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地理位置
A. 浙江地理概況有哪些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省會杭州。
浙江省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為全國的1.06%,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地形復雜,山地和丘陵佔70.4%,平原和盆地佔23.2%,河流和湖泊佔6.4%,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說。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東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省內有錢塘江、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鰲江、京杭運河(浙江段)等八條水系;有杭州西湖、紹興東湖、嘉興南湖、寧波東錢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島湖。
海洋資源我省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擁有海域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陸域面積的2.56倍;大陸海岸線和海島岸線長達6500公里,佔全國海岸線總長的20.3%;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佔全國島嶼總數的40%;港口、漁業、旅遊、油氣、灘塗五大主要資源得天獨厚,組合優勢顯著,為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了優越的區位條件、豐富的資源保障和良好的產業基礎。
水資源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七山一水兩分田」是浙江地形的概貌。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海岸線(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運河(浙江段)、錢塘江、甬江、椒江、甌江、飛雲江和鰲江等8條主要河流,錢塘江為第一大河,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運河外,其餘均獨流入海。
浙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為1600毫米左右,是我國降水較豐富的地區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但由於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最少的舟山等海島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600立方米。
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浙江歷來是洪澇台旱災害的多發地區。一是洪澇台旱等災害交替發生,每年5、6月份梅雨集中,易成洪澇,7、8月份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容易發生乾旱,8-10月份沿海地區又常受台風襲擊,建國以來有30次台風在浙江登陸,造成巨大損失;二是由於江河源短流急,洪水暴漲暴落,平原地區地勢低窪,河口受潮水頂托,排水不暢,洪澇台災害造成的損失巨大;三是由於人口密度高,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加上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水污染的加劇,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浙江人民有著悠久的治水歷史,史傳大禹治水「大會諸候於會稽」,麗水通濟堰、鄞縣它山堰、錢塘江明清古海塘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流傳至今。
礦產資源截至2004年底,已發現固體礦產113種,已探明儲量的有67種(油氣未列入),礦產地4730處(其中普通建築用石、砂、粘土礦產3510處)。葉蠟石、明礬石探明資源儲量居全國之冠,分別佔全國的53%、52%。螢石、伊利石居第二位,分別佔20%、39%。硅藻土名列第三,佔11%。沸石第四,佔10%。排列第五到第十位的有硅灰石、高嶺土、珍珠岩、大理石、花崗石、膨潤土等。可以滿足省內需求的礦產有葉蠟石、硅藻土、水泥灰岩、熔劑灰岩、螢石、硅灰石、膨潤土、明礬石、沸石、電石灰岩和建築石料等礦產;主要依託國內供應的有煤炭、天然氣、磷、硫、鉛、鋅、稀土等礦產;主要依賴國外供應的有石油、鐵、鉀鹽、銅、鋁等礦產。
截止2004年底,全省共有各類礦山企業4606個,開發利用礦產共71種。全省各類礦山企業採掘礦石總量3.93億噸,年產量列前五位的礦產分別為建築用凝灰岩、水泥用灰岩、磚瓦用粘土、建築用砂岩和建築用安山岩。
土地資源根據2004年度全省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全省土地利用構成中,農用地面積為12961.2萬畝,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82.0%,建設用地面積為1360.2萬畝,佔8.6%,未利用地面積為1488.2萬畝,佔9.4%。
年全省耕地面積減少94.5萬畝、增加46.8萬畝,增減相抵凈減少47.7萬畝。全省減少耕地面積中,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50.3萬畝,佔53.2%;建設佔用耕地36.7萬畝,佔38.8%;生態退耕6.0萬畝,佔6.4%;災毀及其他減少耕地1.5萬畝,佔1.6%。全省新增耕地面積中,通過土地開發、復墾、整理新增耕地37.2萬畝,佔79.5%;農業結構調整及其他新增耕地9.6萬畝,佔20.5%。
年末全省耕地面積2997.9萬畝,比上年度凈減少47.7萬畝;可調整土地面積116.4萬畝,比上年度凈增加41.3萬畝。二者合計3114.3萬畝。扣除2004年度生態退耕和災毀耕地面積,表明我省2004年度繼續實現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資源特色浙江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適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按單位面積計算居全國第4位,但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2004立方米,低於全國人均水平。
浙江是我國高產綜合性農業區,茶葉、蠶絲、水產品、柑橘、竹製品等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森林覆蓋率達59.4%,居全國前列。樹種資源豐富,素有「東南植物寶庫」之稱。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123種動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浙江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石煤、明礬石、葉蠟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築用凝灰岩等儲量居全國首位,螢石居全國第2位。
浙江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積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島為我國第四大島。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居全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全國第5位。岸長水深,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290.4公里,佔全國的1/3以上,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105.8公里。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
浙江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茶之府、文物之邦、旅遊勝地」之稱。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觀800多處、水域景觀200多處、生物景觀100多處。人文景觀100多處,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特色明顯,知名度高。
B. 誰內告訴我浙江省的地理位置
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介於北緯27度12分-31度31分和東經118度-123度之間,東瀕東海,南界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為鄰。東西與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為浙。1996年統計,全省總人口為4343萬,有畲、回、壯、苗等49個少數民族。全省轄杭州、寧波(國務院批准為計劃單列市),溫州市、嘉興市、湖州市、紹興市、金華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10市及麗水地區,39個縣、25個縣級市、24個市轄區,共置858個鄉,983個鎮。省人民政府駐地杭州。
浙江省歷史久遠。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已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時分屬吳、越。戰國時屬楚。秦分屬會稽、閩中等郡。漢屬揚州刺史部。三國時入東吳版圖,仍屬揚州。南朝分屬揚州、東揚州。唐初先後屬江南道、江南東道,唐中葉江南東道下分置浙江東道、浙江西道兩節度使,浙江作為政區名稱始於此。五代時為吳越國地。北宋屬兩浙路。南宋分置兩浙西??行中書省,轄境與現在基本一致。清初改為浙江省,省名正式確立沿襲至今。
浙江省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市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全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佔全省總面積70.4%。主要山脈自北而南分別有懷玉山,天目山脈,括蒼山脈。平原面積23.2%,主要有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和溫黃平原;盆地主要是金衢盆地。境內河湖水面積佔6.4%,有錢塘江、甌江、曹娥江、靈江、苕溪、飛雲江、甬江和鰲江等水系,此外,還有大運河,杭州西湖、嘉興南湖、紹興東湖和寧波東錢湖、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浙江海岸線總長6400餘公里,居全國首位。有沿海島嶼3000餘個,水深在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
浙江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18度,無霜期東南沿海達270天,杭嘉湖平原在230天左右。年降水量1000-2200毫米。7-9月沿海熱帶風暴活動頻繁。河流水源充足,地表水平均年徑流總量900多億立方米。土壤以黃壤和紅壤為主,佔全省面積70%以上,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平原和河谷多為水稻土,沿海有鹽土和脫鹽土分布。植被資源在3000種以上,森林覆蓋率達45.8%,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45種。野生動物有獸類80多種,鳥類300-400種,其國家一類保護動物22種,二類保護動物103種,省級保護動物44種。礦產資源種類繁多,有鐵、銅、鉛、鋅、金、鉬、鋁、銻、鎢、錳等,以及明礬石,螢石、葉蠟石、石灰石、煤、大理石、膨潤土、砩石等。明礬石礦儲量居全國第一,螢石礦儲量居全國第二。
C. 浙江的地理特徵
浙江省地理特徵非常豐富,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浙東地區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區的山區,舟山市 浙江地形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浙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全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脈、盆地為主,佔全省總面積70.4%。
平原面積23.2%,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興、湖州),紹蕭平原(紹興、蕭山)、金麗衢平原(金華、麗水、衢州),溫台平原(溫州、台州),甬東平原(寧波);
浙江海岸線總長6400餘公里,居全國首位。有沿海島嶼3000餘個,水深在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
該省的土壤以黃壤和紅壤為主,佔全省面積70%以上,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平原和河谷多為水稻土,沿海有鹽土和脫鹽土分布。
海洋
浙江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積495.4浙江平方公里的舟山島(舟山群島主島)為我國第四大島。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居全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全國第5位。岸長水深,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290.4公里,佔全國的1/3以上,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105.8公里。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
D. 浙江自然環境特點
浙江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季受蒙古高壓控制,盛行西北風,以晴冷、乾燥天氣為主,是浙江省低溫、少雨的季節。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以東南風為主,海洋提供充沛的水氣,空氣濕潤,是浙江高溫、強光照季節。春秋雨季為過渡時期,氣旋活動頻繁,鋒面雨甚多,冷暖變化亦大。浙江氣候總的特點是:季風交替規律顯著,年溫適中,四季分明,光照較多,熱量豐富,雨量充沛,空氣濕潤。同時,因瀕臨海洋,溫、濕條件比同緯度的內陸季風區優越,是我國自然條件最優越的地區之一。
浙江太陽年輻射量在 4000-4800mJ/m2 之間,較我國同緯度的內陸省份為多。全年日照時數在1100-2200h之間。平均氣溫在15.0-18.0 ℃之間,極端最低溫度零下17.4-2.2℃,極端最高氣溫33.0-42.9℃。
浙江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2000mm 之間,系我國降水較豐富的地區之一。全年雨日 140-170天。一年之中,3月-7月初的春雨和梅雨降水量豐富; 7月-8月盛夏,乾旱少雨,唯沿海有台風雨補充;入秋後,9月份有一短暫秋雨期,10月至翌年2月降水最少,多晴冷天氣。
由於季風的不穩定性,浙江冬季低溫、寒潮,夏季高溫、乾旱,雨季洪澇,夏秋熱帶風暴和春夏季的冰雹等,均是浙江經常出現的災害性天氣。
浙江氣候總的特點是:季風顯著, 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 浙江 年平均氣溫15~18℃, 極端最高氣溫33~43℃,極端最低氣溫-2.2~-17.4℃;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2100小時。
春季,東亞季風處於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的交替季節,南北氣流交會頻繁,低氣壓和鋒面活動加劇。浙江春季氣候特點為陰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時常出現大風,全省雨水增多,天氣晴雨不定,正所謂「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浙江春季平均氣溫13~18℃,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內陸地區向沿海及海島地區遞減;全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為由西南地區向東北沿海地區逐步遞減;全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氣象災害有暴雨、冰雹、大風、倒春寒等。
夏季,隨著夏季風環流系統建立,浙江境內盛行東南風,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活動對浙江天氣有重要影響,而北方南下冷空氣對浙江天氣仍有一定影響。初夏,浙江各地逐步進入汛期,俗稱「梅雨」季節,暴雨、大暴雨出現概率增加,易造成洪澇災害;盛夏,受副熱帶高壓影響,浙江易出現晴熱乾燥天氣,造成乾旱現象;夏季是熱帶風暴影響浙江概率最大的時期。浙江夏季氣候特點為 氣溫高、降水多、光照強、空氣濕潤,氣象災害頻繁。 全省夏季平均氣溫 24~28℃,氣溫分布特點為中部地區向周邊地區遞減;各地降水量290~750毫米,東部山區降水量較多,如括蒼山、雁盪山、四明山等,海島和中部地區降水相對較少;全省各地雨日為32~55天。夏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台風、暴雨、乾旱、高溫、雷暴、大風、 龍卷風 等。
秋季,夏季風逐步減弱,並向冬季風的過渡,氣旋活動頻繁,鋒面降水較多,氣溫冷暖變化較大。浙江秋季氣候特點:初秋,浙江易出現淅淅瀝瀝的陰雨天氣, 俗稱「秋拉撒」;仲秋,受高壓天氣系統控制,浙江易出現天高雲淡、風和日麗的秋高氣爽天氣,即所謂「十月小陽春」天氣;深秋,北方冷空氣影響開始增多,冷與暖、晴與雨的天氣轉換過程頻繁,氣溫起伏較大。全省秋季平均氣溫16~21℃,東南沿海和中部地區氣溫度偏高,西北山區氣溫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區降水量較多,東北部地區雖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際變化較大;全省各地雨日28~42天。秋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台風、暴雨、低溫、陰雨寡照、大霧等。
冬季,東亞冬季風的強弱主要取決於蒙古冷高壓的活動情況,浙江天氣受制於北方冷氣團(即冬季風)的影響,天氣過程種類相對較少。 浙江冬季氣候特點是晴冷少雨、空氣乾燥。 全省冬季平均氣溫3~9℃,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南向北遞減,由東向西遞減;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東北部海島偏少明顯外,其餘各地差異不大;全省各地雨日為28~41天。冬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寒潮、 凍害、 大風、大雪、大霧等。
E. 浙江省的經緯度
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界於東經118°01'-123°10',北緯27°02'-31°11'之間,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浙江省總面積10.55萬平方千米。
浙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復雜。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錢塘江、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鰲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島嶼構成。浙江省地處亞熱帶中部,屬季風性濕潤氣候。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下轄11個省轄市,19個縣級市,32個縣,1個自治縣,37個市轄區。
(5)浙江省自然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浙江省的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浙江山地和丘陵佔74.63%,平坦地佔20.32%,河流和湖泊佔5.05%%,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
2、氣候
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年平均氣溫15~18℃,1月、7月分別為全年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為集中降雨期。
3、水文
浙江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海岸線(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運河(浙江段)、錢塘江、甬江、靈江、甌江、飛雲江和鰲江等八大水系,錢塘江為第一大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浙江
F. 浙江省的地理概況
地形地貌
浙江山地和丘陵佔74.63%,平坦地佔20.32%,河流和湖泊佔5.05%%,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東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
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浙東地區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區的山區,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
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脈、盆地為主。四大平原有杭嘉湖平原(杭州、嘉興、湖州)、寧紹平原(寧波、紹興)、金麗衢平原(金華、麗水、衢州)、溫台平原(溫州、台州)。
水文
浙江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海岸線(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運河(浙江段)、錢塘江、甬江、靈江、甌江、飛雲江和鰲江等八大水系,錢塘江為第一大河,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運河外,其餘均獨流入海。
(6)浙江省自然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浙江,簡稱「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界於東經118°01'-123°10',北緯27°02'-31°11'之間,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浙江省總面積10.55萬平方千米。
浙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復雜。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錢塘江、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鰲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島嶼構成。浙江省地處亞熱帶中部,屬季風性濕潤氣候。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下轄11個省轄市,19個縣級市,32個縣,1個自治縣,37個市轄區。
G. 浙江的地理位置屬於東南西北方的哪一方
浙江的地理位置屬於中國的東方。
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地跨北緯27°02'一31°11',東經118°01'一123°10'。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為鄰。浙江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陸域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的1.1%。
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下轄11個省轄市,19個縣級市,32個縣,1個自治縣,37個市轄區。
(7)浙江省自然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年平均氣溫15~18℃,1月、7月分別為全年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為集中降雨期。極端最高氣溫44.1℃,極端最低氣溫-17.4℃;浙江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2100小時。
春季,東亞季風處於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的交替季節,南北氣流交會頻繁,低氣壓和鋒面活動加劇。浙江春季氣候特點為陰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時常出現大風,浙江省雨水增多,天氣晴雨不定,正所謂「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
浙江春季平均氣溫13~18℃,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內陸地區向沿海及海島地區遞減;浙江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為由西南地區向東北沿海地區逐步遞減;浙江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氣象災害有陰雨、倒春寒等。
H. 浙江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浙江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陸域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的1.1%,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山地和丘陵佔74.63%,平坦地佔20.32%,河流和湖泊佔5.05%%,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
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年平均氣溫15~18℃,1月、7月分別為全年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為集中降雨期。極端最高氣溫44.1℃,極端最低氣溫-17.4℃;浙江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2100小時。
春季,東亞季風處於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的交替季節,南北氣流交會頻繁,低氣壓和鋒面活動加劇。浙江春季氣候特點為陰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時常出現大風,浙江省雨水增多,天氣晴雨不定,正所謂「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浙江春季平均氣溫13~18℃,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內陸地區向沿海及海島地區遞減;浙江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為由西南地區向東北沿海地區逐步遞減;浙江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氣象災害有陰雨、倒春寒等。
夏季,隨著夏季風環流系統建立,浙江境內盛行東南風,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活動對浙江天氣有重要影響,而北方南下冷空氣對浙江天氣仍有一定影響。浙江省各地雨日為32~55天。夏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台風、暴雨、旱澇等。
秋季,夏季風逐步減弱,並向冬季風的過渡,氣旋活動頻繁,鋒面降水較多,氣溫冷暖變化較大。浙江省秋季平均氣溫16~21℃,東南沿海和中部地區氣溫度偏高,西北山區氣溫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區降水量較多,東北部地區雖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際變化較大;浙江省各地雨日28~42天。
冬季,東亞冬季風的強弱主要取決於蒙古冷高壓的活動情況,浙江天氣受制於北方冷氣團(即冬季風)的影響,天氣過程種類相對較少。冬季氣候特點是晴冷少雨、空氣乾燥。冬季平均氣溫3~9℃,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南向北遞減,由東向西遞減;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東北部海島偏少明顯外,其餘各地差異不大;浙江省各地雨日為28~41天。冬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寒潮、雨雪等。
浙江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海岸線(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運河(浙江段)、錢塘江、甬江、靈江、甌江、飛雲江和鰲江等八大水系,錢塘江為第一大河,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運河外,其餘均獨流入海。
I. 浙江省的地理位置信息有哪些
浙江屬於省級
浙江,簡稱「浙」,省會杭州。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折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
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浙江省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據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結果,浙江土地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為全國的1.1%,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下轄11市,其中杭州、寧波(計劃單列市)為副省級城市。
浙江是吳越文化、江南文化的發源地,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境內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被稱為「絲綢之府」、「魚米之鄉」。
浙江是中國第三批自由貿易試驗區 ,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在充分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前提下,以民營經濟的發展帶動經濟的起飛,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浙江經濟」,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連續21年位居中國第一,實際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浙江與江蘇、安徽、上海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2022年將舉辦第19屆亞洲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