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廬山花海地理位置
① 九江在地圖上具體的表示是華中還是華南
你的說法完全有可能。
九江從地理位置上說是屬於華東,江西就屬於華東。
天氣情況並不是單純從地理上來劃分的,九江和武漢屬於同一個氣候區也是可能的。
② 九江瑞昌地震之惑
(只找到一些文獻,可以明確的是屬於淺源地震)
新浪網:您覺得江西九江、瑞昌間發生這次比較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周本剛:主要原因就是隆起和凹陷大范圍之內差異性的活動。
具體看這里:
http://news.sina.com.cn/c/2005-11-26/16528412150.shtml
三,江西省地震活動及地震災害
http://www.weather.org.cn/jzb/yantaoban/dizhengzh.doc
1.地震活動概況
江西省在西晉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就有了地震的文字記載,距今有1700餘年.據查考歷史資料,304~1971年間共記載江西境內地震事件280餘次,確定震中參數(經,緯度)的破壞性地震(震級M≥4級)25次.其中4級地震9次,5~5.9級地震15次,6級地震1次.1971年,江西省建立了地震觀測台網.據地震台網記錄,1971~2004年,江西省境內共發生ML2.0~2.9級地震523次,ML3.0~3.9級地震103次,ML4.0~4.9級地震12次,ML5.0~5.9級地震4次.江西省發生的最大一次地震是1806年1月11日會昌6級地震.
2. 地震時空分布特徵
江西省史料記載和儀器記錄破壞性級地震共29次,地震活動在空間分布上具有緯向不均勻性的特點.若以北緯26.5°和28.5°為界劃分贛南,贛中,贛北三個區域統計,贛南地區共發生破壞性地震15次,最大地震6級;贛北地區共發生破壞性地震12次,最大地震5.5級,地震強度和頻次都略低於贛南地區;贛中廣大地區地震活動稀少,僅發生2次地震,最大地震5級.破壞性地震與江西省境內北北東和北東向活動性主幹斷裂帶關系密切,表現沿斷裂帶成帶分布.贛南地區地震主要沿石城–尋烏北北東向斷裂帶(即河源–邵武斷裂帶中段)分布,會昌–尋烏段是地震活動最強的地方.1806年會昌6級地震,1941年尋烏 5 級地震和1987年尋烏5.5級地震等江西省幾次較大的地震都發生在該地段.贛南的龍南,定南,全南地區位於華南南嶺緯向構造帶與粵北山字型構造的復合部位,河源–邵武斷裂帶中段的西側,是地震活動較頻繁和地震原地重復發生率較高的地方,據史料記載,1577~1949年間,共發生4級以上地震12次.上述地區是華南內陸地震活動頻度和強度較高的地區之一.贛北地區的地震活動主要沿九江–靖安,武寧–銅鼓,白沙嶺等北東–北北東向斷裂以及鄱陽斷陷盆地分布.
1971年以來的中小地震活動空間分布與破壞性地震分布有類似的特點.地震活動以贛南地區最為活躍,全省75%左右的ML2.0級以上地震,80%的ML4.0級以上地震發生於此.其中尋烏–龍南是地震活動相對最強和最為集中的地區,發生了1982年2月25日龍南5.0級地震序列,1987年8月2日尋烏5.5級地震序列和多個4級左右中等地震.贛北地區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贛西北,其中九江–瑞昌–德安交界地震活動相對活躍和集中,發生了1995年4月15日瑞昌–九江交界ML4.9級地震.贛東北地震活動則較稀少和零散,1971~2003年僅發生ML2.0~2.9級地震14次,3.0~3.9級地震3次.贛中地區地震活動水平與贛北地區相當,地震活動主要沿石城–寧都–永豐–宜春北西向分布,地震活動水平主要為ML4級左右.贛南地區地震活動強度,頻度明顯高於贛中,贛北地區,這是江西省地震活動的一個顯著特點.
江西省破壞性地震活動時間分布主要在1562年以後,而在此之前有史料記載的1000多年漫長的時間里,僅有6次地震,顯然史料記載存在大量的遺漏.1562年以來江西省共發生地震23次,20個有震年份,平均每22年有一次中強以上地震的發震年份.贛南地區5級以上地震(組)發生時間間隔較均勻.從1804年尋烏5 級地震和1806年會昌6級地震組,1847年定南5級地震,1888年贛州5級地震,1941年尋烏5級地震,到1982年龍南5級地震和1987年尋烏5.5級地震,地震發生時間間隔為41年,41年,53年和41年,平均時間間隔為44年,即5級以上地震具有約44年等時間間隔活動的韻律性.而贛北地區中強地震發震時間間隔相對較長.
1971年以來江西省年平均發生ML≥2.0級地震19次, ML≥3.0級地震3.6次,.ML≥4.0級地震每2年發生一次.地震活動在時間進程上具有兩大特點:一是3級以上地震成叢活動,二是地震活動的增強與減弱起伏交替.
地震震源深度資料表明,我省地震發生在地殼中的康氏介面附近,但以康氏介面之上者居多,屬淺源地震.
3.地震地質構造環境
江西省大地構造以北東東向萍鄉——廣豐深大斷裂為界,北部是揚子准地台的一部分,以南是華南褶皺系的組成部分,是一個經歷了多旋迴和多期次地殼運動的地區.
晚第三紀末期以來的新構造運動以斷裂的繼承性活動和斷塊差異活動為基本特徵,可劃分出鄱陽湖盆地沉降區,贛東北掀斜抬升區,贛西北斷塊差異隆升區,贛中—贛南大面積抬升區和武夷山斷塊隆升區等5個地面形變單元.現今構造運動除鄱陽湖等繼續下降以外,其餘大部分地區仍以大面積上升為主.
江西省深大斷裂發育,在漫長的地質發展史中,大體上形成了東西向,北東及北北東向和北西向三組斷裂.
東西向構造展布於我省的贛南,贛北兩地.前者屬南嶺緯向構造帶的組成部分,後者為一區域性的東西向構造.主要有"三南"(全南,龍南,定南)--安遠--尋烏斷裂帶和瑞昌--湖口,修水--武寧斷裂帶.
北東及北北東向斷裂是江西省境內最主要的斷裂,規模大,分布廣.有石城--尋烏斷裂帶,贛江斷裂帶,遂川--萬安斷裂帶,大余--興國--南城斷裂帶,永豐--撫州斷裂帶,婺源--余干斷裂帶,萍鄉--廣豐斷裂帶,宜豐--景德鎮斷裂帶,宜黃--寧都--定南斷裂帶,樂安--於都--龍南斷裂帶等.
北西向斷裂主要有鷹潭--余干--吳城斷裂,黎川--撫州--南昌西山斷裂.另外,在會昌--於都,興國車背,吉安固江,宜春渥江等地斷續隱約可見一些北西向線性構造.
北北東,北西向斷裂和東西向構造是江西省中強地震的發震構造,尤其是北北東向斷裂與北西向斷裂或東西向構造交匯的地方,更容易發生破壞性地震.主要構造帶的地震活動具有重發性或多發性.如石城——尋烏斷裂帶有8次,贛江斷裂帶有6次,又如贛西北的北北東向白沙嶺斷裂帶,雖然規模不大,卻發生了兩次破壞性地震.
③ 江西省瑞昌市在地圖上拿個部位
我高中是在瑞昌讀的,瑞昌在九江的西部,瑞昌有個鎮叫碼頭鎮,就在長江邊上,與湖北的武穴隔江相望...從九江到瑞昌半個到一個鍾頭吧,從九瑞大道走,有收費站的,好像是10塊錢,呵呵...
④ 瑞昌大唐新區新聞
6月12日,位於瑞昌市大唐新區境內的廬山花海項目開工建設,標志著九江乃至江西最大的花內卉景觀公園項目容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據了解,廬山花海項目由北京華嚴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約1.2億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投資6000萬元,主要用於土地平...
⑤ 瑞昌的地理
位置
瑞昌是九江市首個縣級市,位於九江市城區西部,距九江回城區只有二十公答里,在九江市城鎮空間布局中處於重要的地位,九江是江西省域的副中心、江西省北大門,自古就有「七省通衢」之稱,在區域發展戰略中佔有重要地位。瑞昌有著廣闊的待開發腹地,為「大九江」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留存充足發展空間,是九江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衛星城市。
地勢
地處幕阜九嶺低山丘陵區,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瑞昌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中部之青山主峰海拔921.6米,為境內之最高峰。
水文
境內河流眾多,以青山為分水嶺,向東、南、西分別流經德安、陽新和市北濱江地區注入長江。
氣候
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大陸溫濕性氣候帶,年平均氣溫17.5℃,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年日照時數2000小時上下,年無霜期240-260天。年均降雨量1614.32mm,最大降雨量2180.3mm(1998年),≥100mm暴雨日年平均1-3天。每年4-8月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63.40%。
⑥ 瑞昌在哪裡
瑞昌:1989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瑞昌撤縣設市,為江西省轄縣級市,由九江市代管。
地理位置:版位權於贛北偏西,長江中游南岸,北襟長江「黃金水道」,東鄰九江,南接德安、武寧,西界湖北陽新,北與湖北武穴市隔江相望, 交通便捷,信息靈通,史有「通衢」之稱
轄區人口及面積:全市總面積1442平方公里,總人口45.6萬,轄21個鄉(鎮、場、街道)。共有18個民族,其中漢族398594人,占總人口的99.94%。
⑦ 瑞昌是那個省!
瑞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銅嶺殷商銅采冶遺址的發掘,刷新了世界銅冶煉的歷史記錄;有良田寺遺址,秦始皇登臨青山巔,程普揮兵桂林崗,蘇東坡題墨亭子山,李自成血戰羅城坂等。 瑞昌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北襟長江「黃金水道」,東連我國對外開放港口城市九江,交通便捷,信息靈通,史有「通衢」之稱。全市總面積1442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轄22個鄉(鎮、場、街道)。 瑞昌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大陸溫濕性氣候帶,年平均氣溫17.5攝氏度,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年日照時數2000小時上下,年無霜期240-260天。 優越的地理位置,充沛的雨量,溫暖的氣候,為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全市耕地面積28.4萬畝,林地面積111.5萬畝,可放養水面12.4萬畝。盛產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芝麻、紅薯、茶葉等。土特農產品薴麻被譽為「綠色金子」,曾獲南洋國際博覽會優質獎,纖維含量高達73.7%,在全國薴麻品種中獨樹一幟。瑞昌山葯,菜葯兼用,早在唐代列為貢品,是營養保健食品中的上乘產品。瑞昌培育的「廬山香」中華獼猴桃是全國同類中的最佳品種,曾多次榮獲農業部金獎,為第十一屆亞運會指定產品。近年,高山逆時令蔬菜異軍突起,形成產業化格局,成為地方經濟新的增長點。養殖業發展迅速,豬、牛、羊畜牧業已趨向規模化;水產養殖,品種繁多,魚、蝦、蟹、鰻魚等水產品年產量達1250萬斤,且開發潛力仍然很大
⑧ 瑞昌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中文名復稱制
瑞昌市(Ruì Chāng Shì)
外文名稱
Ruichang City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華東地區 江西省九江市
下轄地區
碼頭鎮、白楊鎮、南義鎮等
政府駐地
湓城街道赤烏東路
電話區號
0792
郵政區碼
332200
地理位置
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
面積
1442平方千米
人口
46.5308萬(2016年末)[3]
方言
江淮官話、贛語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峨嵋溶洞群,青山森林公園,赤湖,銅嶺商周銅礦遺址,武蛟溫泉等
⑨ 瑞昌市在九江地區怎麼樣
瑞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銅嶺殷商銅采冶遺址的發掘,刷新了世界銅冶煉的歷史記錄;有良田寺遺址,秦始皇登臨青山巔,程普揮兵桂林崗,蘇東坡題墨亭子山,李自成血戰羅城坂等。
瑞昌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北襟長江「黃金水道」,東連我國對外開放港口城市九江,交通便捷,信息靈通,史有「通衢」之稱。全市總面積1442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轄22個鄉(鎮、場、街道)。
瑞昌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大陸溫濕性氣候帶,年平均氣溫17.5℃,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年日照時數2000小時上下,年無霜期240-260天。
優越的地理位置,充沛的雨量,溫暖的氣候,為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全市耕地面積28.4萬畝,林地面積111.5萬畝,可放養水面12.4萬畝。盛產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芝麻、紅薯、茶葉等。土特農產品薴麻被譽為「綠色金子」,曾獲南洋國際博覽會優質獎,纖維含量高達73.7%,在全國薴麻品種中獨樹一幟。瑞昌山葯,菜葯兼用,早在唐代列為貢品,是營養保健食品中的上乘產品。瑞昌培育的「廬山香」中華獼猴桃是全國同類中的最佳品種,曾多次榮獲農業部金獎,為第十一屆亞運會指定產品。近年,高山逆時令蔬菜異軍突起,形成產業化格局,成為地方經濟新的增長點。養殖業發展迅速,豬、牛、羊畜牧業已趨向規模化;水產養殖,品種繁多,魚、蝦、蟹、鰻魚等水產品年產量達1250萬斤,且開發潛力仍然很大。
瑞昌礦產資源極為豐富。金屬礦產以金、銀、銅為主,鐵、錫、鉛、鋅、鉬、鈷、鎂儲量也很大。黃金生產名列全省榜首,享有「萬兩黃金市」之譽,現已探明凈黃金儲量達80噸,礦點56個。儲量在2號以上的礦點就有7個,且埋藏淺,品位高(5.3克/噸左右)。非金屬礦產主要有大理石、白雲石、方解石、滑石、石灰石、雲灰岩、煤、硫、鎂質粘土、瓷土等。以大理石為主的石材資源儲量巨大,已探明儲量3.5億立方米,主要分布於南義、夏畈、黃金、橫立山等鄉鎮。產品遠銷全國各地。石灰石儲量25億立方米以上,全市大部分鄉鎮均有蘊藏,尤其是碼頭鎮儲量大,質量好,目前已成為亞東水泥廠年產150萬噸水泥的原料基地。與金屬礦伴生的硫礦儲量也很大,僅武山銅礦區、洋雞山金礦區已探明儲量就有1246萬噸。夏畈鎮的鎂質粘土,范鎮、南義的瓷土資源有待開發,前景看好。
瑞昌市是江西省重點工業縣市之一。江西銅業公司武山銅礦、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江洲造船廠、九江船用機械廠、江西航海儀器廠、寶鋼集團人民機械廠、江西油嘴油泵廠等一批中央、省、九江所屬大中型企業雲集瑞昌,其技術力量雄厚,設備精良,基礎良好。市屬企業大膽改革,激活機制,產銷兩旺。目前已形成紡織、機械、建材、礦冶、食品、化工、造紙等眾多門類工業體系,其中礦冶、輕紡、機械、建材已成為四大支柱產業。台商投資的江西亞東水泥廠,總投資28億元人民幣,遠景目標年產量600萬噸,是建材業中的一艘航空母艦。水泥壓力管、煙花、山葯面、木螺釘產品榮獲省優部優;「瑞亞」板雞榮獲世界金獎;竹編工業、根雕家什、壁爐、刀剪等一批產品走出國門,銷往世界。
瑞昌擁有大量的人力資源和閑置資產。一般技術人員1600人,高中級職稱400人,其中高級200人,各行業的熟練工人5000多人,具備相當的研製和設計能力。僅駐市廠礦一塊,閑置資產近億元,閑置廠房近2萬平方米。經過近40年的發展,其產品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優勢和品牌優勢。這些國家部委定點生產企業及其產品,急待鞏固和發展。
瑞昌山水秀麗,旅遊資源富饒。峨嵋溶洞群幽險奇特,規模宏大,被稱為「江南第一洞」;青山省級森林公園天然麗質,景跡繁多,蔥郁古樸,渾然天成,與廬山遙相呼應,堪稱姊妹山。自古就是有名的道教聖地,也是休閑避暑的理想處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銅嶺殷商銅采冶遺址,是迄今世界上最早有木枝護的采冶遺址,可以開發成集考古與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赤湖一碧萬頃,漁歌晚照,風光旖旎,是游覽的好去處,也是有名的水產寶庫。
瑞昌投資環境優越。
交通便捷。初步形成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北濱長江水道,東距開放港口城市九江32公里,水上運輸通漢達滬,並直開日本、香港、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航線。南武(南昌至武漢)鐵路貫穿全境,連通鷹廈線和浙贛線,直接京廣線和京九線。九界公路、九武公路兩條省道分別與316、315國道交織貫通。距九江機場45公里,現已開通北京、惠陽、廣州等地航線,即將開通上海、福州、廈門等新航線,並承辦不定期客貨包機業務。
基礎設施完備。使用華中電網供電,電力充足安全。市內建有110千伏和220千伏大中型變電站各1座,適應了經濟發展的需要。境內地下水資源豐富達標,城區日供水能力2萬噸,並正在建設一座2萬噸的新水廠。通訊發達,已擁有程式控制電話4萬門,並擁有光纜、微波等現代化通訊手段,可提供圖象傳真、電傳、行動電話等服務,開通了國際互聯網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