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麻扎村所在的吐峪溝地理位置

麻扎村所在的吐峪溝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3-07 02:50:28

㈠ 吐峪溝麻扎村的地理位置


吐峪溝麻扎在地圖上的位置;

㈡ 中國最熱的村子是哪裡呢夏季溫度能達到多少

吐魯番的火焰寄存器是有名的悶熱,不過,來到同一吐魯番的麻扎村的時候,相信你更新自己對熱的認識, 麻扎村位於吐魯番吐峪溝,被稱為中國最熱的村莊。


如果來新疆吐魯番,這是不同的麻扎村絕對是你不能錯過的旅遊景點, 當然,來這里要注意防曬霜和防暑, 這里的紫外線真的很強, 否則,旅行結束後可能會曬黑,不認識自己。

㈢ 現在吐峪溝麻扎村既然收費了,在村裡面拍照行嗎

是否可以拍當地人物,是否可以拍建築?

㈣ 吐峪溝景區都有哪些值得游覽的地方,誰能幫忙描述一下

吐峪溝大峽谷是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種著名宗教歷史文化的交內匯地。今天,容大家看見的吐峪溝千佛洞、吐峪溝霍加木麻扎便是有力的見證。已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吐峪溝麻扎村,是新疆現存的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已逾1700年歷史,至今還保存著維吾爾族最古老的民俗風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稱。村落中古老的生土建築,至今還閃爍著「黃粘土文化」的光芒;是今天海內外穆斯林敬仰神往的聖地,是宗教歷史文化藝術界學者歇足的驛站,是繪畫攝影藝術家寄託夢想的家園。
吐峪溝大峽谷民俗文化旅遊區,古稱為丁谷。該景區一直以險、峻、奇、幽而著稱。它主要由峽谷風光、千佛洞、麻扎和古村落四部分組成。
吐魯番的飲食和烏魯木齊幾乎一樣,從漢族北方的麵食到粵菜、川菜,從地方維吾爾風味小吃到伊斯蘭清真食品一應俱全。如果問到過吐魯番的人最喜歡吃的、印響最深的食物什麼,他們的答案恐怕只能是葡萄及其他水果,在那裡你常常可以將葡萄或其他水果作為主食,一路走一路吃,這種「水果宴」是吐魯番獨具的特色。 此外,絲路綠洲賓館內的清真餐廳味道也很不錯,具有當地特色,價格適中。推薦炒烤肉、炒牙簽肉、拔絲哈密瓜。

㈤ 麻扎村的建築

麻扎村是一座反映新疆東部伊斯蘭文化背景下村落格局形態的典 型代表,對研究伊斯蘭文化和乾旱少雨的沙漠綠洲文化的形成、發展有著重要的實物資料意義。在麻扎村內保存有大量維吾爾民族的傳統民居,全是黃黏土生土建築,均是土木結構,有的是窯洞,有的是二層樓房結構,底層為窯洞,上層為平房,屋頂留方形天窗;有的窯洞是依山依坡掏挖而成,有的窯洞是用黃黏土土塊建成。其特點是經濟實惠、冬暖夏涼、造型美觀。家家戶戶由彎曲和深淺不一的小巷相連,即使從屋頂走也可達到串門的目的。
古老民居的門窗都很古樸,但又蘊藏了深厚的文化。門框上刻有各種紋樣的木雕門鐺,有花卉形狀、幾何形狀和果實形狀。窗框窗格上的紋樣也是多種多樣,都反映了個人的喜好.甚至從門窗的不同製作中,讓人推測出房屋主人過去的職業、愛好或地位。
麻扎村的先民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黃黏土造房,並採用了砌、壘、挖、掏、拱、糊、搭(棚)等多種形式,集生土建築之大成,是至今國內一座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築群,堪稱「中國第一土庄」。吐峪溝千佛洞據調查,是吐魯番地區現存於高昌時期最早、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群。曾發現西晉元六年(296)的《諸佛要集經》寫本以及前秦甘露二年(360)沙門靜志寫的《維摩經義記》等佛典千佛洞窟密度大,種類較多,有禮拜教、僧房、講經堂、禪室。現存有編號洞窟46個,其中9個洞窟壁畫保存較好。溝東區東南第4號窟較為完整,存「廣毗大王」等幾處題記,字體與羅布淖爾晉簡書法完全一致。石窟分正方或長方兩種形制。作正方形穹廬頂,中心設高壇基,四壁有弧度,與中原晉墓形制相近。窟頂畫蓮花,四周畫條幅,條幅中畫立佛之象。穹隆頂外四隅畫有千佛,分左、右、後三壁。壁畫分上、中、下三層,中層畫佛本生故事,上層畫千佛,粗線條畫人物輪廓,圖上有漢文題記;有的窟中央鑿出中心柱,有左右甬道,分前、後室。窟頂有卷頂、套斗頂、穹窟頂等。壁畫題材主要是因緣佛傳圖、立佛、千佛、七佛、禪僧和本生、供養等。佛裝及所繪人物用墨線勾輪廓,具有中原北方地區石窟的某些特點。東南區4號洞窟開鑿時間較早,保存亦較好,窟內塑立佛像,繪坐旨、千佛及天王像等,並繪兩壁畫,側耳室尚存「僧知空」的漢文題記。
吐峪溝干佛洞見證記錄了一段極不平凡的宗教興衰史,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洞內的石窟、壁畫是研究中國佛教文化、佛教美術史、建築史的歷史依據和實物資料,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吐峪溝霍加墓麻扎相傳建於伊斯蘭教創教之初,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此麻扎影響很大,朝拜者除新疆外,還有來自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和穆斯林教徒。
另外,在麻扎村內的清真寺是麻扎村人共同設計參與建造和施工的集體作品,它們既是宗教文化的產物,也是歷史文化的積淀,科考價值很高。

㈥ 麻扎村的介紹

麻扎村位於吐抄峪溝大峽谷南溝襲谷,是吐魯番地區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村子掩映在白楊和桑樹之中,一條不寬的河從北向南穿村而過,沿河兩邊,建著零散的維吾爾族民居。村子裡住著幾十戶維吾爾族人家。宏大的清真寺與雜亂的居室並立於溝谷,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維吾爾族傳統和民俗風情。

㈦ 麻扎村的沿革


根據麻扎村西南約五、六公里的戈壁灘上發現的打制石器可以推定,最晚在新石器時期,麻扎村已是當地土著民族的聚居地。再根據該地沙丘下發掘的古代吐峪溝居民的墓地等多種文物,已證實在趴今二二千六七百午前,吐峪溝南溝口人丁興旺,文明程度很高,是吐魯番地區農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且在發展過程中兼融了流行於原蘇聯境內米努辛斯盆地塔加爾文化。麻扎」是阿拉伯文的音譯,意為「聖地」、「聖徒墓」,主要指伊斯蘭教顯貴的陵墓,麻扎村能夠以「麻扎」命名肯定不是個一般的村子了。吐峪溝全鄉共有7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吐峪溝村下轄3個自然村,麻扎村就是其中一個。吐峪溝麻扎村全稱麻扎阿里蒂村(漢意為麻扎的前方,因該村坐落在著名麻扎吐峪溝阿薩吾力開夫(原為波斯語,意為「住在洞里的人們」)麻扎的前方而得名)。它西距中國地勢最低、氣候最炎熱的新疆吐魯番市約47公里,東距吐魯番鄯善縣城約46公里,是坐落在火焰山南麓吐峪溝大峽谷南溝谷的一個維吾爾族古村落。
在南北朝時,麻扎村稱丁古口。在西漢時期,麻扎村為車師都尉國所在地,後被車師國吞並。車師國分裂為車師前國和車師後國後,現麻扎村屬車師前國。
在早於車師前國時代,佛教已成為車師國的國教。西晉時期,麻扎村開始成為佛教聖地。日本大谷探險隊在麻扎村的千佛洞發現的《諸法要集經》,寫於晉元康六年(296),是西域發展最早有紀年的佛教寫本。
東晉成帝威和二年(327),前涼張駿於高昌故地置高昌郡,下設高昌縣、田地縣。現麻扎村屬高昌縣。
北涼421年,沮渠蒙遜的北涼政權滅西涼,車師前部隸屬劍北涼,今麻扎村隨北涼。
北魏文帝太和五年(481),高昌王組織工匠和佛教徒在丁谷口(即麻扎村)山崖更大規模的開鑿佛教石窟。
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建立高昌縣後,今麻扎村屬高昌國。其後,歷時一百餘年的發展到唐代,麻扎村的石窟寺進入了一個繁榮發展的新階段。有一本保存在敦煌莫高窟的唐代文獻《西州圖經》殘本中,記載了地處麻扎村的「丁谷寺」及一禪院的較詳情況。在唐代,麻扎村屬西州高昌縣。
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西州為吐蕃所破,麻扎村隨屬吐蕃。唐惠孝帝威通七年(866年),北庭一帶回鶻人在首領固俊的帶領下擊敗吐蕃,攻克西州,建立高昌回鶻王國,麻扎村隨屬高昌回鶻國。遼時,麻扎村隨高昌回鶻國屬遼。宋興,又向宋稱臣。蒙元立國,又隸屬之。元末,伊斯蘭教開始向吐魯番盆地傳播。明太祖洪武元年(1391年),東察合台汗國汗禿黑魯·帖木兒之子黑的兒火者即位,1392年前後,他以武力攻佔吐魯番盆地,強制當地居民皈依伊斯蘭教。在這一時期,伊斯蘭教文化和佛教文化在麻扎村發生了慘烈的撞擊。最終,佛教僧侶或亡或敗走,伊斯蘭教從此在此地紮下了根,而麻扎村也是在這一時期得名,它得名的緣由即是在該村安葬了幾個到此傳播伊斯蘭教的先賢。在這一時期,麻扎村所在地又被稱為「禿由」。
清雍正十年(1732年),吐峪溝麻扎村的居民隨額敏和卓東遷瓜州,被安排在四堡。二十三後,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秋收後,又遷回吐峪溝。之後,麻扎村一直歸魯克沁郡王管轄,直到清光緒十年(1884)年「改土歸流」廢除王權,廢除伯克制。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鄯善建縣後,實行台站制,全縣設八台,麻扎村屬吐峪溝台,山鄉約和農官管理民事和政務。
民國22年(1933),取消鄉約制,改區村制,全縣轄3個區。麻扎村屬第二區的吐峪溝村。民國33年(1944),推行鄉鎮保甲制,全縣設3鎮5鄉、74保和1個聯保,共76l甲。麻扎村屬惠悟鄉,為保建置。民國36年(1947),鄯善縣3鎮5鄉合並為2鎮1鄉,下轄24保196甲,麻扎村屬魯克沁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摧毀保甲制,在全縣建立4區16鄉76村。麻扎村屬四區(即吐峪溝區)的吐峪溝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麻扎村屬紅星人民公社1大隊。1978年全縣各公社取消政治色彩名稱,以原地名命名,麻扎村屬吐峪溝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鄉鎮村建置,麻扎村作為一個行政村隸屬於吐峪溝鄉至今。

㈧ 麻扎村的風貌

吐峪溝麻扎村位於吐峪溝大峽谷南溝谷,是吐魯番地區最古老的維吾 爾族村落。村子掩映在白楊和桑樹之中,一條不寬的河從北向南穿村而過,沿河兩邊,建著零散的維吾爾族民居。村子裡住著幾十戶維吾爾族人家。宏大的清真寺與雜亂的居室並立於溝谷,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維吾爾族傳統和民俗風情。村中的小路極像羊腸小道,沒有一條是直的,每戶人家的門口都有一條土路,算是支路,再通向幹路,唯一一條像樣的路是沿著溝底的一條小河形成的大路,但它的寬度也只能通過一輛毛驢車。
村子很安靜,時光在這個村莊里似乎放慢了腳步,恬淡的生活氣息令我的心境不知不覺間沉靜下來。
村子裡一切都是土黃色,土黃的山、土黃的屋,連成一片,遠遠望去,似乎空無一人。當地流傳著這樣的俗語:「土房土房,土坯砌房,不用木材不用磚牆,冬暖夏涼干凈舒爽」。麻扎村全是黃黏土和生土建築,均是土木結構,有的是窯洞,大部分為二層建築,上層為平房,下層則為窯洞,屋頂留有方形的天窗,它的牆有1 米多厚,即使是夏天,這里的人們仍舊蓋著棉被過夜,這樣的建築經濟實惠,冬暖夏涼,造型獨特。古老民居的門窗都很古樸,但又蘊藏了深厚的文化。門框上刻有各種紋樣的木雕門檔,有花卉形狀、幾何形狀和果實形狀。窗框窗格上的紋樣也是多種多樣,反映了個人的喜好。麻扎村的先民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黃黏土造房,並採用砌、壘、挖、掏、拱、糊、搭(棚)等多種形式,集生土建築之大成,是至今國內一座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築群,所以將麻扎村稱為「中國第一土庄」。
維吾爾民居相比其他民族民居更重視室內色彩、室內裝修、傢具與床上用品、家居陳設與家居飾物的選擇,更具藝術性。許多民居在壁龕設計、掛氈、天花彩畫、室內柱廊、石膏飾件上各具特色與創意,是色彩紛呈的個人創作空間,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漫步在村子的小路上,你看不到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只有毛驢車慢悠悠地在小路上穿行;一條從坎兒井引出的小河穿行在村子的中央,河邊綠樹成蔭,孩子們在那裡嬉戲打鬧。村子很安靜,居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逢節日,他們穿上自己認為最漂亮的衣服,齊聚街頭,跳著維吾爾族最古老的「麥西來甫」舞蹈,相互表達節日的問候。
在石油人沒有來吐魯番地區開採石油之前,他們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石油人來到這里後,幫著他們修通柏油馬路,他們的村子成了吐魯番著名的旅遊景點。他們和外界有了交流和溝通,彼此分享著不同文化所帶來的知識與快樂。
這個神秘的古老村落,給人帶來了無限的誘惑,它的文化,它的歷史,它的寧靜,讓人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那溪邊穿著鮮亮的民族服飾洗衣的婦女,那坐在古老的桑樹下頭戴花帽乘涼的白鬍子老人,那在如時光隧道的券頂窯房下散步的蒙紗老嫗,那跟著遊客追逐嬉鬧的天真可愛的維吾爾族兒童,讓人忘卻了都市的喧囂和人生的煩惱,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㈨ 麻扎村的文化

麻扎村是一座反映新疆東部伊斯蘭文化背景下村落格局形態的典型代表,對研究伊斯蘭文化和乾旱少雨的沙漠綠洲文化的形成、發展有著重要的實物資料意義。在麻扎村內保存有大量維吾爾民族的傳統民居,全是黃黏土生土建築,均是土木結構,有的是窯洞,有的是二層樓房結構,底層為窯洞,上層為平房,屋頂留方形天窗;有的窯洞是依山依坡掏挖而成,有的窯洞是用黃黏土土塊建成。其特點是經濟實惠、冬暖夏涼、造型美觀。家家戶戶由彎曲和深淺不一的小巷相連,即使從屋頂走也可達到串門的目的。古老民居的門窗都很古樸,但又蘊藏了深厚的文化。門框上刻有各種紋樣的木雕門鐺,有花卉形狀、幾何形狀和果實形狀。窗框窗格上的紋樣也是多種多樣,都反映了個人的喜好.甚至從門窗的不同製作中,讓人推測出房屋主人過去的職業、愛好或地位。
麻扎村的先民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黃黏土造房,並採用了砌、壘、挖、掏、拱、糊、搭(棚)等多種形式,集生土建築之大成,是至今國內一座保存完好的 生土建築群,堪稱「中國第一土庄」。
吐峪溝千佛洞據調查,是吐魯番地區現存於高昌時期最早、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群。曾發現西晉元六年(296)的《諸佛要集經》寫本以及前秦甘露二年(360)沙門靜志寫的《維摩經義記》等佛典千佛洞窟密度大,種類較多,有禮拜教、僧房、講經堂、禪室。現存有編號洞窟46個,其中9個洞窟壁畫保存較好。溝東區東南第4號窟較為完整,存「廣毗大王」等幾處題記,字體與羅布淖爾晉簡書法完全一致。石窟分正方或長方兩種形制。作正方形穹廬頂,中心設高壇基,四壁有弧度,與中原晉墓形制相近。窟頂畫蓮花,四周畫條幅,條幅中畫立佛之象。穹隆頂外四隅畫有千佛,分左、右、後三壁。壁畫分上、中、下三層,中層畫佛本生故事,上層畫千佛,粗線條畫人物輪廓,圖上有漢文題記;有的窟中央鑿出中心柱,有左右甬道,分前、後室。窟頂有卷頂、套斗頂、穹窟頂等。壁畫題材主要是因緣佛傳圖、立佛、千佛、七佛、禪僧和本生、供養等。佛裝及所繪人物用墨線勾輪廓,具有中原北方地區石窟的某些特點。東南區4號洞窟開鑿時間較早,保存亦較好,窟內塑立佛像,繪坐旨、千佛及天王像等,並繪兩壁畫,側耳室尚存「僧知空」的漢文題記。
吐峪溝千佛洞見證記錄了一段極不平凡的宗教興衰史,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洞內的石窟、壁畫是研究中國佛教文化、佛教美術史、建築史的歷史依據和實物資料,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吐峪溝霍加墓麻扎相傳建於伊斯蘭教創教之初,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此麻扎影響很大,朝拜者除新疆外,還有來自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和穆斯林教徒。

㈩ 新疆的鄯善有哪些讓人難忘的景點

‍‍去鄯善縣庫木來塔格沙漠是一定自要去看看的,其實庫木塔格沙漠在當地人眼裡就是公園,他們都叫沙山公園。到這個地方,你可以感覺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沙漠和城市就是零距離接觸。多少年來,沙不進,人不退。這座城市雖然在沙漠的邊緣,由於特殊的氣候條件,沙漠沒有侵襲城市。‍‍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