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思茅在南糯山相對地理位置

思茅在南糯山相對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3-06 05:43:15

A. 雲南普洱在那裡

雲南普洱茶產區之茶山匯總:

曼撒
曼撒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境內,距易武鎮二十公里,與寮國僅一界之隔,乃古六大茶山之一。茶區內地形復雜、落差大,海拔最高為一千九百五十米,最低則為七百五十米。曼撒土質肥沃,是發展優質高產茶園的好地方。
據史料記載,清朝乾隆年間,曼撒茶葉年產在萬擔以上。在鼎盛時期,曼撒老街長達數百米,人口多達三百戶,車水馬龍,往來雲集。後來同治、光緒年間的幾場大火毀滅了這個繁榮的小鎮,其地位逐漸被易武鎮取代。曼撒茶山的茶葉屬喬木大葉種,茶葉肥碩寬大,滋味甘甜醇郁,茶氣渾厚,被認為是普洱茶中雄性之美的代表。

莽枝
莽枝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境內,傳說是諸葛孔明埋銅(莽)之地,因此取名莽枝。莽枝茶山面積不大,但茶葉質量較好。在鼎盛時期,莽枝茶山年產茶葉達萬擔之多。現在,從茶山上那塊立於乾隆十一年的碑刻文中,尚可依稀感受到當年茶山興旺發達的景象。由於種種原因,莽枝茶山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期開始荒蕪,直到八十年代才又開始重現光彩。莽枝茶山的茶葉屬喬木中小葉種,湯色呈深橙黃色,入口較苦澀,回甘強烈、生津快,香氣清爽怡人。

倚邦
倚邦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象明鄉境內,古六大茶山之一。倚邦在傣族語中被稱為「唐臘」,即茶井的意思。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三百六十平方公里的面積幾乎全是高山。
明末清初石屏人開始落居倚邦,建茶號。清朝的貢茶即以倚邦茶為主,可以說普洱茶之名從倚邦開始。清朝中後期,普洱茶制茶交易中心轉往易武,倚邦漸趨沒落。近年來普洱茶再度興起,倚邦這座古代茶葉重鎮,又重新獲矚目。倚邦茶山的茶葉屬喬木小葉種,茶芽細長,湯色橙黃,味純正,回甜甘醇,尤以特殊香型著稱。

易武
易武位於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東北部,距西雙版納州政府所在地景洪市一百一十公里。古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是著名的茶馬古道的始發地,也是普洱茶的原產地之一。易武盛產茶葉,明、清時期,這里茶莊林立、商賈雲集,有著數百年的向中央王朝貢茶的歷史。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茶馬古道的探索,古鎮漸漸重煥光彩。易武茶區茶葉湯色透亮,入口醇和,香氣濃郁,回味甘甜,經久耐泡,是刺激性較低的茶品。

蠻磚
蠻磚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的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座茶山之間,是古六大茶山之一。蠻磚古茶山包括蠻林和蠻磚等地。蠻磚茶歷史悠久,清朝阮福《普洱茶記》中記載:「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福來滇,稽之《雲南通志》,亦未得其詳,但雲產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六茶山,而倚邦、蠻磚者味最勝。」
蠻磚茶區現今還保存有一些古茶園,其中蠻林有一千多畝生長較好、密度較高的老茶園,茶樹的樹齡都在三百年以上。蠻磚茶山的茶葉色澤較深,湯色橙黃,口感質厚香滑,舌面微苦,回甘強烈,香氣沉鬱。

革登
革登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境內,東連孔明山,南與基諾茶山隔江相望,西接蠻磚茶山,北與倚邦茶山為鄰。革登乃古六大茶山之一,當時年產茶量在五百擔以上。史料記載,清嘉慶年間,革登八角樹寨附近有茶王樹,傳說為諸葛孔明所栽,春茶每一季可產干茶一擔。茶王樹現已枯死,只留下一個根部腐化而成的洞穴作為曾經存在過的證明。今天的革登,老茶樹所剩無幾,僅存茶房、秧林、紅土坡等幾片古茶園。革登山茶葉屬喬木中小葉種,湯色橙黃,香氣自然,入口微澀,回味鮮甜爽口。

班章
班章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南方約六十公里處,平均海拔一千七百米左右,由於班章茶產於土地肥沃、氣溫與濕度適中且無污染的勐海縣高山林區,所以茶氣清香獨具,回味甘甜爽滑,且經久耐泡,故備受好茶之人的青睞。班章茶湯色黃綠,滋味甘醇,葉底肥嫩柔軟,口感飽滿甘滑,茶氣十足,生津持久不盡。

布朗山
布朗山位於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南八十公里處,南部與緬甸山水相連。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區,總面積一千多平方公里。
布朗族為古代濮人後裔,據說他們是制茶的始祖。布朗人掌握了多種茶葉品種的製作,他們會製作「臘告」(干綠茶)、「臘拉」(大粗葉茶)、「臘賀」(糯米香茶)、「臘各信」(小雀嘴尖茶,當年送給毛主席的就是這種茶)、「臘廣」(圓形的緊壓茶,也就是今天譽滿天下的普洱茶)等茶葉。布郎山茶葉屬喬木大葉種,湯色橙黃透亮,口感濃烈,回甘快、生津強,香氣獨特,是眾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南糯山
南糯山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境內東側,平均海拔一千四百米,是西雙版納有名的茶葉產地。這里生長著一株樹齡超過八百年的栽培型茶樹王,因此被譽為「茶樹王之鄉」。
南糯山的茶葉,歷來以葉肥、芽壯、毫白、質優而聞名,最著名者當數「南糯白毫」,阮福《普洱茶記》有載:「二月間開采,蕊極細而謂之毛尖。」這毛尖茶葉就產於南糯山。南糯山茶葉屬喬木大葉種,湯色橙黃透亮,微苦澀,回甘生津頗佳,透著蜜香和蘭香。

景谷
景谷位於雲南省思茅市景谷縣境內,素有「林海明珠」、「芒果之鄉」、「佛教聖地」等美稱。景谷歷史悠久,據考古證明,三四千年前景谷就有人類生活居住。
景谷地勢以山地高原為主,最高海拔兩千九百二十米,最低海拔六百米。由於境內山高谷深,海拔差異大,氣候呈明顯的垂直變化,故茶葉口感差異也較大。從整體來看,景谷茶葉條索不長,葉質厚,湯色清澈透明,滋味鮮嫩醇爽,時有香甜味,嫩香突出,葉底芽葉完整黃亮,品飲之餘亦頗具觀賞價值。

邦威
邦威位於雲南省思茅市瀾滄縣富東鄉邦威村,村寨附近有數百畝老茶林,產量有限。村內有一棵世界聞名的一千多年過渡型茶樹,生長在海拔一千九百公尺的邦威村新家寨。有學者認為,在邦威古茶樹生長以前,古代濮人就已普遍種植茶樹,後因各種自然或人為因素,迄今僅剩最耐寒霜、樹齡最老的一株。邦威古茶樹的茶葉質重飽滿,香氣層次明顯。茶湯入口,甘韻頗強,且集中於舌面,上顎中後段則微感苦澀。

無量山
無量山古稱蒙樂山,取「高聳入雲不可躋,面積寬廣不可量」之意而得名,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天龍八部》里,就用了較大的篇幅描寫無量山。無量山位於雲南省的西南部,屬於橫斷山脈,與哀牢山同處於青藏高原、橫斷山系和雲貴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接合部,總面積三萬多公頃。
無量山屬於中亞熱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地區,自然環境條件復雜多樣,由於境內山高谷深,海拔差異大,氣候變化明顯,故茶葉口感差異也較大。從整體來看,無量山的茶葉湯色橙黃明亮,入口苦澀度不高,香氣嫩香濃郁,滋味醇厚回甘,葉底嫩勻明亮。

景邁
景邁位於雲南省思茅市瀾滄縣。景邁茶區包括瀾滄縣景邁村與芒景村,地處亞熱帶地區。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分布著近萬畝栽培型古茶樹。據茶樹專家研究,這些古茶樹已有一千多年的樹齡。雖然樹齡已高,它們至今依舊枝繁葉茂、年年產茶,而且茶葉品質優良,茶體肥嫩柔軟,白毫豐滿。景邁茶葉湯色黃亮濃稠,香氣純正持久,滋味甜醇濃厚,鮮活生津,回味悠長,實乃不可多得的好茶。

勐庫
勐庫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臨滄的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是目前全世界發現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茶種群落。勐庫大葉種是有性系優良茶樹品種,樹冠高大,樹姿開張。芽葉肥壯,茸毛多,持嫩性強,茶多酚與兒茶素含量高。春茶一芽二葉含咖啡鹼百分之四左右,茶多酚百分之三十三以上,每克茶葉含兒茶素一百八十多毫克,較適宜製成普洱茶。勐庫出產的生茶,茶性較烈,富於刺激,新制或陳放不久的生茶有強烈的苦味、澀味,湯色一般較淺或呈黃綠色。

攸樂
攸樂位於雲南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境內,古六大茶山之一,今稱作基諾山。攸樂茶山東西長七百五十公里,南北寬五百二十公里,其面積在古六大茶山中算是比較廣的。這里的古茶園有一萬畝左右,海拔在五百七十五米至一千六百九十一米之間。今天的龍帕村和巴來村遺存的古茶園就有兩千餘畝,茶樹基徑大多在八十厘米以上。攸樂的茶葉過去大多被易武、倚邦等外地茶商以散茶收購,目前因為交通方便,攸樂茶區的茶品多由專人定點收購。攸樂茶葉屬喬木大葉種,口感與曼撒、易武接近,舌面苦澀度較高。

巴達山
巴達山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自治州勐海縣西部,與緬甸僅一江之隔,這里是布朗族與哈尼族聚居的地方,面積為三百多平方公里。在巴達山地的小黑山,連綿生長著大片的野生茶樹。其中有一株被譽為「茶樹之王」的野生茶樹,高三十四米,主幹直徑約一米,是迄今發現最大的一株野生茶樹。據專家測定,這株野生茶樹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樹齡。巴達山的茶葉屬喬木大葉種,湯色橙黃透亮,味略苦澀,回甘、生津快,條索墨綠油亮,有蜜糖香。

B. 南糯山古樹茶的南糯山地理位置

平均海拔1400米。格朗和鄉是老茶區,老茶園較多且較集中連片,主要分布在南糯山和帕沙兩個村委會。在傣語里,南糯是筍醬的意思。據調查統計,全鄉古茶園15000畝,其中 ,帕沙村委會古茶園面積有3000畝。南糯山被稱為茶樹王的栽培古茶樹,基部徑圍達1.38米,樹齡800多年,可惜在1994年死去。
在茶樹王旁2米左右的地方,現還存活著一株干徑超過20厘米的大茶樹,據說是茶樹王的兒子。
後來人們在半坡寨古茶園中新命名了一棵茶王樹。
南糯山山地附近,漫坡漫野都是茶園。所產的茶,在歷史上早已有名。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的南糯山是雲南省六大茶山之一,山上有古茶樹40畝,樹齡均在300至800年之間,這些古茶樹在當地政府和居民的保護和合理採摘下,每年仍能產出古樹茶。
很早之前,半坡老寨周圍森林茂密,交通很不便利,茶葉外運只能靠馬幫。由於當地茶葉的品質優良,大量的馬幫會在每年的農歷十月之後進入村莊,將茶葉馱到思茅、勐海、勐臘等地販賣,還有些大型馬幫直接就將茶葉馱到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去了。南糯山的老人說:「普洱本地雖然有茶葉,但口感遠不及南糯山的大樹茶。普洱人正是靠著南糯茶山的茶葉,製作出了聞名中外的優質普洱茶。當然,普洱茶的興旺也帶動了南糯山的富裕。」

C. 南糯山和基諾山普洱茶比較怎麼樣

這個看個人喝茶的口感。
南糯山普洱茶的特點:
屬喬木大葉種,微苦澀,條索較長較緊結回;湯色桔黃答、透亮。透著蜜香、瀾香,谷花茶淡香如荷。苦弱,澀味持續時間比苦長,回甘較快,有生津。
攸樂(基諾山)普洱茶特點:
條索緊而結實,滿披銀毫,湯色呈金黃色,清澈透亮,香氣高楊、舌面苦澀度稍高,苦底重於澀,且苦味明顯,茶性較烈,茶湯入口回甘較快,持久,茶底葉片飽滿柔軟細嫩而肥厚。

D. 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地區。南糯山

不止西雙版納地區有,臨滄,普洱,保山等等這些地方都有普洱茶樹。
雲南六大茶山:倚邦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蠻磚茶山,攸樂茶山,易武茶山。

E. 南糯山哪個寨子的普洱茶最出名

拔瑪的茶好點 個人覺得,具體可以到普洱中國商城看看

F. 普洱茶哪個地方產的最好

普洱茶生產的地方是雲南。

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專區。普屬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其飲用方法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

(6)思茅在南糯山相對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生茶是以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經過殺青、揉捻、曬干、蒸壓成型等工序製成,茶性較烈,湯色綠黃清亮,有強烈的苦澀味。如果將生茶在環境合適的倉儲環境中陳化三五年,發生氧化、聚合、分解、降解等一系列復雜反應,產生大量的有益菌群。

多酚慢慢氧化掉了,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含量增加,它才開始變得陳香、醇厚。普洱熟茶比生茶多了一項渥堆工藝,利用人工快速發酵使茶性趨向溫和,湯色紅濃明亮,口感醇厚回甘。

G. 南糯山普洱茶特點

南糯山茶的基本特徵是:條索較長較緊結;一年的茶湯色金黃,明亮;湯質飽滿版;苦弱回甘較權快,澀味持續時間比苦長,有生津;香氣高雅;山野氣韻較好。

南糯山又稱「孔明山」,當地愛伲人始終堅信,南糯山的茶樹,本為諸葛孔明所栽 南糯山世代居住著哈尼族支系的愛尼人,茶樹是他們非常重要的生產資料。

南糯山以其800年栽培型古茶王樹有力證明了「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也是最早利用茶樹的國家」,而聞名於世。 南糯山被當地人稱作雲南古茶第一寨,此地因海拔高,氣候較好,茶葉發的比較早。

(7)思茅在南糯山相對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南糯山古樹茶主要分布在:半坡老寨, 石頭老寨、拔瑪、石頭新寨,多依寨,姑娘寨,丫口老寨,向陽寨,水和寨巴拉寨等哈尼族山寨......。

保留著一千多公頃混生的古老茶園,應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摘種、荒廢遺留的茶園。在復雜多變不同氣候的南糯山中生長的古樹茶皆有不同的特點,此茶味正,質厚,香揚,清甜,爽滑.新茶口感刺激性較高,茶氣強,甘韻足。

南糯山最早什麼時候開始種茶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南昭時期,布朗族的先民還在此種茶;後來布朗族遷離南糯山,遺留的茶山被愛伲人繼承。

H. 普洱茶的產地在哪

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勐海、勐臘、普洱市、耿馬、滄源、雙江、臨滄、元江、景東、大理、專屏邊、河口屬、馬關、麻栗坡、文山、西疇、廣南、永德。

雲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紅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臨滄市等11個州部分現轄行政區域為普洱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

(8)思茅在南糯山相對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普洱茶生於海拔1000米至2100米、坡度≤25°的山地;土壤為磚紅壤、磚紅性紅壤、山地紅壤和山地黃壤等;土壤有機質含量≥1%。

普洱茶茶青的採收從每年2月下旬至11月中旬都可進行,思、普地區種植的大葉種茶樹,一年可發5~6輪,生長期在300天以上。由於雲南當地的氣候特點。

按照傳統的劃分方法,清明至穀雨所採的茶葉稱為「春尖」,芒種至大暑所採的茶葉稱為「二水」,白露至霜降所採的茶葉稱為「谷花」。一般說來,「春尖」及「谷花」兩個時期的茶品質最好。

I. 雲南普洱的五大產區在那裡

主要四個地方產 思茅也就是現在的普洱了 下關 勐海 西雙版納 思茅和西雙版納的產量大一些 這四個地方包括四大茶山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