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地理位置的影響
『壹』 英國地理的優點和缺點,以及這些特點對其歷史和發展有何作用
英國是大西洋中的群島國家,既離開歐洲大陸,又靠近歐洲大陸。西以遼闊的大西洋與北美洲遙遙相對,東臨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同歐洲大陸相望,多佛爾海峽(法國稱加來海峽)最窄處不足33公里,晴天無霧時,肉眼能看到對岸。這樣的島國位置,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英國的發展有著不同的影響。
當世界航海事業不發達、人類歷史上文化發達的中心還在東方的亞洲,而歐洲的經濟、文化中心還在地中海沿海的時候,英國被認為處在世界的邊緣,它是羅馬帝國的邊疆屬地,大洋限制了它的發展。地理大發現後,歐洲殖民主義者開始到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掠奪殖民地,國際貿易的干線逐漸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英國正處在這條干線上,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它的發展,倫敦很快成為世界的貿易中心,英國迅速發展成為「世界工廠」。當前,英國仍處在世界最重要的工業帶北美與西歐之間的關鍵部位,兩工業帶之間以及西歐與亞、非之間聯系的航路,多經過英國或其周圍,對於英國現代經濟的發展十分有利。
當世界航海事業落後、現代武器出現以前,海洋是英國免受戰爭威脅的屏障,島國位置使其本土九個世紀沒有遭到外國軍隊的襲擊;由於它的邊境多為海疆,可以集中力量建設海軍,使其很快成為世界海上強國;另外,當英國的海上力量強大起來之後,它又利用靠近大陸的有利位置參加歐洲的政治、經濟活動,進而掠奪、控制某些國家。
英國面對西歐許多大河的出海口,象易比河、威悉河、萊茵河及塞納河等分別流入北海和英吉利海峽。英國可以通過這些河流加強與歐洲特別是西歐各國的聯系。
英國雖地處北緯50°以北,但由於受西風及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冬暖夏涼,大部分地區不結冰,利於作物生長和內河航運業發展。加上海岸漫長而曲折,多優良而不封凍的港灣,利於發展海上運輸業。它東邊的北海,地處北大西洋暖流與北冰洋寒流交匯處,漁業資源豐富,是世界著名的漁場;北海海底豐富的石油資源,對英國的經濟發展也極為有利。
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是深受歷史條件限制的,不是永恆不變的,因此,應歷史地予以評價。在中世紀及其以前,英國的島國位置使其與大陸隔絕,不利於英國的發展;地理大發現後,其優越性才開始顯示出來;進入二十世紀後,英國的地理位置優越性又開始下降了。盡管如此,島國的位置和優越的航運條件,依然是當代英國得以保持經濟發展優勢的有利因素。
『貳』 英國地理環境對英國人性格的影響
地理位置和環境特點
英國是大西洋中的群島國家,既離開歐洲大陸,又靠近歐洲大陸,由大不列島和愛爾蘭島東北部及附近許多島嶼組成。東瀕北荷蘭等國;西鄰愛爾蘭,橫隔大西洋與美國、加拿大海,面對比利時遙遙相對;北過大西洋可達冰島;南穿英吉利海峽行33公里就到法國。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在不同歷史時期對英國的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大不列顛島各海東西最寬處近500公里,沿岸曲折多變,海岸線總長1.145萬公里,有很多深深鍥入內陸的海灣與河口。島上任何地方距離海洋都不超過120公里。
英國有充沛的降水而地形又崎嶇不平,於是造成了頗為密緻而水量豐富的河流網。泰晤士河自西向東流經英格蘭東南部平原,最後注入北海,其河水水位穩定,經年不凍,具有很高的航運價值。英國有面對西歐許多大河的出海口,分別流入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為英國加強與歐洲特別是西歐各國的聯系提供渠道。
英國是歐盟中能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北海海底豐富的石油資源,對英國的經濟發展極為有利;英國四面環海,還有眾多的河流和湖泊,因此盛產魚類,有豐富的水產資源,是歐洲重要的漁業國之一;全境因受到海洋暖流的影響,終年溫和濕潤,冬暖夏涼,大部分地區不結冰,利於作物生長和內河航運業發展。
英國地理環境對英國國民性格的影響
北海和英吉利海峽將不列顛群島與歐洲其他地區隔開,使之成為孤懸於歐亞大陸之外的島國。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是一道天然屏障,幫助英國人成功地抵禦了來自大陸的入侵者,如凱撒大帝兩次入侵英國和拿破崙入侵英國。
因此,居住在島嶼上的英國人很容易產生對島嶼的依賴,並產生了很強的優越感。另一方面,居住在島嶼上的人民比居住在大陸人民擁有更多自由,處在島國的人民,更容易產生向外擴張的動力和慾望。
而從英國歷史進程來看,英國曾多次向歐洲大陸擴張。16世紀時,伊麗莎白在位期間,施行了重商主義策,並鼓勵發展海盜事業,充分利用該島國優越的地理位置,開始向海洋發展,最終戰勝了法國的「無敵艦隊」,為以後英國取得海上霸權奠定了基礎。19世紀末,英國人侵佔了比本土面積大150倍的外國土地,成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
英國所處的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為英國的發展帶了無限契機,使人民對島國形成了牢固的優越感和依賴感,這種情感讓英國人具有自信、民主和開拓精神英國特殊的島國地理環境讓英國人擁有富有的想像力並善於開拓。
在英國的文學作品中,探險和游記素材的小說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很多英國作家都描寫了英國人特有的性格。例如,18世紀丹尼爾·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就是取材於水手亞歷山大·賽爾科克的精彩故事,成為不朽的「海島題材」小說之一。敢於冒險,勇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面對人生困境,魯濱遜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
『叄』 英國地理優勢和劣勢
全境由靠近歐洲大陸西北部海岸的不列顛群島的大部分島所組成,隔北海、多佛爾海峽和英吉利海峽同歐洲大陸相望,是一個島國。
英國位於北緯50度至60度之間,比我國的黑龍江省還要偏北,但氣候卻溫和得多,可以說是冬無嚴寒,夏無酷署。這溫和的氣候首先要歸功於熱帶的墨西哥灣暖流。這股暖流,有好幾百公里寬。它浩浩盪盪地流向歐洲西北岸,改稱大西洋暖流,為英國帶來了溫和濕潤的海洋性氣候。以倫敦為例,冬天河湖極少結冰,一月份的平溫氣溫在4度(攝氏)以上;而夏天又相當涼爽,七月份的平溫氣溫只有17度,早晚常要加件線衣才行。年降雨量約600毫米,不算太多,但分布比較均勻。就全國來說,一月份的平均氣溫約為4至7度,七月份13至17度。年降雨量西北部山區超過1000毫米,而東南部在六七百毫米之間。英國的霧氣較重,在夏季晴和的好天中,還有薄薄的煙靄;冬季則經常飛霧迷漫,似雨非雨,若煙非煙,這主要是島國的潮氣所致。至於倫敦過去常見的濃霧,並不完全是自然現象。由於重視環境保護,那裡出現濃霧的次數已大大減少。
這個島國的氣候溫和,但天氣多變。英國人常說:「國外有氣候,在英國只有天氣」,以此來表明這里天氣的變化莫測。的確,在一日之內,忽晴忽陰又忽雨的情況並不少見。這種天氣使人變得格外謹慎,看到一位英國人在陽光明媚的早上出門時穿著雨衣,帶著雨傘,外國人可能會感到可笑,但是不久以後他就會為自己的「感到可笑」而後悔。多變的天氣也為人們提供了經常的話題,在英國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歡談論天氣。
受高緯度的影響,英國晝夜長短的變化特別明顯。冬季日短夜長,下午未到3點,天色已灰暗一片,夏季則正好相反,日長夜短,晚上10點多才開始入黑。一般來說,夏天是旅遊英國最好的日子。夏季日間長,活動時間多,而且溫度適中,天氣清爽,人的精神也倍感充沛。這個季節盡管也有雨,但一般不會連綿不斷,影響行程。
英國海外領土分布圖地理
英國位於歐洲,是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和一些小島(海外領地)組成。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24.36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英格蘭地區13. 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 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 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 36萬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部的島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島東北部和一些小島組成。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它的陸界與愛爾蘭共和國接壤。海岸線總長11450公里。全境分為四部分:英格蘭東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區、蘇格蘭山區、北愛爾蘭高原和山區。
水文
塞文河(354公里)和泰晤士河(346公里)。北愛爾蘭的內伊湖(Lough Neagh),面積396平方公里,居全國之首。
氣候
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終年溫和濕潤。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多雨霧,秋冬尤甚。所以,倫敦有霧城之稱。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於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乾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全國氣候類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資源
英國主要的礦產資源有煤、鐵、石油和天然氣。硬煤總儲量1,700億噸。鐵的蘊藏量約為38億噸。西南部康沃爾半島有錫礦。在柴郡和達臘姆蘊藏著大量石鹽。斯塔福德郡有優質粘土。康沃爾半島出產白粘土。奔寧山脈東坡可開采白雲石。蘭開夏西南部施爾德利丘陵附近蘊藏著石英礦。在英國北海大陸架石油蘊藏量約在10~40億噸之間。天然氣蘊藏量約在8,600~25,850億立方米左右。
領土糾紛
英國與西班牙之間對直布羅陀的宗主權存有爭議;與阿根廷之間對福克蘭群島與南喬治亞與南桑威奇群島的宗主權存有爭議。雖然因為歷史因素,自從1949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之後,英、愛兩國之間就一直對北愛爾蘭的歸屬存有爭議甚至演變成暴力沖突。但在1998年兩國簽署《貝爾法斯特協議》之後,局勢就已從對立逐漸轉變為區域合作。
英屬南極領地與智利和阿根廷在南極大陸所宣稱的領土范圍有多處重疊。但根據《南極公約》,目前各國於南極的聲稱領土權處於永久凍結的狀態。
模里西斯和塞席爾也對英屬印度洋領地聲稱佔有主權。
古跡
為數眾多的城堡和鄉村宅邸是長期以來英國的土地房產都為貴族家庭所擁有的歷史見證。大量珍貴的古式建築都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其中包括當今仍然為人所用的馬爾伯勒公爵的布萊尼姆宮、德文郡公爵的察茲沃斯宮(CHATSWORTH)、巴斯侯爵的朗利特庄園(LONGLEAT HOUSE),這些王公貴族在喬治王朝、都鐸王朝、伊麗莎白王朝及其它歷史時期修建的私人庄園和宅邸是英國歷史建築的典型代表。散布在城鎮鄉村的很多私人庄園和宅邸以及古老的城牆、城樓、獨特的建築物和其它有紀念意義的建築物都作為英國的歷史遺產而得到了積極的保護,受到保護的歷史建築中還包括古老的采礦場塔樓、工業革命時期的磨房和工廠、托馬斯·特爾福德修建的鐵橋及其它橋梁、鋼鐵建築的傑作-福斯大橋、以及造型優美的克里夫敦懸索橋等等。
倫敦大本鍾園林
英國國家信託組織和蘇格蘭國家信託組織在英國照管大約240個園林,並對公眾開發。英國遺產保護組織也是部分英國最重要的風景勝地的監護人,其照管的園林中包括肯特郡唐豪斯的查爾斯·達爾文園林、埃塞克斯郡的奧德雷庄園由多才多藝的布朗設計的十八世紀景觀園林、以及位於肯特郡的沃爾姆爾城堡,由朋尼洛普·霍布霍斯設計的伊麗莎白女王皇太後園林等等。除此之外,還有設計師伊莎貝爾·馮·格羅內尼根為倫敦南部埃爾珊姆宮(ELTHAM)設計的南護城河園林、奧斯本庄園中由魯伯特·高爾比設計的帶圍牆的花果園林和懷特島維多利亞女王的家庭園林等。
英國的各大城市,特別是倫敦,都以其美麗動人、受到良好保護的公園而聲名遠揚。包括海德公園、聖詹姆士公園和格林公園在內的倫敦皇家園林代表了歐洲園林藝術的最高水平,不僅如此,在大倫敦隨處都可以看到造型優美、看護得當的園林供公眾娛樂和休閑使用。位於倫敦西南部基尤的皇家植物園收集了大量現存和被保護的樹木、種子和植物,植物園本身就是一本植物王國的網路全書,同時也成為全球植物學研究的科學中心。在康沃爾,千年委員會提供了四千萬英鎊的資金,用以將一個廢棄的粘土坑轉化成為一個全新的、在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園林,即眾所周知的伊甸項目。此外,英格蘭有7個國家公園,威爾士有3個國家公園,每個國家公園內都保存有大面積的天然美景,其中大部分都屬於私人所有。蘇格蘭將在洛克洛蒙德(LOCH LOMOND)和托薩奇斯(TROSSACHS)建立一個國家公園,並計劃在卡恩高姆斯再建立一個國家公園。
交通
英倫三島自十四世紀以來的繁榮發展日益有賴於其國人對外征戰、探索開拓、大力發展殖民地並拓展貿易的能力。英倫三島在海上所取得的霸權在很大的程度上賦予其國民上述的能力。英國大規模、系統化的造船工業起始於約翰國王在位的年代,是他於公元十三世紀初就在朴次茅斯港設立了皇家海軍造船廠。之後,英國於1600年成立了東印度公司,隨之而來的就是對遠東、東南亞、美洲和澳洲的遠征和探險考察。不過,與造船能力相比,對英國的海上霸權做出更大貢獻的是航海技術和航海儀器的發明,其中包括用來確定經度和緯度的六分儀,該儀器是在氣勢磅礴的貝爾法斯特克萊德造船廠、泰恩河和維爾造船廠於十九世紀下半期成功地發明而成的。
『肆』 英國的地理特徵如何影響文化
這個問題范圍太廣了吧。呵呵。。。
作為一個島國,人多地少,或者是土地貧瘠、平原面積內小這容些問題,都會驅使他們向外擴張。比如英國的對外殖民、海上貿易;又比如日本的大陸政策。
而這些因素都會對他們的國民性格產生很大影響,即敢於冒險、競爭意識強等。其實這也是文化的一方面。
又比如他們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多雨、多霧這些地理特徵,也影響了他們的交際文化。比如眾所周知的"it's a nice day,isn't it?"
『伍』 英國地理位置對它的政治的影響
這個是復雜的學術問題,建議到網路學術上搜相關資料。
『陸』 英國地理位置方面有什麼優越性
臨海,海運便利,市場廣闊,溫帶海洋性氣候
『柒』 英國地理對其經濟影響
英國是大西洋中的群島國家,既離開歐洲大陸,又靠近歐洲大陸。西以遼闊的大西洋與北美洲遙遙相對,東臨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同歐洲大陸相望,多佛爾海峽(法國稱加來海峽)最窄處不足33公里,晴天無霧時,肉眼能看到對岸。這樣的島國位置,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英國的發展有著不同的影響。
當世界航海事業不發達、人類歷史上文化發達的中心還在東方的亞洲,而歐洲的經濟、文化中心還在地中海沿海的時候,英國被認為處在世界的邊緣,它是羅馬帝國的邊疆屬地,大洋限制了它的發展。地理大發現後,歐洲殖民主義者開始到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掠奪殖民地,國際貿易的干線逐漸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英國正處在這條干線上,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它的發展,倫敦很快成為世界的貿易中心,英國迅速發展成為「世界工廠」。當前,英國仍處在世界最重要的工業帶北美與西歐之間的關鍵部位,兩工業帶之間以及西歐與亞、非之間聯系的航路,多經過英國或其周圍,對於英國現代經濟的發展十分有利。
當世界航海事業落後、現代武器出現以前,海洋是英國免受戰爭威脅的屏障,島國位置使其本土九個世紀沒有遭到外國軍隊的襲擊;由於它的邊境多為海疆,可以集中力量建設海軍,使其很快成為世界海上強國;另外,當英國的海上力量強大起來之後,它又利用靠近大陸的有利位置參加歐洲的政治、經濟活動,進而掠奪、控制某些國家。
英國面對西歐許多大河的出海口,象易比河、威悉河、萊茵河及塞納河等分別流入北海和英吉利海峽。英國可以通過這些河流加強與歐洲特別是西歐各國的聯系。
英國雖地處北緯50°以北,但由於受西風及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冬暖夏涼,大部分地區不結冰,利於作物生長和內河航運業發展。加上海岸漫長而曲折,多優良而不封凍的港灣,利於發展海上運輸業。它東邊的北海,地處北大西洋暖流與北冰洋寒流交匯處,漁業資源豐富,是世界著名的漁場;北海海底豐富的石油資源,對英國的經濟發展也極為有利。
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是深受歷史條件限制的,不是永恆不變的,因此,應歷史地予以評價。在中世紀及其以前,英國的島國位置使其與大陸隔絕,不利於英國的發展;地理大發現後,其優越性才開始顯示出來;進入二十世紀後,英國的地理位置優越性又開始下降了。盡管如此,島國的位置和優越的航運條件,依然是當代英國得以保持經濟發展優勢的有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