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公鄉地理位置
⑴ 江蘇省的地理位置
江蘇省地處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和長江、淮河下游,東瀕黃海,北接山東、西連安徽,西北與河南接壤,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海岸線長1000多千米。江蘇,得名於清朝江寧府和蘇州府二府之首字,簡稱「蘇」。省會城市為南京。江蘇傍江臨海,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11%的土地上,全省常住人口7600.1萬人。連綿近1000公里的海岸線擁抱著約980萬畝的黃金灘塗。江蘇境內平原遼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在此橫卧,歷史上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江蘇歷史悠久。這里是中國吳文化的發祥地,早在數十萬年前南京一帶就已經是人類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現了原始村落,開始了原始農業生產。3000多年前,江蘇青銅器的冶煉和鍛造,已達到很高的技術水平。公元3-6世紀,南京成為中國南方的經濟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紀以後,全國經濟重心南移,有所謂「天下大計,仰於東南」的說法,揚州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城市。公元14-17世紀中葉以後,蘇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為我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祥地。19世紀末葉,繅絲、紡織、麵粉、採煤等近代工業,在無錫、南通、蘇州、常州、徐州等地陸續興起。此後,江蘇的經濟、社會發展在中國一直名列前茅。
⑵ 請問中國的豆豉之鄉是哪裡請具體說明哪個省哪個市哪個縣!!
這個不好說,公說來公有理,婆說婆有源理,有人說陽江豆豉,有人說羅定豆豉,更有甚者說的沒有聽過的,不過臨沂的八寶豆豉曾經也是貢品,當然,前兩者也聞說是貢品,不知是真是假。你這問題就好比問哪裡是稻米之鄉,哪裡是小麥之鄉,家家戶戶都會弄、都會種,不見得「之鄉」呢!以上是愚見,若有學識淵博之士,萬望告知小弟!也好讓我增長下知識!
⑶ 江谷鎮的地理位置
江谷鎮位於四會市的中部偏北,距市區19公里,省道四清公路貫穿全境,南北與下茅專、地豆鎮屬相連,東西和龍灣(已與下茅合並)、江林鎮(已與江谷合並)接壤,是四會市省定重點建設中心鎮,也是四會市最大農村集鎮之一。
⑷ 河北省邯鄲市磁縣辛庄營鄉北豆公申通快遞的具體位置
你是那個村的?那個快遞在路南北斗公村西面。
⑸ 中國的地理位置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
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5)豆公鄉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地理特點:
地形多種多樣。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雄偉的高原、起伏的山嶺、廣闊的平原、低緩的丘陵,還有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的大小盆地。陸地上的5種基本地形類型,中國均有分布,這為中國工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條件。
山區面積廣大。通常人們把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稱為山區。中國山區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2/3,這是中國地形的又一顯著特徵。
山區面積廣大,給交通運輸和農業發展帶來一定困難,但山區可提供林產、礦產、水能和旅遊資源,為改變山區面貌、發展山區經濟提供了資源保證。地勢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
⑹ 鑒洋湖的地理位置
台州依山面海,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境內地貌多樣,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海灣、島嶼均有分布。西北山脈連綿,千米峰巒迭起,山地丘陵占陸域面積的2/3。東南丘陵緩延,平原灘塗寬廣,河道縱橫,沿海海岸曲折,港灣眾多,島嶼星羅棋布。
黃岩區的地貌結構可概括為「七山一水兩分田」。東部屬於溫黃平原,為豐饒的魚米之鄉;西部為丘陵山地,主要山脈有括蒼山支脈和北雁盪山余脈。在新地質構造喜馬拉雅期運動之後,黃岩區形成西升東降。西部山區呈年輕山地特徵,東部為下降區,有100多米疏鬆第四紀(約二三百萬年前)沉積物,形成海積平原,約佔全區面積三分之一,是重要農業區。院橋鎮為五六千年的老海積區,成陸前經湖沼變遷,1米剖面有腐泥層,沼鐵礦層、青泥層,稱古淺育體。
鑒洋湖位於院橋鎮東南部,位於水網平原區,屬於溫黃平原的一部分,以濕地、水網、農耕地為主。湖區四面環山,其中北部有獅子山、雞籠山、馬山、西林嶺(老鷹山),南部則是連綿的溫嶺天皇山。周邊山地森林覆蓋率接近超過60%,生態環境良好。 台州境內河流眾多,主要有兩大水系,即椒江水系和金清水系。鑒洋湖屬金清水系,總面積1.25平方千米,為黃岩區最大內湖,也是台州市最大的內陸濕地。與湖體相連的主要河流有東南中涇、西南中涇和山水涇。南中涇寬15~22米,長12千米,為黃岩區南部排水的主要通道;山水涇寬21~30米,長13.65公里,是排泄太湖山區洪水入金清港的主要河道。其中,鑒洋橋以下至路橋河段上大下小,洪水宣洩不暢,兩岸地勢低窪,澇災頻繁。
台州市地下水分布可按照地下水資源的儲量分為富水區、較富水區、貧水區和極貧水區四大類,其中鑒洋湖所處區域為貧水區。 地處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7℃,1月份平均6℃,7月份平均27.8℃,常年3月14日為終霜期,11月29日為初霜期,平均無霜期259天。冬季受西北氣流影響,多晴朗寒冷,冷空氣南下時常出現劇烈降溫和西北大風。春季冷暖氣團交鋒頻繁,時冷時熱。初夏,因北方冷空氣與南來暖濕氣流相遇,勢力均等,形成梅雨天氣。進入7月盛夏後,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除局部雷陣雨天氣外,多晴日天氣,溫度高,日照多。秋季降溫較快,中秋後天高氣爽,俗稱「小陽春」。
植物資源 鑒洋湖植物資源豐富,根據生物多樣性調查報告,主要包括維管束植物139科389屬538種(包括種下等級),其中蕨類植物17科22屬33種,種子植物122科367屬505種(裸子植物9科17屬21種,被子植物113科350屬484種)。野生植物352種,栽培植物186種。含10種以上的科有:禾本科(56種),菊科(41種),豆科(29種),薔薇科(23種),百合科(14種),莎草科(13種),蓼科(12種),大戟科(12種),茜草科(12種)。同時,鑒洋湖共擁有國家Ⅱ級保護植物4中,主要有金蕎麥(Fagopyrum dibotry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野大豆(Glycine soja);花櫚木(Ormosia henryi)。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植物有1種,即花櫚木。
鑒洋湖植被類型可分為針葉林、闊葉林、灌草叢、水生植被、栽培植被5個植被型組,暖性針葉林、針闊混交林、竹林、低山灌草叢、挺水水生植被、浮水水生植被、果園、苗圃、作物田9個植被型,以及23個群系組、28個群叢。
動物資源 鑒洋湖生態環境良好,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類型多樣。蘆葦、淡竹、楊柳遍布,野生鷺鳥、白鷗飛翔於煙波,人稱「黃岩的沙家浜」。據生物多樣性調查統計,鑒洋湖地區已知動物包括鳥類,獸類,爬行類等共計114種。其中鳥類42種,占浙東南地區鳥類分布總種類的10.12%,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種一種,國家二級保護種2種,省級重點保護10種;獸類11種,國家二級保護的2種,省重點保護1種;爬行及兩棲類共7種,國家二級保護1種,省重點保護2種;魚類、軟體類共16種;甲殼類共4種;昆蟲類共34種。
鑒洋湖是距今約2000年的古海灣演變而成的瀉湖,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清《光緒黃岩縣志》引《山水記》:「鑒洋湖,在三十九都雞籠山下,修廣二千畝許,縱一里、橫五里,為東南巨浸。中有沙洲蘆荻,鵁鶄鸂鷘翔舞其際。水多銀魚,長寸存,如小薤葉,色如白銀,味最美。擊楫中流,恍如剡中風味」。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縣人御史楊晨與尤濤、南舜譜等發展實業,在這里主持圍湖築堤,種桑養蠶,並在湖中建造了一幢西式別墅,以陶淵明《歸去來辭》中「依南窗外寄傲」意為「寄傲軒」。「寄傲軒」四周植以名花異木,並於南側構成一座玲瓏剔透的湖心亭。「門外湖光十里碧,座中山色四周青」曾這樣形容「寄傲軒」。進士楊晨晚年曾歸隱於此,著書、垂釣於湖畔。每年三月三佳節,楊晨、舉人南舜譜等「九老會」在此吟詩作賦。文人雅士常游吟詩,有「橋橫群誰合,山斷夕陽疏」之句。
建國以後填湖之風更勝,鑒洋湖先後作為勞改農場和魚種場,不斷的圍堤挖塘使得上下兩湖河港逐漸相連,湖面逐漸縮小,南部基本消失。今湖東西長約2500米,湖面已演變為寬數米到數十米不等的河道港汊,水面面積僅約0.7平方公里(約合1000畝)。 鑒洋湖有著2000多年的演化和發展歷史,從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的物質文化遺產。目前,規劃區內現有資源主要包括歷史遺跡和鄉土景觀兩大類。
歷史遺跡方面主要包括古橋、古廟,以及古遺址等,其中最有價值的是鑒洋橋。鑒洋橋由鎮鎖、洚洋2石橋組成,鎮鎖橋位於下湖,分南北兩座,長135米,寬2.5米,南座3孔,北座1孔,兩座之間與南北引橋略呈弧形,造型獨特,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重建,現已申報省級文保單位;洚洋橋位於上湖,長60米,寬2.5米,3孔。兩橋均為鑒洋湖南北交通樞紐,鎮鎖橋更是溫黃古驛道必經之路,與峻峭挺拔雞籠山形成湖光山色飛橋景觀。此外,位於雞籠山的楊府廟、半山廟、山城寨遺址,以及業已消失的寄傲軒和湖心亭,都具有一定的區域影響力。
鄉土景觀方面主要包括體現鑒洋湖地方特色的養殖塘、圩田、果園、民居,以及展現鑒洋湖自然風光的河湖濕地。有些富有特色的濕地景觀甚至被當地人給予了傳說和寓意,如後繼娘墳、水牛背、十畝圍、圍珠等。 鑒洋湖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不僅反映在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更反映在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主要包括歷史傳說、詩詞文學、民間藝術、民間習俗等。
歷史傳說方面幾乎涵蓋了鑒洋湖的一山一水,一橋一木。其中以鑒洋湖、雞籠山和鑒洋橋的傳說居多,並且版本多樣,娓娓動聽,反映了鑒洋湖文化的多樣性。
詩詞文學方面,以清光緒楊晨最為著名。楊晨(1845—1922年),名保定,字定孚,又字蓉初,晚號「月河漁隱」。由楊晨、南舜譜組建的「寄傲軒」文人團體——「九老會」,每逢農歷三月三,九月九,諸會員聚集於此,吟詩作賦,交流作品,編纂成冊,並有《湖墅昌和集》與《生辰昌和集》留世,共收錄詩文365首,今已遺失。僅部分詩篇傳於民間,得以保留。
此外,以圩田間作為代表的農業耕作方式,以舞獅為代表的民間舞蹈,以泥塑為代表的民間手工藝,以楊業誕辰日為代表的民間廟會,以及各村定期舉辦的集會和戲曲演出,都是鑒洋湖地區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的重要體現,是「活」的文化遺產。 雞籠山與鑒洋湖
雞籠山,坐落於距市區20公里的鑒湖北岸,海拔164米,頂部高聳,相傳古時有鳳凰(錦雞)飛入山上岩洞不復出而得名雞籠山。
雞籠山東南山崗上有一塊平地,人稱「四鼓坪頭」,地面開闊,坡外陡峭,宋代馬方曾在此設寨,古代有義軍的石牌坊、古城和台門、大廳等建築。
雞籠山的山頂和山腰都有一座楊府廟,祀北宋名將楊業父子,每逢五月十八楊老令公壽誕,水陸兩路香客絡繹不絕。
山北有始建於三國·吳·孫權赤烏年間建的寶輪寺,寺前一石碧色,如逢其潤澤有光,則天必雨。正是古人講的「礎潤而雨」。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縣人御史楊晨與尤濤、南舜譜等發展實業,在這里主持圍湖築堤,種桑養蠶,並在湖中建造了一幢西式別墅,以陶淵明《歸去來辭》中「倚南窗以寄傲」意命湖墅為「寄傲軒」。四周植以名花異木,並於南側構有一座玲瓏剔透的湖心亭。「門外湖光十里碧,座中山色四周青」,楊晨晚年曾歸隱於此,著書、垂釣於湖畔。每年三月三佳節,進士楊晨、舉人南舜譜等「九老會」在此吟詩作賦。
鑒洋湖原有水面2000餘畝,隨著時間的推移,湖面逐漸縮小,現今水面尚有1000餘畝,湖上還留有建於明末清初的兩座古橋。鎮鎖橋和洚洋橋。兩橋為縣西南交通樞紐,與峻峭挺拔雞籠山形成湖光山色飛橋景觀。
洚洋橋
洚洋橋,在湖西端,長60米,寬2.5米。兩座石橋,與長堤相接,古色古香,造型奇特,結構別致,為古老的鑒洋湖增添了秀麗的色彩。
鎮鎖橋(又名鑒洋橋)
鎮鎖橋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雞籠山東北的寶輪寺僧人募化重建。
全長138米,由三座不同體量石樑橋及引橋堤壩構成。堤壩式連體石樑橋橫跨鑒洋湖,呈東西走向。子橋分別位於主橋東西向轉彎處。主橋——三孔石樑橋,長16.5米,寬2.1米。主孔跨度4.70米。橋面由長條石呈縱向並列鋪砌。至六層呈疊澀出檐狀作縱橫承托橋面條石。橋面南北側由望柱,欄板相連,望柱柱頭雕刻獅子,猴子,以及仰蓮及覆蓮。橋面欄板刻有楷體「鎮鎖橋」三字。由主橋向東西向拓展的引橋堤及二座子橋——石樑橋。隨橋堤坡度向前延伸。子橋建築形制與主橋類同。堤壩型石樑橋,以其新穎的藝術造型構思,把橋與長堤有機地融為一體。同時,它又是一座集歷史、人文、鄉土風情間的古橋梁。鑒洋湖,素有湖面六千畝之稱,湖面寬廣邁闊,湖水清澈。數百年來,為有效遏制水災,在此構築一道堤壩型石樑橋,即能攔截太湖之水,又能關注這一帶的「風水」,體現出古人造橋工藝與風俗完美結合的神韻。
⑺ 黃驊的地理位置
行政區劃
黃驊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渤海、南近山東、西界滄州、北倚京津,轄9個鄉鎮、327個行政村,總面積2251平方公里。人口48.4萬。處於東北亞經濟圈的中部位置和「環渤海,環京津」的雙環紐地帶,是新歐亞大陸橋的東橋頭堡,現已成為華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自然資源
黃驊物產豐富,自古以「漁鹽之利雄天下」而著稱。海岸線長55公里,水產品年產量占河北省水產品總產量的45%,生產的三十多種海產品尤以對蝦、銀昌魚、梭子蟹最為名貴。鹽業發達,原鹽品質優良,是享譽海內外的「長蘆鹽」生產區。種植業以小麥、玉米、大豆、高梁為主,蘋果、鴨梨、金絲小棗等品質優良,冬棗享有盛譽。由於土地廣袤、水草豐茂,發展畜牧業和房地產旅遊資源開發業前景十分廣闊,境內的「驊南淀」「驊北淀」是游獵的天然場所。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是大港油田的主要產區,地熱資源開發潛力很大。
基礎設施
黃驊投資環境優越,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總容量1000萬立方米、日供水3萬噸的水場工程已竣工並實現供水,水場的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城區的供水條件和供水質量。在實現了南北電網雙向供電後,又新建了一座220千伏變電站、四座110千伏變電站和六座35千伏變電站。目前,境內形成了完整的公路、鐵路、海上運輸體系。海防公路、205國道(山海關到廣州)和307國道(歧口到銀川)縱橫貫通黃驊全境,石港高速公路2001年石家莊-滄州段能夠鋪通,2002年全線鋪通。鐵路運輸由黃滄(黃驊到滄州)地方鐵路與京滬線接軌,進而同全國鐵路網連接,朔黃鐵路即西煤東運鐵路通道,全長820公里,近期運量3500噸,遠期運輸能力1億噸,2001年7月全線鋪通。
黃驊大港
黃驊大港位於渤海灣軸心區,系我國跨世紀特大工程——西煤東運新鐵路出海口,一期工程投資51.16億元,建成5萬噸級泊位兩個,3.5萬噸級泊位一個,年吞 吐能力3000萬噸,2001年7月-12月分期投產,兩個1.5萬噸級雜貨泊位,也將同步建成;二期工程擬建三個3.5萬噸級、一個5萬噸級泊位,年吞吐能力達到6000萬噸;遠期達到1億噸規模。全市通訊實現了數字程式控制交換自動化並與全國並網,可直接世界各地,傳真、無線傳呼、行動電話已開通使用,電話裝機容量達2.5萬門。
經濟發展
黃驊經濟發展迅猛。1988年國務院批准黃驊市為沿海經濟開放區以來,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各業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全市已形成工業、鄉鎮企業、海洋產業、農業四大經濟支柱產業,國民生產總值、農民人均純收入和財政收入在全省各縣市中居於前列,「八五」期間居河北省綜合經濟實力「十強」縣市行列,九六年在全省排位第五,是「中國名星縣市」百顆星之一,被列為全國綜合改革試驗市。
發展前景
在九十年代我國對外開放的戰略格局中,環渤海地區是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後,新的重點開放區域,黃驊位於環渤海、環京津、環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位置,輻射內地、帶動周邊的作用非常明顯。隨著國家跨世紀工程-西煤東運第二條大通道神華工程的立項興建,必將把黃驊推上一個令世人矚目的位置。可以斷言,不久的將來,黃驊做為一顆絢麗多彩的渤海明珠,將成為冀、晉、陝及內蒙等區域對外開放的窗口,黃驊這塊黃金寶地也將更加炙手,我們熱誠歡迎各界朋友、有識之士來黃驊參觀考察、投資興業、大展宏圖。
⑻ 延安的地理位置
延安市位於陝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西安以北371千米。北連榆林,南接關中咸陽、銅川、渭南三市,東隔黃河與山西臨汾、呂梁相望,西鄰甘肅慶陽。市境介於北緯35°21′-37°31′,東經107°41′-110°31′之間,總面積37037平方千米。
延安市,陝西省地級市,是天下第一陵—中華民族始祖黃帝陵寢黃帝陵所在地,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東西寬256千米,南北長236千米,總面積37037平方千米,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
(8)豆公鄉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延安的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延安市位於黃河中游,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延安地貌以黃土高原、丘陵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於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點在吳旗縣五穀城鄉的白於山頂,海拔1809.8米;最低點在宜川縣集義鄉猴兒川,海拔388.8米,相對高差1421米。
氣候特徵
延安市屬於暖溫帶半濕潤易旱氣候區,全年氣候變化受制於季風環流。 延安市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次年2月為冬季。春季乾燥少雨,氣溫回升迅速,氣候多變,有大風、揚沙天氣。季內降水占年總量的17%,3月平均氣溫4.5℃,5月平均氣溫16.9℃,最高可達36.5℃,遇較強冷空氣侵襲時,最低氣溫可降到0℃左右,出現霜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延安
⑼ 川沙縣的地理位置
川沙縣第四系覆蓋頗厚。地質鑽探和地球物理探測揭示,川沙地層序列由下而上為:侏羅紀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積岩系,第三紀陸相火山岩系以及第四紀的粘土、砂礫等鬆散堆積。基岩埋深,一般為300~350米,金橋地區最淺處227米,合慶周圍最深處396米。
上侏羅統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積岩系分布十分廣泛。勞村組為紫紅與灰白色相間的凝灰質砂岩、流紋質凝灰熔岩等,廣見境內西部、南部地區;黃尖組為安山岩、安山質火山碎屑岩等,廣見於境內中部、東北部地區。勞村組和黃尖組的空間分布與火山構造、區域性斷裂構造有密切的關系。
上第三系中新統白龍港玄武岩,以橄欖玄武岩為主,夾有深灰、棕色粘土和砂礫石,沿斷裂呈串珠狀產出。玄武岩全岩K—Ar年齡為18.7Ma和26.7Ma。主要分布在青墩、白龍港、施灣一帶,分布面積數十平方公里,厚度大於250米。
第四紀地層,由北蔡至蔡路逐漸加厚。根據氣候地層學原則,以岩石地層為基礎,綜合孢粉、微體古生物等標志,可將第四系劃分為四個統:下更新統、中更新統、上更新統和全新統。這套疏鬆地層的發育和結構,在由下而上的縱向上,岩性變化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可劃分二大層:下部「雜色層」,埋深約在150米以下,以褐黃色為基本色調的雜色粘土,與灰白、褐黃色砂、礫組成互層;粘土多具硬塑性,砂、礫則為鬆散或弱膠結。屬第四紀早更新世的陸相沉積。上部「灰色層」,埋深約在150米以上,以灰色為主的亞粘土,與淺灰、黃灰色砂組成互層;亞粘土多具軟塑性,砂呈鬆散狀。為中更新世以來海陸相交替沉積。第四紀期間,川沙古氣候經歷了八次明顯的冷暖變遷,導致了古地理和沉積相的演變。早更新世晚期以來,歷次溫暖期均伴隨海水進侵,沉積了六個海相層;寒冷期時海水退出,沉積了河湖相層。 一年四季變化明顯,季節的劃分以五天的平均氣溫低於10℃的為冬季,高於22℃的為夏季,10℃~22℃為春季和秋季。
春季:4月1日~6月4日,共65天;夏季:6月5日~9月22日,共110天;秋季:9月23日~11月26日,共65天;冬季:11月27日~次年3月31日,共125天 。
春季氣溫回升緩慢,且具跳躍式升高,冷空氣活動較頻繁,天氣變化過程較多,俗謂「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經常出現連陰雨、日照少、倒春寒等天氣。
夏季前期有一段黃梅雨,一般在7月上旬出梅,7、8月份是盛夏高溫季節,為一年最熱時期,有一段伏旱,降水主要是局部地方性雷陣雨和台風雨。
秋季前期有一段早秋雨,10月開始一般是秋高氣爽的天氣。
冬季一般以冬旱為主,但也有濕冬出現。1月中旬到2月上旬是最冷時期。 獸類:鼠,有褐家鼠、小家鼠、鐵鼠。水獺。蝙蝠。黃鼬,穴居,竹園田野均有。豬獾,穴居墳墩、土堆之中,50年代平整土地後已稀有。虎,據舊志記載,縣境高橋寶山和老護塘側六團地,明代有虎。
禽類:雁、燕子、鳧、雉、鵪鶉、鴿、雀、斑鳩、布穀鳥、畫眉、白頭翁、鸕鶿、黃鸝、啄木鳥、烏鴉、喜鵲、杜鵑、鸛。
魚類:本縣內河淡水魚類有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團頭魴翹嘴白、鱸魚、塘里魚、鯔魚、旁皮魚、黃鱔、鰻鱺、泥鰍。貝類有螺螄、黃蜆、三角帆蚌、褶紋冠蚌、背角無齒蚌等。
兩棲、爬行類:兩棲動物有青蛙、金線蛙、雨蛙、蟾蜍等。爬行動物有龜、鱉、青梢蛇、秤星蛇、四腳蛇、赤練蛇、蝮虺蛇、壁虎等。環節動物有蚯蚓、水蛭、蝸牛等。
昆蟲:野蠶、蜂、蟋蟀、螳螂、蟬、螻蛄、蚱蜢、豆蠋、蝴蝶、尺蠖、蛓、蝥、天牛、斑蝥、螢火蟲、土鱉、蟻、牛虻、蜻蜓、蜈蚣、蠅虎、蟢子、壁錢、蠅、蚊。 樹木:有槐、杉、楊柳、皂角、冬青、檀、楓楊、桑、柘朴、枝楊、榆(俗名櫸榆)、黃楊、扁柏。
竹類:有燕竹、黃金間碧玉竹、篾竹、黃菰竹、紫竹、壽星竹、鳳尾竹、飛白竹、天竹、護居竹。
葯用植物:野生中葯材,主要有白術、何首烏、菖蒲、麥門冬、香附、天花粉、紫蘇、車前子、天南星、旋覆花、半夏、高良姜、紫花地丁、山慈菇、香薷。
雜植類:有絲草、甘稞、王帚、蒲、茭、荻、蒲公英、野莧、川穀、茳草等。
⑽ 求利辛縣的具體地理位置
利辛縣,位於安徽省北部,2000年從阜陽劃屬安徽省亳州市. 利辛縣位於亳州市東南部,北鄰渦陽,南連潁上、鳳台,東靠蒙城,西接潁東區、太和縣。地處東經115°54′—116°31′,北緯32°51′— 33°27′之間。自然坡降很小,西北略高,東南略低。縣轄26個鄉鎮、668個村居民委員會,7182個村民小組,耕地11.70萬公頃,全縣總人口 142萬人(2006年),其中農業人口佔93.74%。 [編輯本段]自然生態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次之東北風,夏季主導風向東南風。年均氣溫14.8℃,無霜期215天,年均日照時數2223.4小時。年均太陽輻射總量124.7千卡 /cm2,年均降水量823.9毫米。
利辛河渠縱橫,道路交織,四通八達,水陸稱便。縣境內有骨幹河道4條、大溝53條,總長750公里,通航106公里,兼收蓄泄漁航之利。西淝河,古稱夏肥水,自西北而東南蜿蜒 穿過縣境中部;芡河,古稱沙水,亦稱濮水,自西北而東南逶迤流經縣境東部;阜蒙河,1958年開挖人工河道,橫跨縣境中部;茨淮新河,70年代開挖人工河道,自西而東貫通縣境南部。茨淮新河上,闞疃樞紐8項工程結裾聯袂,拔地而起,控馭南北,蔚為壯觀;兩岸青堤綠水,帆船絡繹,鳥語陣陣,漁火點點,呈現一幅美麗的圖畫。縣境內有主幹線公路6條、支線公路23條,總長 461.4公里。S202線省道,自東北而西南穿過縣境西部,阜蚌公路自西而東橫穿縣境中部,成為重要交通動脈。
界阜蚌高速公路建成並投入運行,極大地方便了利辛與外界的聯系。另有鄉村道路412條,總長1581公里,可行駛中型機動車輛。濉阜鐵路,直穿縣境,設置4個火車站,為運送旅客、集散工農業半成品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