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互聯網地理信息系統

互聯網地理信息系統

發布時間: 2021-03-05 00:20:59

1. 哪裡能找到互聯網ip地理信息標准庫

信息標准庫是沒有的,只有去特定的網站輸入IP 可以查詢到,最簡單的就是打開網路,輸入你要查詢的IP地址 即可

2. 論述物流管理與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地理信息系統之間的關系,

‍簡單通俗地說,物流管理是實物流轉的管理,是一個業務領域管理。專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是屬通信網路,估計你問的可能是這種網路的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是個信息系統,你可能指的也是應用。後面三者的區別大概是:
移動互聯網是互聯網應用在移動業務上使用,實際發展還不止互聯網業務,物聯網是互聯網業務的延伸,運用射頻技術通信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等把物體聯系起來,地理信息系統是把各種地理信息按照空間分布及屬性,以一定的格式輸入、存儲、檢索、更新、顯示、制圖、綜合分析和應用的技術系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都會用到人和物的位置信息,即GPR定位,但與地理信息系統關系不大。

3. 網路地理信息系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什麼新的發展方向

高科技產業,前景不錯,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地理信息產業是高速增長的新興產業。近年來,地理信息產業迅猛發展,不僅在國家信息化、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顯著作用,而且在促進經濟增長和保持社會穩定中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特別是人民群眾對地理信息的需求日益旺盛,地理信息產業顯現了巨大發展潛力和無限廣闊的前景。 近年來,我國地理信息產業需求廣、發展快、效益好、貢獻大,在國家信息化建設中作用明顯,在國家經濟活動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2005年至2008年,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提供總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以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為例,2005年至2008年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總提供量分別約為4TB、5TB、7TB、32TB。 地理信息已經廣泛應用於網路位置搜索、車載導航、移動目標監控、數碼相機、攜帶型移動導航、智能交通、智能通信、游戲等諸多方面。據Internet Guide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2006年,網路網路地圖搜索服務的用戶到達率為32.5%。據艾瑞咨詢集團調查顯示,2008年有近8000萬用戶通過互聯網使用地圖。地理信息已經成為互聯網、手機、汽車等多方面用戶社會大眾進行位置查詢、交通出行、導航定位的重要信息,已經走進社會大眾衣、食、住、行、玩等日常生活。

4. 地理信息系統的歷史發展

古往今來,幾乎人類所有活動都是發生在地球上,都與地球表面位置(即地理空間位置)息息相關,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益發展和普及,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數字地球」、「數字城市」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GIS可以分為以下五部分:
人員,是GIS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開發人員必須定義GIS中被執行的各種任務,開發處理程序。 熟練的操作人員通常可以克服GIS軟體功能的不足,但是相反的情況就不成立。最好的軟體也無法彌補操作人員對GIS的一無所知所帶來的負作用。
數據,精確的可用的數據可以影響到查詢和分析的結果。
硬體,硬體的性能影響到軟體對數據的處理速度,使用是否方便及可能的輸出方式。
軟體,不僅包含GIS軟體,還包括各種資料庫,繪圖、統計、影像處理及其它程序。
過程,GIS 要求明確定義,一致的方法來生成正確的可驗證的結果。
GIS屬於信息系統的一類,不同在於它能運作和處理地理參照數據。地理參照數據描述地球表面(包括大氣層和較淺的地表下空間)空間要素的位置和屬性,在GIS中的兩種地理數據成分:空間數據,與空間要素幾何特性有關;屬性數據,提供空間要素的信息。
地理信息系統(GIS)與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系統(RS)合稱3S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GIS) 是一種具有信息系統空間專業形式的數據管理系統。在嚴格的意義上, 這是一個具有集中、存儲、操作、和顯示地理參考信息的計算機系統。例如,根據在資料庫中的位置對數據進行識別。實習者通常也認為整個GIS系統包括操作人員以及輸入系統的數據。
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能夠應用於科學調查、資源管理、財產管理、發展規劃、繪圖和路線規劃。例如,一個地理信息系統(GIS)能使應急計劃者在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較易地計算出應急反應時間,或利用GIS系統來發現那些需要保護不受污染的濕地。
地理數據和地理信息
什麼是信息(Information)?1948年,美國數學家、資訊理論的創始人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在題為《通訊的數學理論》的論文中指出:「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定性的東西」; 1948年,美國著名數學家、控制論的創始人維納(Norbert Wiener)在《控制論》一書中,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質,也非能量。」 狹義資訊理論將信息定義為「兩次不定性之差」,即指人們獲得信息前後對事物認識的差別;廣義資訊理論認為,信息是指主體(人、生物或機器)與外部客體(環境、其他人、生物或機器)之間相互聯系的一種形式,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識。我們認為信息是通過某些介質向人們(或系統)提供關於現實世界新的事實的知識,它來源於數據且不隨載體變化而變化,它具有客觀性、實用性、傳輸性和共享性的特點 。
信息與數據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數據是定性、定量描述某一目標的原始資料,包括文字、數字、符號、語言、圖像、影像等,它具有可識別性、可存儲性、可擴充性、可壓縮性、可傳遞性及可轉換性等特點。信息與數據是不可分離的,信息來源於數據,數據是信息的載體。數據是客觀對象的表示,而信息則是數據中包含的意義,是數據的內容和解釋。對數據進行處理(運算、排序、編碼、分類、增強等)就是為了得到數據中包含的信息。數據包含原始事實,信息是數據處理的結果,是把數據處理成有意義的和有用的形式。
地理信息作為一種特殊的信息,它同樣來源於地理數據。地理數據是各種地理特徵和現象間關系的符號化表示,是指表徵地理環境中要素的數量、質量、分布特徵及其規律的數字、文字、圖像等的總和。地理數據主要包括空間位置數據、屬性特徵數據及時域特徵數據三個部分。空間位置數據描述地理對象所在的位置,這種位置既包括地理要素的絕對位置(如大地經緯度坐標),也包括地理要素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如空間上的相鄰、包含等)。屬性數據有時又稱非空間數據,是描述特定地理要素特徵的定性或定量指標,如公路的等級、寬度、起點、終點等。時域特徵數據是記錄地理數據採集或地理現象發生的時刻或時段。時域特徵數據對環境模擬分析非常重要,正受到地理信息系統學界越來越多的重視。空間位置、屬性及時域特徵構成了地理空間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
地理信息是地理數據中包含的意義,是關於地球表面特定位置的信息,是有關地理實體的性質、特徵和運動狀態的表徵和一切有用的知識。作為一種特殊的信息,地理信息除具備一般信息的基本特徵外,還具有區域性、空間層次性和動態性特點。
當今社會,人們非常依賴計算機以及計算機處理過的信息。在計算機時代,信息系統部分或全部由計算機系統支持,因此,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和用戶是信息系統的四大要素。其中,計算機硬體包括各類計算機處理及終端設備;軟體是支持數據信息的採集、存貯加工、再現和回答用戶問題的計算機程序系統;數據則是系統分析與處理的對象,構成系統的應用基礎;用戶是信息系統所服務的對象。
從20世紀中葉開始,人們就開始開發出許多計算機信息系統,這些系統採用各種技術手段來處理地理信息,它包括:
○ 數字化技術:輸入地理數據,將數據轉換為數字化形式的技術;
○ 存儲技術:將這類信息以壓縮的格式存儲在磁碟、光碟、以及其他數字化存儲介質上的技術;
○ 空間分析技術:對地理數據進行空間分析,完成對地理數據的檢索、查詢,對地理數據的長度、面積、體積等的量算,完成最佳位置的選擇或最佳路徑的分析以及其他許多相關任務的方法;
○ 環境預測與模擬技術:在不同的情況下,對環境的變化進行預測模擬的方法;
○ 可視化技術:用數字、圖像、表格等形式顯示、表達地理信息的技術。
這類系統共同的名字就是地理信息系統(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用於採集、存儲、處理、分析、檢索和顯示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與地圖相比,GIS具備的先天優勢是將數據的存儲與數據的表達進行分離,因此基於相同的基礎數據能夠產生出各種不同的產品。
由於不同的部門和不同的應用目的,GIS的定義也有所不同。當前對GIS的定義一般有四種觀點:即面向數據處理過程的定義、面向工具箱的定義、面向專題應用的定義和面向資料庫的定義。Goodchild把GIS定義為「採集、存貯、管理、分析和顯示有關地理現象信息的綜合技術系統」。Burrough認為「GIS是屬於從現實世界中採集、存儲、提取、轉換和顯示空間數據的一組有力的工具」,俄羅斯學者也把GIS定義為「一種解決各種復雜的地理相關問題,以及具有內部聯系的工具集合」。面向資料庫是定義則是在工具箱定義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分析工具和資料庫間的連接,認為GIS是空間分析方法和數據管理系統的結合。面向專題應用的定義是在面向過程定義的基礎上,強調GIS所處理的數據類型,如土地利用GIS、交通GIS等;我們認為地理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它和其他計算系統一樣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和用戶四大要素。只不過GIS中的所有數據都具有地理參照,也就是說,數據通過某個坐標系統與地球表面中的特定位置發生聯系。
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多數人認為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統),也有人認為是Geo-information System(地學信息系統)等等。人們對GIS理解在不斷深入,內涵在不斷拓展,「GIS」中,「S」的含義包含四層意思:
一是系統(System),是從技術層面的角度論述地理信息系統,即面向區域、資源、環境等規劃、管理和分析,是指處理地理數據的計算機技術系統,但更強調其對地理數據的管理和分析能力,地理信息系統從技術層面意味著幫助構建一個地理信息系統工具,如給現有地理信息系統增加新的功能或開發一個新的地理信息系統或利用現有地理信息系統工具解決一定的問題,如一個地理信息系統項目可能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定義一個問題;
(2)獲取軟體或硬體;
(3)採集與獲取數據;
(4)建立資料庫;
(5)實施分析;
(6)解釋和展示結果。
這里的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是指收集與處理地理信息的技術,包括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emote Sensing)和GIS。從這個含義看,GIS包含兩大任務,一是空間數據處理;二是GIS應用開發。
二是科學(Science),是廣義上的地理信息系統,常稱之為地理信息科學,是一個具有理論和技術的科學體系,意味著研究存在於GIS和其它地理信息技術後面的理論與觀念(GIScience)。
三是代表著服務(Service),隨著遙感等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的應用和普及,地理信息系統已經從單純的技術型和研究型逐步向地理信息服務層面轉移,如導航需要催生了導航GIS的誕生,著名的搜索引擎Google也增加了Google Earth功能,GIS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當同時論述GIS技術、GIS科學或GIS服務時,為避免混淆,一般用GIS表示技術,GIScience或GISci表示地理信息科學,GIService或GISer表示地理信息服務。
四是研究(Studies),即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tudies,研究有關地理信息技術引起的社會問題(societal context),如法律問題(legal context),私人或機密主題,地理信息的經濟學問題等。
因此,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種專門用於採集、存儲、管理、分析和表達空間數據的信息系統,它既是表達、模擬現實空間世界和進行空間數據處理分析的「工具」,也可看作是人們用於解決空間問題的「資源」,同時還是一門關於空間信息處理分析的「科學技術」 。 60年代早期,在核武器研究的推動下,計算機硬體的發展導致通用計算機「繪圖」的應用。
1967年,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投入應用的地理信息系統由聯邦林業和農村發展部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渥太華研發。羅傑·湯姆林森博士開發的這個系統被稱為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統(CGIS ) ,用於存儲,分析和利用加拿大土地統計局( CLI,使用的1:50,000比例尺,利用關於土壤、農業、休閑,野生動物、水禽、林業和土地利用的地理信息,以確定加拿大農村的土地能力。)收集的數據,並增設了等級分類因素來進行分析。
CGIS是「計算機制圖」應用的改進版,它提供了覆蓋,資料數字化/掃描功能。它支持一個橫跨大陸的國家坐標系統,將線編碼為具有真實的嵌入拓撲結構的「弧」,並在單獨的文件中存儲屬性和區位信息。由於這一結果,湯姆林森已經成為稱為「地理信息系統之父」,尤其是因為他在促進收斂地理數據的空間分析中對覆蓋的應用。
CGIS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才完成,但耗時太長,因此在其發展初期,不能與如Intergraph這樣的銷售各種商業地圖應用軟體的供應商競爭。CGIS一直使用到20世紀90年代,並在加拿大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數字化的土地資源資料庫。它被開發為基於大型機的系統以支持一個在聯邦和省的資源規劃和管理。其能力是大陸范圍內的復雜數據分析。CGIS未被應用於商業 。微型計算機硬體的發展使得象ESRI和CARIS那樣的供應商成功地兼並了大多數的CGIS特徵,並結合了對空間和屬性信息的分離的第一種世代方法與對組織的屬性數據的第二種世代方法入資料庫結構。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產業成長刺激了應用了GIS的UNIX工作站和個人計算機飛速增長。至20世紀末,在各種系統中迅速增長使得其在相關的少量平台已經得到了鞏固和規范。並且用戶開始提出了在互聯網上查看GIS數據的概念,這要求數據的格式和傳輸標准化。

5. 開發網路地理信息系統(Web GIS)用什麼軟體、什麼技術,注意什麼細節

輕量級GIS的發展是基於輕量級框架。相對於重量級的編程模式的框架的輕量級框回架。與重量級框架來解決這個答問題的焦點相比是不同的。
輕量級框架的支柱,彈簧,一般集中在降低開發的復雜性,適當的處理能力將被削弱(如交易功能較弱,不具備分布式處理能力),更適用於發展小型和中型的企業應用程序。輕量級框架,因為一方面盡可能多的基於POJO的方法開發,使應用程序不依賴於任何容器,它可以提高開發和調試的效率,另一方面,大多數的輕量級框架是一個開源項目,開源社區提供了良好的設計和迅速建立一個參考工具,以及大量的現成可用的源代碼開放,有利於項目的快速發展。例如,在Tomcat
+
Spring
+
Hibernate的架構的選擇已經成為許多開發人員來開發J2EE小型和中型的企業應用程序更喜歡。
希望可以幫到你

6. 地理信息系統與一般的計算機應用系統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1、不同點:地理信息系統是有計算機硬體、軟體和不同的方法組成的軟體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是用來支持空間數據的採集、管理、處理、分析、建模和顯示,以便解決復雜的規劃和管理問題。如果要談論兩者之間的聯系,個人認為GIS是信息系統的一個專業分支,前者包含於後者。

2、相同點:計算機網路由一組結點和鏈絡組成。網路中的結點有兩類:轉接結點和訪問結點。通信處理機、集中器和終端控制器等屬於轉接結點,它們在網路中轉接和交換傳送信息。主計算機和終端等是訪問結點,它們是信息傳送的源結點和目標結點。

(6)互聯網地理信息系統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現了資源共享。人們可以在辦公室、家裡或其他任何地方,訪問查詢網上的任何資源,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辦公自動化、工廠自動化、家庭自動化的發展。

21世紀已進入計算機網路時代。計算機網路極大普及,計算機應用已進入更高層次,計算機網路成了計算機行業的一部分。

新一代的計算機已將網路介面集成到主板上,網路功能已嵌入到操作系統之中,智能大樓的興建已經和計算機網路布線同時、同地、同方案施工。隨著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和同步發展,我國計算機網路技術飛躍發展。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計算機網路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計算機網路硬體組網與調試,網路系統安裝與維護,以及網路編程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專業核心能力:計算機網路安裝與維護能力、網路應用軟體的編程能力。

7. 計算機網路在地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是地理科學、信息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等的交叉學科,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在社會、經濟建設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北京大學於1990年開始在地理類本科生課程中開設地理信息系統概論,並定為必修科目,1998年正式設立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是我國最早開設這一專業的院校之一,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高層次人才。
在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地理信息系統概論是一門骨幹必修基礎課,也是學生第一門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課程。目前,地理信息系統概論已經是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的及環境科學學院的本科必修課程,同時也是眾多相關院系的選修課程。這門課程的基礎定位是: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專業基本概念和基礎認識,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框架結構,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及發展狀況,從而為其後續專業及相關的學習和研究指引正確方向、打好堅實基礎。

課程的指導思想 Top
地理信息系統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它對於學生的地理科學及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基礎要求比較高。同時,地理信息系統目前發展非常迅速,應用越來越廣泛,因而盡管本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程,其內容的更新速度確實非常迅速的。結合這些特點,基於課程目的和課程定位,本課程建設的基本指導思想是:
1、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課程作為本科生的入門課程,對相關的基礎概念、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需要進行充分、翔實的講解,使學生牢固的予以掌握。同時,為了改變學生在基礎課程中容易「死記硬背」的問題,突出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用大量應用實例;本課程還設置了專門的實習課,並安排了專門的實習課教師,布置了具體的實習作業,以使學生能夠掌握常見的應用系統的使用和操作,並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堅持基礎理論體系與最新進展相結合。本課程講授地理信息系統的完整的理論體系與框架,以便為學生的後續學習研究打好基礎。同時,考慮到學科的快速發展,在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增加了地理信息科學與數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統與社會、地理信息系統標准、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章節,以使學生對學科的最前沿發展有所了解、有所掌握。
3、堅持個性化教育的原則。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交叉學科,需要的專業背景知識較多,包括地理科學、信息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等,同時其應用方向又非常廣泛。針對這個特點,我們在教材編制中涵括了常見的基礎知識,如部分計算機及網路常識、地圖學的基本原理等,並在課程中對基礎知識有欠缺的同學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同時,在安排專題講座及課程實習時,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針對學生的專業方向進行了相應的安排。
4、積極運用新型的教學手段。針對課程中的重點與難點,本課程積極採用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新型教學手段,以提高課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由於地理信息系統本身就是軟體系統,因而課堂教學講授中還採用了現場操作、現場演示的教學方法,並大力鼓勵學生走上講台進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程度。

主要教學內容 Top

本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主要模塊:
模塊一:基本概念和理論
要點1:概述
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信息、數據、地理數據、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統及其重要類型;地理信息功能概述;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內容;地理信息系統發展簡史
要點2:從現實世界到比特世界
對現實世界的地理認知:認知與認知模型;現實世界的抽象:現實世界-概念世界-地理空間世界-緯度世界-項目世界;比特世界
要點3:空間數據模型
空間數據模型基本概念;場模型;要素模型;基於要素的空間關系分析;網路結構模型;時空模型;三維模型
要點4:空間參照系與地圖投影(本部分系針對非地理專業學生設置,不是正式授課內容)
地球橢球體;坐標系;地圖投影基本問題;高斯-克呂格投影;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
要點5:GIS中數據
數據涵義與類型;數據的測量尺度:命名量-次序量-間隔量-比率量;地理信息系統數據質量:數據質量來源與控制;空間數據元數據:元數據的基本概念-元數據的應用-元數據的獲取-元數據的存儲與功能實現。
模塊二:地理信息系統的框架與功能
要點1:空間數據獲取與處理
地圖數字化:概述-地圖數據類型-數字化儀數字化-掃描矢量化及常用演算法;空間數據錄入後處理:坐標變化-圖形拼結-拓撲生成。
要點2:空間數據管理
空間資料庫:空間資料庫-GIS內部數據結構;柵格數據及其編碼:柵格數據結構-決定柵格單元代碼的方式-編碼方法;矢量數據結構及其編碼:矢量數據結構-編碼方法;矢量與柵格結構的比較與轉換演算法;空間索引機制;空間信息查詢:基於屬性特徵的查詢-基於空間關系和屬性特徵的查詢(SQL)-空間擴展SQL查詢語言(GSQL)。
要點3:空間分析
空間查詢與量算;空間變換;再分類;緩沖區分析;疊加分析;網路分析;空間插值;空間統計分類分析
要點4:數字地形模型(DTM)與地形分析
DEM與DTM;DEM的主要表示方法:規則網格模型-等高線模型-TIN模型-層次模型;DEM模型的相互轉換:不規則點生成TIN-網格DEM轉成TIN;等高線轉為格網DEM-利用格網DEM提取等高線-TIN轉為格網DEM;DEM建立:DEM數據採集方法-數字攝影測量-DEM數據質量控制;DEM的分析與應用:格網DEM應用-TIN分析應用。
要點5:空間建模與空間決策支持
空間分析過程及其模型;空間決策支持模型:空間分析決策的復雜性,基本理論與方法-空間決策系統-空間決策的模型管理;專家系統:專家系統的基本組成、知識處理與系統實例;數據倉庫與空間數據挖掘: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空間數據挖掘;GIS空間分析與空間動態建模:GIS與空間動態模型的結合方式-元胞自動機簡介-元胞自動機模擬林火蔓延模型-元胞自動機的局限性;空間相互作用與位置(分配模型):空間優化模型的定義與分類-靜態離散空間優化模型的數學表達(線性規劃)。
要點6:空間數據表現與地圖制度
地理信息系統數據表現與地圖學:數學法則-符號-制圖綜合;地圖的符號;專題信息表現:分類與內容-表現方法-表現手段;專題地圖設計:圖幅基本輪廓設計-區域范圍的確定-專題地圖數學基礎的設計-圖面設計;制圖綜合:概念-影響因素-基本方法;地理信息的可視化:基本概念-地學可視化類型-虛擬地理環境。

模塊三:地理信息系統應用
要點1:3S集成技術
遙感簡介;GPS簡介;GIS/RS的集成及具體技術;GIS/GPS的集成及具體技術;GIS/RS/GPS的集成。
要點2:網路地理信息系統
網路的基本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統:分布式系統和C/S模型-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的組合方式-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設計;WebGIS:簡介與實現技術。
要點3: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實例
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農業氣候區劃;大氣污染監測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地震災害和損失估算;地貌研究;醫療衛生;軍事應用。
要點4: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項目組織與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項目簡介:模式與分類-開發方式;應用項目策略規劃;應用項目合同;應用項目軟硬體規劃;子項目劃分與管理;項目預算;人員管理;開發與數據管理;項目控制與評估;軟體研製與開發質量管理:ISO9000-CMM模型。
要點5: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工程技術
軟體工程簡介;GIS領域的體系結構與構件;GIS需求分析;數據管理設計;界面設計;GIS設計模式;使用CASE工具。
模塊四:地理信息系統的前沿問題與發展趨勢
要點1:地理信息系統標准
地理信息系統標准簡介;ISO/TC211;OpenGIS。
要點2:地理信息系統與社會
GIS的社會化;GIS的社會化的相關問題:產業-政策-法律-教育與評估認證;社會對GIS發展的影響。
要點3:地球信息科學和數字地球
地球信息科學的概念與研究內容;數字地球的產生背景與概念;數字地球核心技術綜述;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和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

課程特色 Top
地理信息系統概論課程的的主要特色是:
1、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課程作為本科生的入門課程,對相關的基礎概念、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需要進行充分、翔實的講解,使學生牢固的予以掌握。同時,為了改變學生在基礎課程中容易「死記硬背」的問題,突出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用大量應用實例;本課程還設置了專門的實習課,並安排了專門的實習課教師,布置了具體的實習作業,以使學生能夠掌握常見的應用系統的使用和操作,並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堅持基礎理論體系與最新進展相結合。本課程講授地理信息系統的完整的理論體系與框架,以便為學生的後續學習研究打好基礎。同時,考慮到學科的快速發展,在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增加了地理信息科學與數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統與社會、地理信息系統標准、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章節,以使學生對學科的最前沿發展有所了解、有所掌握。
3、堅持個性化教育的原則。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交叉學科,需要的專業背景知識較多,包括地理科學、信息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等,同時其應用方向又非常廣泛。針對這個特點,我們在教材編制中涵括了常見的基礎知識,如部分計算機及網路常識、地圖學的基本原理等,並在課程中對基礎知識有欠缺的同學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同時,在安排專題講座及課程實習時,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針對學生的專業方向進行了相應的安排。
4、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考慮到地理信息系統學科的應用特色,本課程非常注重提高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在授課現場增加了提問,實際操作等內容,並通過課程作業、實習、綜合作業的方式要求學生實際動手解決問題。這最終又加強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5、積極運用新型的教學手段。針對課程中的重點與難點,本課程積極採用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新型教學手段,以提高課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由於地理信息系統本身就是軟體系統,因而課堂教學講授中還採用了現場操作、現場演示的教學方法,並大力鼓勵學生走上講台進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程度。

教學方式 Top
在地理信息系統概論的教學中,教學組非常注重學生的主動思考,主動學習,並大力強調學生的動手實踐。
1、本課程的基本教學方式是課堂講授。

在課堂講授過程中,授課老師採用了多媒體等新型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教學內容,並採用提問、討論等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啟發學生認真思考。在講授部分內容時,還由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負責現場操作,並進行同步交流,提高了學生地參與程度。
2、有針對性的課下作業。

本課程的課下作業分為三個類型:1)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方面的課下作業,適用於所有學生。2)針對學生的專業背景設置的作業。由於學習本課程的學生來自多個專業,基於他們未來的學習方向,設置了部分有針對性的作業內容,啟發他們在專業方向上的深入思考。3)綜合作業。每人必須完成的一個大作業,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選取方向,閱讀文獻,最終提交讀書報告和相應的上機實習成果。

本課程的這些作業在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同時,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並需要在思考的同時進行相應的動手實踐。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得到同步的提高。
3、實習教學是教學的重要一環。
本課程開設有每周一次的上機實習。實習內容包括:1)適用於所有學生的操作實習,主要是針對基本問題的操作實踐。用以鞏固教學內容。2)適用於所有學生的實習作業。由實習指導教師布置,在指定的時間和環境中完成,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性的動手能力,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3)期末大作業。結合課程教學的綜合作業,在綜合閱讀的基礎上進行上機實習,要求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和綜合應用程度。
同時,在每個教學周期中,教學組會組織一至兩次現場參觀。參觀的單位是本行業的核心應用單位,如國家基礎地理中心等。在參觀中還組織學生與參觀單位人員進行交流。
通過實習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直觀認識,鞏固所學的知識,並提高孳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4、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本授課組承擔了大量的科研項目,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以模擬的方式參與科研項目,即在其能力范圍內,在教師的指導下與真正的項目組承擔同樣的任務,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完成後,將學生的研究成果與真正的項目成果進行對比分析,形成互相啟發,教學互長的局面。實踐證明,部分學生取得的成果相當出色,獲得了公開發表和獎勵。
5、提供網路交流平台輔助教學。教學組開設了網路平台,供學生之間或學生和老師之間進行在線或離線交流,以提高教學的互動性。

8. webgis與網路地理信息系統區別與聯系

WebGIS一般是指部署在Web伺服器上,在瀏覽器段應用的GIS系統。而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的范圍更大,包函了WebGIS,也可以是C/S結構的GIS系統。

9. 網路地理信息系統 概念

網路地理信息系統
【概念】: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簡介】:
位置與地理信息既是LBS的核心,也是LBS的基礎。一個單純的經緯度坐標只有置於特定的地理信息中,代表為某個地點、標志、方位後,才會被用戶認識和理解。用戶在通過相關技術獲取到位置信息之後,還需要了解所處的地理環境,查詢和分析環境信息,從而為用戶活動提供信息支持與服務。
地理信息系統(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結合地理學與地圖學以及遙感和計算機科學,已經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是用於輸入、存儲、查詢、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系統,隨著GIS的發展,也有稱GIS為「地理信息科學」(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近年來,也有稱GIS為"地理信息服務"(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GIS是一種基於計算機的工具,它可以對空間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簡而言之,是對地球上存在的現象和發生的事件進行成圖和分析)。 GIS 技術把地圖這種獨特的視覺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與一般的資料庫操作(例如查詢和統計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