於生物和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地球上之所以有人類出現,人類之所以能夠繼續生存、繁衍,地理環境是根本的前提。
地理環境為人類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廣泛的空間、豐富的資源和適當的氣候條件。地球總面積為5.1×108 km2,其中海洋為3.61×108 km2,陸地為1.49×108 km2,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場所。盡管世界人口已達60億,盡管在一部分地區由於人類不適當的經濟活動而使地理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但目前地球上仍有大片的陸地沒有人類居住。地理環境不僅為人類提供了居住空間,而且還為生產和生活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如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各種能源資源等。這些資源是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基本條件。
2.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影響的形式
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可分為兩種形式,即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
(1)地理環境的直接影響
地理環境對社會的直接影響在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城市和區域發展、工農業布局等方面都有反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指的是山地環境對四川交通的直接影響。重疊的險峰、陡峻的峭壁、兇猛的山洪、泥石流和塌方等,是古代交通巨大的障礙。山區和平原修建運力相同的鐵路,造價相差三倍以上。甘泉釀美酒,名酒產地大都有優質水源。由於油田自然狀況的差別,長慶、四川、延長和江漢油田的開采成本等於大慶油田的兩倍以上。京漢鐵路沿線位於太行山沖積扇地帶,地下水豐富,地表有一定坡度,可灌可排,歷史上一直是我國政治和經濟活躍的地區。
(2)地理環境的間接影響
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多數影響是間接的,通過媒介來體現。第一類間接影響是「自然—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型連鎖反應。我國東南沿海盛產柑橘、菠蘿等水果和水產,罐頭工業原料豐富,成為我國罐頭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美國芝加哥在附近農牧業基礎上,發展肉類加工工業、食品工業和農業機械製造業。它們的背景都是適宜的農業地理環境。第二類間接影響是「自然—上層建築—經濟」型連鎖反應。地理環境通過政治、文化、意識形態等上層建築要素對經濟活動產生間接反應,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實際上這類間接影響廣泛地存在於世界各個角落。在世界地圖上可以看到不少國界與山脈、河流、湖泊等自然體一致。如以山為界的有中國和尼泊爾之間的喜馬拉雅山等,以河為界的有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格蘭德河等,以湖為界的有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四個大湖等。這些自然體,一旦成為政治邊界,對於邊界兩側的社會經濟分異就會產生間接影響。
3.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影響的階段性
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不斷變化,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具有明顯的階段性。
(1)採集和狩獵經濟階段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人類的衣食住行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較大。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受自然界的氣候、地形和動植物分布的制約。只有在少數動、植物資源豐盛的地區,人類的生息才比較活躍。
(2)農業社會階段
在該階段,栽培的作物、馴化的家畜、家禽是主要的生活來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供灌溉的河水、溫暖的氣溫、充足的日照,這些是農業社會的自然基礎。亞熱帶和暖溫帶中的大河流域沖積平原、三角洲、盆地,是農業文明的發祥地。如我國的黃河與長江、埃及的尼羅河、印度的恆河與印度河。
(3)工業社會階段
煤、石油、水力等能源,鐵礦、銅礦等金屬資源,航道、港口等交通要道,是傳統工業和商品貿易的基礎。地理環境包含的自然條件對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這些自然條件可以從經濟上分為兩類,一類是豐富的生活資料自然資源,如肥沃的土地、富有魚類的水等;另一類是豐富的勞動手段自然資源,如可航行的河道、樹木、金屬、煤炭等。在人類文化初期即相當於農業社會階段,前一類自然資源有決定作用;在較高的發展階段即工業社會階段,後一類自然資源起決定作用。
(4)後工業化階段
新技術產業興起,自然資源對社會的整體影響相對下降,環境質量對社會的整體影響上升。新技術產業區主要在環境質量優異的地區落腳,如日本九州、德國南部都是環境質量較好的地區。新技術產業區必然是知識密集區,優異的環境才能吸引科技人員定居,提高科研效率,形成新技術產業集聚效應。此外,環境優異有利於提高新技術產品的質量。
(二)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程度是有明顯差異的。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人類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日益密切,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規模越來越大,影響程度越來越深刻,特別是對環境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響。
在人類誕生以後的漫長歲月中,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人類僅僅是為了生存而適應和利用環境,進行採集和狩獵,很少有意識地改造環境。在長期的實踐中,人類學會了栽種植物和馴化動物,從而出現了農業和畜牧業,這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又出現了集市貿易、城鎮和手工業。人類利用自然的規模有所擴大,程度逐步加深,改造環境的作用日趨明顯。但總的來說,這一時期人類以利用自然資源和條件為主,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很大,生產方式原始、落後,生產工具簡單,社會經濟發展緩慢。由於人類生產活動具有較大的盲目性,只考慮對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利用,而沒有考慮對它們的保護,從而產生了較多的環境問題。大量砍伐森林,過度放牧,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盲目興修水利,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鹽鹼化和沼澤化。這些都會促使土地退化,甚至產生荒漠化。有些古代經濟、文化很發達的地區也因此而淪為廢墟或荒漠。
從18世紀中葉開始,出現了現代化工業,人與環境的關系從此進入了新的階段。蒸汽機的普遍使用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在生產中,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人類利用和改造環境的能力大大增強。同時,人口迅速增長,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和消耗劇增,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人類通過工農業活動,使環境的組成和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人類活動范圍明顯擴大,食品和其他物品的消費快速增長。現代化工業的生產主要是生產資料的生產,礦產資源與能源以空前的規模被開采出來,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廢水、廢氣和廢料等「三廢」又以空前的規模被排放出去,主要在城市及其周邊地區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空中煙霧籠罩,地面污水橫流,工業垃圾和廢物堆積如山,工廠和交通運輸產生的噪音在空中回響。有些「三廢」對生物和人類有很大的毒性,給人們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甚至常常造成人員死亡。
20世紀以來,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繼續加劇。人類更大規模地開采和耗用自然資源,發明並大量使用內燃機,大規模地發展有機化學工業,這些都使環境污染變得更加嚴重。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一些新技術和交通運輸工業的發展,地球上過去未受嚴重污染的區域也受到很大影響。世界上發生了許多致使人員傷亡的事件,如著名的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因吸入含SO3 和H2 SO4 的氣體,導致5天內4000人死亡。眾多巨型油輪在海洋上航行,海上鑽井設施投入普遍使用,使海洋污染越來越嚴重。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使高空大氣的污染日益加劇。就連人跡罕至的高寒山區和兩極地區,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今,地球上已經很難發現潔凈的、未受污染的地區。
開采和利用礦產資源和能源是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最強烈的影響形式之一。其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有以下幾種形式:①耗竭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把可燃性礦物轉變為CO2和碳酸鹽類,消耗、分散經地質作用積聚而形成的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形成化學成分發生變化的新的地理環境;②通過挖掘和堆積作用而破壞土地,在露天或井下開采礦石、建築材料和煤,會造成大量的地表堆積物和許多地下空洞;③岩土體的平衡狀態受到破壞,容易誘發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④影響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補給、徑流與排泄條件,降低地下水位,改變水文網狀態,影響河流的侵蝕與沉積作用;⑤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⑥污染大氣,在開采和堆積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塵埃,在加工冶煉礦石(特別是含硫化物礦石)和燒燃料時都會對大氣產生污染;⑦含硫和其他元素的重金屬礦周圍的土地極易受到污染;⑧海洋受到污染,運輸石油、礦石,從海底開采礦產(特別是石油),從陸地向海洋排放礦渣,這些活動都會造成海洋污染。此外,開采和加工礦石有時會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如礦井塌方造成的傷亡事故、吸入粉塵導致的呼吸道和肺部疾病等。
6. 地理環境是人類物質生活的內容對嗎
錯誤。
地理環境是指一定社會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包括氣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脈、礦藏以及動植物資源等。地理環境是能量的交錯帶,位於地球表層,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錯帶上,其厚度約10—30千米。自然環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氣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構成的自然綜合體。
根據其所受人類社會的影響程度的差別,自然環境又可分為天然環境和人為環境。天然環境(原生自然環境)指只受到人類間接或輕微影響的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地方,如極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澤、熱帶雨林、某些自然保護區以及人類活動較少的海域等。人為環境(次生自然環境)指受到人類直接影響和長期作用而使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地方,如農業、工礦、城鎮等利用地。放牧的草場和采育的林地,雖然它們仍能保留草原和森林的外貌,但其原有的條件和狀態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也屬於人為環境。
7. 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
馬克思認為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終極原因,地理環境有著重要影響,作為生產力發展所必不可少的自然環境,在特定的時期和地區甚至具有決定意義。普列漢諾夫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也有較為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地理環境在人類的形成、工具的製造、生產的種類、生產力發展速度等方面,無不具有巨大甚至決定力量。對於人類社會關系、經濟制度性質的影響則通過生產力來實現間接影響。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巴克爾也在其《英國文明史》中提到,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生產的糧食必然豐富,糧食豐富了,就可以使一部分人從體力勞動中脫離出來從事智力活動。所以,在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發達。由此,我們看到文明的產生與農業生產情況聯系了起來,而農業生產又與其作物所需的地理環境有關。所以文明的起源和發展也就與地理環境產生了莫大的聯系。
所謂地理環境是指地球岩石圈表層與大氣圈對流層頂部之間的地表環境。是岩石、土壤、水、大氣、生物等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形成的社會因素的總體。廣義上包括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同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密切相關。而文明是一種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有文化的狀態,農業文明則是在栽培農作物和飼養牲畜的這一生產事業上發展水平較高的狀態。以湖南為例,湖南山清水秀,沒有北方的天寒地凍,也沒有西域的戈壁沙灘,這里自古就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產地,「湖廣熟,天下足」和「魚米之鄉」是對她的由衷贊美。中華民族的三維始祖炎帝、黃帝、舜帝中炎、舜的歸屬均在湖南。那麼為什麼湖南會有如此發達的農業文明呢?這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是密不可分的,接下來,我將從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三個方面淺析瀟湘農業文明與當地地理環境的關系。
其一,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包括了水源、地貌、氣候等多個方面。從水源上來說,河流似乎總是與人類文明,特別是遠古文明的發展相伴相隨,人類四大文明發祥地,認識上最為統一。這四大流域分別是兩河流域,恆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和黃河流域。湖南位於長江中游沿岸,境內有湘、資、沅、澧四大河流,為瀟湘文明的起源創造了最基本的條件,特別是「八百里洞庭」更為境內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從地貌上說,湖南處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尤其是湘北肥沃的洞庭湖平原成為了該地農業發展的溫床。從氣候來說,湖南為大陸型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光、熱、水資源豐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第二,氣候年內與年際的變化較大。第三,氣候垂直變化最明顯的地帶為三面環山的山地,尤以湘西與湘南山地更為顯著。充沛的水源以及河流沖積而成的平原,還有優越的氣候條件,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這一地區古代農業的發展,農業發展了才能為其他文明的前進提供人力,物力的保障。
其二,經濟環境。
早期農業文明的發展帶動了湖南經濟的發展,而良好的經濟環境有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早在5000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在湖南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過著定
居的農業生活。因受到中原諸部落的影響,當時的湖南就有了種植水稻的經驗。同時,湖南是上古時期比較開發的地區,這主要反映在夏禹治水、黃帝軒轅氏等神話傳說和部分遺跡上。農業發展後,部分人逐漸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從事商業活動,促進了湖南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又對農業提出了更高層次的需求,促使人們改進技術,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春秋戰國時代,位於江南的句吳、於越、東越和東甌以及楚國並「通渠三江、五湖」,改善了水利條件,同時較多地使用了青銅農具,並在春秋晚期鑄造了一定量的鐵制農具,除此之外還注意田間管理和耕作技術的改進,在很大程度上開發了當地農業。考古發現的材料表明,春秋晚期,楚人在湖南已開始使用鐵質工具。在當地出土的鐵制農具足以證明了春秋楚湘農耕開始進入鐵犁時代,雖然沒有像北方一樣大面積的普及,但是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進了農業生產工具開發並促進了湖南的農業經濟的發展。
其三,社會文化環境。
一個地區某一時期內社會文化環境的好壞對農業也有重大的影響,如戰爭往往造成農業生產水平的下降,和平易帶來農業文明的繁榮等。
就社會文化環境這一要素而言,湖南處於南方地區,因為有長江天險從而得以迴避許多災難性的戰爭,總體的社會文化環境良好。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北方人大舉南遷,秦國攻打楚國時,許多楚人移居湖南墾殖,給湘水流域一帶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當時的長沙已成為楚國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在大量的北人南遷後,江南鐵器和牛耕的使用與推廣日益。湖南出土的鐵農具有鋤,鍤,斧等,其中長沙地區發現的鐵農具尤多,達100件以上。此時,牛耕作為生產動力也已受到重視。當地官吏往往能「教用犁耕」,並採取「官貸耕牛」等措施,以利牛耕的推廣,而且南方地區還將北方傳入的旱地牛耕技術轉化為適宜南方水田耕作的技術。可見北人帶來的先進的鐵器和牛耕技術的使用,不論是對當時江南農業生產效率,還是在加大墾田力度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人南移後還帶來了江南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南方地區開始大規模地興建坡塘閘壩,推廣蓄泄排灌的技術,同時重視耕作技術,講求精耕細作。強調農業必須「深耕細鋤,厚加糞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由於農業生產迅速發展,水運交通相當發達,常來往於湘、資、沅、澧四水,與江漢各地進行貿易。北方移民不僅與湖南的土著民族共同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化,也創造了新興的村建制度文化與充滿著神奇色彩的精神文化。由此看出,湖南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對其農業文明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從楚湘農業文明這一例中就可以看到地理環境對整個人類文明的影響:沒有尼羅河的滋潤,就不會有古埃及燦爛的文化;沒有兩河流域優越的地理環境,也就不會有古巴比倫文明;沒有印度河的哺育,古印度將不復存在;沒有滔滔黃河、滾滾長江,華夏文明又怎能得以發揚光大?…… 自人類出現以來,環境就對人類文明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農業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地理環境又從方方面面影響著農業的發展。當然地理環境決定論還是有它的不足之處的,我們應該相信人類可以在適應環境的同時合理地改變自然環境,從而謀求進一步的發展。望採納
8. 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
地理環境 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的意識或精神的基礎.因此,地理環內境對人類社會所容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決定意義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為人類的生產,生存,發展,消亡或離開這個環境提供了物質基礎. 決定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類)及其活動(包括人類活動),都不可避免地有一個產生,發展以至消亡的過程. 在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物質和由物質產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會減少,只能是各種形式的轉化或傳遞,除非來自這個環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離開這一環境. 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順應這一環境的內在規律,在此前提下利用這一環境,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加速,延緩或制止物質的某些轉化和能量的某些傳遞. 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從來沒有達到極限,今天離極限也相當遙遠.而且,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人們對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存在著相當懸殊的差異,利用的方式也 迥然不同 .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的歷史和文化會如此豐富多彩,千差萬別,為什麼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環境中,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人類的活動會出現如此不同結果的緣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