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子根村地理位置
Ⅰ 誰能介紹關於揭西的一些風土人情,還有它的具體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揭西縣位於廣東省東部,蓮花山南麓,潮汕平原西北部,榕江南河中上游。地處東經115『36,至116『18,,北緯23』18,至23『41,。東面與揭東縣相連,西南與陸河縣、普寧市接壤,西北與豐順、五華縣毗鄰。
政區沿革 1965年從揭陽縣劃出西北部13個公社(鎮)和陸豐縣劃出2個公社設置揭西縣。1975年將普寧縣的3個大隊劃歸揭西縣管轄。原隸屬汕頭專(地)區,後隸屬汕頭市,1992年汕頭市劃分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市,揭西縣隸屬揭陽市管轄。縣政府駐河婆鎮。
政區劃分 全縣轄16個鎮、4個鄉、6個國營農林場,有280個村民委員會,37個居民委員會,1641個村民小組。
人口面積 全縣總人口88.6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47萬人,農業人口70.18萬人。旅居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約54.6萬人。 民族構成以漢族為主,還有壯、回、苗、滿、畲、黎等12個少數民族。客家話和潮州話為地方語言。全縣東西長51公里,南北寬36.6公里,總面積1365.37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26.7萬畝,耕地面積29.76 萬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0.42畝,人均山地1.78畝
自然地理條件
地貌 揭西縣是廣東省的山區縣之一。 山地(含丘陵在內)佔全縣總面積84.9%。西北部高山,中部丘陵,東南平原。 以全縣最高海拔1222米的李望嶂為主峰的大北山區,山巒疊嶂,形成一個天然屏障, 自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為開闊平原,最低海拔3.2米(棉湖貢山洋)。
氣候 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熱充足。年平均氣溫21.1°C,1月份為12.7°C,7月份為28.1°C,極端高溫是1982年7月28日為37.3°C,極端低溫是1976年1月17日為-2.4°C。日照年平均1884小時,最多的1971年達2262小時,最少的1975年僅1576小時。無霜期300天以上。霜日多數出現在12月至2月。年均降雨量2105毫米,降雨量較多的坪上蓮花山年平均降雨量2612毫米。
水文 境內97.4%的面積屬榕江水系。全縣河流總長298.9公里,其中榕江南河在縣境內河段71.7公里,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境內11個鎮。河流密度每平方公里為0.219公里。年平均徑流量18.172立方米。
自然資源 揭西縣水力資源豐富,水能理論蘊藏量21.6 萬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的有13.9 千瓦。 目前已建成龍 頸、北山、橫江等大中小型水庫63座,建成中小型水電 站75座,裝機容量9.34 55-千瓦,年發電量3.75億千瓦 時,其中揭陽市屬4座電站,裝機容量4.03萬千瓦,年 發電量1.4億千瓦時。地熱資源豐富,溫泉多,流量大, 溫度高,主要溫泉12處, 自然湧泉量每秒7.32至10公 升,水溫58°C至84°C,為水產養殖提供得天獨厚的條。 山地廣闊,主要樹種有松、杉、桉、相思、格木等。主要 水果有柑桔、香蕉、油柑、桃李、橄欖、龍眼、荔枝、無核黃皮、彌猴桃等。金屬礦產種類較多,主要有鎢、錫、 銅、鉛、鋅等。非金屬礦種主要有優質礦泉水、稀土、瓷 土、水晶石、 甲長石等。稀土、瓷土儲量尤為豐富,品質 優良,稀土儲量約20萬噸,瓷土儲量在5億噸以上。還有豐富的中草葯和野生動物資源。
自然災害 揭西縣地近沿海,台風較多,平均每年4.8次,多發生在7月和8月。春季低溫陰雨,晚秋寒露風,冬季輕霜有時冰凍,對農作物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
經濟發展概況
建縣以來,揭西縣經濟有較快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綜合實力明顯增強。2001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44.53億元, 比2000年(下同)增長7.3%;工農業總產值64.83億元, 比增12%。
農業 揭西縣歷來以農為主。盛產水稻、小麥、甘薯、糖蔗、花生、黃紅麻,還有馬鈴薯、蘑菇、生薑、蔬菜等。耕作制度多為稻、稻、麥(蔬菜)。1988年揭西縣被列為廣東省唯一的小麥生產基地縣, 1997年被列入國家商品糧基地建設縣。糧食生產連年獲得豐收,2001年糧食總產19.73萬噸。近幾年來,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高產、高質、高效農業。突出抓好甜玉米、青欖青梅、茶葉、蔬菜和珍禽五大龍頭企業建設。目前,全縣累計創辦甜玉米基地1.1萬畝、青欖基地9萬畝、青梅基地3,5萬畝、茶葉基地4.3萬畝、蔬菜基地11萬畝,珍禽年飼養量150萬只,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主導產業。2001年全縣農業總產值11.05億元,農村人平年純收入達3100元。
工業 建縣之初, 以小手工業為主,經過30多年的努力,現已擁有醫療器械、汽車配件、摩托車製造、塑料、紡織、陶瓷、印刷、稀土、電器、五金、建材、食品等20多個門類,形成了比較完整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2001年全縣工業總產值53.78億元。主要的工業產品有系列的高新技術醫療器械、汽車配件、摩托車、變壓器、電子計量器、軸承、 日用陶瓷、建築瓷、小五金工具、電纜、電線、硅鐵、毛巾、塑料製品、電子琴、石板材、餅干、礦泉水等。近幾年來,個體私營企業迅猛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棉湖的五金、 電線、 電纜、塑料、彩印,河婆的摩托車、汽車配件、 電子琴,灰寨的紡織,鳳江的涼果加工等特色行業和特色產品。「三資」和「三來一補」企業逐年增加,目前已發展到236家。
商業外貿 全縣擁有綜合、專業市場31個,總面積達17.3萬平方米。在實行市場規范化管理工作中,棉湖中心市場被評為國家級文明市場。從事商品流通的零售網點9161個,從業人員1.6萬人。200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9。32億元,集市貿易成交額7.35元。
2001年,外貿出口總值1155萬美元,主要出口產品有抽紗、服裝、毛巾、醫療器械、化工機械、陶瓷、電子玩具、打包機、五金製品等,遠銷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實際利用外資948萬美元。
財稅金融 財稅收入穩步增長。2001年,全年工商各稅收入10205.9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753萬元,其中地方工商各稅收入3483萬元。財政總收入3.10億元,財政總支出3.09億元。金融安全平穩運作。2001年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款31.9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4.45億元,現金累計凈投放12.24億元。社會保障體系
逐步完善,社會保險覆蓋全社會,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全面實現社會化發放。
基礎設施概況
交通運輸 全縣境內有公路總長748.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密度54.8公里,20個鄉鎮和280個行政村可通汽車。全縣擁有機動車16872輛,全年總貨運量487.6噸。特別是1992年以來,全面進行公路升級改造,水泥公路由1992年的10.4公里增至現在的280.3公里,實現了鄉鎮公路水泥化,被評為廣東省「八五」期間交通建設先進單位。全縣有出境公路6條,連接國道和省道,縣城至國道324線38公里,棉湖鎮至省道1930線8公里。
郵政通信 1980年9月縣城開始使用程式控制電話,至2001年,全縣程式控制電話總容量12.5萬門,電話普及率達每百人10部,實現了電話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全縣程式控制電話網路和6蕊光纜480路數字微波通訊可直撥全國各地和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移動通訊覆蓋全縣;開設3個尋呼台,開辦了DDN專線、網際網路、視聆通、 圖文傳真、郵政特快專遞等郵電業務。 1992年列為全國郵電業務收入百強縣之一。
電力建設 全縣擁有22萬伏輸變電站1座、11萬伏 輸變電站4座,3.5萬伏輸變電站6座,5000千瓦火力發 電廠1座, 與省電網聯結形成了水電、火電和省市電網三 位一體的供電系統,2001年基本完成農村電網第一、二期 改造任務,農村到戶電價降至每千瓦時0.89元,為發展 工業生產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創造了較好的條件。用電價 格分類計算,對「三資」企業和工業園區的用電給予優惠。
供水設施 揭西縣淡水資源奉富,縣城供水系統日供 水可達4萬噸,棉湖自來水廠日供水可達2萬噸,能給生產 和生活用水提供足夠保證。
旅遊業概況
揭西縣奇山秀水,爭妍斗勝。旅遊資源豐富,全縣有大小景點188個,名勝古跡48處,其中主要景點35個。 霖田祖店、天竺古岩、廣德洞天、寶塔飛渡、龍潭飛瀑、 轟鳴仙石、雲湖兩月、石靈古剎等稱為揭西八景。近年又 新開發了大洋旅遊度假村、龍山風景區、黃滿礤瀑布、棉 湖古打鐵街等景點。還有周恩末、蔣介石、廖仲愷東征時駐足過的棉湖興道書院、河婆大光學校、大同醫院、 中華醫院等重要歷史紀念地。
霖田祖廟 相傳建於隋代,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原名明貺廟,又名三山祖廟,俗稱大廟。在河婆鎮之西2公里的玉峰東麓。廟前有拱形石橋,石門內是大院,有正殿、後殿、斜殿,共有59尊神像。廣東、福建、台灣三省及東南亞各國有幾百座三山國王廟都源於此廟。八十年代以來,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資500多萬元,將祖廟修茸一新。三山祖廟現正成為粵東地區的旅遊勝地,港澳台同胞、海外僑
胞和潮汕地區的遊人香客前末觀光瞻拜的絡繹不絕,被汕頭市旅遊局定為重點旅遊點。
天竺岩 座落河婆鎮西南4公里處的銀山山腰中,寺內一天然石洞,上為巨石覆蓋,刻「天竺岩」三字。岩內後殿供奉如來佛祖、十八羅漢、四大金剛神像。據《廣東通志》記載,此岩建於宋嘉定中期,1981年被縣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德庵 位於河婆鎮之東2公里的老虎竦山腰。此庵建於清初,庵堂建築在一個完整的大石上面,庵下奇石如林,前後古木參天。在庵前懸崖之下,有一洞口,叫「別洞天」, 沿洞內迂迴步級而上, 可直達庵門, 坐在庵門,可鳥瞰河婆全景。庵內供奉佛祖、觀音菩薩和十八羅漢。庵的左側有一註生娘娘廟,離庵百餘米有一個石窟供奉「羅福山』』神位,又叫「下庵」。庵後還有多外石窟,內寬百米,迂迴曲折,深不可測。該庵經過重修更為壯觀。1981年定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潭飛瀑 在南山鎮之西北,有兩個龍潭:一是上龍潭, 又稱條河龍潭;二是下龍潭,又稱田心龍潭。上龍潭位於龍潭河上游,流水湍急,飛下高岩。此岩高達50米,上有巨石聳立兩旁,酷似石門。下插深潭,飛流直下,激起狂波,沖成深潭,石潭廣敞,深不見底,潭水發黑,望之心悸。古昔之時,如逢春旱,則有潭邊求雨的祭禮,世稱「打龍潭」。下龍潭位於灰寨河上游,流至田心村之北,結成龍瀑深潭。下龍潭上游,興建了北山水庫和電站,其水管長達1200米,落差達500米,為潮汕落差最高之電站。
大洋旅遊度假區 大洋鄉地處揭西縣城東北30公裏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之上。高海拔與亞熱帶氣候相互作用的特點,使該地山清水秀,雲霧繚繞,盛夏亦如涼秋,是避暑度假的勝地。二十年代即有英、美、法、德的傳教士、商人在此建別墅山莊、教堂、學校。1994年,旅居馬來西亞的鄒順達先生投巨資興建大洋旅遊度假區。規劃建設的項目有: 國際高爾夫球場、度假村、會議中心、直升飛機場等。 目前,三十六洞國際高爾夫球場首期十八洞已竣工,大洋國際高爾夫球俱樂部正式開業。度假村、會議中心、娛樂城等配套設施也已逐步完善。
近幾年來,揭西縣旅遊業發展很快,打出「韻味獨特潮客風,綠色生態揭西遊」的品牌,旅遊觀光者逐年增加。1990年以來,到揭西縣旅遊、訪問、尋根探祖、從事各項活動的外國、港澳台同胞、僑胞和國內旅遊者日益增多,2001年,全縣共接待遊客26.2 萬人次。揭西已成為粵東地區的旅遊勝地之一。
社會發展概況
文化藝術 在縣城有縣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鄉鎮設文化站20個。縣圖書館藏書2萬余冊,縣博物館收藏有舊石器時代以來的文物428件。全縣有影劇院14座,潮劇團1個演職員38人,業余劇團2個。還出版《揭嶺》、《鄉情》、《北山文藝》等刊物和《揭西民間故事》。
教育 2001年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308所,在職教師7546人,在校學生171576人。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全民增強了教育意識,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使辦學條件大大改善,教育質量不斷提高。1995年通過省、市「普九」達標驗收,1996年被評為全國「兩基」工作先進縣。2001年認真做好農村貧困家庭子女義務教育
階段免收書雜費工作,解決了15033名學生入學難問題,有效控制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流失。
科技 1976年成立縣科學技術協會,1978年成立縣科學技術委員會,1994年成立「揭西縣科技進步基金會」1999年建成「揭西縣科技信息網路中心」。全縣有科研機構2個,科研團體10個,科技人員13642人,其中高級職稱273人,中級職稱2197人,初級職稱11172人,農民技術員84人。
醫療衛生 設有縣人民醫院、中醫院、棉湖華僑醫院、骨傷科醫院、慢性病防治站、婦幼保健院、衛生防疫站、葯品檢驗所、衛生技術培訓中心等醫療防疫單位, 鄉鎮設中心衛生院6所、衛生院14所,鄉村衛生室357個。全縣擁有病床694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386人。1999年建成投資1000多萬元的棉湖華僑醫院,縣人民醫院門診大樓、住院樓已投入使用,醫療衛生事業實現初級衛生保健
目標。
廣播電視 全縣有縣級電視台、廣播電台、有線電視台各一座。「揭西電視台」於1994年國慶節正式開播。各鄉鎮有調頻台10個,電視差轉台14座,安裝有線電視7.7萬戶,電視覆蓋率達到90%。
體育 全縣有400米標准田徑運動場、燈光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等級裁判員92人,其中一級裁判員4人;等級運動員107人,其中運動健將3人。1976年建縣少年兒童業余體校,分田徑、籃球、排球、乒乓球班,向上級輸送運動員129名。2001年揭西籍體育健兒在第九屆全國運.動會上獲得了2項冠軍。
環境保護 把環境保護與創建國家生態示範縣結合起來,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2001年我縣把生態縣建設列入「十五」規劃綱要,並全面啟動項目建設。全面落實環保目標任期責任制,加大環保投入,強化環境管理和生態建設,確保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目前,我縣已建成新的環保中心大樓,並配備一批環境監理、監測儀器
設備。組織對榕江南河進行綜合整治,大大減少了水質污染。大北山森林公園也著手進行開發保護。
Ⅱ 雲夢山地理位置
雲夢山在國來內有好幾源處。
1、河南鶴壁雲夢山
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淇縣西部,衛輝市東部交界處。屬太行山脈,主峰海拔577米,自古以來就是游覽勝地,歷代文人墨士留下不少詩章、摩崖題記和碑刻,在山頂還有著空中草原——雲夢大草原,一派塞外風光。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佳旅遊景區。
2、陝西銅川雲夢山
位於陝西省銅川市宜君縣雲夢鄉以北15公里,北距宜君縣城30公里,南距銅川33公里,主峰海拔1535米,屬橋山山脈子午嶺余脈,焦坪雁門山嶺高峰之一。山高勢險,每年夏季雲蒸霧繞,自然風光和道教文化和諧共處。
3、河北邢台雲夢山
位於太行山中段、晉冀交界的邢台縣冀家村鄉石板房村,東距邢台市65公里,交通便利。文化底蘊深厚,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4、山西交口縣雲夢山
位於隰縣以北、交口縣城西15公里的石口鄉橋上村,海拔1800米,地處一地質斷裂帶上,裸露的懸崖石壁高數十丈,呈彎曲條帶狀分布,構成雲夢山的主體,林木茂盛,谷深幽靜,山峰雲環霧繞,有雲山夢境的味道。這里最值得稱道的是絕壁廟宇、天然岩洞、峭壁懸棺和懸崖飛瀑,這一切都撩撥起遊人探險的好奇心。
Ⅲ 江蘇省的地理位置
江蘇省地處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和長江、淮河下游,東瀕黃海,北接山東、西連安徽,西北與河南接壤,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海岸線長1000多千米。江蘇,得名於清朝江寧府和蘇州府二府之首字,簡稱「蘇」。省會城市為南京。江蘇傍江臨海,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11%的土地上,全省常住人口7600.1萬人。連綿近1000公里的海岸線擁抱著約980萬畝的黃金灘塗。江蘇境內平原遼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在此橫卧,歷史上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江蘇歷史悠久。這里是中國吳文化的發祥地,早在數十萬年前南京一帶就已經是人類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現了原始村落,開始了原始農業生產。3000多年前,江蘇青銅器的冶煉和鍛造,已達到很高的技術水平。公元3-6世紀,南京成為中國南方的經濟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紀以後,全國經濟重心南移,有所謂「天下大計,仰於東南」的說法,揚州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城市。公元14-17世紀中葉以後,蘇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為我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祥地。19世紀末葉,繅絲、紡織、麵粉、採煤等近代工業,在無錫、南通、蘇州、常州、徐州等地陸續興起。此後,江蘇的經濟、社會發展在中國一直名列前茅。
Ⅳ 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及風俗
一、地理位置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從地圖上來看,俄羅斯所在的緯度跨度是比較大的,南北跨越了30個緯度,而東西方向的經度上更是跨越了150度。在南邊,俄羅斯與中國、蒙古、哈薩克等國家相鄰,在西邊又同芬蘭、烏克蘭等國家相鄰。從地形上來說,俄羅斯國內平原、高原各種地形比較多。
俄羅斯國家地跨歐亞兩個大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俄羅斯的經緯度位置是位於30°~180°E,50°~80°N。
二、風俗
1、社交禮儀在人際交往中,俄羅斯人素來以熱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稱於世。在交際場合,俄羅斯人慣於和初次會面的人行握手禮。但對於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別重逢時,他們則大多要與對方熱情擁抱。
在迎接貴賓之時,俄羅斯人通常會向對方獻上「麵包和鹽」。這是給予對方的一種極高的禮遇,來賓必須對其欣然笑納。 在稱呼方面,在正式場合,他們也採用「先生」、「小姐」、「夫人」之類的稱呼。在俄羅斯,人們非常看重人的社會地位。因此對有職務、學銜、軍銜的人,最好以其職務、學銜、軍銜相稱。
依照俄羅斯民俗,在用姓名稱呼俄羅斯人時,可按彼此之間的不同關系,具體採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與初次見面之人打交道時,或是在極為正規的場合,才有必要將俄羅斯人的姓名的三個部分連在一道稱呼。
2、服飾禮儀俄羅斯大都講究儀表,注重服飾。在俄羅斯民間,已婚婦女必須戴頭巾,並以白色的為主;未婚姑娘則不戴頭巾,但常戴帽子。 在城市裡,俄羅斯目前多穿西裝或套裙,俄羅斯婦女往往還要穿一條連衣裙。 前去拜訪俄羅斯人時,進門之後務請立即自覺地脫下外套、手套和帽子,並且摘下墨鏡。這是一種禮貌。
3、餐飲禮儀在飲食習慣上,俄羅斯人講究量大實惠,油大味厚。他們喜歡酸、辣、鹹味,偏愛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愛吃冷盤。總的講起來,他們的食物在製作上較為粗糙一些。 一般而論,俄羅斯以麵食為主,他們很愛吃用黑麥烤制的黑麵包。除黑麵包之外,俄羅斯人大名遠揚的特色食品還有魚子醬、酸黃瓜、酸牛奶,等等。
吃水果時,他們多不削皮。 在飲料方面,俄羅斯人很能喝冷飲。具有該國特色的烈酒伏特加,是他們最愛喝的酒。 此外,他們還喜歡喝一種叫「格瓦斯」的飲料。 用餐之時,俄羅斯人多用刀叉。他們忌諱用餐發出聲響,並且不能用匙直接飲茶,或讓其直立於杯中。通常,他們吃飯時只用盤子,而不用碗。 參加俄羅斯人的宴請時,宜對其菜餚加以稱道,並且盡量多吃一些,俄羅斯人將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經吃飽。
(4)岩子根村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俄羅斯的氣候特點
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8℃~-10℃ ,7月平均溫度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嚴寒而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
位於俄東北部的奧伊米亞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點之一,1月平均溫度-50℃,歷史最低值-71.2℃。
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或稱(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
Ⅳ 神農架的地理位置在哪
神農架湖北西部邊境接壤,東與湖北省保康縣毗鄰,西與重慶市巫山縣南興山,巴東長江三峽,北附近的房縣,竹山近武當。總面積約3000平方千米。神農架是一個景區,是一個行政區域。神農架面積的?3250公里,林地佔85%以上,森林覆蓋率達68.5%。
神農架山脈從秦嶺山脈東端,由西南向東北延伸。景觀與山區交錯,脊嶺連續,水平懸殊的特點。最高海拔3105.4米,最低海拔398米,海拔較高,隨後由暖溫帶迭戈現在,中溫帶,寒溫帶多種氣候類型。在該地區形成一個立體的景觀帶。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立體小氣候,神農架十字路口的過渡地區的北部和南部中國植物物種和動物數量茁壯成長。有無數奇山山谷,奇不同的溫泉水,奇樹異木,花卉,的奇草蘑菇不同,奇怪的鳥類和動物,啟東不同的點,想知道不同的概念,奇通不同的氣味,並建立一個大型的規模,風格獨特的國家森林公園。神農架僅僅是一個在世界上同緯度森林生態學研究具有全球意義的綠色寶庫。
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那裡有許多古老,稀有和特有植物。
神農架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據調查,脊椎動物334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滇金絲猴,華南虎,金錢豹,白冠長尾雉,金雕,大鯢,54。這里現有金絲猴分布在東部,分別為共有金絲猴800-900的。此外,白熊,白麝,白鹿,白蛇,白化動物大多發現。
現有的旅遊資源特點
神農架范圍,旅遊景點,在許多獨特的風景旅遊區。的主要特點及其資源:
無人機的山谷,神秘的,引進的探頭。
神農架山是巨大的,高聳入雲的山脈,地勢高,有大量的獨特的高山,如金猴嶺,巫山,送崀山老君山,燕子通,天門通,巴東通過。神農架不僅以群山巍峨已知,美國千峽谷溝壑縱橫顏色掛,碧水中流,期間游泳,身臨其境的庫。神農架山谷景觀是多種多樣的,既長而窄,如在15公里長的紅色地板畫廊,三瀑橋五潭六洞七塔八寨完全整合的36座山峰。
總結出了旅遊景觀:
一個是保存較為完好的原始的森林群落,原始的自然景觀和古老的珍稀植物和動物物種,給人神秘的感覺。在原始森林中,揮之不去的,厚厚的皮毛和古老森林中的樹木,根深蒂固的藤蔓鋪路。加上獸鳴鳥啼,更深厚的古代奧運會,夏季旅遊觀光,躺在柔軟的草地上,仰望藍天白雲,聽著陣陣林濤,別有一番樂趣。
第二是有很多晦澀難懂的科學之謎,如「野人」之謎,白化動物之謎,高山潮汐和夏日冰洞之謎,驢狼神秘的神農架。日益增強其神奇的色彩。最早的傳教士,英國和美國的利益神農架資源採集的植物標本的科學價值,科學界感到震驚。
神農架傳說炎帝神農氏腳手架葯材。
珍稀動物,花卉葯物國家無可比擬的。
優越的地理位置,神農架林區,森林茂密,植被豐富,氣候復雜多樣的地形使它成為一個野生動物的天堂的同時,大量的珍稀物種在當今世界上是罕見的,神農架植物花卉不僅種類繁多,分布范圍廣。
啟東岩石,瀑布,雲霧,美麗。
神農架喀斯特岩溶地貌,境內的洞穴,堆放轉迂迴,奇怪。萬燕棲息的燕子洞,冷熱冷熱一天觀潮孔,盛夏冰凍冰洞,常年刮風的風洞,雷魚洞魚,吞煙吐霧雲洞,樹蛙成群的青蛙洞,三次孔,悠揚悅耳的音樂洞,懸崖花水簾洞,仿若水晶宮三寶洞,神秘和離奇,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在太陽鎮風扇瀑布,潮汐潮汐河瀑布,小當陽市老人瀑布,香溪源的仙女瀑布沿河魚泉瀑布是最有趣的。
現有旅遊產品的情況下
自然景觀旅遊產品
沉神農奇峰,異石,的神農瀑布,絲綢神農神農曙光,神農的夕陽美景,?雲神農神農洞穴,古老的神農,沉倩橋,神農神農設置,冬天場景,的神農秋季,神農步道
2,自然資源類 BR p>珍稀動物,植物的寶庫神奇的草葯,白化動物,野人之謎,本地
人文景觀和社會文化資源,旅遊產品
神農文化,中國人的民族史詩,「黑暗」,古代的文物仍然存在,大陽日灣寺 - 凈蓮寺佛河,九紅消失了 - 一天前景寺,改變歷史的痕跡----化石山建築遺跡 - 古老的藝術石刻和木雕,南方絲綢之路 - 川鄂古鹽道,創造勞動婦女 - 神農架民俗民間刺綉欣賞,古老的藝術之花 - 教會發揮
4,民俗風情:婚姻,喪俗,食俗,生產習俗
婚俗:「網戀」,「認親」,「元旦」,「選修」,「哭泣」「婚禮「,」左「,」的盛宴親,「奪床」,「省親」10個進程。反映土家族人豐富的感情和想法。
喪俗:打喪鼓,唱喪歌鼓是神農架的葬禮的主要特點。土家族人認為,人們被殺害,是很自然的事情,不需要悲傷的葬禮為一件喜事,也有一個「白色的婚紗,說:」
BR />食俗:神農架食俗酒俗最多樣化的,常常讓客人酒足飯飽,有樂趣,走了。「門杯」,「捉麻雀」,「杯」,「轉子」,「上下樓梯,跳杯」 「國王杯」,「傾杯」的規則,反映神農架山區的好客和豪爽。
勞動的習俗:一個的天歌形式除草敲擊是一個主要的娛樂神農架野外工作。晨報大霧天氣,只聽鑼鼓沒有人,雙手撥開雲和霧,山養殖民歌的勞動場面生動地再現了......
5,民間故事,民間傳說
香溪源傳說,神農山,茶,苔蘚,骨碎補猴七毛錢,「姜」,命名後的黑頭發,雲霧草,老朗逸,焱熾劍斬龍頭珠
6,小吃
蘑菇燉雞,岩耳燉雞湯,懶豆腐,臘肉,鹹菜,野菜系列,苞谷酒
Ⅵ 請簡介八達嶺長城的地理位置及軍事防禦的作用和特點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八達嶺地理環境優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1998年,八達嶺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八達嶺的年平均氣溫比北京低3℃以上。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達嶺長城其關城為東窄西寬的梯形,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萬曆年間曾修葺。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於萬曆十年(1582年)。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牆,台上四周砌垛口。
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明長城的八達嶺段是長城建築最精華段,集巍峨險峻、秀麗蒼翠於一體,「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
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台。起自川草花頂,經石佛寺口、青龍橋東口、青龍橋西口、王瓜峪口、八達嶺口、化木樑口、於家沖口、黑豆谷口至石峽峪,全長約12千米。八達嶺長城、關城、城牆、要塞及關溝中部的居庸關構成明代北京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岔道城 岔道城
在八達嶺火車站附近,有一座氣勢雄渾,建築堅固的大城堡,這就是"北門鎖鑰"關城的前哨指揮部——岔道城。據《居庸志略》載:"八達嶺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為八達嶺之藩籬"。當時設有"把總"三名,駐兵八百員,在八達嶺長城中起著十分重要的軍事防禦作用。
古炮
陳展於八達嶺關城內登城入口處的馬道旁,共有五尊鐵炮,為當時的先進武器之一。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長2.85米,口徑105毫米,射程達千米以上,威力甚大。炮身上刻有"敕賜神威大將軍"字樣,為明代崇禎十一年(1638年)製造。該炮是1958年從八達嶺東十餘里的張堡地方運來的。另外四尊牛腿小炮,為1957年整修長城時的出土文物,同時還發掘出數百枚炮彈,均為明朝製品。據《武備志》記載:"古代以機發石,其機之木架,形如虎蹲。後來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發開花彈者,名虎蹲炮,俗稱田雞炮",由此可見當時武器情況之一般。
關城
八達嶺關城東門外有一座廟,名望京寺,內有石岩鑿成的大悲佛像;西門外立有牌坊,橫額書「驅胡萬里」。弘治十八年(1505年)經略邊務大理寺少卿吳一貫修建關城時,廟及牌坊皆拆毀。關城設東、西關門,西城牆下部用10餘層花崗岩條石壘砌,上部砌大城磚。牆寬20餘米、厚17米、高7.8米;頂部為長方形城台,長19.8米、寬14.15米,面積280.17平方米,四面築宇牆垛口。城台兩側30~40米處,各建敵樓1座,以牆連通,與關城構成犄角之勢。西城牆兩側連接有南、北兩道城牆,兩牆均建於山脊之上,東低西高,成U字形,在東門相遇。城牆厚3.3米、周長2 070米、高7.6米。東西門相距63.9米,城內面積約5 000平方米。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東門,門額書「居庸外鎮」;萬曆十年立西門,門額書「北門鎖鑰」,均保存完好。
城牆
八達嶺長城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寬6.5~7.5米、頂寬4.5~5.8米。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青龍橋一帶,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牆兩側用花崗岩石條包砌,石條寬0.5米、高0.4米、長0.8~1米不等,最長石條達3.1米,重1.5~1.7噸。無論陡峭山坡或平緩地段,石條均逐層水平壘砌,縱橫交錯,橫架豎壘,咬合成一體,合縫處灌以灰漿。牆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砸實。牆上體為3~4層城磚,用石灰膏粘接灌縫。城面上用牆磚鋪砌,使牆頂平整。牆磚長0.4米、寬0.2米、厚0.1米,每塊磚重15千克,在坡度較大的陡峭地段,築成梯道,便於上下。牆頂兩邊有磚砌矮牆,外側叫雉堞或垛牆,內側叫宇牆或女兒牆。垛牆為迎敵面,牆高1.7~2米,便於掩護人體,一般在人體胸部高度開始築垛口,垛口之間距離約1米。垛口的磚是特製的,一邊為斜邊,碼在口上,呈扇面狀,外寬內窄,觀察面大。擋垛上部設有瞭望孔。牆下部砌有射孔,用以射箭投石。部分射孔和瞭望孔的磚面上雕有圖案花紋。內側宇牆高約1米。垛牆和宇牆都用城磚砌成,牆頂用一層脊磚。脊磚兩邊低中間高,或內側高外側低,便於排水。城牆頂部形成有牆的巷道,在兩邊牆根砌有小水槽,積水沿水槽流到較低處的宇牆下部,經出水孔把水引至牆外的吐水嘴上,瀉流城牆外。吐水口是1米多長的石槽,在長城內側,伸出牆體以外。每隔一定距離,城牆下部即開有一個登城口。口為券門洞,高1.8米、寬0.8米,門框用4塊規格一致的石料組裝,門內有石階,通向城牆頂上。城牆在跨過溪流、沙河的地方都用磚砌成水門,有的大如城門,如石佛寺水關;有的較小,像一座橋,城牆從橋上經過。城牆經過小路時留有一個過門,平時可以出入,戰時堵塞。
敵樓
八達嶺長城共有敵樓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的牆台,也有上、下兩層的敵台,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台堡的距離根據山勢和地形而設。一般敵樓為兩層,高10米、長寬均10米。全部為磚石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頂部做成許多拱券,有梯道上下。兩層均有射擊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樓上有垛口,台突出牆外,收牆於台內。已修復南四樓、北四樓及北五樓等16座敵樓。
①南、北四樓。位於關城南、北兩峰上,南、北各有4座敵樓,是最早開放游覽的地段。兩峰相對高差大、坡度陡,敵樓由低處向高處依次峙立,南北遙相呼應。從關城到南四樓,城牆長685.8米,高度上升127米,平均每6米即上升1米。三樓與四樓之間,山勢陡峭,城牆逶迤約500米,最險要處坡度達70度。從關城到北四樓,城牆長767.5米,高度上升155米,比南峰距離長,但較南峰平緩。過第三樓呈馬鞍形,先下到鞍座部再往上登第四樓,此段有100餘級台階。這8座敵樓與敵樓之間的長城於20世紀50年代修復。北峰4座敵樓本為兩層,只恢復了3座,第三座的上層未恢復;南峰第一、二座的上層也未恢復,南三樓上原有鋪舍,柱基依在,未復原。每座樓原來都有記載修築經過的題名石碑,已無存,只留碑座。有的敵樓券門的門樞臼和放門杠的孔眼依稀可見。
②北五樓。券洞最多的敵樓。樓長9.25米、寬9.34米,上下兩層。從券門進入一層,內有許多券洞,每面4行磚垛,每垛之間都用券頂拱連,共30餘個券洞托起第二層的地面。
③北六樓。面積最大的敵樓。樓長12.6米、寬8.5米,底層面積約100平方米。長面7行磚垛,寬面4行,垛頂發券,形成四方廊形券道,中間留空,成為長方形天井。可從天井登梯上到樓頂。
④北八樓。海拔888米,為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敵樓,是俯瞰長城最佳之處,故又名觀日台。樓內兩層,有梯可上。一層迎敵面有6個箭窗,其數目之多居敵樓之首。關城平台到北八樓長城相距1500餘米,相對高度228米。
⑤建有鋪舍的敵樓。新修復的敵樓中有兩座建有鋪舍。一是北十樓,一是南六樓。鋪舍是建在二層樓上的小屋,硬山頂,雕窗紅柱。
墩台
又稱烽火台。八達嶺長城外的東、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圍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吊橋,外設塌窖陷阱;門道上置水櫃,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階,以繩梯上下;每台有火銃、火炮2門,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駐軍防守,與城堡組成一個縱深防禦網。明成化二年(1466年)規定舉烽辦法,即敵人來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
又稱牆台。指稍高出長城牆頂,四周砌有堞牆、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築。此是古代士兵們的巡邏放哨之處,以及發生戰爭時進行據守防禦的地方。例如八達嶺關城門頂的平台,即為城台。
戰台
修築於長城沿線的交通要道或地勢險要之處,為碉堡式建築,有一、二、三層之分,規模大小不 一。內可儲兵器、彈葯及其他戰略物資,作用大於敵樓。據明代劉效祖所著《四鎮三關志》記載,在戚繼光的規劃和督辦下,從山海關至北京的長城沿線,共築敵台、戰台一千二百座(原計劃要建三千座)。當遇戰爭爆發之時,在敵台上可"從上臨下,用火器、佛郎機、子母炮更番擊打","器用盡以火炮代之"。一個戰台一般需30人守台、30人守垛,分6伍,備火葯300斤。此外,在戰台上還存有神箭、鐵棍,以及數以千計的大小石塊,同時還儲備一個月的口糧和用水等。這種"製作久而彌精,心思熟而愈巧"的戰台設施,既可出擊,又可據守,並可與長城上的城台、敵台(敵樓)等軍事設施密切配合,以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大大地增強作戰威力,有效地阻擊敵騎進攻,在軍事防禦上起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戰術作用。
即使是有了火器的時代,要塞和陣地的依託仍然是必不可少,長城本身就是積極防禦的代表傑作,在要塞中可以安全保護我們的軍隊,囤積糧草物資,長城最大的作用不是在於那道牆而是牆連接起來的要塞,這樣的一個要塞的作用至少超過了那些普通的要塞多個以上。歷史上游牧民族對長城常常苦惱不已,他們只能在防禦堅固集有重兵的要塞前面戰斗才希翼戰略上的突破。而迫使他們在不利環境下的會戰正是長城的發揮的軍事意義。而正是有了長城,那些原本孤立的要塞不再是孤立的了,因此也更不容易陷落。
明朝初期蒙古族的勢力還十分強盛,朱元璋採納了朱升「高築牆」的建議,不僅各州府縣的城池構築得十分鞏固,而且對長城的修築和防務十分重視。在長城外建立軍事重鎮,封諸王子率軍駐扎邊鎮,實行軍屯以守國境。大體沿長城一線劃為九個防區,是謂「九邊」:「九邊」之前,設置了大寧[寧城]、開平[多倫]、東勝[托克托]三衛;並且分別以居庸、紫荊、倒馬「內三關」和雁門、寧武、偏關「外三關」為樞紐,構成兩道長城防線。占燕山、軍都山、太行山以及恆山、管涔山、呂梁山之地利,加大了防禦縱深,瞰制了主要殲敵戰場。這種防禦布勢,不僅著眼於敵人從正面[薊州、宣府、大同]進攻,而且考慮了敵人取陝、晉組織戰略迂迴的可能,是比較縝密的。京師核心防禦的組織,充分體現了環形防禦的思想。主要防禦方向居庸關的外鎮在八達嶺,再往北有岔道城,而南口堡則既是接應前出的據點,亦是防敵側背包抄的對外正面。京東方向,則針對通州北塞籬村至懷柔蘇家口間地形平漫的不利情況,密築敵台,界之以牆,使京師有重關之險。由於邊防的鞏固,保障了國家的安定,社會的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明成祖時,利用長城作為掩護野戰部隊集結的基地,親率大軍進行五次北征,保護了邊境不受侵犯和襲擾。成化時,由於延綏巡撫都御史餘子俊調集軍民大修邊牆,使侵入河套的韃靼退兵,邊牆完成後八年之久不敢犯邊境。隆慶時,邊患千緊,於是調抗倭名將戚繼光到薊州主持長城防務。戚繼光自選沿山海關到居庸關長在構築空心敵台,加強長城的防禦功能,其次根據長在附近地形特點,訓練守城部隊,在邊外山谷丘陵地用步戰,平原開闊地用車戰,近邊之地用馬戰。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兀良哈朵顏部酋長董狐狸率部侵擾邊境,被戚繼光打敗,並派兵出塞追地擊,將董狐狸的北北長禿擒獲,後來董狐狸嫻率族民三百人,叩關請罪表示願意投降,才將長禿放回,並建立通貢互市關系。戚繼光在薊州的十六年間,邊防安定,生產發展。戚繼光認為,「守固以築台為策,而戰必以練兵為先,」將築城與訓練雙管齊下的經驗,甚得重視。
Ⅶ 尤里是哪個國家,它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尤里·加加林
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
(Ю́рийАлексе́евичГага́рин,1934年3月9日—1968年3月27日),蘇聯宇航員,蘇聯紅軍上校飛行員,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
加加林在1934年3月9日生於蘇聯斯摩棱斯克州格扎茨克區的克盧希諾鎮,一個集體農庄庄員家庭,白俄羅斯人。1959年10月,前蘇聯首位宇航員的選拔工作在全國展開。加加林從3400多名35歲以下的空軍飛行員中脫穎而出,成為20名入選者中的一員,並於1960年3月被送往莫斯科,開始在前蘇聯宇航員訓練中心接受培訓。在訓練中,加加林憑借其堅定的信念、優秀的體質、樂觀主義精神和過人的機智成為前蘇聯第一名宇航員。1960年,加加林加入共產黨。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零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克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歷時1小時48分鍾,於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薩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區,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他駕駛的東方1號飛船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載人進入外層空間的航天器,就在他的108分鍾的飛行過程中,加加林由上尉榮升為少校。
加加林完成了史無前例的宇宙飛行後,全世界都對他揮手致敬,莫斯科以極其隆重的儀式歡迎凱旋的航天英雄:禮炮在轟鳴,歡騰的人群在喊叫,豪華的護送隊,為加加林加冕大大小小的國家勛章。在這次歷史性的飛行之後,加加林榮獲列寧勛章並被授予「蘇聯英雄」和「蘇聯宇航員」稱號,並曾多次出國,訪問過27個國家,22個城市授予他榮譽市民稱號。1962年,加加林當選為第六屆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1964年11月任蘇聯—古巴友好協會理事會主席。
首次太空飛行之後,加加林又進茹克夫斯基航空工程學院學習,並出色地答辯了畢業設計,學院推薦他到高等軍事學院研究生院當函授生。加加林也積極參加訓練其他宇航員的工作,1961年5月成為宇航員隊長,1963年12月榮升為宇航員訓練中心副主任。 在訓練其他宇航員的同時,他自己並沒有放棄訓練,夢想著能夠再次進入太空。1967年4月,他完成了聯盟號飛船首次飛行的培訓准備工作,成為宇航員科馬羅夫的替補。他在進行宇航訓練之餘,並未放棄駕駛殲擊機,還專門進入茹科夫斯基航空軍事學院繼續學習飛行,並於1968年2月畢業。正當加加林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時候,災難發生了。1968年3月27日,他和飛行教練員謝廖金在一次例行訓練飛行中,因一架雙座噴氣式飛機墜毀而罹難。加加林死後,其骨灰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宮牆壁龕里,他的故鄉格扎茨克被命名為加加林城,他訓練所在的宇航員訓練中心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紀念加加林首次進入太空的壯舉,俄羅斯把每年的4月12日定為宇航節,在這一天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緬懷這位英雄人物。
精神衛士——尤里·馬林
尤里·馬林由於在「人類意識控制」領域的精深造詣被吸收進克格勃,在葉利欽時期又成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顧問,一度被圈內人士譽為葉利欽的「精神衛士」。
據尤里·馬林透露:「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國內大約有20個進行超感官現象研究的協會,它們曾經研製出許多超感官裝置,試圖對人的腦電波進行控制。與此同時,情報部門得到消息稱,美國可能已製造出一種可以調節信號的輻射發射器,通過這種發射器操縱者就能夠在數千公里之外影響甚至遙控一個人的意識乃至行為舉止。除此之外,美國一些具備特異功能的人士還能製造出一些『超感官特殊裝備』,藉以影響人們的神經系統,達到擾亂正常心神的目的……在獲悉這些驚人消息之後,我立刻命令手下對葉利欽總統辦公室進行徹底檢查,以防有人利用這一高科技做出對總統不利的事來。」令人驚訝的是,馬林果真在總統辦公室里發現了一枚這樣的「意念遙控器」。
發現氘的科學家尤里
同位素這個名詞的西文isotope是英國人索迪(F. Soddy, 1877-1956)於1911年開始使用的。後來,另一位英國人阿斯頓(F. W. Aston, 1877—1945),在1919年製成了質譜儀,可以用來分離不同質量的粒子,並且測定它們的質量。這就把研究同位素的方法提高了一大步。
阿斯頓先後利用質譜儀發現了很多元素的同位素,他在71種元素之中,陸續找到了202種同位素之多,這為我們認識同位素,開始積累了大量資料。
最引人關注的是,氫有沒有同位素的問題。為了尋找氫的同位素,人們前後用了十幾年的時間,而沒有得出肯定的結果。1931年初,有人從理論上推導,認為應該有質量數為2的氫同位素存在,並且估算出2H:1H=1:4500的比例。
1931年年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尤里教授和他的助手們,把四升液態氫在三相點14°K下緩慢蒸發,最後只剩下幾立方毫米液氫,然後用光譜分析。結果在氫原子光譜的譜線中,得到一些新譜線,它們的位置正好與預期的質量為2的氫譜線一致,從而發現了重氫。尤里對它定了一個專門名,稱deuterium,中文譯氘,符號D。後來英、美的科學家們又發現了質量為3的tritium,中文譯為氚,符號T,是具有放射性的另一重要氫同位素。
氖的發現是科學界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初的一件大事。尤里因此在1934年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金。他的聲譽從此飛躍,可是他並未停止不前,後來還繼續完成了很多重要研憲工作。
現在最常見的是氧化氘(又名重水),它的主要特性:氧化氘最大密度的溫度是11.22℃(普通水是4.08℃),熔點是3.82℃,沸點是 101.42℃,這些特性與普通水都大不相同。重水易於用電解水而取得,所以電費低廉的北歐能大量生產。後來重水成為製造原子彈的重要材料之一。
以上簡單地敘述了一下氘和重水,是想由此引起人們對這位化學家尤里的重視。他是去年一月六日才以八十六歲的高齡病故的。下面(此文發表於 1982年—編者注)扼要地介紹他的生平和業績,表示我們對他的敬念。
哈羅德·克萊頓·尤里
(Harold Clayton Urey)於1893年4月29日生在美國西北部印第安納州的一個農民家庭里。中學畢業之後,他先在一個農村的小學里教了三年書。後來才進了蒙大拿州立大學,他當時的主修課是生物學,以化學作為副系。可是他一生的主要成就,卻由副系化學提供了基礎。
他畢業後得到了獎學金,從1921年到1923年在美國加州大學進修。成績優異,三十歲時,取得了博士學位。1923年他又得了出國進修的獎學金 ,去丹麥跟波爾教授專門研究原子結構理論。
尤里回國以後,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講師。1929年到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化學系副教授,他在這里和別人合作,寫了一本專著,書名是《原子、分子和量子》(Atoms、Molecules and Quanta)。這是用英文寫的關於量子力學的名著之一。這說明了尤里對於量子力學和熱力學,以及核結構的成就,本來早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了。在這期間,他用光譜法發現了驚人的氫同位素之一,氘。
尤里從此以後,成為同位素化學方面公認的權威。經過他的研究,使同位素的分離開始有了化學方法。由於這種方法的成功,很多同位素才成為化學的、生物學的、地質學等方面的示蹤物。
在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利用同位素化學的豐富知識對最後戰勝日本起了重大的作用。過去同位素的分離,只是在極小的范圍內,用實驗室的規模進行的。二次大戰期間,尤里領導了一批助手,使重水分離和鈾同位素的大規模分離,得以實現,這一技術方面的成功,便第一批原子彈的生產,成為可能。
戰後,尤里接受了芝加哥大學的聘請,擔任教授。在這里,他發表了一篇極重要的論文,這篇論文的題目是《同位素物質的熱力學性質》。此後,尤里利用了高度精確的質譜儀,來檢驗地質和海洋中的氧同位素的百分比。由於這項技術的成功,他能相當准確地計算出七千萬年前海洋的溫度。
他在1952年發表了宇宙間元素豐度的數據,發展了元素起源和宇宙學理論。地的專著 行星:其起源和發展》( The Planets:Their Origin and Development)一書中,從化學過程來討論太陽系演化的學說,指出行星是由圍繞在原始太陽周圍的塵埃聚集成的。地球的原始大氣應當和現在的木星大氣相似,主要由甲烷、氨和氫所組成。地球現在的大氣是經幾個長期階段的變化形成的。
1953年尤里和學生米勒(Stanley L.Miller)設計了一套儀器,模擬原始地球大氣的成份和條件,在甲烷、氨、氫和水蒸氣混合物中,連續進行了一星期的火花放電後,形成了十多種氨基酸。這說明了原始大氣產生蛋白質的可能。這為研究生命起源問題開展了重要途徑。
1968年他六十五歲時,被加州大學聘為海洋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他又提出了太陽系由隕石形成的理論,並認為在別的行星上也可能產生生命。
尤里還是研究月球表面的專家。阿波羅登月取回月岩的樣品,就是由尤里主持參加研究的。在海盜號火箭探索火星計劃中,尤里又擔任重要顧問。
尤里在四十一歲時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外,他還先後得到各國政府、學術團體和科學組織授予的三十多種獎章和獎品,美國一些大學授給他十六個榮譽博士學位,其他國家的大學也曾授予他九個榮譽學位。這說明了世界上學術界對他的科學成就之重視。
在尤里一生的最後十年中,他把很我精力放在反對原子武器的破壞作用上。他早就認為美國不可能獨占核武器,他主張美國和蘇聯都應當減少原子武器,使世界長期和平可能達到。他在臨終之前,還一再強調,原子能只能用於和平目的。他多年來所做的大量公開講演講和文字呼籲,曾經得到美國好此知識分子的同情,盡管有人不同意尤里的一些觀點,但沒有人懷疑,他的主張是真誠的和發自內心的。
哈羅德.尤里的業績將永垂於化學史上。
紅色警戒中的尤里:蘇聯科學家及心理學家,發明了巨型烏賊,天啟坦克和獨特的磁暴技術和心靈控制科技以及復制技術.並用復制技術復制出自己和炸彈專家伊文的克隆體謀殺了美軍司令卡維利將軍.在尤里的復仇中背叛蘇聯,獨成一家.使用了很多新技術,使盟軍與蘇聯聯合起來對抗他,後來戰敗,在盟軍任務中結局為被關進心靈隔離室,在蘇聯任務中結局為乘坐時光機器誤入恐龍時代,葬身恐龍之腹.
尤里·蓋勒
這是個騙子,玩的是心靈感應的把戲,當然是騙人的把戲
70年代初震驚歐美各國的一位新聞人物,80年代初在我國一些報
刊上也紛紛宣傳起來了。這就是來自以色列的所謂「通靈人」尤里·
蓋勒。據介紹,其功能之玄妙,令人瞠目結舌,國外還有最知名的科
學家們專門對他測試,肯定蓋勒「超級功能」的真實性,這就更使人
感到不可思議了。
可是,前不久與一位在我國學習的義大利學生談起此事,他笑著
說:「啊哈,尤里·蓋勒!那是個國際大騙子。你們還不知道,他是
個魔術師!」這位歐洲青年何以能夠毫不猶豫地得出相反的結論呢?
再重翻介紹蓋勒的文章細看,果然在字里行間找到「還有些人認
為蓋勒只不過是一名高明的魔術師」這句話,但其根據則隻字未提。
如今看到了幾篇材料,才使我們了解到國外這場騙局的概貌。
美國的心理學家安德魯·韋爾開始時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去接近蓋
勒的,可是在親自觀察了蓋勒的各種神奇表演之後,韋爾就轉為深信
不疑了。然而他最後還是擺脫迷霧,識破了騙局,寫出了一份客觀的
研究報告《探究尤里·蓋勒的真面目》,並公之於眾。
韋爾對蓋勒認識的轉折點是結識了一位高級魔術師詹姆斯·蘭迪。
這位魔術師一直在用冷眼研究蓋勒,並斷定蓋勒是用魔術行騙。蘭迪
親自向韋爾表演了魔術,其內容竟與蓋勒在美國斯坦福研究所向科學
家們所表演的「奇跡」一樣,這才使韋爾相信「眼見未必為實」。蘭
迪指出,揭露蓋勒的騙局「唯一的辦法是在他用一個彎釘子換好釘子
時或在椅子腿上彎鑰匙時當場抓住他」。最後蘭迪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果真當場抓住了正在偷偷地彎湯匙的蓋勒的手腕。
自此以後,蓋勒行騙的真相大白。由於蘭迪揭穿了不止一個蓋勒
式的騙子,因而被譽為「科學的監督員」。
蘭迪承認蓋勒是個很高級的魔術師。可是為什麼蓋勒放著魔術師
不做《他在以色列時確實是表演魔術的》,而改行做一個嘩眾取寵的
騙子呢?
經濟上的收益當然是個重大原因,但這只是一個方面,實質上蓋
勒是現代心靈學家收買的一個宣傳工具。現代心靈學家安德里加·珀
哈里希在以色列「發現」了蓋勒,然後把他帶到美國表演,並做了他
的監護人。蓋勒用他的魔術手法逼真地表演了現代心靈學所追求的各
種「超感官知覺」(ESP)和「心靈致動」(PK)等心靈現象。這不
僅欺騙了別人,也欺騙了心靈學家們自己,因而心靈現象也就被封為
「蓋勒現象」了。可是,當騙局被揭穿後,這些心靈現象也就復原成
為魔術表演了。
蓋勒和那位心靈學家之間有什麼默契,我們雖不好妄作臆斷,但
也不能說就沒有蛛絲馬跡可尋,蓋勒曾宣稱自己的超常特異功能是三
四歲時由「飛碟」(其泛稱即「UFO」)中的宇宙人所賦與的。而用
哈里希立即當眾作證,說他親眼看到過蓋勒進入一隻「飛碟」里。一
唱一和,顯然是在演一出時間節拍並不協調的「雙簧」而已。
世界著名的球外文明研究權威,美國天文學家薩根(Carl Sagan,
他首先倡導並設計了旨在與外星人聯系的金屬信息板和「地球之音」
唱片並已送往太陽系之外)曾以使人信服的科學論據駁斥了「飛碟」
是宇宙人駕臨地球的運載工具之說。但珀哈里希和蓋勒還是以這種無
稽之談作為其「通靈」能力來源的根據。這不僅是利用人們對宇宙人
的好奇心理,而且是在把信奉者引導到這場騙局的終極目的——證明
上帝的存在。
英國的唯心主義哲學家懷德海曾經說過:「宗教如果不用與科學
一樣的精神接受變革,它就不能恢復其固有的權威。宗教的原理或可
永存;但此種原理的表現,需要不斷的發展。……而宗教與科學的互
相作用,就是促進這種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不妨極簡略地作一個歷史回顧。如果說一百多年前唯靈論者 所供奉的「靈媒」的神奇功能是上帝直接賦與的,那今天現代靈學家所崇拜的「通靈人」的能力,則是飛碟中宇宙人所授與的。一百年前頭顯靈光的上帝隨著科學的進步已經化作戴著宇宙頭盔的上帝了。一百年前上帝是在「第四度空間」活動,而如今已進入「第八度空間」
了。
靈媒的活動是為了證明至高無上的上帝的存在。而蓋勒呢?用他
自己的話來說:「我認為這種力量來自我的外邊,而我只是個通道罷
了。我相信有另外的維度和另外的宇宙,通過我的能量正是來自另一
宇宙的——為了某種目的在一定的指揮下通過我而傳送出來的信息。」
這將是一條通往何方的通道呢?
在蓋勒紅極一時之際,確實出現了這樣一些「科學理論」:
美國的哈德教授認為地球可能是「一個宇宙動物園,是和宇宙的
其餘部分隔開的。而看守人經常對園內的居民進行任意的取樣檢查」。
英國的霍爾丹教授提出,可能有極高級的生物「正在操縱著我們
這個世界的事務,或者我們的太陽系,甚至我們銀河系的事務。與此
同時,他只直接對少數幾個出類拔萃的人顯現他的存在」。
顯然,蓋勒當然就是這少數幾個出類拔萃的人中的佼佼者了。
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上帝和他所居住的天堂早已從地球上空、
太陽系、銀河系以及無邊無際的宇宙中消失了。但是,上帝也不示弱,
他把頭上的靈光換成宇宙盔,把雲霧和飛龍換成星際飛船,穿過「第
四度空間」甚至「第八度空間」重又返回人間了。蓋勒表演不就是要
證實這披上科學新裝的上帝的存在嗎?相信了這些以後,我們除了
「尊崇一天主於萬有之上」以外還能幹什麼呢?只應該向他祈求:
「仁慈的主啊!請憐憫您的這些愚昧的試驗動物吧,千萬不要把地球
這個培養皿倒掉!阿門!」
看來,形形色色的現代偽科學確實存在,而且這些偽科學是聯絡
皆親、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蓋勒應該是這副多米諾骨牌的頭一張
牌,頭張牌一倒,由於連鎖反應,其他的牌就都站不穩了。
科學與神學的斗爭從來沒有停息過。在這兩軍對陣中,神學常常
祭起的「迷魂套索」之一就是魔術。歷史上確實有不少科學家在魔術
面前敗下陣來甚至被俘虜。
當然,魔術是一種高超的藝術,魔術師是受人尊敬的藝術大師。
然而,現代魔術究竟不是茶變墨水之類的,學過化學的人都能揭穿的
小戲法。魔術師表演魔術時決不會因為台下坐著科學家而露了底,也
不會有人因為科學家也看不出魔術的「門子」就認為魔術師真能憑空
釣到一條魚或是無中生有地搬來什麼東西。但是明明在表演魔術而不
說是魔術,那就是騙術了。科學家看不出「門子」並不是他們的弱點,
但輕易地信以為真,並加以倡導,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韋爾在他的關於蓋勒事件的報告中最後總結說:「自認識蓋勒以
來,我已經學到了許多觀察事物的方法,並且懂得了在評價證據時,
特別是評價那些似乎能夠證明我希望相信的事物的證據時,更需要慎
之又慎。」這說明他已經從純經驗的觀察方法上前進了一步,但還不
夠。如果韋爾沒有遇到蘭迪怎麼辦?如果蘭迪和蓋勒不是棋逢對手怎
么辦?如果蘭迪也是蓋勒的同夥又怎麼辦?
當然,識破騙局不能只靠魔術家。蘭迪說過:「科學家是一些容
易受騙的人。」這不完全對。當科學家只相信「眼見為實」的經驗主
義方法時是難免受騙的。但當他們掌握了正確的思維方法之後,科學
家就有能力識破騙局了。可惜某些科學家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或是自
己的科學儀器。他們沒有想過,企圖用科學儀器證實的東西,恰好要
徹底推翻已有的科學規律,當然也就否定了在這些科學規律基礎上設
計製造的科學儀器。基礎已被否定,儀器已是不可靠的廢物,它又能
證明什麼呢?還是恩格斯的一句話:「的確,蔑視辯證法是不能不受
懲罰的。」
蓋勒被揭露了,從「通靈人」回到了魔術師。他無所謂,不僅繼
續表演魔術,還可以把他行騙的「光榮史」編成《我的故事》出版,
而那些受騙的科學家可倒了霉,只好承認發生了「科學界的水門事
件」。有什麼辦法呢!
是不是就可以這樣不了了之呢?不是這樣簡單的。前蘇聯心理學
教授津欽科在1973年曾經說過:「靈學引起了許多反靈學的方法和揭
露騙局的手段。但是,無論怎樣揭露,也不能動搖虔誠的靈學家。對
靈學就像宗教一樣,信仰勝於事實。聳人聽聞地宣傳心靈現象,大肆
散布各種傳聞,是同這種信仰分不開的。」所以,即使拿出了確鑿的
騙人證據後,也不一定能得出同樣的結論。譬如說:抓住蓋勒一次搗
鬼,並不能證明他每次都搗了鬼;識破了一個蓋勒也不足以證明別的
什麼「勒」都是騙子。這也是一種理解法。也許韋爾說得對,他說:
「問題是誰在看和用什麼樣的觀點解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使這種現
象變真變假。」然而,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答案應該只有一個。
既然,一百年前靈媒霍姆和庫克小姐之流能騙得英國科學促進會
主席克魯克斯當上了心靈學會會長,而如今蓋勒的表演又騙得美國斯
坦福研究所的高級科學家為之撰寫「科學」論文,那今後再出現大大
小小的蓋勒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也總會有新的蘭迪拆穿騙局,去抓
住他們的手腕子。科學終究是科學,決不會因為騙術的存在就失去其
生命力的。
Ⅷ 白楊坪鄉的地理位置
白楊坪鄉有白楊坪居委會、白楊村、石橋子村、麂子渡村、九根樹村、康家壩村、魯回竹壩村、董家店村答、熊家岩村、洞下槽村、張家槽村、蓼葉村、朝陽坡村13個村(居)委會、120個村民小組,16067戶、60584人。地域面積246平方公里,屬典型的二高山氣候。「318」、「209」國道,白(楊)——奉(節)省道以及在建的宜萬鐵路、滬蓉西高速公路縱貫全境,是恩施市交通和物流的重要「走廊」。
Ⅸ 關於北緯35度和30度的神奇地理位置
北緯30度線上的「死亡區域」
一塊塊巨石,無疑是一個個問號,它們歷經滄桑,執著地矗立於這個古老星球上的各個角落,也矗立於人類渴望被知識澆透的心靈荒原,它長久地吸引人們的不僅有令人驚嘆的原始藝術價值,更主要的是它們都不容分辯地超越了歷史,向人類的所有思維能力發出了無聲而持久的挑戰。
北緯30度上的「死亡區域」
在美國的弗吉尼亞海岸,有一片地處百慕大群島和佛羅里達群島之間的廣闊海域,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這就是聞名於世的百慕大三角區。自從16世紀以來,這片神秘的海域共失蹤了數以百計的船隻與飛機,專門從事海洋和航空事業的人,對此談虎色變,把這一海域稱之為「魔鬼三角區」或「死亡三角區」。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到達該地區的航海家是哥倫布。公元1502年,哥倫布率領他的遠洋船隊,第四次遠航美洲。哥倫布和他的船隊在靠近百慕大時,海面上突然颳起了一陣陣狂風,船隻好像航行在峽谷之間,幾乎看不見天日。
哥倫布急令他的船隊穩住舵把,調轉航向,向佛羅里達海岸靠過去。然而,船上所有的導航儀器全部失靈,舵手和水手們暈頭轉向,簡直沒辦法辨清方向了。還好,船隊歪歪扭扭地終於從波峰浪谷間擺脫了危險。事後一檢查,發現船上的磁羅盤的指針方向已從正北方往西北偏離了36度。
哥倫布心有餘悸,在寫給國王的信中,他還戰戰兢兢地描述了這次驚心動魄的航海歷險:「當時,浪濤翻卷,一連八、九天,我的兩隻眼睛看不見太陽和星辰……我這輩子看見過各種風暴,但是卻從來沒有遇到過時間這么長、這么狂烈的風暴!」
哥倫布在百慕大遇險的經歷引起人們對百慕大的驚恐不安,以後數個世紀,一直有類似的傳說在加深百慕大的神秘。
科學家們對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區也投入了極大的耐心和熱情,他們通過最現代化的設備和最先進的技術對它進行考察和探索,提出了各種可供參考的假設。
海龍卷說。發生在海上的龍卷風叫「海龍卷」,它的破壞力特別巨大,如果船隻和飛機遇到海龍卷,很快就被卷得無影無蹤。只不過海龍卷畢竟是短暫的和局部的,而且不可能經常發生。
反旋風說。有科學家認為百慕大海區存在一種反旋風和下沉的渦漩。反旋風的頂部在海面上是看不見的,它在水下的部分會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旋渦,船隻如果進入旋渦的中心,很容易被卷進海底,飛機在空中碰到反旋風,飛行員就會偏離航線,迷失方向,最後機毀人亡。
激光說。激光跟普通光不一樣的地方是,激光可以在時間和空間上把光能高度集中起來,這樣就可以產生幾萬度的高溫,能使任何東西在一瞬間就化成一道煙似地消失掉。
太陽是激光的強大輻射源,海面和大氣就好像是兩面特別巨大的反光鏡,移動著氣流,也就是高空的強風,起著有效的操縱機構的作用。只要這束激光一起作用,輻射流就會引起一場暫時的大霧。如果它的功率特別大,是可以一瞬間把船隻和飛機燒成灰燼的。
磁場說。飛機和船員在魔鬼三角遇難的日子,正好是新月和滿月。這時,月亮、地球和太陽處在同一直線上,引潮力最大,引起地球磁場干擾振動,構成一個強大的磁場。
美國和法國曾組成一個聯合考察組,在百慕大三角海底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金字塔!建造金字塔的石頭可能含有氧化鐵,由於受海浪的長期沖擊和地磁作用,表面的氧化鐵就磁化到了飽和狀態,以後又一點一點地往裡邊深入,使得整個金字塔成了一塊巨大的磁鐵,這種磁鐵不但嚴重影響和干擾了船隻和飛機上的羅盤以及無線電,還會把船隻和飛機吸進海底。
超時空說。1991年,一架波音727 客機從東北方接近邁阿密機場。機場塔台正以雷達跟蹤飛機,飛機突然從屏幕上消失,10分鍾後又安全降落。塔台人員登機檢查,發現機上人員的手錶與儀器上的計時器,都比正確的時刻晚了10分鍾!科學家認為:在磁氣渦動中,多維空間與我們存在時空間出現交集。有的交集比較大,所以船艦進入多維空間便告消失,有的交集小,在短暫的消失後,又回到我們的時空里來。
UFO 說。有猜測說,來自外星球的 UFO,習慣於在百慕大三角區抓捕地球上的飛機船艦去做實驗,就像漁民習慣到某一固定地方去抓魚。
但這些假說都不可能令人滿意。每一種假說都只考慮了一種情況,事實上,從前邊的列舉中可以清楚地知道:百慕大海域不僅能使船隻、飛機方向失控,羅盤磁場偏離無線電系統失效,還能使神秘失蹤的飛機、輪船又神秘地顯形,它能無緣無故,不露聲色地吞噬人的性命,卻又讓一些生命體游離於災難以外。意思是說,它只想與人類過不去。
1963年時,美國海軍在波多黎各東南部的海面下邊發現了一個怪物,立刻派出一艘驅逐艦和一艘潛艇前去追蹤,追了4 天也沒近前,因為這個怪物能一下子鑽到8000米的海底,而人類各種笨拙的潛水器根本不可能達到那麼深的海底,唯一的收獲是看到那個怪物有一個螺旋槳。在西班牙,工人們曾在海底發現過一個體積特別大,圓頂透明的東西,正是這個也曾在百慕大海域內出現過的東西支撐了我們的判斷:百慕大三角海區可能是外星人的一個海底發射場,那個怪物也許就是外星人的飛碟,那些失蹤了的船隻和飛機,也許就是被外星人弄走了!
百慕大三角區處於地球北緯30度線上,更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在地球南北30度線上,常常都是飛機、輪船失事的地方,人們把這些地方叫「死亡旋渦區」。在北緯30度線上,有百慕大、日本本州西部、夏威夷到美國大陸之間的海域、地中海及葡萄牙海岸、阿富汗五個異常區,加上南半球的五個異常區,等距離分布於地球上,如果把這些區域間用線連起來,整個地球就會被分割成20多個等邊三角形,這些區域的海流、渦漩、氣旋、風暴及海氣相互作用,加上磁場,都遠較其他地區劇烈和頻繁。這些在地球上排列整齊、分布均勻的死亡渦漩區,給人類帶來了不少災難,也為人類增添了探尋其奧秘的興趣。
1973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大西洋上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時,一艘主力艦發現了不明潛水物。當時,這個半浮於海面的巨大物體被當成不明國籍的間諜潛艇,於是,一聲令下,炮彈、魚雷紛紛向它飛來,但不明潛水物毫無損傷,而且當它悄悄下潛時,整個艦隊的無線電通訊設備統統失靈,直到10分鍾後潛水物完全消失後,艦隊的無線電通訊才恢復正常。
同年4 月,一個名叫丹。德爾莫尼奧的船長,指揮船隻到達百慕大三角區附近的斯特里姆灣的明澈的海面時,一個形如圓形的大雪茄煙似的怪物浮出水面,它長約40-60米,時速達60-70海里,兩次都是在下午4 點左右出現,地點一直在比米尼島北部和邁阿密之間,而且都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這位船長不知該怎樣應對,下令水手小心翼翼地躲開,可是這個神秘的怪物卻總是先主動地消失在船體的龍骨之下,顯得極其友好。
有科學家據此認為,在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區海域里,一定隱匿著外來文明!因為那種超級潛水物所顯示的異乎尋常的能力,實在是地球人不可企及的。海洋是地球的命脈,因此倘有地球本土之外的文明存在,那麼它對地球海洋的關注是必然的。這些超級潛水物也許已擁有它們的海底基地。海洋是地球上最險惡的環境,同時它能夠提供生態情報,這對外來文明就已可構成足夠的吸引力了。
1968年1月,美國TG石油公司在土耳其西部一處270米的地下,發現了一條深遙的穴道。穴道高約4-5米,洞壁光滑異常,如人工打磨一般。穴首向前不知延伸至何處,左右又連接著無數的空道,宛如一個地下迷宮,工人在萬分驚恐的情狀下突然發現一個白色巨人,身高足有4 米,無聲無息就來到了工人面前,巨人在手電筒光下閃閃發亮,伴隨著雷鳴般的吼聲,所有的工人都被聲浪掀翻在地。很顯然,巨人對一群偶然闖進自己家門的不速之客發怒了!
如果這事確鑿,那麼巨人當是生活在地下的高級智能生物無疑。發現巨人的地點在地圖上與百慕大正處在同一緯度!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無比的發現!此後,科學家一直堅持,在百慕大魔鬼三角區海域下面有個大洞,海水就是從這里流進去,穿過美洲大陸,然後在太平洋的東南部的聖大社島海面重新冒出來。大家可以推測,在地下數百米深處有如此龐大的地下迷宮,你還擔心地球是鑽不穿的嗎?這個通向百慕大區域的大洞口肯定會產生巨大的渦漩,在外星人出入洞口時,超乎想像的渦漩能量肯定會輕而易舉就吞噬了剛好經過的一隻輪船或一架飛機了。
也許地下真有一個我們暫時不可知的世界?或者說百慕大魔鬼三角區果真是那個世界通向地面的出入口?照此推測,水下不明潛水物或巨人真是那個世界派遣到我們這個世界來的探測器或密探了!
奇特的巨石文化巨石文化是由一些粗石巨柱或條狀塊石組成的,石碑、石塔、石墓道或石圈等代表著一種史前文化。散布於地球北半球北緯30度及附近區域的巨石遺址產生於新石器時代,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在討論地球巨石遺址這個話題時,我們需要把范圍稍稍擴大一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位於英國南部索爾斯伯利平原的巨大石柱群,因為這些最壯觀因而建造難度也最高的巨大石柱群與散布於北緯30度的各類巨石陣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如果正本溯源,它們應是搭乘大陸板塊漂移從北緯30度附近出發的。
英國這組巨大石柱群是一座高4 公尺、重25-30噸的巨石排列成圖形的巨石遺物。
正當地球北半球30度附近的埃及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印度文明、黃河文明成立不久之時,這些巨大的石柱群也已開始興建,換句話說,當古埃及在大建金字塔時,西歐也已開始建起了數萬座巨石建築物。
迄今為止,包括巨大石柱群在內的所有巨石建築物,究竟為誰所建,目的為何,以何種方法建造等,都是一個謎團。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巨石柱是由高水準的土木技術建造完成的。但每當人們解開一道圍繞巨石陣的謎團,立即就會產生另一個謎團,因此,始終都無法完整地破譯出環繞於巨大石柱群的神秘謎底。也許巨石建築的建造者們至今還操作著我們現代人不知道的某些能量呢!
從飛機上俯視,巨大石柱群看來就像是有柄的鏡子,相當手柄的部分被稱為林蔭路,是面向巨大石柱群中心的道路,在入口處附近則是著名的鞋跟石。除此之外,還有周溝、山石、洞穴等配置於同心圓上的構造,現在通常是從中心向外依次分為三石塔、撒遜圓、工穴、丫穴、顧普力穴及周溝。
從多個則面和角度的分析研究表明,巨大石柱群並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費時1000年以上,經過多次整修而成的,科學家將巨大石柱群從建造上分為三大部分。
「巨大石柱群1 」建於公元前2750-22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此時先挖掘了一條直徑98米的環狀溝渠,再將挖出的土製成高2 米的土堤。在溝渠的內側挖有56個稱為顧普力的洞穴,石柱入處有兩根門柱石,另外還有一根立著的「站石」。
「巨大石柱群2 」建於公元前2100-2000年,這個時期的工程主要是在周溝的內側豎立了兩層半圓狀的藍石。
「巨大石柱群3 」建於公元前2000-1100年的青銅器時代初期,也是建造三石塔及撤遜圓的最重要的時代。所謂三石塔,指的是組合3 個石材而成的牌坊型構造物,三石塔共5組,排列成一個U形,開口處朝向鞋跟石。
1964年,英國考古學家對其中34個穴加以考查,並從25個穴中出土了火葬的人骨,這些人骨看上去像後來才埋入的,當時許多人都這樣說,但這個理由是解釋不通的。還有正確地組織撒遜圓和三石塔的技術也是謎之一,因為這些構造物必須取得在石柱和其上的盾石(稱為「林特爾」)的微妙的平衡。
建築巨大石柱群的場所並非是完全的平面,而是向西北方傾斜約45公分。由於現在的盾石大都脫落,所以並不清楚當初的情形。
撒遜圓、三石塔是用石斧將石材加工而成的,身入其中時會發現每根柱子是一點點地變粗的,也就是典型的凸肚型建築,眾所周知,這是希臘式建築的顯著特色。
盾石也並不是簡單地將石塊平放了事,在加工之前,必須像畫圓弧一樣畫出弧度,這還不算,在組合柱子與盾石時,還要挖榫和榫穴,這是木造建築物使用的技術,即一邊作凸部,一邊開穴,然後借其接合力提高強度,並防止參差不齊。
不間斷的發掘工作在距巨大石柱群3 公里處又挖掘出了一處圓形集會場遺跡,這是一座頂呈圓錐形的建築物,其精確和細致的技術使人相信,正是這種技術保證了巨大石柱群的建造。
難以推測的是,人們花費長達1000年的時間去建築巨大的石柱群的直接動機到底是什麼?我們雖然立足於人類歷史所形成的文明之上,但我們又習慣以自己所謂的文明視角去透視古人的思想,在我們並不能很清楚地證明他們的目的之前,似乎只能從現代的觀點證明這是屬地球人的行為,或為使死者的靈魂獲得自由而建造的?但以巨大石柱群為首的許多巨石建造物,看來似乎都拒絕了我們的理性分析。有一點可以肯定,人類早期的歷史是用石頭、力量和技術塑造的,而巨石則是遠古文明中最輝煌的經典篇章。
置身於這圈廣為人知的巨大石柱群之間,只要於夏至當天站在三石塔的中央,即可透過撒遜圓和鞋跟石,成一直線地望見日出,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夏至已過。
1969年,波士頓大學天文學家雪拉魯特。中勃金斯發表了「巨大石柱群天文台論」
一文,正確地記錄了巨大石柱群的構造物、洞穴及藍石等的配置,並修正了4000年時間經過的不吻合之處,並指出構成巨大石柱群的重要巨石排列,具有用來指示夏至點方向的指示器作用,同時表示某固定年之月份的特別周期,至於顧普力穴,則是為追尋日食和月食圖設置的「電腦」,這一假設一出,懷疑論接踵而至,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如果這個民族擁有如此高度的技術,那又為何全然看不到天文學以外的發明?
1921年,英國實業家阿爾弗雷特。瓦特金斯在一次旅行中,偶然發現了海利弗德復的丘陵地帶突然出現了一條不可思議的路,在這條路上,成一直線地排列著古老的石碑、神木、古堡、教會及聖井,而且這條直線也連接其它的石碑和教會,並呈直線相交,看來就像一種很明顯的網狀組織。
瓦特金斯很快發現直線上大都是語尾中有Ley、Lay、Lea、Leigh的地名,因此他就將這條直線命名為「雷線」。事實上,巨大石柱群正位於連結索爾斯伯利巨石遺跡的路線上。
瓦特金斯隨後提出自己的觀點,認為雷線可能是羅馬人入侵英國以前所制定的古代直線道路計劃,只是雷線建築在沼澤地的險峻的道路上是否還昭示著什麼別的意義沒有?
隨後,著名地理學家蓋。安達烏特確認了這些遺跡的地下有著山脈線、水源線、道路線之別的分歧點。他將這些地下線解釋為「用發生於地球內部的,隨著波動傳來的能量,在地表各處製成網狀組織,這樣它既會對植物的萌芽及成長產生重大影響,也會讓動物及昆蟲一邊感應其流動一邊行動」。
雷線肯定預示著某種能量,正如另一巨石文明的埃及金字塔擁有神力一樣,古代人正是用某種特殊方法感覺出雷線的存在,並在雷線所在位置以巨石設標志,而且,在近代科學思想未侵入之前,沿雷線分布的國家或地區豈不也仍於無意識之中遵守其法則,並建造教會或聖井嗎?
也許像巨大石柱群這種既巨大又精巧的遺跡,真是作為能源站來使用的也說不定?
常有人在巨大石柱群附近目擊到UFO ,這說不定也與雷線有關?
為了全面判別大致處於同一時期的巨石遺址的文化信息,沿瓦特金斯指出的雷線,我們采訪了另一處著名的巨石遺址。在法國西部布列塔尼的摩比爾昂,有一座名為卡爾納克的村莊,村莊的田野上聳立著一排排巨大的石頭,猶如行進在田間的一隊隊威武的士兵,這一巨石長陣就是歐洲巨石遺址中蔚為奇觀的代表性遺址之——卡爾納克巨石群。
卡爾納克巨石群每塊立足高約1-6米,共分數列,長度近4 公里,總數近3000塊,分為麥克、克樂馬利沃和克爾勒斯康3 個群落。此外,在麥克石群和克爾勒斯康石群的附近,還有兩處圓形的名列,上述石群小最高的石塊達7 米,如同陣中挺立的高大旗手,整個巨石陣排列整齊有序,顯然事先經過周密的布局配置,巨石長陣中石頭均為天然石,未加雕琢。
這是一群什麼性質的巨石陣?至今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在黎巴嫩巴爾別克小村,又發現了有一個原始部落的神殿遺址,神殿外圍城牆是用3 塊巨石砌成,估計都超過1000噸,另外,還有一塊被稱為「南方巨石」的巨石,長度達20.8 米,寬、高各超過4 米,重量在1200噸以上,僅這一塊石頭,就可造3幢5層高、寬6米、深12米的高樓,並且牆厚可達30厘米!
一塊塊巨石,無疑是一個個問號,它們歷經滄桑,執著地矗立於這個古老星球上的各個角落,也矗立於人類渴望被知識澆造的心靈荒原,它長久地吸引人們的不僅有令人驚嘆的原始藝術價值,更主要的是它們都不容分辯地超越了歷史,向人類的所有思維能力發出了無聲而持久的挑戰。
地中海上的馬爾他島上一直埋藏著3 個異乎尋常的謎,第一個謎面是勒在地面上的奇特的軌跡,這些被當地人稱為大車印的軌跡凹槽深度達72厘米。說它是車軌吧,但它又顯示出明顯不同的轍印。對這些奇特的軌跡的猜想大都沒什麼實際意義,因為軌跡的凹槽越過了高山與峽谷並始終保持非常緊湊的曲線。從古到今,產生過關於軌跡的20餘種猜想,無一能站住腳。
馬爾他島的軌跡一直延伸到地中海,即使在水深42米的地方,潛水員還可以發現。
這是否可以理解為馬爾他島大幅度下沉過?
另一個奇特的大膽設想是這樣的:我們人類的宇航員在月球上留下過車轍,月球車也曾在月亮表面四處行走;馬爾他島地面為風化的石灰岩,它最初在潮濕的時候是非常松軟的,也許就在這期間某種不明飛行物光顧過,並以一種我們還不熟悉的方式「滾」
過馬爾他島的地面?
法力無邊、不可妄動的「聖物」
我們和人類的先民受著同樣的誘惑,特別是面對浩瀚的夜空,點綴在圓拱形天空中成千上萬顆閃亮的星星一直顯得神秘莫測,無語的蒼穹以其宏偉壯麗的閃爍群星點燃了人類的想像力,不過,對於先民來講,天上居住著諸神的想法並不只是一種模糊的猜測,而是一種真實的思想。這些神明是宇宙中的智者,因此他們有時離開天上,降臨地球,指導尚未開化的人類,甚至這想法在今天一部分人眼中也仍占據著主導地位,不是嗎?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沙漠地帶,有一塊相當於好幾間房子那麼大的岩石,每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印第安人紛紛聚集在巨石周圍,點起簧火,虔誠地禮拜這塊石頭……巨石不久就慢慢地發出了一陣陣迷人的樂聲,那樂聲時而委婉悠揚,似一首優美抒情的小夜曲,時而又哀怨低回,好比一首低沉的悲歌……
更令人神秘莫測的是,在這些發聲石頭周圍散步,就會發現磁場會失靈,人們不辨方向,好比飛機、輪船在百慕大三角區遇到的情形一樣,也許這二者真有什麼奇特的聯系吧?但我們還不能忘記對事情本身發問:當地的印第安人為什麼要對這塊巨石那樣頂禮膜拜?這塊巨石為什麼會發出那樣動聽的樂聲呢?這塊巨石裡面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本世紀30年代,美國人在哥斯大黎加的馬爾蘇爾小鎮上發現了大批巨形石球,巨大的石球甚至被當做裝飾擺在小鎮居民的家門口。這些巨型石球有什麼用?人們為什麼要製作這些巨型石球?沒有一個人能回答這些簡單的問題。於是,仍舊只有猜測:這些石球也許代表著天上不同的星球之間的相對位置?這些石球也可能是外星人放在這里的?
不過,在北緯30度附近,比如埃及的卡爾加、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州,都大量存在著這種巨型石球,這也就見怪不驚了。
Ⅹ 關於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名勝古跡的介紹,地理要講
埃及位於北非東部,領土還包括蘇伊士運河以東、亞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島。埃及既是亞、非之間的陸地交通要沖,也是大西洋於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及是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國,在經濟、科技領域方面長期處於非洲領先態勢。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但是如今的埃及阿拉伯人並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
埃及是一個非洲的強國,是非洲第三大經濟體。埃及境內擁有很多的名勝古跡,例如國際知名的金字塔、帝王谷。
旅遊資源
國家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坐落在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1902年建成開館,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該館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時代至公元六世紀的歷史文物25萬件,其中大多數展品年代超過3000年。博物館分為二層,展品按年代順序分別陳列在幾十間展室中。該館中的許多文物,如巨大的法老王石象、純金製作的宮廷御用珍品,大量的木乃伊、及重242磅的圖坦卡蒙純金面具和棺槨,其做工之精細令人贊嘆。
金字塔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6座,最大金字塔的是開羅郊區吉薩的三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據說,10萬人用了20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該金字塔內部的通道對外開放,該通道設計精巧,計算精密,令人贊嘆。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夫拉國王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築形式更加完美壯觀,塔前建有廟宇等附屬建築和著名的的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像的面部參照哈夫拉,身體為獅子,高22米,長57米,雕象的一個耳朵就有2米高。整個雕象除獅爪外,全部由一塊天然岩石雕成。由於石質疏鬆,且經歷了4000多年的歲月,整個雕象風化嚴重。另外面部嚴重破損,有人說是馬姆魯克把它當作靶子練習射擊所致,也有人說是18世紀拿破崙入侵埃及時炮擊留下的痕跡。
第三座金字塔屬胡夫的孫子門卡烏拉國王,建於公元前2600年左右。當時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時期,金字塔的建築也開始衰落。門卡烏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內部結構紛亂[3]。
左塞爾陵墓
薩卡拉金字塔位於開羅南郊左塞爾陵墓30公里,尼羅河西河谷綠洲邊緣外的沙漠上,由多個金字塔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階梯金字塔,為古埃及第三王朝國王左塞爾的陵墓,約建於公元前2700年。該金字塔是埃及現有金字塔中年代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石塊修建的陵墓。該金字塔呈6層階梯塔狀,高約60米。在該金字塔附近還分布著許多貴族和大臣陵墓,其中大量的精美浮雕壁畫,栩栩如生的描繪了古代埃及人工作和生活的情景。另外,附近的神牛墓也非常有名。
古城堡
建於1176年,為阿尤布王朝國王薩拉古城堡丁為抵禦十字軍的侵略保護開羅而建。城內建有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
古城堡內有埃及軍事博物館,展示埃及各歷史時期軍隊的武器、裝備、服裝、著名戰例、工事和城堡的實物、仿製品、模型、圖畫等。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建於1830年,伊歷1246年。整個建築具有奧斯曼帝國的建築風格。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阿爾巴尼亞人,1805年成為埃及統治者。
巍峨的阿里清真寺建在開羅以北的山頂上,禮拜殿呈正方形,上有高聳的圓頂為殿中心,四面環有四個半圓殿與正殿相應,還有四根高柱居其中。清真寺西側正中有一盥洗室,是供穆斯林禮拜時做小凈用的。盥洗室四面有四根鐵鏈環繞。清真寺正中盥洗室內,外牆壁是用雪花石瓷磚鑲嵌的,所以又被稱為雪花石清真寺。
汗.哈利里
位於開羅市中心地帶(老城區),由汗.哈利里分布在幾十條小街巷裡的幾千家個體小店組成,許多店鋪可追溯到公元14世紀。市場道路狹窄,街道兩旁擠滿了小店鋪,主要出售金銀首飾、銅盤、石雕、皮貨及其他埃及傳統手工藝品,素以店面古樸、貨物齊全深受外國遊客喜愛。
這塊地方原是法特梅三朝後裔的墓地,公元14世紀,當時埃及的統治者汗·哈利里以法特梅是叛教者無權建墓地為由下令拆毀墓地,並出資在此建起一個市場,即汗·哈利里市場。它已成為開羅古老文化和東方伊斯蘭色彩的一個象徵,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
市場旁邊有著名的愛資哈爾清真寺和海珊清真寺。
夏宮
即蒙塔扎宮,坐落在夏宮市東部,佔地155.4公頃,密林環繞,是一個獨具特色的花園。1952年前一直是皇室家族的消夏避暑地,現海濱向遊人和垂釣者開放。園內有法魯克國王行宮(現為埃及國賓館)。赫迪夫·阿拔斯二世在世紀之交所建的這座土耳其-佛羅倫薩式的建築物,是王室避暑地。王宮不對公眾開放,看其外觀一定要注意頻頻出現的主題字母F。
據說一個報喜人告訴福阿德王,字母F將給他的家庭帶來好運,從此他和他的兒子法魯克給他們的子孫命名都以F開頭。1951年法魯克與娜瑞曼結婚,卻沒有更改她的名字,1952年1月他們的兒子誕生,他為他取名阿赫邁德·福阿德,字母F被放在第二位,6個月後法魯克被廢黜。
卡特巴城堡
前身為世界七大奇跡之卡特巴城堡一的亞歷山大燈塔。燈塔建於公元前280年,塔高約135米,經數次地震,於1435年完全毀壞。1480年用其石塊在原址修築城堡,以國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1966年改為埃及航海博物館,展出模型、壁畫、油畫等,介紹自一萬年前從草船開始的埃及造船和航海史。與開羅古城堡並稱為埃及兩大中世紀古城堡。
珍寶館
原為古代法特梅公主住宅,1986年改為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珍寶館,展出王冠和珠寶首飾等。
尼羅河
尼羅河發源於埃塞俄比尼羅河亞高原,流經蒲隆地、盧安達、坦尚尼亞、烏干達、肯亞、扎伊爾、蘇丹和埃及九國,全長670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最長的河流,可航行水道長約3000公里。尼羅河有兩條上源河流,西源出自蒲隆地群山,經非洲最大的湖--維多利亞湖(南半球)北流,被稱為白尼羅河;東源出自衣索比亞高原的塔納湖,稱為青尼羅河。青、白尼羅河在蘇丹的喀土穆匯合,然後流入埃及。
」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尼羅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搖籃,也是世界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尼羅河在埃及境內長度為1530公里,兩岸形成3-16公里寬的河谷,到開羅後分成兩條支流,注入地中海。這兩條支流沖積形成尼羅河三角洲,面積2.4萬平方公里,是埃及人口最稠密、最富饒的地區,人口佔全國總數的96%,可耕地佔全國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埃及水源幾乎全部來自尼羅河。根據尼羅河流域九國簽訂的協議,埃及享有河水的份額為每年555億立方米。
法老村
位於開羅市內尼羅河的一個小法老村島上,佔地約200畝,是埃及首任駐華大使哈桑·拉賈布博士在發現失傳一千年的紙草造紙工藝後於1984年集資修建的。村內種植了大量的紙莎草,有以傳統方法製造紙草紙和繪制草紙畫的作坊。法老村內建有模擬法老時代的神廟、庄園、農戶等建築,有專人著古裝演示當時生產、家居及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景,展現幾千年前古埃及人的經濟和社會生活畫面。村中有著名的法老圖坦阿蒙墓的模型和金字塔建築方法的模型展示,還有照相館、餐廳和商店。
「自由」號遊艇
是21世紀初世界上仍能使「自由」號遊艇用的最古老皇家遊艇,由英國造船公司1865年修建,艇長411英尺,寬42英尺,排水量3417噸,以燃煤蒸汽機為動力,航速16海里。該艇原為埃及王室私用,1868年曾到歐洲接載歐洲國家元首來參加蘇伊士運河國際通航典禮,是第一艘從北面進入蘇伊士運河的船隻。1952年更名「自由號」,現為埃及海軍擁有,埃海軍以此展示其艦船維修保養水平。
盧克索
位於尼羅河上游,距開羅670盧克索公里。古埃及時代稱為TABE,是古埃及帝國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公元前1570年左右,底比斯人趕走了西克索人(HIKUSOS),以此為中心重新統一了埃及,建立了一個更加強大的帝國,領土南接蘇丹,北達敘利亞。這個帝國維持了1500多年,在此建造了眾多宏偉壯觀的神殿及王家陵墓,因此成為古埃及遺跡的寶庫,是探訪埃及古文明不可不到的地方。主要參觀景點有:
盧克索神廟、卡爾納克神廟、孟農巨像。在亞歷山大城市中心的考古遺址中,發現了一座羅馬歌劇院(用於音樂表演的劇院)和一套大型的3世紀羅馬浴室。托勒密時代的街道和商店逐步發掘出土,石柱和拱門露出地面。遺址使人認識到古代城市所覆蓋的范圍--若全部發掘,現代城市只好拆除了。
蘇伊士運河
位於埃及東北部,扼歐、亞、非蘇伊士運河三洲交通要沖,溝通紅海和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1859-1869年由法國人投資開挖,埃及有10萬民工因此喪生。後英國收買了運河公司40%的股票,英法共同掌握運河經營權,掠走巨額收益。1956年,埃納賽爾總統宣布運河國有化,隨即爆發了英、法、以三國侵埃戰爭。1967-1975年因阿以戰爭,運河封閉停航達8年之久。1976-1985年,埃政府耗資約20億美元進行大規模運河擴建工程,使運河的通航能力顯著增加。擴建後運河長度為195公里,最大寬度為365米,水深11米以下為160~190米,最大吃水深度16米,能通過28萬噸的滿載油輪。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船隻日平均約60艘,運河年收入近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