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黔江土家族地理位置

黔江土家族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3-05 16:00:42

❶ 土家族在什麼地方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
湖南永順、龍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來鳳、利川、鶴峰、咸豐、宜恩
還有重慶的秀山、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❷ 土家族 是在中國哪個地方的啊

土家土家族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接壤的武陵山脈的高山地帶;全國土內家族人口總數有835萬人容,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

土家族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個民族,世居湘、鄂、渝、黔毗連的武陵山區。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土家族人口數量約為8,353,912人,在中國的55個少數民族中排名第七位,僅次於壯族、回族、滿族、維族、苗族、彝族。
土家族人自稱為"畢茲卡"。"土家族"是漢族對"畢茲卡"的稱呼。土家族北支(湖南省湘西州,張家界市以及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的五峰、長陽,渝東南,貴州黔東北)自稱"畢茲卡、畢基卡、密基卡等等"。南支土家族僅分布於湖南湘西州瀘溪縣內的幾個村落。自稱"孟茲",南支土家語與北部土家語不能通話,現只有瀘溪的九百餘人使用。
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支,也有人認為歸入緬彝語支,是藏緬語族內一種十分古老獨特的語言。絕大多數人通漢語,如今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現時使用1984年創制的拉丁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1956年10月,國家民委通過民族識別,確定土家族為單一民族。

❸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哪個地區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

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縣,張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縣,常德市的石門等縣;

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建始、巴東、恩施、利川等縣市,宜昌市的長陽、五峰兩縣;

重慶市主要分布在渝東南的黔江、酉陽、石柱、秀山、彭水等區縣;貴州省主要分布在黔東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縣。

(3)黔江土家族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土家族信仰多神,表現為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等,巫風巫俗尤烈,道教、佛教和基督教的先後傳入也對土家人的信仰產生了一定影響。

土家人每逢出獵,要祭祀獵神。龍山、來鳳、永順等地把獵神稱為「梅山娘娘」、「雲霄娘娘」或「梅嫦」,長陽、五峰、鶴峰一帶則供奉張五郎。獵神神像供在堂屋中,凡進山打獵,獵人必先敬獵神,祈求護佑平安,多獲獵物,並許願:「大財大謝,小財小謝」。土家族地區土地廟林立,供祭的有掌管坡上五穀的「山神土地」,管理家禽家畜的「家先土地」,協助狩獵、保護安全的「梅山土地」等。

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稱是「白虎之後」,以白虎為祖神,時時處處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龕上常年供奉一隻木雕的白虎。結婚時,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鋪虎毯,象徵祭祀虎祖。在祭祀性的「跳喪鼓」中,有很多模仿老虎洗臉、擺尾、行走、捕食的動作。

土家族每逢年節都要大祭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祭。清明時節要給祖先上墳。七月中旬左右為月半,又稱亡人節,要祭祖掃墓或在家裡祭祀祖先,民間有「年小月半大」之說。

❹ 黔江市屬於哪個省份

重慶市轄地區。位於重慶市境東南部,與湖南省、貴州省交界。距重慶市275公里。面積16 936平方公版里,人口權277.6萬,其中土家、苗等14個少數民族佔54%。行政公署駐黔江縣。轄石柱、彭水、黔江、酉陽、秀山5個民族自治縣。古為梁州之域,秦屬巴郡枳縣東漢建丹興縣。隋置石城縣。唐天寶元年(742)改名黔江縣。1983年建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8年建黔江地區。

❺ 土家族所在省份

土家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雲貴高原東端余脈的大婁山、武陵山及內大巴山方圓10萬余平容方公里區域,分布於湘、鄂、黔、渝毗連的武陵山區。即湖南省西部的龍山、鳳凰、瀘溪、永順、保靖、桑植、石門、古丈等縣;湖北省西部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利川、恩施、巴東、建始、五峰、長陽等市縣;貴州省的沿河、印江、德江、江口、務川、鳳崗、岑鞏、鎮遠、思南、銅仁、松桃等市縣;重慶市的酉陽、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縣。

❻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哪裡

土家土家族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接壤的武陵山脈的高山地帶;全國土家族人口總數有835萬人,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龍山、永順、保靖、古丈、大庸等縣,聚居的土家族人口較多,州內其餘三縣市也有部分土家人居住,中國向世界開放的旅遊城市張家界市也是土家族聚居的地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利川等五個縣市,土家族人數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較大。恩施、建始、巴東等三個縣市的土家族人,多聚居在清江之南,呈現出鄂西南土家人聚居偏南,漢人偏北的局面。
湖北宜昌地區土家族聚居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共有11個區、鎮,36個鄉;除其東部3個區、鎮系土家和漢族雜居區外,縣境中部和西部都是土家族人較集中地居住地。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土家人為全縣總人口的47.46%,絕大部分聚居在縣境內高山溪谷之間的地方。
重慶東南部邊境的黔江地區,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和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聚居的土家族人較多;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的土家人有一些與苗、漢人雜居。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土家人口數為全縣總人口的53%,
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地區土家族聚居的地方,有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和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以上情況說明,土家族是聚居於我國長江以南武陵、大婁山余脈溪洞間的一個山地民族。一般來說,土家族聚居的地方,多是元、明、清三朝建立過土司制度的地區。在歷史上這些地區的周圍延邊地帶及個別土司區內的少數據點,封建王朝也曾設置過衛所關隘,而居住的土家族人數,較之土司區就少得多。這一帶的非土司、衛所地方,也有土家人分散居住。由於民族遷徙流動,在現今民族雜散居地區內,還有個別土家族聚居的居民點。[1]
折疊族源
土家族其來源說法不一,一說為巴人後裔;一說為古代從貴州遷入湘西的烏蠻的一部;甚至說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後)從江西遷居湘西的百藝工匠的後裔,還有人認為是漢人戍邊將士和土著女子的後代。根據復旦大學對土家族父系基因抽查結果顯示,土家族父系血統以阿爾泰血統為最,約佔28%(大致為匈奴和鮮卑等民族);其次為百越25%;作為土家語言文化主體來源的藏日緬反而在三大來源中位居第三,佔21%(羌氐);除此之外還有漢14%、苗瑤7%以及印歐5%(應當為五胡中的羯族和月氏人)。通過史籍記載(土家族於唐朝後期才正式出現於史籍中)、語言學研究(土家語中的阿爾泰元素)、此次的父系基因結果以及土家族自身史詩記載,大致上可知,土家族是五胡與武陵山區的原住民百越民族融合後形成的,以五胡中的羌氐為主導,摻雜阿爾泰、百越文化元素的混血民族,在唐朝後期基本成型。盡管如此,土家族仍然是藏緬民族,藏緬文化才是畢基文化的核心,與和族、緬甸族(緬族)、藏族、彝族、曼尼普爾族、克倫族、若開族、景頗族(克欽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珞巴族、納西族、羌族、拉祜族、普米族、基諾族、門巴族等均為兄弟民族,較早來到東亞的藏日緬民族一員,從而否定了以上各假說。
歷史上封建經濟從五代(907~979年)起就有一定發展,清朝雍正(1723~1735)年間「改土歸流」後,逐漸過渡到地主經濟。新中國成立前社會經濟處於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新中國成立後,實行了社會改革,與苗族聯合建立了2個自治州。

❼ 黔江區是不是少數民族地區

重慶成立直轄市前,黔江的地名全稱是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當然屬於少數民族地區了。

黔江地理位置處於渝東南邊界城市。

❽ 土家族分布於中國哪些地方

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十個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湘鄂川黔毗連的武陵山地區。即湖回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答治州和張家界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貴州省銅仁市;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❾ 想知道: 四川省黔江地區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在哪

黔江位於重慶的東南部,1983年以前的行政級別是黔江縣。1983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黔江縣,回建立黔江土家族答苗族自治縣。1988年5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從原涪陵地區10縣中將酉秀黔彭石五個自治縣劃出單設)成立四川省黔江地區。
1997年納入重慶直轄市管理,同年3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原四川省黔江地區",成立"重慶市黔江開發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原重慶市黔江開發區、黔江土家苗族自治縣,設立"重慶市黔江區",隸屬重慶直轄市管理,也是重慶市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區。
與湖北的咸豐和湖南的來鳳接壤,從重慶主城出發坐火車經過涪陵(榨菜之鄉)、武隆(旅遊聖地仙女山就在此)、彭水(境內崇山峻嶺,阿依河美不勝收)過了彭水就是黔江了(黔江境內有中國最完整的地震遺址——小南海,在建中的中國第一個城市峽谷公園)全程大約需要3個小時。坐汽車走渝湘高速經過巴南——南川——武隆——彭水——黔江。全程也是3小時左右。坐飛機從江北機場出發可以直達黔江,全程40分鍾左右。歡迎你到黔江來旅遊。

❿ 重慶黔江那裡共有多少個民族其分布和民族文化是什麼特色的

主要的3個:苗族、土家族、漢族 黔江,一片用碧水與青山描繪的天地,洋溢著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閃爍著悠遠獨特的民族文化。 在24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49萬人口的72.8%。巴楚後裔在自成一脈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獨特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其衣食住行、文化娛樂、節慶禮儀、婚戀喪葬、生產交通等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地方,形成特有的習俗風尚、傳統和禁忌。長期沿襲而形成的共有的行為方式濃縮出族殊俗異的民族文化。服飾習俗 土家族男穿對襟,女著滿襟,配上綉花圍裙、鄉花鞋,已婚婦女梳發,插金銀首飾。苗族男裝簡朴,女裝繁華,婦女上穿上襟大領,下著長褲大襟衣,胸前和袖口及褲腳要滾邊、透花或抽紗,並加上欄桿花瓣於其間。男子多穿對襟大褂。男女頭纏青帕、花帕或白帕,花帕層層疊疊,大如斗笠,有峨冠秋菊之美。苗族首飾中頭花、銀帽、銀角、壓領、銀披肩及各種衣片銀領等造型精美,品種繁多。居住習俗 黔江少數民族受自然、氣候等條件影響喜居吊腳樓,為「干欄式」全木結構,底樓作畜舍或擱置農具及石磨等生活設施,樓上住人。樓的四周鋪設走廊,方形窗戶用木條裝上萬字格花紋,屋檐呈魚尾上翹,屋基選擇看重「龍脈」走向和地理氣勢。歌舞習俗 黔江人民雖然生活在艱苦的自然環境中,但世世代代樂觀豁達,安居樂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擅長歌舞,其勞動歌、薅秧鑼鼓歌、山歌、哭嫁歌、木葉情歌等皆即興創作,出口成章,且構思精巧,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馳名區內外的擺手舞、花燈舞等極富群眾性,旋律輕快,動作原始質朴,給人爽心悅目的感受。黔江,歌的海洋,舞的世界。手工製品 黔江人民心靈手巧,竹編、騰編精巧雅緻,木製器皿小巧玲瓏,織錦、刺綉、蠟染等豐富多彩,木雕、石雕、木刻等美觀大方,西蘭卡普更是黔江一絕,琳琅滿目的商品是黔江人民智慧的結晶。婚戀習俗 黔江的婚戀帶著對歌傳情的自由戀愛色彩。同時也包含了媒人求婚,討庚,送期,哭嫁,娶親,對歌及搶新等莊重的傳統習慣。婚戀流程一環扣一環,既嚴謹又自然。而喪葬則帶有濃濃的封建迷信色彩,從送終,報喪,入棺,辦「道場」,唱孝歌,招魂到跳喪,發喪,下葬無不體現超度亡魂的民間習俗。古時曾有懸棺葬的習慣,如今大都實行土葬。生產生活 黔江人勤勞勇敢,基本是手工勞作,以肩挑或背的形式負重運輸,生產工具多為自製,迄今仍保留著石磨、臼、風包等原始的勞動工具。生產中團結協作,薅秧鑼鼓即是一種集體勞動方式。生活中熱情好客,迎賓、待賓、送賓禮節淳樸濃烈。以鳴炮迎賓,用油茶湯和上等飯菜款待賓客並獻咂酒,挽留客人千言萬言,情真意切,送客一程一程,極盡地主之誼。空閑時婦女做布鞋、綉鞋墊,男人則以竹木製作各種器具。農閑季節常常全寨青壯男人上山圍獵,或放孔明燈等,其樂融融,親密無間。節慶習俗 黔江除傳統的清明、端午、月半、中秋、春節等五大節氣外,還有擺手節、趕秋、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過苗節、羊馬節。節慶或祭祀或慶祝,側重各不相同,哪種節慶過哪種生活,以釀豆腐、米粉、粽子、油茶湯度過節日,同時開展一系列活動。游藝民俗 黔江人擅長打鎦子,吹長號、打鑼鼓、奏咚咚奎,經常性開展舞龍獅,滑龍船,扭秧歌等活動,年霄舞、花燈、銅玲舞、儺戲、板凳舞等民間游藝喜聞樂見,扭扁擔、竹玲球、搶花炮、打三棋、踢踺、和尚棋等競技活動異彩紛呈。 黔江,古遠的丹興,悠遠的歷史進程造就了獨樹一幟的民族風情。這里不僅有大眾廣場擺手舞的魅力無窮,旅遊天地的風情萬種,而且還有橋梁村原汁原味的民風民俗,以及散布民間的風土民情,構成一個洋洋大觀的民族風情園。山水的美麗賦予了人性的靈動,歷史的沉澱鑄成風性的獨特。山之奇、水之美、林之茂、人之淳、俗之異、情之濃……結合成神秘怡人的黔江旅遊。熱忱歡迎海內外朋友光臨每年9月28日在黔江舉行的「中國土家擺手舞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