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元陽梯田的地理環境

元陽梯田的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3-07 14:29:32

⑴ 元陽梯田的由來、由來、特點分別是什麼

元陽梯田的由來:

元陽地處亞熱帶和溫帶,是哀牢山夾縫中的一座縣城。元陽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壯麗和獨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結構所造成的。元陽位於雲南省南部,而雲南省地形分布的特點是西北高、南部低,從滇西北的中甸、麗江經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納、紅河、文山,海拔漸漸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區常年無夏的寒溫帶、寒帶氣候類型和滇南低海拔地區全年無冬的亞熱帶、熱帶氣候類型。從滇西北到滇南,隨著海拔下降,立體氣候越來越顯著,降雨量也越來越大。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紅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區,降雨量竟達到年均1397.6mm,相應的稻作農耕越來越密集,旱地耕作越來越減少。這就使從滇西北的怒江、瀾滄江、長江水繫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越來越發達,並最終在紅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區形成全省、全國最集中、最發達的梯田稻作區的地理構成環境。

其次,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也決定了元陽哈尼梯田必然形成為最壯麗、獨特的奇觀。元陽的地貌特徵是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多為切割中山地類型,即縣內眾山在億萬年中被紅河、藤條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兩側低下,鳥瞰全境,山地連綿,層巒疊嶂,地形呈「V」形發育,高下之間,壯觀異常。境內最低海拔為144米,最高海拔為2939.6米,海拔高差2795.6米。縣內氣候多屬亞熱帶季風類型,但因地形復雜差懸殊,立體氣候突出。

元陽全縣有63958.4公頃森林,其中東西觀音山有18167.6公頃原始森林,分布各山各嶺的原始和次生林森林尚有45790.8公頃,這些森林構成了巨大的天然綠色水庫,它們涵養的巨量水份在高山上形成了無數條小溪、清泉、瀑布和龍潭,提供了全縣所有梯田、旱地用水和全部人畜用水。正所謂「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元陽縣共居一山的七個民族大致說來是按海拔高低分層而居的,海拔144米到600米的河壩區,多為傣族居住;600米到1000米的峽谷區,多為壯族居住;1000米到1400米的下半山區,多為彝族居住;1400米到2000米的上半山,多為哈尼族居住;2000米以上的高山區,多為苗、瑤族居住;漢族多居住在城鎮和公路沿線。

哈尼族居住的上半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在15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時,非常適宜水稻生長,故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際進入此地區就已開墾梯田種植水稻,在此1400多年間,哈尼族傾注了數十代人的心力,發揮了驚人的智慧和勇毅墾殖梯田。同時,哈尼族等民族還發揮了巨大的天才和創造力,在大山上挖築了成百上千條水溝乾渠,已建成骨幹溝渠4653條,其中,灌溉面積達50畝以上的有662條。條條溝渠如銀色的腰帶,將座座大山緊緊纏繞,大大小小溝箐中流下的山水被悉數截入溝內,這樣就解決了梯田稻作的命脈——水利問題。

哈尼族以數十代人畢生心力,墾殖了成千上萬梯田,將溝水分渠引入田中進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長流,梯田中可長年飽水,保證了稻穀的發育生長和豐收。哈尼族墾殖梯田的想像力令人驚絕,其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之中,無不奮力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這一景觀構成了千奇百態變幻莫測的天地藝術大交響樂,成為舉世矚目的梯田奇觀。

元陽梯田的特點:

一絕:面積大,形狀各異的梯田連綿成片,每片面積多達上千畝;

二絕:地勢陡,從15度的緩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見梯田;

三絕:級數多,最多的時候能在一面坡上開出3001多級階梯;

四絕:海拔高,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2多米的山上,可以到達水稻生長的最高極限。

元陽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元陽梯田有多依樹、壩達、猛品、金竹寨龍樹壩等六七個景點,各有特色,離縣城最遠的有24公里。

⑵ 元陽縣的地理環境

元陽縣屬於紅河流域和藤條江流域,縣內主要河流有紅河(元江中游段)、藤條江版、烏拉河權、金子河等29條,其中分布在紅河流域的支流18條,藤條江流域支流11條。
縣境內截至2005年9月28日尚無大中型水庫,已建有小(一)型水庫1座(呼山壩,庫容142萬立方米),小(二)型水庫3座(大魚塘水庫,庫容14萬立方米;呼山壩,庫容60.5萬立方米;勝村二合一壩塘,庫容24.89萬立方米),其它小壩塘10餘座,總庫容162.81萬立方米。在建小(一)型水庫1座(肥香村水庫,庫容429.4萬立方米),小(二)型水庫2座(刺竹林水庫,庫容12.4萬立方米;增益寨水庫,庫容44.5萬立方米)。

⑶ 元陽梯田所處山區明顯體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什麼地帶分異規則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產生 原因高山地區,隨著海拔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狀況差異很大,隨著水熱狀況的變化形成了相應的自然景觀,自然帶出現垂直分布的規律。

⑷ 各位給我回答個問題:請分析元陽水稻梯田的形成與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謝謝了。急用!

元陽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壯麗和獨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結構所造成的。元陽位於雲南省南部,而雲南省地形分布的特點是西北高、南部低,從滇西北的中甸、麗江經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納、紅河、文山,海拔漸漸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區常年無夏的寒溫帶、寒帶氣候類型和滇南低海拔地區全年無冬的亞熱帶、熱帶氣候類型。從滇西北到滇南,隨著海拔下降,立體氣候越來越顯著,降雨量也越來越大。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紅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區,降雨量竟達到年均1397.6mm,相應的稻作農耕越來越密集,旱地耕作越來越減少。這就使從滇西北的怒江、瀾滄江、長江水繫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越來越發達,並最終在紅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區形成全省、全國最集中、最發達的梯田稻作區的地理構成環境。

其次,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也決定了元陽哈尼梯田必然形成為最壯麗、獨特的奇觀。元陽的地貌特徵是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多為切割中山地類型,即縣內眾山在億萬年中被紅河、藤條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兩側低下,鳥瞰全境,山地連綿,層巒疊嶂,地形呈「V」形發育,高下之間,壯觀異常。境內最低海拔為144米,最高海拔為2939.6米,海拔高差2795.6米。縣內氣候多屬亞熱帶季風類型,但因地形復雜差懸殊,立體氣候突出。河壩區年均溫度25度,最高氣溫42度,高山區年均溫度11.6度,兩區溫差達13.4度。在由河壩經下半山、上半山到高山區的行程中,要經歷熱帶、溫帶、寒帶的變化,正所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壩峽谷因其酷熱乾旱素稱「乾熱河谷區」,高山區因低溫降雨量大稱為「陰濕高寒區」。河壩區蒸發量大,高山區雲霧密度大、降雨豐富。境內以紅河、藤條江兩大幹流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條,總長700餘公里,水資源總量為26.9億立方米,地表為20.81億立方米,地下水6.09億立方米,可利用1.47億立方米,這些江河就是元陽所有水源的總源頭。低緯度乾熱河谷區常年出現的高溫使江河之水大量蒸發(如南沙地區最大蒸發量1995年竟達2306.5mm)。巨量水蒸汽隨著熱氣團層層上升,在高山「陰濕高寒區」受到冷氣團的冷卻和壓迫,形成元陽年均霧期180天和年均降雨量1397.6mm的狀況,這也是為什麼元陽上半山地區終年大霧籠罩,降雨極其豐富,雲海格處神奇壯麗的原因。

全縣有63958.4公頃森林,其中東西觀音山有18167.6公頃原始森林,分布各山各嶺的原始和次生林森林尚有45790.8公頃,這些森林構成了巨大的天然綠色水庫,它們涵養的巨量水份在高山上形成了無數條小溪、清泉、瀑布和龍潭,提供了全縣所有梯田、旱地用水和全部人畜用水。可謂「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元陽縣共居一山的七個民族大致說來是按海拔高低分層而居的,海拔144米到600米的河壩區,多為傣族居住;600米到1000米的峽谷區,多為壯族居住;1000米到1400米的下半山區,多為彝族居住;1400米到2000米的上半山,多為哈尼族居住;2000米以上的高山區,多為苗、瑤族居住;漢族多居住在城鎮和公路沿線。哈尼族居住的上半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在15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時,非常適宜水稻生長,故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際進入此地區就已開墾梯田種植水稻,在此1200多年間,哈尼族傾注了數十代人的心力,發揮了驚人的智慧和勇毅墾殖梯田。同時,哈尼族等民族還發揮了巨大的天才各創造力,在大山上挖築了成百上千條水溝乾渠,已建成骨幹溝渠4653條,其中,灌溉面積達50畝以上的有662條。條條溝渠如銀色的腰帶,將座座大山緊緊纏繞,大大小小溝箐中流下的山水被悉數截入溝內,這樣就解決了梯田稻作的命脈——水利問題。哈尼族以數十代人畢生心力,墾殖了成千上萬梯田,將溝水分渠引入田中進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長流,梯田中可長年飽水,保證了稻穀的發育生長和豐收。哈尼族墾殖梯田的想像力令人驚絕,其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之中,無不奮力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這一景觀構成了千奇百態變幻莫測的天地藝術大交響樂,成為舉世矚目的梯田奇觀。

哈尼族梯田生態系統呈現著以下特點:每一個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著茂密的森林,提供著水利、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聖不可侵犯的寨神林為特徵;村寨下方是層層相疊的千百級梯田,那裡提供著哈尼人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糧食;中間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組合而成,形成人們安度人生的居所。這一結構被文化生態學家盛贊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構的人與自然高度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這就是千百年來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麗家園。

⑸ 元陽梯田修築的地理背景

地形:該地域特定的地形,山高谷深,溝壑縱橫,且多地形雨,為梯田提供了地形和水分回條件答;
氣候: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為梯田稻作區的形成提供了水熱條件。
人為: 當地少數民族興修水利,修建灌渠;數十代人的辛勤墾殖,形成了今天的哈尼梯田。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⑹ 元陽梯田的詳細資料。

元陽梯田位於雲南省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專傑作。元陽哈尼族屬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元陽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及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5處世界遺產,使中國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遺產國,僅次於義大利。

⑺ 元陽地理環境、氣候英文介紹

元陽縣境內氣候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類型,具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版天」的立體氣候權特點。年平均氣溫24.4℃,最高氣溫44.1℃,最低氣溫3.7℃;年降雨量最高1189.1毫米、最低665.7毫米、平均899.5毫米。
Yuan Yang county belongs to subtropical hilly monsoon climate types, with a "mountain four seasons, different in every day" three-dimensional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24.4 ℃,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of 44.1 ℃, the lowest temperature of 3.7 ℃; The highest annual rainfall 1189.1 mm, minimum 665.7 mm, the average 665.7 mm.

⑻ 元陽梯田風景區的介紹

神奇的哀牢山、朴實聰慧的哈尼族、秀美迷離變化萬千的元陽梯田;山光水影、醇厚民風版、氣象權萬千的元陽,成就了元陽美景!也成就了這么多年的元陽攝影熱!元陽以其壯觀的梯田,絢麗的民族和民族文化,多彩的民族節日而著稱。元陽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及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1995年,法國人類學家歐也納博士也來元陽觀覽老虎嘴梯田,面對腳下萬畝梯田,歐也納博士激動不已,久久不肯離去,他稱贊: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藝術,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藝術家!...

⑼ 哈尼梯田形成的自然地理環境要素

元陽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壯麗和獨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結構所造成的。元陽位於雲南省南部,而雲南省地形分布的特點是西北高、南部低,從滇西北的中甸、麗江經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納、紅河、文山,海拔漸漸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區常年無夏的寒溫帶、寒帶氣候類型和滇南低海拔地區全年無冬的亞熱帶、熱帶氣候類型。從滇西北到滇南,隨著海拔下降,立體氣候越來越顯著,降雨量也越來越大。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紅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區,降雨量竟達到年均1397.6mm,相應的稻作農耕越來越密集,旱地耕作越來越減少。這就使從滇西北的怒江、瀾滄江、長江水繫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越來越發達,並最終在紅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區形成全省、全國最集中、最發達的梯田稻作區的地理構成環境。其次,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也決定了元陽哈尼梯田必然形成為最壯麗、獨特的奇觀。元陽的地貌特徵是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多為切割中山地類型,即縣內眾山在億萬年中被紅河、藤條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兩側低下,鳥瞰全境,山地連綿,層巒疊嶂,地形呈「V」形發育,高下之間,壯觀異常。境內最低海拔為144米,最高海拔為2939.6米,海拔高差2795.6米。縣內氣候多屬亞熱帶季風類型,但因地形復雜差懸殊,立體氣候突出。河壩區年均溫度25度,最高氣溫42度,高山區年均溫度11.6度,兩區溫差達13.4度。在由河壩經下半山、上半山到高山區的行程中,要經歷熱帶、溫帶、寒帶的變化,正所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壩峽谷因其酷熱乾旱素稱「乾熱河谷區」,高山區因低溫降雨量大稱為「陰濕高寒區」。河壩區蒸發量大,高山區雲霧密度大、降雨豐富。境內以紅河、藤條江兩大幹流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條,總長700餘公里,水資源總量為26.9億立方米,地表為20.81億立方米,地下水6.09億立方米,可利用1.47億立方米,這些江河就是元陽所有水源的總源頭。低緯度乾熱河谷區常年出現的高溫使江河之水大量蒸發(如南沙地區最大蒸發量1995年竟達2306.5mm)。巨量水蒸汽隨著熱氣團層層上升,在高山「陰濕高寒區」受到冷氣團的冷卻和壓迫,形成元陽年均霧期180天和年均降雨量1397.6mm的狀況,這也是為什麼元陽上半山地區終年大霧籠罩,降雨極其豐富,雲海格處神奇壯麗的原因。

⑽ 有關於梯田的地理知識

梯田是一種分層的丘陵種植區。梯田採用某種措施保障土地保持,防治灌溉
水造成快速地面徑流。世界上許多地區都有梯田。梯田最早出現在史前時期。起初人們清除森林或小山頂,以便種植一些糧食作物,或者作為防禦工事。大致在同一時期,這類梯田開始出現在世界各地。現在世界上梯田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國丘陵山區地帶、菲律賓的呂宋島、日本南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和小巽他群島。其中多是種植水稻的梯田。

梯田 - 作用
梯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產作用十分顯著。梯田的通風透光條件較好,有利於作物生長和營養物質的積累。
梯田 - 分類
黃土高原
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復式梯田等。梯田的寬度根據地面坡度大小、土層厚薄、耕作方式、勞力多少和經濟條件而定,和灌排系統、交通道路統一規劃。

水平梯田
沿等高線把田面修成水平的階梯農田,這是最常見的一種,也是保水、保土、增產效果較好的一種。

坡式梯田
坡式梯田指山丘坡面地埂呈階梯狀而地塊內呈斜坡的一類旱耕地。它由坡耕地逐步改造而來。為了減少坡耕地水土流失量,則在適應位置壘石築埂,形成地塊雛形,並逐步使地埂加高,地塊內坡度逐步減小,從而增加地表徑流的下滲量,減少地面沖刷。許多地方在邊埂上栽桑植果,栽種黃花草等,既鞏固了地埂,增加收益,又提高了水土保持效果。在條件許可時,坡式梯田應改造成水平梯田。

復式梯田
復式梯田指因山就勢、因地制宜在山丘坡面上開辟的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等多種形式的梯田組合。它的修建宜經過統籌規劃,在必要條件下還可配合水平溝等水土保持工程,以提高坡面耕地的保水抗蝕能力。修建復式梯田可更合理地利用土地,節省工程投資和提高水土保持效益。

隔坡梯田
水平梯田與自然坡地沿地坡相同布置,即上一階梯田與下一階梯田之間保留一定寬度的。原山坡地,此坡地也可做下一級水平梯田的集水區,水平梯田上種作物,坡地上種草、集水。水平梯田與坡地兩帶寬度比一般為1:1。
梯田 - 栽培
梯田
梯田是丘陵山區和乾旱地區的基本農田之一,它是順山坡沿等高線修築的階梯狀農田。中國梯田栽培的歷史悠久,分布廣泛。據出土文物考證,在今四川彭水縣東漢時期(公元25年—220年)的古墓中有陶田圖,陶田裡,丘丘相接,好像魚鱗,略呈階梯形狀梯田應修築在25°以下坡地上,田塊的平面形狀,一般沿等高線橫向成長條形。
現在大量坡耕地要修成梯田,主要還是靠人工完成。人修梯田能適應各種復雜的地形條件,便於冬春農閑季節進行,修築梯田的投資少,質量高。梯田的埂坎要佔去一定耕地,使可耕地面積相應減少,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可在埂坎上種植作物,如南瓜、黃花及蠶豆等。
另梯田由於的管理及養護工作是充分發揮梯田作用的重要環節。發現有漏洞、滑塌、沉陷、沖口等問題應立即修補,做到治理與養護並重。[2]
梯田 - 中國
哀牢山梯田
在中國地區梯田主要分布在江南山嶺地區,其中廣西、雲南居多,這是因為這些地方雨水比較多,又多山,梯田依山而建,它是農民長期的勞動成果,是智慧的結晶。其中以雲南哀牢山和廣西 龍勝龍脊梯田叫為出名。
哈尼梯田
雲南多山,亦多梯田,哀牢山哈尼梯田為雲南梯田的代表作,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山嶺雕刻」。
龍勝龍脊梯田
景區是廣西著名風景區,始建於元朝,距今已有近700年的歷史。她是壯族、瑤族勤勞智慧的結晶,她是大地的樂章。
龍脊梯田景區主要分為平安壯寨梯田和金坑紅瑤梯田:平安壯寨梯田有「七星伴月」和「九龍五虎」兩大著名景觀,景色秀美飄逸;金坑紅瑤梯田有「大界千層天梯」,「西山韶樂」和「金佛頂」三大著名景觀,氣勢磅礴,直上雲端。
元陽梯田
整個龍脊梯田景區山青水秀,瀑布成群,春如層層銀帶,夏滾道道綠波,秋疊座座金塔,冬似群龍戲水,四季各有神韻。這里的壯、瑤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青瓦木樓之中,男耕女織,淳樸善良。金竹壯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北壯的楷模;黃洛紅瑤寨獲上海大世界吉尼斯集體長發村之最;龍脊古壯寨至今保留著許多文物古跡。

元陽梯田
元陽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及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元陽縣境內全是崇山峻嶺,所有的梯田都修築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間。以一座山坡而論,梯田最高級數達3000級,這在中外梯田景觀中是罕見的。
元陽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區:壩達景區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魯等連片14000多畝的梯田,老虎嘴景區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畝梯田,多依樹景區包括多依樹、愛春、大瓦遮等連片上萬畝梯田。如此眾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雲海的覆蓋下,構成了神奇壯麗的景觀。這些景區就是目前准備申報世界遺產的核心保護區。

紫鵲界梯田
紫鵲界梯田位於新化縣西部山區水車鎮境內,她周邊的梯田達8萬余畝以上,其地勢之高,規模之大,形態之美,堪稱世界之最。紫鵲界生態環境優美,梯田密集,形態原始,阡陌縱橫,線條流暢,山高水長,板屋交錯,充分展示出梯田的自然美、古樸美、形體美、文化美。
梯田 - 菲律賓

巴納韋梯田
巴納韋梯田
著名的的稻米梯田巴納韋梯田,位於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上,它是當地土著部落人民為了謀生而在裸露的山地上開墾出的土地。幾個世紀以來,伊富高部落人民為了防止土壤流失,不辭辛勞地用一塊塊的岩石壘成一道道的堤壩,直至成為現在被美譽為「通往天堂的天梯」的稻米梯田。

稻米梯田
稻米梯田在整個亞洲並不罕見,但是完全靠人工從呂宋島以北的崎嶇的山脊上開墾出來的稻米梯田唯有菲律賓的稻米梯田。與此同時,伊富高並未融入現代的主流社會,而是繼續從事傳統的農耕生活,仍保持自己的信仰,但所幸的是古時當地人可怕的「獵頭」的習俗現已銷聲匿跡了。
當地的旅遊部門為了發展旅遊業建造了一些風格獨特的旅館,旅客可以在馬尼拉乘飛機到達這些賓館。遊客在此住宿可以體味到當地的民風,能一邊喝著雞尾酒,一邊欣賞到優美的民族舞蹈。喜歡漫步的遊客可以在當地的仿古村落中徜徉,在這里還可以買得到當地著名的木雕工藝品。對於那些更喜歡冒險獵奇的遊客可以游覽巴塔克城附近的一些景點,在這里遊客可以觀賞到一直延伸到山頂的著名的形似圓形大劇場的菲律賓安第斯山稻米梯田。
現在,為了保護稻米梯田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與此同時提高居民的勞動生產能力,菲律賓當局、當地政府會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當地的水文環境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且對針對居民進行了一系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教育。專家認為,對稻米梯田生態系統保護的同時也維系了當地文化、風土民情的源遠流長,這為旅遊景點尤其是世界文化遺產景點的可持續化管理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範例。
梯田 - 評說
有學者將梯田與長城媲美,說它們同是人造奇跡,不同的是:長城是古代皇帝強迫人民修築的,梯田則完全自發修築,經過千年形成規模,一切順其自然。[3]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