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揚州的地理位置優勢

揚州的地理位置優勢

發布時間: 2021-03-05 08:59:49

A. 揚州在地理上處於中國的什麼位置呢

揚州處於中國的東部地區。

揚州,江蘇省地級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具有傳版統權特色的風景旅遊城市,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揚州高郵市)之稱,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大運河揚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揚州列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城市之一。

(1)揚州的地理位置優勢擴展閱讀:

揚州的地理環境

氣候

揚州市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向溫帶季風氣候的過渡區。氣候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豐沛,盛行風向隨季節有明顯變化。冬季盛行乾冷的偏北風,以東北風和西北風居多。

地形地貌

揚州市境內地形西高東低,以儀征市境內丘陵山區為最高,從西向東呈扇形逐漸傾斜,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興化市交界一帶最低,為淺水湖盪地區。境內最高峰為儀征市大銅山,海拔149.5米;最低點位於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興化市交界一帶,平均海拔2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揚州

B. 揚州地理位置如何

揚州,江蘇省地級市,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 。[1][2][3][4]

C. 長三角區位地理優勢

自然地理優勢:位於中國海岸線的中部地區,且是長江的如海口,河海相連,水上版運輸便利;地勢低平,土壤權肥沃,氣候宜人,水源充足,適宜居住和農業發展;腹地廣闊,有利於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社會經濟條件:附近有發達的農業為工業的發展作支撐;有較多的高校,為經濟發展提供大量高素質人才;交通設施發達(有機場,鐵路,海港等海陸空交通);市場廣闊,產品能通過便利的交通出口到世界各國和國內大部分地區。

D. 揚州市的地理位置。

揚州復,位於東經119°01′至119°54′、制北緯32°15′至33°25′之間;揚州市區位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東經119°26′、北緯32°24′。揚州市南部瀕臨長江,與鎮江市隔江相望;西部與安徽省滁州市毗鄰;西南部與南京市相連;北部與淮安市接壤;東部和鹽城市、泰州市毗鄰。揚州境內有長江岸線80.5公里,沿岸有江都、廣陵、邗江、儀征等3區1市;京杭大運河縱穿腹地,由北向南溝通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邵伯湖等4湖。
揚州市的最高點為儀征市境內的大銅山,海拔149.5米。

E. 揚州從地理位置上說應該是江南還是江北

從地理位置抄上來看,揚州位於長江以北。

揚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位於長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現轄區域在北緯32度15分至33度25分、東經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之間。東部與鹽城市、泰州市毗鄰;南部瀕臨長江,與鎮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與南京市相連;西部與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與淮安市接壤。揚州城區位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北緯32度24分、東經119度26分。全市東西最大距離8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5千米,總面積6643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2350.74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128.0平方千米)、縣(市)面積4240.47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93.6平方千米)。陸地面積4856.2平方千米,佔73.7%;水域面積1735.0平方千米,佔26.3%。

F. 揚州簡介(概況)

關於揚州簡介(概況)如下:

揚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位於長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高郵市周山鎮志光村龍華組確定為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點。東部與鹽城市、泰州市毗鄰;南部瀕臨長江,與鎮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與南京市相連;西部與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與淮安市接壤。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大運河揚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揚州列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城市之一。

截至2018年5月,揚州市下轄邗江區、廣陵區、江都區3個市轄區和寶應1個縣,代管高郵、儀征2個縣級市。全市共有62個鎮、4個鄉和17個街道。全市總面積6634,其中市轄區面積2310。

揚州沿河地區包括1個縣級市和1個縣,分別是高郵市、寶應縣。

揚州沿江地區包括3個市轄區和1個縣級市,分別是邗江區、廣陵區、江都區和儀征市。

(6)揚州的地理位置優勢擴展閱讀

揚州歷史

隋開皇九年改吳州為揚州,但總管府仍設在丹陽(今南京)。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至此,完成了歷史上的揚州和今天的揚州在名稱區劃、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統一。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10道,揚州屬淮南道。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分全國為十道,揚州屬淮南道。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設置揚州大都督府。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罷除江南行中書省,設置京師(後改南京),揚州府屬之。

1645年,清政府設立江南省,揚州府屬之。

G. 江蘇揚州從地理上講應該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江蘇揚州從地理上講應該屬於南方。

H. 揚州的地理環境

揚州市境內地形西高東低,以儀征市境內丘陵山區為最高,從西向東呈扇形逐漸傾斜,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興化市交界一帶最低,為淺水湖盪地區。境內最高峰為儀征市大銅山,海拔149.5米;最低點位於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興化市交界一帶,平均海拔2米。
揚州市區北部和儀征市北部為丘陵,京杭大運河以東、通揚運河以北為里下河地區,沿江和沿湖一帶為平原。境內有高郵市神居山(99米)、大銅山(149.5米)、小銅山、捺山等。 揚州市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向溫帶季風氣候的過渡區。氣候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豐沛,盛行風向隨季節有明顯變化。冬季盛行乾冷的偏北風,以東北風和西北風居多;夏季多為從海洋吹來的濕熱的東南到東風,以東南風居多;春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偏長,4個多月;夏季次之,約3個月;春秋季較短,各2個多月。
氣溫
2012年,全市年平均氣溫分別為揚州城區15.8攝氏度、江都區15.5攝氏度、寶應縣15.5攝氏度、高郵市15.6攝氏度、儀征市16.0攝氏度,與常年相比,偏高0.3~0.8攝氏度。各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的月份有1月、4月、5月、6月、7月、8月和10月,偏低的月份有2月、11月、12月,基本持平的月份有3月和9月。
全市年極端最高氣溫38.2攝氏度(7月29日,揚州城區)、極端最低氣溫零下7.2攝氏度(1月23日,寶應縣),全年35攝氏度及以上的高溫日數為11天(寶應縣)~18天(江都區)。揚州城區35攝氏度及以上高溫日數為16天,初霜期比常年遲17天(常年為11月7日),終霜期比常年早18天(常年為3月31日)。
降水
2012年,全市年降水量揚州城區864毫米、江都區940毫米、寶應縣1067毫米、高郵市934毫米、儀征市981毫米,與常年相比,除寶應縣偏多一成外,其餘偏少一成至二成。全市各地各月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月份有1月、4月、5月、6月、10月,偏多的月份有3月、7月、8月、12月,區域分布不均、有多有少的月份有2月、8月、9月、11月。
日照
2012年,全市年日照時數揚州城區1721小時、江都區1746小時、寶應縣1868小時、高郵市2017小時、儀征市1825小時,與常年相比,偏少一成左右。全市日照時數較常年偏少的月份有2月、3月、6月、8月、12月,偏多的月份有4月,其餘各月基本接近常年。
氣象災害
2012年,揚州市災害性天氣主要有暴雨、雷電、強對流天氣(雷雨大風、雷暴等)、台風、寒潮、大霧及霾、煙等。

I. 江蘇省揚州市這個城市好嗎有發展前景嗎

你好,好,旅遊城市,城市不大前景廣闊,競爭壓力比那些大城市小多了,地理位置優越,離南京都非常近。

J. 徽商的崛起究竟是因為揚州的地理位置還是自身的能力強大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自古以來,揚州就是文人心中的白月光,無數文人騷客嚮往此地,甚至,在此地流連忘返。但是,今天我們要講的揚州,不是在於它的美麗動人,而是它的富庶。


眾人皆知,揚州一地十分繁華,江南富庶之地主要指的就是揚州、蘇州一帶。

那麼,揚州為何如此富庶呢?

近代有位詩人,名陳去病,此人著有《五石脂》一書,書中便提到揚州繁盛之因。根據這位詩人的看法,他認為:“揚州繁盛主要是因為徽商,揚州這座城市是被商人改變的一座城市。在幾千年的歷史之中,揚州繁華昌盛,徽商的確是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揚州城與徽商之間的關系不可分割。

揚州最早並不僅僅是一座城市,它屬於夏朝時劃分的九州之一,范圍頗廣,相當於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後來,面積逐漸縮小,慢慢地相當於現在一個省的范圍。再後來,隋朝一統之後,揚州逐漸向城市靠近。唐朝建立以後,高祖李淵於武德八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往江北。

自此,揚州才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地理位置上與名稱區劃相統一。但不管是作為一省還是一城,揚州從來都不是歷史的配角,揚州特有的風景和繁華讓其未曾落寞蕭條過,一直是士大夫們一心嚮往的地方。古人有詩雲:“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足以可見其中心境。

而且,揚州一地誕生了無數華麗詩篇,無一不說明揚州的繁盛。

而揚州繁盛的根本,就在於巨額資金的集中。徽商大批前往揚州,對當地的經濟、文化、觀念影響巨大。

首先,因為徽商的推動,揚州鹽業十分興旺,於是,揚州各地以鹽為生和籍鹽為食之人愈來愈多,當然,這也算是鹽業本身所帶來的變化。

其次,由於鹽業經濟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揚州其它產業的發展,飲食、園林、脂粉業等在這一時期飛速發展。

再者,徽商推動了揚州的市政建設。明末清初,由於戰亂影響,揚州城被破壞殆盡。在徽商的大力推動之下,很多“壞道”、“廢橋”、“街肆”、“碼頭”皆得到較好的修繕管理,使得揚州城更加美麗多姿。

最後,徽商的到來,為揚州當地的文化注入了新鮮血液。徽商有收集文物的癖好,又十分注重文藝修養,這種風氣自然也帶到了揚州。後來“揚州八怪”的形成,便與此有很大關系。

不得不說,如果沒有徽商參與進來,揚州的風采會遜色不少。

梁啟超先生則將徽商的參與提升到另一個高度,他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說:“以徽商為主體的兩淮鹽商,對於乾嘉時期清學全盛的貢獻,與南歐巨室豪賈之於歐洲文藝復興,可以相提並論。”從中也可以看出,徽商對於揚州文化的形成,的確有其獨特的意義。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