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嶺村委會地理位置
① 湖北省洪湖市城鎮人口具體分布數量,每個鎮的具體分布及地形
這是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的洪湖市行政區劃資料,其中有多少「村委會」就是表示有多少行政村了,自然村這里無法提供資料:
新堤街道
轄13個居委會:朝陽、新豐、春雨亭、跑馬路、沙灣、沿江、人民路、園林、甘家墩、玉沙路、大市場、大興、沿河西路;11個村委會:柏枝、新村、新閘、南河、河嶺、洪林、桑柳、萬家墩、老官廟、葉家門。
濱湖街道
轄22個村委會:新旗、遠景、榮峰、小河、龍灣、洪湖、付灣、楊咀、乘風、大口、三八湖、新咀、金塘、太馬湖、茶壇、金灣、漢沙、洪獅、張坊、濱湖、斗湖、船頭嘴。
螺山鎮
轄2個居委會:新街、老街;16個村委會:龍潭、螺山、界牌、中原、雙龍、花園、新聯、袁家灣、重陽樹、伍家窯、朱家峰、皇堤宮、顏家咀、復糧洲、丁山廟、鐵牛塘。
烏林鎮
轄2個居委會:石碼頭、黃逢;29個村委會:中沙角、小沙角、橫堤角、范洲、胡洲、水府、橋口、香山、烏林、江咀、梅潭、松林、黃蓬山、赤林、青山、牛埠頭、莒頭、吳王廟、茅埠、石碼頭、周坊、鐵橋、李橋、廖橋、白玉、夾堤、四屋門、王洲、葉洲。
龍口鎮
轄1個居委會:龍口;32個村委會:五星、良洲、老洲、金星、河嶺、雙湖、傍湖、利國、烏沙、送奶、堤街、洪洲、月華、同興、華嚴、套口、雙壇、雙橋、高陸、石屋、八屋、群合、高洪、劉家、高橋、群興、三洪、汪塔、蔬菜、寶塔、王家廟、王家邊。
燕窩鎮
轄1個居委會:燕容;32個村委會:新河、挖溝、慶豐、前進、洪豐、解放、團結、豐樂、友愛、翻身、頭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中心、高豐、公五壇、蒿州、民河、永樂、燕窩、邊洲、河口、九洲、新建、洲腳、紅光、幸福、調源、葉家邊、田家口。
新灘鎮
轄1個居委會:新灘;34個村委會:北岸、鮑北、上灣、新洲、廟灣、坪北、中灣、下灣、東湖、車路、鮑南、南堤、陳溝、北溝、溝南、北洲、補垸、江里、同進、八型、蔬菜、新灘口、鄭文庄、劉家墩、張家地、胡家灣、白斧池、大興嶺、回鳳亭、夏家墩、霍家地、宦子口、獲障口、上北洲。
峰口鎮
轄5個居委會:解放、鳳凰、文泉、白廟、朱市;46個村委會:土京、觀廳、萬寶、塘咀、蘭橋、坨建、群台、雙路、紅花、綉花、雙豐、定州、群星、麻壕、童嶺、京城、大公、大橋、新台、周灣、鳳凰、陳趙、全勝、土港、田台、朱市、向曉、郭州、紅腦、繼美、伍溝、林溝、東曉、二洪、西河、衛溝、四墩、恆繼、潭洲、新河、新溝、塘腦、范湖、直嶺、白廟、紅嶺。
曹市鎮
轄1個居委會:曹市;34個村委會:馬口、棗子湖、廟灣、葵花、勝利、永興、王湖、清鄭、童套、戰斗、向群、向農、向武、向紅、向明、向陽、向榮、向前、向東、向新、謝仁、永利、梅橋、天井、吳口、蔬菜、邵剅、農科、武場、跑馬、穴堤、北河、馬路、昌腦。
府場鎮
轄2個居委會:府場一、府場二;9個村委會:李家口、堤潭、文擋、曙光、農科所、雙湖、太平橋、船碼頭、郭口。
戴家場鎮
轄2個居委會:先鋒、戴市;21個村委會:榨台、關聖廟、河壩、南林、沈廟、紹南、水塔、寄木、樹庄、沙洋、回龍、竹林、螺灘、百橋、花園、秦口、柴林、盧燈、官港、戴剅溝、戴家場。
瞿家灣鎮
轄1個居委會:瞿家灣;9個村委會:陳灣、代楊、桃花、屯小、甘嶺、加堰、漢沙、新河、月池、瞿家灣。
沙口鎮
轄1個居委會:沙口;29個村委會:蔡楊、新場、長河、沙口、蔣嶺、崔溝、海嶺、水口、蘆花、喬嶺、新墩、柳口、左張、陳巷、楊橋、陸庄、郭嶺、下新、沙嶺、永固、劉橋、花灣、楊閘、壇子河、梁嶺、東湖、王嶺、東灣、董口、居委會。
萬全鎮
轄4個居委會:鄭道湖、永豐、簡市、萬全;50個村委會:新中、洪中、洪官、洪春、洪善、小河、開井、陳庄、河咀、柘嶺、陸潭、高湖、指南、董河、萬全、萬電、農科、黃絲、紅橋、吳棚、永豐、清明、汪廟、塔路、老溝、花古、工新、八溝、長松、趙溝、中嶺、馬鞍、里畈、張當、破嶺、六垸、鄭興、南嶺、北嶺、潭子、徐橋、何電、簡市、街道、全豐、石擋、東廟、楊榨、永豐紅橋、南昌。
汊河鎮
轄1個居委會:汊河;38個村委會:小港、雙河、龍壇、龍甲、五艾、港紅、朝陽、萬洪、萬豐、陳坊、晏坊、白雲、鄢埠、鄒方、太洪、紅豐、槎頭、賽佰、黃台、白楊、西池、汊河、蔬菜、壇子、農科、石場、金灣、新穴、五豐、曾台、水昌、顏台、沿湖、沙咀、甘寺、洪城、麻田、十八家。
黃家口鎮
轄2個居委會:建設路、文衛路;29個村委會:網柳、平陽、姚河、新垸、西湖、新場、新建、壩壇、天壇、崗塔、十河、萬嶺、宋墩、南岸、南套、五台、七號、革丹、楊墩、長河、新河、作才、湘口、大嶺、上白林、黃家口、下豐岸、大白林、永寧湖。
老灣回族鄉
轄1個居委會:老灣街;9個村委會:興隆、豐垸、珂理、和平、老灣、沙洲、陸合、石橋、北河。
大沙湖農場管理區
轄:彭新村。
大同湖農場管理區
小港農場管理區
② 膠州灣工業園位置在哪裡
四方區地域優勢及交通、商業、休閑環境城區往南通向市南區和市北區,北可達李滄區和城陽區,東接嶗山區,西部為瀕臨膠州灣的經濟開發帶,地理位置四通八達。四流南路、人民路、重慶南路、308國道與鄭州路、洛陽路、長沙路、萍鄉路、瑞昌路形成「四縱五橫」的交織區;距海港2公里,距機場10公里,重慶南路、308國道、環膠州灣高速公路等是進出青島的門戶和必經之地,膠濟鐵路縱貫全區,交運集團青島長途汽車站座落於區內。東部新經濟區毗鄰老市區和高科園雙向經濟輻射的特殊地理位置;西部的西海岸工業園,南靠青島港八號碼頭、瑞昌路跨鐵路立交橋以及規劃中的青島市青黃跨海大橋市區橋頭堡,西臨環膠州灣高速公路和本區正在籌建中的西海岸集裝箱碼頭,北靠青島鐵路貨場和沙嶺庄火車站,可發展臨海加工、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飲料工業、商業等。
【公園】
青島市文化公園:位於康寧路1號,是四方區與市北區的結合部,佔地面積62.6萬平方米。
南山公園:位於四方區的南部,海拔23米,佔地面積2.22萬平方米。
嘉定山公園:位於四方區中部,緊臨北嶺山的南面,海拔110.4米,公園佔地面積17.98萬平方米。
北嶺山公園:位於四流南路的南端東側,處在四方區的中部,海拔116米,公園佔地面積為46.54萬平方米,由8個山峰組成,地形地貌變化豐富,起伏自然,樹種繁多,景色優美,建成於1985年。已被列入市重點工程,將建成市內最大的森林公園。
水清溝公園:位於四流南路東側,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始建於1962年,唯一的區屬公園,基礎設施完備,園內有長廊、雕塑等,環境優美。
【廣場】
海琴廣場:商丘路北端,山東省優秀文化廣場,四方區內最大的廣場。
海豐廣場:水清溝二小區,社區文化廣場之一。
海鷹廣場:水清溝三小區,社區文化廣場之一。
五百廣場: 嘉興路原第五百貨商廈南側,群眾休閑娛樂的場所。
海雲廣場:興隆路與杭州路交界,海雲庵門前,四方區最早建成的廣場。
嘉禾路小游園:嘉禾路,四方區海雲庵糖球會主場地之一。
【商場】
利群四方購物廣場、錦江麥德龍青島四方商場、東方家園建材超市、華普超市和國內家電龍頭—國美電器的青島總部等大中型商貿企業10餘家,其中營業面積萬米以上的3家。
【公交線路】
1路 四方—湖北路
3路 李村公園—明霞路
4路 錯埠嶺—大港客運站
5路 勝利橋—火車站
7路 四方—滄口體育場
8路 康寧路—輪渡
9路 勝利橋—上王埠村委
12路 福州路—大沙路
15路 中山公園—湖島村
20路 洛陽路—大窯溝
21路 團島—公交五公司
23路 台東—鋼廠
24路 板橋坊—大港
30路 台東—勝利橋
32路 福州路—湖島
33路 辛家莊—北嶺
126路 發電廠—枯桃花卉市場
206路 中山公園—海雲庵
208路 珠海路—淮陽路
209路 洛東小區—鄒平路
210路 嘉禾路—東海路
215路 團島—興隆路
219路 公交四公司—東海國際大廈
221路 錯埠嶺小區—大窯溝
224路 東海路—南豐路
227路 社會福利院—四方
229路 台東—勝利橋
302路 中山公園—滄口體育場
303路 火車站—百盛嶗山店
305路 瞿塘峽路—流亭機場
306路 體育場—城陽
309路 洛東小區—辛家莊小區
310路 洛陽路—空軍療養院
318路 虎山軍體中心—市政府
319路 市政府—海雲庵
322路 辛家莊二小區—湖島村
361路 公交五公司—一四一醫院
362路 唐河路—石老人
363路 李村公園—辛家莊小區
364路 十梅庵公園—南豐路
365路 大港二路—北九水
366路 勝利橋—大窯溝
367路 水清溝三小區—湖北路
368路 李村公園—動物園
369路 珠海支路—發電廠
371路 昌樂路—仰口
372路 松樹庄—台東
373路 內蒙古路—城陽
374路 燕兒島路—城陽
602路 湖島—浮山後六小區
603路 浮山後六小區—四流中路
605路 海水浴場—城陽北站
③ 華容縣有多少個鄉鎮
2008年,華容縣轄三封寺、萬庾、北景港、城關、宋家嘴、治河渡、注滋口、操軍、梅田湖、插旗、鯰魚須、東山12個鎮,團洲、護城、終南、幸福、南山、勝峰、新河、新建8個鄉,馬鞍山新區、工業園管理區、小集成洪泛管理區3個區。482個村(居委會)、場,其中村民委員會440個。
(3)北嶺村委會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華容縣位於湖南省北部邊陲,岳陽市西境,地處東徑112°18′31″~113°1′32″,北緯29°10′18″~29°48′27″。北倚長江,南濱洞庭湖。周鄰6縣(市)、場,東與岳陽市君山區交界,西與益陽市南縣相鄰,南連國營北洲子農場,北接湖北省石首市,東北與湖北省監利縣隔江而望。
縣境廣袤均為70公里,境內東西最大橫距68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0公里。集雨面積1612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0.76%。其中平原1028平方公里,佔56%;低山丘崗區328.2平方公里,佔17.8%;水面255平方公里,佔26.2%。
華容地屬北亞熱帶,為濕潤性大陸季風氣候。具有「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溫多變,夏秋多旱,嚴寒期短,暑熱期長」的特點。2008年極端最高溫37.5度。極端最低氣溫為-3.9度,年降水量1188.6毫米,日照1516.8小時。無霜日262天。
④ 溫縣徐堡鎮縣城簡介
溫縣 【地理位置】
溫縣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因境內有溫泉而得名,屬於焦作市。面積為462平方千米,人口為40.88萬。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3°C,年降水量552.4毫米,無霜期210天。本區是重要得塑料涼鞋、小五金生產基地。工業形成了機械、電子、化工、醫葯等10大支柱產業。主要土特產有山葯、地黃、銀菊花、牛膝。名勝古跡有慈勝寺、司馬懿故里、「春秋盟書」等。
溫縣地處豫北平原西部,南臨黃河,北依太行,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聞名中外的太極拳發祥地,三國著名軍事家司馬懿的故里。盛產的山葯、地黃、銀菊花、牛膝「四大懷葯」享譽中外。全縣總面積462平方公里,轄262個行政村,總人口41.9萬人。
【交通】
焦作的旅遊交通條件極為便利。焦作是河南省交通發達地區之一,焦新、焦枝、焦太鐵路穿境而過,東接京廣,南連隴海,北至太原;焦鄭、焦晉高速公路和焦作黃河公路大橋與國道融會貫通,與地方路網縱橫交錯,與省會鄭州、中嶽嵩山、古都開封、洛陽、山西晉城之間的行程均在百公里以內。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公路干線有106、107、310等國道。洛陽一鄭州一開封、 北京---鄭州—漯河高速公路已建成,許昌一漯河,許昌一平頂山,三門峽--洛陽,開封一商丘也已列入建設計劃。鄭州東站是全國最大的集裝箱中轉站之一,五條國際集裝箱運輸線路從鄭州直通上海、九龍、連雲港、天津、青島港口。公路四通八達,通車里程達5.5萬公里。
【經濟】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步深入,溫縣的工業、農業、電力、交通、郵電、商貿及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投資環境更加優越。工業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擁有機械製造、化工、農副產品加工、製鞋、五金、醫葯為主的支柱產業,形成了有資源、有市場、有產品、有效益、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近年來,溫縣強力實施「興工強縣」戰略,堅持扶優育強、項目帶動,加快了工業化進程,加之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溫縣已成為黃河岸邊一顆璀璨的明珠。
【溫縣美食】
特色菜——小煎牛柳,焦作市區最有名的燒餅——靳賢書燒餅,是以製作人的名字命名的。其燒餅具有製作精細、配料嚴格、合理、黃焦酥脆不變形、不發硬的特點。此燒餅有10多個品種,大致可分四類:(1)大油酥(2)糖油酥、南豆油酥、山楂酥、水晶酥同屬一類。(3)肉油酥(4)三角酥。靳賢書燒餅有幾十年的歷史,風味獨特、享有盛譽,1980年在鄭州舉行風味小吃展銷時,被評為名味小吃,受到日本、德國、美國外賓的好評。焦作最有名的延陵大蔥 修武縣延陵大蔥,是以修武縣王屯鄉的薛延陵、賈延陵、張延陵、郜延陵、王延陵、夏延陵、祝延陵、蘆延陵、李延陵等九個自然村為主要產地。大蔥的特點是脖短、頭大、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最大者,一棵竟有1.8斤重。一刀切下能自動崩開形成花狀。細品其味,生蔥是由甜到香,熟蔥則香、濃、鮮兼而有之,實為調味佳品。焦作億萬飯店於1997年開業,是集住宿、餐飲、娛樂、商務、會議中心、商場、旅遊等為一體的中外合作大型綜合性服務企業,是焦作市首家四星級旅遊涉外飯店。飯店地處焦作市交通、商業、文化中心,對面是市長途汽車站,距市火車站1公里,驅車2小時即可到達鄭州國際機場,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行政區劃】
溫縣轄7個鎮、3個鄉:溫泉鎮、祥雲鎮、番田鎮、黃庄鎮、趙堡鎮、南張羌鎮、武德鎮、岳村鄉、招賢鄉、北冷鄉。共有262個行政村、5個社區。縣人民政府駐溫泉鎮黃河路55號。
溫泉鎮 面積:62平方千米 人口:76340人 郵編:454850 代碼:410825100
是縣政府所在地。2006年,轄5個社區居委會、29個村委會:尚武居委會、懷源居委會、弘達居委會、崇仁居委會、青峰居委會、建設街村、新建街村、永興街村、工茂街村、福利街村、馬道街村、南大街村、育才街村、北新街村、東關街村、張圪當村、前上作村、後上作村、東梁所村、西梁所村、前東南王村、後東南王村、小南張村、劉門庄村、柴門庄村、鄭門庄村、覺世頭村、西南王村、東張王村、中張王村、西張王村、張庄村、灘王莊村、灘陸庄村。鎮政府駐溫泉路11號。
因原境內有溫泉而得名。1956年建城關鎮;1958年改城關鄉;1958年8月改城關人民公社;1960年溫沁合縣,原縣城改溫泉鎮;1961年復置溫縣和城關人民公社;1983年改城關鎮;1986年改為溫泉鎮。
祥雲鎮 面積:67.8平方千米 人口:54000人 郵編:454881 代碼:410825101
2006年,轄33個村委會:祥雲鎮村、東南王村、大尚村、喜合村、張寺村、作禮村、薛肇村、王肇村、關肇村、晁肇村、留尚村、古賢村、夏庄村、羅坡底村、蘇庄村、閻庄村、趙馬村、吳丈村、大玉蘭村、南賈村、北賈村、李肇村、太康村、王羊店村、鹽東村、麻峪村、平王村、西溝村、王墳村、石渠村、下石井村、北冶村、裴嶺村。
因鎮政府駐地在祥雲鎮村,所以稱祥雲鎮。據傳,南朝宋時避難王子途經此村休息,得名難王,轉稱南王。爾後,歷代因之。清初為南王鎮。康熙年因與鎮東派生村相區別,叫西南王。民國時改西平鎮。1949年為紀念革命烈士張祥雲,改今名。1958年為祥雲鎮公社;1983年為祥雲鎮鄉;1993年為祥雲鎮。
番田鎮 面積:67平方千米 人口:51000人 郵編:454892 代碼:410825102
2006年,轄42個村委會:番田村、王莊村、原庄村、白溝作村、鄭庄村、西小吳村、蔡庄村、小金香村、大金香村、段村、三陵村、范庄村、大吳村、宋村、秦庄村、東口村、余村、前峻山村、後峻山村、東小吳村、後楊磊村、孫郝庄村、劉謝村、王太保村、王薛村、南鎮村、前楊磊村、北孟村、南孟村、樹樓村、殷庄村、前北馬村、後北馬村、劉馬庄村、東留石村、西留石村、東城外村、西城外村、南張倫村、西南馬村、王張倫村、三張倫村。(劉庄、馬庄、焦張倫、賈張倫、楊張倫、閆庄、鄭庄、孫村、郝庄、張庄、祁庄11個自然村。)
因鎮政府駐地在番田村,故取名番田鎮。1958年成立番田公社;1983年改成番田鄉;2000年改為番田鎮;2005年10月與楊壘鎮合並成番田鎮。
黃庄鎮 面積:69平方千米 人口:58000人 郵編:454893 代碼:410825104
2006年,轄48個村委會:黃庄村、康莊村、東留村、西留村、東虢村、西虢村、林村、林李庄村、南韓村、白庄村、東韓村、西韓村、東高肇村、西高肇村、北鎮村、珍珠村、衛村、西郭村、東郭村、郭李庄村、買庄村、耿庄村、西林肇村、牛林肇村、前張庄村、後張庄村、閻楊門村、卜楊門村、余楊門村、東林肇村、常庄村、東宋庄村、西宋庄村、徐呂村、蒲被村、姚庄村、董楊門村、鄭楊門村、訾楊門村、任楊門村、前崔庄村、後崔庄村、刁李庄村、米庄村、西王村、東王里村、西王里村、南王里村。
因鎮政府駐址在黃庄,所以稱黃庄鎮政府。據傳,明朝前稱前東留;明初,黃信由山西洪洞縣遷來,改名黃崗。後因洪澇沖村,西搬小史庄,後改今名黃庄。1958年為黃庄公社;1983年稱黃庄鄉;1996年改為黃庄鎮;2005年11月,林肇鄉並入,仍稱黃庄鎮。
武德鎮 面積:47平方千米 人口:44537人 郵編:454863 代碼:410825105
2006年,轄27個村委會:武德鎮村、西張計村、吳卜村、慕庄村、新村、宋馮藺村、胡馮藺村、田馮藺村、馬馮藺村、北保豐村、廣庄村、宋庄村、東張相村、西張相村、花園頭村、西街村、中街村、北街村、東街村、南街村、亢村、西冷村、蘇王村、東徐堡村、西徐堡村、大善台村、南善台村。鎮政府駐武德鎮村。
秦時,秦始皇東巡,路經此地,立武德縣,自以武德定天下,而得名。春秋時代叫古州城;秦時立武德縣;到漢高祖時復立為郡;隋朝時廢郡改縣,屬懷州管;宋熙宗年間改縣為武德鎮;金時沿用屬樂南路懷州;明、清屬懷府。1945年8月由沁陽縣劃歸溫縣治;1962年建立武德鎮公社;1983年改為武德鎮鄉;2005年11月撤銷徐堡鎮、武德鎮鄉,新設置武德鎮,轄原徐堡鎮、武德鎮鄉的行政區域。
趙堡鎮 面積:55平方千米 人口:43000人 郵編:454865 代碼:410825106
2006年,轄22個村委會:趙堡村、西水運村、南孟豐村、北孟豐村、南保豐村、鄭老莊村、大黃庄村、小黃庄村、東辛庄村、西辛庄村、陳溝村、劉圪當村、陳辛庄村、辛堂村、西馬村、中馬村、東馬村、北平皋村、南平皋村、軍地灘村、東平灘村、汜水灘村。鎮政府駐趙堡村。
相傳,春秋時晉國大將趙潔在此築堡,人稱趙堡。1948年設趙堡為三區(由南張羌遷來);1955年設趙堡中心鄉;1958年設趙堡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趙堡鄉;1993年改為趙堡鎮。
南張羌鎮 面積:32平方千米 人口:26800人 郵編:454864 代碼:410825107
2006年,轄15個村委會:南張羌村、北張羌村、常店村、馬庄村、大渠河村、北渠河村、南渠河村、朱溝村、段溝村、陸庄村、衛溝村、楊溝村、冉溝村、徐溝村、朱家莊村。
因鎮政府駐地在南張羌,故稱南張羌鎮。相傳,東周晉國有一官居大夫的武將,名「張羌」殞命於溫,被晉君封葬於此,修張羌冢。南、北張羌村由此產生。清初稱太平鄉;清宣統元年為東區;1930年稱二區;1945年改為三區;1958年屬趙堡人民公社;1962年析出成立南張羌公社;1983年11月改南張羌鄉;1999年12月撤鄉建鎮成立南張羌鎮。
岳村鄉 面積:26平方千米 人口:22393人 郵編:454850 代碼:410825200
2006年,轄19個村委會:岳村、前秦嶺崗村、後秦嶺崗村、三家莊村、牛窪村、呂村、韓郭作村、西郭作村、趙郭作村、裴昌廟村、五里遠村、邊溝村、方頭村、楊庄村、西坡村、東坡村、賀村、西關白庄村、東關白庄村。
1958年為城關鄉;1962年岳村由城關鄉中析出,成立岳村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岳村鄉。
招賢鄉 面積:31.14平方千米 人口:23329人 郵編:454882 代碼:410825201
2006年,轄16個村委會:西招賢村、東招賢村、西辛村、中辛村、東辛村、古城村、安樂寨村、上苑村、護庄村、單庄村、小營村、鄭庄村、河西村、龍渠新村、太澗新村、倉頭村。鄉政府駐西招賢村。
西周時,招賢為蘇國中心;漢封河內郡,名曰孝敬里;魏晉時,司馬懿、司馬昭曾在此設招賢館,後改名招賢。1962年5月,招賢從祥雲鎮人民公社析出,成立招賢人民公社;1983年稱招賢鄉。
北冷鄉 面積:20.7平方千米 人口:21000人 郵編:454862 代碼:410825203
2006年,轄11個村委會:北冷村、西南冷村、東南冷村、西保豐村、東保豐村、杜庄村、陳卜庄村、靳馮藺村、東周村、西周村、許北張村。
因鄉政府駐地在北冷村,所以稱北冷鄉。傳說,明朝前,北冷村南有道東西土嶺,得名北嶺、南嶺,後諧音北冷、南冷。民國35年,國民黨沁陽政府設北冷為文德鎮;1945年北冷六區;1950年北冷為五區;1952年仍為六區北冷;1958年,北冷、徐堡、武德鎮三鄉合一,成立北冷人民公社;1962年,徐堡、武德鎮析出,仍為北冷公社;1983年改北冷鄉。
國營溫縣農場 代碼:410825400
【歷史沿革】
溫縣是中華民族最早的聚居區之一,縣內存有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文化遺址十多處。夏時已稱溫國;商代祖乙曾在此建都;周代為畿內之地,大司寇蘇忿生以溫等十二邑為蘇國,都於溫城;春秋時晉國在此設縣。戰國至秦漢之際,溫縣已是「富冠海內」的「天下名都」(《鹽鐵論》語)了。唐以後逐步衰落,漸為僻邑小縣,但其地處中原腹地,且據黃河津渡,歷代戰亂皆遭劫難,人口遷徏頻繁。
溫縣古稱「溫」,緣於境內有兩個溫泉。一個在今孟州市西北的治牆村(古時屬溫),夏涼冬溫,流入於溴水;一個在今溫縣城西南。《溫縣志》載:相傳泉流常溫,士忻以德,民利灌溉。現在此溫泉已因黃河湮絕計數百年
漢置溫縣,「溫」源於西周初期蘇岔生的封國名。一說因境內溫泉得名,周為溫邑。
古名溫國,以境內溫泉而得名。夏為溫國;漢初置縣,名溫縣;北齊天寶七年(公元556年)廢溫縣;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復置溫縣;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溫縣李城縣;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廢李城縣,恢復溫縣;1945年3月建立溫陟縣;1945年5月建立溫孟縣;1945年8月廢溫陟、溫孟兩縣,建立溫縣人民政府;1960年10月廢溫縣並入沁陽;1961年8月復置溫縣。
2000年,溫縣轄8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04621人,其中:溫泉鎮 77182人、祥雲鎮 48989人、番田鎮 23152人、楊磊鎮 24033人、黃庄鎮 26539人、徐堡鎮 19640人、趙堡鎮 41122人、南張羌鎮 25870人、岳村鄉 23978人、招賢鄉 20976人、林召鄉 27693人、北冷鄉 21073人、武德鎮鄉 24374人。
溫縣原轄8個鎮、5個鄉,262個行政村。2005年,溫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林肇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黃庄鎮管轄,黃庄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徐堡鎮、武德鎮鄉,新設置武德鎮,轄原徐堡鎮、武德鎮鄉的行政區域,武德鎮人民政府駐武德鎮村;撤銷楊壘鎮,將其行政區域劃歸番田鎮管轄,番田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5年12月31日,溫縣轄7個鎮、3個鄉:溫泉鎮、趙堡鎮、祥雲鎮、黃庄鎮、武德鎮、番田鎮、南張羌鎮;岳村鄉、招賢鄉、北冷鄉。
郵編:454850 代碼:410825 區號:0391 拼音:Wen Xian
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門派繁多,千姿百態。但歸納起來無外乎「外功拳」和「內功拳」兩大類。外功拳以少林拳為代表,內功拳以太極拳為代表。就其在國內、國際上的影響而言,太極拳遠遠超過了其他武術,當今有人把太極拳譽為「世界第一運動」。
當今已風靡全球的太極拳,雖然流派紛呈,但卻共出—源,都是由發源於河南焦作市溫縣陳家溝的陳式太極拳衍變而來。太極拳的創始人是陳家溝的陳氏第九代傳人陳王廷。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每年都有許多來自五湖四海的太極拳愛好者到陳家溝尋根問祖,拜師學藝,表達他們對太極宗師的敬仰和對太極聖地的心慕神往,從源頭上領悟太極文化的精奧。
陳家溝,坐落在河南溫縣城東5公里的清風嶺上。陳王廷為了創造太極拳,認真總結了家傳長拳的利弊,研究了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拳經》,研究了多種內家拳術,研究了道家《黃庭經》中的吐納導引之術,研究了醫學的經絡理論,研究了儒家、道家共尊的太極陰陽學說,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歷經數載,創編太極武術。
陳王廷創編的武術,計有五套拳、五套錘、十五紅、十五炮、紅炮錘、雙人推手及刀、槍、劍、棍、鐧等器械套路,統冠以「太極」之名,其中的太極拳和太極推手最具特色,成為武苑一絕。
太極拳在陳家溝發源後,在傳承中又逐漸衍變出楊式、武式、吳式、孫式等流派。因太極拳具有搏擊、健身、表演、陶冶性情等多種功能,且不需場地設備,老少皆宜演練,所以很快傳遍全國,風靡世界。
⑤ 淮陽新農村超市怎麼規劃,一個小區3萬人讓干幾個超市。
四方區地域優勢及交通、商業、休閑環境城區往南通向市南區和市北區,北可達李滄區和城陽區,東接嶗山區,西部為瀕臨膠州灣的經濟開發帶,地理位置四通八達。四流南路、人民路、重慶南路、308國道與鄭州路、洛陽路、長沙路、萍鄉路、瑞昌路形成「四縱五橫」的交織區;距海港2公里,距機場10公里,重慶南路、308國道、環膠州灣高速公路等是進出青島的門戶和必經之地,膠濟鐵路縱貫全區,交運集團青島長途汽車站座落於區內。東部新經濟區毗鄰老市區和高科園雙向經濟輻射的特殊地理位置;西部的西海岸工業園,南靠青島港八號碼頭、瑞昌路跨鐵路立交橋以及規劃中的青島市青黃跨海大橋市區橋頭堡,西臨環膠州灣高速公路和本區正在籌建中的西海岸集裝箱碼頭,北靠青島鐵路貨場和沙嶺庄火車站,可發展臨海加工、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飲料工業、商業等。青島市文化公園:位於康寧路1號,是四方區與市北區的結合部,佔地面積62.6萬平方米。 南山公園:位於四方區的南部,海拔23米,佔地面積2.22萬平方米。嘉定山公園:位於四方區中部,緊臨北嶺山的南面,海拔110.4米,公園佔地面積17.98萬平方米。 北嶺山公園:位於四流南路的南端東側,處在四方區的中部,海拔116米,公園佔地面積為46.54萬平方米,由8個山峰組成,地形地貌變化豐富,起伏自然,樹種繁多,景色優美,建成於1985年。已被列入市重點工程,將建成市內最大的森林公園。 水清溝公園:位於四流南路東側,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始建於1962年,唯一的區屬公園,基礎設施完備,園內有長廊、雕塑等,環境優美。海琴廣場:商丘路北端,山東省優秀文化廣場,四方區內最大的廣場。 海豐廣場:水清溝二小區,社區文化廣場之一。 海鷹廣場:水清溝三小區,社區文化廣場之一。 五百廣場: 嘉興路原第五百貨商廈南側,群眾休閑娛樂的場所。 海雲廣場:興隆路與杭州路交界,海雲庵門前,四方區最早建成的廣場。 嘉禾路小游園:嘉禾路,四方區海雲庵糖球會主場地之一。利群四方購物廣場、錦江麥德龍青島四方商場、東方家園建材超市、華普超市和國內家電龍頭—國美電器的青島總部等大中型商貿企業10餘家,其中營業面積萬米以上的3家。1路 四方—湖北路 3路 李村公園—明霞路4路 錯埠嶺—大港客運站 5路 勝利橋—火車站7路 四方—滄口體育場 8路 康寧路—輪渡 9路 勝利橋—上王埠村委 12路 福州路—大沙路 15路 中山公園—湖島村 20路 洛陽路—大窯溝 21路 團島—公交五公司 23路 台東—鋼廠 24路 板橋坊—大港 30路 台東—勝利橋 32路 福州路—湖島 33路 辛家莊—北嶺 126路 發電廠—枯桃花卉市場 206路 中山公園—海雲庵 208路 珠海路—淮陽路209路 洛東小區—鄒平路210路 嘉禾路—東海路 215路 團島—興隆路219路 公交四公司—東海國際大廈221路 錯埠嶺小區—大窯溝224路 東海路—南豐路227路 社會福利院—四方229路 台東—勝利橋302路 中山公園—滄口體育場303路 火車站—百盛嶗山店305路 瞿塘峽路—流亭機場306路 體育場—城陽309路 洛東小區—辛家莊小區310路 洛陽路—空軍療養院318路 虎山軍體中心—市政府319路 市政府—海雲庵322路 辛家莊二小區—湖島村361路 公交五公司—一四一醫院362路 唐河路—石老人363路 李村公園—辛家莊小區364路 十梅庵公園—南豐路365路 大港二路—北九水366路 勝利橋—大窯溝367路 水清溝三小區—湖北路368路 李村公園—動物園369路 珠海支路—發電廠 371路 昌樂路—仰口372路 松樹庄—台東373路 內蒙古路—城陽374路 燕兒島路—城陽602路 湖島—浮山後六小區603路 浮山後六小區—四流中路605路 海水浴場—城陽北站
⑥ 請問大家有誰知道湖北洪湖有多少個鎮,具體叫什麼名字,謝謝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洪湖市轄2個街道辦、14個鎮、1個少數民族鄉、3個管理區。共有40個居委會、448個村委會
新堤街道辦事處 駐宏偉南路,人口122592人,面積48.1平方千米。轄13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朝陽、新豐、春雨亭、跑馬路、沙灣、沿江、人民路、園林、甘家墩、玉沙路、大市場、大興、沿河西路、柏枝、新閘、南河、河嶺、洪林、葉家門、萬家墩、老官廟。
濱湖街道辦事處 駐張家大口,人口29270人,面積75.7平方千米。轄22個村委會:新旗、遠景、榮峰、小河、龍灣、洪湖、付灣、楊咀、乘風、大口、三八湖、新咀、金塘、太馬湖、茶壇、金灣、漢沙、洪獅、張坊、濱湖、斗湖、船頭嘴。
螺山鎮鎮政府駐螺山,人口37826人,面積140.5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新街、老街、螺山、龍潭、界牌、中原、雙龍、花園、新聯、袁家灣、重陽樹、伍家窯、朱家峰、皇堤宮、顏家咀、復糧洲、丁山廟、鐵牛。
烏林鎮鎮政府駐黃蓬山,人口51157人,面積118.6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石碼頭、黃逢山、中沙角、小沙角、橫堤角、范洲、胡洲、水府、橋口、香山、烏林、江咀、梅潭、松林、黃蓬山、赤林、青山、牛埠頭、莒頭、吳王廟、茅埠、石碼頭、周坊、鐵橋、李橋、廖墩、白玉、夾堤、四屋門、王洲、葉洲。
龍口鎮鎮政府駐龍口,人口52173人,面積143.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32個村委會:龍口、五星、良洲、老洲、金星、河嶺、雙湖、傍湖、利國、烏沙、送奶、堤街、洪洲、王家廟、月華、同興、、王家邊華嚴、套口、雙橋、雙壇、高陸、石屋、八屋、群合、高洪、劉家、高橋、群興、三洪、汪塔、蔬菜、寶塔。
燕窩鎮鎮政府駐上河口,人口39581人,面積152.2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32個村委會:燕容、河口、新河、挖溝、慶豐、前進、洪豐、解放、團結、豐樂、友愛、翻身、頭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中心、高豐、公五壇、蒿州、民河、永樂、燕窩、邊洲、九洲、新建、洲腳、紅光、幸福、調源、葉家邊、田家口。
新灘鎮鎮政府駐新灘口,人口38415人,面積163.4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35個村委會:新灘、新洲、沙套湖、鄭文庄、劉家墩、廟灣、張家地、胡家灣、白爺池、大興嶺、回鳳亭、夏家墩、坪北、霍家地、北岸、溝南、獲障口、蔬菜、新灘、東湖、車路、宦子口、北溝、補垸、鮑南、南堤、陳溝、上北洲、八型、北洲、同進、江里、張家地、上灣、中灣、下灣、鮑北。
峰口鎮鎮政府駐峰口,人口87016人,面積134.2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40個村委會:解放、鳳凰、文泉、白廟、朱市、土京、觀廳、萬寶、塘咀、蘭橋、坨建、群台、雙路、紅花、綉花、雙豐、定州、群星、麻壕、童嶺、京城、大公、大橋、新台、周灣、鳳凰、陳趙、全勝、土港、田台、向曉、郭州、紅腦、繼美、伍溝、二洪、西河、衛溝、四墩、恆繼、潭洲、新河、新溝、塘腦、范湖、直嶺、紅嶺。漁場,西河。
曹市鎮鎮政府駐曹市,人口56808人,面積100.7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34個村委會:、曹市、馬口、棗子湖、廟灣、葵花、勝利、永興、王湖、清鄭、童套、戰斗、向群、向農、向武、向紅、向明、向陽、向榮、向前、向東、向新、謝仁、永利、梅橋、天井、吳口、蔬菜、邵剅、農科、武場、跑馬、穴堤、北河、馬路、冒堖。
府場鎮鎮政府駐府場,人口20517人,面積27.4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府場一、府場二、李家口、堤潭、文擋、曙光、農科所、雙湖、太平橋、船碼頭、郭口。
戴家場鎮鎮政府駐戴家場,人口57035人,面積105.5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先鋒、戴市、戴家場、榨台、關聖廟、河壩、南林、沈廟、紹南、水塔、寄木、樹庄、沙洋、回龍、竹林、螺灘、百橋、花園、秦口、柴林、盧燈、官港、戴剅溝。
瞿家灣鎮鎮政府駐瞿家灣,人口15549人,面積39.2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瞿家灣、月池、陳灣、代楊、桃花、屯小、甘嶺、加堰、漢沙、新河。
沙口鎮鎮政府駐小沙口,人口50190人,面積121.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沙口、沙口、蔡楊、新場、長河、蔣嶺、崔溝、海嶺、水口、蘆花、喬嶺、新墩、柳口、左張、陳巷、楊橋、陸庄、郭嶺、下新、沙嶺、永固、劉橋、花灣、楊閘、壇子河、梁嶺、東湖、王嶺、東灣、董口。
萬全鎮鎮政府駐萬全垸,人口71899人,面積164.6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萬全、鄭道湖、永豐、簡市、新中、洪中、洪官、洪春、洪善、小河、天井、陳庄、河咀、柘嶺、陸潭、高湖、指南、董河、萬全、萬電、農科、黃絲、紅橋、吳棚、永豐、清明、汪廟、塔路、老溝、花古、工新、八溝、長松、趙溝、中嶺、馬鞍、里畈、張當、破嶺、六垸、鄭興、南嶺、北嶺、潭子、徐橋、何電、全豐、石擋、東廟、楊榨.
汊河鎮鎮政府駐汊河口,人口54578人,面積145.7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38個村委會:汊河、小港、雙河、龍坑、龍甲、五愛、港紅、朝陽、萬洪、萬豐、陳坊、晏坊、白雲、鄢埠、鄒方、太洪、紅三、槎頭、賽伍、黃台、白楊、西池、蔬菜、壇子、農科、石楊、金灣、新穴、五豐、曾台、水晶、顏台、沿湖、沙咀、甘寺、洪城、麻田、十八家。
黃家口鎮鎮政府駐黃家口,人口38664人,面積136.6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0個村委會:建設路、文衛路、黃家口、網柳、平陽、姚河、新垸、西湖、新場、新建、壩壇、天壇、崗塔、十河、萬嶺、宋墩、南岸、南套、五台、七號、革丹、楊墩、長河、新河、作才、湘口、大嶺、上白林、下豐岸、大白林、永寧。
老灣回族鄉鄉政府駐老灣,人口15433人,面積39.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老灣街、興隆、豐垸、珂理、和平、老灣、沙洲、陸合、石橋、北河。
小港農場 人口12564人,包括蓮子溪,三分場,一分場,二分場
⑦ 急需河南省洛寧縣的詳細資料
洛寧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部,洛河中游,居北緯34°05′~34°38′,東經111°08′~111°49′之間。最高海拔為2103米,年平均氣溫13.7℃,日照2217.6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16天,年降水量600---800毫米。東與宜陽縣接壤,南與嵩縣、欒川縣為鄰,西與盧氏縣、靈寶市相連,北與陝縣、澠池縣比肩。東西長64公里,南北寬59公里,總面積2306平方公里,占洛陽市總面積的15.2%。自然特點為「七山二塬一分川」。全縣轄18個鄉鎮,386個行政村,44.5萬人。縣城居縣境東部川區地帶,北依鳳翼山,南臨洛河水,西至中原村,東到北寨橋,總面積10.06平方公里。東距鄭州195公里,洛陽89公里,宜陽縣城55公里;西距盧氏縣城134公里,靈寶市176 公里;南距欒川縣城176公里,嵩縣縣城90公里;北距陝縣縣城86公里,澠池縣城73公里。境內交通干線為鄭州至盧氏公路(鄭盧路),其次洛寧至三門峽(洛三路)、洛寧至澠池(洛澠路)、洛寧至欒川(洛欒路)、洛寧至宜陽(宜故路)公路四通八達。縣城通往各鄉(鎮)有班車和公交車,交通條件比較便利。 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洛寧縣被確定為全國對外國人開放縣之一。洛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鍾靈毓秀,人傑地靈。版圖似靈龜翹首迎曦,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倉頡造字台、洛書出處碑彰昭歷史悠久,仰韶、龍頭文化遺址凸顯底蘊厚重。歷代騷人墨客、學士名流在此流下了許多珍貴的詩篇。古老而燦爛的歷史文化,富饒而優美的自然風光,使這片土地成為鑲嵌在豫西山區的一顆璀璨明珠。
[編輯本段]
人文歷史
悠久的歷史,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的特殊地理環境,造就了洛寧豐富的旅遊資源。
人文資源方面不勝枚舉,而河洛文化又是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峰。有飲譽中外的河洛文化標志「河圖洛書」的洛書之源「洛出書處」,漢文字之源「倉頡造字台」;樂津之源黃帝樂師伶倫取竹為管之「嶰溪谷」,大禹劈山導洛之龍頭山、禹門河和大禹治水遇鹿之處夏鹿台,元惠宗敇賜匾額之「洛西書院」,清帝敇修之程顥、程頣祠及其後裔總兵程福亮故居,元代朝廷所建規模最大、以英宗尊號命名的壽安山昭孝寺主持光祿大夫大司徒釋源宗主雲麓和尚塔;明末清初神筆王鐸與其姻親張鼎延書信往來酬答之墨寶琅華館貼碑刻珍藏之所琅華館;隋煬帝陵,工部尚書宋禮墓、吏部尚書耿裕墓等百餘處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陵墓;明末李闖王義軍女將紅娘子長眠山川之青冢和保存完好的多處官宦故宅和古民居,以及獨具風格的古寺宇等等。倉頡是洛寧人,創造了文字。
[編輯本段]
生態資源
然生態資源方面別具一格,兼具南北兩地風格:如有絕壁崤立的一線天,蒼勁挺拔的千年姊妹銀杏樹,飛流直下的龍潭瀑布,三種筍嵯峨的隍城溶洞,碧波盪漾的萬畝淡竹林,北方罕見的高山濕地蓮花頂,別具洞天的全寶山原始森林,神靈寨不僅是國家級森林公園,還是國家級地質公園,西施湖(故縣水庫)蓄水12億立方米,人稱北國灕江等等。
洛寧縣自然條件優越,境內資源十分豐富。境內已探明的黃金儲量40餘噸,遠景儲量達300噸,最長的含金帶在縣境長達27公里,年產黃金3萬兩以上;白銀儲量1500噸,遠景儲量5000噸,是國家有色系統三大白銀開發基地之一;鉛儲量40萬噸; 花崗岩C級儲量達10964萬立方米,遠景儲量近3億立方米,潛在經濟價值500億元以上,現洛河南岸已圈定20餘個工業礦體;還有銅、鐵、鋅等20餘種金屬礦藏。林業資源獨具魅力,全縣宜林面積達169萬畝,林木蓄積量219萬立方米,年生長量15萬立方米,速生沙蘭楊全國聞名,金絲揪、黑核桃、長山核桃品種名貴,已被國家確定為「全國林業科技推廣示範縣」、「全國尖果培訓中心」。洛寧淡竹竿高節長,層多紋細,質堅性柔,產量居河南省首位,被譽為「綠竹之鄉」。明清宮燈的竹骨均為洛寧竹子所做,用淡竹編成的工藝品現已遠銷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各地,是洛寧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之一。
[編輯本段]
地理位置
洛寧位於黃河一級支流洛河中游,洛河橫貫全境,落差達250m,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全縣水能
理論蘊藏量達13.8萬KW。目前已建成故縣、張村、長水、崛山四座水電站,總裝機8.56萬KW,形成了布局合理的梯級開發,是全國200個農村初級電氣化試點縣之一。電力充足,水電費用價廉,特別適合於發展高耗能產業。境內大小河流35條,水資源總量16億立方米,全縣具有大中小型水庫34座,總庫容 12.5億立方米,擁有洛南、洛北、溝口三大萬畝灌區,總灌溉面積13.8萬畝。
洛寧是豫西地區農業大縣,全縣耕地面積72.4萬畝。全縣以王村、趙村、陳吳、楊坡、東宋為代表的五大塬區旱肥地20萬畝,旱坡地20萬畝,山區旱坡地22.4萬畝,川澗區水澆地10萬畝,全縣人均耕地1.7畝,常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2萬畝,以旱作農業為主。洛寧的旱地小麥高產開發集中了部、省、市23項課題,多項獲獎,並在豫西推廣。1998年糧食總產2.5億公斤,年均畝產300公斤,全縣人均佔有糧食580公斤。
[編輯本段]
經典洛寧
洛寧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地處寺河山南麓(陽坡)的蘋果以個大、色鮮、味美、可溶性固型物含量高等特點,在省內外享有盛譽。自 1986年以來,在國家農業部、省、市召開的優質水果鑒評會上屢屢奪魁,共獲得45項次優質水果獎。洛寧縣已被確定為「國家優質蘋果生產基地縣」,種植面積現已達到52.7萬畝,屬中原蘋果第一縣,1998年「上戈牌」蘋果已獲綠色食品證書,每年有7000萬公斤的洛寧蘋果暢銷沿海城市及全國各地
。
改革開放以來,洛寧縣依託本地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生物資源優勢,走出了一條以資源開發加工增值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子。特別是近年來,洛寧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富縣富民為總目標,在「以果富民,以礦富縣」的總體思路指導下,狠抓了 「糧、果、煙、牧、礦、水」等六大支柱產業,使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工業上,重點發展了以黃金、銀鉛、花崗岩為主的礦產品加工業,實現了黃金產量噸金縣;在農業上,大力推廣旱作農業技術,旱地生產能力發生了質的飛躍。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合理調整種植結構,擴大經濟作物面積,發展了以蘋果為主的林果業,實現了「中原蘋果第一縣」。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在公路建設方面,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交通扶貧的大好機遇,完成了鄭(州)盧(氏)公路崛山至長水段二級油路的改建,宜故路、楊三路、崛小路等公路鋪築工程,建成了長水洛河大橋,實現了洛河兩岸交通大循環。目前,洛寧「兩橫三縱」的交通主框架已具雛形,全縣擁有公路1864公里,其中省級道116公里,縣級公路183公里,鄉村道路1385公里,縣城到各鄉村均已通車,交通十分方便。通訊設施發展迅速,鄉鄉實現了傳輸光纜化,10000門程式控制電話可直通國際、國內各地,電報、電傳直接國內各省區,行動電話快捷方便。縣城功能完備,建設中的縣城面積已達10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環境優美、功能齊全、具有豫西山區特色和現代化氣息的新型縣城,被命名為「河南省文明衛生縣城」。全縣金融機構齊全,能提供國際、國內各種金融業務服務。
當前,洛寧縣二0一0年遠景規劃已經縣九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明確了洛寧今後十年的奮斗目標和發展方向:突出抓好川澗區20萬畝旱澇保收田和丘陵原區30萬畝旱作農業高產開發建設,重點搞好10萬畝優質煙葉、8萬畝大豆、2萬畝大棚蔬菜、56萬畝優質蘋果、20萬頭黃牛、20萬只肉羊和25萬頭瘦肉型豬、300萬只肉蛋雞等六大基地建設。積極發展礦產品開發及加工、果品加工、肉類加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繼續完善農村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到2010年基本實現農村社會全面改變。
[編輯本段]
行政區劃
洛寧縣轄4個鎮、14個鄉:城關鎮、王范回族鎮、上戈鎮、下峪鎮、城郊鄉、河底鄉、東宋鄉、小界鄉、馬店鄉、長水鄉、羅嶺鄉、故縣鄉、興華鄉、底張鄉、山底鄉、趙村鄉、陳吳鄉、澗口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城關鎮 代碼:410328100
2006年,轄4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興寧東路居委會、康復東路居委會、政通路居委會、軍民路居委會、東關村、西街村、西關村、鳳翔村。
王范回族鎮 代碼:410328101
2006年,轄3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鳳翼路居委會、興寧西路居委會、洛浦路居委會、王東村、王西村、中原村、龍鳳村。
上戈鎮 代碼:410328102
2006年,轄18個村委會:上戈村、池窪村、莊子坪村、下王村、上坡子村、盤城村、里石頭村、廟凹村、杜河村、里峪村、肥窪村、紙房村、廟上村、馬蹄村、南丈村、柏樹咀村、東嶺村、劉墳村。
下峪鎮 代碼:410328211
2006年,轄19個村委會:下峪村、庄頭村、楊樓村、前上庄村、後上庄村、桑峪村、故東村、對九峪村、東山村、毛草窪村、北至村、砂溝村、崇陽村、崇東村、草溝村、岔上村、龍門店村、麻院村、原上村。
城郊鄉 代碼:410328200
2006年,轄21個村委會:崖底村、余糧村、塢西村、塢南村、張坡村、塢東村、寨溝村、么溝村、經局村、王協村、吳村、寨禮村、余庄村、溪村、莊上村、冀庄村、崛西村、崛東村、馮庄村、溫庄村、蒼龍村。
河底鄉 代碼:410328201
2006年,轄35個村委會:河底村、席窪村、楊岔村、茶房村、城村、范店村、南河村、程嶺村、元村、新生村、上營村、下營村、馮嶺村、段庄村、牛京村、前屯村、中村、後坡村、楊坡村、牛頭村、刀環村、南村、郭頭村、西原村、地坪村、城頭村、河西村、夾溝村、窯頭村、牛曲村、元崗村、大明村、麻延村、劉溝村、楊墳村。
東宋鄉 代碼:410328203
2006年,轄37個村委會:東宋村、西村、丈庄村、祁家溝村、牛庄村、么溝村、周村、賈窯村、大宋村、小宋村、方里村、西午村、流峪村、馬村、郭村、聶墳村、柏原村、楊樹窪村、王莊村、官東村、官西村、官南村、丁寨村、羅窪村、陝庄村、下河堤村、宅延村、中河堤村、北舊縣村、上宋窯村、王嶺村、下宋窯村、上河堤村、照冊村、河溝村、廟下村、南舊縣村。
小界鄉 代碼:410328205
2006年,轄32個村委會:小界村、姜陽村、山後村、上村、山根村、界村、竹元溝村、瓦村、田窪村、雙橋村、李原村、茶溝村、葦山村、官嶺村、南坡村、王溝村、振興村、王村、新興村、祝元村、史村、熬庄村、橋南村、橋西村、衛窪村、卡村、賈窯村、梅窯村、徐村、風口村、桑元村、石窯村。
馬店鄉 代碼:410328207
2006年,轄24個村委會:馬東村、張村、田村、羅門村、胡原村、霍嶺村、沙陀村、上窯村、前喬村、後喬村、焦河村、楊村、窯灣村、關廟村、馬西村、坡根村、石門村、太平庄村、小街村、虎廟村、伙子村、劉溝村、東仇村、呂村。
長水鄉 代碼:410328208
2006年,轄13個村委會:長水村、西長水村、後灣村、孟家峪村、豐衣口村、西寨村、王伙村、平峪村、梭窪村、三龍廟村、連山村、黃窪村、嶺西村。
羅嶺鄉 代碼:410328209
2006年,轄14個村委會:羅嶺村、滬池村、前河村、賈溝村、江里村、核溝村、賈村、韓溝村、窯溝村、路溝村、皮坡村、溝沿村、蛇溝村、元子村。
故縣鄉 代碼:410328210
2006年,轄12個村委會:尋峪村、東庄村、窯瓦村、高原村、北窯村、竹園村、南原村、焦寺河村、言里村、隍城村、嶺南村、西嶺村。
興華鄉 代碼:410328212
2006年,轄25個村委會:興華村、西南村、新莊村、毛原村、煙洞村、旺窪村、瓦雜廟村、長命溝村、薛嶺村、夏前村、袁窪村、楊峪河村、北嶺村、董寺村、高窪坪村、溝口村、程家嶺村、麥張溝村、瓦廟村、溝門村、窯子頭村、北寨後村、程窯村、潘村、西坡村。
底張鄉 代碼:410328213
2006年,轄29個村委會:底張村、西么頭村、古村、廟溝村、禮村、劉營村、東么頭村、西寨根村、曲陽村、侯峪村、蘇村、黃村、柴窯村、草廟嶺村、通天溝村、東南村、北安溝村、南安溝村、大陽村、北張窪村、下高村、中高村、上高村、鹽池村、馬營村、小店村、中溝村、石井頭村、西嶺村。
山底鄉 代碼:410328214
2006年,轄19個村委會:西山底村、虎溝村、郭庄村、洪嶺村、湯溝村、張凹村、亢窪村、楊嶺村、彭窪村、中方村、張溝村、良泉溝村、北村、司陽村、孟村、陽峪村、孫洞村、南洞村、前王陽村。
趙村鄉 代碼:410328215
2006年,轄34個村委會:趙村、南趙村、張營村、土橋村、孫村、五里廟村、古寨村、東北村、西北村、西南村、東南村、南窯村、小池溝村、白陽村、七里坪村、南頭村、北頭村、薛橋村、南豐村、大許村、中許村、小許村、馬營村、西方村、東方村、西溝村、中溝村、東寨村、東上村、東下村、西陳村、上陳村、下陳村、上溝村。
陳吳鄉 代碼:410328216
2006年,轄28個村委會:陳吳村、韋寨村、雷寨村、程寨村、南地村、坡頭村、西寨子村、東寨子村、祿北村、上溝村、小原村、祿南村、中益村、東原村、德里村、穀圭村、下王召村、寨根村、上王召村、新村、月山原村、廟上村、王召寨村、上西溝村、觀灣村、金山廟村、王陽村、沙坡嶺村。
澗口鄉 代碼:410328217
2006年,轄21個村委會:澗口村、安坡村、硯凹村、草庄村、高灣村、院東村、院西村、蒿坪村、西灣村、張村寨村、洪崖村、白草坡村、寺上村、上玉村、黃窯村、西玉村、東玉村、東村、明珠村、鰾池村、塔溝村。
[編輯本段]
歷史沿革
隋義寧二年(618年)在永固城置永寧縣。據《洛寧縣志》:「縣曰永寧,示罷兵革安井裡之意。」李淵自說:起兵志在平息干戈,寧靖天下。1914年以洛河改名洛寧縣。
2001年,洛寧縣轄2個鎮、19個鄉:城關鎮、王范回族鎮、城郊鄉、馬店鄉、長水鄉、羅嶺鄉、上戈鄉、故縣鄉、河底鄉、楊坡鄉、東宋鄉、中河鄉、小界鄉、王村鄉、澗口鄉、陳吳鄉、趙村鄉、西山底鄉、底張鄉、興華鄉、下峪鄉。
2000年,洛寧縣轄3個鎮、18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22972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22997 王范回族鎮 22392 上戈鎮 15579 城郊鄉 36333 河底鄉 22481 楊坡鄉 18934 東宋鄉 26506 中河鄉 10607 小界鄉 11266 王村鄉 14518 馬店鄉 22187 長水鄉 12782 羅嶺鄉 9550 故縣鄉 8072 下峪鄉 14797 興華鄉 18780 底張鄉 20707 山底鄉 20431 趙村鄉 41457 陳吳鄉 30454 澗口鄉 22142
2005年,洛寧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中河鄉,其行政區域劃歸東宋鄉管轄,東宋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王村鄉,其行政區域劃歸小界鄉管轄,小界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楊坡鄉,其行政區域劃歸河底鄉管轄,河底鄉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5年12月31 日,洛寧縣轄3個鎮、15個鄉:城關鎮、王范回族鎮、上戈鎮;城郊鄉、河底鄉、東宋鄉、小界鄉、馬店鄉、長水鄉、興華鄉、羅嶺鄉、下峪鄉、故縣鄉、西山底鄉、澗口鄉、趙村鄉、底張鄉、陳吳鄉。2009年2月,經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廳、市民政局正式下文批准下峪鄉撤鄉建鎮目前為止,洛寧縣轄4個鎮,14個鄉。
[編輯本段]
洛寧油菜
洛寧是豫西山脈熊爾山的西段,屬山區。雖為僻壤,倒也鍾靈鐫秀,山水如畫。在春夏之交的時候,油菜花開了,深藍的天空下,金黃一片,無際無邊。鋪天蓋地的金黃色,在流淌,滿山遍野是一片莽莽的金黃,大地被染黃了,四鄉八里的村子被染黃了,農民的心海里也是一片金黃。
[y cai]
y cai
[編輯本段]
洛寧綠竹
「洛河不澆盧氏田,流到洛寧澆竹園」。盧氏人的感嘆讓人在洛寧數不清的竹園里深有同感。
[zhu]
zhu
洛河兩岸、20餘條溪澗之間,滿是鬱郁蔥蔥的竹林,青翠欲滴,幽香撲鼻,車行其間,頗有「穿林海,過竹園」之感。
洛寧,素有「綠竹之鄉」和「中國北方淡竹之源」的美譽。
洛寧縣方村林場是我省唯一的國有竹林場,兩個竹園總面積達500畝。中午,我們到南竹園參觀。從竹林外看去,竹林映襯著青山綠水,竹林圍村包寨;進入竹林,微風吹拂,竹海盪漾,遮天蔽日,清幽雅緻,好一派田園風光。縣林業局負責人說,目前,該林場正在積極與台商洽談,擬以林場為依託,建立「生態翠竹公園」,開發竹園旅遊。
洛寧縣最大的竹園在興華鄉,面積達300畝。洛寧全縣有21個鄉鎮種植洛寧竹,品種有淡竹、斑竹、筠竹、甜竹等16個品種,年產燕簾、果盤、花瓶等竹編工藝品10萬余件,產品除在國內許多省市及港台銷售外,還遠銷日、美等國。
竹子何以鍾情洛寧?有關專家分析認為:洛寧是個山區小盆地,氣候獨特、溫度適宜、水源豐富。特殊的地理環境使洛寧成為北方最適宜竹子生長的地區。
洛寧竹在歷史上久負盛名:唐代皇宮紗燈,多以洛寧竹為筋製作;清順治年間,洛寧每年要向朝廷進貢竹子400竿,供太醫院燒取竹瀝之用;洛寧傳統的竹編如塢西竹帽、溫庄竹圈、寨子竹簾、中原竹床等,享有盛名……
洛寧淡竹竹節長、皮薄、疤節小、內腔圓滑,是製造樂器的好材料,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二十四孝之一的孟仲哭竹之地就在洛寧縣長水鄉;洛寧竹作為貢竹,除了生活所用之外,所做的笛、笙、簫等樂器還是中國古代士大夫的身份象徵,古十二律呂,包括武皇十萬宮廷樂在內的中國古代宮廷音律都是以洛寧竹作為定律之本。
洛寧竹是當地人傳統的致富手段。洛寧自古有「一畝園十畝田」之說,通過種植經營竹子、竹器,洛寧人一度獲得如清代晉商一樣的地位。西安古樓區的竹芭寺,整條街一度幾乎都是洛寧人,至今仍有300多家洛寧商戶。
然而,隨著近年來市場的變化,傳統的竹編產品需求量萎縮,竹農積極性受挫。1692年的《永寧縣志》載:「永寧(現洛寧)有竹林14617畝」,現在洛寧竹林總面積已下降到7000畝,且分布零散。
如何搶救洛寧竹,已是擺在洛寧人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為此,洛寧縣委、縣政府提出,在加強全縣現有竹林資源保護利用的基礎上,新發展竹林2000畝,計劃到2010年,全縣竹林達到1萬畝。同時,進一步開發竹編工藝精、深加工,學習先進技術,擴大市場規模。
為營造「綠竹之鄉」的氛圍,洛寧縣委、縣政府號召各機關單位、學校、賓館、接待服務場所、旅遊景點、家庭庭院等,凡有條件種植竹子的地方,大力發展竹子,打造「綠竹風情休閑小城」,建設「北依鳳翼、南臨洛水,河湖環繞、水系交融,茂林修竹掩映,彰顯洛書文化」的新縣城。
從竹林出來,滿目金黃映入眼簾。此時,正是洛寧萬壽菊盛開的時節。洛寧縣委書記高維勛說,現在洛寧萬壽菊的種植面積已達1萬畝,成為洛寧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僅是萬壽菊,洛寧縣的優質煙葉種植面積已達11萬畝,美名遠揚的上戈蘋果面積達23萬畝……
洛寧,正以搶救竹子為契機,多種經濟作物齊頭並進,讓「綠竹之鄉」變成「富饒之鄉」。
⑧ 江西省吉水縣有多少個鎮
截至2019年6月,江西省吉水縣有15個鎮。
15個鎮分別為:文峰鎮、阜田鎮、盤谷鎮、楓江鎮、黃橋鎮、金灘鎮、八都鎮、雙村鎮、醪橋鎮、螺田鎮、白沙鎮、白水鎮、丁江鎮、烏江鎮、水南鎮。
吉水縣地處江西省中部,贛江中游,吉安市東北部。
地跨地經11438』~11536』、北緯2652』~2733』。東與永豐縣接壤,南與青原區相連,西與吉州區、吉安縣毗鄰,北與峽江縣交界。
吉水縣南距吉安市23公里,東至永豐縣城38公里,北至峽江縣城(水邊鎮)52公里,至省會南昌196公里。縣境南北相距80公里,東西最狹處22公里,吉水縣幅員面積2509.73平方公里。
(8)北嶺村委會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吉水縣的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冬,廢府,吉水縣直屬江西省。
民國三年(1914年),劃江西為豫章、潯陽、廬陵、贛南四道,吉水縣屬廬陵道。
民國十五年(1926年)廢道,縣直屬省。
1934年紅軍北上後,蘇區根據地淪為國統區。1935年,吉水縣屬江西省第三行政區。
1949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中共江西省委決定成立吉安分區。
1949年7月14日,吉水縣全境解放。
7月15日,中共吉水縣委、吉水縣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隸屬吉安分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9月,改吉安分區為吉安區,吉水縣屬之。
1955年,改吉安區為吉安專區。
1968年,改吉安專區為井岡山專區。
1971年,改井岡山專區為井岡山地區。
1979年,改井岡山地區為吉安地區。吉水縣隸屬不變。
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吉安地區,設立地級吉安市,吉水縣隸屬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