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環境對科學技術的影響
中國地處亞歐板塊東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處地球北溫帶,少內部分處地球熱帶容。
中國的東南部瀕臨海洋,因此環境濕潤,夏季受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的影響,會出現大量強降雨。又因為地處熱帶和亞熱帶,溫度會很高。冬季因其瀕臨海洋以及緯度較低,氣候溫暖濕潤。形成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中國的西北部遠離海洋,因此太平洋的暖濕氣流不易到達,夏季風也難以到達,氣候會十分乾燥,因西北部被大量沙漠覆蓋,氣候因沙漠而受到影響,白天天氣炎熱而到了晚上天氣又極度寒冷,晝夜溫差大,與瀕臨海洋的東南部正好相反。冬季受西北季風的影響,本來就極度缺水的西北地區,就變得更加缺水了,又因為其地處內陸,就形成了溫帶大陸性氣候
中國的西部地處青藏高原之上,因其海拔高,溫度就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6℃)因此,西部地區常年寒冷,形成典型的高原山地氣候。
而中國的北部夏季受東南季風的影響又深居內陸,有降雨但相對於東南地區比較少,由於緯度高的關系,溫度也不會很高。冬季受西北季風的影響,氣候寒冷乾燥,就形成了溫帶季風氣候。
總的來說,中國的氣候特點:1.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2.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3.季風氣候顯著
Ⅱ 中國的地理區位對中國的自然環境、人類活動有何影響
我國西高東低,呈階梯狀下降的地勢特徵,對自然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
我國的地勢特徵對氣候有著明顯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西高東低,面向海洋,有利於來自海洋上的夏季風深入內地,帶來豐沛的降水,並使我國東部季風區面積廣大。第二,西高東低,階梯狀的地勢,增大了同一氣候帶內的氣候差異,加強了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性。第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僅形成獨特的高寒氣候,而且阻礙印度洋暖濕氣流伸入西北內陸,並且影響大氣環流,對東亞氣候和世界氣候都有著重要影響。
中國的自然災害
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氣候條件復雜,自然災害種類多且發生頻繁,除現代火山活動導致的災害外,幾乎所有的自然災害,如水災、旱災、地震、台風、風雹、雪災、山體滑坡、泥石流、病蟲害、森林火災等,每年都有發生。自然災害表現出種類多、區域性特徵明顯、季節性和階段性特徵突出、災害共生性和伴生性顯著等特點。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損失最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一般年份,全國受災害影響的人口約2億人,其中因災死亡數千人,需轉移安置300多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000多萬公頃,成災2000多萬公頃,倒塌房屋300萬間左右。隨著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生產規模擴大和社會財富的積累,災害損失有日益加重的趨勢。災害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國的自然災害呈現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等四大特點。
Ⅲ 中國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地理環境因素對人來類文明的演進具有源重要的影響,{一}首先我們的華夏文明屬於大河文明這種文明區別與希臘的海洋文明(以對外貿易為主講究民主與公平)而大河文明以農耕(農耕的實用也使得中國古代科學帶有明顯的實用性)見長,出於防範自然災害(我國獨特季風氣候導致旱澇災害頻繁,地形的復雜多樣又導致地質災害頻繁)的需要加強中央集權,集中全全國的物力抵抗災害(這種明顯的集體主義也區別與西方濃厚的個人英雄主義){二}農,牧文明的長期對抗也是推動中華文明前進的重要力量,農耕文明需不斷強化小農經濟應對北方游牧民族的沖擊。{三}面對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背靠最大的大陸。面對著對海權和陸權的選擇,在古代以陸路交通見長的時期加之長期無海患(相對2000多年封建社會來說)。然而現今的現實是除了渤海我國所有的領海都與外國有糾紛。我國對外能源的依賴不斷加深,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海軍。美國妄圖以島嶼鏈實現對中國崛起的壓制。這種種表明我國的海防嚴峻,傳統的陸權思想亟待改變。
以上只是地理因素對我們文明演進影響的一部分,實際很廣
Ⅳ 中國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形成有哪些影響
這種問題有個技巧,這是分析題不是預測題,預測題不好回答,比如說:中國地理環境對未來的中國文化產生哪些影響。這種不好回答,因為環境千變萬化,你不能確定究竟中國文化朝著那個方向發展。而這種分析題就是回答這些實實在在,你可以看的見的這些已經產生的影響或發生的事情。比如說:中原地區還有東北地區的大平原導致該地區的農耕文化得到發展,長江等多水區域的捕魚文化得到發展。。。。。
回答路子就是地區特點+地區產業+「文化」兩個字就行了,你不用問為什麼某地區的某文化為什麼興盛,因為這是已經發生的了,自然進化出來的而已。。
Ⅳ 中國地理環境影響的具體介紹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所有因素和條件的綜合體。環境與發展已成為當今國際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環境地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地理學與環境科學交叉的邊緣科學,它是從人地關系的整體思路出發,研究地球各圈層的環境變化以及它們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系的。本書是供研究生用的該學科的基礎理論著作,內容豐富、全面系統。全書共分十章,分別介紹了地球環境演化與環境問題的產生;環境地理學的學科範疇、形成和發展;大氣環境、水環境、岩石圈表生環境、土壤和生物環境的環境變化及其與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和影響;自然的和人為的地球化學異常引發的疾病的產生與防治;21世紀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以及環境地理學的研究方法等問題。本書主要可供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及有關高等學校環境科學、地理學、地球化學、土壤學、生態學以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博士研究生作為教學參考書,也可供有關科研部門和高等學校的科研人員及管理幹部參考。《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教學叢書》序前言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環境、環境系統和環境問題一、環境的概念和分類二、環境系統三、人地關系與環境問題第二節環境地理學研究的對象、內容、任務及學科地位一、環境地理學研究的對象、內容和任務二、環境地理學的學科地位第三節環境地理學的形成和發展一、環境地理學的形成二、環境地理學的發展歷史三、我國環境地理學研究進展參考文獻第二章大氣環境第一節大氣基本性質一、大氣的組成二、大氣的能量三、大氣的水平運動第二節大氣污染化學一、大氣污染物二、烴三、光化學四、二氧化硫化學五、氣溶膠化學第三節湍流和湍流擴散的基本理論一、大氣湍流的基本概念二、湍流運動方程三、湍流擴散的基本理論第四節影響污染物在大氣中散布的其他過程一、煙氣抬升理論二、干沉積對污染物擴散的影響三、大氣污染物的降水清洗過程第五節幾種典型下墊面上的大氣擴散一、城市大氣擴散二、山區大氣擴散參考文獻第三章水環境第一節水圈與水環境一、水圈的結構二、地球水環境的基本特點第二節地球水資源一、地球上水的分布二、全球水循環三、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四、水資源利用第三節天然水的基本特徵一、天然水的物質組成二、天然水的理化性質三、天然水的化學分類四、影響天然水化學組成的自然環境因素第四節天然水物質組成的人為變化一、水體和水體污染二、水體污染物的來源和種類第五節水體的自凈過程——污染物在水環境中的遷移轉化一、水體的自凈作用二、水體自凈機制及共影響因素三、污染物在水環境中的遷移轉化參考文獻第四章土壤環境第一節土壤圈一、土壤形成的影響因素二、人類活動對土壤形成的干擾三、土壤分布第二節土壤理化性質一、土壤物理性質二、土壤化學性質第三節土壤物質循環一、影響土壤物質循環的自然因素二、土壤物質循環的人為影響三、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和模式第四節人類活動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一、土地利用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二、污染物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三、工程建設對土壤環境的影響第五節土壤環境保護一、土壤自凈能力與土壤環境容量二、土壤環境中污染物的遷移轉化三、土壤退化與土壤環境保護參考文獻第五章生物環境第一節生物圈一、生物圈的形成二、生物圈的特點與范圍第二節生物與環境一、生物與環境關系的基本原理二、生物群落的結構與演替三、生物的環境制約第三節生態系統一、生態系統的組成二、生態系統的結構三、生態系統的功能四、生態系統的類型第四節生態平衡一、生態平衡的含義二、生態平衡失調的因素三、維持生態平衡的途徑第五節環境污染的生態效應一、污染物對群落結構與功能的影響二、大氣污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三、水體污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四、土壤污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第六節生物監測一、環境質量的生物評價與監測二、監測生物及指標的選擇三、生物監測的基本方法第七節環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術與生態工程修復一、環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術二、生態工程修復參考文獻第六章岩石圈及其表生環境第一節岩石圈及其組成一、岩石類型及其化學組成二、表生帶後生過程的特點第二節風化殼及元素表生遷移一、風化殼的地帶性特徵二、表生帶元素遷移與富集三、影響表生帶元素遷移的因素第三節人類活動對表生帶的影響一、人類活動——表生環境變化的強大地球化學營力二、人類活動影響的主要領域三、人類活動影響的途徑和規模第四節礦產資源開發對表生環境的影響一、采礦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二、采礦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三、采礦對水環境的影響四、采礦對生物群落的影響五、采礦對景觀美學的影響參考文獻第七章地理環境與人體健康第一節人與環境的關系一、人體中的元素二、地理環境與健康三、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第二節原生環境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一、環境異常二、地方性疾病的地理流行特點三、自然疫源性疾病四、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第三節人類地球化學活動的健康效應一、環境污染的健康危害二、物理污染的健康影響三、化學污染的健康危害四、生物性污染的健康影響第四節地理環境的改造與優化一、生態風險評價二、人類生存環境的優化參考文獻第八章全球環境問題第一節世界環境問題回顧一、發達國家環境質量趨向改善二、發展中國家環境質量繼續惡化三、我國環境保護的成就及存在問題第二節21世紀的主要環境問題一、全球氣候變暖二、臭氧層耗損三、酸雨四、生物多樣性減少五、森林生態功能降低六、淡水資源危機七、耕地資源的損失和破壞第三節環境地理學在全球環境問題研究中的作用一、全球環境問題研究的特點二、環境地理學研究的作用參考文獻第九章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第一節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一、可持續發展的由來二、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三、申國可持續發展及實施對策第二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一、資源開發利用與可持續發展二、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三節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制定與管理一、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模式系統二、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制定三、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管理參考文獻第十章環境地理學研究方法第一節地理環境野外調查與觀測一、地形圖與遙感資料的應用二、環境背景野外調查三、地理環境攝影與素描第二節環境監測一、環境監測的特點與原則二、環境要素野外監測第三節監測的質量保證和分析方法一、監測的質量保證二、環境分析方法第四節環境信息數據處理與計算機模擬一、環境信息數據類型二、環境信息數據的簡縮、轉換及標准化三、環境信息計算機模擬第五節環境地理制圖一、環境地理圖的編制與表示方法二、環境地理背景圖三、環境地理現狀與質量評價圖四、環境地理規劃圖第六節環境地理信息系統一、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的內涵與特點二、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三、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參考文獻
Ⅵ 中國地理環境對中華民族文化有什麼影響
影響極大。
1、從整體地理環境說,按其地理環境的差異,人類可以粗略區分為大陸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國家,人們生活的空間相對狹小,利用海洋漕運之便,往往商業比較發達,人員交往和流動方便.又因為內地活動空間有限,迴旋餘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動機.而中國整體地理環境的格局恰與海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相反.
2、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可以析劃,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較海洋諸島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3、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達四,五千公尺.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雖偶有外來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傳入,皆能雍容消納,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4、中國的氣候,也影響文明拓展的方向.古代巴比倫,埃及,羅馬,印度等文明,都發源於暖溫帶逐漸向寒冷地帶發展,中國則相反,由於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雨量由東南至西北遞減,而地勢由由東南至西北逐漸增高,多數河流由西向東或由北向南注入大海,這種自然條件,往往決定收獲的豐欠,再加上南暖北寒的氣溫,造成南長北短的農作物生長季節,這些條件對農民的墾殖發生吸引,所以形成人口南移,文化南進的趨勢.
Ⅶ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作用與影響有哪些
一、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1.由於土地、氣溫、雨水等條件較好,所以較早形成農業社會,使文化發展較早、較快.
2.盡管也有游牧文化和農業文化的沖突和融匯,但由於農業人口始終佔有數量上的多數和文化上的優勢,所以農業文化始終佔主導地位.
3.由於疆域遼闊,跨緯度大,所以局部自然環境的變動,並不能影響總體的農業生產,使文化的延續有了穩固的物質基礎.
4.由於受周圍的地理障礙的保護,文化得以獨立發展,長期延續.
二、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1、由於地形地貌繁復,地理特徵多樣,造成文化多樣.
2、有游牧文化和農業文化的不同.農業文化中也有中原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區別.
3、各種文化區域之間經濟形態、生活方式、觀念形態不同,且接受外界影響的程度也不同.
三、對開放和封閉的影響
1、相對封閉的環境,使中國文化獨自完成文明發生期(與其他文明的比較).
2、形成中國獨特的表意文字、文學藝術、哲學、思維方式、社會結構,自成體系,與西方大異其趣.
3、使中華文化沒有斷層,保持鮮明的民族特色,具備前後遞進、陳陳相因的延續性.
4、長期隔離和文化發展水平高,造成自我中心意識.
(7)中國地理環境對科學技術的影響擴展閱讀
中國周邊的地理環境較為封閉,海上交流有限,而且沒有一種外來力量能夠對中國文化形成挑戰。一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滿族等雖然在軍事上是征服者,但是在文化上卻是被征服者。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均因為地理屏障,未能較深地影響到中國文明。反過來,同樣由於地理原因,中國也未能將自己的文化影響范圍擴大到全世界。
很多人認為古代中國的文化是全世界領先的,中華文明引領世界千年,只是近代才開始落後,也有很多人喜歡拿同時期漢朝與羅馬帝國進行比較。實際上這樣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這樣的比較也沒有任何意義,原因就在於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范圍內的文明交流十分有限,相互之間很少有直接的碰撞,因此很難比較羅馬帝國與漢王朝。此外,一種文化必需與相應的地理環境相適應。
自古以來北方的游牧民族與華夏民族各方面的交流都十分頻繁,游牧民族也吸收了很多華夏民族的先進文化,但中原對草原的影響始終不像對日本、朝鮮那麼大,原因就在於中原、日本、朝鮮都是農耕文化,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影響更加容易,而草原為游牧文化,因此不可能對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全盤吸收,只是部分的借鑒。明朝後期工業革命後的歐洲開始強大並逐漸加強最中國的文化影響和滲透,而由於中華文明深厚的底蘊,這樣的影響始終非常有限,防線最終被穿破是在鴉片戰爭以後。
雖然如前所說,中華文明由於地理原因,受到外界的影響較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文化是閉塞的。中國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從其他文明中吸收了很多的東西,只不過這些東西都被漢化了。例如現在的凳子就是從游牧民族傳入的,在南北朝時被稱為「胡床」。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文化
Ⅷ 簡述中國地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有哪些
中國的地理可以說是十分的齊全,有盆地有高原,什麼都有很全面
Ⅸ 地理環境對中華文明的影響。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何在? 地理環境因素對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的影響,{一}首先我們的華夏文明屬於大河文明,這種文明區別與希臘的海洋文明(以對外貿易為主講究民主與公平).而大河文明以農耕(農耕的實用也使得中國古代科學帶有明顯的實用性)見長,出於防範自然災害(我國獨特季風氣候導致旱澇災害頻繁,地形的復雜多樣又導致地質災害頻繁)的需要加強中央集權,集中全全國的物力抵抗災害(這種明顯的集體主義也區別與西方濃厚的個人英雄主義).{二}農,牧文明的長期對抗也是推動中華文明前進的重要力量,農耕文明需不斷強化小農經濟應對北方游牧民族的沖擊。{三}面對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背靠最大的大陸。面對著對海權和陸權的選擇,在古代以陸路交通見長的時期加之長期無海患(相對2000多年封建社會來說)。然而現今的現實是除了渤海我國所有的領海都與外國有糾紛。我國對外能源的依賴不斷加深,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海軍。美國妄圖以島嶼鏈實現對中國崛起的壓制。這種種表明我國的海防嚴峻,傳統的陸權思想亟待改變。 中國是一個素稱"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從新時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統治者都是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地理,氣候環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這在很大成度上決定了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並由此帶來了中國文化的一系列有別於游牧文化和商業文化的基本特徵。 從整體地理環境說,按其地理環境的差異,人類可以粗略區分為大陸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國家,人們生活的空間相對狹小,利用海洋漕運之便,往往商業比較發達,人員交往和流動方便。又因為內地活動空間有限,迴旋餘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動機。而中國整體地理環境的格局恰與海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相反。 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可以析劃,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較海洋諸島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達四,五千公尺。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雖偶有外來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傳入,皆能雍容消納,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中國的氣候,也影響文明拓展的方向。古代巴比倫,埃及,羅馬,印度等文明,都發源於暖溫帶逐漸向寒冷地帶發展,中國則相反,由於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雨量由東南至西北遞減,而地勢由由東南至西北逐漸增高,多數河流由西向東或由北向南注入大海,這種自然條件,往往決定收獲的豐欠,再加上南暖北寒的氣溫,造成南長北短的農作物生長季節,這些條件對農民的墾殖發生吸引,所以形成人口南移,文化南進的趨勢。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早在秦漢時期,就擁有六千萬人口,而耕地面積卻遠遠不足。再加上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兼並,這樣不得不使農民在所分得的狹小的土地上精耕細作,對土地作最精濟的利用。在生產力十分落後的的條件下,雖然忙碌辛苦,也僅能糊口,這便養成了安土重遷,樂知天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對他們來說,土地就是生命,離開或失去土地,就意味著貧窮與死亡。 這種經濟上對土地的依賴,反映到民族心理上則表現為對鄉土的無限眷戀和對故國的深厚情懷。這種文化特色,形成中華民族最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