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宣漢縣天生鎮的地理位置

宣漢縣天生鎮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3-08 10:46:55

⑴ 四川省宣漢縣的有哪些鄉鎮

截止到2019年5月30日,四川省宣漢縣有54個鄉鎮,具體名稱如下:

東鄉鎮、南壩鎮、君塘鎮、清溪鎮、普光鎮、天生鎮、芭蕉鎮、柏樹鎮、五寶鎮、峰城鎮、土黃鎮、華景鎮、樊噲鎮、新華鎮、黃金鎮、胡家鎮、毛壩鎮、雙河鎮、大成鎮、土主鎮、下八鎮、廠溪鎮、茶河鎮、塔河鎮、紅嶺鎮、柳池鎮、馬渡關鎮、紅峰鎮、七里鎮、白馬鎮;

桃花鎮、明月鄉、三河鄉、老君鄉、黃石鄉、廟安鄉、天寶鄉、東林鄉、涼風鄉、上峽鄉、天台鄉、觀山鄉、南坪鄉、鳳林鄉、漆碑鄉、三墩土家族鄉、漆樹土家族鄉、龍泉土家族鄉、渡口土家族鄉、石鐵鄉、鳳鳴鄉、花池鄉、慶雲鄉、隘口鄉概況。

(1)宣漢縣天生鎮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四川省宣漢縣的歷史沿革如下:

宣漢,置縣始於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治今達州市通川區,取義「宣揚漢王朝德威」,轄今達川、通川、宣漢、開江、萬源及巴中市通江和重慶市城口,屬益州巴郡。

劉宋初年(439),縣境始設4縣:巴渠(治今南壩鎮黑溪寺)、下蒲(治今胡家鎮跳河村)、始安(治今東林鄉牛背村)、東關(治今五寶鎮高梯村),屬梁州巴渠郡。

後魏(約450),縣境置漢興縣(治今華景鎮馬家壩),西魏(約535)改漢興為西流縣,627年廢。

武帝大同二年(536),縣境置東鄉縣(治今普光鎮),1285年廢。

恭帝二年(555),縣境置臨清縣(治今東鄉鎮草街子),585年廢。

隋開皇五年(585),縣境置宣漢縣(治今五寶鎮高梯村),627年廢。

唐武德三年(620),縣境置昌樂縣(治今土黃鎮萬斛壩),625年廢。

唐天寶九年(750),縣境置閬英縣(治今馬渡關鎮),967年廢。

明成化元年(1465),縣境復置東鄉縣(治今東鄉鎮),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夔州府。正德九年(1514),改屬達州。

順治十四年(1657)東鄉始入清朝統治。初屬川東道夔州府,雍正六年(1728)改屬直隸達州,嘉慶七年(1802)升達州為綏定府。

民國元年(1912),東鄉為重慶軍政府所轄。二月,成渝軍政府合並,屬蜀軍政府;三月,蜀軍政府改名四川都督府,東鄉為川東道綏定府屬縣。

民國三年(1914),東鄉屬四川東川道。秋,因江西有東鄉縣重名,改四川東鄉縣為四川宣漢縣。

民國五年(1916),四川軍閥割據,道署名存實亡。宣漢縣先後受護國軍、靖國軍、江防軍、西北自治後援軍和援川陝軍、川陝邊防軍轄治。

民國二十二年(1933)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解放宣漢,建立宣漢縣蘇維埃政權,並將黃金、廠溪、毛壩等7鄉劃入新置的紅勝縣(治今萬源市羅文壩)。

民國二十四年(1935)3月,紅軍離縣,7鄉仍還宣漢,縣地屬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今通川區。

1949年12月17日解放軍入城,宣漢解放,屬川北區達縣分區。

1952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改屬達縣專區。

1968年9月,達縣專區改名達縣地區。

1993年7月,達縣地區改名達川地區。

1999年12月,撤銷達川地區,設立達州市。

參考資料來源:宣漢縣人民政府—歷史沿革

參考資料來源:宣漢縣人民政府—鄉鎮概況

⑵ 四川達州宣漢天生郵編

郵編無憂網,輸入地址「四川達州宣漢天生」,查到郵編是:636162

⑶ 宣漢高鐵南站建在什麼地方

宣漢縣天生鎮柏樹河村

擬選址東鄉鎮與天生鎮交界處的柏樹河村附近,該區域處於峨城山與西山之間,地勢平坦,與宣漢城區直線距離約7公里,交通也相對便利。

柏樹河村

⑷ 達州宣漢天生鎮有哪些鄉

你的問題就問錯了,鎮和鄉是平級,天生鎮下面 管村、管社,沒有鄉。

⑸ 宣漢縣天生鎮學校怎麼樣

簡介:宣漢縣天生鎮學校,地處大巴山南麓腹地的梁雙公路的主幹線上,距離縣城版17公里,是宣漢縣的權南大門和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1998年8月在全縣率先由鎮中心校、成人教育學校、中心幼兒園合並而成的一所綜合性學校。
注冊資本:611.26萬人民幣

⑹ 達州宣漢有多少鄉鎮

截至2017年4月,達州宣漢縣轄27個鎮、23個鄉、4個民族鄉。分別是:

1、鎮:東鄉鎮、土黃鎮、華景鎮、樊噲鎮、紅峰鎮、七里鎮、五寶鎮、峰城鎮、白馬鎮、君塘鎮、新華鎮、黃金鎮、胡家鎮、毛壩鎮、清溪鎮、普光鎮、天生鎮、柏樹鎮、芭蕉鎮、南壩鎮、雙河鎮、大成鎮、下八鎮、土主鎮、柳池鎮、馬渡關鎮、桃花鎮

2、鄉:明月鄉、老君鄉、觀山鄉、南坪鄉、鳳林鄉、黃石鄉、廟安鄉、天寶鄉、紅嶺鄉、柳池鄉、三河鄉、東林鄉、涼風鄉、慶雲鄉、馬渡鄉、上峽鄉、塔河鄉、茶河鄉、天台鄉、漆碑鄉、石鐵鄉、廠溪鄉、鳳鳴鄉、花池鄉、隘口鄉

3、民族鄉:龍泉土家族鄉、漆樹土家族鄉、三墩土家族鄉、渡口土家族鄉

(6)宣漢縣天生鎮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宣漢縣的民風民俗

1、土家余門拳

土家余門拳是四川地方拳術之一, 傳自四川簡陽縣余氏。源自華佗「五禽戲」,形成於明代中葉,具有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特點的宣漢「余門拳」,到如今已傳至第11代。余門拳以其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的特點,被載入了《四川武術大全》。

2、宣漢民歌

宣漢民歌指產生並流傳於四川東部達州市宣漢縣轄區內的一種民歌。種類繁多;演唱形式多種多樣;曲式結構多彩;受古老民歌影響,宣漢民歌可分為四大類:一是山歌;二是小調;三是號子;四是風俗歌。馬渡民歌曲韻悠揚,世人傳唱,馬渡被文化部命名為「川東民歌之鄉」。

3、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主要分布在宣漢縣的龍泉、三墩、漆樹、渡口、樊噲等鄉鎮。起源於3000多年前的巴人時期。那時的人們從漁獵轉為農耕,為驅趕野獸、祭祀山神而擊鼓鳴鑼吆喝,後演變成了一種勞動山歌。被稱為土家族人的「勞動進行曲」。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