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地理與人類健康研究室
Ⅰ 人類活動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意識或精神形成的基礎。地理環境對人類和人類社會有一定的決定作用,雖然這種作用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終的。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方式的多樣化,人們開始能動地利用地理環境,於是地理環境對人類具體活動的決定作用就逐漸減輕。生產力越發達,人類對地理的利用能力程度越大也越深,但這一切都是以地理環境所提供的條件為前提的。
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的各種現象和過程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堆砌,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然地理的整體性。而我們所謂的「牽一發動全身」就是整體性的最好體現,一旦某一環節發生變化,其他所有環節必將隨之發生變化。而人類對自然地理環境的破壞性改造,其後果就是自然地理環境的惡化,並危害到我們自身的利益。尤其是在人類所生活的城市中,由於人類過度的開發,改造,使城市及其周圍的自然地理環境被破壞,產生大量的環境問題。要協調好這一問題我們就應該從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入手,在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始終要把自然地理環境放在首要位置,要以最小的環境代價換取其他方面的發展,畢竟自然環境破壞後的修復所需要的時間是極其漫長的,而且人也是自然環境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一切的發展都要以協調好人地關系為基礎。
Ⅱ 地理環境元素與人體健康
中國的地質環境通過地球化學、水文和生物作用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影響人類健康。從幾種全國性的情況看,克山病和大骨節病帶的分布,大體上同東北到西南以溫帶森林和森林草原土系為中心的低硒帶相吻合(方克定,2002)。在全國半數以上縣分布的高氟病,明顯地與含高氟的岩石、泉水、含水層和煤層有關(蔡宏道,1995)。
氣候等環境因素,以及人類活動和生活習慣,會加深地球化學背景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例如在貴州省西部的砷中毒病,不但同二疊系煤層中高砷含量(100mg/kg)有關,而且還同高原區的潮濕氣候和漫長的寒冬有關。在這樣的環境里,當地居民多喜歡吃辣椒,並在沒有裝煙囪的屋子裡燒煤取暖。同時,他們還常在屋中懸掛辣椒和玉米將其晾乾。此種生活習慣使煤中的砷可通過升華作用而附在玉米、辣椒的表面,從而進入人體(鄭寶山,1996)。在有些地區,致肺癌的氡可通過屋基土壤岩石直接釋放,或通過由含氡的礦渣製成的磚而侵入室內。
有些健康問題還與特殊的土地——資源分布格局有關。如在山西,因其豐富的煤炭資源而成為中國的主要能源基地。但那裡石炭系的含煤地層蓋在寒武、奧陶系碳酸鹽岩含水層上。後者常是當地的重要水源。通過煤炭工業,及與煤有關的化工產業,導致一些岩溶大泉受到SO42-,Pb,CN, Fe, COD的污染,危害人類健康。血吸蟲病的分布,多在中國東南部的濕地區。在中國的西南部,石灰岩的分布超過50萬km2。缺碘症常在石灰岩地區分布。同時,由於強烈的岩溶化,主要水資源都集中分布在2,836條總長度1,3919km,總流量1,428m3/s的地下河中。另一方面,主要的土地資源多分布在地下河的匯水區,並以後者為排水系統。很明顯,任何方式的土地利用,不論是城市建設、礦山開發、農業、工廠或公路建設都會對地下河水質和人類健康帶來問題
Ⅲ 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
地理環境 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的意識或精神的基礎.因此,地理環內境對人類社會所容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決定意義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為人類的生產,生存,發展,消亡或離開這個環境提供了物質基礎. 決定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類)及其活動(包括人類活動),都不可避免地有一個產生,發展以至消亡的過程. 在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物質和由物質產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會減少,只能是各種形式的轉化或傳遞,除非來自這個環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離開這一環境. 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順應這一環境的內在規律,在此前提下利用這一環境,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加速,延緩或制止物質的某些轉化和能量的某些傳遞. 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從來沒有達到極限,今天離極限也相當遙遠.而且,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人們對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存在著相當懸殊的差異,利用的方式也 迥然不同 .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的歷史和文化會如此豐富多彩,千差萬別,為什麼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環境中,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人類的活動會出現如此不同結果的緣由所在.
Ⅳ 環境與人類
環境(environment)是一個現代的概念,是指圍繞生物體外部的空間及其所包容的一切因素的總和。在這個空間中,溫度、壓力、濕度、陽光等物理化學條件,水、土、空氣等非生物成分的狀況,以及生物彼此間的關系,決定著什麼樣的生物群落能在此生存,同時也影響著它們的形態與習性。「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表達了人們對自由的嚮往。但實際上魚和鳥原來都並不那麼自由,深海的魚不能游到淺海中去,只有少數鳥類才能飛上高山之巔。不同的生物群落只是在特定的空間中才會出現。
人和其他生物一樣,都是地球上環境演變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並隨著環境的繼續演變而進一步發展,因而能得到適應環境的生理特點。英國作家威爾斯(H.G.Wells,1866~1946)寫的科學幻想小說《大戰火星人》中,人類面對火星人威力極其強大的武器,猶如螳臂當車,但入侵的火星人終因不能適應這個新的環境而全部病死,人類的生活恢復常態。撇開幻想的故事成分,威爾斯從反面道出了人類能在地球上生存到現在的一個真理。和其他生物比較,還有不同,就是人類多了一個自己的社會(society),而且他所直接感受到的生存壓力,經常是來自社會。
在西方語言中,環境作為一個名詞出現,始於英國哲學家斯賓塞(H.Spencer,1820~1903)。斯賓塞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並將其用於認識人類社會,他所定義的環境,包括了自然和社會兩方面,為避免語義上的誤會,本書中的環境一詞除特別指明外,專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則簡稱為社會。環境與社會這兩種因素都在作用於人,究竟是哪一種因素在對人類的發展起主導作用?多年來一直在爭論,我們在這里不去糾纏歷史上的問題,而是用今天的地球系統科學觀,去認識環境對人的影響。
作為地球這個巨系統一個低層次的組成部分———人類,其發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環境的支配。氣候、水、土壤、地形及與此相關的動植物,就是對人類生存至關緊要的幾種因素。
氣候的影響無處不在,不僅是人的發育和健康直接受到它的影響,作為人類衣食之源的動植物的生長,以及淡水的供應,都與氣候相關。不同的氣候條件使人們的衣食住行,乃至性格行為都出現差異,並使人感到處在自己所習慣的氣候環境里是最好的。
水是人類維持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所以北京猿人以周口河旁階地上的洞穴為居所。在我國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發現的石器時代人類遺址,也大多分布在河流兩側與湖泊四周。這種地方取水方便,而且其他動物常來聚集,植物也茂盛。以漁獵、採摘為生的早期人類,容易在此獲得食物。後來,人類的居所能向遠離河流的地方轉移,是因為人類懂得了打井挖泉、利用地下水。當飼養牲畜成為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後,人們逐水草而居。時至今日我們還可見到,農村中的居民點,多是靠著井泉分布,在沙漠中更是有水的地方才有人煙。
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基礎,當人類進入農耕社會後,土壤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了。「周原蕪蕪,堇荼如飴」,是岐山下肥沃的平原把正在尋找定居地的周人留了下來,他們以此為基地,建立了取代殷商的強大王朝。這些肥沃的土地是渭河開拓出來的。河流帶來泥沙和有機質養分淤積而成的土地,哺育了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如黃河、恆河、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等文明)。
地形對人類的活動有重要的影響。遠古時代的人類常依山傍水而居,天然洞穴便成為良好的住處。但在農耕社會,已經學會蓋房的人類總是聚集在土壤層發育的平原地區,導致山區的經濟發展往往不如平原地區。不過,適宜的活動空間還需要其他環境條件的配合。缺水的沙漠,地勢也相當平坦,但沒有植物生長,對人就沒有意義。
動植物和人類一樣,依附著環境生長,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控制。而對人類來說,它們又是重要的環境因素。動植物所能提供的食料的數量和質量,對人口的數量和質量產生著直接的影響。
以上這些因素,曾被綜合起來概括稱為地理環境。今天我們看到,還應包括岩石圈及地球深部物質運動產生的效應,以及來自宇宙的影響。
在人類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部落、民族的遷徙,王朝的更替,城市的興衰,除了人類社會內在的原因之外,環境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有時它甚至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歷史的早期,由於中原地區的土壤、氣候、水文和地形等條件最適於農耕,遠比北方的大漠、西部的崇山和南方卑濕之地為好,東邊則是難以跨越的大海,因而周邊的族群總是向這里聚集,文化在此興盛,中華由此得名,天朝上國的思想也由此而生。以後南方得到開發,經濟發展超過北方,中華文明覆蓋面擴大,中國的范圍也隨之擴大。而以中華為世界的中心,天下精華之所在,心態依然。人情懷土,窮達不易,故對外但求人不犯我,以和為貴,不事擴張,始終以守成為本;而在中國內部,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各種勢力總是要逐鹿問鼎,執牛之耳,因而內戰之多,他國罕見。這些歷史現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種相對封閉的地理格局的影響。
出現在地中海東部以克里特島為中心的米諾斯文化,比希臘文化還古老,曾盛極一時。但在3000多年前突然消失,引起過許多神秘的推測,現已查明,原來是這個地區的火山大爆發,導致這個文化一蹶不振,迅速銷聲匿跡。我們還可以看到,從蒙古高原出發的騎兵,居高臨下,南下橫掃中原,西向直抵東歐,但向東因有大海一水之隔,終未能涉足扶桑。以上事例,似出偶然,但如無環境因素的限制,亦無從發生。
環境的影響,小至個人生活,大至國家發展,可謂無所不在。我國古代賢哲對此早就有所認識。戰國時期蘇秦游說六國,總是先分析地理資源形勢。其後范雎提出「遠交近攻」的政治謀略,更已具有地緣政治的意義。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認識環境對人的影響,在我國出現得也很早。兩千多年前以管仲的名義編成的《管子》一書,便留有這方面的記錄。當時人們已認識到:土壤有不同的性質;地下水的水質和埋藏深度等因素,對農作物的發育會產生影響,遂據此對齊國平原地區的土地作了分類,標明什麼樣的土種植什麼樣的農作物才合適。對城市建設也已能概括出:「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勿近旱,而用水足;下勿近水,而溝防省。」管仲在公元前686年到公元前644年間主持齊國的政務,是一位務實的政治家,這部《管子》就是以實踐經驗為基礎總結出來的。《管子》中提出,要治理好國家,首先得了解國情,而國情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水土之性」,更是了不起的遠見卓識。這里的水土,實際上已經把來自水圈、岩石圈和大氣圈的環境因素都包括在內了,而且最後著眼在水土對人和其他生物的影響上,已和現代環境科學的觀念相近。奇怪的是這些科學的認識並未得到發展,而在管仲之後約千年,假託晉代郭璞(276~324)提出的「風水」之說卻盛行起來。這「風水」雖然含有風和水兩個字,但並非去研究自然界的風和水,而是琢磨怎樣埋葬先人的遺體才能使後人陞官發財,富貴呈祥。
為什麼科學在中國如此舉步維艱,而具有巫術色彩的風水術卻能盛行?西漢時董仲舒提出的「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陰陽義》)觀念起了誤導作用。
本來,如果將「天人合一」解讀為自然環境與人的和諧,無疑是卓越的科學思想。此前荀況提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便是主張天人分開的,只可惜在中國古代,能這樣去理解的人實在不多。在思想界居統治地位的,是給自然之「天」賦予超自然的神秘意義,天人通過精神世界合而為一,並會互相「感應」的觀念。所以對環境的認識,走不上科學的道路。而且這些觀念還通過宮殿廟宇的建築,拜祭天地鬼神的儀式,文字圖像的宣傳等各種文化的滲透,深深地進入到普通百姓的頭腦中。從而使他們以為皇帝是天之子,深信人間的變化體現著天的意志,自然界的變化也總有人世間的原因。故而有「褒姒亂政,岐山地震;竇娥奇冤,六月飛雪;五星聯珠,劉邦即位」等說法。皇帝下詔,首稱「奉天承運」,自認為得了天命,不同於凡人,擁有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威,天經地義。秦始皇更是自我膨脹最突出的一個,他東游大海,射大魚以戰海神;南巡湘江,遇大風,不得渡,大怒,有人說這是湘山上的神和他作對,馬上調動刑徒三千人,砍盡山上的樹。沒當上皇帝而在梁山泊當寨主的宋江,也要打起「替天行道」的大旗。
由於這些觀念深入人心,直至科學昌明的近代,隕石雨的墜落,地震的發生,乃至花木的枯榮,均可引來訛言四起;另一方面也不乏違背客觀規律而欲以「天威」擺布自然,干出一些「戰天斗地」的蠢事。所幸在中國,一直有一大批實幹家,他們求真務實,並不斷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雖未能提升到科學認識的高度,但做出了重大貢獻。終將菹茹鹽漬之地、林莽荒原之處改造成沃野良田,而且直到今天後人仍得其惠。相較於曾誕育蘇美爾文化的兩河流域,曾被記述為神話般的伊甸園所在,今天大部分土地已成鹽漬荒漠,我們不能不銘記先賢的勛勞。大禹、管仲、李冰、鄭國等為其著者,更多的是無名英雄,他們是中華民族真正的脊樑。今天我們有了科學的武裝,特別是地球科學著眼於地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綜合各學科以概觀全球,掌握了它,將能更正確地認識和處理好人與環境的關系,也有助於樹立科學發展觀念。
Ⅳ 室內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系是
如今,室外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已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對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人們還不甚了解,以為室內空氣比室外空氣好。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
室內環境狀況堪憂
由於我國城市用於居室、寫字樓的建築材料、傢具製品和裝修材料含有超標(有的是嚴重超標)的甲醛、苯、氨、氡、氯化烴等對人體健康極為有害的物質,這些逐漸釋放出來的有機和無機污染物,未能被及時排放到室外或在室內分解,濃度逐漸提高,致使室內空氣質量惡化,污染日趨嚴重,在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方面,已在很大程度上超過了室外空氣污染。
室內污染威脅健康這里所說的「室內」不僅包括我們居住的空間,也包括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的所有室內空間,如辦公室、教室、會議室、旅館、影劇院、圖書館、商店、體育場館、健身房、舞廳、候車候機室等各種室內公共場所,以及飛機、公共汽車、小轎車等交通工具內。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許多民用和商業建築,其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是室外的2—5倍,有的甚至超過100倍。因此,「室內空氣污染」被列為繼「煤煙型污染」和「石油型污染」後的第三空氣污染時期。國際衛生組織估計,在新建和改建的建築物中約30%是致病建築,空氣中可檢出300多種污染物,有約68%的人體疾病與室內污染有關。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量研究發現,甲醛的室內濃度比室外高15—150倍(苯的濃度室內比室外高5—10倍),在不通風時,室內空氣中的甲醛濃度比室外高600多倍。根據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室內空氣重點污染物健康危害評價技術研究》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長春、石嘴山六城市進行調查和監測發現,我國居民室內裝修後,空氣中甲醛超標率:冬季82?31%、夏季93?65%;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超標率:冬季70%、夏季49?04%。保守地估計,我國新裝修的房屋,70%以上室內環境不達標。2003年中消協聯合省消協對杭州市53戶裝修房屋室內空氣進行了監測,結果污染物超標79?1%,最高超標竟達10多倍。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住房變新、變大,家庭的裝飾及傢具也在更新、增加,新的學校教室及桌椅、新的商場、辦公樓、公交車、小轎車都在大量增加,但是室內空氣(含汽車)污染的危害程度也在與日俱增。實際上,新裝修的居室、寫字樓室內空氣污染情況更為普遍和嚴重,污染程度通常為室外的5—10倍,有的甚至達到100倍。
根據調查,目前我國有近4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氣喘及過敏性鼻炎,不良的室內空氣質量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環境檢驗中心公布的數據表明:全國每年由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數已達11?1萬,每天大約304人。
另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最近的一項報告,我國因空氣污染導致人體疾病的醫療費用估算為171億元,而城市的大多數居民有80%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由此可見,目前我國室內空氣污染處於相當嚴重的狀況,其危害性不容忽視。
Ⅵ 給我找一篇論文 人類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的意識或精神的基礎.因此內,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所起的容作用是具有一定的決定意義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為人類的生產,生存,發展,消亡或離開這個環境提供了物質基礎. 決定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類)及其活動(包括人類活動),都不可避免地有一個產生,發展以至消亡的過程. 在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物質和由物質產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會減少,只能是各種形式的轉化或傳遞,除非來自這個環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離開這一環境. 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順應這一環境的內在規律,在此前提下利用這一環境,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加速,延緩或制止物質的某些轉化和能量的某些傳遞. 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從來沒有達到極限,今天離極限也相當遙遠.而且,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人們對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存在著相當懸殊的差異,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的歷史和文化會如此豐富多彩,千差萬別,為什麼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環境中,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人類的活動會出現如此不同結果的緣由所在.
Ⅶ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人類與自然地理環境息息相關。人類的產生和發展依賴於自然地理環境,而人類的出現又意味著自然地理環境進入了一個質變的階段,人類成為環境演化的能動因素。
(一)自然環境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1.人類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產物
人類的進化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第三紀晚期是古猿的繁盛時期,同時草原植物開始向森林進逼,奪得了廣大空間。自然條件的變化迫使古猿開始適應新的、較為不利的生活環境。於是,森林古猿中衍生出一支地棲性的草原古猿,當地面生活的古猿不僅學會使用工具,而且學會製造工具時,人類就誕生了。原始的人類一方面改造著自己的形體和大腦,以適應變化的環境;另一方面又不斷地擴展到世界各地,以尋求各種適於生存的環境。
2.人種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
地球上的人類劃分為3個基本的種族,即尼格羅人種,歐羅巴人種,蒙古人種。
尼格羅人種形成於熱帶炎熱的草原曠野上,那裡日照強烈,而色素較深的黑色皮膚和濃密的卷發能對身體和頭部起保護作用,寬闊的口裂與外黏膜發達的厚唇以及寬大的鼻腔也有助於冷卻吸入的空氣。
歐羅巴人種主要形成於歐洲的中部和北部,那裡的氣候寒冷、雲量多而日照弱,因此人體的膚色、發色和眼睛色都較為淺淡,人的鼻子高聳、鼻道狹長使鼻腔黏膜面積增大,這有利於寒冷空氣被吸入肺部時變得溫暖。
蒙古人種形成的環境沒有非洲的炎熱和歐洲的寒冷,故形成較為適中的體質形態特徵,典型的蒙古人種具有內眥褶,可能與草原和半沙漠的環境有關,這樣的結構能保護眼睛免受沙塵土的侵襲,並能防止冬雪反光對眼睛的損害。
自然地理環境對人種形成的作用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而減弱,人類的種族特徵愈來愈失去其適應生存環境的意義,只是在現代人類中還以其殘余形式繁衍著。
3.人口質量的自然地理因素
自然地理環境對人口質量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對人口健康的影響方面。一方面,人類由自然地理環境中攝取空氣、水、食物等生命必需物質,以維持機體的正常生長和發育;另一方面,人類在代謝過程中,將各種不需要的代謝產物排入環境中。因此,環境中的某些化學元素的含量的多少必然會影響到人體的生理功能,甚至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而引起疾病。如環境缺碘或碘超量,均可導致地方性甲狀腺病;環境中氟含量過多,可引起氟骨症。
4.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地理因素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階段,生產力還十分原始的時候,自然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表現得特別強烈。人類早期的社會大分工,便是以自然為基礎的。在那些水草豐足適於放牧的地區,逐漸出現了專門從事畜牧業的部落;而在那些土地肥沃宜於墾殖的地區,逐漸出現了專門從事農業的部落。
另外,自然資源分布的不平衡,造成了生產條件的差別。一般說來,優越的自然環境有助於加快社會發展的進程,惡劣的自然環境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亞非的一些大河流域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於人類定居和耕作,往往形成古代文明的中心,如北非有尼羅河流域的埃及,西亞有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南亞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東亞黃河流域的中國。
(二)人類發展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積極作用於自然界,從而成為自然界發展變化的重要因子。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的作用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深刻。地質學已將人類對地球的作用稱為第三地質營力。人類對自然地理環境施加的種種作用及其影響,既有建設性的一面,也有破壞性的一面。
1.人類活動對自然地理的影響
(1)改變地表狀態
今天,人類已開拓陸地的表面約56%,其中強烈開拓區佔全球陸地表面的15%。人類的各項活動,可把相當數量的岩石、砂土、水、植物等地表物質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人類的這些活動大大改變了原有的地表狀態,並造成一系列的人為景觀。如城市建造、水庫修築、礦山開采、森林砍伐等。
(2)改變物質循環
人類改變物質循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對水的控制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很久以來,人類為了改變地表水分布不均勻的狀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一是用儲水排灌的方法來改變一個流域內的水平衡;二是採取大型調水工程來改變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水文網的水平衡。地表水的人為匯集,引起水分蒸發加強和降水量增加,從而改變了局部的水循環。此外,人類不斷向自然環境中排放污水和廢氣,也是改變物質循環的一種形式。
(3)改變熱量平衡
人類活動改變了地表形態,即改變了地表面的反射率和其他熱力特性,從而改變了區域的熱量平衡。森林是一種特殊的下墊面,其氣溫日(年)較差比林外曠地小,從而降低了氣候的大陸度,而砍伐森林則起了一種相反的作用。城市對熱量平衡的影響非常顯著,城市的熱島效應使其中心區氣溫要比周圍郊區高好幾度。水庫對熱量平衡的影響與湖泊相似,由於水的熱容量大,使水庫及其附近地區氣溫的日(年)較差變小,年均氣溫也有所提高。據研究,一個水面為32km2的水庫,庫區的平均氣溫可比外圍地區高出0.7℃。
此外,人類規模生產活動又會向周圍大氣發散各種化學物質和微粒,尤其是二氧化碳氣體的不斷增加,可造成顯著的「溫室效應」。有人進行過計算,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到今天的兩倍時,氣溫將平均上升3℃。
(4)改變生態平衡
自然生態系統由於人類活動而處於變化狀態,有人類集居的地方就會有人類活動的干擾。在中緯度大陸表面的許多地段,精耕細作的農業、牧業或都市化,幾乎完全處於人類的支配之下。人類改變原有的生態平衡,代之以新的平衡。人類生態系統並不總是帶來危害,如珠江三角洲特有的桑基魚塘生態系統構成了一個彼此有利、相互促進的生態循環。新加坡的城市化過程十分注意城市局面和環境綠化,因而創造出理想的城市生態系統。
(5)改變自然過程速率
人類大規模的經濟活動打破了原有的自然生態平衡,迫使自然地理過程朝著新的方向發展,同時,也促使自然地理過程的速率發生變化。有人曾作過計算,在土壤侵蝕過程中,由於人的作用,全球每年每平方千米土地上平均損失掉的土壤為1500~85000m3;而天然侵蝕的背景值僅為12~1500m3,前者是後者的125~170倍。也就是說,由於人類活動,使得土壤侵蝕過程加快了150倍左右。
2.人口增長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壓力
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快速增長,至2006年2月25日,地球人口達65億,預計至2050年地球總人口將達90億。人口劇增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壓力,首先表現為人類對自然資源消耗量的急增,其次是加劇了環境的惡化。
(三)自然地理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1)自然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生存的基礎,有3個主要功能:提供人類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消納和同化人類活動產生的廢物和廢能量;滿足人類生存的精神享受,提供優美舒適的環境。
2)自然地理環境質量的逐漸惡化,影響到人類的前途和生存。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人類活動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愈加激烈,引起各類環境問題,如全球氣候變暖、酸雨、臭氧層耗損、淡水資源耗竭、地質災害頻發、荒漠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銳減等,已構成對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嚴重威脅。
Ⅷ 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系是什麼
我們通常所稱的環境就是指以人類為主體的外部世界的總稱。它不僅包括版陽光、空氣、權水、山川、土地、植物、動物、微生物、人,以及風、雨、雷、電等自然事物,也包括城市、村落、道路、工廠、農田、水庫、車、船、飛機、火箭等人造事物,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當環境出了問題,人類還能「獨善其身」嗎?
Ⅸ 地質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中國的地質環境通過地球化學、水文和生物作用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影響人類健康。從幾種全國性的情況看,克山病和大骨節病帶的分布,大體上同東北到西南以溫帶森林和森林草原土系為中心的低硒帶相吻合(方克定,2002)。在全國半數以上縣分布的高氟病,明顯地與含高氟的岩石、泉水、含水層和煤層有關(蔡宏道,1995)。
氣候等環境因素,以及人類活動和生活習慣,會加深地球化學背景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例如在貴州省西部的砷中毒病,不但同二疊系煤層中高砷含量(100mg/kg)有關,而且還同高原區的潮濕氣候和漫長的寒冬有關。在這樣的環境里,當地居民多喜歡吃辣椒,並在沒有裝煙囪的屋子裡燒煤取暖。同時,他們還常在屋中懸掛辣椒和玉米將其晾乾。此種生活習慣使煤中的砷可通過升華作用而附在玉米、辣椒的表面,從而進入人體(鄭寶山,1996)。在有些地區,致肺癌的氡可通過屋基土壤岩石直接釋放,或通過由含氡的礦渣製成的磚而侵入室內。
有些健康問題還與特殊的土地——資源分布格局有關。如在山西,因其豐富的煤炭資源而成為中國的主要能源基地。但那裡石炭系的含煤地層蓋在寒武、奧陶系碳酸鹽岩含水層上。後者常是當地的重要水源。通過煤炭工業,及與煤有關的化工產業,導致一些岩溶大泉受到SO42-,Pb,CN, Fe, COD的污染,危害人類健康。血吸蟲病的分布,多在中國東南部的濕地區。在中國的西南部,石灰岩的分布超過50萬km2。缺碘症常在石灰岩地區分布。同時,由於強烈的岩溶化,主要水資源都集中分布在2,836條總長度1,3919km,總流量1,428m3/s的地下河中。另一方面,主要的土地資源多分布在地下河的匯水區,並以後者為排水系統。很明顯,任何方式的土地利用,不論是城市建設、礦山開發、農業、工廠或公路建設都會對地下河水質和人類健康帶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