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瓜納華托地理位置

瓜納華托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3-11 15:43:29

❶ 墨西哥屬於哪個國家

墨西哥即墨西哥合眾國(西班牙語:Los Estados Unidos Mexicanos),簡稱墨西哥,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共和制國家,北部同美國接壤。

墨西哥是美洲大陸印第安人古文化中心之一。這里曾孕育出聞名世界的奧爾梅克文化、托爾特克文化、特奧蒂瓦坎文化、薩波特克文化、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後者更是成為了前哥倫布時期北美洲最大的國家阿茲特克帝國。

152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6日墨西哥人民掀起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戰爭,1821年取得獨立。1824年10月建立聯邦共和國。1917年頒布憲法,改為現國名。

(1)瓜納華托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墨西哥的首都是墨西哥城,墨西哥城是墨西哥最大的城市。建築樓宇,歷史古跡,博物館,宮殿,紀念碑,商場,政府大樓,在墨西哥城應有盡有。霍奇米爾科(Xochimilco)運河的水上花園是該城市最大的旅遊景點,還有埃爾安赫爾日獨立報,獨立天使勝利柱等里程碑式建築。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位於墨西哥高原南部特斯科科湖的湖積平原上,海拔2240米。多年來,市區面積不斷擴大,並向周圍的墨西哥州擴展,形成了眾多的衛星城鎮。

這些城鎮行政上屬墨西哥州,但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與聯邦區已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大都市區,包括墨西哥城和附近的17個城鎮,面積約面積1525平方公里(2019年1月)。氣候涼爽宜人,年平均氣溫在18℃左右,全年分為雨季和旱季,每年6月至10月初為雨季,全年75%~80%的降水集中在雨季。

墨西哥城是許多大型媒體公司和西班牙文報紙的總部。大約20%的墨西哥人口居住在墨西哥城,因此這座城市也以不夜城而著稱。

❷ 2012年1月的地理政治新聞 急急急急急!!!

1月22日:
1.皖江城市帶,城市產業轉移規劃受國務院批復
2.新疆阿勒泰緊急調用直升機就被大雪圍困的病人和牧民
3.中國國際救援人員在海地有序開展工作

1月23日:
受強冷空氣影響,渤海、黃海北部海冰冰情進一步加重,有關部門採取措施保障海上航運安全。今天,海軍冰情調查隊搭乘「海冰721號」破冰船從秦皇島港啟航,赴渤海、黃海北部海域,展開冰情調查和海上突發性搶險救援行動。

1月24日:
1.23日,7名阿勒泰拜克托別村村民在風雪中被困。得知消息後,新疆軍區某陸航旅立即出動直升機展開救援。經過一整天連續三次飛行搜救,被困人員全部獲救。
2.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近日發表致歉聲明說,該機構2007年發表的一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有關「喜馬拉雅冰川將在2035年完全消融」的表述存在錯誤。

1月25日:
1.環保部今天公布2010年污染減排目標: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比2009年再削減40萬噸和20萬噸。2009年全國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繼續保持雙下降態勢。
2.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達750億元:國家測繪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包括衛星定位與導航、航空航天遙感、測繪與制圖業在內的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達750億元,一些地理信息技術與產品已達到或接近當前國際先進水平。

1月26日:
1.新疆阿勒泰:首列火車滿載救災物資運到災區今天,滿載災區百姓急需的救災物資的第一趟列車到達阿勒泰福海火車站。這是鐵路部門為了能及時緩解當地災區物資運輸緊張情況而提前啟動的運輸計劃。
2.雲南採取多種措施抗旱保生產:由於去年9月下旬以來沒有有效降水,目前雲南省將近80%的地區出現嚴重乾旱,260多萬人、119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1月27日:
1.成灌快速鐵路正線軌道全線鋪通:四川災後重建的重大工程項目----成都至都江堰的成灌快速鐵路昨天完成正線軌道鋪設,預計5月1日正式運行。鐵路全長72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
2.我國海平面處於近30年最高位:國家海洋局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近30年來,我國海平面年平均遞增2.6毫米。這一數據為沿海地區制定發展規劃、應對海洋災害等提供了重要依據。
3.海冰721號破冰船成功營救被困貨輪今天上午,正在遼東灣執行冰情調查和破冰救援任務的中國海軍海冰721船接到被封凍在營口海域的「文峰6號」求助,隨即緊急前往營救,採取破冰引航的方法將被困貨船成功解救。

1月28日:
1.三江源:5年生態保護收效明顯:我國最大的生態保護項目——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5年來,生態退化趨勢明顯緩解,出境水量大幅增加,「中華水塔」功能初步恢復。
2.我國中西部第一條高速鐵路鄭西高鐵成功試運行:我國中西部首條高速鐵路,全長505公里的鄭西高鐵今天成功試運行。國產「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從西安站至鄭州站,用時1小時48分,最高時速達352公里。

1月29日:
1.水資源統一調度 連續十年黃河不斷流:黃河自實行水資源統一調度以來,流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實現連續10年不斷流。據中國水科院和清華大學測算,10年不斷流給供水區增加了3500多億元的GDP和3700多萬噸糧食產量。
2. 中外科學家首次發現帶毛恐龍存在證據:中國、英國和愛爾蘭三國科學家日前聯合從1.3億年前的恐龍化石中,發現了仍存於現在鳥類羽毛中的兩種黑色素體,這一發現為帶毛恐龍的存在提供了決定性證據。

1月30日:
1. 廣西百色樂業天坑群出現「雲海奇光」:連續多日降雨的廣西百色樂業天坑群日前天氣突然放晴,出現翻湧壯闊的雲海景觀。在陽光照射下,天坑濃霧中出現一個圓形光碟,外圍鑲嵌著七色光環,呈現光芒四射的壯觀景象。

1月31日:
1.1月31日凌晨5時36分,四川遂寧市市轄區、重慶市潼南縣交界處發生5.0級地震,造成1人死亡,15人受傷。
2.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出現零下50.1℃罕見低溫天氣: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今天出現零下50.1℃的罕見超低溫天氣,為大興安嶺地區69年來氣溫最低值。針對這次大范圍降溫,黑龍江各地積極應對,做好供氣、供暖工作,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

❸ 為什麼墨西哥當地的治安非常的不好

墨西哥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治安不好怎這么亂?
墨西哥與美國交界,總體來說,並不貧窮。2017年,人均GDP與中國人均GDP相當,人均GDP達到50000元左右。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墨西哥貧民窟與富人區僅一牆之隔的新聞報道,沒錯,墨西哥的貧富差距堪稱驚人!
在墨西哥貧民窟,這里基本上是失控的狀態,裡面有黑幫說了算,治安也由黑幫來管理。結果就可想而知了,貧民窟毒品泛濫,不少墨西哥少女被黑幫控制,用身體換取毒品。
黑幫之間為了搶奪地盤,經常發生火拚。所以在墨西哥有黑幫的地方,就有危險。據了解墨西哥伊斯塔帕拉帕區治安是最糟糕的,其次是墨西哥城。
也許你會問,墨西哥警察不管嗎?墨西哥有的警察與黑幫打成一片。你說這樣治安能好嗎?有一次,墨西哥為了鏟除腐敗,解僱了近千名警察 由海軍接管治安。
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2017年,全世界約有3500萬遊客前往墨西哥旅遊。去年,有將近10萬中國遊客前往墨西哥旅遊,這個數目相比去近千萬中國遊客去日本,韓國旅遊要少得多,但至少10萬人不是小數目。
你是不是感到很奇怪,墨西哥黑幫那麼猖獗,治安那麼差,怎麼還有10萬中國人去墨西哥旅遊?
也許這些遊客就喜歡墨西哥這樣的地方。再說,只要不去墨西哥治安比較差的地區,盡量避免前往人煙稀少、通信不暢或有安全隱患的地區旅行,盡量減少或避免單獨、夜間出行。能避免不幸的事情發生。但我們可以避開概率上的99%,卻不能避開偶爾遇到的一次。

❹ 墨西哥瓜納華托州錫勞市是港口城市嗎

不是港口城市。錫勞位於墨西哥瓜納華托州中部,西側距離太平洋東岸四百多公里,東側距離墨西哥灣也是四百多公里。

墨西哥瓜納華托州錫勞市地理位置坐標:西經101.4282369度,北緯20.952141度。

❺ 想移民西班牙,不了解西班牙歷史怎麼行

你好,

西班牙自史前時代以來就一直受外來影響,中世紀時有多個國家並立,至15世紀始建立單一國家,近代史上,西班牙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發源地,在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於15世紀中期至16世紀末期時成為影響全球的日不落帝國,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語,為世界上總使用人數第3多的語言。

西班牙歷史開始於伊比利亞史前期,其間經歷了第二個全球性帝國——西班牙帝國的崛起和衰落,及至現今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及歐盟成員國的現狀。

一、原始時期

關於人類在歐洲居住的最早記錄是在西班牙的阿塔普埃爾卡山,這里出土的化石大約來自於120萬年前,現代人種中的克羅馬農人於3萬5000年前開始從比利牛斯山脈北部進入伊比利亞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上人類居留地最明顯的標志是阿爾塔米拉洞窟的著名岩畫,這批岩畫完成於公元前15世紀,並認為是岩畫藝術的傑出代表。

80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在伊比利亞半島,據考古推測可能是非洲人在追捕獵物時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或來自歐洲其他地區的獵人越過比利牛斯山來到這里並定居下來,被稱為伊比利亞人,他們主要定居在地中海沿岸以及更往南的地區,在那裡伊比利亞人創造了許多不同的文化。

古希臘的歷史中對其中最重要的一支有過記載,希臘人稱他們為「圖爾多人」,他們是伊比利亞人的一個部落,在瓜達爾基維爾河流域建立了文化燦爛的王國,西班牙北部的阿爾達米拉洞穴留下的舉世聞名的岩畫生動地記載了原始人生活情況。

在其後的幾個世紀里,揚帆而來的腓尼基人、希臘人和迦太基人成功的在伊比利亞半島的地中海沿岸定居下來,並建立了商業據點,大約公元前11世紀,腓尼基商人在靠近塔特蘇斯(Tartessos)的地方建立了商業據點加的斯。

公元前9世紀,第一批希臘殖民地,如恩波里翁(Emporion),在伊比利亞半島東部的地中海沿岸建立,希臘人以埃布羅河(Iber,西班牙名為Ebro)為這片地區取名伊比利亞(Iberia)。

公元前6世紀,迦太基人抵達伊比利亞半島,最初與希臘人,不久之後又與初來乍到的羅馬人爭奪西地中海的控制權,他們最重要的殖民地是卡塔赫納(新迦太基)。

羅馬人在入侵伊比利亞半島時遇見的土著居民是伊比利亞人,他們居住在從半島西南部到半島東北部的一帶地區;而凱爾特人則大多居住在半島的北部和西北部,在半島內陸地區,兩個種族相互接觸,產生了一種混合的、別具特色的文化,擁有這種文化的居民被稱為凱爾特伊比利亞人。

二、羅馬時代

在羅馬共和國晚期,其治下的伊比利亞半島被分為遠西班牙和近西班牙;而在羅馬帝國時期,伊比利亞半島則被劃分為東北部的塔拉哥納西班牙行省(Hispania Tarraconensis)、南部的貝提卡西班牙行省(Hispania Baetica,大致相當於今日的安達盧西亞)和西南部的路西塔尼亞(相當於今日的葡萄牙),凱爾特人和伊比利亞人都被不同程度的羅馬化了,當地的首領也被吸收進了羅馬的貴族階層。

羅馬人發展了原有的城市,如塔拉戈納,同時又興建了一批城市,如薩拉戈薩、梅里達、巴倫西亞、萊昂和巴達霍斯(Badajoz)等,在羅馬統治下,半島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伊比利亞半島為羅馬提供了糧食、橄欖油、葡萄酒和金屬。圖拉真、哈德良和狄奧多西一世3位羅馬皇帝、哲學家塞內卡、詩人馬蒂阿爾(Martial)、昆提良(Quintilian)和盧肯(Lucan)都出生於西班牙,西班牙主教從306年開始在埃爾韋拉(古西班牙城市,即今日的格拉納達)駐節。

公元5世紀,隨著羅馬帝國的衰亡,第一批日耳曼部落入侵伊比利亞半島,西哥特人、蘇維匯人、汪達爾人和阿蘭人跨過比利牛斯山脈相繼進入西班牙,其中,已被羅馬化的西哥特人在公元415年進入西班牙,其後改宗信羅馬天主教,在征服了西北部處於混亂中的蘇維匯人和東南部的拜占庭領土後,西哥特王國最終控制了伊比利亞半島的大部。

在歐洲黑暗時代,西羅馬帝國的崩潰並未使西班牙的古典社會乃至政府機構、基礎設施和經濟如同不列顛行省、高盧和下日耳曼尼亞行省等地區那般遭受破壞,西班牙現今的語言、宗教信仰以及法律基礎都來自於這個時期,羅馬人數個世紀的定居和統治對西班牙文化產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響。

三、西哥特統治

羅馬帝國衰亡之後,日耳曼諸部落開始侵入帝國疆域,其中數個部落後來在歐洲各地定居下來並繼承了羅馬人的遺產,建立了多個王國。

伊比利亞半島自410年之後就為西哥特人所統治,在伊比利亞半島,如同其他地區一般,帝國的衰亡是緩慢無聲的,而非疾風驟雨般的為人所驚覺,其間並無一個確切的「衰亡」的時間點,而是表現為3-5世紀間伊比利亞半島地區「去羅馬化」的過程和中央政權的衰弱。

不過同時,居住在上日耳曼-雷蒂安邊牆兩側的日耳曼人和匈奴人則經歷著一個「羅馬化」的過程,如西哥特人,甚至在他們在匈奴人的壓力下進入帝國領域之前的360年,就已經改宗信阿里烏斯教派了。406年冬季,汪達爾人、蘇維匯人(屬日耳曼人)和阿蘭人(屬薩爾馬提亞人)武力侵入了帝國邊界。三年後他們跨過比利牛斯山脈進入了伊比利亞半島,瓜分了半島西部地區。

西哥特人則在兩年前洗劫了羅馬,並於412年到達法國地區,建立了圖盧茲的西哥特王國,並逐漸將他們的影響力擴展至伊比利亞半島。

而汪達爾人和阿蘭人則被迫遷徙至北非,兩者均沒有在西班牙文化中留下長期影響,西哥特王國將首都遷至西班牙的托萊多,在雷奧韋吉爾德(Leovigild)的統治下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重要的是,西班牙從未發生如同不列顛行省、高盧行省、倫巴第地區和日耳曼地區那般明顯的、可被觀察到的古典文化的衰退;同時在415-711年間——即西哥特王國統治期間的大部分時間里,西班牙人對於延續自同一體系的法律法規表現出了獨特的尊重。

西哥特王國和地中海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西地中海地區商業貿易的持續,雖然貿易量有所萎縮,但支撐了西哥特文化的發展,信仰阿里烏斯教派的西哥特貴族普遍與當地的天主教信眾保持著距離,西哥特的統治階級追逐君士坦丁堡的文化與技術,但是天主教的主教們則是西哥特人的大敵,而且拜占庭還曾短暫的入侵過西班牙的科爾多瓦。

阿里烏斯教派在西班牙傳播的時間並不算長,587年,托萊多的西哥特國王雷卡多改宗信了天主教,從而結束了國內關於阿里烏斯教派的爭端,並以此為契機統一了國內的宗教信仰,546年舉行的萊里達會議則對神職人員的行為進行了約束,並擴大了法律對其的統轄權。

在西班牙,西哥特人從近古時代(Late Antiquity)繼承了一整套的封建制度:在南方,以羅馬的庄園制度為基礎;在北方,則分封土地給各諸侯,後者則提供軍隊,軍隊中的大部分士兵是由奴隸組成的,多數都是從農村地區抽調而來,由貴族組成的鬆散議會——它向國王提出建議並保證國王統治的合法性——負責維持這支軍隊,並且只有在其同意下國王才能調動這支軍隊。

西哥特人的統治並未如之前的羅馬帝國所建立的官僚制度般,在社會上造成廣泛的影響;他們更傾向於維持一種溫和的野蠻人統治——毫不關心國內局勢和經濟發展,只為個人利益著想。這個時期很少有文學作品流傳下來,大規模的文學創作並未在民眾階層中出現,這種情況直到穆斯林統治時期才出現,更多的只是表現為孤立的創作;而西哥特語言對於現今伊比利亞半島語言的影響也十分微弱。

西哥特人最重大的影響是造成了西班牙城市的衰弱,因為他們大部分都遷居至了農村,盡管和此時處於飢荒中的法國和日耳曼農村相比,西班牙的農村享有一定程度的繁榮,但是西哥特人對與他們的人民和國家在公共福利、社會穩定和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貢獻依然是微不足道的,這導致了他們的垮台——當8世紀摩爾人到來之時,他們已經無法獲取他們臣民的忠誠了。

四、穆斯林佔領期

到711年,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都改宗信仰了在8世紀已經在北非占據主導地位的伊斯蘭教,當時,一支由塔里克·伊本·齊亞德(Tariq ibn-Ziyad)率領的突擊隊被派往伊比利亞半島介入西哥特王國的內戰,在橫渡直布羅陀海峽之後,他們在711年夏取得了一場決定性的勝利,在這場勝利中,西哥特王國國王羅德里克被擊敗並於當年7月19日在瓜達萊特戰役(the Battle of Guadalete)中被殺,塔里克的上司——穆薩·本·努薩伊爾(Musa bin Nusair)隨後帶領大批增援部隊橫跨海峽,至718年,穆斯林已經控制了半島的大部。

但是其向歐洲的進一步進軍則在732年的圖爾戰役(Battle of Tours)中為法蘭克王國的宮相查理·馬特所挫。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瓦利德一世十分重視軍隊的擴張,並建立了這個時代最強大的海軍,正是這種政策支持了穆斯林在西班牙的擴張,哈里發瓦利德一世的統治時期也被認為是伊斯蘭力量的極盛期。

阿爾-安達盧斯的統治者們由倭馬亞王朝哈里發瓦利德一世在大馬士革授予埃米爾頭銜,在倭馬亞王朝被阿拔斯王朝推翻之後,其部分統治階層逃亡到了西班牙,聚集在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的麾下,後者通過宣布科爾多瓦為獨立的哈里發國向阿拔斯王朝提出挑戰,當時的阿爾-安達盧斯充斥著阿拉伯倭馬亞王朝統治者與當地西哥特-羅馬天主教信眾的內部沖突。

844年,維京人羞辱性的洗劫了塞維利亞,並一度佔領了瓜達爾基維爾河,之後,哈里發國建立了第一支海軍。942年,異教徒馬扎爾人襲擊了阿爾-安達盧斯。

10世紀,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宣布建立科爾多瓦哈里發國,斷絕了與埃及和敘利亞哈里發的聯系,哈里發國十分關注維持其在北非的勢力基地,但是這些財產在不斷減少,最後只剩下了休達行省,與此同時,被征服的基督教徒開始緩慢但是穩定地遷徙至北方的幾個王國,從而使這幾個北方王國的力量逐漸增強。

但是既便如此,阿爾-安達盧斯在人口、經濟、文化和軍事力量方面相比於這些北方王國,即使是面對它們的聯合,也擁有著巨大的優勢,而這幾個基督教王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也使得它們無法對哈里發國產生威脅。

這個時期被稱為"La Convivencia",以宗教寬容而著稱,而且還是西班牙猶太藝術的黃金時期(從912年——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統治時期至格拉納達屠殺事件發生之時的1066年)。

1、收復失地運動

當985年穆罕默德·伊本·阿布·阿米爾洗劫了巴塞羅那之後,穆斯林對於用武力重新控制半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兒子其後又襲擊了許多基督教城市,但是當他的兒子死去之後,哈里發國陷入了內戰,並分裂為多個「泰法王國」(Taifa Kingdoms),諸泰法國的國王不僅在戰爭中相互競爭,而且還在藝術保護方面相互較勁,因此這個時期的藝術得到了短暫的繁榮。

這個時期,泰法王國失去了原先佔領的北方基督教王國的領土,在1085年失去托萊多之後,這些穆斯林統治者們只好不情願的請求穆拉比特王朝的援助,後者則從北非侵入了阿爾-安達盧斯並建立了一個帝國,至12世紀,這個帝國在經歷了1212年和穆瓦希德王朝的入侵者的決定性的托洛薩的那瓦斯戰役(Battle of Las Navas de Tolosa)後再次崩潰。

中世紀的西班牙持續著穆斯林和基督教徒間的戰爭,到1147年,阿爾摩哈德王朝已經繼承了穆拉比特王朝的馬格裡布地區和安達盧西亞地區,他們信仰更為堅定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對待迪米(dhimmis,穆斯林治下的猶太人和基督徒)極為苛刻,面對死亡、改宗和移民的選擇,許多猶太人和基督徒選擇了離開,至13世紀中期,格拉納達哈里發國成為了西班牙唯一一個保持獨立的哈里發國,這個政權一直延續到了1492年。

阿拉貢王國的國王的統轄地不僅包括了阿拉貢行政區,還有加泰羅尼亞地區,其後,巴利阿里群島、巴倫西亞、西西里島、那不勒斯和撒丁島相繼納入其治下,加泰羅尼亞騎士團——被認為是西歐第一支雇傭兵軍隊,佔領了雅典公國,並在阿拉貢王國的庇護下統治到了1379年。

2、西班牙王國

隨著收復失地運動的持續進行,基督教諸王國和公國的勢力得到了不斷增強,至15世紀,卡斯蒂利亞王國(占據伊比利亞半島的北部和中部地區)和阿拉貢王國(占據半島東北部地區)成為了其中最強大的國家,兩個國王的統治者與葡萄牙、法國和其他鄰近國家展開了政治聯姻。

1474年恩里克四世去世,引發了一場爭奪王位繼承權的斗爭,其中包括了葡萄牙和法國所支持的喬安娜·貝爾特蘭尼佳(Joanna La Beltraneja)以及阿拉貢王國和卡斯蒂利亞國內貴族所支持的伊莎貝拉一世,在卡斯蒂利亞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伊莎貝拉保住了王位,並與其丈夫——阿拉貢的斐迪南二世實行共治。

伊莎貝拉和斐迪南被稱為「基督教君主」,該頭銜由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授予,他們於1469年在巴利亞多利德結婚,實行王國共治並最終建立了西班牙王國,他們見證了收復失地運動的最後一個階段——從摩爾人手裡奪回格拉納達;他們征服了迦納利群島;在國內他們發布了阿蘭布拉詔書(Alhambra Decree)從而將猶太人和穆斯林驅逐出了西班牙。

他們支持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的探險——後者成為自萊夫·埃里克松之後第一個到達新大陸的歐洲人——這為西班牙帶來了大量的財富,從而為西班牙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里成為歐洲的主導力量提供資金支持。

伊莎貝拉通過其5個孩子的戰略性聯姻保證了西班牙長期的政治穩定。

她的第一個孩子——大女兒伊莎貝拉公主嫁給了葡萄牙王儲阿方索,以尋求和該鄰國的密切聯系,但是伊莎貝拉公主不久就因難產而死。

伊莎貝拉的次女胡安娜嫁給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之子、波西米亞國王美男子菲利普並獲得了神聖羅馬帝國王位的繼承權,這次聯姻確保了和強大的神聖羅馬帝國的聯姻,從而保證了西班牙未來政治的安全。

伊莎貝拉的獨子——阿斯圖里亞斯王儲胡安則娶了奧地利的瑪格麗特,從而維持了和西班牙所倚重的哈布斯堡皇朝的聯系。

她的第四個孩子——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的瑪利亞則嫁給了葡萄牙的曼努埃爾一世,進一步鞏固了通過其姐姐的婚姻建立起來的兩國聯系。

她的第五個孩子——阿拉貢的凱瑟琳則嫁給了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生有一女瑪麗一世。

直至13世紀,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還是唯一兩個對宗教少數派(猶太人和穆斯林)保持宗教寬容的基督教國家,但是在14世紀猶太人的境遇直轉急下,迫害在1391年的大規模屠殺——當時除了阿維拉,其他主要城市都發生了屠殺中達到高潮。

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里,總數為20萬人的西班牙猶太人中有一半都改宗信了基督教(成為了「改宗者」),迫害的最後一個階段由兩位「基督教君主」施行,他們在1492年發布詔令,命令剩餘的猶太人改宗,否則將被驅逐出西班牙,根據不同的信息來源,被驅逐的猶太人的數量可能從4萬到12萬不等。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穆斯林也遭受到了相同的命運——被迫改宗(改宗者被稱為「摩里斯科人」,Moriscos)或被驅逐,猶太人和穆斯林並非這個時期唯一遭受迫害的人群,吉普賽人也面臨著悲慘的命運:所有年齡在18-26歲之間的吉普賽男性都必須在槳戰船上服役——這相當於判他們死刑,但是其中的大部分都成功的躲藏了起來並逃避了追捕。

3、西班牙語

在13世紀,西班牙的基督教地區存在多種語言,包括卡斯蒂利亞語、加泰羅尼亞語、巴斯克語、加里西亞語、阿蘭尼斯語(Aranese language)和萊昂尼斯語(Leonese language)。

但是一個世紀之後,卡斯蒂利亞語(即現今的西班牙語)成為了卡斯蒂利亞王國內最重要的文化和交流工具。在卡斯蒂利亞的斐迪南三世統治的最後一年,官方文件開始使用卡斯蒂利亞語撰寫;而到了阿方索十世統治期間,卡斯蒂利亞語成為了官方語言,從此之後卡斯蒂利亞所有的官方文件都使用卡斯蒂利亞語撰寫,所有的外語文本也都由原來翻譯為拉丁文本改成翻譯為卡斯蒂利亞語文本。

13世紀,萊昂和卡斯蒂利亞建立了許多大學,如薩拉曼卡大學和帕倫西亞大學都是歐洲最早建立的大學,在伊莎貝拉和斐迪南治下,薩拉曼卡大學教授安東尼奧.德.內布里哈(Antonio de Nebrija)撰寫的《卡斯蒂利亞語語法》(Gramática de la lengua castellana)的第一個版本在1492年出版。

五、帝國時代

西班牙帝國是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帝國,它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帝國之一。

在16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進行環球探險、殖民擴張和開拓跨洋商路的急先鋒,當時西班牙和美洲大陸之間的跨大西洋商路和途徑菲律賓的東亞與墨西哥之間的跨太平洋商路十分繁榮。

西班牙征服者摧毀了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和瑪雅文明,將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廣闊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西班牙帝國依靠其經驗豐富的海軍縱橫大洋;依靠其著名的、可怕而訓練有素的步兵——西班牙方陣(tercios)在歐洲戰場上占盡了優勢。正如著名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維拉(Pierre Vilar)所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正在上演的最特別的一幕史詩。」在16和17世紀,西班牙文化也正處於其黃金時代。

但是最初的美洲殖民地是令人沮喪的,盡管殖民對於貿易有刺激作用,當時的貿易規模仍然很小,隨著殖民者來到新大陸的天花和麻疹等疾病使土著人口急劇減少,特別是在阿茲特克、瑪雅和印加等文明的人口聚居區;而這又進一步削弱了被征服地區的經濟發展潛力。

在16世紀20年代,墨西哥的瓜納華托發現了銀礦,開始大量產出白銀,其後又在墨西哥的薩卡特卡斯(Zacatecas)和秘魯的波托西發現了銀礦,美洲的白銀輸出急劇增加,運載白銀的船隊往返於大西洋兩岸,重新帶動了西班牙的經濟,使其得以進口奢侈品和穀物,白銀輸出同時也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維持其用於進行在歐洲和北非的一系列戰爭的軍事力量的重要財政來源,雖然除了17世紀的少數年份,西班牙本土(特別是卡斯蒂利亞地區)的稅收仍然是帝國最重要的歲入來源。

盡管從17世紀40年代開始,西班牙便經歷著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的衰退,但是自1580年西班牙帝國和葡萄牙帝國合並(1640年重新分離)開始到19世紀其失去美洲殖民地,期間它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國,面對新的挑戰以及帝國建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災難,西班牙的思想家們在自然法、國家主權、國家法、戰爭和經濟等方面闡述了最初的現代思想。在薩拉曼卡學派等的影響下,他們甚至對帝國主義的合法性提出了質疑。

1、哈布斯堡統治

西班牙帝國在哈布斯堡家族統治時期達到了頂峰,隨後又陷入衰退,身兼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治下的西班牙帝國在歐洲的領土達到了極限。

查理五世在1516年繼承西班牙王位,從此西班牙便越來越深的捲入了歐洲的王朝斗爭之中,查理五世並不經常呆在西班牙,而在其彌留之際,他將哈布斯堡的龐大遺產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西班牙及其在地中海和海外的財產,另一部分是神聖羅馬帝國。

此外,哈布斯堡在尼德蘭的財產仍然歸屬於西班牙國王。 Rodriguez Zapatero) 取代阿斯納爾出任首相。

2005年7月3日,西班牙成為繼荷蘭和比利時後,第三個舉國實行合法同性婚姻的國家,比加拿大早了17天。

現今的西班牙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由17個行政區組成,包括:安達盧西亞、阿拉貢、阿斯圖里亞斯、巴利阿里群島、加那利群島、卡斯蒂利亞-萊昂、坎塔布里亞、卡斯蒂利亞-拉曼恰、加泰羅尼亞、埃斯特雷馬杜拉、加利西亞、拉里奧哈、馬德里自治區、穆爾西亞自治區、巴斯克自治區、巴倫西亞自治區和納瓦拉,以及兩個自治城市休達和梅利利亞。

望採納謝謝! 本司加拿大技術移民30萬人民幣,不成功不收費!!

❻ San Miguel de Allende聖米格爾-德阿連德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聖米格爾德阿連德(西班牙語:San Miguel de Allende)是墨西哥中部的一個直轄市,由瓜納華托州負責管轄,距離首都墨西哥城274公里,始建於1541年,海拔高度1,907米,2005年人口139,297。

為了保護皇家內陸大道,16世紀時,在今日的聖米格爾德阿連德,建立了一個設有駐防的衛城,至18世紀達到頂盛,城內建造了許多傑出的墨西哥式巴洛克風格宗教與市民建築,其中有些建築物更是從巴洛克演變到新古典風格的傑作。距離衛城14千米(8.7英里)的阿托托尼爾科拿撒勒人耶穌聖堂,同樣可追溯至18世紀,也是新西班牙巴洛克藝術與建築的典範,此地包括有一座大教堂與數間小聖堂,建築物內布滿油畫與壁畫,油畫是出自新西班牙著名畫家胡安·羅德里格斯·華雷斯之手,而壁畫是由米格爾·安東尼奧·馬丁內斯·德·頗卡桑惹(Miguel Antonio Martínez de Pocasangre)所繪制。由於這里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聖米格爾德阿連德成為西班牙人、克里奧爾人與印地安人的文化熔爐,而阿托托尼爾科拿撒勒人耶穌聖堂,成為歐洲與拉丁美洲文化交匯的特殊例子,它的建築和室內裝飾,則見證聖依納爵·羅耀拉教義的影響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聖米格爾-德阿連德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