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白蓮崖村地理位置

白蓮崖村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3-08 11:58:11

『壹』 從元末到明永樂皇帝死後的中國詳細歷史資料,

元朝從成宗以後,又傳了九個皇帝,皇室內部斗爭十分激烈,政治也越來越腐敗,人民災難深重。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又叫元惠宗)妥懽帖睦爾即位後,荒淫殘暴,鬧得國庫空虛,物價飛漲,百姓忍受不下去,很多地方爆發了農民起義。

河北有個農民叫韓山童,他祖父是個教書先生,曾經利用傳教的形式,暗地組織農民反抗元朝,被官府發現,充軍到永年(今河北邯鄲東北)。韓山童長大以後,繼續組織白蓮會(一種秘密宗教組織),聚集了不少受苦受難的農民,燒香拜佛。韓山童對他們說:現在天下大亂,佛祖將要派彌勒佛下凡,拯救百姓。這個傳說很快就傳到河南和江淮一帶,百姓們都盼望著有那麼一天,彌勒佛真會下凡來。

正巧在這個時候,黃河在白茅堤決口,又碰上接連下了二十多天大雨,洪水泛濫,兩岸百姓遭受嚴重水災。有人向朝廷建議,把決口的地方堵住,另外在黃陵岡(今山東曹縣西南)開挖河道,疏通河水。公元1351年,元王朝征發了汴梁(今河南開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十五萬和兵士兩萬人,到黃陵岡開河。

修河工程開始了。民工們在烈日暴雨下,被迫日日夜夜沒命地幹活,可是朝廷撥下來的開河經費,卻讓治河的官吏剋扣了去。修河的民工連飯也吃不飽,怨聲載道。

韓山童決定抓住這個機會,發動群眾。他先派幾百個會徒去做挑河民工,在工地上傳播一支民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民工們不懂這歌謠是什麼意思,但是聽到裡面有「天下反」三個字,就覺得好日子快要到來了。開河開到了黃陵岡,有幾個民工挖呀挖呀,忽然挖出一座石人來。大家好奇地聚攏來一瞧,只見石人臉上正是一隻眼,不禁呆住了。這件新鮮事又很快地在十幾萬民工中傳開來,大家心裡都想,民謠說的真的應驗了,既然石人出來,天下造反的日子自然來到了。

不用說,這個石人是韓山童事先偷偷地埋在那裡的。

百姓被鼓動起來了。韓山童有個夥伴劉福通,對韓山童說,現在元朝壓迫百姓那麼厲害,百姓還想念著宋朝。如果打起恢復宋朝的旗幟,擁護的人就會更多。韓山童很贊成這個主張,就跟大家宣布,說韓山童本來不姓韓,而是姓趙,按輩分排起來,還是宋徽宗的第八代孫子;劉福通也是南宋大將劉光世的後代。他們說得那麼有鼻子有眼睛,百姓們聽了,也不由不信。

韓山童、劉福通挑選個日子,聚集了一批人,殺了一匹白馬,一頭黑牛,祭告天地。大家推韓山童做領袖,號稱「明王,並約定日子,在潁州潁上(今宏徽阜陽、潁上)起義,用紅巾裹頭作為起義軍的標記。正在歃血立誓的時候,有人走漏了消息。官府派兵士把韓山童抓去,押到縣衙門殺了。韓山童的妻子帶著他兒子韓林兒,逃脫了官府追捕,到武安(今河北武安)躲了起來。

劉福通逃出包圍,把約定起義的農民召集起來,攻佔了潁州等一些據點。原來在黃陵岡開河的民工得到消息,也殺了河官,紛紛投奔劉福通的隊伍。因為起義兵士頭上裹著紅巾,當時的百姓把他們稱做紅軍,歷史上把它稱做紅巾軍。不到十天,紅巾軍已經發展到十多萬人。

元王朝聽到劉福通聲勢浩大,嚇慌了神,趕忙調動了六千名色目人組成的阿速軍和幾支漢軍,鎮壓紅巾軍。阿速軍本來是元王朝的一支精銳的隊伍,但是那時候,已經十分腐敗,將領們只知道喝酒享樂,兵士們到處搶劫。一碰上紅巾軍,還沒交鋒,主將帶頭揮著鞭子,騎馬向後逃奔,嘴裡還不停地叫喊著:「阿卜,阿卜!」(阿卜是走的意思。)下面的兵士一看主將臨陣脫逃,也都四散逃竄。

過了一個月,劉福通的紅巾軍又連續攻下了一批城池。江淮一帶的農民早就受到白蓮會的影響,聽到劉福通起義,紛紛響應,像蘄水(今湖北浠水,蘄音qí)的徐壽輝,濠州(今安徽鳳陽)的郭子興,都打起紅巾軍的旗號起義。也有不打紅巾軍旗號的,像江蘇北部的張士誠。

公元1354年,元順帝派丞相脫脫集中了諸王和各省人馬,動用了西域、西番的兵力,號稱百萬,圍攻佔領高郵的張士誠起義軍。高郵城被圍得水泄不通。起義軍正在危急的時候,元王朝突然發生內亂。元順帝下令撤掉脫脫的官爵。百萬元軍失去了統帥,不戰自亂,全軍崩潰。

元軍潰散以後,劉福通的北方起義軍趁機出擊,大破元軍。第二年二月,劉福通把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接到亳州(今安徽亳縣)正式稱帝,國號叫宋。韓林兒被稱為小明王。

韓林兒、劉福通在亳州建立政權以後,分兵三路,出師北伐。西路軍由李武、崔德率領,進攻陝西、甘肅、寧夏、四川;東路軍由毛貴率領,從山東、河北,直逼元朝京城大都;中路軍由關先生、破頭潘等率領,從山西打到遼東,配合東路軍攻打大都。

三路北伐軍都取得很大的進展。毛貴的東路軍一直打到元大都城下。劉福通親自率領大軍攻佔了汴梁,把小明王韓林兒接到汴梁,定為都城。紅巾軍聲勢浩大,元王朝大起恐慌,糾集地主武裝加緊鎮壓,三路北伐軍先後失利,汴梁又落在元軍手裡。元王朝又用高官厚祿招降了張士誠,劉福通保護小明王逃到安豐(今安徽壽縣)後,受到張士誠的襲擊,公元1363年,劉福通在戰斗中犧牲。北方起義軍經過十二年的戰斗,終於失敗

【和尚當元帥】
在劉福通紅巾軍轉戰北方的時候,濠州郭子興紅巾軍正在壯大起來。
郭子興本來是定遠(今安徽定遠)地方一個財主,因為出身低微,經常受地方官吏的敲榨勒索,心裡氣忿不過,加入了白蓮會。他拿出家裡的錢財,擺酒殺牛,結交江湖好漢,只等一有機會,就殺死那批貪官污吏,出口惡氣。
公元1352年,也就是劉福通起義的第二年,郭子興看見時機成熟,就和四個朋友一起,帶著幾千個年輕人,趁著黑夜,打進濠州城,殺了州官,把濠州城佔領了,宣布起義。郭子興和他的四個好友都自稱元帥。
元王朝派大將徹里不花帶兵圍攻濠州。徹里不花害怕紅巾軍,不敢攻城,在老遠的地方紮下營壘,卻派兵士在城外捉了一些百姓,當作俘虜向上級冒功請賞。城外的老百姓遭到迫害,過不了日子,紛紛逃到城裡投奔郭子興。郭子興的隊伍越來越壯大。
有一天晚上,濠州的紅巾軍正在城門邊巡邏。忽然城外來了一個青年和尚,說要投奔紅巾軍。守門的紅巾軍兵士懷疑他是元軍派來刺探軍情的奸細,一面把他捆綁起來,一面派人報告郭子興。
郭子興一聽,心想也許來的真是投奔他的好漢,親自騎馬到城門口去察看,只見那個被捆綁起來的和尚,雖然衣服穿得破破爛爛,卻長得身材魁梧,濃眉大眼。郭子興一看,心裡十分喜歡,馬上命令兵士鬆了綁,把和尚帶回元帥府。
那個投奔郭子興的青年和尚,名叫朱元璋。他父親是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一個貧苦農民。朱元璋十七歲那年,淮北地方鬧了一場嚴重的旱災和蝗災,接著又蔓延了瘟疫。朱元璋的父親、母親和大哥接連傳染上了疫病,咽了氣。剩下朱元璋和他的二哥,連買口棺材的錢也沒有,虧得鄰居同情他們,幫助他們把父母埋葬了。
朱元璋失去了父母親,生活沒有著落。鄰居給他出了個主意,要他到附近的皇覺寺當小和尚,混口飯吃。這樣,朱元璋就出了家。那種寺院里的小和尚,其實是給人使喚的傭人。朱元璋每天伺候師父、師兄,起早摸黑,掃地,上香,敲鍾,做飯,日子過得挺苦。
但是,那個日子裡要在皇覺寺混口飯吃也不容易。原來,皇覺寺是靠收租米過日子的,這年災情嚴重,皇覺寺收不到租米。朱元璋在寺里呆了才五十天,眼看要斷糧了。師父、師兄們一個個離開寺院到外面化緣去,朱元璋也被打發出門,帶著小木魚和缽頭到淮西一帶流浪討飯。過了三年,濠州的災情稍微緩和了一點,他才又回到皇覺寺。
又過了一年,紅巾軍起義爆發了,朱元璋在寺里不斷聽到外面傳來的消息,一會兒是劉福通佔領了潁州,一會兒是芝麻李佔領了徐州。到了年底,又聽到濠州也被紅巾軍佔領了。朱元璋早就聽到彌勒佛要下凡救世的傳說;現在又聽到紅巾軍到處起兵,元兵節節敗退,心裡想,窮人出頭的日子到了,就離開皇覺寺,到濠州來投奔郭子興。
郭子興跟朱元璋一談話,發覺他口齒伶俐,十分賞識,馬上叫他脫下和尚的袈裟,換上兵士服裝,把他留在身邊當個親兵長。
朱元璋參加起義軍以後,馬上表現出他的才能。他打仗勇敢,又有計謀。郭子興把他當作心腹看待,出去打仗,總要先跟他商量。在起義兵士中,朱元璋的聲望漸漸提高了。
郭子興有個好朋友姓馬,在郭子興起兵那年病死。馬公臨死的時候,把他的孤女托給郭子興照顧。郭子興把女孩帶回家裡,交給妻子張夫人撫養,把她當作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郭子興一直想給她選個好女婿,這一回,見朱元璋是個人才,就跟張夫人商量,要把馬公的女兒嫁給朱元璋,張夫人一聽也十分贊成。這樣,皇覺寺的小和尚就做了郭元帥的女婿,地位也不同了。在起義軍中,大家都稱他「朱公子」。
濠州的紅巾軍里,連郭子興在內,共有五個元帥。五個人平起平坐,不分高低,誰也管不了誰。除郭子興外,另外四個元帥都有點江湖氣,不講紀律。郭子興漸漸看不慣他們,他們也嫌著郭子興。日子一久,矛盾越來越深,四個人就合在一起,排擠郭子興。有一次,郭子興差點被他們害死,虧得朱元璋得到消息,把郭子興救了出來。
朱元璋發現起義軍的幾個將帥胸襟狹窄,在他們手下幹事,成不了什麼氣候,就回到老家,招兵買馬。他少年時候的夥伴徐達、湯和,聽說朱元璋做了紅巾軍的將領,都來投奔,不到十天,就招募了七百人,後來,又襲擊元軍,招降了一批元軍。
朱元璋得了大批生力軍,整頓紀律,加緊訓練,把手下的軍隊訓練成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隊伍,聲勢大振。
定遠有個文人李善長,是個很有計謀的人,也來找朱元璋。朱元璋知道他很有學問,就留他在起義軍里當謀士。有一次,朱元璋問李善長說:「現在全國到處都在打仗,什麼時候才能太平呢?」
李善長說:「秦朝末年,也這樣大亂過。漢高祖是平民出身,因為他氣量大,能夠用人材,又不亂殺人,只花了五年時間,就統一天下。現在元朝政治這樣混亂,天下土崩瓦解,您何不向漢高祖學習呢?」
打那時候起,朱元璋就一心一意想學漢高祖劉邦。
朱元璋帶著自己訓練出來的隊伍,連續打下滁州、和州。小明王韓林兒在毫州稱帝那年,郭子興得病死了。小明王就封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為都元帥,朱元璋做了副元帥。
郭天敘沒有什麼指揮的經驗,加上紅巾軍中大多將士都是朱元璋的親信,朱元璋名義上是副帥,實權全掌握在他手裡。沒多久,郭天敘在攻打集慶(今江蘇南京)的時候,被叛徒殺死,朱元璋就當了名副其實的元帥。
朱元璋獨掌兵權以後,率領大軍大破元朝水軍,渡江攻打集慶,集慶五十多萬軍民投降。朱元璋進了集慶,出榜安民,把集慶改名應天府。打那時候起,朱元璋就以應天府作為根據地,向江南一帶發展。

223 鄱陽湖大戰
當朱元璋的勢力向南方發展的時候,首先遇到一個強敵是陳友諒。陳友諒原是徐壽輝起義軍的部將,後來他謀殺了徐壽輝,自立為王,國號叫漢。他占據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帶,地廣兵多,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割據政權。公元1360年,他率領強大的水軍,從採石沿江東下,進攻應天府,一心想並吞朱元璋佔領的地盤。
朱元璋趕忙召集部下商量對付漢軍的辦法。有的說,跟漢軍的力量相差太大,不如趁早投降;有的主張逃到鍾山(在今南京)死守;也有人主張拼一死戰,如果失敗,再逃不晚。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只有新來的謀士劉基站在一邊,一聲不吭。
朱元璋猶豫不決,散了會,把劉基單獨留下來,問他有什麼主意。劉基說:「我看那些主張投降和逃走的人就該殺!」
朱元璋說:「請問先生有什麼辦法打敗敵人?」
劉基說:「敵人遠道來侵犯,我們以逸待勞,還怕不能取勝?您如果多用財物賞賜將士,再用一點伏兵,抓住漢軍的弱點痛擊,要打敗陳友諒就大有希望。」
朱元璋聽了劉基的話,滿心喜歡。兩個人又商量了一陣,把計策定了下來。
朱元璋的部將康茂才跟陳友諒是老相識。朱元璋把康茂才找來,對他說:「這次陳友諒來進攻,我要引他上鉤,沒有你幫助不行。請你寫封信給陳友諒,假裝投降,答應做他的內應;再給他一點假情報,要他兵分三路攻打應天,分散他的兵力。」
康茂才說:「這事不難。我家有個守門的老僕,給陳友諒當過差。派他送信去,陳友諒准不會懷疑。」
康茂才回到家裡,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寫了信,連夜叫老僕趕到採石,求見陳友諒。陳友諒見了老僕送來的信,果然並不懷疑,問老僕說:「康公現在哪裡?」
老僕回答說:「現在他帶了一支人馬,駐守江東橋,專等大王去。」
陳友諒連忙又問:「江東橋是啥樣子?」
老僕說:「是座木橋,容易認得出來。」
陳友諒跟老僕談了一陣,吩咐左右擺上酒菜,讓老僕飽飽地吃了一頓,才打發他回去。臨走的時候,陳友諒對老僕說:「你回去跟康公說,我馬上就去江東橋,到了橋邊,我叫幾聲『老康』,請他馬上接應。」
老僕回去後,把陳友諒的話全向朱元璋回報了。朱元璋連聲叫好,當夜派人把江東的木橋拆掉,改成一座石橋。
朱元璋從陳友諒的逃兵那兒得到情報,弄清楚他們進攻的路線,就讓大將徐達、常遇春等分幾路在沿江幾個重要關口埋伏了人馬。朱元璋親自統率大軍守在盧龍山(今南京獅子山),布置兵士准備好紅黃兩面旗幟,規定了信號:舉起紅旗就是通知敵人已經到來,舉起黃旗就是命令伏兵出擊。一切都准備好了,只等陳友諒自投羅網。
陳友諒自從老僕走後,立刻下令全體水軍出發,由他親自帶領,直駛江東橋。哪想到到了約定地點,竟沒見木橋,只有石橋。陳友諒的部將們都起了疑心。陳友諒想,別管他是石橋還是木橋,只要找到康茂才就好。他就到石橋旁邊,一連喊了幾聲「老康」,也沒人答應。陳友諒這才想到自己上了當,急忙命令船隊撤退。
朱元璋發現敵人中計,立刻叫兵士舉起黃旗,發動進攻。一霎眼間,戰鼓齊鳴,岸上伏兵一起殺出,水港里的水軍也加入戰斗。
陳友諒受到突然襲擊,幾萬大軍一下子亂了套,被殺死的和落水淹死的數也數不清,兩萬兵士、一百多艘戰船被朱元璋的將士俘獲。陳友諒在部將保護下,搶了一條小船,總算逃了命。
這一仗打得陳友諒大傷元氣。朱元璋的聲勢卻越來越大。陳友諒哪肯甘心,他養精蓄銳,決心要報這個仇。過了三年,他造了大批戰船,又帶領六十萬大軍,進攻洪都(今江西南昌)。
朱元璋親自帶領二十萬大軍援救洪都,陳友諒才撤去包圍,把水軍全部撤到鄱陽湖。朱元璋把鄱陽湖出口封鎖起來,堵住敵人,決定跟陳友諒在湖裡決戰。
陳友諒的水軍有大批戰船,又高又大,一字兒排開,竟有十幾里長;朱元璋的水軍,卻盡是一些小船,論實力比陳友諒差得多。雙方連續打了三天,朱軍都失敗了。
部將郭興跟朱元璋說:「雙方的兵力相差太遠,靠打硬仗不行,非用火攻不可。」
朱元璋立刻命令用七條小船,裝載著火葯,每條船尾帶著一條輕快的小船。那天傍晚,正好颳起了東北風,朱元璋派了一支敢死隊駕駛這七條小船,乘風點火,直沖陳友諒大船。風急火烈,一下子就把漢軍大船全部延燒起來,火焰騰空,把湖水照得通紅。陳友諒手下的將士不是被燒死,就是被俘虜。
陳友諒帶著殘兵敗將向鄱陽湖口突圍。但是湖口早已被朱元璋堵住。在陳友諒突圍的時候,朱軍一陣亂箭,把陳友諒射死。
朱元璋消滅了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陳友諒以後,自稱吳王。
自從劉福通犧牲以後,朱元璋把小明王接到滁州,名義上還接受小明王的領導。到了這時候,他做皇帝的思想膨脹起來,覺得留著小明王對他是個障礙。公元1366年,他用船把小明王接到應天,趁小明王在瓜步(今江蘇六合東南)過江的時候,派人暗暗鑿沉了船,把小明王淹死。
第二年,朱元璋消滅了張士誠割據勢力,接著,命令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北伐。過了兩個月,徐達的軍隊旗開得勝,佔領了山東。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即位稱皇帝,國號叫明。他就是明太祖。
明軍乘勝進軍,元兵節節敗退。這年八月,徐達率領大軍直搗大都,元順帝逃往上都。統治中國九十七年的元王朝終於被推翻。

224 劉伯溫求雨
明太祖在統一戰爭中,依靠了一批英勇善戰的將領爭城奪地:又吸收了一些謀士,幫他出謀劃策。在這些謀士中,劉基是最著名的一個。
劉基又叫劉伯溫,本來是元朝的官員,因為對元朝的政治腐敗不滿意,常常寫點文章,諷刺時事,後來,被解職回到他的家鄉青田(在今浙江)。朱元璋的軍隊打到浙東的時候,把劉基請了出來,當他的謀士。在打敗陳友諒、張士誠的戰爭中,劉基出了不少計策。由於他足智多謀,得到明太祖的信任。明太祖把他比做西漢初年的張良。
劉基不但謀略好,而且精通天文。在古代,往往把天文現象跟人間的吉凶扯在一起。劉基對天下形勢觀察仔細,考慮問題周到,他的預見往往比較准確。但是大家都認為這跟他精通天文有關。民間傳說把劉伯溫看作一個「未卜先知」的人物。
朱元璋當吳王的時候,江南發生了一場旱災。劉基掌管天文,朱元璋問他為什麼發生大旱,怎樣才能求上天下雨。劉基說:「天一直不下雨,因為牢獄里關押的人有冤枉。」
朱元璋信了劉基的話,派他去查牢監里關的犯人。劉基一查,果然有不少冤案。他向朱元璋奏明後,平反了冤案,把錯抓的人放了。
求雨和平反本來是毫不相乾的兩碼事。劉基也不可能有求雨的法術。不過他懂得天文,可能觀測到氣象要發生變化,就借這個機會勸諫朱元璋平反冤案。果然不出幾天,烏雲密布,接著就下了一場透雨。劉基趁朱元璋高興的時候,又勸他制定法律,依法辦事,防止錯殺無辜的人。
明太祖即位以後,叫劉基做御史中丞,負責司法工作。劉基嚴格執法。有一次,丞相李善長的一個親信犯了法。李善長是明王朝開國功臣,又是明太祖的同鄉,勢力很大。但是劉基不顧李善長的阻撓,奏明明太祖,把那個親信殺了。這件事當然招來了李善長的怨恨。
正巧這一年,京城又逢到大旱,明太祖十分著急。劉基乘機跟明太祖說:「戰爭中的死亡將士,他們的妻子需要撫恤;一些在築城中死亡的工匠,屍骨還暴露在田野上,沒人收埋。
把這些事辦了,說不定能下雨。」
明太祖一心求雨,當然很快批准了劉基的要求,撫恤了將士妻子,掩埋了工匠的屍骨。劉基雖然辦了一件好事,但是靠這種辦法勸諫,畢竟靠不住。這一次,他的預測不準,過了十天,還是烈日當空,一滴雨也沒下。
這可使明太祖生了氣,再加上李善長在旁邊說壞話,叫劉基不能不害怕。這時候,他妻子在家鄉得病死去。劉基請個假回老家了。
其實,明太祖對劉基是特別器重的。有一次,明太祖要拜劉基為丞相。劉基連忙推辭說:「選丞相好比挑棟梁。要挑個大木材,如果用小木頭當樑柱,房屋就有倒坍的危險。」
後來,明太祖撤了丞相李善長的職,又想請劉基出來當丞相。劉基說:「我性子褊急,容不得壞人:再說年紀大了,也擔當不了這樣重任。天下有的是人材,希望陛下好好物色。」
劉基回到青田,過著隱居生活,從來不跟人談起他過去的功勞。青田縣令一再求見,都被劉基婉言拒絕。有一次,縣令換上便服,裝扮個鄉下人去拜訪劉基。劉基正在洗腳,見來了陌生人,連忙穿了鞋子,把來人請進屋,熱情地留飯。
劉基請教來人姓名,縣令只好實說:「我是青田知縣,特來拜見先生。」劉基大吃一驚,連忙起身作揖,自稱是治下的普通百姓。打那以後,再也不跟縣令見面了。
劉基住在家鄉,仍舊很關心明朝的政事。有一次,明太祖派人到青田向劉基問天象吉凶。劉基說:「冬天剛下過嚴霜凍雪:接下來便是陽春季節。現在國家已經安定,希望陛下施政稍為寬和一點。」

【胡維庸案件】

明太祖是農家出身的,對農民生活多少有點了解。他即位以後,也注意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他告誡地方官員說:「現在天下剛剛安定,百姓財力睏乏,好像初飛的鳥,不能拔它的毛;新種的樹,不能搖它的根。」他要官員們廉潔守法,不能貪贓枉法,加重人民負擔。以後,他又招集流亡農民,開墾荒地,免除三年的勞役和賦稅;要各地駐軍屯田墾荒,做到糧食自給。他還興修水利,獎勵植棉種麻。所以,明朝初年的農業生產有了很明顯的發展。新建立的明王朝統治也鞏固下來。

但是明太祖總不放心那些幫助他開國的功臣。他設立一個叫做「錦衣衛」的特務機構,專門監視、偵察大臣的活動。大臣在外面或者家裡有什麼動靜,他都打聽得一清二楚。誰被發現有什麼嫌疑,就有被打進牢獄甚至殺頭的危險。

明太祖對待官員極其嚴酷,大臣上朝的時候惹他發了火,就在朝廷上被按在地上打板子,叫做「廷杖」,也有被當場打死的。這種做法弄得一些大臣們個個提心吊膽,每天上朝的時候,都愁眉苦臉地向家裡親人告別。如果這一天平安無事,回到家裡,親人就高高興興慶幸他又活了一天。

公元1380年,丞相胡維庸被告發叛國謀反,明太祖立刻把胡維庸滿門抄斬,還追究他的同黨。這一追究,竟株連文武官員一萬五千多人。明太祖一發狠心,把那些有胡黨嫌疑的人全殺了。

學士宋濂,是明朝開國初期跟劉基一起受明太祖重用過的;後來,又當過太子的老師。宋濂為人謹慎小心,但是明太祖對他也並不放心。有一次,宋濂在家裡請幾個朋友喝酒。第二天上朝,明太宗問他昨天喝過酒沒有,請了哪些客人,備了哪些菜。宋濂一一照實回答。明太祖笑著說:「你沒欺騙我。」原來,那天宋濂家請客的時候,明太祖已暗暗派人去監視了。後來,明太祖在朝廷上稱贊宋濂說:「宋濂伺候我十九年,從沒說過一句謊言,也沒說過別人一句壞話,真是個賢人啊!」宋濂六十八歲那年告老回鄉,明太祖還送他一幅錦緞,說:

「留著它,再過三十二年,做件百歲衣吧!」

胡維庸案件發生後,宋濂的孫子宋慎也被揭發是胡黨,於是株連到宋濂。明太祖派錦衣衛把宋濂從金華老家抓到京城,要把他處死。

這件事讓馬皇後知道了。馬皇後勸明太祖說:「老百姓家為孩子請個老師,尚且恭恭敬敬,好來好去,何況是皇帝家的老師呢。再說,宋先生一向住在鄉下,他孫子的事他怎麼會知道?」

明太祖正在火頭上,不肯饒恕宋濂。當天,馬皇後陪明太祖吃飯。她獃獃地坐在桌邊,不沾酒,也不吃肉。明太祖感到奇怪,問她是不是身子不舒服。馬皇後難過地說:「宋先生犯了死罪,我心裡十分難受,在為宋先生祈福呢。」

馬皇後是跟太祖年青時候共過患難的夫妻,明太祖平時對她比較尊重,聽她這一說,也有點感動,才下令赦免宋濂死罪,改罰充軍茂州(今四川茂縣)七十多歲的宋濂,禁不起這場驚怕,再加上路上勞累,沒到茂州就死了。

過了十年,又有人告發李善長和胡維庸往來密切,明知胡維庸謀反不檢舉揭發,採取觀望態度,犯了大逆不道的罪。李善長是第一號開國功臣,又是明太祖的親家。明太祖大封功臣的時候,曾經賜給李善長兩道免死鐵券。這一年,李善長已經七十七歲了,可是明太祖一翻臉,把李善長和他的全家七十幾口全部處死。

接著,又一次追查胡黨,處死了一萬五千多人。

自從胡維庸案件發生以後,明太祖覺得把軍政大權交給大臣不放心,就取消了丞相職位,由皇帝直接管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個部的尚書(官名,部的長官);又把掌握軍權的大都督府廢了,改設左、右、中、前、後五個都督府,分別訓練兵士,需要打仗的時候,由皇帝直接發布命令。這樣一來,明朝皇帝的權力就大大集中了。

事情並沒到這里結束。過了三年,錦衣衛又告發大將藍玉謀反。明太祖殺了藍玉,追查同謀,又有文武官員一萬五千多人受株連被殺。

這兩件大案,幾乎把朝廷一些功臣一掃而空,明太祖的專制和殘暴在歷史上也就出了名。

『貳』 滑石寨高達幾千米

滑石寨,位於重慶市梁平區金帶鎮滑石村3組,相距西南地區禪宗祖庭梁平雙桂堂不到3公里。古寨位於一座拔地而起的紡錘形孤峰山頂,山四周皆是陡峭的懸崖峭壁,上山只有從絕壁上開鑿而成的一條石階小路。由於地勢極其險要,古寨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著古碉樓、寨門、石廳等遺跡;被譽為「石頭上的古寨」。
2015年,滑石古寨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風景區[1]。
2017年6月14日,梁平區滑石古寨風景區正式被重慶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
中文名稱
滑石寨
地理位置
重慶市梁平縣金帶鎮滑石村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佔地面積
6000平方米停車場,400平方米的專用遊客中心
景點級別
國家AAAA級景區
滑石寨[2] 位於金帶鎮滑石村3組,是平壩上突兀拔起的一座高260多米的孤峰。孤峰呈紡錘形,四周皆是懸崖峭壁,峰頂平地有6000平方米左右。峰西是一堵傾斜約75度、近10萬平方米的完整石壁,石壁上鑿有一條寬不盈尺的之字形石階,它是通達寨上的惟一路徑。從山下到寨上要走1個多小時路程,其中要經過2000多級在石壁上開鑿的石階,山腰到山頂分別有兩道寨門把守。記者在現場看到,山腰一道寨門門楣上清晰刻寫著「未雨,嘉慶二年十月立」字樣。登上寨頂,數十間木質結構的房瓦痕跡依稀可見,青石砌的寨門和寨堡仍保存完好,四道牆體上都開有射擊孔。整個寨堡耗石約1萬多方,工程浩大,令人稱奇。
古軍寨修建原因成謎
滑石寨是一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軍事古寨,估計修建於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嘉慶年間。其修建的原因,目前估計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當時川東北白蓮教起義軍在梁平縣(史稱梁山縣)活動達7年之久,數萬義軍曾數度攻佔梁平縣大部,時任清朝梁山知縣方積亦為防範白蓮教,在縣內險要地勢修建了217座寨堡,在寨堡里駐軍據守,滑石寨可能是其中一個。
另一種說法認為是當地豪強地主修建的私家城堡。因為從軍事角度看,滑石寨所處的位置並不險要,孤峰一座,並沒占據險要道路和關隘,算不上扼守要害的軍事要塞。但不管什麼原因,在歷經200多年後,梁平縣境內其餘古寨皆已牆垣無存,唯滑石寨大部分保存至今。滑石寨因除惟一一條石階路可以上山外,其餘地方或是整塊傾斜的石壁上長滿了滑潤的青苔,或是荊棘雜草叢生根本無路,讓人無法上寨,才倖免人為破壞。
百步梯
百步梯是一條在絕壁上開鑿成的石階路,只有通過它方可登上滑石寨。

『叄』 十一旅遊景點推薦

美麗的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麗湖光山色和眾多名勝古跡聞名中外,在我國30多處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為著名,被譽為人間天堂。

杭州西湖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別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總面積達4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為5.6平方公里,湖中有三島: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繞湖一周約15公里。

杭州西湖三面環山,景區由一山(孤山),兩堤(蘇提、白堤),三島(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雷峰西照、南屏晚鍾、花港觀魚、蘇堤春曉、雙峰插雲)構成。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西湖的美,在於晴中見瀲灧,雨中顯空濛。無論雨雪晴陰,在落霞、煙霧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

比較有名的是西湖老十景和西湖新十景
西湖老十景:斷橋殘雪、蘇堤春曉、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南屏晚鍾、麴院風荷、雙峰插雲、平湖秋月、三潭映月

西湖新十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其他的還有六和塔、植物園、郭庄、杭州花圃等很多景點。

在西湖勝景中,一類是以天氣命名的。春有「蘇堤春曉」夏有「麴院風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斷橋殘雪」;晨有「寶石流霞」,晚有「雷峰夕照」。另有「吳山天風」,「玉皇飛雲」等。

另一類是由天氣的特殊條件,地貌的多姿而形成的奇景。有「三潭印月」,「雙峰插雲」,「九溪煙樹」,「阮墩環碧」等。一類是物以景勝,景以物名,「花港觀魚」,「柳浪聞鶯」可觀魚鳥花木之盛;「麴院風荷」可賞芙蓉出水,「雲棲竹徑」去聆聽修篁;孤山靈峰可踏雪尋梅,「滿隴桂雨」可秋涼賞桂;牡丹園看國色天香,環湖沿岸桃柳迎春。

一些景點的介紹:
柳浪聞鶯 位於西湖東南岸,這里原為南宋御花園「聚景園」。沿湖廣植揚柳,每當煙花三月,如煙似霧的柳絲隨風搖曳,宛如碧浪翻空,在那望不盡的柳蔭深處,時而傳來嚦嚦的鶯啼聲,清脆悅耳十分動人,「柳浪聞鶯」即源於此。

三潭映月 又名小瀛洲,是外西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小瀛洲湖中有湖,島中有島,島間橋欄相接 ,亭軒台榭點綴其間,水中金魚嬉遊,岸上金桂婆娑,柳暗花明風景誘人。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原建於宋,重建於明。塔高約2米,塔基為扁原形石座,塔身為球形,中空,四周環有五個小圓孔,塔頂作葫蘆形。每至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塔內,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宛如15個月亮,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塔影、月影、雲影融成一片,十分迷人。

西泠印社 位於孤山西部之巔,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是我國最早研究金石篆刻的一個學術團體。它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學,開展篆刻創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貢獻。社址倚山而建,園林布局小巧玲瓏,白牆素影,淡雅高潔,步道鋪砌塊石,廊架纏繞藤蘿,花影遍地,環境幽美,為孤山園林的精華所在。山間有竹閣,柏亭、四照堂、華嚴經石塔、漢三老石室等古跡。

孤山 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山,一山獨峙,山雖不高,但卻是總覽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化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為紀念宋代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和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

白堤 全長1千米,東起斷橋,經錦帶橋而止於平湖秋月。白堤橫亘湖上,把西湖劃分為外湖和里湖,並將孤山和北山連接在一起。白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孤山路。明代堤上廣植桃柳,景色絢爛,故又稱十錦塘。平靜坦盪、景色秀美的白堤,堤上內層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層是絢麗多彩的碧桃,遠望如一條彩色的錦帶。逢春日,暖風熏面,景緻絕佳。
平湖秋月 在白堤西端,為西湖十景之一。臨湖築有御書樓,樓前平台伸入湖中,三面臨水,台與湖面相平,是賞月觀景的勝地。在皓月當空的秋夜,湖平如鏡,清輝如瀉。前人有詩雲:「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最宜秋」。

黃龍洞 位於棲霞嶺麓,洞外樹有杏黃旗。有人說,西湖洞景,南屬煙霞,北推黃龍,可見其景不凡。黃龍洞本為道洞,後改為工人游覽的園林,內有黃龍吐翠、方竹園、卧雲洞等景點。黃龍洞中黃龍吐水處的假山,全部用混重的黃沙石依天然山勢疊成,是西湖假山洞景中規模最大一處。假山半腰有一人工砌成的山洞,即古黃龍洞,山頂還有個寬敞的洞壑,常有霧氣彌漫,名卧雲洞,電影《白毛女》中喜兒與大春山洞相會等鏡頭就在此拍攝。黃龍洞今以民俗游覽為特色,每天吸引很多遊客。

岳廟、岳墳 位於棲霞嶺南麓,面臨西湖,是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祠廟,主殿忠烈祠中有岳飛坐像,上懸「還我河山」四個大字。岳王廟西有岳墳,墓道階下兩邊的鐵欄里圍著害死岳飛的四個奸賊的鐵像:秦檜、王氏、張俊、萬俟?c。他們都反剪雙手,跪在墓前,受盡人們唾罵。正如岳墓門上刻著一副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飛來峰 山體由石灰岩構成,與周圍群山迥異。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山上老樹古藤,盤根錯節;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贊:"湖上諸峰,當以飛來為第一。"飛來峰奇石嵯峨,鍾靈毓秀,在其岩洞與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時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傳佛教(喇嘛教)造像最為珍貴,堪稱我國石窯造像藝術中的瑰寶。飛來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綠蔭深處,泉水晶瑩如玉,在清澈明凈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噴薄而出,無論溪水漲落,它都噴涌不息,飛珠濺玉,如奏天籟。明代畫家沈石田詩雲:"湖上風光說靈隱,風光獨在冷泉間。"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靈隱寺 位於杭州西北,前臨冷泉,面對飛來峰,寺始建於東晉,屬我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為西湖第一名勝。天王殿上懸「雲林禪寺」匾額,其清代康熙手書。當年康熙南巡至杭州,登上北高峰,觸目所見,雲林漠漠,煙霧飄渺,而靈隱寺隱現於其中,遂即景題署此四字。正殿大雄寶殿為單層三檐歇山式建築中,高達33.6米,其規模之巨,為國內罕見。

麴院風荷 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D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

玉皇山 矗立於西子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239米,巍峨挺拔,風起雲涌之時,輕霧細雨撲面而來,但見耳邊輕風徐徐,眼前一片江天浩瀚,在山頂便可享受「臨鏡映西子,聽濤倚錢塘」之樂。
玉皇宮 曾經是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真武殿、大羅寶殿、三清殿等至今仍能讓人回想玉皇山的宗教景觀。玉皇山上樹多林雜,一年四季山色不同。春天,開滿山的野杜鵑,一叢叢,一片片,彷彿是緋紅的雲霞飄游在綠色的山林;夏日,山更深,林更幽,秋天,綠色還沒褪盡,紅葉就接踵而來;冬日,滿山雪樹,遠遠望去,宛若白雲鋪蓋。倘若遇到幾絲細雨,抬頭一看,卻又全無雨信,似乎此山真有無影列蹤的煙雲嵐氣在飄忽。從山腰望去,八卦四景盡收眼底,實有一眼見穿之感,憑欄遠眺,浩渺的錢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著松聲竹韻,如登仙台,似駕雲濤。堪稱登玉皇山攬勝的一大奇觀。
靈峰探梅位於西湖之西,靈峰山下青芝塢,為西湖著名賞梅勝地。後晉開運年間建有靈峰寺,現靈峰寺遺址,新建供賞梅的建築群,有雅緻的"攏月樓",入座既可賞梅,又可品嘗青梅等。並修整了"洗缽池"、"掬月泉"等古跡,兼具山居園庭之勝。青山環抱,蔥郁幽谷,草地如茵,梅林似海,樓閣參差,暗香浮動,景色十分誘人。

虎跑泉 與龍井、玉泉並列為西湖三大名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稱」。「龍井茶葉虎跑水」為「西湖雙絕」。

龍井 在西部西山鳳凰嶺上,為西湖風景區三大名泉之一,泉水出自山岩石隙,清涼干冽,大旱不枯,四時不絕,取小棍攪拌井水,水面會出現蠕動的分水線。

煙霞三洞 除各種鍾乳石外三洞各有其趣;煙霞洞以石刻造像聞名;水樂洞以足下潺潺流水聲為特色;石屋洞則洞中套洞,別有情趣。

錢塘觀潮 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位於杭州東北45公裏海寧鹽官鎮,從明代起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觀潮之日,尤在農歷八月十八日前後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湧。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確有"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勢。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如此壯麗景觀,世上只有二處,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河,一是錢塘江。為古今中外觀潮者所傾倒,稱為"天下奇觀"。

除了西湖老十景、西湖新十景外,還有錢塘八景、杭州二十四景等,下面這個網頁有比較詳細的介紹。因介紹的篇幅比較長,我就不轉貼過來了,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打開來看看。

『肆』 中國蓮鄉是哪個地方

江西東南部,武夷山西麓,峰巒疊翠,日於 源流長,荷花映日,蓮葉接天,1612平方公里大地拼接而成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中國白蓮之鄉——江西廣昌。
廣昌建縣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因「道通閩廣,郡屬建昌」而得名。又因盛產白蓮,而被譽為「中國白蓮之鄉」。縣境四面環山,東與閩屬建寧、寧化縣接壤,西連寧都,南界石城,北毗南豐,是撫河的發源地,居贛、閩、粵之交通要沖。縣境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55公里,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轄5鎮6鄉1場129個行政村,總人口23萬,其中農業人口18萬。全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均氣溫18℃,年均無霜期273天。
縣內交通條件便捷,距省會南昌市260公里,距出口海岸廈門市550公里,距京九線贛州站220公里,離浙贛鐵路樞紐鷹潭市200公里,距廣州710公里,是連結粵、閩、浙、滬三省一市經濟發達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處在東西「產銷半徑」的最佳位置。建成的南昌—廈門一級公路、通往福建戰備公路穿境而過,北京—福州高速公路擦肩而行,規劃建設的貴州畢節—福建泉州高速公路、山東東營—香港高速公路、本省瑞金—撫州鐵路建成後,將進一步改善全縣交通狀況。地下礦藏種類多樣,有瓷土、稀土、鎢、銅、螢石、硅藻土、雲母、膨潤土等礦產,其中硅藻土儲量2700萬噸,是全國四大礦點之一。高嶺土蘊藏量達480萬噸,其質量可與景德鎮南港、三寶蓮媲美。廣昌山青水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自然旅遊資源有:百里蓮花帶、青龍湖、摩崖石刻、撫(河)源飛瀑、丹霞地貌;人文旅遊資源有:明代古寺龍鳳岩、千年古剎定心寺、明清古建築群、明代雯峰書院、宋代雁塔、恐龍化石遺址、太平軍戰斗舊址、義軍抗清營寨、毛澤東同志故居、高虎腦戰斗遺址。土特產資源以通芯白蓮、煙葉、澤瀉、茶薪菇等四大傳統特產為代表,是全國通芯白蓮、曬煙出口生產基地,省優質烤煙生產基地。自然資源豐富,耕地面積19.8萬畝,有開發利用價值的山場草場38萬畝,有林地172萬畝,活林木蓄積量34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5.9%,主要為松木、杉木、毛竹,天然水量充足,地表水資源總量14.95億立方米,全縣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5.3萬千瓦,其中可開發量3.8萬千瓦。
走入廣昌,可一品歷史之手烹制的文化大餐。上世紀出土的鳥臀類恐龍化石填補了我國古生物發展史上的空白,被列入「中華之最」;有「天書」之稱的摩崖石刻粗獷恢弘,神秘莫測;明清古建築群古樸典雅,巧奪天工;廣昌日於 河戲傳唱500餘年經久不衰,恆久流傳;毛澤東同志馬背上所作詞章《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激情飛揚,氣勢磅礴……
走入廣昌,可一覽現實之筆寫就的經典叢書。近年來,廣昌縣始終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緊扣「第一要務」,強化「五個統籌」,以人為本,以誠立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23萬蓮鄉兒女緊緊抓住206國道、昌廈公路貫通南北的機遇,集全縣之力構築「農業做優、工業做強、三產做活、城鎮做大」工程,牽引著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車輪滾滾向前。特色農業優質高效,地方工業初具規模,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名勝古跡重放異彩,兩個文明建設成果斐然,古老的蓮鄉廣昌煥發出勃勃生機。廣昌縣按照「不求規模,但求效益」的建園思路,堅持走符合縣域特點的發展路子,工業園區總規劃10000畝,經過多年的建設,先後完成了4500畝的開發面積,實現了「六通一平」和部分基礎設施配套,目前已有42家外資企業入園投資興業,重點發展玩具、工藝品和服裝等勞動力密集型企業。
廣昌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資環境,豐富的資源,展現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廣昌真誠邀您攜手共創美好明天。
廣昌,歌山畫水之地,淳樸的廣昌人民以山為黛,以水當墨,繪就一幅天人合一的山水畫卷

『伍』 我想去這樣一個地方!!!

北京這樣的地方在密雲有,我曾經去過一個在山裡的船屋度假村,在將軍台附近,名字說不上來了。

『陸』 西塞城是在那個省

黃石市

中國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南岸。面積1850平方千米。人口.61萬,主要為漢族。原為大冶縣石灰窯、黃石港、道士洑三濱江集鎮。後隨采礦業興起,1948年合置石黃鎮,取石灰窯、黃石港首字命名。1950年置省轄黃石市。黃石市是一個新興的礦冶城市,以采礦、冶煉、建材為主。素有「江南聚寶盆」的盛譽,鐵、銅、煤、石灰石儲量豐富 。大冶有色金屬公司是中國六大銅基地之一。「港餅」為傳統名點。中國青銅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已發掘出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主要名勝有西塞山、飛雲洞、東方山、磁湖等。

東方山
被譽為「三楚第一山」的東方山,坐落在黃石下陸區境內,主要由曼倩堖、攬勝堖、走馬寨三大主峰組成,方圓面積18平方公里。

相傳西漢武帝太中大夫東方朔,宦途失意,浪跡江湖,約在公元前100年結廬於此,東方山便因其 姓氏而得名。東方山風景如畫,氣候宜人,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山中植物繁茂,已查明的草木本科植物 20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0%。在竹海樹林中,具有1200多年歷史的銀杏樹,傲然屹立,獨領風騷;「道洞雲停、鐵牛懶卧、靈泉卓錫、石船高撐、月涌禪關、仙履日暄、青松倒插、白蓮頻開」等古八景風采尤存,令人流連忘返;素有「高山出平湖」的東方山水庫,碧波粼粼 ,清澈見底,更為東方山平添了幾分靈氣。

東方山歷史悠久,佛教文化淵源流長,始建於唐憲宗元和初年的弘化禪寺歷經千載,已傳人七十三代,千百年來,弘化禪寺高僧輩出,先後有三位高僧進京說法,受到當朝皇帝的接見,並狹題贈賞賜。成為鄂東南佛教道

東方山位於黃石市區西部,由走馬寨、曼倩堖、攬勝堖三大主峰組成。三峰鼎足而立,各具特色。東方山山不高而樹茂林深,景色優美,氣候宜人,草、木本植物繁多,森林覆蓋率面積達90%以上,是黃石城區中最大的林區。
「禪關月涌、靈泉卓錫、道洞雲亭」等古八景風姿各異,蘊育出一個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吸引著萬千遊人。東方山代遠年長,早在春秋時期東方山山脈的長江之濱就出現了一座以狩獵器具命名的小城「鄂」。西漢武帝年間一代曠古奇才東方朔曾結廬於此,采葯煉丹,布施於民,東方山也因其姓氏而得名。三國時期,吳王孫權建都武昌,東方山因其險要成為捍衛軍國重鎮的形勝之地,走馬寨便是當年東吳都城衛隊的營跡。
東方山目前已成為集佛教文化和風景旅遊為一體的旅遊勝地,1997年,東方山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3年2月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風景區。

場中心。以其為代表的東方山22座大小寺廟散座在群山峰壑之間,構成了東方山獨有的佛教文化特色。近幾十年來,東方山先後成功舉辦了四屆廟會及「祈禱世界和平大法會」「傳授三壇大戒法會」,遊客信眾遍及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10餘個國家和國內包括港 澳、台在內的20餘個省、市和地區。

西塞山
西塞山風景區位於城區東部長江南岸,規劃總面積0.495平方公里,區內以西塞山險峻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紛陳的勝跡為實物主體,以道仕袱古黃石城多經滄桑的變遷史和年代久遠的古詩詞為重要文化內涵集合而成。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景點眾多。
〔西塞山又名道仕袱磯、磯頭山〕海拔176.5米長周18.5公里,歷史上就以其吳頭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險峻的地形集古戰場和風景名勝與一身。從東漢末年到新中國成立前,發生在西塞山的戰爭達一百多次,文人雅士觀賞西塞山晨曦暮色述志言情而吟詩填詞近百篇,並在懸崖陡壁上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市園林部門從1985年5月起,在西塞山著手進行游覽小道、長廊、上觀亭、桃花亭、沿江鐵鏈護欄和桃花古洞、古鉤魚台的維修建設,景點不斷得到開發利用。
〔桃花古洞〕在西塞山北側臨江的陡壁間,洞高約3米,上圓下方,形如廟門,入內2米處被鍾乳石封閉,傳說是唐代詩人張忠和隱居釣魚時休息或避雨躲風的地方。洞門刻有「桃花古洞」四個字。1985年,去古洞必經之險道「一線峽」被拓寬,並安裝了90米長的鐵鏈護欄,以保障遊客安全。洞下是古釣魚台。
〔摩崖石刻〕山體東北懸崖之中,曾有不少石刻,如「飛來船」、「鰲魚石」、「虎豹關」、「蛟龍窟」、「雲林得意」、「震標仟仞」以及「鍾崖」、「佛掌」等等,有些已隨歲月褪去。在西塞山臨江面的一塊4米多高的碑石上,刻有每字見方1平方米的「西塞山」三個大字,為明朝進士朱其昌手書。由此東移則有明進士吳國倫的「龍蟠虎踞」摩崖石刻。在桃花洞兩側石壁眾多石刻中,當代書法家楚圖南寫的「西塞山」三個大字,鐫刻在洞左側江崖壁上,每字見方5米,甚為壯觀。
〔西塞山鐵樁〕在桃花洞右側的磯頭上有一鐵樁,高8.2厘米、寬3厘米、厚一厘米,鐵樁中間有槽,旁邊還有一鍥。傳說是吳王孫皓鐵鎖橫江的遺跡。
〔龍窟寺〕在西塞山東邊山下,是唐代遺址。1986年已部分修復。相傳寺內曾栽有一棵明朝留下來的牡丹花,該地一賈姓人家丫頭逆主人之意助一窮秀才赴京趕考後屈死,功成名就後的秀才尋恩到此,丫頭借牡丹花以表清白,使牡丹花變成潔白芳香、艷色迷人,二戰期間該花被日本人搶走。
〔北望亭〕仿古建築,位於西塞山北峰山巔,此處可俯視江濤奔騰東去,江北散花洲和策湖碧綠萬傾。亭正門「北望亭」三字為樊稼生題寫。亭北面有對聯,上聯:騁懷今古千秋事;下聯:放眼乾坤萬里心。南面亦有對聯,上聯:形勝在吳頭楚尾;下聯:風流於古往今來。該亭於1998年4月16日開工建設,同年10月28日竣工,總建築面積為167平方米,亭高9.647米。總投資40萬元。
〔西塞山牌樓〕仿古建築,位於西塞山西面山腰,1986年6月動工興建,1988年12月竣工,總投資12.3萬元。牌樓上「西塞山」三個大字由中國書法協會主席舒同題寫。全長1.7公里的西塞山專用公路從牌樓下穿門盤山而上,直達山頂。
〔園林綠化〕從1962年起,市人民政府就有計劃地組織市民到西塞山上義務植樹,現山上遍布松、柏、桃樹等樹種。春曖時節,桃花洞四周桃花盛開,與江濤浪花相映,景色誘人。
〔道仕袱〕道仕袱在西塞山腳下東側,這里在歷史上先後設置過京都、西陵縣、土復鎮、楚雄鎮、道仕袱鎮、市和黃石城等。在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時期,這里曾是繁華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鎮。公元1935年8月中秋夜,日寇海、陸、空三軍猛攻西塞險隘,使道仕袱這個千年古鎮變成了一片廢墟,古鎮雄貌現已蹤影全無。
〔古錢窖〕盡管道仕袱的古鎮雄貌現已盪然無存,但在此處的六次古錢窖發現,卻能證明其古代的繁華。
第一次,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發現一金窖及一墓葬的隨葬物品。
第二次,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發現一錢窖,方中丈余皆滿,錢貫鐵線已朽。
第三次,清乾隆甲子(公元1744年)春,發現一錢窖,坎土長二三里,挖掘時間長達數月。
第四次,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發現一窖銅錢,被日寇用船滿載而去。
第五次,1955年5月,大冶鋼廠水利工程指揮部在西塞山下取土時,發現一銀窖,出土銀292錠,共重133.38公斤。
第六次,1967年11月15日,維修西塞山下江堤時,發現宋代錢窖,掘出方孔銅錢串近30萬斤。
以上六次發現均在西塞山東,官至宋朝衛國公的呂文德故宅附近。前四次發現僅有文獻資料可查,後兩次發現則有大量實物為證。最後一次罕見的發現時值文革期間,發掘的實物除文物部門留有千餘斤外,所余部分被運到武漢冶煉廠銷毀,實為一大罕事。據長年居住在道仕袱的村民傳說,西塞山麓埋藏有九個錢窖,按此傳說尚有三窖仍埋在地下。
〔古墓葬〕解放後,在西塞附近,曾多次發現古代墓葬。
〔漢墓群〕1955年,在道仕袱取土修築江堤時,發現八座漢代磚室墓。出土文物有鑿金片、五銖錢、貨泉、銅鏡、鐵刀、四耳壺等。
〔晉墓〕1982年3月,發現兩座魏晉時期的磚室墓葬,一號墓出土青瓷碗等16件;二號墓曾被盜掘,僅存瓷碟一件。
〔元墓〕1983年9月,發現元代墓葬一座。墓內發現印有「西方凈土」、「西方極樂」字樣的「制錢」,反映死者信奉佛教。解放後在西塞山附近一共發現從東漢至明代的墓葬40多座。因保護不周,存者極少。
〔古詩詞〕歷代名士六朝有江淹、何遜,唐有張志和、劉禹錫、韋應物、李白……,宋有蘇軾、黃庭堅、陸游……,明有吳國倫、王世貞、易應斗……,清有宋湘、詹應甲以及現代的董純才等共40餘人,留下吟西塞山的詩詞。
寫與戰爭有關的詩有:明代張居正的「指點吳魏爭雄處,萬軍一日蛟龍吞。至今西塞山頭色,猶是當年戰血痕」;顧澍的:「西塞山前百戰場,當年將士有輝光」等。
寫西塞山美景的有:唐張忠和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陸游的:「戲招西塞山前月,來聽東林寺里鍾」等。
寫西塞山古跡的有:唐詩人王周的:「千尋鐵鎖無人問,石壁空存道者形」;王可象的:「龍窟寺前新漲急,玉虛殿後碧峰圓」;李增榮的:「桃花洞口常盟鷺,流水聲中獨釣魚」等。
寫西塞山雄偉氣勢的有:李白的:「回巒引群峰,橫蹙楚山斷」;韋應物的:「勢從千里奔,直入江中斷」;張文潛的:「危磯插江生,石擘青玉」等。
〔古戰場〕由於西塞山崖陡水急,易守難攻,並由綿延起伏的黃荊山作依託,成為扼守長江中游的戰略要地。歷史上在此出戰事一百作次。
〔孫策攻黃祖〕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冬,孫策為報殺父之仇和向西擴張的需要,發兵攻黃祖,在西塞山激戰獲勝,再攻夏口亦勝。整個戰役獲黃祖妻息男女七人,船六千全艘,財物山積。西塞山成為孫氏轄地。
〔三國戰亂〕孫策死後,黃祖又經常侵擾西塞山,孫權也三次征伐黃祖,使西塞山狼煙不斷。吳人設置「鐵鎖橫江」重點把守。晉咸寧五年(公元279年)冬,晉傾舉國之兵分道伐吳,晉將軍王睿、唐彬浮江東下,激戰西塞山後東下建業,「受皓之降」。三國分立局面終結。
〔農民起義軍血灑西塞山〕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農民領袖徐壽輝設重兵紮寨西塞山,後被卜顏鐵木兒摧毀。明末李自成取南京途中「兵敗富池口」,後取西塞山轉戰鄂南。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三月,洪秀全率太平軍棄武昌東下,在西塞山、道仕袱戰勝清將向榮的追兵,東進南京建都。第二年太平軍西征,第三年太平軍與清軍爭奪武漢均在西塞山展開惡戰。
一九三八年十月八日,國民黨七十四、八十二、九十三等師,在西塞山與日寇混戰五晝夜,重創日軍。這是發生在西塞山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戰爭。
此外,晉末劉裕攻桓玄,南朝宋時蕭道成戰沈攸之,唐朝唐曹王皋復淮西等均在西塞山留下過血風腥雨。

在唐虞之世屬三苗,夏、商屬荊州之域,周為楚國鄂王封地,春秋戰國屬楚。解放後,石灰窯行政區劃幾經調整,1979年黃思灣區、陳家灣區、石灰窯區合並為石灰窯區,同年底西塞山公社劃入,1994年底大冶市河口鎮劃入石灰窯區,根據國家民政部《關於湖北省黃石市石灰窯區更名為西塞山區的批復》(民發2001]301號)、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01]272號和湖北省黃石市人民政府黃政文[2001]78號文件精神,石灰窯區為西塞山區,2001年12月16日正式對國內外公布。
黃石市西塞山區礦產資源豐富,工業歷史悠久。明代,此地以生產石灰而聞名於世;近代,湖廣總督張之洞在這里創辦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鋼鐵廠之一——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大冶鐵廠,而成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解放後,轄區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發展到今天,形成了採掘、冶金、機械、建材、醫葯化工、輕紡、服裝電子八種主要工業門類。擁用了冶鋼集團公司、華新水泥集團公司、黃石鍛壓機床集團公司、中國第十五冶金建設公司、黃石礦務局、美島服飾有限公司等30多家中央、省、市屬大中型骨幹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其產品特殊鋼材、堡壘牌水泥、數控鍛壓機床、球墨鑄管、美島女裝等為國內外知名產品,暢銷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區屬企業達200多家,產生了湖北芳通葯業股份有限公司、風動機械廠等一批骨幹企業,其產品皂素、檸檬酸、風動馬達、輸送機、彈簧等產品行銷全國,皂素系列、檸檬酸等產品出口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達1000餘萬美元。進入新的千年,西塞山區這個古老的工業城區,正煥發出新的生機,朝著現代化工業城區的目標闊步前進。
到2001年止,全區擁有各類學校67所(其中高校2所,中等專業學校7所,中學13所,小學21所,幼兒園23所,特殊教育學院1所),分屬黃石市教育局,西塞山區教育局,大型廠礦企業等不同的單位和部門。教職員工3,300餘人,在校學生3萬餘人。2001年8月,黃石市教育系統管理體制改革後,西塞山區直屬學校增至37所,在校學生23,000餘人。這些學校呈不斷發展壯大態勢,初步形成了規模適中,布局合理,種類齊全的大教育格局。
到2001年止,全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在校學生鞏固率達到100%,15周歲人口中,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達到99%,17周歲人口中,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達到98%,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96%以上。
1992年開展義務教育達標以來,全區多方位籌措辦學經費以改善辦學條件。1992到2001十年間,累計籌措資金3千多萬元,建造教學用房和教師宿舍樓共計15棟,建築總面積達57935m2。區屬各校相繼建起了微機室、電教室,沿湖路等5所小學建立了閉路電視教學系統,部分中學建成了計算機網路,高(完)中建網率達78.6%,初中建網率達50%。此外,各校均大量添置了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教學硬體的不斷改善基本滿足了教育教學的要求,也將為教育的高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浙江湖州西塞山:
西塞山,在湖州西南部十公里許的弁南鄉樊漾湖村霅溪灣。清雍正《浙江通志》卷十二載:「吳興南門二十餘里,下菰青山之間一帶遠山為西塞山。山明水秀,真是絕境。其謂之西塞者,下菰城為(楚春申君)屯兵之處,坐西向東故也。」這就把西塞山的命名講清楚了。《湖州市地名志》亦載:「舊郡志謂嚴尚書震直墓在西塞山,尚書自號西塞翁,歿葬其山,土人至今曰西塞山。」
說起西塞山,就必然吟誦起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據《竹坡詞話》載:「當時和《漁歌子》者無算」,意即和這首詞的人多得數不清。張志和的《漁歌子》詞也曾傳入日本,日本平安朝嵯峨天皇就曾和詞五首,皇女智之內親王也有和詞兩首。這首詞同張繼抒寫蘇州寒山寺景色的《楓橋夜泊》一同被列入日本的教科書。千百年來,唐代這兩位張姓詩人的佳作,分別成了描繪湖、蘇兩州獨特風光的千古絕唱。
為西塞山傳神寫照的唐代隱逸詩人張志和,號玄真子,婺州金華人。肅宗時官待詔翰林,才高志潔,不諧於時,乃去官泛遊江湖。唐大歷七年(772),顏真卿為湖州刺史。九年,志和來謁。真卿以舟敝漏,請更之。志和曰:「願為浮家泛往來苕霅間」。(見清同治《湖州府志》)當時,詩人就日夕泛舟徜徉於景色清麗的苕霅 兩溪一帶,以真情實感寫出了這一帶青山碧水,煙波迷濛,桃紅鷺白,風雨垂釣的美景逸情。郡志載張志和作《漁歌子》共五首,獨以第一首最負盛名。此詩色彩明麗,意境雋永。從此,「山以詩傳」,西塞山的詩情畫意,成為湖州一大勝景,明萬曆《湖州府志》中,就把「西塞晚漁」列為吳興八景之一。 南宋毗陵(今江蘇常州)太守,著名山水畫家李結(次山),也曾卜居吳興西塞山,作《西塞漁社圖卷》,並請好友范成大、周必大等題跋。著名詩人范成大於淳熙十二年(1185)題了290餘字的長跋,中有「候桃花水生,扁舟西塞,煩主人買魚沽酒,倚棹歌之」等語,筆力洞達,神態俊逸,深得米黃之神。此題跋曾歸國畫大師張大千收藏,原件現在美國紐約。

黃石特產:萬字果
「雞爪樹,萬字果,酵又甜,吃了想幾年。」這是一首兒歌,它道出了孩子們對那彎彎扭扭的果子的嚮往。

萬字果,又稱拐棗,金鉤子,雞肘子,雞爪樹,甜半夜,枳棋,大冶人俗稱「既苘」,屬鼠李科高等植物。在大冶不少地方,尤其是西部山區有這種果樹,成熟時,大冶農民中的內行者挑上街來賣,因為它有些古怪,所以現在的青少年見識得少。其實,大冶城關某校校園里原來就有這種樹。

萬字果,喬木,高達10m。幼枝紅褐色,無毛或幼時有微毛。葉互生,卵形或卵圓形,長0.8~1.6cm,寬0.6~1.0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邊緣有粗鋸齒。三出脈,上面無毛,下面沿脈和脈腋有細毛;葉柄紅褐色。葉生或頂生復聚傘花系,夏開花,花兒小,淡黃綠色,果硬肥厚扭曲,肉質,紅棕色;果實近球形,無毛,直徑0.6~2.Ocm,灰褐色。種子扁圓形,暗褐色有光澤。

在大冶和鄂東南地區均有分布,生長於陽光充足的溝邊、路邊或山谷中。果實清涼,味甜帶酸,未熟透的有點澀;種子入葯,萬字果之功能清利濕熱,人們經常用肉和種子解酒毒,肥大的果梗含糖,可生食,可釀酒;樹皮、木汁及葉均供葯用;木材堅硬,可供建築和做精細傢具。.。 ι 。 , , ~ °程`序*定;制°'.修ι..改'Q~Q° 叄6貳零零0六九四

『柒』 惠州的景點有哪些推薦推薦。

惠州的景點有雙月灣、海州島、范和村等許多好玩的地方,我們暫且先來看看以下幾個景點:

1、雙月灣

雙月灣位於惠東平海鎮。雙月灣共分兩灣,左灣水平如鏡,右灣波濤洶涌。沙灘連綿20公里,雄奇壯觀,幾乎見不到人為開發的痕跡。沙灘寬約200米。


適合自駕和騎行的人士,去巽寮灣路上順道去看看,一個最淳樸的古村,尚未被商業化開發,村裡有許多的客家圍屋、適合拍老建築與環境人像。

『捌』 珠海有什麼值得一去的地方呀!

1.鳳凰山

位於香洲北面。主峰海拔437米,面積約平方千米。周圍築有楊寮水庫、大鏡山水庫、正坑水庫、青年水庫。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0%。植被類型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山區林地被劃為國家級生態公益林。

有尖峰岩、石牛岩、羚羊岩、花雨岩、浮屠石、飛鼠岩、鳳凰髻石和百峒溪、鳳凰池、龍潭等自然景觀,及鳳凰石亭、鳳凰洞、銀門洞、觀音洞、鄭仙洞、庵寺、烽堠等古跡。山泉甚多,盛產瑞蘭。

2.白蓮洞

又名鯉魚嘴,位於香洲西南部5千米,九洲大道官村西側兩山之間。因「古有僧人隱跡於此,遍洞種白蓮」而得名。山上怪石有心石、蓮台石、木魚石、鯉魚石、觀音岩洞、寒碧潭、九龍湖等自然景觀。及建有翫月橋、觀音廟、華佗廟、六角亭、石牌坊、九龍湖、九龍堤等。1979年始,市政府撥款重修、擴建。

3.赤花山

因過去長滿赤花(又稱「龍船花」)而名。位於金鼎鎮官塘村南2千米。山中有八景:六祖神明、赤花石炮,石雞晨鳴,石壁反照,石船撒網,橫崗木笛,赤企濃蔭,石橋晚釣。山上有六祖廟、貞女祠古跡和涼亭。

4.九洲島

位於香洲東南面,距市區九洲港2千米。它是由大九洲、九洲頭洲、雞籠洲、橫山洲、橫擋洲、海獺洲、茶壺蓋洲、大西排洲、龍眼洲等九個島嶼組成,總面積5平方千米。

以面積1.5平方千米的大九洲島居首。海灣形勝,林木蔥郁,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有通天洞、銀潭洞、將軍洞、觀音洞等。1984年始辟為旅遊景點。

5.東澳島

位於萬山群島中部,距香洲30多千米,面積約5.7平方千米。東澳島完整地保留著原始自然的生態環境,植被覆蓋率達82%。島上有石室、求子泉等。

有新石器時期、夏商時期的古沙丘遺址;清代的銃城、烽火台和「萬海平波」、「武當勝景」摩崖石刻及清政府在東澳灣附近籌建的稅廠(海關分卡)等古跡。南端有南沙灣。

(8)白蓮崖村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珠海景物

珠海是珠三角地區海洋面積和海島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海域面積6019平方千米,海岸線長691千米,島嶼146個(總面積236.9平方千米),被譽為「百島之市」。

陸地峰巒重疊,河網縱橫,山川形勝,石奇洞秀,發展海灘旅遊、海島旅遊和山岩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珠海

廣東省地級市,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 。地處北緯21°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

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江門市新會區、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設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萬山、橫琴、斗門、灣仔、珠澳跨境工業區等8個國家一類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素有「百島之市」之稱。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