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鴨綠水與薛賀水的地理位置

鴨綠水與薛賀水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3-05 10:05:49

『壹』 中韓交往的歷史事件

先看韓國歷史:
史前時代

經人類學研究發現, 在70萬年前, 韓半島就有人類居住。

古朝鮮( B.C. 2333~B.C. 108)

據傳, 神話人物 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了韓國第一個王國- 古朝鮮。 此後, 幾個部族由滿州南部地區移到韓半島。

三國時代( B.C. 57~A.D. 676)

高句麗, 百濟, 新羅建於一世紀。 這期間古代國家的政治體系, 宗教(佛教和儒教) 文化得到發展。

統一新羅時代( A.D. 676~A.D. 935)

新羅的統一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佛教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最大的普及。 統一新羅因貴族的霸權爭斗而衰退, 935年歸屬高麗。

高麗王朝(A.D. 918~1392)

高麗建於918年。 佛教在這一時期被定為國教, 給政治和文化帶來巨大的影響。 著名文物有高麗青瓷和《高麗大藏經》。 高麗時代發明了直指。 直指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金屬活字本,比古騰堡發明的金屬活字本早了78年。14世紀中期後,高麗衰退。

朝鮮王朝(1392~1910)

朝鮮王朝建於14世紀末, 儒教成為國教, 對全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443年發明了韓文字母。 由於日本的侵略(1592年, 任辰倭亂)和外國勢力的侵略使朝鮮開始走向衰退。

日本統治時期(1910~1945)

1876年朝鮮王朝被日本強迫打開了門戶。 1910年日本佔領韓國, 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日本被聯軍打敗投降。

大韓民國(1945~至今)

1945年日本被聯軍投降後撤離韓國。 其後韓半島分為韓國與北韓。 韓國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爆發, 1953年6月27日簽定停戰協定。 2000年歷史性的南北韓首腦會談在北韓的首都平壤召開。
古代:一: 王莽篡漢 竟將高句麗改名「下句麗」 高句麗建國稱王後,西漢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也承認其高句麗王號,並令玄菟郡管理。

事情還是從王莽同志那裡搞糟的,這個王皇帝一來比較講究禮儀規矩,象高句麗這樣的小國怎麼好僭越稱王?於是降一級為侯;二者還有給別人改名字的喜好,比如「匈奴單於」改作「降奴服於」,等等。待匈奴反了,就集三十萬大軍准備討擊,並征發高句麗人助攻。高句麗人不願和匈奴打仗,派去的兵紛紛逃亡塞外為盜寇,還打死了遼西大尹田譚。這還了得,王莽派大將嚴尤來討,嚴尤擺了個鴻門宴,斬了高句麗邊將延丕,大獲全勝。王莽大悅,又發揮了一下自己的嗜好:下旨貶高句麗為「下句麗」,高句麗王為「下句麗侯」。高句麗從此以後就成為東北的一大邊患。公元14年高句麗人佔領了屬於玄菟郡的高句麗縣,這是第一次攻陷了漢家的郡縣。

公元28年,東漢遼東郡太守發兵討伐高句麗。大武神王高無恤堅壁清野,退入國都〔註:時國都為國內城,今吉林集安縣〕附近的丸都山城〔註:今集安縣西之山城子〕據守。漢軍圍困了三個月,高句麗人糧食將盡,大武神王急中生智,以犒軍為名,派人給遼東太守送去了酒和捉到的鯉魚。太守以為城裡糧草充足,只好退兵。高句麗躲過了第一次幾乎亡國的厄運。四年後,漢光武帝因偃武修文,重新冊封恢復了高句麗的王號。但高句麗並未因此而停止對東漢的侵擾,公元37年大武神王向鴨綠江南的樂浪郡發動進攻,一度占據。七年後,光武帝派兵渡海收復了樂浪,阻止了高句麗的擴張,並劃定朝鮮半島上的薩水〔註:今清川江〕以南地區歸東漢直轄,以北屬高句麗統領。從此時起,高句麗的勢力開始伸入了朝鮮半島。

此後高句麗與東漢中間維持了六十餘年的和平,高句麗太祖王高宮在一世紀的下半期一直頻頻出擊,周邊小國陸續納入其麾下。待周圍統一,內部的王權經整合而大大增強後,於二世紀時重新寇邊。至146年太祖王傳為於弟次大王時,高句麗與東漢發生了以下的幾次較大的沖突:

105年春,高句麗人寇略遼東六縣,被太守耿夔擊破,斬其渠帥;

118年,高句麗與穢貊聯合寇漢玄菟郡,攻華麗城;

121年春,漢幽州刺史馮煥等擊高句麗,被高句麗用詐降計打敗,死傷二千餘人;

同年夏,太祖王合鮮卑共八千人侵遼東,太守蔡諷以下百餘人戰死;

同年冬,太祖王合馬韓、穢貊共萬余攻玄菟郡,漢軍得到兩萬夫余軍的援助,擊退之;

146年 襲擾漢樂浪郡,殺帶方縣令,掠太守妻子。

太祖王之後,次大王、新大王、故國川王三代,對東漢採取了順服的態度,除偶爾小沖突外,基本上罷兵休戰,達半個多世紀。

二:三國時期:毋丘儉東征攻克高句麗首都 高句麗與公孫氏:遠交近攻

東漢末年,公孫氏雄踞遼東,遠近戎夷咸服。高句麗與公孫氏的關系初時較睦,還曾出兵幫助其剿滅山賊。但196年高句麗新大王初即位時,王兄拔奇曾得到公孫度之助,起兵爭位,旋敗死。從此高句麗與公孫氏就結下了墚子。公孫氏欲入中原爭鋒,必須要先解決高句麗這個後顧之憂;高句麗要想實現獨霸遼東的預想,也必須要排除掉公孫氏這個障礙。二者都心懷鬼胎,互相提防。但高句麗畢竟力弱,主要採取保境安民的守勢,待機而動。公孫康時曾給高句麗以重擊,並焚毀其國都國內城,高句麗被迫遷都山城丸都(吉林集安以西之山城子)。

·打工不如開個小店 ·99個暴利項目排行榜
·失眠抑鬱-輕松治療 ·高血壓糖尿病最新療法

高句麗在外交上對待公孫氏的一招就是遠交近攻,分別與吳、魏建立了關系。233年,東吳曾派使者出使遼東公孫淵處,後來公孫淵反目,殺死為首的兩使者。使者團中有幾個逃亡到高句麗,假稱奉孫權之命而來。從此高句麗與東吳一度打得火熱,東吳還賜予高句麗東川王為「單於」的稱號。但好景不長,曹魏當然不願看到這種關系繼續發展下去,頻頻派人出使高句麗,促其與東吳斷交。幾年後高句麗迫於魏國壓力,與吳絕交,斬吳使胡衛等,送首級與幽州。

形勢發展很快,隨著諸葛亮死於五丈原,魏國西南戰線壓力減輕,開始騰出手來收拾桀驁不訓的公孫淵。237年,司馬懿率四萬大軍分水陸兩路征遼東,並要求高句麗出兵相助。高句麗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派出主簿大加率數千精兵幫助魏軍作戰。幾個月後,襄平城破,公孫淵走死於梁水,公孫氏在遼東的勢力土崩瓦解。魏軍隨即潛軍浮海,又收樂浪、帶方二郡。魏在原公孫氏所轄地區設平州,轄遼東、昌黎、玄菟、樂浪、帶方五郡,並置東夷校尉於襄平以統管之。

毋丘儉東征

公孫氏敗亡後,遼東諸郡盡入魏手。當時魏正忙於與吳、蜀的戰爭,內部司馬氏與曹氏又斗得正歡,無暇回顧。高句麗東川王又開始頻頻入寇,攻打遼東幾個小城,獲得一些小勝。高句麗大臣沛者得來絕食死諫,勸國王不要惹惱大魏,招來亡國之運,東川王哪裡聽得進去。

果然,不久吳蜀方面戰事稍息,魏國派毋丘儉東征,以報高句麗侵寇之仇。公元246年,毋丘儉帶領魏軍步騎萬人,東出玄菟郡,向高句麗進發。高句麗東川王親自率領步騎2萬餘人迎敵至沸流水,戰魏軍於梁口(註:今通化市江口村)。兩軍對陣,以死相搏,魏軍以方陣迎敵。東川王被打得大敗,魏軍斬首數千級。

東川王率少數殘軍狼狽逃回,據守堅固的丸都城。毋丘儉圍城後,見山城的西北面山體陡峭,上面的守兵也不多,就採用避實就虛,正面佯攻,西北偷襲的戰法,選派一些身強體壯善於攀登的士兵,帶著兵器長繩,偷偷地順著山崖爬上去,先殺死上面的守兵,「束馬懸車」,攻破了丸都山城。據《三國志》所載,魏兵「屠丸都」,採取了燒光殺光的策略,唯獨對當初勸說國王不要侵犯魏國的沛者得來一家網開一面,「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不久,毋丘儉再征高句麗,東川王奔買溝(註:今朝鮮咸北會寧)。毋丘儉派玄菟太守王頎緊追東川王,過沃沮千有餘里,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而還〔註:1904年毋丘儉刻石記功碑在吉林輯安被發現,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東川王在逃亡中抑鬱死去。〔註:據《三國史記》載,高句麗以詐降計刺殺王頎,打敗魏追兵。此事不見於中國史籍。〕魏軍兩次征討,每次均俘獲高句麗人口數千,將他們遷入內地。

毋丘儉東征,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地區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征討,魏之勢力遠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原屬高句麗統轄的朝鮮半島嶺東穢貊地區,也歸入了樂浪、帶方二郡。高句麗幾遭滅頂之災,僥幸苟延殘喘了下來。以後四十餘年,高句麗不敢再向遼東入寇,並頻頻向魏、晉納表稱臣,雙方長期保持和平狀態。

三、隋朝對高句麗的征討

隋朝征討高句麗,是6世紀東北亞地區國際關系發生變化的必然產物。在此以前,中國處於南北朝分裂狀況,而朝鮮半島地區也是三國並立。高句麗乘勢向外擴張勢力。強大的隋帝國出現後,希望建立起冊封朝貢秩序,但高句麗恃強不聽號令,於是雙方兵刃相見。

◎隋文帝征伐高句麗

高句麗於公元前37年在紇升骨城建國後,就開始不斷地向外擴展。313年和314年相繼滅亡了西晉的樂浪郡和帶方郡,從而控制了朝鮮半島北部地區。此後百餘年間,高句麗與百濟、新羅國家不斷發生戰爭。427年,高句麗為實現統一朝鮮的宏願,正式將都城遷往平壤。475年,高句麗攻佔了百濟首都漢城,控制了朝鮮半島中部的漢江領域,國勢盛極一時。據史書記載,當時高句麗的「民戶三倍於前魏時,其地東西二千里,南北一千餘里」。

高句麗自建國以來,就一直保持著與中國中原政權之間冊封與朝貢的藩屬關系。同時,隨著其國力的不斷強大,高句麗也屢屢與中原政權之間發生摩擦和戰爭。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隋朝統一中國,結束了幾百年的分裂局面。高句麗目睹隋的迅速崛起,十分恐慌,加緊屯糧練兵,並商議拒隋之策。隋文帝聞訊大為不滿,給高句麗國王高陽下了一封措辭嚴厲的詔書,歷數了高句麗的種種不守藩臣之節的無禮行徑,並且以滅陳故事相威脅。高陽接到詔書後十分惶恐,趕快奉表謝罪。不久,高陽病卒,其子高元即位,繼續向隋朝遣使和貢獻方物。

598年,高元率 騎兵萬余進犯遼西。隋文帝大怒,下詔黜除高句麗王高元官爵,任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率領水陸大軍30萬進攻高句麗。是年6月,漢王楊諒率陸路隋軍出臨渝關(今山海關),時恰逢北方雨季,道路泥濘,軍隊供給出現嚴重困難局面,加上很多士兵不幸染上疫病,勉強到達遼水時,部隊出現嚴重減員;水路隋軍從海路直趨平壤,卻遭遇大風,船多飄沒。兩路大軍死者十之八九,隋朝只好暫時退兵。隋軍雖然未戰即敗退,然而高句麗王高元還是被隋朝大軍所震懾,趕緊遣使謝罪,自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的征討高句麗,就這樣草草地收了場。

◎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

大業三年(607),隋煬帝北巡至突厥啟民可汗大營,偶遇高句麗朝覲啟民可汗的使者。突厥和高句麗這兩個北方的強敵竟然會有聯系,這件事對隋煬帝震動極大。隨侍煬帝的黃門侍郎裴矩更是火上澆油,他說:高句麗本來就屬於中國,周代封給箕子,漢代設郡治理,晉代也佔有遼東,如今倒成了外邦。先帝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只是由於楊諒無能,才導致師出無功,英明的陛下一定要將它收服。高句麗的使者親見了啟民可汗舉國歸化,必然畏懼大隋的威名,此時命令高句麗王前來朝覲,一定能使他臣服。隋煬帝深以為然,宣旨高句麗使者:啟民誠心歸順,我才駕臨他的大帳。明年我打算巡視涿郡,你回去轉告高句麗王高元速來朝見,否則我將和啟民率領大軍巡遊高句麗國土。高句麗王高元聞報後甚為恐懼,一直也未敢赴隋。

611年,隋煬帝以高句麗不遵臣禮為由,下詔征討高句麗。一時間,全國的兵士、民夫都行動起來,官道上充塞著調動的士卒、糧草,晝夜不絕。同時幽州總管元弘嗣在東萊海口督造船隻,命令造船的人在水中晝夜製作,不得休息。次年正月,隋朝大軍齊聚涿郡。煬帝親自掛帥,將隋軍分成左、右12軍,沿12路進發,直指平壤。根據史書記載,當時調集的軍隊計有110餘萬人,號稱200萬。12路軍隊首尾相接、旌旗相連,長達千里,聲勢甚是浩大,被認為是「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

隋軍一路進軍都非常順利,大軍很快便進抵遼河西岸,結陣之後依次渡河。在渡河戰役中殲滅了東岸高句麗軍隊1萬餘人,並乘勝進圍遼東城。隋煬帝過遼河時,特意經過突厥曷薩那可汗和高昌王伯雅觀戰處,以顯示軍威。在隋朝大軍行進的過程中,隋煬帝曾下達過命令,凡所到之處如果守軍投降,就不得再縱兵進攻。結果,每當城池將陷落時,高句麗的守軍便要求投降,隋軍遂停止進攻。可是,等到隋軍繼續進發的時候,原先投降的守軍便又乘機重整防衛。當隋軍圍攻遼東城時,一方面遭到守城軍隊的堅持抵抗,一方面又遭到原先投降的高句麗軍隊的騷擾,致使遼東城久攻不下,數10萬隋軍困於一城之下。

此時,水軍大將來護兒率隋朝江、淮水軍已經進擊平壤。高句麗軍稍作抵抗便撤出該城,隋軍進入平壤。然而,進城的隋軍紀律鬆懈,忙於搶掠。撤出不遠的高句麗軍隊乘機突然殺回,來護兒的軍隊頓時潰不成軍,4萬精甲僅數千人生還。

消息傳到遼東城,隋煬帝趕緊命令隋將宇文述率領陸路大軍繞開高句麗人堅守的遼東城,向鴨綠江挺進。士兵們為減輕行走負擔,不顧禁令拋棄糧食,結果在途中軍糧便告急了。高句麗得知這一消息後,決定採取拖疲隋軍、然後決戰的策略。此後,高句麗軍每戰輒走,於是宇文述在一日之中,七戰皆捷,最後在距平壤城30里的地方扎營。此時,高句麗大臣乙支文德詐降,說如果隋撤走大軍,他一定將高麗王高元生擒奉上。宇文述信以為真,同時也因士卒已疲,於是決定拔營撤軍。就在這時,高句麗軍忽然殺出,四面出擊,隋軍一觸即潰,敗返鴨綠江。隋煬帝一征高句麗,就這樣以慘敗而告終。

613年,隋煬帝第二次御駕親征高句麗。此次出征,煬帝接受上次教訓,允許諸將「便宜從事」。隋軍包圍遼東城,晝夜不停連續攻城20餘日,使用了飛樓、雲梯、地道、沖梯竿等手段,高句麗守軍均一一化解。煬帝下令,以百萬布口袋裝土,環繞遼東城築起高牆,使戰士登而攻之;同時作八輪樓車,高出於城,使士兵俯射城內,遼東城岌岌可危,指日可破。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國內傳來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起兵造反,逼近東都的消息。隋煬帝大驚,不得不趕緊下令匆匆撤軍。軍資、器械、攻具及營壘、帳幕等堆積如山,皆棄之而去。高句麗軍不知道內情,見唐軍撤退,懷疑有詐,兩天之後得知實情,才敢派兵追擊。隋煬帝第二次征高句麗,就這樣虎頭蛇尾地收場了。

614年,隋煬帝不甘心前兩次征討高句麗的失敗,又發動了第三次討伐。隋軍大將來護兒在畢奢城(今遼寧金縣東大黑山)大敗高句麗軍,並乘勝向平壤進發。此時高句麗因連年作戰,已經困弊不堪,無力再戰,只好遣使請降。而此時隋朝國內也因連年戰爭導致民力凋敝,農民起義已是此起彼伏。隋煬帝知道無法再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了,趕緊見好就收,下令班師回朝。回國後,煬帝心有不甘,敕令將帥練兵,以圖下次討伐。

618年,隋煬帝為禁軍統領宇文化及所殺,最終沒能實現征服高句麗的夙願。隋朝如曇花一現,窮舉國之力征伐高句麗是一個誘因。據史書記載,由於連年戰爭,民不聊生,致使盜賊蜂起,天下大亂。
三:唐朝經過20餘年征討最終滅亡高句麗 唐朝建立後,時高句麗榮留王高建武在位,為緩和與中原關系,接連遣使入唐朝朝貢,積極與唐朝修好。唐高祖以國家初立,也對其採取了安撫政策,如冊封榮留王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句麗王,並放回隋時虜獲的高句麗人;高句麗也放還華人萬余,並毀了由戰死隋軍屍體築成的紀念物「京觀」,讓唐收斂安葬隋軍骸骨等。雙方使者來往頻繁,高句麗曾派人11次入貢,甚至還曾派世子朝唐,一時表現出和平的景象。但背後,雙方都明白最終不免一戰。高句麗花費了巨大人工物力,在沿唐邊境修築了長城,自夫余城(註:今吉林四平市以西)至海,長千餘里,十六年修成。

·打工不如開個小店 ·99個暴利項目排行榜
·失眠抑鬱-輕松治療 ·高血壓糖尿病最新療法

唐太宗貞觀後期,大唐已空前強盛,東突厥也被消滅了,四夷威服,下面就開始著手征討高句麗了,用太宗的話就是「為中國報子弟之仇」。貞觀十七年(643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權臣、莫離支泉蓋蘇文拒絕,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征高句麗。次年十一月,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句麗。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張亮率水軍渡海襲占卑沙城;李績軍攻克遼東重鎮遼東城,斬俘兩萬餘人。六月,唐軍進至安市城(駐: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高句麗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率15萬大軍前來救援,被唐太宗擊敗,余眾歸降,高句麗舉國震恐。七月,唐軍開始圍攻安市城。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於九月十八日班師還朝,沒有達到徵佔高句麗的預期目的。唐太宗此次出征,攻佔遼東等十城,獲七萬余戶,斬殺高句麗兵4萬餘人,唐軍陣亡數千人,戰馬損失十之七八。

唐太宗回朝後,群臣建議對高句麗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太宗採取了這一建議。以後,唐軍採取了對高句麗發動騷擾性攻擊的策略,共有以下幾次:

647年,太宗命牛進達和李績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句麗,拔石城,高句麗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

648年,太宗派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率3萬大軍乘樓船渡海,入鴨綠水,於泊灼城(今遼寧丹東東北)大敗高句麗軍;

655年,因高句麗與百濟、靺鞨聯兵入侵新羅,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兵擊高句麗;

658年,程名振攻克高句麗赤烽鎮(約在今遼寧海城境),斬首3000級;

659年,唐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今遼寧遼陽附近華表山)大敗高句麗軍。

公元660年,唐滅百濟,高句麗失去盟國,陷入孤立境地。次年,高宗下令對高句麗發動大規模進攻,發 35軍,水陸分道並進。蘇定方在壩江擊敗高句麗軍,屢戰屢勝,進圍平壤;契苾何力於鴨綠水大敗蓋蘇文之子男生,斬3萬人。時百濟舊將叛亂,而蘇定方圍平壤久攻不下,逢大雪天寒,高宗遂於662年二月命唐軍自高句麗班師。退軍時,左驍衛將軍、沃沮道總管龐孝泰在蛇水戰敗,龐孝泰和他的13個兒子皆戰死。

公元666年,高句麗內亂。泉蓋蘇文死後,世子男生代為莫離支,但為二弟男建所逼,降於唐。唐高宗派契毖何力、龐同善等擊高句麗,援救泉男生。不久,唐高宗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以後一年多時間,各戰場捷報頻傳:李績攻取高句麗軍事重鎮新城(註:今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並趁勢將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貴在金山擊破高句麗大軍,斬首5萬余級,攻下南蘇、木底、蒼岩三城,與泉男生軍會師;李績等攻佔扶余城,斬俘萬餘人,扶余川中40餘城亦望風歸降,再戰薛賀水斬俘3萬餘人,乘勝攻佔大行城(註:今遼寧丹東西南娘娘城)。到了668年春夏,各路唐軍會師,推進至鴨綠柵。高句麗發兵抵抗,唐軍奮勇出擊,大敗高句麗軍,追奔200餘里,攻拔辱夷城(今朝鮮永柔境),高句麗其他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余,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閉門拒守,並多次遣兵出戰,皆敗。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沖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全部平定。

唐平高句麗後,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

現代:
中韓兩國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來,兩國友好合作關系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快速發展。政治上,兩國領導人多次互訪,並在國際多邊活動中會晤,增進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動了兩國關系的發展。經濟上,兩國互利合作不斷深化,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取得了成果。兩國在地區及國際事務中的合作與協調也在進一步加強。

1、政治關系及高層互訪
2、中韓兩國領導人全面回顧和總結了建交11年來兩國睦鄰友好合作關系的發展,對雙方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合作取得的顯著成就表示滿意,認為這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也為促進本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3、雙方各自介紹了國內形勢以及對外政策。
4、雙方一致認為應維護朝鮮半島和平與穩定,確保朝鮮半島無核化地位,確信朝核問題可以通過對話和平解決
5、中方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韓方對此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韓國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立場。
6、雙方認為,中韓高層交往和兩國政府、議會、政黨之間的交流對促進兩國的全面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7、雙方認為,擴大和深化兩國經貿合作,符合兩國共同利益,有利於兩國的共同發展。同意成立聯合小組研究雙邊經貿合作規劃。
8、雙方同意,努力開辟新的合作領域和合作方式,探討面向未來的經濟合作關系。
9、雙方認為,「2002中韓交流年」活動取得成功,同意在此基礎上對每年舉辦「中韓交流節」問題予以研究。加強兩國文化交流及文化產業合作。
10、雙方同意致力於推動亞太地區正在興起的區域合作進程。
11、雙方對盧武鉉總統訪華取得的積極成果表示滿意,一致認為盧武鉉總統此行對未來兩國關系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貳』 古代高溝麗是哪個國家

高句麗(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古國,發源於今日中國吉林省一帶,七世紀被唐朝和新羅聯軍所滅。被近代史學家認為是東北歷史上的割據政權。
發展歷程
建國 (公元前37年-公元52年)
據《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扶余國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麗。一些學者認為高句麗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成立。「高句麗」作為一個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詞就出現在《漢書》中。
大多數的史籍認為高句麗建於公元前37年或公元前1世紀中期。據推測,高句麗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人和部分遷移到這一地區的扶餘人組成的。「濊貊人」這一詞語最初並非指一個確定的民族實體。在高句麗建立之初,與扶余長期處於軍事對抗中。為了扼制處於成長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麗政權,中原與扶余在軍事上常常協同打擊高句麗,相關記錄在《三國志》、《漢書》中時有出現。
中央集權化和早期的擴張(公元53 -243年)
前三國時代高句麗太祖王時期,高句麗從早期的幾個濊貉部落國家很快擴張到漢江流域。公元53年,高句麗太祖王,將高句麗分散的5個部落設為5個省,實行集權化統制。56年,太祖王吞並東沃沮。後又吞並東濊一部分領土。高句麗的擴張與集權化,導致了與漢朝的直接武力沖突。
復興與進一步的擴張(公元300年--公元390年)
不過僅僅70年,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並開始襲擊遼東。隨著高句麗對遼東半島的挺進,高句麗從東北地區進入並控制了朝鮮半島北部大部地區。開始與形成朝鮮古代國家百濟與新羅處於激烈的軍事對峙之中。世界歷史學家稱這一段歷史時期為朝鮮歷史上的「三國時代」。
高句麗的擴張並不是一番風順的。342年,丸都城受到前燕攻擊。371年,百濟近肖古王襲擊高句麗最大城市平壤,並在戰場上殺死了高句麗故國原王。
高句麗小獸林王繼位後,開始加強高句麗國內的穩定和統一。新的法律出台。372年立從中原引入的佛教為國教,並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國家教育機構「太學」。 小獸林王還對高句麗軍隊進行了改革。
鼎盛時期(391年–531年)
5世紀末時朝鮮三國時代的版圖從高句麗好太王繼位起,高句麗開始進入鼎盛時期。根據好太王的兒子長壽王為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記載,好太王在一次與扶余的戰役中就攻克了扶餘64個城池,1400個村莊。後來好太王兼並了北部的扶余國和靺鞨部落;在軍事上對百濟形成了絕對優勢地位;並在新羅與百濟,伽倻和倭的戰爭中迫使新羅屈服。
413年,高句麗長壽王登基。由於百濟和新羅的對抗,427年,長壽王遷都到平壤以加強對百濟和新羅的控制。長壽王延續了其父好太王的擴張政策。5世紀末,長壽王又吞並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與北魏交鋒;並保持了對新羅的控制。
內部紛爭(531年-551年)
高句麗在6世紀達到鼎盛後,開始逐漸地衰落。高句麗安藏王被刺殺後,其兄安原王繼位。在安原王時期,王室間的紛爭加劇。兩政治集團對王位繼承進行爭斗。最後年僅8歲的陽原王登基。不過對權力的爭奪並沒有結束。反對派的幕僚們開始建設自己的軍隊,對自己的領地進行實際上的控制。內憂外患,6世紀50年代,高句麗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襲擊。但高句麗內部的幕僚爭奪依然繼續。
丟失漢江流域(551年)
551年,百濟和新羅聯手攻打高句麗。高句麗丟失朝鮮半島中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肥沃的漢江流域。百濟新羅聯盟的主戰者百濟在對高句麗的戰爭幾乎精疲力盡。553年,新羅以幫百濟的名義出兵。但卻對百濟發動了攻勢,最後將整個漢江流域全部納入囊中。怒於新羅的背叛,百濟聖王第二年攻新羅西部以報復,但被新羅擒住,後被處死。朝鮮半島中部的戰爭,對朝鮮半島的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羅對百濟的攻擊使百濟成了朝鮮半島的最弱者。新羅由於霸佔到了人口眾多,富裕的漢江流域,給其日後擴張打下良好基礎。相反,高句麗卻因丟失漢江流域而國力大減。另外新羅獲得漢江流域後,疆域到達黃海,使其可以和中國直接貿易和建立外交。這樣新羅就不再依賴高句麗而是新羅與中國的直接溝通,與聯盟最終在7世紀給高句麗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高句麗與隋的戰爭
589年,隋滅陳中國大部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近三百年的分裂。598年,高句麗先發制人攻遼西,引發第一次高句麗與隋的戰爭。但是高句麗仍舊四處聯結反隋勢力開始認識到高句麗是中原潛在的邊患。隋麗戰爭遂爆發。612年,隋的百萬大軍從陸路和海上侵略高句麗,一路破城四五十餘座,後來由於隋軍前線將領的指揮不當,造成渡過遼河進攻的3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613年隋煬帝親征高句麗,但因楊玄感的反叛,造成此次戰役取消。614年隋煬帝再次親征高句麗,因為高句麗連年戰事造成國內弊端甚多。615年隋煬帝又打算攻高句麗。但由於隋內亂加劇,攻高句麗的計劃被取消。隋對高句麗的戰爭使隋朝國力銳減,並引發隋末民變。618年,導致隋朝滅亡。
唐與高句麗的戰爭
唐初貞觀末期,東突厥基本被消滅了,四夷威服。貞觀十七年(六百四十三年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權臣、莫離支泉蓋蘇文拒絕,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征高句麗。次年十一月,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句麗。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張亮率水軍渡海襲占卑沙城;李績軍攻克遼東重鎮遼東城,斬俘兩萬餘人。六月,唐軍進至安市城(駐: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高句麗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率15萬大軍前來救援,被唐太宗擊敗,余眾歸降。七月,唐軍開始圍攻安市城。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於九月十八日班師還朝,沒有達到徵佔高句麗的預期目的。此次唐太宗征討高句麗,攻佔遼東等十城,獲七萬余戶,斬殺高麗兵4萬餘人,唐軍陣亡數千人,戰馬損失十之七八。唐太宗回朝後,群臣建議對高句麗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太宗採取了這一建議。以後,唐軍採取了對高句麗發動騷擾性攻擊的策略,共有以下幾次:六百四十七年,太宗命牛進達和李績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麗,拔石城,高句麗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六百四十八年,太宗派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率3萬大軍乘樓船渡海,入鴨綠水,於泊灼城(今遼寧丹東東北)大敗高句麗軍;655年,因高句麗與百濟聯兵入侵新羅,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兵擊高句麗;658年,程名振攻克高麗赤烽鎮(約在今遼寧海城境),斬首3000級;659年,唐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今遼寧遼陽附近華表山)大敗高句麗軍。公元660年,新羅滅百濟,高句麗失去盟國,陷入孤立境地。次年,高宗下令對高句麗發動大規模進攻,發 35軍,水陸分道並進。蘇定方在壩江擊敗高句麗軍,屢戰屢勝,進圍平壤;契苾何力於鴨綠水大敗蓋蘇文之子男生,斬3萬人。時百濟舊將叛亂,而蘇定方圍平壤久攻不下,逢大雪天寒,退軍時,左驍衛將軍、沃沮道總管龐孝泰在蛇水戰敗,龐孝泰戰死。這是高句麗滅亡前的最後一次勝跡。由於淵蓋蘇文在世期間一直未能採取明智的外交策略,導致唐朝與新羅聯合必欲滅高句麗而後快。蓋蘇文在世時雖然尚能以高壓控制高句麗政局,但高句麗內部已經危機四伏,當他死去時,高句麗已離覆亡不遠。
高句麗的滅亡
公元666年,在泉蓋蘇文死後,世子男生代為莫離支,但為二弟男建所逼,降於唐,造成高句麗內亂。唐高宗見狀派契毖何力、龐同善等擊高句麗,援救泉男生。不久,唐高宗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以後一年多時間,各戰場捷報頻傳:李績攻取高句麗軍事重鎮新城,並趁勢將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貴在金山擊破高句麗大軍,斬首5萬余級,攻下南蘇、木底、蒼岩三城,與泉男生軍會師;李績等攻佔扶余城,斬俘萬餘人,扶余川中40餘城亦望風歸降,再戰薛賀水斬俘3萬餘人,乘勝攻佔大行城。到了668年春夏,各路唐軍會師,推進至鴨綠柵。高句麗發兵抵抗,唐軍奮勇出擊,大敗高句麗軍,追奔200餘里,攻拔辱夷城,高句麗其他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余。泉男建仍然閉門拒守,並多次遣兵出戰,皆敗。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沖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全部平定。
復興運動
668年,高句麗滅亡後大批高句麗遺民展開了反對唐和新羅聯盟的復興高句麗運動,唐曾多次試圖控制此地區,但都失敗了。
高句麗將軍劍牟岑最初在百濟故地漢城立寶藏王後裔安勝為王,試圖重建高句麗,並得到了新羅文武王金法敏的支持。但後來由於內部紛爭,劍牟岑被謀殺, 安勝投靠到新羅。新羅給了安勝一片土地, 讓他建立了報德國。新羅從未放棄對高句麗遺民的警戒,後來新羅神文王滅亡了報德國,安勝被賜予新羅王室的「金」姓。數千部眾被遷移到新羅南部地區。
粟末靺鞨酋長乞乞仲象和他的兒子大祚榮於高句麗滅亡後的698年,乞乞仲象和大祚榮在黑龍江中下游兩岸建立起震國並占據了原高句麗的部分國土。乞乞仲象去世後,713年大祚榮接受唐的策封改名為渤海國。渤海國被韓國主流歷史界劃入韓國史。
10世紀初,弓裔為反新羅建立後高句麗國。後高句麗國繼承高句麗.新羅人建立的王氏高麗與高句麗(也稱高氏高麗)並無繼承關系。
爭論
在過去的很長時期里,由於中國學術界對高句麗的歷史缺乏全面系統的研究,而將高句麗與三韓人王建公元918年建立的高麗王朝混淆,也正因此,使高句麗被不少中國學者誤認為是韓國古代國家。
八十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學者對高句麗歷史研究的深入,中國史學界意識到了這一嚴重歷史判斷錯誤。為糾正這一錯誤,現在中國史學界已出版了大量有關高句麗的歷史專著。如劉子敏先生的《高句麗歷史研究》、耿鐵華先生的《中國高句麗史》、馬大正等先生的《古代中國高句麗歷史叢論》、《中國高句麗歷史續論》、楊軍先生的《高句麗民族與國家的形成和演變》等等。
在中國史學界,「高句麗是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建立的王國,與位於現在朝鮮半島上的王氏高麗(建立於公元918年)是兩個除了名稱,在主體民族等各方面都有著重大區別的國家」的歷史觀點已成為共識。但是,韓國的學者對此持有異議。韓國歷史學者多認為高句麗只屬於本國歷史與中國無關,他們認為高句麗人創立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文明,曾建立了與古代中國平起平坐的大帝國。其代表著作有徐炳國所著的《高句麗帝國史》與申瀅植所著的《高句麗史》。
由於韓國學者在解讀完全由漢語寫成的古代史料時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中韓在高句麗歷史研究上的交流也有著一定的難度。朝韓歷史學者的主要問題是對史料存在著為我所用而任意曲解的傾向。對於古代史書中能彰顯高句麗「獨立性」的歷史素材就大加凸顯,而對於能說明高句麗與中原在政治、文化、經濟上的聯系的史料就刻意忽視。應該指出,在朝鮮半島歷史學者中,這一現象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的。而中國學者在高句麗歷史研究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則是「象牙塔主義」。滿足於在小圈子內取得的成績,沒有動力和意願主動向大眾展示學界已有的最新高句麗歷史研究成果,從而使很多不合理的有關高句麗的歷史認識沒有在更大范圍內得到應有的澄清,造成普通民眾的歷史認識錯誤。
中韓對高句麗歷史認識的分歧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應該要求任何一方屈已從人。而應該本著真理越辯越明的觀點加強交流,以爭取早日解決這一學術上的分歧。這一問題,只有通過學術交流而非任何其他的途徑來解決。
考察高句麗的歷史就必須了解朝鮮半島國家與民族的形成時間。中國的學者們多認為朝鮮半島最早的國家是形成於公元前11世紀的箕氏朝鮮,而韓、朝學者多認為朝鮮半島最早的是形成於公元前31世紀~公元前24世紀的檀君朝鮮,而朝鮮學者依據「檀君陵」出土的人骨,將此時間上推至公元前3018年)。
實際上,由於將神話中的「檀君」作為信史的歷史研究方法本身所具有的虛妄性,朝、韓歷史學家的主張是難以成立的。具體原因我們將在對「檀君」這一詞條的解釋中予以闡述。中國的大部分學者都認為箕氏朝鮮與衛氏朝鮮是朝鮮半島上最初形成的國家,而這兩個古國是屬於中華古代封國的性質。也有中國學者在最近出版的《東亞史》一書中認為,在高句麗、百濟、新羅之前曾存在於朝鮮半島上的箕氏朝鮮、衛氏朝鮮、辰國,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而更接近於邑落聯盟體系。半島上的百濟與新羅以及其鄰近的高句麗才是在這一地區最初形成的國家(均為在公元2、3世紀前後)。
高句麗在政權建立後雖然很早就有了王,但這個王,在早期與隨時面臨罷免甚至被殺的扶餘人的王類似,不是真正的國家君主。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西漢時期的高句麗還是隸屬於漢玄菟郡高句麗縣的一個部族,由「高句麗令主其名籍」(《三國志》卷30《高句麗傳》),而且從玄菟郡領取作為中國地方官應有的按品級的官服。高句麗政權的高官號「主簿」,正是中國縣級官員的稱號,也證明高句麗政權作為中國地方政權而存在,是中國漢朝在東北地區的基層行政組織。高句麗祠「靈星」,是因為執行西漢政府「郡國縣立靈星祠」(《史記.封禪書》)的規定,充分體現其作為基層組織的性質。可知在當時,高句麗與真正的國家相去甚遠。
魏晉以後,借中原戰亂之機,高句麗的勢力迅速發展。而其作為一個政權與中原政權發生的最早的大規模沖突是在三國時期的毋丘儉之役。此時的高句麗已經進入國家形態。由此可以知道,高句麗國家的形成應該是東漢末期的事(約為公元2、3世紀之間)。
另外,最初的高句麗國家的統治中心在今天中國吉林省的集安與遼寧省的桓仁一帶,與朝鮮半島的關系不大。高句麗由漢玄菟郡高句麗縣統治下的部族向國家過渡,與高句麗的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大約都是在公元2世紀(朝鮮半島上正式形成國家也不早於公元2世紀,詳細內容見本文後附《中國與朝鮮半島的早期關系》)。可以肯定的是,高句麗由前國家形態向國家過渡的過程至公元3世紀已基本完成。
高句麗因先後受到曹魏與前燕的連續打擊,西向發展受阻,於是轉而向朝鮮半島北部拓展,逐漸取代原中原王朝所設立的郡縣(漢武帝滅衛氏朝鮮設立樂浪、真番、臨屯、玄菟等四郡以後,朝鮮半島北部大同江流域一直是中國設立的郡縣的統治區)。
427年長壽王遷都平壤以後,高句麗長期與百濟、新羅爭奪領土。由於統治層採取了較為正確的戰略(在高句麗發展的後期,其統治中心進入朝鮮半島後,高句麗對中原王朝的朝貢關系不僅未受到削弱,反而得到加強。從而得以集中實力打擊其在半島上的敵人),高句麗由是逐漸強盛,蠶食了中原王朝在東北及半島上的郡縣統治區,最終成為西至今中國吉林、遼寧兩省東部,東達朝鮮半島大同江流域以南的區域強國。
據日本學者田中俊明的統計,公元32年至666年的643年中,高句麗向中原歷代王朝朝貢總計205次。其中,32~423年的391年時間里,朝貢僅有17次,平均23年才發生一次。而423~666年共朝貢188次,平均1.3年一次。(註: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在高句麗的歷史前期,其隸屬於漢王朝的隸屬性十分強,並不需要向中原王朝朝貢,在早期,其甚至不具備這樣的資格。而在東漢末年以後,中原處於分裂中,此時高句麗政權已初具規模,但中原的混亂使其沒有朝貢的具體對象而不需要經常性的朝貢。後期由於北魏這樣的北方中原強大政權的建立,出於政治與經濟等多方面的原因,高句麗遂大大增加了朝貢的頻率與次數。)
雖然高句麗內部政治組織在向國家演進,但在其步入國家之初,其性質卻仍是中國地方行政組織。從南北朝至隋唐,中國歷代王朝對高句麗的封號總是帶有地方行政機構長官的性質,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早在公元4世紀中葉,前燕就已經封高句麗王為營州刺史。自此之後,歷代高句麗王一直承襲著都督營州諸軍事、都督營平二州諸軍事、都督遼海諸軍事等具有行政管轄權的官職。自435年以後,歷代高句麗王還經常帶有領護東夷中郎將、領護東夷校尉的頭銜,表明中原朝廷授予其代表中央政府管轄東北各少數民族的權力。這一切,都明顯反映著高句麗政權作為中國中央王朝地方行政組織的特性。此時的高句麗絕不是擁有主權的獨立國家。
隨著高句麗國家的發展與成熟,高句麗作為中國的地方政權,獨立性也越來越強,中央王朝對高句麗政權的態度也在發生著變化。自6世紀末期開始,中央已不再授予高句麗王具有地方行政管轄權的官職,而是改授大將軍、上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等散官與勛官,這表明中國中央王朝對作為其地方政權的高句麗的獨立傾向十分不滿,已開始不再授予其管轄東北各地的權力。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這種矛盾不斷升級,最終演變成隋唐與高句麗的戰爭。
隋唐征高句麗,是中國中央政府對試圖獨立的地方政權的征討,是古代中國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斗爭,而不是國與國之間的侵略戰爭。
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新羅,與高句麗之間長期混戰,相互之間的疆域伸縮變化也比較大。唐王朝先後滅亡百濟和高句麗,在百濟故地設熊津等5都督府,在高句麗故地設安東都護府,並以新羅王為雞林州都督,最終確立了在這一時期中國對朝鮮半島的羈縻統治體系。

『叄』 朝鮮半島在隋朝之前是不是中國的

不是
高句(gōu)麗(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書中也寫作「高句驪」,簡稱「句麗」「句驪」,現又叫「高氏高麗」) 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我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民族政權, 與百濟,新羅合稱朝鮮三國時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餘人,後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由於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國土橫跨今日的中國及南韓、北韓國,都聲稱高句麗是自己本國的原始民族。
建國 (公元前37年-公元52年)
據《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扶余國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麗。一些學者認為高句麗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成立。「高句麗」作為一個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詞就出現在《漢書》中。
大多數的史籍認為高句麗建於公元前37年或公元前1世紀中期

。據推測,高句麗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人和部分遷移到這一地區的扶餘人組成的。「濊貊人」這一詞語最初並非指一個確定的民族實體,而僅僅是中原古代史家對出現在東北這一特定地區的一些古代部族的泛指。在高句麗建立之初,與扶余長期處於軍事對抗中。扶余與中原王朝關系十分友好,為了扼制處於成長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麗政權,中原與扶余在軍事上常常協同打擊高句麗,相關記錄在《三國志》、《漢書》中時有出現。
中央集權化和早期的擴張(公元53 -243年)
前三國時代高句麗太祖王時期,高句麗從早期的幾個濊貉部落國家很快擴張到漢江流域。公元53年,高句麗太祖王,將高句麗分散的5個部落設為5個省,實行集權化統制。56年,太祖王吞並東沃沮。後又吞並東濊一部分領土。隨後,高句麗又對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發動攻勢。完全擺脫漢朝的控制。高句麗的擴張與集權化,導致了與漢朝的直接武力沖突。漢朝軍事壓力迫使高句麗遷都到丸都城。
高句麗與曹魏的戰爭(公元244年--公元299年)漢朝滅亡後,遼東郡被好戰的地方土豪控制。 高句麗主動與剛剛成立的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並發兵襲擊了遼東西部。244年曹魏反擊,摧毀了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
復興與進一步的擴張(公元300年--公元390年)
曹魏摧毀了丸都城後以為高句麗滅亡了,所以很快就撤離了。不過僅僅70年,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並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隨著高句麗對遼東半島的挺進,313年,高句麗美川王吞並原漢四郡的最後一郡,樂浪郡。高句麗從東北地區進入並控制了朝鮮半島北部大部地區。開始與形成現代韓國的主體古代韓國國家百濟與新羅處於激烈的軍事對峙之中。朝鮮人稱這一段歷史時期為朝鮮歷史上的「三國時代」。但是,這「三國」最初只是互相沒有民族認同感的幾個大型部落國家,與中國三國時期的三國都是從統一的漢朝分裂出來,人民也具有同一民族感的情形完全不同。
高句麗的擴張並不是一番風順的。342年,丸都城受到前燕攻擊。371年,百濟近肖古王襲擊高句麗最大城市平壤,並在戰場上殺死了高句麗故國原王。
高句麗小獸林王繼位後,開始加強高句麗國內的穩定和統一。新的法律出台。372年立從中原引入的佛教為國教,並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國家教育機構「太學」。 小獸林王還對高句麗軍隊進行了改革。
鼎盛時期(391年–531年)
5世紀末時朝鮮三國時代的版圖從高句麗好太王繼位起,高句麗開始進入鼎盛時期。根據好太王的兒子長壽王為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記載,好

太王在一次與扶余的戰役中就攻克了扶餘64個城池,1400個村莊。後來好太王兼並了北部的扶余國和靺鞨部落;在軍事上對百濟形成了絕對優勢地位;並在新羅與百濟,伽倻和倭的戰爭中迫使新羅屈服。
413年,高句麗長壽王登基。由於百濟和新羅的對抗,427年,長壽王遷都到平壤以加強對百濟和新羅的控制。長壽王延續了其父好太王的擴張政策。5世紀末,長壽王又吞並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與北魏交鋒;並保持了對新羅的控制。
內部紛爭(531年-551年)
高句麗在6世紀達到鼎盛後,開始逐漸地衰落。高句麗安藏王被刺殺後,其兄安原王繼位。在安原王時期,王室間的紛爭加劇。兩政治集團對王位繼承進行爭斗。最後年僅8歲的陽原王登基。不過對權力的爭奪並沒有結束。反對派的幕僚們開始建設自己的軍隊,對自己的領地進行實際上的控制。內憂外患,6世紀50年代,高句麗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襲擊。但高句麗內部的幕僚爭奪依然繼續。551年,百濟和新羅為擺脫被高句麗奴役的地位而開始聯合攻打高句麗。
丟失漢江流域(551年)
551年,百濟和新羅聯手攻打高句麗。高句麗丟失朝鮮半島中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肥沃的漢江流域。百濟新羅聯盟的主戰者百濟在對高句麗的戰爭幾乎精疲力盡。553年,新羅以幫百濟的名義出兵。但卻對百濟發動了攻勢,最後將整個漢江流域全部納入囊中。怒於新羅的背叛,百濟聖王第二年攻新

羅西部以報復,但被新羅擒住,後被處死。朝鮮半島中部的戰爭,對朝鮮半島的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羅對百濟的攻擊使百濟成了朝鮮半島的最弱者。新羅由於霸佔到了人口眾多,富裕的漢江流域,給其日後擴張打下良好基礎。相反,高句麗卻因丟失漢江流域而國力大減。另外新羅獲得漢江流域後,疆域到達黃海,使其可以和中國直接貿易和建立外交。這樣新羅就不再依賴高句麗而是直接從中國學到先進的文化與技術。新羅與中國的直接溝通,與聯盟最終在7世紀給高句麗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高句麗與隋的戰爭
589年,隋滅南陳統一中國後,開始要求周邊國家為其臣屬,並得到了其中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只有高句麗對此陽奉陰違。598年,高句麗先發制人攻遼西,引發第一次高句麗與隋的戰爭。當隋文帝准備興全中原之兵問罪時,高句麗王勿忙上表謝罪,自稱「遼東糞土臣元」,於是得到赦免。但是高句麗仍舊四處聯結反隋勢力,當隋煬帝在突厥可汗處發現高句麗的使臣後,開始認識到高句麗是中原潛在的邊患。隋麗戰爭遂爆發。612年,隋的百萬大軍從陸路和海上攻打高句麗,一路破城四五十餘座,後來由於隋軍前線將領的指揮不當,造成渡過遼河進攻的3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613年隋煬帝親征高句麗,但因楊玄感的反叛,造成此次戰役取消。614年隋煬帝再次親征高句麗,因為高句麗連年戰事造成國內弊端甚多,而且兵力嚴重不足,高元聞隋大軍已突破重重防線,高元大懼,乃遣使請降謝罪,並交還叛逃的隋將斛斯政,隋煬帝許之,遂班師回朝。615年隋煬帝又打算攻高句麗。但由於隋內亂加劇,攻高句麗的計劃被取消。隋對高句麗的戰爭使隋朝國力銳減,並引發隋末民變。618年,隋朝滅亡。不過隋與高句麗的戰爭嚴重的消弱了高句麗的國力,阻止其泛濫崛起的勢頭。
唐與高句麗的戰爭和與新羅的聯盟
唐初貞觀末期,東突厥基本被消滅了,四夷威服,下面就開始著手收拾高句麗了,用太宗的話就是「為中國報子弟之仇」。貞觀十七年(六百四十三年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權臣、莫離支泉蓋蘇文拒絕,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征高麗。次年十一月,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麗。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張亮率水軍渡海襲占卑沙城;李績軍攻克遼東重鎮遼東城,斬俘兩萬餘人。六月,唐軍進至安市城(駐: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高麗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率15萬大軍前來救援,被唐太宗擊敗,余眾歸降,高麗舉國震恐。七月,唐軍開始圍攻安市城。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於九月十八日班師還朝,沒有達到徵佔高麗的預期目的。此次唐太宗征討高句麗,攻佔遼東等十城,獲七萬余戶,斬殺高麗兵4萬餘人,唐軍陣亡數千人,戰馬損失十之七八。唐太宗回朝後,群臣建議對高句麗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太宗採取了這一建議。以後,唐軍採取了對高句麗發動騷擾性攻擊的策略,共有以下幾次:六百四十七年,太宗命牛進達和李績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麗,拔石城,高句麗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六百四十八年,太宗派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率3萬大軍乘樓船渡海,入鴨綠水,於泊灼城(今遼寧丹東東北)大敗高麗軍;655年,因高麗與百濟、靺鞨聯兵入侵新羅,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兵擊高麗;658年,程名振攻克高麗赤烽鎮(約在今遼寧海城境),斬首3000級;659年,唐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今遼寧遼陽附近華表山)大敗高麗軍。公元660年,唐滅百濟,高句麗失去盟國,陷入孤立境地。次年,高宗下令對高句麗發動大規模進攻,發 35軍,水陸分道並進。蘇定方在壩江擊敗高句麗軍,屢戰屢勝,進圍平壤;契苾何力於鴨綠水大敗蓋蘇文之子男生,斬3萬人。時百濟舊將叛亂,而蘇定方圍平壤久攻不下,逢大雪天寒,高宗遂於662年二月命唐軍自高句麗班師。退軍時,左驍衛將軍、沃沮道總管龐孝泰在蛇水戰敗,龐孝泰戰死。這是高句麗滅亡前的最後一次勝跡。由於淵蓋蘇文在世期間一直未能採取明智的外交策略,導致唐朝與新羅聯合必欲滅高句麗而後快。蓋蘇文在世時雖然尚能以高壓控制高句麗政局,但高句麗內部已經危機四伏,當他死去時,高句麗已離覆亡不遠。
高句麗的滅亡
公元666年,在泉蓋蘇文死後,世子男生代為莫離支,但為二弟男建所逼,降於唐,造成高句麗內亂。唐高宗見狀派契毖何力、龐同善等擊高句麗,援救泉男生。不久,唐高宗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以後一年多時間,各戰場捷報頻傳:李績攻取高麗軍事重鎮新城(註:今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並趁勢將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貴在金山擊破高句麗大軍,斬首5萬余級,攻下南蘇、木底、蒼岩三城,與泉男生軍會師;李績等攻佔扶余城,斬俘萬餘人,扶余川中40餘城亦望風歸降,再戰薛賀水斬俘3萬餘人,乘勝攻佔大行城(註:今遼寧丹東西南娘娘城)。到了668年春夏,各路唐軍會師,推進至鴨綠柵。高麗發兵抵抗,唐軍奮勇出擊,大敗高句麗軍,追奔200餘里,攻拔辱夷城(今朝鮮永柔境),高句麗其他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余,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閉門拒守,並多次遣兵出戰,皆敗。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沖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全部平定。唐平高句麗後,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高句麗第27代國王寶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虜,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鑒》的記載,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國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遼東,成為渤海國的臣民,而其餘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羅。自此,高句麗國家不再存在於世。
復興運動
668年,高句麗滅亡後大批高句麗遺民展開了反對唐和新羅聯盟的復興高句麗運動。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原高句麗將軍劍牟岑,乞乞仲象和大祚榮等。唐曾多次試圖在高句麗故地建立督府控制此地區,但都失敗了。唐為管理原高句麗故地而設置的安東都護府,最初是由薛仁貴來管理的。但由吐蕃在西線的壓力,唐朝開始羈縻治理高句麗故地,任命高句麗寶藏王高藏為遼東州都督、朝鮮王。後來寶藏王因暗中支持高句麗遺民起義被流放。寶藏王的兒子高德武接管了安東都督府。
劍牟岑最初在百濟故地漢城立寶藏王後裔安勝為王,試圖重建高句麗,並得到了新羅文武王金法敏的支持。但後來由於內部紛爭,劍牟岑被謀殺, 安勝投靠到新羅。新羅給了安勝一片土地, 讓他建立了報德國。新羅從未放棄對高句麗遺民的警戒,後來新羅神文王滅亡了報德國,安勝被賜予新羅王室的「金」姓。數千部眾被遷移到新羅南部地區,最後被完全同化於新羅人。
粟末靺鞨酋長乞乞仲象和他的兒子大祚榮原是靺鞨人。高句麗滅亡後,698年,乞乞仲象和大祚榮在高句麗故地建立起震國(國名源於唐朝所策封的「震國公」)並占據了原高句麗的大部分國土。乞乞仲象去世後,713年,震國接受唐的策封改名為渤海國。韓國人在19世紀以前一直不認為渤海國是韓國古代國家。但由於韓國民族主義的興起,為擴大本民族古代疆土的范圍,渤海國被韓國主流歷史界劃入韓國史。
10世紀初,弓裔為反新羅建立摩震國,韓國近代史家,把這段歷史稱為後高句麗。摩震國和後來取代新羅的高麗也都自稱繼承高句麗。但他們只是借用了高句麗的名稱,與古高句麗並無實際聯系。

『肆』 高句麗怎麼回事呢求詳解

高句(gōu)麗(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書中也寫作「高句驪」,簡稱「句麗」「句驪」,現又叫「高氏高麗」) 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我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民族政權, 與百濟,新羅合稱朝鮮三國時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餘人,後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由於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國土橫跨今日的中國及南韓、北韓國,都聲稱高句麗是自己本國的原始民族。

建國 (公元前37年-公元52年)
據《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扶余國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麗。一些學者認為高句麗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成立。「高句麗」作為一個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詞就出現在《漢書》中。
大多數的史籍認為高句麗建於公元前37年或公元前1世紀中期

。據推測,高句麗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人和部分遷移到這一地區的扶餘人組成的。「濊貊人」這一詞語最初並非指一個確定的民族實體,而僅僅是中原古代史家對出現在東北這一特定地區的一些古代部族的泛指。在高句麗建立之初,與扶余長期處於軍事對抗中。扶余與中原王朝關系十分友好,為了扼制處於成長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麗政權,中原與扶余在軍事上常常協同打擊高句麗,相關記錄在《三國志》、《漢書》中時有出現。
中央集權化和早期的擴張(公元53 -243年)
前三國時代高句麗太祖王時期,高句麗從早期的幾個濊貉部落國家很快擴張到漢江流域。公元53年,高句麗太祖王,將高句麗分散的5個部落設為5個省,實行集權化統制。56年,太祖王吞並東沃沮。後又吞並東濊一部分領土。隨後,高句麗又對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發動攻勢。完全擺脫漢朝的控制。高句麗的擴張與集權化,導致了與漢朝的直接武力沖突。漢朝軍事壓力迫使高句麗遷都到丸都城。
高句麗與曹魏的戰爭(公元244年--公元299年)漢朝滅亡後,遼東郡被好戰的地方土豪控制。 高句麗主動與剛剛成立的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並發兵襲擊了遼東西部。244年曹魏反擊,摧毀了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
復興與進一步的擴張(公元300年--公元390年)
曹魏摧毀了丸都城後以為高句麗滅亡了,所以很快就撤離了。不過僅僅70年,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並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隨著高句麗對遼東半島的挺進,313年,高句麗美川王吞並原漢四郡的最後一郡,樂浪郡。高句麗從東北地區進入並控制了朝鮮半島北部大部地區。開始與形成現代韓國的主體古代韓國國家百濟與新羅處於激烈的軍事對峙之中。朝鮮人稱這一段歷史時期為朝鮮歷史上的「三國時代」。但是,這「三國」最初只是互相沒有民族認同感的幾個大型部落國家,與中國三國時期的三國都是從統一的漢朝分裂出來,人民也具有同一民族感的情形完全不同。
高句麗的擴張並不是一番風順的。342年,丸都城受到前燕攻擊。371年,百濟近肖古王襲擊高句麗最大城市平壤,並在戰場上殺死了高句麗故國原王。
高句麗小獸林王繼位後,開始加強高句麗國內的穩定和統一。新的法律出台。372年立從中原引入的佛教為國教,並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國家教育機構「太學」。 小獸林王還對高句麗軍隊進行了改革。
鼎盛時期(391年–531年)
5世紀末時朝鮮三國時代的版圖從高句麗好太王繼位起,高句麗開始進入鼎盛時期。根據好太王的兒子長壽王為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記載,好

太王在一次與扶余的戰役中就攻克了扶餘64個城池,1400個村莊。後來好太王兼並了北部的扶余國和靺鞨部落;在軍事上對百濟形成了絕對優勢地位;並在新羅與百濟,伽倻和倭的戰爭中迫使新羅屈服。
413年,高句麗長壽王登基。由於百濟和新羅的對抗,427年,長壽王遷都到平壤以加強對百濟和新羅的控制。長壽王延續了其父好太王的擴張政策。5世紀末,長壽王又吞並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與北魏交鋒;並保持了對新羅的控制。
內部紛爭(531年-551年)
高句麗在6世紀達到鼎盛後,開始逐漸地衰落。高句麗安藏王被刺殺後,其兄安原王繼位。在安原王時期,王室間的紛爭加劇。兩政治集團對王位繼承進行爭斗。最後年僅8歲的陽原王登基。不過對權力的爭奪並沒有結束。反對派的幕僚們開始建設自己的軍隊,對自己的領地進行實際上的控制。內憂外患,6世紀50年代,高句麗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襲擊。但高句麗內部的幕僚爭奪依然繼續。551年,百濟和新羅為擺脫被高句麗奴役的地位而開始聯合攻打高句麗。
丟失漢江流域(551年)
551年,百濟和新羅聯手攻打高句麗。高句麗丟失朝鮮半島中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肥沃的漢江流域。百濟新羅聯盟的主戰者百濟在對高句麗的戰爭幾乎精疲力盡。553年,新羅以幫百濟的名義出兵。但卻對百濟發動了攻勢,最後將整個漢江流域全部納入囊中。怒於新羅的背叛,百濟聖王第二年攻新

羅西部以報復,但被新羅擒住,後被處死。朝鮮半島中部的戰爭,對朝鮮半島的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羅對百濟的攻擊使百濟成了朝鮮半島的最弱者。新羅由於霸佔到了人口眾多,富裕的漢江流域,給其日後擴張打下良好基礎。相反,高句麗卻因丟失漢江流域而國力大減。另外新羅獲得漢江流域後,疆域到達黃海,使其可以和中國直接貿易和建立外交。這樣新羅就不再依賴高句麗而是直接從中國學到先進的文化與技術。新羅與中國的直接溝通,與聯盟最終在7世紀給高句麗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高句麗與隋的戰爭
589年,隋滅南陳統一中國後,開始要求周邊國家為其臣屬,並得到了其中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只有高句麗對此陽奉陰違。598年,高句麗先發制人攻遼西,引發第一次高句麗與隋的戰爭。當隋文帝准備興全中原之兵問罪時,高句麗王勿忙上表謝罪,自稱「遼東糞土臣元」,於是得到赦免。但是高句麗仍舊四處聯結反隋勢力,當隋煬帝在突厥可汗處發現高句麗的使臣後,開始認識到高句麗是中原潛在的邊患。隋麗戰爭遂爆發。612年,隋的百萬大軍從陸路和海上攻打高句麗,一路破城四五十餘座,後來由於隋軍前線將領的指揮不當,造成渡過遼河進攻的3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613年隋煬帝親征高句麗,但因楊玄感的反叛,造成此次戰役取消。614年隋煬帝再次親征高句麗,因為高句麗連年戰事造成國內弊端甚多,而且兵力嚴重不足,高元聞隋大軍已突破重重防線,高元大懼,乃遣使請降謝罪,並交還叛逃的隋將斛斯政,隋煬帝許之,遂班師回朝。615年隋煬帝又打算攻高句麗。但由於隋內亂加劇,攻高句麗的計劃被取消。隋對高句麗的戰爭使隋朝國力銳減,並引發隋末民變。618年,隋朝滅亡。不過隋與高句麗的戰爭嚴重的消弱了高句麗的國力,阻止其泛濫崛起的勢頭。
唐與高句麗的戰爭和與新羅的聯盟
唐初貞觀末期,東突厥基本被消滅了,四夷威服,下面就開始著手收拾高句麗了,用太宗的話就是「為中國報子弟之仇」。貞觀十七年(六百四十三年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權臣、莫離支泉蓋蘇文拒絕,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征高麗。次年十一月,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麗。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張亮率水軍渡海襲占卑沙城;李績軍攻克遼東重鎮遼東城,斬俘兩萬餘人。六月,唐軍進至安市城(駐: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高麗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率15萬大軍前來救援,被唐太宗擊敗,余眾歸降,高麗舉國震恐。七月,唐軍開始圍攻安市城。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於九月十八日班師還朝,沒有達到徵佔高麗的預期目的。此次唐太宗征討高句麗,攻佔遼東等十城,獲七萬余戶,斬殺高麗兵4萬餘人,唐軍陣亡數千人,戰馬損失十之七八。唐太宗回朝後,群臣建議對高句麗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太宗採取了這一建議。以後,唐軍採取了對高句麗發動騷擾性攻擊的策略,共有以下幾次:六百四十七年,太宗命牛進達和李績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麗,拔石城,高句麗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六百四十八年,太宗派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率3萬大軍乘樓船渡海,入鴨綠水,於泊灼城(今遼寧丹東東北)大敗高麗軍;655年,因高麗與百濟、靺鞨聯兵入侵新羅,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兵擊高麗;658年,程名振攻克高麗赤烽鎮(約在今遼寧海城境),斬首3000級;659年,唐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今遼寧遼陽附近華表山)大敗高麗軍。公元660年,唐滅百濟,高句麗失去盟國,陷入孤立境地。次年,高宗下令對高句麗發動大規模進攻,發 35軍,水陸分道並進。蘇定方在壩江擊敗高句麗軍,屢戰屢勝,進圍平壤;契苾何力於鴨綠水大敗蓋蘇文之子男生,斬3萬人。時百濟舊將叛亂,而蘇定方圍平壤久攻不下,逢大雪天寒,高宗遂於662年二月命唐軍自高句麗班師。退軍時,左驍衛將軍、沃沮道總管龐孝泰在蛇水戰敗,龐孝泰戰死。這是高句麗滅亡前的最後一次勝跡。由於淵蓋蘇文在世期間一直未能採取明智的外交策略,導致唐朝與新羅聯合必欲滅高句麗而後快。蓋蘇文在世時雖然尚能以高壓控制高句麗政局,但高句麗內部已經危機四伏,當他死去時,高句麗已離覆亡不遠。
高句麗的滅亡
公元666年,在泉蓋蘇文死後,世子男生代為莫離支,但為二弟男建所逼,降於唐,造成高句麗內亂。唐高宗見狀派契毖何力、龐同善等擊高句麗,援救泉男生。不久,唐高宗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以後一年多時間,各戰場捷報頻傳:李績攻取高麗軍事重鎮新城(註:今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並趁勢將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貴在金山擊破高句麗大軍,斬首5萬余級,攻下南蘇、木底、蒼岩三城,與泉男生軍會師;李績等攻佔扶余城,斬俘萬餘人,扶余川中40餘城亦望風歸降,再戰薛賀水斬俘3萬餘人,乘勝攻佔大行城(註:今遼寧丹東西南娘娘城)。到了668年春夏,各路唐軍會師,推進至鴨綠柵。高麗發兵抵抗,唐軍奮勇出擊,大敗高句麗軍,追奔200餘里,攻拔辱夷城(今朝鮮永柔境),高句麗其他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余,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閉門拒守,並多次遣兵出戰,皆敗。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沖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全部平定。唐平高句麗後,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高句麗第27代國王寶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虜,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鑒》的記載,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國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遼東,成為渤海國的臣民,而其餘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羅。自此,高句麗國家不再存在於世。
復興運動
668年,高句麗滅亡後大批高句麗遺民展開了反對唐和新羅聯盟的復興高句麗運動。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原高句麗將軍劍牟岑,乞乞仲象和大祚榮等。唐曾多次試圖在高句麗故地建立督府控制此地區,但都失敗了。唐為管理原高句麗故地而設置的安東都護府,最初是由薛仁貴來管理的。但由吐蕃在西線的壓力,唐朝開始羈縻治理高句麗故地,任命高句麗寶藏王高藏為遼東州都督、朝鮮王。後來寶藏王因暗中支持高句麗遺民起義被流放。寶藏王的兒子高德武接管了安東都督府。
劍牟岑最初在百濟故地漢城立寶藏王後裔安勝為王,試圖重建高句麗,並得到了新羅文武王金法敏的支持。但後來由於內部紛爭,劍牟岑被謀殺, 安勝投靠到新羅。新羅給了安勝一片土地, 讓他建立了報德國。新羅從未放棄對高句麗遺民的警戒,後來新羅神文王滅亡了報德國,安勝被賜予新羅王室的「金」姓。數千部眾被遷移到新羅南部地區,最後被完全同化於新羅人。
粟末靺鞨酋長乞乞仲象和他的兒子大祚榮原是靺鞨人。高句麗滅亡後,698年,乞乞仲象和大祚榮在高句麗故地建立起震國(國名源於唐朝所策封的「震國公」)並占據了原高句麗的大部分國土。乞乞仲象去世後,713年,震國接受唐的策封改名為渤海國。韓國人在19世紀以前一直不認為渤海國是韓國古代國家。但由於韓國民族主義的興起,為擴大本民族古代疆土的范圍,渤海國被韓國主流歷史界劃入韓國史。
10世紀初,弓裔為反新羅建立摩震國,韓國近代史家,把這段歷史稱為後高句麗。摩震國和後來取代新羅的高麗也都自稱繼承高句麗。但他們只是借用了高句麗的名稱,與古高句麗並無實際聯系。

『伍』 隋煬帝和唐太宗為什麼拼了命也要打高句麗

高句麗與隋的戰爭
589年,隋滅陳中國大部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近三百年的分裂。598年,高句麗先發制人攻遼西,引發第一次高句麗與隋的戰爭。但是高句麗仍舊四處聯結反隋勢力開始認識到高句麗是中原潛在的邊患。隋麗戰爭遂爆發。612年,隋的百萬大軍從陸路和海上侵略高句麗,一路破城四五十餘座,後來由於隋軍前線將領的指揮不當,造成渡過遼河進攻的3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613年隋煬帝親征高句麗,但因楊玄感的反叛,造成此次戰役取消。614年隋煬帝再次親征高句麗,因為高句麗連年戰事造成國內弊端甚多。615年隋煬帝又打算攻高句麗。但由於隋內亂加劇,攻高句麗的計劃被取消。隋對高句麗的戰爭使隋朝國力銳減,並引發隋末民變。618年,導致隋朝滅亡。
唐與高句麗的戰爭
唐初貞觀末期,東突厥基本被消滅了,四夷威服。貞觀十七年(六百四十三年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權臣、莫離支泉蓋蘇文拒絕,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征高句麗。次年十一月,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句麗。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張亮率水軍渡海襲占卑沙城;李績軍攻克遼東重鎮遼東城,斬俘兩萬餘人。六月,唐軍進至安市城(駐: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高句麗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率15萬大軍前來救援,被唐太宗擊敗,余眾歸降。七月,唐軍開始圍攻安市城。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於九月十八日班師還朝,沒有達到徵佔高句麗的預期目的。此次唐太宗征討高句麗,攻佔遼東等十城,獲七萬余戶,斬殺高麗兵4萬餘人,唐軍陣亡數千人,戰馬損失十之七八。唐太宗回朝後,群臣建議對高句麗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太宗採取了這一建議。以後,唐軍採取了對高句麗發動騷擾性攻擊的策略,共有以下幾次:六百四十七年,太宗命牛進達和李績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麗,拔石城,高句麗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六百四十八年,太宗派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率3萬大軍乘樓船渡海,入鴨綠水,於泊灼城(今遼寧丹東東北)大敗高句麗軍;655年,因高句麗與百濟聯兵入侵新羅,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兵擊高句麗;658年,程名振攻克高麗赤烽鎮(約在今遼寧海城境),斬首3000級;659年,唐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今遼寧遼陽附近華表山)大敗高句麗軍。公元660年,新羅滅百濟,高句麗失去盟國,陷入孤立境地。次年,高宗下令對高句麗發動大規模進攻,發 35軍,水陸分道並進。蘇定方在壩江擊敗高句麗軍,屢戰屢勝,進圍平壤;契苾何力於鴨綠水大敗蓋蘇文之子男生,斬3萬人。時百濟舊將叛亂,而蘇定方圍平壤久攻不下,逢大雪天寒,退軍時,左驍衛將軍、沃沮道總管龐孝泰在蛇水戰敗,龐孝泰戰死。這是高句麗滅亡前的最後一次勝跡。由於淵蓋蘇文在世期間一直未能採取明智的外交策略,導致唐朝與新羅聯合必欲滅高句麗而後快。蓋蘇文在世時雖然尚能以高壓控制高句麗政局,但高句麗內部已經危機四伏,當他死去時,高句麗已離覆亡不遠。
高句麗的滅亡
公元666年,在泉蓋蘇文死後,世子男生代為莫離支,但為二弟男建所逼,降於唐,造成高句麗內亂。唐高宗見狀派契毖何力、龐同善等擊高句麗,援救泉男生。不久,唐高宗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以後一年多時間,各戰場捷報頻傳:李績攻取高句麗軍事重鎮新城,並趁勢將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貴在金山擊破高句麗大軍,斬首5萬余級,攻下南蘇、木底、蒼岩三城,與泉男生軍會師;李績等攻佔扶余城,斬俘萬餘人,扶余川中40餘城亦望風歸降,再戰薛賀水斬俘3萬餘人,乘勝攻佔大行城。到了668年春夏,各路唐軍會師,推進至鴨綠柵。高句麗發兵抵抗,唐軍奮勇出擊,大敗高句麗軍,追奔200餘里,攻拔辱夷城,高句麗其他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余。泉男建仍然閉門拒守,並多次遣兵出戰,皆敗。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沖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全部平定。

『陸』 中國原來的朝代到底有沒有統治過高句麗

一.

高句麗與中國

高句麗與中國的關系,或許可用「叛服不常」四字帶過,其實高句麗的戰略意圖還是很清楚的。打開地圖,高句麗建國之初僅在渾江、鴨綠江中游占據一小片土地,四面皆敵:西面為漢遼東、玄菟〔註:第二玄菟郡〕二郡,南為樂浪、帶方二郡,北面是夫余,東邊有沃沮。因此,除了對周邊小邦和夫余、沃沮進行吞並、打擊外,對中國歷代王朝採取了時戰時和的態度,但中心是圍繞著蠶食、兼並上述四郡進行的。一旦中原王朝強大時採取稱臣納貢的恭順態度;中原一旦有事或國家分裂,即乘機入寇侵掠,以收漁人之利。中間雖幾經反復,有幾次還因受到中原或地方朝廷的報復性討伐而幾乎亡國,但在五世紀初還是完全達到了其戰略目標:上述四郡先後入其囊中,夫余等也先後征服,西至遼河,東、北已無強敵,東南與百濟、新羅接壤。其後鑒於北魏已興,向中原內地進取的可能性不大,長壽王於427年從丸都城遷都平壤,致力於向朝鮮半島南部發展,以打擊百濟、新羅為主;對中國則以遼河為界,採取守勢。當中國再次統一起來後,高句麗以其倔強,擊敗了隋煬帝大軍的進討。後來又與唐朝斷斷續續地進行了二十餘年的戰爭,最後終於在內部分裂,外部強敵壓境的局面下滅亡。

1、高句麗與東漢:打打停停

高句麗立國之初,主要精力在於吞並周邊小國以及應付象夫余這樣的大國,還沒有力量敢向天朝叫板。高句麗建國稱王後,西漢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也承認其高句麗王號,並令玄菟郡管理。事情還是從王莽同志那裡搞糟的,這個王皇帝一來比較講究禮儀規矩,象高句麗這樣的小國怎麼好僭越稱王?於是降一級為侯;二者還有給別人改名字的喜好,比如「匈奴單於」改作「降奴服於」,等等。待匈奴反了,就集三十萬大軍准備討擊,並征發高句麗人助攻。高句麗人不願和匈奴打仗,派去的兵紛紛逃亡塞外為盜寇,還打死了遼西大尹田譚。這還了得,王皇帝派大將嚴尤來討,嚴尤擺了個鴻門宴,斬了高句麗邊將延丕,大獲全勝。王皇帝大悅,又發揮了一下自己的嗜好:下旨貶高句麗為「下句麗」,高句麗王為「下句麗侯」。高句麗從此以後就成為東北的一大邊患。公元14年高句麗人佔領了屬於玄菟郡的高句麗縣〔註:高句麗既是族國名,也是縣名〕,這是第一次攻陷了漢家的郡縣。

公元28年,東漢遼東郡太守發兵討伐高句麗。大武神王高無恤堅壁清野,退入國都〔註:時國都為國內城,今吉林集安縣〕附近的丸都山城〔註:今集安縣西之山城子〕據守。漢軍圍困了三個月,高句麗人糧食將盡,大武神王急中生智,以犒軍為名,派人給遼東太守送去了酒和捉到的鯉魚。太守以為城裡糧草充足,只好退兵。高句麗躲過了第一次幾乎亡國的厄運。四年後,漢光武帝因偃武修文,重新冊封恢復了高句麗的王號。但高句麗並未因此而停止對東漢的侵擾,公元37年大武神王向鴨綠江南的樂浪郡發動進攻,一度占據。七年後,光武帝派兵渡海收復了樂浪,阻止了高句麗的擴張,並劃定朝鮮半島上的薩水〔註:今清川江〕以南地區歸東漢直轄,以北屬高句麗統領。從此時起,高句麗的觸角開始伸入了朝鮮半島。

此後高句麗與東漢中間維持了六十餘年的和平,高句麗太祖王高宮在一世紀的下半期一直頻頻出擊,周邊小國陸續納入其麾下。待周圍統一,內部的王權經整合而大大增強後,於二世紀時重新寇邊。至146年太祖王傳為於弟次大王時〔註:太祖王在位91年傳位於弟,又活了近二十年才死,壽命之長真是罕見!〕,高句麗與東漢發生了以下的幾次較大的沖突:
105年春,高句麗人寇略遼東六縣,被太守耿夔擊破,斬其渠帥;
118年,高句麗與穢貊聯合寇漢玄菟郡,攻華麗城;
121年春,漢幽州刺史馮煥等擊高句麗,被高句麗用詐降計打敗,死傷二千餘人;
同年夏,太祖王合鮮卑共八千人侵遼東,太守蔡諷以下百餘人戰死;
同年冬,太祖王合馬韓、穢貊共萬余攻玄菟郡,漢軍得到兩萬夫余軍的援助,擊退之;
146年 襲擾漢樂浪郡,殺帶方縣令,掠太守妻子。

太祖王之後,次大王、新大王、故國川王三代,對東漢採取了順服的態度,除偶爾小沖突外,基本上罷兵休戰,達半個多世紀。

2、高句麗與公孫氏:遠交近攻

東漢末年,公孫氏雄踞遼東,遠近戎夷咸服。高句麗與公孫氏的關系初時較睦,還曾出兵幫助其剿滅山賊。但196年高句麗新大王初即位時,王兄拔奇曾得到公孫度之助,起兵爭位,旋敗死。從此高句麗與公孫氏就結下了墚子。公孫氏欲入中原爭鋒,必須要先解決高句麗這個後顧之憂;高句麗要想實現獨霸遼東的預想,也必須要排除掉公孫氏這個障礙。二者都心懷鬼胎,互相提防。但高句麗畢竟力弱,主要採取保境安民的守勢,待機而動。公孫康時曾給高句麗以重擊,並焚毀其國都國內城,高句麗被迫遷都山城丸都(吉林集安以西之山城子)。

高句麗在外交上對待公孫氏的一招就是遠交近攻,分別與吳、魏建立了關系。233年,東吳曾派使者出使遼東公孫淵處,後來公孫淵反目,殺死為首的兩使者。使者團中有幾個逃亡到高句麗,假稱奉孫權之命而來。從此高句麗與東吳一度打得火熱,東吳還賜予高句麗東川王為「單於」的稱號。但好景不長,曹魏當然不願看到這種關系繼續發展下去,頻頻派人出使高句麗,促其與東吳斷交。幾年後高句麗迫於魏國壓力,與吳絕交,斬吳使胡衛等,送首級與幽州。

形勢發展很快,隨著諸葛亮死於五丈原,魏國西南戰線壓力減輕,開始騰出手來收拾桀驁不訓的公孫淵。237年,司馬懿率四萬大軍分水陸兩路征遼東,並要求高句麗出兵相助。高句麗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派出主簿大加率數千精兵幫助魏軍作戰。幾個月後,襄平城破,公孫淵走死於梁水,公孫氏在遼東的勢力土崩瓦解。魏軍隨即潛軍浮海,又收樂浪、帶方二郡。魏在原公孫氏所轄地區設平州,轄遼東、昌黎、玄菟、樂浪、帶方五郡,並置東夷校尉於襄平以統管之。

3、高句麗與曹魏:毋丘東征

公孫氏敗亡後,遼東諸郡盡入魏手。當時魏正忙於與吳、蜀的戰爭,內部司馬氏與曹氏又斗得正歡,無暇回顧。高句麗故態復萌,東川王又開始頻頻入寇,攻打遼東幾個小城,獲得一些小勝,便自以為兵強馬壯,大吹大擂。有大臣沛者得來絕食死諫,勸國王不要惹惱大魏,招來亡國之運,東川王哪裡聽得進去。

果然,不久吳蜀方面戰事稍息,魏國派毋丘儉東征,以報高句麗侵寇之仇。公元246年,毋丘儉帶領魏軍步騎萬人,東出玄菟郡,向高句麗進發。高句麗東川王親自率領步騎2萬餘人迎敵至沸流水,戰魏軍於梁口(註:今通化市江口村)。兩軍對陣,以死相搏,魏軍以方陣迎敵。東川王被打得大敗,魏軍斬首數千級。東川王率少數殘軍狼狽逃回,據守堅固的丸都城。毋丘儉圍城後,見山城的西北面山體陡峭,上面的守兵也不多,就採用避實就虛,正面佯攻,西北偷襲的戰法,選派一些身強體壯善於攀登的士兵,帶著兵器長繩,偷偷地順著山崖爬上去,先殺死上面的守兵,「束馬懸車」,攻破了丸都山城。據《三國志》所載,魏兵「屠丸都」,採取了燒光殺光的策略,唯獨對當初勸說國王不要侵犯魏國的沛者得來一家網開一面,「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不久,毋丘儉再征高句麗,東川王奔買溝(註:今朝鮮咸北會寧)。毋丘儉派玄菟太守王頎緊追東川王,過沃沮千有餘里,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而還〔註:1904年毋丘儉刻石記功碑在吉林輯安被發現,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東川王在逃亡中抑鬱死去。〔註:據《三國史記》載,高句麗以詐降計刺殺王頎,打敗魏追兵。此事不見於中國史籍,應為其吹噓之語。〕魏軍兩次征討,每次均俘獲高句麗人口數千,將他們遷入內地。

毋丘儉東征,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地區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征討,魏之勢力遠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原屬高句麗統轄的朝鮮半島嶺東穢貊地區,也歸入了樂浪、帶方二郡。高句麗幾遭滅頂之災,僥幸苟延殘喘了下來。以後四十餘年,高句麗不敢再向遼東入寇,並頻頻向魏、晉納表稱臣,過了一段太平的日子。

4、高句麗與前燕:千鈞壓頂

斗轉星移,到了西晉末年,國內狼煙四起,高句麗也欲借中原衰微之機東山再起,並先後蠶食吞並了朝鮮半島上的樂浪和帶方二郡。不料,一個強大的對手――漢化的鮮卑慕容氏政權在遼西崛起了。慕容氏本為東部鮮卑三大部之一,時其首領慕容廆受晉封為「持節都督幽平二州東夷諸軍事、平州牧,封遼東郡公」。使慕容氏取得統轄遼西、遼東、玄菟、樂浪、帶方五郡的合法權力。333年,慕容廆死後,第三子皝繼立,337年稱燕王,正式建立前燕政權。

慕容氏立國前後,與高句麗之間進行了多次戰爭。據記載,從293年至320年,高句麗先後七次入寇遼東、玄菟、樂浪、帶方諸郡;慕容廆也還以顏色,兩次進攻高句麗腹地,還掘了西川王的王陵。及慕容皝稱燕王後,為進圖中原,准備先一勞永逸地解決後方的高句麗問題。建威將軍慕容翰指出:通向高句麗有南、北兩道,南路險狹,北路平闊。建議佯攻北路,以精銳出南道直搗丸都。此建議為慕容皝採納。

342年十一月,慕容皝先派遣長史王寓率兵1.5萬從北道大張旗鼓進發。高句麗故國原王果然中計,派王弟武帥精兵5萬把守北道的關馬山城,自己率部分老弱守南道。不料慕容皝親領精兵4萬,以慕容翰、慕容霸為先鋒,偃旗息鼓,從南路掩殺過來。結果不言而喻,高句麗軍大敗,兩員大將被斬。燕軍一鼓作氣,殺進了丸都城,故國原王落荒而逃。燕軍還抓獲了國王的母親和王妃。慕容皝本准備追擊,但北路的王寓因力弱戰敗陣亡,遂決定班師。燕軍將丸都劫掠一空,虜走了高句麗百姓五萬多口,還挖了國王父親美川王的墓,帶走了王父屍體。最後燕軍一把火焚毀了丸都,然後班師回國。

故國原王返回後只好重建家園,這次不敢再和燕人抬杠,而是收集了各種珍寶和虎皮、人參、鹿茸等特產,派王弟到燕國稱臣納貢。慕容皝只把國王父親的屍體還給了高句麗。過了十三年後,慕容皝看到高句麗還算俯首聽命,又接到送來了大量貢品,才把國王的母親送回了高句麗,並封故國原王為「征東大將軍、營州刺史、樂浪公、高句麗王」。

又過了十幾年,前燕被前秦所滅。高句麗將逃亡而來的燕太傅慕容評執送前秦,並向苻堅稱臣。高句麗與前秦的關系,值得一提的是372年前秦送僧人、佛像、佛經與高句麗,從此佛教傳入高句麗。

5、高句麗與後燕:攫取遼東

長期以來,高句麗一直沒有忘記向遼東的擴張。然而一直沒有如願,還多次遭到中原王朝和遼東地方政權的大規模討伐,幾次使其邑落殘破,王都被毀,瀕臨滅亡。因此在那個時期,高句麗的疆域很不穩定,經常是得而復失。

風水輪流轉,明天到我家。到了東晉末年,高句麗第十九代廣開土王時,形勢發生了有利於高句麗向外擴張的變化。中原地區的東晉政權已衰敗不堪,早已失去了對周邊地區的控制能力;各割據勢力紛紛擁兵稱雄;慕容氏的後燕政權也因內訌疊起,失去了對高句麗爭雄的資本;北魏政權剛剛建立,其勢力還達不到遼東;南面的百濟政權也因天災人禍,呈現衰敗之象。此時,歷史為廣開土王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能的廣闊舞台。

廣開土王,又稱好太王,名談德。中國古籍中稱其為高句麗王安。他生於公元374年,公元391年18歲時即位,公元412年39歲卒,其謚號全稱為「國崗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 在高句麗歷史上,廣開土王以武功顯赫而獲得贊頌。在好太王碑碑文中,稱他雄偉有奇才,「思澤洽於皇天,威武振被四海」,是高句麗各王中比較突出的人物。他即位後,先後打敗契丹、百濟、夫余,並出兵幫助新羅驅逐了盤據半島南部任那的倭人,聲威大震。

然而,廣開土王的最大業績,是使高句麗終於占據遼東,稱雄東北。在廣開土王執政的前期,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征伐百濟的戰爭中,還騰不出力量進攻遼東,又加上當時控制遼東的慕容氏政權(後燕)還很強大,高句麗人還無力戰勝慕容氏,不得不對慕容氏採取臣附朝貢,接受封王的策略。如公元396年,慕容寶嗣位後,曾封廣開土王為平州牧、遼東、帶方二國王。400年,後燕以廣開土王「事燕禮慢」為借口,發起進攻,慕容盛親統3萬人馬前來討伐,高句麗不能敵,連失新城、南蘇兩邑,僅此一役,慕容氏拓地700餘里,掠得高句麗5000戶。當時,高句麗和後燕相比,後燕還佔有一定的優勢。

好太王在順利打敗了百濟以後,把主要力量轉移到了遼東。公元404年,好大王一反臣服後燕的方針,與慕容氏進行了殊死的爭斗,幾經反復,終於將遼東地區據為已有。燕王慕容熙兩次出兵反擊,力圖奪回遼東地區,均未達到目的,遼東自此牢牢地掌握在高句麗手中。從太祖王首次進攻遼東,到好太王最後占據遼東,整整經歷了300年,此間,經過了大小數十次戰役戰斗,高句麗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實現了十幾代國王的夢想。

不久,後燕滅亡,北燕據有遼西。待北魏興起,北燕滅亡時,高句麗迎北燕末主馮弘及北燕遺民至遼東。後因馮弘欲去劉宋,被高句麗長壽王(廣開土王之子)遣人殺害。高句麗乘機兼並了北燕一部分遺民,並穩固了在遼東的地位,從中原內戰中漁利。

到長壽王末年時,高句麗疆域空前擴大,其南境自牙山灣經鳥嶺、竹嶺到平海與百濟、新羅相接,擴大到今朝鮮大同江、載寧江、臨津江、漢江沿岸,為高句麗全盛時期。據《魏書•高句麗列傳》載,其「民戶三倍於前魏時,其地東西二千里,南北一千餘里」。即東臨日本海,西濱黃海,南到漢江流域,北抵遼河為界,是東北亞地區最為強大的王國之一。

6、高句麗與南北朝:封貢不絕

公元412年廣開土王死後,其子長壽王即位。長壽王是高句麗諸王中精於分析形勢,善於掌握全局,敢作敢為,頗為難得的人才。面對高句麗疆域擴大的新形勢,他頭腦特別冷靜,採取了北和中原諸朝,南侵新羅、百濟的策略。其時,北魏咄咄逼人,中國北方即將統一,高句麗向中原內地擴張的可能性已經不大。長壽王於427年將首都遷往平壤,這一舉措具有兩方面的好處:1)為抵禦北部中原諸朝的進攻提供了彈性,保證了王都的安全,不會再輕易出現以前都城多次被毀那樣的情況了;2)為推進南進政策,創造了有利條件。後來的事態發展,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這樣,從長壽王起,高句麗採取了南進的方針,重點打擊百濟、新羅;對中原諸朝採取事大納貢的策略。從五世紀初到六世紀末,將近兩個世紀,高句麗與中原沒有再發生大的戰事。朝貢的次數大大增加,從東漢到十六國近四百年,史書記載的高句麗入貢只有12次;而整個南北朝不到二百年,記載的入貢次數卻高達109次。是高句麗諸王接受南、北朝冊封的記載不絕於史:
413年,晉安帝冊封長壽王樂浪郡公,高句麗王;
420年,宋武帝封長壽王征東大將軍;
422年,宋武帝加封長壽王散騎常侍、都督平州諸軍事;
435年,北魏世祖冊封長壽王都督遼海諸軍事、征東將軍、領護東夷中郎將、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463年,宋孝武帝冊封長壽王為使持節散騎常侍、督平營二州諸軍事、征東大將軍、高句麗王、樂浪公;
479年,齊高帝冊封長壽王為驃騎大將軍;
491年,北魏孝文帝冊封長壽王為車騎大將軍、太傅、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492年,北魏孝文帝冊封文咨王為使持節都督遼海諸軍事、征東將軍、領護東夷中朗將、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494年,南齊鬱林王冊封文咨王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營平二州諸軍事、征東大將軍、高句麗王、樂浪公;
496年,齊明帝冊封文咨明王為車騎將軍;
502年,梁武帝蕭衍冊封文咨明王為車騎大將車;
508年,梁武帝加封文咨明王撫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518年,北魏孝明帝冊封安藏王為安東將軍、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520年,梁武帝冊封安藏王為寧東將軍、高麗王;
526年,梁武帝令安藏王之子安原王延襲其父爵,為寧東將軍高麗王;
545年,陽原王嗣位,梁武帝其襲父爵位;
550年,北齊文宣帝冊封陽原王為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領護東夷校尉、寧東將軍、高麗王;
559年,陳文帝詔授平原王為寧東將軍;
559年,北周高祖封平原王為開府儀同三司大將軍、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560年,北齊廢帝冊封平原王使持節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公、高麗王。
562年,陳文帝授平原王寧東將軍。

上述諸多冊封中,值得注意的是領護東夷校尉一官職,本是為加強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管轄而設立,原由中原王朝派人擔任,後改由少數民族首領兼任,仍為中原政權的官員之一。在這個問題上,北魏與東晉南朝諸政權有些區別,北魏視高句麗為屬國,故封此官;而東晉南朝諸政權以高句麗為藩屬國,故在高句麗王前加「都督營平二州諸軍事」、「征東大將軍」等稱號。從公元520年起,中原各王朝不再稱其為高句麗王,而稱高麗王,這都是由冊封詔令而起。但是在《三國史記》中,始終稱高句麗,就連中原冊封之號,均記做「高句麗王」。可見,「高麗王」是中原王朝所加之號。

7、高句麗與隋朝:煬帝三征

隋代周後,又於589年滅陳而統一中原。然而,高句麗在隋滅陳作戰時,就擔心禍將臨頭,積極備武積糧,「治兵積谷,為守拒之策」,引起隋文帝極大不滿,在給高句麗的詔書中很不客氣地威脅說:「王謂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殷勤曉示,許王自新耳。宜得朕懷,自求多福。」滅陳的次年,高句麗的嬰陽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冊封其為開府儀同三司、遼東郡公、高麗王。

598年,高句麗王率靺鞨騎兵萬余進攻遼西,被營州總管韋沖擊退。隋文帝十分惱怒,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麗,並下詔黜除高麗王高元官爵。漢王楊諒率陸路隋軍出臨渝關(註:今山海關)。時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疫病流行,雖勉強進至遼水,但已無力投入戰斗;水路隋軍由周羅喉率領,自東萊出海,直趨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於是水陸兩路被迫退還,死者十之八九。高麗王懾於隋軍威,亦遣使謝罪,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於是罷兵。

公元607年,隋煬帝北巡至突厥啟民可汗大營,遇到高麗使者。煬帝以高麗本是箕子所封之地,漢、晉時皆為所轄的郡縣,命使者轉告高麗國王高元速來朝見,不然將率大軍巡遊高麗國土。高句麗王聞報甚為恐懼,一直未前來。結果611年(大業七年),煬帝以高麗不遵臣禮為由,下詔征討高麗,命天下兵卒,不論遠近,都於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國應征的士卒全部到達涿郡。煬帝將軍隊分成左、右12軍,史稱全軍隊共計113.38萬人,號稱200萬,統由煬帝親自指揮。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長達千里,聲勢浩大,史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

這年三月,隋軍進至遼水西岸展開。高句麗兵依遼水據守,隋先頭渡河的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等戰死。數日後隋軍浮橋接成,依次渡河,殲滅東岸的高句麗軍萬餘人,乘勝進圍遼東城。每當城池將陷時,守軍便用緩兵之計,諸將為煬帝訓令束縛,不敢專擅,致使遼東城久攻不下,數十萬大軍困頓於一堅城之下。六月,隋煬帝親至遼東城督諸軍攻城,同時命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等九軍共30.5萬人,越過高句麗諸城,向鴨綠水挺進,與水軍配合攻打平壤。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採取誘敵深入的計策,宇文述軍一日七勝,很快渡過薩水(註:今朝鮮清川江),進至距平壤30里處。乙支文德佯為請和,宇文述見將士疲憊已極,且軍中糧盡,平壤城又堅固難拔,遂被迫還師。高句麗軍乘其後撤,從四面抄擊隋軍。宇文述等且戰且退,至薩水被高句麗軍半渡擊之,殿後的左屯衛大將軍辛世雄戰死,諸軍皆潰,退至遼東城時僅餘2700人。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水軍經海道入浿水(註:今朝鮮大同江),在距平壤60里處擊敗高句麗軍,乘勝以精甲4萬攻城,遇伏大敗,還者不過數千人,退屯海邊。及聞宇文述兵敗,亦引軍還。八月底,煬帝下令撤軍,第一次征高句麗以慘敗告終。

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再次御駕親征高句麗。此次出征煬帝接受上次教訓,允許諸將「便宜從事」。隋軍包圍遼東城,晝夜不停地連續攻城20餘日。正當遼東岌岌可危時,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起兵反隋。煬帝大驚,不得不密令撤軍,軍資、器械、攻具及營壘等皆棄之而去。第二次征高句麗又虎頭蛇尾地收場了。

大業十年,隋煬帝發動第三次攻高句麗之戰。右驍衛大將軍來護兒在畢奢城(註:即卑沙城,在今遼寧金縣東大黑山)大敗高句麗軍,並乘勝向平壤進發。時高句麗因連年作戰,已困弊不堪,無力再戰,乃遣使請降,並將去年叛隋奔高句麗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還。煬帝見已挽回兩敗之辱,遂班師還朝。

8、高句麗與唐朝:最終敗亡

唐朝建立後,時高句麗榮留王高建武在位,為緩和與中原關系,接連遣使入唐朝朝貢,積極與唐朝修好。唐高祖以國家初立,也對其採取了安撫政策,如冊封榮留王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並放回隋時虜獲的高句麗人;高句麗也放還華人萬余,並毀了由戰死隋軍屍體築成的紀念物「京觀」,讓唐收斂安葬隋軍骸骨等。雙方使者來往頻繁,高句麗曾派人11次入貢,甚至還曾派世子朝唐,一時表現出和平的景象。但背後,雙方都明白最終不免一戰。高句麗花費了巨大人工物力,在沿唐邊境修築了長城,自夫余城(註:今吉林四平市以西)至海,長千餘里,十六年修成。

唐太宗貞觀後期,大唐已空前強盛,東突厥也被消滅了,四夷威服,下面就開始著手收拾高句麗了,用太宗的話就是「為中國報子弟之仇」。貞觀十七年(**3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權臣、莫離支泉蓋蘇文拒絕,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征高麗。次年十一月,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麗。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張亮率水軍渡海襲占卑沙城;李績軍攻克遼東重鎮遼東城,斬俘兩萬餘人。六月,唐軍進至安市城(駐: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高麗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率15萬大軍前來救援,被唐太宗擊敗,余眾歸降,高麗舉國震恐。七月,唐軍開始圍攻安市城。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於九月十八日班師還朝,沒有達到徵佔高麗的預期目的。唐太宗此次出征,攻佔遼東等十城,獲七萬余戶,斬殺高麗兵4萬餘人,唐軍陣亡數千人,戰馬損失十之七八。

唐太宗回朝後,群臣建議對高句麗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太宗採取了這一建議。以後,唐軍採取了對高句麗發動騷擾性攻擊的策略,共有以下幾次:
**7年,太宗命牛進達和李績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麗,拔石城,高句麗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
**8年,太宗派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率3萬大軍乘樓船渡海,入鴨綠水,於泊灼城(今遼寧丹東東北)大敗高麗軍;
655年,因高麗與百濟、靺鞨聯兵入侵新羅,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兵擊高麗;
658年,程名振攻克高麗赤烽鎮(約在今遼寧海城境),斬首3000級;
659年,唐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今遼寧遼陽附近華表山)大敗高麗軍。

公元660年,唐滅百濟,高句麗失去盟國,陷入孤立境地。次年,高宗下令對高句麗發動大規模進攻,發 35軍,水陸分道並進。蘇定方在壩江擊敗高句麗軍,屢戰屢勝,進圍平壤;契苾何力於鴨綠水大敗蓋蘇文之子男生,斬3萬人。時百濟舊將叛亂,而蘇定方圍平壤久攻不下,逢大雪天寒,高宗遂於662年二月命唐軍自高句麗班師。退軍時,左驍衛將軍、沃沮道總管龐孝泰在蛇水戰敗,龐孝泰和他的13個兒子(何其多也!)皆戰死。

公元666年,高句麗內亂,泉蓋蘇文死後,世子男生代為莫離支,但為二弟男建所逼,降於唐。唐高宗派契毖何力、龐同善等擊高句麗,援救泉男生。不久,唐高宗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以後一年多時間,各戰場捷報頻傳:李績攻取高麗軍事重鎮新城(註:今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並趁勢將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貴在金山擊破高句麗大軍,斬首5萬余級,攻下南蘇、木底、蒼岩三城,與泉男生軍會師;李績等攻佔扶余城,斬俘萬餘人,扶余川中40餘城亦望風歸降,再戰薛賀水斬俘3萬餘人,乘勝攻佔大行城(註:今遼寧丹東西南娘娘城)。到了668年春夏,各路唐軍會師,推進至鴨綠柵。高麗發兵抵抗,唐軍奮勇出擊,大敗高句麗軍,追奔200餘里,攻拔辱夷城(今朝鮮永柔境),高句麗其他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余,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閉門拒守,並多次遣兵出戰,皆敗。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沖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全部平定。

唐平高句麗後,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


1945年9月2日,根據盟國協議,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在第一號指令中,以北緯38度線為界作為美蘇兩國軍隊分別受理駐朝日軍的投降事宜和對日開展軍事活動的臨時分界線,以北為駐朝蘇軍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日本投降後,美、蘇軍隊分別進駐三八線南北地區。1948年8月和9月,朝鮮南北地區

『柒』 高句麗王朝經歷了怎樣的千秋興衰

在我國古代東北地區,高句麗與百濟、新羅合稱朝鮮三國時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夫餘人,後來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

據《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公元前37年,夫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夫余國建立高句麗。

其實,高句麗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成立。「高句麗」作為一個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詞就出現在《漢書》中。據此認為,高句麗建於公元前37年或公元前1世紀中期。

據推測,高句麗人在其政權建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人和部分遷移至這一地區的夫餘人組成的。

「濊貊人」這一詞語最初並非指一個確定的民族實體,而僅僅是中原古代史家對出現在東北這一特定地區的一些古代部族的泛指。

在高句麗建立之初,與夫余長期處於軍事對抗中。夫余與中原王朝關系十分友好,為了扼制處於成長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麗政權,中原王進與夫余在軍事上常常協同打擊高句麗,相關記錄在《三國志》、《漢書》中時有出現。

三國時代高句麗太祖王時期,高句麗從早期的幾個濊貉部落國家很快擴張到漢江流域。

公元53年,高句麗太祖王將高句麗分散的5個部落設為5個省,實行集權化統治。

公元56年,太祖王吞並東沃沮。後又吞並東濊一部分領土。隨後,高句麗又對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發動攻勢,完全擺脫漢朝的控制。

高句麗的擴張與集權化,導致了與漢朝的直接武力沖突。漢朝的軍事壓力迫使高句麗遷都到丸都城。

漢朝滅亡後,遼東郡被好戰的地方土豪控制。高句麗主動與剛剛成立的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

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並發兵襲擊了遼東西部。244年曹魏反擊,摧毀了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

曹魏摧毀了丸都城後,以為高句麗滅亡了,所以很快就撤離了。不過僅僅70年,高句麗又重建了丸都城,並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

313年,高句麗美川王吞並原漢朝四郡的最後一郡樂浪郡,從東北地區進入並控制了朝鮮半島北部的大部地區,開始與百濟、新羅處於激烈的軍事對抗之中。

高句麗的擴張並不是一帆風順的。342年,丸都城受到前燕攻擊。371年,百濟近肖古王襲擊高句麗最大的城市平壤,並在戰場上殺死了高句麗故國原王。

高句麗小獸林王繼位後,開始加強高句麗國內的穩定和統一,出台新的法律。

372年,高句麗從中原引入佛教為國教,並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國家教育機構——太學,同時對高句麗軍隊進行了改革。

589年,隋滅南陳統一中國後,開始要求周邊國家為其臣屬,並得到了其中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只有高句麗對此陽奉陰違。

598年,高句麗先發制人攻遼西,引發第一次高句麗與隋的戰爭。當隋文帝准備興全中原之兵問罪時,高句麗王匆忙上表謝罪,自稱「遼東糞土臣元」,於是得到赦免。

但是,高句麗仍舊四處聯結反隋勢力,當隋煬帝在突厥可汗處發現高句麗的使臣後,開始認識到高句麗是中原潛在的邊患,隋與高句麗的戰爭爆發。

612年,隋朝的百萬大軍從陸路和海上同時攻打高句麗,但由於隋煬帝的無能指揮,使渡過遼河進攻的3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613年和614年,隋朝再次攻打高句麗,但因楊玄感起義反隋煬帝和高句麗詐降交還叛逃的隋將斛斯政,使得隋對高句麗的這兩次戰役被迫中止。

615年,隋煬帝又打算攻打高句麗。但由於隋朝內亂加劇,攻打高句麗的計劃被取消。隋對高句麗的戰爭使隋朝國力銳減,並引發了隋末農民大起義。

618年,隋朝滅亡。不過隋與高句麗的戰爭也削弱了高句麗的國力。

唐太宗貞觀後期,四夷威服,大唐空前強盛,征服高句麗逐漸提上日程。

653年,新羅遣使來到唐朝,述說百濟攻佔了新羅40多座城池,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

唐太宗派人出使高句麗,命令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權臣莫離支泉蓋蘇文拒絕,遂決定發兵東征高句麗。

654年11月,唐太宗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句麗。

655年2月,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張亮率水軍渡海襲占卑沙城;李績軍攻克遼東重鎮遼東城,斬俘20000多人。

當年6月,唐軍進至安市城,即現在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高句麗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率15萬大軍前來救援,被唐太宗軍擊敗,殘兵全部歸降,高句麗舉國震恐。

7月,唐軍開始圍攻安市城,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9月還沒有攻克。當時已經到了深秋,草枯水凍,兵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於9月18日班師還朝。此次征伐沒有達到徵佔高句麗的預期目的。

這次唐太宗征討高句麗,攻佔遼東等10座城,獲70000多戶,斬殺高句麗兵40000多人,唐軍陣亡幾千人,戰馬損失了百分之七八十。

唐太宗回朝後,群臣建議對高句麗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唐太宗採納了這一建議。以後,唐軍採取了對高句麗發動騷擾性攻擊的策略。

647年,唐太宗命牛進達和李績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句麗,拔石城,高句麗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

648年,唐太宗派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率30000名大軍乘樓船渡海,進入鴨綠水,在泊灼城,即現在遼寧丹東東北,大敗高句麗軍。

655年,因高句麗與百濟、靺鞨聯兵入侵新羅,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唐高宗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兵擊高句麗。

658年,程名振攻克高句麗赤烽鎮,即在今遼寧省海城,斬首3000人。

659年,唐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即現在遼寧省遼陽附近華表山,大敗高句麗軍。

660年,唐朝滅了百濟,高句麗失去盟國,陷入孤立境地。第二年,唐高宗下令對高句麗發動大規模進攻,水陸分道並進,屢戰屢勝,軍隊一直進攻至平壤。

當時遇到大雪天寒,唐高宗不得不於662年2月命唐軍自高句麗班師。退軍時,左驍衛將軍、沃沮道總管龐孝泰在蛇水戰戰死。這是高句麗滅亡前的最後一次勝績。

由於高句麗的首領淵蓋蘇文在世期間一直沒有採取明智的外交策略,導致唐朝與新羅聯合欲滅高句麗而後快。淵蓋蘇文在世時雖然尚能以高壓政策控制高句麗政局,但高句麗內部已經危機四伏。

666年,高句麗內亂,淵蓋蘇文死後,他的世子泉男生代為莫離支,莫離支相當於唐的兵部尚書兼中書令,權力很大,專政國事。但泉男生為二弟男建所逼,歸降於唐。唐高宗派契毖何力、龐同善等出兵高句麗,援救泉男生。

不久,唐高宗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以後一年多時間,各戰場捷報頻傳。

李績攻取高麗軍事重鎮新城,即現在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並趁勢將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

與此同時,薛仁貴在金山擊破高句麗大軍,斬首50000餘人,攻下南蘇、木底、蒼岩三城,與泉男生軍會師。

李績等攻佔夫余城,斬俘萬餘人,夫余川中40餘城也望風歸降,再戰薛賀水斬俘30000餘人,乘勝攻佔大行城,即現在遼寧省丹東西南娘娘城。

668年春夏,各路唐軍會師,推進到了鴨綠江。高句麗發兵抵抗,唐軍奮勇出擊,大敗高句麗軍,唐軍追擊高麗軍200多千米里,攻拔辱夷城,即現在朝鮮永柔境,其他各城守軍有的逃了,有的歸降了唐朝。

唐軍一直攻至平壤城下,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生產率首領98人出來投降。泉男生建仍然閉門拒守,並多次遣兵出戰,都失敗了。

當年9月12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沖進城中,俘獲了泉男生,高句麗滅亡。

唐朝平定高句麗後,分其境為9個都督府、42個州、100個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20000名鎮守該地。

高句麗第二十七代國王寶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虜,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鑒》的記載,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幾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我國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遼東,成為渤海國的臣民,其餘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羅。自此,高句麗國家不再存在於世。

『捌』 薛禮征東是現在的哪裡呢

唐貞觀十八年(644)唐太宗興師征高麗,薛仁貴應募從軍,隨軍征遼東。翌年四月,唐軍渡過遼水,拔蓋牟城(今遼寧蓋縣,一說遼寧撫順市);五月拔卑沙城(今遼寧大連市金州區東大黑山);兵臨遼東城(今遼寧遼陽市)下,破城。六月,唐軍破白岩城(在今遼陽市東北)。

唐大軍挺進至安市縣(今遼寧海城市東南營城子),正趕上郎將劉君卬被高麗軍圍困廝殺,情勢萬分危機。薛仁貴馳馬救援,手斬敵將,系其首級於馬鞍,敵眾懾服,仁貴由是知名。唐軍攻安市,高麗派遣猛將率領二十五萬大將趕來增援。薛仁貴自恃驍勇,急欲立奇功揚名,遂穿醒目的白戰袍,腰間攜帶兩副弓箭,手執長戟,高呼著躍馬挺戟闖入敵陣,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高麗士兵皆披靡潰退。唐軍趁勢出擊,大破高麗軍。太宗遙望,親眼看到仁貴的驍勇,大喜,特召見之,擢授游擊將軍,並賞賜甚厚。此為征遼東。

十二月,唐分高麗五部、六十九萬余戶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於平壤置安東都護府以統領之,並留兵二萬戍守之。薛仁貴奉詔鎮守平壤,仍授右威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兼檢校安東都護。

簡括,薛仁貴首次隨軍東征,足跡踏遼東,今遼寧遼陽及遼南一帶;二次統軍征東,轉戰於遼東北、吉林中部一帶,直至進駐平壤。

需要說明的是,四世紀後至唐,朝鮮半島天下三分:高麗、百濟、新羅。高麗國佔有半島北部,與南面的百濟國(位半島西南部)、新羅國(位半島東南部)鼎足爭雄。

『玖』 唐滅高麗之戰的經過

十八年十一月,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句麗(即「唐太宗攻高麗之戰」)。
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五月初二,張亮率水軍渡海襲占卑沙城(即卑奢城,今遼寧金縣東大黑山)。十七日,李勣軍攻克遼東重鎮遼東城(今遼寧遼陽),斬俘兩萬餘人,以其地置遼州。六月,唐軍進至安市城(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高句麗北部耨薩(相當於唐的都督)高延壽、高惠真率15萬大軍前來救援,被唐軍擊敗,余眾歸降。高句麗舉國震恐,自後黃城(今遼寧沈陽南)至銀城(今遼寧鐵嶺南)一帶空無人煙。七月,唐軍開始圍攻安市城。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於九月十八日班師還朝,沒有達到徵佔高句麗的預期目的。
二十一年二月,唐太宗決定再次東征。朝議認為高句麗依山為城,易守難攻,應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唐太宗採納這一建議,命牛進達和李勣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句麗。唐軍數次擊敗高句麗軍,高句麗王被迫於十二月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
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派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率3萬大軍乘樓船渡海,入鴨綠水(即鴨綠江),在泊溝城(即今遼寧丹東東北)大敗高句麗軍。唐軍偏師連續騷擾,使高句麗已窮困凋弊,唐太宗乃決定二十三年征發30萬大軍,一舉滅掉高句麗,並命人大造艦船。後因是年五月唐太宗病逝,東征之役遂罷。高宗李治即位後,唐與高句麗、百濟之間幾年內相安無事,百濟還曾遣使入朝。 唐朝於遼東攻打高句麗效果不大後,調整了針對朝鮮半島的策略。確定:先派兵渡海,與新羅聯手打擊百濟,渡海遠征軍在半島取得立足點後,再與遼東方面的唐軍南北夾擊高句麗。其時,大將劉仁軌建議:「欲吞滅高麗,必先誅百濟,留兵鎮守,制其心腹。」
顯慶五年(660年)三月初十,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大軍13萬渡海,進行登陸作戰。任命新羅王金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率新羅兵5萬與蘇定方配合作戰。 八月,蘇定方率唐水陸大軍船隊從城山(今山東榮成)啟航,橫渡黃海,至熊津江口(今韓國錦江)。百濟軍據熊津江口拒守。唐軍先鋒搶灘登陸,上山結陣,與百濟守軍展開激戰。後續唐軍船隊正逢漲潮,源源開到,一時揚帆蓋海,無比壯觀。百濟軍根本抵擋不住,迅即被擊潰,死傷數千。唐軍順利攻下了熊津江口,取得了穩固的立足點。
從陸路助攻的新羅軍,進展卻不大順利,遭遇百濟名將階伯所率的五千士卒殊死抵抗,最後勉強慘勝。 唐軍水陸大軍剛一站穩,就齊頭並進,沿江而上,直趨百濟都城泗沘城(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距城20餘里,百濟傾國來戰,唐軍再次大破百濟軍,斬首萬余,又窮追殘敵直抵泗比城下。 百濟義慈王與太子扶余隆逃向北部邊境,次子扶余泰自立為王,率兵固守。扶余隆的兒子扶余文思率左右逾城歸降,百姓皆從之。蘇定方乃命士卒登城立幟,扶余泰處境窘迫,只好獻城請求處置。此後,扶余義慈、扶余隆及各城城主亦相繼投降。百濟宣告滅亡。 乾封元年,高句麗獨裁者泉蓋蘇文死,長子泉男生繼任莫離支,與其弟泉男建、泉男產不和,男建自稱莫離支,發兵討伐男生。男生派其子泉獻誠到唐朝求援。六月初七,唐命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領兵救援泉男生;命泉獻誠為右武衛將軍,擔任向導;又命左金吾衛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共同討伐高句麗。
九月,龐同善大敗高句麗軍,與泉男生會合。高宗詔命泉男生為特進、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封玄菟郡公。十二月,唐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司列少常伯郝處俊為副大總管,契苾何力、龐同善亦為副大總管並兼安撫大使,水陸諸軍總管和運糧使竇義積、獨孤卿雲、郭待封等亦受李勣節度,諸路合擊高句麗。征調河北諸州縣的全部租賦以供遼東軍用。
二年九月十四日,李勣兵取高句麗軍事重鎮新城(今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留契苾何力鎮守,並趁勢將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泉男建派兵襲擊龐同善、高侃在新城的營地,左武衛將軍薛仁貴將其擊敗。高侃率軍進至金山(在今遼寧昌圖西),與高句麗軍交戰不利,高句麗軍乘勝追擊,薛仁貴引兵從側面襲擊高句麗軍,大敗之,斬首5萬余級,攻下南蘇(在今遼寧撫順東蘇子河與渾河交流處)、木底(今遼寧新賓西木奇鎮)、蒼岩(今吉林集安西境)三城,與泉男生軍會師。郭待封率水軍從別道趨平壤。郝處俊在高麗城下擊敗高句麗軍。
總章元年二月二十八日,薛仁貴攻佔扶余城(今遼寧四平),斬俘萬餘人,扶余川中40餘城亦望風歸降。泉男建遣兵5萬妄圖奪回扶余城,在薛賀水(又稱薩賀水,即今遼寧丹東西南趙家溝河)與李勣軍遭遇,唐軍大勝,斬俘3萬餘人,乘勝攻佔大行城(今遼寧丹東西南娘娘城)。各路唐軍會師,推進至鴨綠柵。高句麗發兵抵抗,唐軍奮勇出擊,大敗高句麗軍,追奔200餘里,攻振辱夷城(今朝鮮永柔境),高句麗其他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余,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閉門拒守,並多次遣兵出戰,皆敗。
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沖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全部平定。唐分其境為9都督府、42州、100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2萬鎮守其地。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