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環境下的南北小吃

地理環境下的南北小吃

發布時間: 2021-03-08 20:34:25

⑴ 南北方小吃和自然環境有什麼聯系

如北方喜吃麵食,跟北方氣候乾旱,宜種小麥等農作物有關;南方喜食大米,與南方氣候溫暖濕潤,宜種水稻等農作物有關. 一般情況下,南方人生活比較富裕,口味比較清淡 南方氣候潮濕,居者多喜食清淡湯水豐富物;
而北方氣候乾燥,居者多吃辛辣/麵食等干糧
北方人大都喜歡吃辣,像蒜、蔥等

⑵ 南北名小吃

南方有臭豆腐、燒烤、口味蝦、燈芯糕、酸辣粉、燒麥,各種類型的粉,竹筒飯,拔絲香蕉,炒河粉、荷葉飯等等
北方的有烙餅、麵皮、各種粉等等

⑶ 南北方造成飲食差異的原因和南北方的飲食習慣

原因:

1、地理因素:不同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造就了中國各地區不同的氣候條件。中國南方氣候濕熱,盛產水稻,因此以大米為主食;北方氣候相對乾冷,適宜小麥等作物生長,因此以麵粉為主食。

2、民族因素:中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因此他們不僅在生活活動上存在差異,在飲食文化上也深深烙上了各自的特色。

漢族聚居的東部平原地區,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被稱之為「魚米之鄉」,因此盛產的大米和小麥是主要的食物。類似這種耕作方式的少數民族還有朝鮮族、錫伯族、傣族、壯族、獨龍族等。居住在中國北部的蒙古族、鄂倫春族和怒族以及西南部的牧區藏族,由於氣候寒冷,多食以高熱量的肉類,從而抵禦嚴寒。

習慣:

1、南方人愛吃米飯和米粉,傳統北方人(華北、西北)喜麵食。

2、菜量來看,南方多數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

(3)地理環境下的南北小吃擴展閱讀:

南北的其他差異:語言差異。

南繁北齊。中國語言的地理差異表現為南繁北齊,即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比較單一。中國北方廣大地區都屬北方方言區,從哈爾濱到昆明(昆明雖地處南方,但語言分區為西南官話區,西南官話即北方方言的分支)直線距離3000多千米,兩地語言雖有區別,但通話、交流並沒有太大障礙。

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區內,如閩方言區內,還分福州話、廈門話、莆田話、閩西話等,彼此差異極大,甚至聽不懂。這些語言的形成與地理環境是有一定關系的。

一則中國北方多地勢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聯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機會多,彼此融合,因而語言差異不大。

二則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嶇,交通閉塞,不利於人們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話」。

⑷ 觀看舌尖上的中國,寫一份關於某地區地理環境下形成的美食簡介

中國地勢復雜多樣,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回湖泊答)造就不同的生活習俗,也形成不同的飲食習慣。舌尖上的中國帶我們走遍大江南北,品味到不同地區不同的美食。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由於南北方降水量、太陽輻射等自然條件不同,讓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們,享受到截然不同的豐富主食。像陝北地區氣候乾燥,糜子,成為當地人最愛的主食。南方地區適合種水稻,水稻成為我們餐桌上不可少的事物。 一番水土養一番人,東辣西酸,南甜北咸。舌尖上的中國為我們帶來視覺的美味享受,讓我們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生活氣息,更展現人們利用不同自然條件,創造出各種美食所展現的智慧。

⑸ 地理環境對南北方飲食文化差異造成怎樣的影響

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南方人愛米飯,北方人喜麵食,其實這與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我國南方的氣候高溫多雨、耕地多以水田為主,所以當地的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生長習性喜高溫多雨的水稻。而我國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合喜干耐寒的小麥生長。所謂「種啥吃啥」,長此以往,便養成了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
從菜量來看,南方多數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豐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數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種相對還是少了些。尤其在農村可能差別更大。
北方的農作物主要是小麥和高粱,還伴有各種雜糧,一般以麵食為主,如饅頭、花捲、包子、餃子、餛鈍、烙餅、面條等,北方菜系比較粗獷且清淡,主要以醬(醬骨架之類的),紅燒(紅燒肉之流),燉(小雞燉蘑菇之類)等烹飪技巧為主,煎炸煮燜燴炒,樣樣俱全,講究一日三餐或稠或稀,或干或湯,粗細搭配,粗糧細作,細糧精製。
由於北方獨特的水土和地理環境,使得醋成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像山西的飲食文化,有著濃郁的黃土高原氣息和傳統的生活特色,山西人嗜好吃面,兼喜湯飯,湯料豐富而鮮美,構成了山西這個由雜麥王國到麵食王國的血脈淵源。
南方主要農作物為水稻,一般以米飯為主食。南方人對事物做工精細,如麵食,南方的饅頭包子等,是香嫩細滑,個頭不大。海南麵食種類繁多,做法也多樣,有湯粉,鹵面,炒麵,炒粉類。
由於沿海地區的環境因素,海南人愛吃海鮮,家家戶戶的飯桌上必有一條魚,蝦蟹貝類也是海南人的最愛。海南的吃法崇尚鮮嫩、清淡,很多食物為清蒸,水煮,做的過程中放極少的調料,吃的時候再配以調料蘸著吃。以海南的白切雞為例,做法獨特。就是把雞放在清水裡煮,加點鹽,大概於八分熟的雞口感最嫩滑,還有特別的調料,就是用雞湯拌上蔥蒜等作為調料,有的地方還有山茶油或香麻油調配姜絲、蒜茸、桔汁、精鹽等製成的佐料,別有一番風味。
南方的粥也與北方有很大的差別,北方的粥比較單一,但南方人,不僅粥里放菜,就連火腿、蛋,肉沫一鼓腦往裡放,甚至粽子都裹香腸、雞蛋等。據說由於天寒地凍的關系,北方人做菜都喜歡一鍋燉,就像吃火鍋,而南方喜歡把菜分開炒。這就形成了南方獨特的飲食文化。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任何地區的文化都是一定地域內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有著很深的社會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一定地理環境下食物資源和生產活動決定著人們的飲食方式的差異。
這深刻說明復雜多樣的地理形勢和氣候環境為中國飲食文化多樣化提供了空間條件和自然基礎。通過以上分析,也可以使我們更深刻地了南北方的飲食文化特點和差異,南北差異的融會貫通,便形成了中華民族當今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並將流傳千古。

⑹ 南北方飲食差異與地理的關系

地理主來要涉及土壤、氣候、交通等。源
氣候:北方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比較乾燥。多種植小麥,所以北方人主要以麵食為主,如饅 頭。
南方是亞熱帶帶季風氣候,比較濕潤,多種水稻,所以南方人主要以米食為主,如江浙一 帶的粽子等。
土壤: 受氣候影響,北方乾燥,所以土壤也要求較為耐寒的作物,而南方水分充足,所以土壤要求 耐濕的作物。
交通:古代受地形影響,交通不便利,所以南北交流不方便,南北農作物沒法相互銷售(1,當時 產量不高,以自給為主;2,不劃算,運費太貴),所以南北人就是你吃你的,我吃我 的。現在很多地方都是南北通吃了。

⑺ 南北方飲食文化差異 地理 急!!!

北方
人口和
南方人口
不好分得,但是北方多以種植
小麥
為主,特別是長城以北多以種植春小麥,
南方
多種植冬小麥和水稻。並且南方多位於
亞熱帶
季風氣候,
雨熱同期
,利於種植水稻。
主食
的不同,造成了整個飲食結構以及
吃法
的巨大
差異
。總的來說,北方飲食粗糙,而南方做工精細。你要聽到一個
北方人
會做菜,那才奇怪,就跟聽到一個
南方人
吃得隨隨便便一樣。南方人一吃得隨隨便便,多半是不想活了。北方人相反,只有不想活了,才去好好地吃一餐。
八大菜系
,南邊佔了絕大部份,流派紛呈,只給北邊剩下
京菜

魯菜
兩個系,嚴格說來,還是為了保留北方人的
粗獷風格
才給劃出來的,根本不能與
粵菜

川菜

湘菜

淮揚菜
相匹敵。南方人到北方開餐館,是豐富和弘揚
民族

食文化
;北方人到南方開餐館,不過是讓鮮活玩藝兒吃膩了的鄉親們
別忘了
家常
口味
,有點象開憶苦餐。
北方人喜歡大塊
吃肉
,大碗喝酒;南方人要把肉切得細細的,煨得爛爛的,炒得嫩嫩的,把酒燙得溫溫的。南方人喜歡吃青葉子菜,幾天不吃就屙不出屎;北方人無所謂,光吃肉也能拉屎。北方人喜歡
吃餃子
,這是他們對
中國飲食
的最大貢獻。南方人喜歡
吃餛飩
。餃子用醋蘸蘸就行了,一口一個。餛飩要湯碗、
調料
齊全,一口只咬半個。南方人喜歡吃蔥,北方人喜歡吃蒜;南方人吃
泡菜
,北方人吃
鹹菜
;南方人吃
辣椒
是為了
祛濕
,北方人吃辣椒是為了驅寒。南方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方人是干辣、酸辣。北方人把吃讀成「痴」,痴痴地只管吃。南方人把吃叫「七」,叫「恰」,叫「食」,叫「噎」,叫「夾」,叫「塞」。南方人喝茶也叫飲茶。南方人飲各種各樣的茶,北方人只喝
花茶
就夠了,覺得花茶既香且濃,殊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是南方人專門放進去騙北方人的。北方人不懂欣賞真正的茶中精品,比方龍井、碧螺春,以為太淡,要細抿慢嚼才似乎有那麼點味,不適合牛飲。
北方人吃得簡單,與
地域
物產有直接
關系
。北方崇尚簡朴,南方追求華美,很大
程度
上也是地域
特點
造成的。北方冷而乾燥,把毛毯、彩染布掛在牆上,顯得溫馨暖和。南方則掛不出這種效果,看了會渾身燥熱,還老去聞是不是有一股可疑的霉味。北方人喜歡毛皮,耐寒。南方人不喜歡,灰撲撲的見了就
打噴嚏
,容易
生蟲
。南方人喜歡竹製品,又涼快又經得起漚。北方人洗澡叫搓泥,要積出泥一樣的肥垢來了才去搓一次。南方人洗澡叫沖涼,一冒汗就去沖。南方人睡床,北方人睡炕。北方人來客都往炕上請,客人留宿與主人一大家子濟濟一炕。南方不興這樣睡覺,睡不踏實。最後
南床
統一了北炕,至少城市是如此。
現在北方人來客,也不是動不動就請人家上床。
(具體的)

⑻ 南北方飲食差異800字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不同的地理環境會造就不同的風俗習慣。而南北的飲食文化就名列其中。廣為熟知的就是南米北面,還有各具特色的小吃。這一期小編就從「飲食」一詞的字面意思來理解南北方飲食文化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喝和吃兩個方面。有興趣的小夥伴們趕緊來看看吧,方便以後向外國朋友講解中國飲食文化。

一、飲
南方人喝茶也叫飲茶。南方人飲各種各樣的茶,北方人只喝花茶就夠了,覺得花茶既香且濃,但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是南方人專門放進去騙北方人的。北方人不懂欣賞真正的茶中精品,比方龍井、碧螺春,以為太淡,要細抿慢嚼才似乎有那麼點味,不適合牛飲;從喝湯來看南北迥異:南方人喝湯是作為一個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氣炎熱喝湯,廣州、福建一帶在飯前、飲酒前喝湯,尤其廣州人堡湯是出了名的。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湯,但是湯是在飯後喝,一般不是作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湯,覺得熱乎、暖和;從喝酒來看,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於南方人,特別是山東、東北和內蒙人酒量驚人。南方生產白酒,有名的貴州茅台、四川五糧液。夏天可能南北都已啤酒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飲白酒,但是冬天南方的江浙一帶喜喝黃酒,比如紹興女兒紅、上海的和酒、石庫門等。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聲說話。南方人相對精細。
二、食
提及南北飲食的差異,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麵粉。南米北面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南方人愛米飯,北方人喜麵食,其實這與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我國南方的氣候高溫多雨、耕地多以水田為主,所以當地的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生長習性喜高溫多雨的水稻。而我國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合喜干耐寒的小麥生長。所謂「種啥吃啥」,長此以往,便養成了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北方人喜歡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南方人要把肉切得細細的,煨得爛爛的,炒得嫩嫩的,把酒燙得溫溫的。南方人喜歡吃青葉子菜,幾天不吃就屙不出屎;北方人無所謂,光吃肉也能拉屎。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這是他們對中國飲食的最大貢獻。南方人喜歡吃餛飩。餃子用醋蘸蘸就行了,一口一個。餛飩要湯碗、調料齊全,一口只咬半個。南方人喜歡吃蔥,北方人喜歡吃蒜;南方人吃泡菜,北方人吃鹹菜;南方人吃辣椒是為了祛濕,北方人吃辣椒是為了驅寒。南方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方人是干辣、酸辣。北方人吃得簡單,與地域物產有直接關系。北方崇尚簡朴,南方追求華美,很大程度上也是地域特點造成的。
因為主食的不同,造成了整個飲食結構以及吃法的巨大差異。南方和北方,除了食米食麵、食魚食肉的差異。在烹調習慣、口味風格方面亦有巨大不同。比方稀飯,北方就是小米粥、大米粥,最多放幾顆棗。但南方人,不僅粥里放菜,就連火腿、變蛋,一鼓腦往裡放,甚至粽子都裹香腸、變蛋等。另外南方人喜甜,北方人喜咸。南方人吃菜喜歡分別炒,北方人偏愛一鍋熬等等。「
總的來說,北方飲食粗糙,而南方做工精細。你要聽到一個北方人會做菜,那才奇怪,就跟聽到一個南方人吃得隨隨便便一樣。南方人一吃得隨隨便便,多半是不想活了。北方人相反,只有不想活了,才去好好地吃一餐。所以在這樣的形勢下,南人與北人,各有各自的理念,各有各自的絕招。從而使得南北方的菜餚各有千秋。
南人的菜餚,多以精緻細微見長,並格外講究情致,最大的特點就是選料講究。也許是因為南方山水清秀、色彩豐富的緣故,南人的美學理念也多以柔和淡雅見長。南方的菜餚自然也打上這鮮明的地域烙印,不但色香味俱全,而且盛放的器具花色、菜盤的細節裝飾,當然也包括就餐的環境,格外講究,一切都讓人賞心悅目。如今國內各大城市內稍有檔次的中餐館,大多裝潢都是南方風格,便是明證。就烹飪方法來講,無論是烤、是燜、是蒸、是燉,還是炙、是熘、是炒、是拌,南人都有一套繁雜而講究的程序,追求的是個鮮、嫩、香、滑,以求滿足味蕾的各類微妙體驗。
北人的菜餚,則以色艷味重取勝,最大特點就是就地取材,講究火候。北方做菜的原料沒有南方的種類豐富,也沒有太多花樣,可便是極其普通的東西,北方的廚師也能做出與眾不同的味道來。譬如說蘭州有名的烤羊頭,先將羊頭煮得半熟,然後一刀剁成兩半,刷上一層羊油,再放在烤爐上用急火燒烤。烤羊頭的整個工序很是復雜,共計要刷油九次,刷醬油兩次、醋兩次、孜然兩次,辣椒油三次,灑茴香粉一次、胡椒粉一次、芝麻一次,加蔥花一次,香菜末一次,加洋蔥末一次。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大功告成。整個羊頭呈紫黑色,雖不是很好看,但香味卻格外誘人,入得口來,感覺更好:羊眼脆而多汁,羊腦軟嫩香滑如豆腐,羊臉肉吃起來更是有北極貝的味道,便是那有點糊黑的羊皮,嚼起來也別有一番味道。若再佐以大蒜,冰啤,那感覺更是爽到家了。
烹飪菜餚,北人在用料、刀工和花色上,很難與南人相抗衡,但唯獨火候,北人方有資本和信心一爭高下。譬如北京全聚德的烤鴨、東來順的涮肉等,就非常講究烤燒的用料和烤工。便是北方民間,也常有令人叫絕的」烤方「,譬如」選尺余見方的細皮嫩肉的豬臂一整塊,用鐵鉤掛在架上,以炭火燔炙,時而武火,時而文火,烤數小時而皮焦肉熟。上桌時,先是一盤脆皮,隨後是大薄片的白肉,其味絕美。「一塊普通的上好的豬肉,只要因為烤工了得,處理得法,竟也成了一道上等佳餚。與南人挖空心思琢磨用料相比,我以為北人在飲食方面」物盡其用,功盡其美「的理念更值得提倡。畢竟,口腹不是實驗場,不能什麼都吃。
從菜系來看,南方菜系優勢明顯、有廣東的粵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幫菜等。而北方卻幾乎沒有獨立的菜系,當然東北的菜還是頗有特色。總體特點是南方飲食講究的是精細,而北方體現的是粗獷;從菜量來看,南方多數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豐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數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種相對還是少了些。尤其在農村可能差別更大。總而言之,為了自身飲食的需求,南北方的人們靠自己的雙手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⑼ 南北方飲食文化差異 地理 急!!!

北方人口和南方人口不好分得,但是北方多以種植小麥為主,特別是長城以北多以種植春小麥,南方多種植冬小麥和水稻。並且南方多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利於種植水稻。主食的不同,造成了整個飲食結構以及吃法的巨大差異。總的來說,北方飲食粗糙,而南方做工精細。你要聽到一個北方人會做菜,那才奇怪,就跟聽到一個南方人吃得隨隨便便一樣。南方人一吃得隨隨便便,多半是不想活了。北方人相反,只有不想活了,才去好好地吃一餐。八大菜系,南邊佔了絕大部份,流派紛呈,只給北邊剩下京菜、魯菜兩個系,嚴格說來,還是為了保留北方人的粗獷風格才給劃出來的,根本不能與粵菜、川菜、湘菜、淮揚菜相匹敵。南方人到北方開餐館,是豐富和弘揚民族的食文化;北方人到南方開餐館,不過是讓鮮活玩藝兒吃膩了的鄉親們別忘了家常口味,有點象開憶苦餐。

北方人喜歡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南方人要把肉切得細細的,煨得爛爛的,炒得嫩嫩的,把酒燙得溫溫的。南方人喜歡吃青葉子菜,幾天不吃就屙不出屎;北方人無所謂,光吃肉也能拉屎。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這是他們對中國飲食的最大貢獻。南方人喜歡吃餛飩。餃子用醋蘸蘸就行了,一口一個。餛飩要湯碗、調料齊全,一口只咬半個。南方人喜歡吃蔥,北方人喜歡吃蒜;南方人吃泡菜,北方人吃鹹菜;南方人吃辣椒是為了祛濕,北方人吃辣椒是為了驅寒。南方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方人是干辣、酸辣。北方人把吃讀成「痴」,痴痴地只管吃。南方人把吃叫「七」,叫「恰」,叫「食」,叫「噎」,叫「夾」,叫「塞」。南方人喝茶也叫飲茶。南方人飲各種各樣的茶,北方人只喝花茶就夠了,覺得花茶既香且濃,殊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是南方人專門放進去騙北方人的。北方人不懂欣賞真正的茶中精品,比方龍井、碧螺春,以為太淡,要細抿慢嚼才似乎有那麼點味,不適合牛飲。 北方人吃得簡單,與地域物產有直接關系。北方崇尚簡朴,南方追求華美,很大程度上也是地域特點造成的。北方冷而乾燥,把毛毯、彩染布掛在牆上,顯得溫馨暖和。南方則掛不出這種效果,看了會渾身燥熱,還老去聞是不是有一股可疑的霉味。北方人喜歡毛皮,耐寒。南方人不喜歡,灰撲撲的見了就打噴嚏,容易生蟲。南方人喜歡竹製品,又涼快又經得起漚。北方人洗澡叫搓泥,要積出泥一樣的肥垢來了才去搓一次。南方人洗澡叫沖涼,一冒汗就去沖。南方人睡床,北方人睡炕。北方人來客都往炕上請,客人留宿與主人一大家子濟濟一炕。南方不興這樣睡覺,睡不踏實。最後南床統一了北炕,至少城市是如此。 現在北方人來客,也不是動不動就請人家上床。
(具體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