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候優勢:位於亞熱帶,熱量、降水充足(2分);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2分)農業差異:西南部地形較平坦、土壤肥沃,適合發展種植業,如花卉,蔬菜等。(2分)東南部為低山,坡度較陡,適宜發展林果業或種植茶樹等經濟作物。(2分)
(2)答法一:A、B處上覆土層比C、D處上覆土層更薄(2分)A、B處等高線密集,坡度大,(2分)降水形成的地表徑流速度快,水土流失較重,土層較薄(2分)(6分)
答法二C、D處上覆土層比A、B處上覆土層更厚(2分)C、D處等高線稀疏,水流速度較緩,(2分)泥沙沉積(侵蝕較弱),土層較厚。(2分)(6分)
(3)輕紡工業產值比重下降, 1998年到2003年比重下降最快(3分);高新技術產值比重上升, 2003年到2008年比重上升最快(3分);對勞動力數量需求減少,(2分)對勞動力素質需求提高。(2分)(8分)
(4)①化工產業區:位於郊區,地勢較低,(3分)對市區固體垃圾污染、水污染較小,(3分)位於公路沿線,交通便利。(3分)但位於冬季盛行風上風向,對市區、高新區污染較重。(4分)
②高新技術產業區:地勢較高,城市水污染不會影響該區域;(4分)交通便利;(3分)但距市區較遠或距化工產業區近;(3分)東部坡陡,易發生
地質災害等。(3分)
③ 地理測題附帶答案的
這種題我家有的是
告訴我你的QQ我給你傳過去
地球和地圖
1、(2007年北京文綜卷)北京奧運會火炬將於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採集火種,4月1日從北京出發在全球傳遞,5月傳回國內。讀圖1,完成(1)-(2)題。
圖1 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傳遞示意圖
(1)圖中火炬傳遞的城市數:
A.中緯度比低緯度多 B.北半球比南半球少C.西半球比東半球多 D.南美洲比北美洲少
(2)北京時間2008年8月8日20時奧運會開幕,此時②地所在時區的區時為:
A.7月4日 B.7日12時 C.8日4時 D.9日12時
2、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選取了「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火炬傳遞將於2008年3月31日從北京開始,經過國內外135個城市和地區,8月8日傳回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主會場。回答(1)~(2)題。
(1)若火炬由南美洲的布宜諾斯艾利斯(34°36´S, 58°22´W)出發,出發時北京時間為某日凌晨3時,11小時後傳遞到非洲的達累斯薩拉姆(6°50´S, 39°18´E),火炬到達時當地的區時是:
A.前一日15時 B.當日9時 C.前一日22時 D.當日8時
(2)火炬在中國境內傳遞過程中,將經過「烏魯木齊―敦煌―銀川―西安」四個城市。與上述城市相匹配的景觀依次是:① 大漠深處的絲路重鎮 ② 民族風情濃郁的西域名城③ 城池壯觀的歷史古都 ④ 渠水環繞的塞外江南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②一④一③一① C.②一①一④一③ D.④一①一②一③ 3、如右圖,從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慮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東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東北,再向東南走 D.先向東南,再向東北走
4、讀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A比B的地方時要____(早或晚)____小時。
(2)B地位於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3)A地位於B地的 方向。
(4)飛機從B地到D地的最短航線為 。
5、(2007年上海地理卷) 近年來,人類探索太空熱情空前高漲,研究的新成果與新進展令人振奮。回答(1)-(3)題。
(1)2007 年4月,美國宇航局發表了太空探測器拍攝到的太陽三維圖像。這是人類首次從三維視角觀測太陽活動。目前,人們對太陽活動的正確認識之一是:
A.黑子增多增大時耀斑也頻繁爆發
B.太陽活動會引發極光、流星雨、磁暴
C.太陽風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D.光球層到日冕層依次出現黑子、太陽風、耀斑
(2)2007 年4月,歐洲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一顆有生命跡象的太陽系外行星。該行星可能適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是:
A.行星上有岩石與土壤
B.行星上有液態水與適宜的溫度
C.行星的表面比較平坦
D.行星接受來自恆星的輻射能量
(3)據報道,我國將在南極冰蓋最高點建立天文台,該地進行文觀測的優勢是:
A.極晝時間長B.極夜時間長C.空氣稀薄、乾燥D.海拔高,離太陽近
6.西藏地區成為我國太陽能最多的地區的原因是:
①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②天氣晴朗,光照時間長③地勢高,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小④地勢高,離太陽近
A 、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 、②④
7、(2007年江蘇地理卷)某地是我國重要的人工多層經濟林區。圖1為該地「某日太陽處在最高位置時的示意圖」,此時北京時間為12 : 40,樹影遮檔地被植物的面積在一年中達到正午時的最大。讀圖回答(1)一(2)題。
(1)該地位於:A. 45°N, 110°E B. 21°34´N, 110°E
C. 45°N, 130°E D. 21°34´N, 130°E
(2)這一天:
A.太陽距離地球最遠B.江蘇省各地晝長夜短C.晨昏線與極圈相切D.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
8、(2007年全國文綜卷1)圖4所示區域在北半球。弧線a為緯線,Q、P兩點的經度差為90°;弧線b為晨昏線,M點為b線的緯度最高點。回答(1)~(3)題。
(1)若此時南極附近是極晝,P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是:
A.5時 B.15時 C.9時 D.19時
(2)若此時為7月份,圖中M點的緯度數可能為:
A.55°N B.65°N C.75°N D.85°N
(3)若Q地的經度為0°,此時正是北京日出。這個季節:
A.洛杉磯地區森林火險等級最高 B.長江下游楓葉正紅
C.長城沿線桃紅柳綠 D.南極地區科考繁忙
A.a B.b C.c D.d
(2)飛船飛行期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繞日公轉的速度逐漸減慢
B.太陽直射點向北運動
C.赤道各地日出時,當地物體影子朝向西偏北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
(3)飛船返回時,圖9中各線能夠表示全球晝長隨緯度分布規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8、(2006全國卷2)圖1四條曲線分別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時間。讀圖1,回答(1)~(3)題。
(1)與摩爾曼斯克地區日出時間對應的曲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地位於
A.南半球中緯度B.北半球低緯度
C.副熱帶高壓帶D.副極地低壓帶
(3)8月23日,②地的晝長約為
A.24小時 B.22小時
C.20小時 D.18小時
39、(2007山東文綜)圖1為世界某地區圖;讀圖回答(1)~(2)題。
(1)關於該地區的地理事物敘述正確的是:
A.①處洋流屬暖流 B.②處景觀為荒漠
C.③處濕地為淡水沼澤 D.④處山頂有終年積雪
(2)當太陽直射圖中⑤所在緯線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悉尼白晝將繼續變長
B.雅典正值多雨季節
C.北京受亞洲低壓影響
D.倫敦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小值
40、(2007上海地理)近年來,人類探索太空熱情空前高漲,研究的新成果與新進展令人振奮。據此回答(1)~(3)題。
(1)2007 年4月,美國宇航局發表了太空探測器拍攝到的太陽三維圖像。這是人類首次從三維視角觀測太陽活動。目前,人們對太陽活動的正確認識之一是:
A.黑子增多增大時耀斑也頻繁爆發
B.太陽活動會引發極光、流星雨、磁暴
C.太陽風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D.光球層到日冕層依次出現黑子、太陽風、耀斑
(2)2007 年4月,歐洲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一顆有生命跡象的太陽系外行星。該行星可能適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是:
A.行星上有岩石與土壤
B.行星上有液態水與適宜的溫度
C.行星的表面比較平坦
D.行星接受來自恆星的輻射能量
(3)據報道,我國將在南極冰蓋最高點建立天文台,該地進行文觀測的優勢是:
A.極晝時間長B.極夜時間長C.空氣稀薄、乾燥D.海拔高,離太陽近
地球和地圖答案及點撥
1、(1)答案:A 點撥:低緯度位於南北緯30度之間,圖中城市為7個,中緯度位於緯度30到40度之間,分南半球中緯度和北半球中緯度,圖中中緯度城市數為13個,故A對;南半球城市明顯比北半球少,故B錯;東半球從西經20度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到東經160度,圖中顯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半球范圍,故C錯;圖中反映的是全球總體,不能反映出某個大洲城市數量,故D錯。
(2)答案:C 點撥:②地所在時區為西8區,北京奧運會開幕時的區時為:8日20時-16時=8日4時。
2、(1)答案:B 點撥:達累斯薩拉姆位於東3區,區時比北京時間(東8區區時)晚5小時,飛機剛由南美洲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時,達累斯薩拉姆時間是(3-5)時,經過11小時後的時間即到達時間是(3-5)+11小時=當日9時。
(2)答案:C 點撥:新疆的烏魯木齊位於天山北山麓,少數民族風情濃郁,甘肅敦煌位於河西走廊,北部為沙漠,是古絲綢之路經過的重鎮,寧夏的銀川位於黃河沿岸,是西北地區重要灌溉農業區,陝西的省會西安是我國的古都。
3、答案:C 點撥:A、B兩地雖然都位於60°N緯線上,但兩地的最短距離不是沿著緯線,而是位於通過A、B兩點向地球球心連線組成的平面與地球表面的交線上,是一條弧線,圖中經度范圍小於180度,所以,從A地到B地的最近的走法是,先向東北,再向東南走。
4、答案:(1)晚 3 (2)東 南 (3)西北 (4)經過南極點的航線。
5、(1)答案:A點撥:太陽黑子與耀斑幾乎同時出現,周期相同,故A對;流星雨是流星體與地球大氣的摩擦燃燒發光現象,與太陽活動無關,故B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黑子和耀斑,故C錯;光球層到日冕層依次出現黑子、耀斑、太陽風,故D錯。
(2)答案:B點撥:生命存在的主要條件是存在液態水和適宜呼吸的大氣,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C點撥:南極地區環境質量好,晴天多,大氣能見度高,適宜天文觀測,故正確答案為C。
6、答案:A 點撥:西藏位於我國西南地區,太陽高度角大,地面單位面積得到的太陽輻射能多,①對,高原降水少,雲量少,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小,被削弱的少,②對,高原地勢高,但不是因為距離太陽近,而是地勢高,大氣稀薄,對太陽輻射削弱少,到達地面的多,故③對④錯,正確答案為A。
7、(1)答案:B 點撥:一天中太陽最高時為當地正午12點,此時北京時間即東經120度地方時為12點40分,可以得出當地的經度為東經110度,樹影遮檔地被植物的面積在一年中達到正午時的最大,說明此時為正午太陽高度是一年中的最小值,直射點位於南回歸線,圖中顯示了太陽高度為45度,用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可以計算出當地的緯度為21°34´N。
(2)答案:C 點撥:此時為12月22日,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太陽距離地球比較近,故A錯;我國各地均晝短夜長,故B錯;此時南北極圈上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晨昏線正好與極圈相切,故C對;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故D錯。
8、(1)答案:B 點撥:弧線b為晨昏線,M點為b線的緯度最高點,則晨昏線與M點所在的緯線相切,此時南極附近是極晝,北半球出現極夜,M點所在的緯線以北為極夜區,以南為晝半球,M點位於晝半球正中央,為12點,M點位於Q、P兩點正中央,與P點所在的經線差45度,時間差3小時,P點在M點的東側,故P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是15點。
(2)答案:C 點撥:7月份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回歸線附近,回歸線緯度加上出現極晝或極夜的緯度等於90度,則此時M點的緯度數最接近的是75°N。
(3)答案:A 點撥:Q地的經度為0°,則M地經度為東經45度,北京位於東經120度附近,與M點差5小時左右,M點是晨昏線與某條緯線的切點,或者在晝半球正中央,或者在夜半球正中央,地方時可能為0點或12點,若為12點的話,北京為17點左右,不可能正日出,所以,此時M點所在經線為0點,北京地方時在5點左右,日出早於6點,晝長夜短,北半球為夏季。洛杉磯為北半球地中海氣候區,此時正是炎熱乾燥季節,森林火險等級最高,故A對。楓葉應在秋季紅,長城沿線桃紅柳綠應在春季,南極地區此時為極夜,故B、C、D錯。
9、(1)B 因為經過日界線時為19點,日出不可能在12點之後,所以經過的是昏線,順著地球自轉方向進入晝半球的為晨線,進入夜半球的為昏線,先排除了A、C,此時19點日沒,反映的是晝長夜短,該地在北半球,B、D中D反映的是北半球晝短夜長,B反映出北半球晝長夜短,故正確答案為B。
(2)D 從圖②中可以看出,此地位於東經區,昏線位於東經160度到東經170度之間,在東11區范圍內,區時為8日19時,飛機尚未出發時,西6區的區時為8日2時,到達時的區時為8日8時,正確答案為D。
10、(1)C 該地一年中有兩次太陽直射,應該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而且直射出現在冬至日前後,說明該地在南回歸線附近,故正確答案為C。(2)B M所表示的是太陽直射的當天,因為太陽直射點不是在回歸線上,所以只有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大值。
11:B 點撥:日期分界線包括180度經線和0點所在的經線,由於ABC代表晨昏線,則0點位於SB所在的經線,NS經線為180度經線,南極圈內為極晝現象,直射點緯度為23°26′S,直射點位於晝半球正中央,經度用180度經線推算,為135°E。
12、答案:(1)20ºN,135ºW (2)5 (3)先向西北,後向西南 (4) AB
點撥:(1) A點所在的經線為晨線,逆時針順著地球自轉方向,A、B之間的范圍為晝半球,可見,此時北半球晝長夜短,直射點位於北半球,且位於A、B之間的晝半球正中央。晨昏線與70º緯線圈相切,則直射點位於北緯20度緯線上,位於西經135度經線上。(2)晨線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為日出時刻,此刻東經45度地方時為0點,則A點地方時為5點。(3) 從A點飛行到達B點的最短距離,位於地心與A、B交點所在的平面與地球表面的交線,為一個弧線,方向為先向西北,後轉向西南。(4)此時直射點位於北緯20度緯線上,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位於南半球地中海氣候區的好望角,此時在西風帶控制下,附近海域風高浪急,故A說法可信;直射點位於北緯20度,且向南運動,則時間在7月份,地球公轉在遠日點附近,故B說法可信;澳大利亞此時為冬季,不是小麥播種期,故C說法不可信;我國夏季沒有沙塵天氣發生,故D說法不可信;夏季降水多,空氣濕度大,火災少,故E說法不可信;直射點位於北緯20度時,20ºS緯線圈上的正午太陽高度為50度,故F說法不可信。
13、(1)B 該圖為北半球,逆時針旋轉,若 AB 弧表示夜弧,則B所在的經線處在日出時刻,AB 弧之間的位置為0點,則B點時刻為2 時 30 分。
(2)C 若AB弧表示2006年3月1日的范圍,則NA為180度經線,NC為0度經線,NB為0點所在的經線,BCD弧表示2006年3月2日的范圍,中時區區時為2006年3月2日7點,東經100度位於2日范圍,屬於東7區,此時區時為3 月 2 日 14 時 00 分。
14、(1)D (2)B 點撥:從經緯度位置和沿海地區降水量少的特點,可以判斷陸地部分為南美洲,經線為西經80度,赤道上永遠18點日落,西經80度與赤道的交叉點處為昏線經過的地點,所以地方時為18點,國際標准時間為0度經線所在的地方時。當PQ線與經線的夾角為一年中最大時,北半球的晝最長,夜最短,為6月22日,我國北方已經進入雨季,沒有沙塵暴發生;北極地區的黃河科考站,處在白晝最長的季節,最有利於科學考察;此時地球公轉在遠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慢;非洲赤道以北的熱帶草原正為濕季,南半球為乾季,動物向北遷移。
15、(1)答案:D點撥:飛機到達時多哈的地方時為11月28日16時24分,出發時多哈的地方時為11月28日16時24分-11小時=11月28日5時24分。
(2)答案:A點撥:代表團抵達多哈時北京時間即東經120度經線的地方時為2006年11月28日21時,此時29日的0點即28日的24點所在的經線度數為東經165度,則29日的范圍是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從東經165度到180度經線,跨15個經度,故正確答案為A。
16、(1)答案:A 點撥:竿影最短時為曲線與圓的切點,此時為當地正午,影長為2米,此時直射點位於南回歸線,通過計算可以算出該地緯度為21°34ˊN。北京時間為11點50分時,當地為12點,通過計算可以得出當地經度為122.5°E。
(2)答案:C 點撥:該地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緯度為21°34ˊN,兩次無日影時間距離直射北回歸線時間的天數大致相同,6月8日距離6月22日14天,另一次直射時間為6月22日+14天,為7月6日,故正確答案為C。
17、(1)答案:C點撥:6月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該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53°26′,計算可以得出該地緯度為60°N,該地正午12點時,北京時間為18點,計算可以得出該地經度為30°E。
(2)答案:A點撥:聖彼得堡緯度與中國南極長城站相仿,聖彼得堡晝長即為長城站的夜長,從圖可以看出聖彼得堡晝長大約為22~23小時。
(3)答案:B點撥:聖彼得堡位於東經30度,位於東2區,長城站的時區為西4區,當聖彼得堡6月22日12點時,南極長城站的區時為6月22日12點-6小時=6月22日6時。
(4)答案:C點撥:白夜並不是極晝,而是由於太陽落到地平面以下時,由於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使部分太陽光線上升到地面以上,使天空仍然發亮。
18、(1)答案:B 點撥:圖中從極點到緯度70度,經線間隔為20度,經線段長度為111千米乘以20,摺合成厘米為222 000 000厘米,從極點到緯度70度的圖上距離為1厘米,故比例尺為1:222 000 000。
(2)答案:B 點撥:全球同一日期時,180度經線正好為0點,0度經線為正午12點,即直射點位於0度經線上。曲線ABC上的太陽高度為0°,即位於晨昏線上,此時北緯70度緯線及以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直射點緯度為北緯20度。
(3)答案:C 點撥:國際標准時間為0度經線所在的地方時,此時為12點。
(4)答案:C 點撥:此時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我國北極考察站黃河站處於極晝時期;長城站位於南極圈范圍之外,沒有極夜現象;此時南亞地區盛行西南季風,季風洋流為順時針方向,波斯灣至日本的油輪在斯里蘭卡南部順風順水;澳大利亞小麥—牧羊帶是小麥越冬季節。
19、(1)答案:D 點撥:1時30分太陽正好在地平線上,由於是正午之後,所以正好日沒,當時乙地還沒有日沒,飛機向西飛行,乙地隨著地球自轉向東運動,當乙地到達地平線時,即到達甲地所在的位置時,需要4小時(兩地經度差為60度),此時飛機正好到達乙地,故飛行時間為4小時。
(2)答案:A 點撥:北緯60度附近為副極地低壓帶,盛行氣旋,有風暴天氣。
20、(1)答案:A 點撥:考察船從A地沿東南方向到達B地,說明從A到B為地球自轉方向,該圖表示南半球,此時南緯80度出現極晝現象,直射點位於南緯10度。6月直射點位於北半球,3月和9月直射點位於赤道附近,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D 點撥:考察船到達B地當日,直射點位於南緯10度,南緯38度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度-(38度-10度)=62度。
(3)答案:B 點撥:B地與南極點之間的緯度差為10度,經線長度為10╳111千米=1100千米。
21、(1)答案:D 點撥:圖甲中的虛線圈為北極圈,中心點為北極點。Q點為12點,說明直射點位於90°E經線上,晨昏圈內為晝半球。范圍是0度經線到180度經線之間,緯度范圍是南極圈以北,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C 點撥:條件給出了北極圈與晨昏圈相切,並且北極圈內出現了極晝現象,說明直射點位於北回歸線上,P點位於北極圈上,正好出現極晝現象,0點日出,24點日沒,正午太陽高度為46°52ˊ,故正確答案為C。
22、(1)B (2)C
23、(1)答案:D 點撥:圖中M地位於赤道與105ºE的交點上,M地日出,時間應為6時,則北京時間應為7時,此時游輪已經駛出馬六甲海峽,此處的航線為中國、日本的海上生命線,6月22日,北半球為夏季,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壓勢力強盛。
(2)答案:C 點撥:D處為泰國,修建克拉運河的目的首先因為克拉地峽非常狹窄,工程量較小,克拉運河的修建有利於泰國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泰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24、(1)答案:A 點撥:某時刻太陽高度等值線中心點為太陽直射點,可見此時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回歸線上,為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的晝長達一年中的最大值。
(2)答案:A 點撥:夏至日晨昏線切於南北極圈,P點所在的太陽高度等值線與南極圈相切,所以P點位於晨昏線上,且圖中大部分地區為白晝,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經過P點後即將進入晝半球,所以P點正當日出時刻。
(3)答案:B 點撥:②線切於南回歸線,且切點正是正午位置,切點的正午太陽高度即②線此時的太陽高度,經過計算可以得出答案為43008/
25、(1)答案:B 點撥:從全日制時鍾可以得出該地日出時刻為4點30分,晝長為15小時,從表中知緯度為北緯40度,為北京。
(2)答案:D 點撥:北京經度為東經116度,經過計算得出7日0時所在的經線為西經79度,7日范圍為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從西經79度到180度,並且為新一天,所以,7日的范圍大於6日。
(3)答案:B 點撥:北半球夏至時40°N晝長為14小時51分,夜長為9小時09分,所以,冬至時40°N的晝長為9小時09分。
26、(1)答案:D 點撥:山頂4點日出,上午時間為12點-4點=8小時,故山頂日照時長約16小時。
(2)答案:D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地方時與經度的關系,經度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春分時,山頂4點日出,山腳5點日出,兩地經度差15度,高差為800米,海平面6點日出,距離山腳15度,兩地高差也為800米,所以山頂距離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為1600米。
27、(1)答案:D 點撥:圖中①點為太陽直射點,其所在的經線的度數為0度,地方時為12點,北京時間為東經120度時間,與0度經線差8小時,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B 點撥:圖中地球自轉方向為順時針,屬於南半球,④地緯度為60°S,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經度數值增大為東經區,④地經度為90°E。
(3)答案:D 點撥:圖示時刻太陽直射點在①地,太陽高度最大,故A錯D對;必須位於同一條等太陽高度線上的兩地太陽高度才能相等,故B、C錯。
(4)答案:C 點撥:P點位於南極圈上,該日正好出現極晝現象,正午太陽高度為46°52ˊ,故C對。
(5)答案:B 點撥:①②兩地位於同一條經線上,地方是相同;任何一日①④兩地的正午太陽高度差都是兩地的緯度差,約36.5°;③地位於①地的西南方;四地相比,①點的緯度最低,地轉偏向力比②③④各點都小。
28、(1)答案: B 點撥:地球自轉線速度取決於地心和地表的距離,一般的說,緯度越低,線速度越大,海拔高度越高,線速度越大,主導因素是緯度,其次是海拔高度。(2)答案: D 點撥:影響地球自傳線速度的因素有緯度和海拔高度,主導因素是緯度,在海拔高度相同的情況下,地球自傳線速度與緯度成反比。在緯度相同的情況下,地球自傳線速度與海拔高度成正比。
29、(1)答案:D 點撥:日界線通過太平洋中部,西側比東側早1天,向東經過日界線日期應該減去1天,即調慢24小時。
(2)答案:B 點撥:昆明到美國的飛行方向是順著地球自轉方向,感覺一天比正常的時間短,即一天短於24小時,包括白晝時間也短。
(3)答案:C 點撥:從昆明往返美國的航線位於西風帶,從昆明到美國是順著西風帶,用時少。
30、(1)答案:D 點撥:地球自轉與公轉方向相同,圖中地球自轉方向為逆時針,為北半球,故D對。
(2)答案: B 點撥:從地球公轉軌道可以分析出,太陽此時位於地球東側,又由於弧線ABC表示晨昏線,可以判斷弧線AB為昏線,BC為晨線,北極附近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此時為夏季,地球公轉到遠日點附近,公轉速度慢,地球公轉平均速度為1°/日,此時應小於1°/日,上海白晝沒有達到一年中最長。D點所在經線兩側日期不同,即D所在的經線為日界線,即180度經線,連接北極點到C點的經線為東經120度經線,此時地方時為6點,東京地方時早於6點,北京處於晝半球一側,太陽高度大於零度。
31、(1)答案: B 點撥:該地一年中都有日影,說明位於北回歸線以北,夏至時日影最短。
(2)答案: C 點撥:海口位於赤道到北回歸線之間,一年中有無日影時刻。
(3)答案: C 點撥:北京時間14點時,該地為正午12點,經度為東京90度,位於我國西部地區。
32、(1)答案: D 點撥: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④地正午太陽高度為90度,應該位於北回歸線,但晝長應該大於12小時,故④標注錯誤。
(2)答案: A 點撥:①地晝長18.5小時,一天中正午為12點,上午時間為9小時15分,日出時間為2時45分,根據北京時間為8點45分,計算出經度為30°E。①地和②地正午太陽高度均為53°26′,二者對稱於北回歸線,計算得知,①地緯度為60°N,②地緯度為13°08′S。
(3)答案: C 點撥:①②兩地緯度不同,經度也不一定相同,故A錯;①地緯度為60°N,②地緯度為13°08′S,③地位於赤道上,故B錯;夏至時①②兩地正午太陽高度相同,即對稱於北回歸線,之後直射點一直距離②地近,②地的正午太陽高度均大於①地,故C對;③地位於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故D錯。
④ 如何做到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的答案
1.健全旅遊環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到目前為止,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但旅遊環境保護和一般意義上的環境保護相比,所涉及的面更廣,因素更復雜,因此,有關立法部門應盡快制訂和頒布《旅遊法》、《旅遊環境保護暫行規定或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通過依法守法來保護和治理旅遊環境,建立強有力的旅遊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和完整的管理體系,來執行有關法律、法規,並監督和管理旅遊開發和發展中的環境問題,做到有法必依。
2.加強對旅遊環境保護的宏觀管理
旅遊環境保護工作應多談「防」,少談「治」,突出「防勝於治,防先於治」的管理思想,使旅遊環境保護工作宏觀地貫穿旅遊規劃、開發,發展和鞏固等各個階段,規劃時,應通過科學合理的環境預測和估計,對環保的點、面可能造成破壞的程度和范圍以及景區超載情況的有效調控等問題進行宏觀管理,應切實避免旅遊開發與發展中重產值、輕環境的短期行為,避免「亡羊補牢」式的管理手段。
3.提高環保意識、實現主客參與管理
旅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部門,管理部門,當地居民和旅遊者的全體參與;因此,通過法制觀念教育、全面觀念教育以及長遠觀念教育,來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遊客的旅遊環境保護意識,對於持續發展旅遊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這一點上,我們的一些旅遊開發和發展似乎沒有完全掌握和充分尊重居民對發展旅遊的認識,缺乏對居民直接參與旅遊開發和發展的鼓勵。
4.增加環保經費
環境保護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國家財政吃緊、困難較大的情況下,各級有關部門應採取多渠道、多途徑籌資辦法,以保證充足的旅遊環境保護經費。比如,在旅遊環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種排污費;對景區開征適當的旅遊資源維護費;此外,地方政府要積極發展旅遊業及相關產業,不斷增加經濟後勁,以保證逐年增加旅遊環境保護的投資。
5.加強科學研究
旅遊科學是一門以應用型見長的交叉學科,旅遊環境保護涉及到的學科面很廣,因此,在景區的開發和發展工作中,應開展多學科、深層次的調查研究,以便更科學地對旅遊環境進行綜合保護和治理,使旅遊得以持續發展。
6.抓住時機、大力開發生態旅遊
隨著生態意識的普遍提高,旅遊者本人將成為旅遊環境保護的重要角色。由旅遊者直接參與環境保護的鄉村旅遊,綠色旅遊等等生態旅遊形式是當今公認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旅遊與環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遊形式,是世界旅遊發展的新趨勢。我國有許多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資源豐富,適時適地地開展各具特色的生態旅遊,有利於旅遊環境保護意識的整體提高。
總之,旅遊發展不應把自己同旅遊環保敵對起來,環境有效保護是為了更好,更持續地發展旅遊;相信在全民環保意識日漸提高的今天,通過有關部門對旅遊環境的宏觀保護和綜合治理,我們的旅遊資源一定能夠得以持續利用,旅遊業一定會真正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項「朝陽產業」。
⑤ 初中+高中地理復習資料和練習題
地理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圖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天體
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關系
太陽系概況。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太陽能量的來源。
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3)地球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軸。兩極。經線。本初子午線。經度。赤道。緯線。緯度。經緯網及其意義。
東、西半球的劃分。南、北半球的劃分。高、中、低緯的劃分。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時區的劃分。日界線。國際標准時間。北京時間。區時的應用。
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速度和周期、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4)宇宙探測
宇宙探測的意義。宇宙探測的現狀。
2.大氣
(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大氣的組成。
大氣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對流層大氣的熱狀況和大氣的運動
大氣的受熱過程。
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
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系。
(3)大氣降水
降水的時間變化。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氣、氣候與人類
鋒面、低壓、高壓、鋒面氣旋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光、熱、水、風等氣候資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風、暴雨、大風等氣象災害的危害及防禦。
地球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等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氣壓、氣溫、降水等值線圖、柱狀圖等圖形語言的解讀和應用。
3.海洋
(1)海水的性質和運動
海洋表層平均鹽度、溫度的分布和變化規律
洋流。洋流的分布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海洋開發
海洋資源的主要類型及其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
海洋空間的重要性、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
中國鄰近海域,主要漁場和海洋水產,主要鹽場。
(3)海洋環境保護
主要的海洋環境問題。保護海洋環境的主要措施。
4.陸地
(1)陸地的組成要素和地殼變動
主要造岩礦物。三大類岩石。地殼物質循環的組成、過程及其對地表的影響。
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板塊運動對地表的影響。
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自然界的水循環及其意義。
生物在陸地環境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陸地環境中的作用。
(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分異規律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域分異規律。
(3)陸地資源和地質災害
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陸地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資源問題。
中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
主要地質災害及其防禦。
5.地圖
地圖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常用圖例、注記。
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 等高(深)線和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農業
農業區位因素
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及其特點。
中國主要農作物的分布。中國的畜牧業和水產業。
(2)工業
工業區位因素。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不同類型工業區的特點。
中國主要工業基地和工業中心的分布、特點和形成條件。
2.人口與環境
(1)人口的再生產
影響人口增長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人口的分市。
中國人口的增長和分布。中國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數量與環境
人口數量與環境的關系。
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狀況。
環境承載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數量的意義。
(3)人口素質與環境
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主要環境因素。
人口的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
(4)人口遷移與環境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我國人口遷移的現狀和原因。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鄉村、城市的起源及發展。
(2)城市的區位
自然、經濟、社會等因素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3)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進程。
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
(4)城市地域結構
城市地域功能分區。不同城市地域結構的特點。
城市的合理規劃。
4.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
(1)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信、商業、服務業等)及作用。
(2)交通運輸和通信
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主要交通運輸線、鐵路樞紐和港口。
城市的道路交通網路。
現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網路的作用。
(3)商業貿易
商業中心的區位因素。商業網點的布局。
中國主要商業中心,主要進出口商品,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
當代金融、貿易的國際聯系及特點。
5.文化景觀
(1)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的形成。文化景觀與環境的關系。
(2)文化源地與文化傳播
文化源地。文化傳播、文化擴散的主要途徑。
6.旅遊活動與環境
(1)旅遊活動及其作用
旅遊活動的特點。旅遊活動的作用。
(2)地理環境與旅遊
旅遊資源及其特性。旅遊資源的價值。
中國的旅遊資源。
旅遊景觀欣賞的基本要求。
(3)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旅遊活動中的環境問題。
旅遊活動的規模應與環境承載力相適應。
7.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國際政治的地緣合作與沖突。
(2)世界經濟地理格局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經濟全球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國際經濟的區域合作與競爭。
(3)綜合國力
綜合國力的影響因素。提高綜合國力的途徑。
8.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1)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的產生。
環境問題的防治。
中國的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2)可持續發展
人地關系的演變。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況
(1)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世界海陸分布。海底地形。陸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國家
世界主要人種的分布。
世界的國家和地區。
2.世界地理分區
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各區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區域特徵。
3.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徵
日本,印度,埃及,德國,俄羅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第四部分 中國地理
1.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國土構成。行政區劃。
2.中國的民族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民族分布特點及主要少數民族的地區分布。
3.中國的地形
地形的總體特徵。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
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中國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
4.中國的氣候
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氣候的主要特徵。
主要氣象災害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5.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區和內流區。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徵。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長江、黃河、珠江的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京杭運河概況。
6.中國的區域差異
中國三大自然區的空間位置和基本特徵。
東部季風區內部的差異。
中國自然區域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7.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
重工業基地和能源工業基地。
主要城市。
8.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
輕紡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
主要城市。
9.西北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農、牧業生產特點。保護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礦產地。
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高寒氣候。農牧業生產特點。
能源和礦產資源。
主要城市。
11.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地理位置和范圍。
經濟發展的特點。
台灣省的地形、自然資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國國土的整治與開發
水土流失發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產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及流域綜合治理。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山區開發面臨的問題及綜合開發途徑。
農業低產區存在的原因及綜合治理。
商品農業發展的條件、問題及發展趨勢。
交通建設對區域發展的意義。重大交通工程建設面臨的困難及解決措施。
海島、海域開發的意義、面臨的問題及環境保護。
城市發展面臨的問題,城市新區發展的模式。
這是高考的考綱,夠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