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自然地理環境
Ⅰ 什麼是自然地理環境
自然地理環境是指人類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間,是地球氣相、固相和液相三種物質的交界面, 是有機界和無機界相互轉化的場所,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自然基礎。
Ⅱ 自然地理環境特徵該從哪些方面答謝謝
可以從地形、氣候(氣溫和降水)、土壤、水分這四個方面答。
Ⅲ 描述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要素
答地理題目是有技巧的。
首先注意到問題是自然地理環境要素,那麼社會經濟因素就不要答了。
描述區域自然環境要素
1.答氣候(最根本)
2.再根據當地氣候分析降水、氣溫,常見的有: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夏季溫暖濕潤、冬季寒冷乾燥,降水充沛,熱量充足)。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平均,溫暖濕潤)。地中海氣候(冬季低溫多雨,夏季高溫少雨)。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乾旱少雨,年溫差大)。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乾旱)。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雨季降水充沛,降水集中)
3.答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不同的地形適宜發展的農業不同,例如平原適宜商品穀物農業,山地適宜林業
4.答自然資源,如河流湖泊、礦藏資源(石油煤炭有色金屬)、森林資源
5.地理位置,如深居內陸還是瀕臨海洋,主要從交通是否便利回答。如果瀕臨海洋的話還要注意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然後就是小角度了,不是特別常見,如土壤類型(如紅壤貧瘠,黑土肥沃)、地貌(如喀斯特地貌)、生物(植被覆蓋率、生物多樣性程度),一般不用答
區域地理,就是掌握基本的地理要素,再綜合各地區相類似的情況,分析當地地理環境,說白了就是要回舉一反三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與你交流地理問題
純手打,原創非粘貼,望採納
Ⅳ 自然地理環境
本區位於西藏自治區南部,行政區劃隸屬拉薩、仁布、尼木、曲水、堆龍德慶、墨竹工卡、達孜、貢嘎、扎囊、乃東、桑日等11個市縣所轄。區內居民以藏族為主,其他民族多為漢、回等民族,自然村落較少,多為定居,但也有較少的季節性游牧民。區帶位於雅魯藏布江 中游,屬於雅魯藏布江流域地區,雅魯藏布江呈東西向流經本區,次級支流星羅棋布,縱 橫交錯,構成本區高原山區河谷地貌特點。
本區北鄰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靠喜馬拉雅山脈,中跨岡底斯山脈東緣,大型山脈總體 東西向展布,小型山脈多為南北向展布,地勢總體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區內地形切割程 度高,相對高差大(一般400~900m);海拔3600~4800m,最高海拔6500m。地形 切割較深,起伏較大,總體表現為高原高山河谷地貌。
區內氣候以空氣稀薄、乾燥缺氧、陽光充足、低溫寒冷、日溫差大、紫外線強度高為特徵,屬於高原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為200~510mm,平均氣壓500~650 hPa(百 帕),一般空氣密度為700~800 g/m3,一般含氧量為150~190 g/m3,年平均氣溫5~8℃,最高31℃,最低-37℃,空氣相對濕度40%~45%,年日照時數為3000~3200 h,年無霜期100~120 d。夏秋多雨,雨季集中在6~9月份,空氣相對濕潤;冬季多風,霜期較長。
區內植被分布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帶特徵,海拔5500m以上的冰川地區基本上為高原 基岩裸露區;海拔4500~5500m的地帶碎石廣布,土壤極少,植被稀疏,僅有一些零星 的草本植物;海拔4200~4500m的地帶發育高山草甸,植物群落單一,僅為一些低矮的 草本植物;海拔3800~4200m的地帶植被相對發育,但分布不均,主要為草本和木本植 物,草本以草甸和雜草居多,木本以灌木為主;海拔3800m以下的溝谷地帶,土壤較發育,氣候較溫和,植被比較發育,主要生長灌木、喬木、草本等。區內自然災害較多,但不經 常發生,危害強度不大,常見的有洪澇、泥石流、滑坡、乾旱、冰雹、霜凍等。
Ⅳ 自然地理環境具有什麼特點,並作簡要說明
闡述抄一地的自然地理環境襲特徵主要從一下幾方面入手:
1)氣候背景;
2)地形特徵;
3)土壤與植被特徵;
3)在自然地域分異中,水平地帶與垂直地帶情況。
4)地質環境;
5)河流與水系情況;
6)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如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華北平原的旱、澇、鹽、鹼、風沙的危害;人類活動破壞草原使草場退化,風沙漫延等。
望採納O(∩_∩)O~
Ⅵ 合肥的地理環境.位置
前途是光明的。我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南面。南面現在已經有了濱湖新去版,看看那邊的市權政投資 基礎設施都很不錯! 就那邊的垃圾桶那說吧!就那幾組要5000多啊是從香港買來的。合肥准備跟巢湖連接,在那裡建個港口,發展合肥的航運,使的合肥陸運水運相結合,從而有里的促進了合肥的經濟快速的發展。 從合肥的地理位置來說也是不好。備考西部,面向東部發達地區。我們可以加強與東部的經濟與技術的叫交流與合作促進我們經濟的發展,還可以藉助東部省分向內地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來發展我們自己。西部資源豐富我們可以方便利用來發展自己。像三峽電站的輸電范圍合肥就在內。 現在啊濤和小吳都是合肥的,這就為我們迎得了政策和經濟的支持。現在合肥正在建的高架據說就是通過他們然後撥款給我們修建的。 另外,合肥的歷史還是很悠久的,這些對我們發展都是很有利的。 所以,我們是可以發展象杭州、南京這樣的較大城市的。
Ⅶ 簡述三江源自然地理環境的全貌
三江源地區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體,以山地地貌為主,山脈綿延、地勢高聳、地形復雜,海回拔為3335~答6564米。區內氣候屬青藏高原氣候系統,為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表現為冷熱兩季交替、干濕兩季分明、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日照時間長、輻射強烈、無四季區分的氣候特徵。
Ⅷ 安徽的自然環境特點是什麼
一、 地理位置
安徽省簡稱「皖」,地處中國東部,位於東經114° 54′--119°37′、北緯29°4
1′--34°38′之間,緊靠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是臨江近海的內陸省份。
全省南北長約570公里,東西寬約450公里,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國土
面積的1.45%。
二、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現多樣性,長江和淮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全省大致可分為五個自然區域:
1、淮北平原。
2、江淮丘陵。
3、皖西大別山區。
4、沿江平原。
5、皖南山區。
主要山脈有大別山、黃山、九華山、天目山,最高峰黃山蓮花峰海拔1860米。長江
流經安徽南部,境內全長416公里,淮河流經安徽北部,在境內全長430公里,新安江為
錢塘江正源,境內幹流長240公里。
(8)長豐自然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安徽地形地貌
安徽省平原、台地(崗地)、丘陵、山地等類型齊全,可將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區、江淮台地丘陵區、皖西丘陵山地區、沿江平原區、皖南丘陵山地五個地貌區,分別佔全省面積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安徽有天目-白際、黃山和九華山,三大山脈之間為新安江、水陽江、青弋江谷地,地勢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漸次下降,分別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組成層狀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東向和近東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為黃山蓮花峰海拔1873米。山間大小盆地鑲嵌其間,其中以休歙盆地為最大。
Ⅸ 長豐縣的地理氣候
長豐縣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植被豐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雨960毫米,年平均日照216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24天。
因光熱和水分條件良好,有利於農、林、牧、漁各業的發展。
Ⅹ 長豐縣,地理、水質、地質、氣象資料誰有
長豐縣位於合肥市北部,東與定遠縣、肥東縣接壤,縣城水湖鎮,南距合肥市區70公里,北距淮南市中心不足20公里。 長豐縣屬新建縣。1964年10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分別從壽縣、定遠、肥東、肥西4縣邊緣劃出部分地區設置長豐縣,隸屬合肥市,是全省第一個市轄縣。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清代壽州長豐鄉而得名。
長豐縣位於合肥市北部,東與定遠縣、肥東縣接壤,北與淮南市交界,西與壽縣、肥西縣毗連,南與合肥市廬陽區、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為鄰。縣城水湖鎮,南距合肥市區70公里,北距淮南市中心不足20公里。 長豐縣屬新建縣。1964年10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分別從壽縣、定遠、肥東、肥西4縣邊緣劃出部分地區設置長豐縣,隸屬合肥市,是全省第一個市轄縣。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清代壽州長豐鄉而得名。取「長豐」為縣名,也寓意「長治久安,人壽年豐」。
氣候與簡易水文資料
地處江淮丘陵北緣,地勢東、南部稍高,西部較低,平均海拔50米。西部的瓦埠湖畔和東北部的高塘湖畔屬淮河灘地平原。橫貫縣境中南部的江淮分水嶺將全縣分為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南水入江,北水歸淮。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雨960毫米,年平均日照216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24天。
地理
長豐縣地形狹長,南北距離77公里,東西距離54公里,總面積2400平方公里。2004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調整行政區劃,北部楊公鎮、曹庵鎮、史院鄉、孫廟鄉、孤堆鄉、三和鄉、孔店鄉7鄉鎮劃歸淮南市管轄。區劃調整後,全縣總面積為19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8.11萬畝。目前,全縣轄水湖鎮、雙墩鎮、崗集鎮、下塘鎮、吳山鎮、楊廟鎮、朱巷鎮、庄墓鎮、三十頭鎮、羅塘鄉、義井鄉、左店鄉、杜集鄉、造甲鄉、陶樓鄉等15個鄉鎮和雙鳳開發區,268個行政村、39個居委會,全縣總人口78.18萬人。
長豐資源豐富,物產眾多,有「皖中糧倉」之美譽,一直是傳統的農業大縣。主產水稻、小麥、油菜、棉花,兼產大豆、山芋、玉米、花生、芝麻和蔬菜、瓜果。中南部的瓦東、滁河兩大乾渠縈腰繞膝,引大別山三大水庫之水向東灌溉,渠水長流。縣境內密如蛛網的水利支渠,星羅棋布的近百座中小水庫,既有抗洪排澇、灌溉農田之利,又有調節氣候、優化自然環境之功。卧龍山樹高林密已成為鳥類的天堂,荒沛河濕地生態,形成了鳥島奇觀。銀魚、瓦蝦、毛刀魚是瓦埠湖的「三秀」,古今皆為珍品。吳山貢鵝色香味美,風靡江淮,「三日不食吳山鵝,自疑不是合肥人」。中國書法一絕——吳山鐵字,剛健雄渾,在書法界獨樹一幟,掛進了中南海、人民大會堂。下塘龍蝦味道鮮美,供不應求。長豐草莓果粒飽滿,酸甜可口,被譽為「水果皇後」。在2005年10月,「長豐草莓」被授予國家級綠色食品;2006年被授予國家級無公害草莓標准化生產示範區;2007年被國家工商總局批准為草莓原產地保護商標,同時被國家技術監督總局批准為地理標志產品。陶西甘藍、富硒大米、三十頭絲瓜,更是國家食品衛生部門鑒定的綠色食品,走俏城鄉市場。
長豐縣區位獨特,交通便捷,合淮阜高速、206國道、311省道、淮南鐵路以及正在修建的合蚌高速客運專線縱貫全境,境內北環高速與合徐高速、合六葉高速相連。雖然各種資源豐富,但過去工業基礎一直薄弱。2001年以來,全縣上下通過開展「加快發展、富民強縣——路在何方?」大討論,決定把發展工業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選擇,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突破口和第一要務。全縣上下貫徹改革、服務、招商引資的「快工八字方針」,加強園區建設,圍繞工業立市,縣域突破戰略,全力招商引資,工業強縣進程明顯加快,尤其是南部工業園區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先後建成江淮鑄造、星通橡塑、萬向傳動軸、鴻路鋼構、豐大乳業、海螺水泥、紅櫻桃集團、伊利乳業等一批骨幹企業。隨著合肥市「141」組團——合肥北城核心區建設進度的加快,長豐已連續三年進入全省動態十快縣、十佳縣行列。目前,全縣已擁有機電、鑄造、輕紡、化工、塑料、食品、建材、印刷等20多個工業行業,200多種工業產品,初步形成工業門類齊全、大中小企業兼備的工業體系。汽車配件、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家電製造、服裝製造成為全縣五大支柱產業,產業集群輪廓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