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地理環境分析
❶ 江蘇地理概況有哪些
江蘇省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長江三角洲,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毗鄰上海。面積.26萬平方公里,人口7400萬。現設13個省轄市。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自古對江蘇這片富庶的魚米之鄉的美譽。作為中國最早、最重要的沿海開放省份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經濟發展迅速,其在全國的地位舉足輕重。2002年全省GDP突破了1200億美元,今天,在這片僅佔全國1%的土地上居住著6%的人口,創造了約佔全國10%的GDP總量。
地理位置江蘇簡稱蘇,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長江三角洲,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跨長江下游兩岸,東瀕黃海,有近1000公里的海岸線,西北連安徽、山東,有低山丘陵錯落,東南與浙江、上海毗鄰。
江蘇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州,地形以平原為主,主要有蘇南平原、江淮平原、黃淮平原和東部濱海平原組成,其中點綴著中國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自然條件優越,經濟基礎較好。
面積與人口全省面積10.2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06%。其中平原面積7.06萬平方公里,水面面積1.7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54公里,耕地面積500.84萬公頃。到2000年末,全省人口為7438萬,人口密度居全國各省第一位。
河流湖泊全省境內河川交錯,水網密布,長江橫穿東西400多公里,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690公里,西南部有秦淮河,北部有蘇北灌溉總渠、新沭河、通揚運河等。有大小湖泊290多個,全國五大淡水湖,江蘇得其二,太湖和洪澤湖像兩面大明鏡,分別鑲嵌在水鄉江南和蘇北平原。
氣候全省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特徵,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大致以淮河—灌溉總渠一線為界,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以北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全省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
物產資源江蘇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素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盛產油料、棉花、蠶繭、魚類等。2000年,全省糧食總產達3106.6萬噸,棉花總產量31.5萬噸,油料總產量226.3萬噸,水產品產量308萬噸。
太湖豬、太湖鵝、高郵鴨、陽澄湖大閘蟹、碧螺春茶、泰興白果、白沙枇杷等名特產品,受到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江蘇境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煤、磷、鈉鹽、硅砂、大理石、陶瓷粘土及石灰石等。部分礦產品位較高。水晶含硅量在99.9%以上,可與世界上著名的巴西水晶媲美。
旅遊資源江蘇風光秀麗,名勝古跡眾多,物產富饒,交通便捷,自古以來就是旅遊勝地。南京、蘇州、揚州、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均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省內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就有13座,包括六朝古都南京,人間天堂蘇州。省會南京是全省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位於東郊的明孝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其小橋、流水、人家,以及世界文化遺產江南古典園林,更使人留連忘返。
年全省接待海外遊客222.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1.2%。接待國內遊客1.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4.3%。
文化教育江蘇教育科技發達,全省擁有94所高等院校和2800多個科研、技術開發機構,高等學校數量居全國首位,各類科技人才濟濟。江蘇省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並形成了包括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內的多層次、多類型的教育體系。
全省現有高等院校七十餘所(共設500多個專業),在校學生22。06萬人,中等專業學校二百餘所,普通和職業中學六千餘所,共有約1100餘萬青少年在各級學校就讀。成人教育方面,全省70餘萬成年人在各類院校注冊學習、培訓。全省人口文化素質迅速提高,為社會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❷ 江蘇的人文 地理環境咋樣
基本概況 江蘇省地處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和長江、淮河下游,東瀕黃海,北接山東、西連安徽,西北與河南接壤,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海岸線長1000多千米。江蘇,得名於清朝江寧府和蘇州府二府之首字,簡稱「蘇」。省會城市為南京。
江蘇傍江臨海,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11%的土地上,全省常住人口7600.1萬人。連綿近1000公里的海岸線擁抱著約980萬畝的黃金灘塗。江蘇境內平原遼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在此橫卧,歷史上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江蘇歷史悠久。這里是中國吳文化的發祥地,早在數十萬年前南京一帶就已經是人類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現了原始村落,開始了原始農業生產。3000多年前,江蘇青銅器的冶煉和鍛造,已達到很高的技術水平。公元3-6世紀,南京成為中國南方的經濟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紀以後,全國經濟重心南移,有所謂「天下大計,仰於東南」的說法,揚州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城市。公元14-17世紀中葉以後,蘇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為我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祥地。19世紀末葉,繅絲、紡織、麵粉、採煤等近代工業, 在無錫、南通、蘇州、常州、徐州等地陸續興起。此後,江蘇的經濟、社會發展在中國一直名列前茅。
江蘇人文薈萃。以著名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王安石為代表的歷代詩人,在江蘇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這里還產生過眾多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如書畫家顧愷之、龔開、米芾、唐寅、邊壽民、鄭板橋、龔賢,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作者施耐庵、《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以及近現代散文家朱自清、詩人柳亞子、當代作家蘇童、黃蓓佳、范小青、畢飛宇。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周信芳、江其虎等。以劉田依(劉田一)、徐悲鴻、劉海粟、陳之佛、李可染、程大利、亞明、言恭達、湯永、宋文治、傅抱石、錢松喦、林散之、徐培晨、劉繼青、肖嫻為代表的書畫藝術大師享譽世界;源於江蘇的中國最古老的劇種----崑曲更有「百戲之本」的稱譽;蘇州刺綉、南京雲錦、無錫惠山泥人、淮陰剪紙年畫、揚州漆器玉器、南通風箏、宜興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蘇州和揚州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工藝精品。
江蘇省正式建制始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原江南省析分為江蘇,安徽兩省>,自1983年起實行市管縣的行政體制。現設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揚州、鎮江、連雲港、徐州、鹽城、淮安、泰州、宿遷13個省轄市,下轄52個縣和縣級市,54個市轄區。
❸ 江蘇地理概況有哪些
江蘇省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長江三角洲,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毗鄰上海。面積10.26萬平方公里,人口7400萬。現設13個省轄市。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自古對江蘇這片富庶的魚米之鄉的美譽。作為中國最早、最重要的沿海開放省份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經濟發展迅速,其在全國的地位舉足輕重。2002年全省GDP突破了1200億美元,今天,在這片僅佔全國1%的土地上居住著6%的人口,創造了約佔全國10%的GDP總量。
地理位置江蘇簡稱蘇,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長江三角洲,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跨長江下游兩岸,東瀕黃海,有近1000公里的海岸線,西北連安徽、山東,有低山丘陵錯落,東南與浙江、上海毗鄰。
江蘇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州,地形以平原為主,主要有蘇南平原、江淮平原、黃淮平原和東部濱海平原組成,其中點綴著中國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自然條件優越,經濟基礎較好。
面積與人口全省面積10.2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06%。其中平原面積7.06萬平方公里,水面面積1.7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54公里,耕地面積500.84萬公頃。到2000年末,全省人口為7438萬,人口密度居全國各省第一位。
河流湖泊全省境內河川交錯,水網密布,長江橫穿東西400多公里,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690公里,西南部有秦淮河,北部有蘇北灌溉總渠、新沭河、通揚運河等。有大小湖泊290多個,全國五大淡水湖,江蘇得其二,太湖和洪澤湖像兩面大明鏡,分別鑲嵌在水鄉江南和蘇北平原。
氣候全省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特徵,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大致以淮河—灌溉總渠一線為界,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以北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全省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
物產資源江蘇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素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盛產油料、棉花、蠶繭、魚類等。2000年,全省糧食總產達3106.6萬噸,棉花總產量31.5萬噸,油料總產量226.3萬噸,水產品產量308萬噸。太湖豬、太湖鵝、高郵鴨、陽澄湖大閘蟹、碧螺春茶、泰興白果、白沙枇杷等名特產品,受到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江蘇境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煤、磷、鈉鹽、硅砂、大理石、陶瓷粘土及石灰石等。部分礦產品位較高。水晶含硅量在99.9%以上,可與世界上著名的巴西水晶媲美。
旅遊資源江蘇風光秀麗,名勝古跡眾多,物產富饒,交通便捷,自古以來就是旅遊勝地。南京、蘇州、揚州、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均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省內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就有13座,包括六朝古都南京,人間天堂蘇州。省會南京是全省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位於東郊的明孝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其小橋、流水、人家,以及世界文化遺產江南古典園林,更使人留連忘返。
年全省接待海外遊客222.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1.2%。接待國內遊客1.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4.3%。
文化教育江蘇教育科技發達,全省擁有94所高等院校和2800多個科研、技術開發機構,高等學校數量居全國首位,各類科技人才濟濟。江蘇省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並形成了包括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內的多層次、多類型的教育體系。全省現有高等院校七十餘所(共設500多個專業),在校學生22。06萬人,中等專業學校二百餘所,普通和職業中學六千餘所,共有約1100餘萬青少年在各級學校就讀。成人教育方面,全省70餘萬成年人在各類院校注冊學習、培訓。全省人口文化素質迅速提高,為社會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❹ 江蘇省地理和氣候有什麼特點
江蘇省的地理特點:
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占江蘇省面積的70%以上,比例居中國各省首位,主要由蘇北平原、黃淮平原、江淮平原、濱海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組成。江蘇地勢低平,河湖較多,平原、水面所佔比例占江蘇省的90%以上,比例仍居中國各省首位,這是江蘇的地理特點。
江蘇省的氣候特點:
江蘇屬於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氣候分明,以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一線為界,以北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江蘇各地平均氣溫介於13~16℃,江南15~16℃,江淮流域14~15℃,淮北及沿海13~14℃,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增高。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1.0~3.3℃,其等溫線與緯度平行,由南向北遞減,7月份為最熱月,平均氣溫26~28.8℃,其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溫度由沿海向內陸增加。
❺ 從江蘇的地理特徵談江蘇的自然旅遊特色
1.區位優越
江蘇地處中國東部沿海,緊鄰將成為國際經濟、貿易和金融中心的上海。同時,江蘇也是沿海、沿江、新歐亞大陸橋等人口、經濟密集帶的結合部及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的結合部。江蘇地緣上的優勢使其成為中國對外商務經濟和旅遊經濟的直接腹地,從而有能力成為國際旅遊的門戶和國內旅遊的核心。
2.可進入性強
已經形成以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等為節點的發達航空運輸系統;境內運力強大的鐵路網成為周邊省份和中遠程遊客進入江蘇省的主要通道;已經形成網路化的高速公路體系,過江通道建設進一步加快。
3.區域需求優勢
江浙滬富庶的居民具有較高的出遊能力,而長三角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將繼續擴大旅遊需求。江浙滬居民綜合素質較高,對旅遊時尚的跟進超前於其他區域,為旅遊發展指示導向並延長生命周期。
4.旅遊資源豐富
以水為載體集東方水鄉之大成,為旅遊開發提供了豐富主題;曾間斷而又多元並存的文脈傳承從時空三維角度塑造旅遊開發格局;有獨特性的人居環境;旅遊建設資金充足,資金動員潛力大,人力資本充裕。
5.行業先發優勢
江蘇省旅遊發展起步早、速度快,根基扎實,旅遊業增加值已經佔到gdp的3%以上,在全國省域體系中居於前列,旅遊業已經成為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旅遊產業體系基本形成,信息、金融、教育等外延服務能力較強;多年來積累了相對豐富的旅遊經營管理的經驗、知識和人力資本,旅遊從業人員的整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旅遊產品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
6.與周邊地區的互補與聯系
江蘇與安徽旅遊發展呈現核心-邊緣格局。一方面,江蘇旅遊發展水平和發展能力優於安徽;另一方面,江蘇人文旅遊資源相對突出,而安徽自然旅遊資源相對突出,旅遊資源具有高度的互補性。因此,合作是江蘇與安徽旅遊發展關系的主導方面。 江蘇與山東旅遊發展存在比較密切的合作關聯,尤其是蘇北、蘇中地區與山東旅遊互動較為密切,兩省互為重要的客源市場和目的地,合作潛力空間巨大。山東濱海旅遊產品、文化旅遊產品等對江蘇構成一定程度的同質競爭。
❻ 江蘇省地理位置與氣候
江蘇的地理位置
地處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中部,長江、淮河下游,東瀕黃回海,北接答山東,西連安徽,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跨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
江蘇的氣候
江蘇屬於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氣候分明,以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一線為界,以北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江蘇各地平均氣溫介於13~16℃,江南15~16℃,江淮流域14~15℃,淮北及沿海13~14℃,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增高。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1.0~3.3℃,其等溫線與緯度平行,由南向北遞減,7月份為最熱月,沿海部分地區和里下河腹地最熱月在8月份,平均氣溫26~28.8℃。
❼ 請分析你所在的省份(江蘇省)地理環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應該分不同的方面進行回答,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如地形、氣候、降水量、土壤等;人文地理環境:工業農業的區位條件(交通通達度、地理位置優越性等),具體的您應該可以總結吧 年輕人不能完全依賴網路哦,加油吧
❽ 江蘇的地理環境如何
當然很好了,江蘇無論經濟還是人文歷史都是全國聞名的,江蘇湖泊眾多,水網密集內。魚米之鄉,名不容虛傳。美食實在是太多,不過蘇南人喜味淡.甜。蘇北人喜味重,辛辣。蘇南的水土好,美景多。住上一段時間對身體很有好處的。吃住方面不用考慮太多。
❾ 地理上江蘇有哪些特點
江蘇抄省的地理特點:
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占江蘇省面積的70%以上,比例居中國各省首位,主要由蘇北平原、黃淮平原、江淮平原、濱海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組成。江蘇地勢低平,河湖較多,平原、水面所佔比例占江蘇省的90%以上,比例仍居中國各省首位,這是江蘇的地理特點。
江蘇省的氣候特點:
江蘇屬於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氣候分明,以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一線為界,以北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江蘇各地平均氣溫介於13~16℃,江南15~16℃,江淮流域14~15℃,淮北及沿海13~14℃,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增高。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1.0~3.3℃,其等溫線與緯度平行,由南向北遞減,7月份為最熱月,平均氣溫26~28.8℃,其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溫度由沿海向內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