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地理鮮為人知的知識
Ⅰ 初二生物地理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地理學習的靈魂——地圖的利用
1、學會分類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景觀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
2、學會讀圖①先讀圖的主題②看清圖例③注意細節④聯系實際
3、學會變圖①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②圖文轉換
4、學會用圖①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②用圖記憶中國地理:可看這幾方面的地圖,即: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氣溫、降水量)、中國水系圖、中國資源圖(森林、礦產、水能、旅遊資源等)、中國農作物分布圖、中國工業分布圖、中國人口、民族、城市、商業中心圖、中國交通圖、中國自然保護區圖等。逐一看圖、記圖,甚至畫圖,中國地理的基本知識就掌握了。學習世界地理:
1、要在十條線上下功夫(五條經線、五條緯線)。
2、找出十條線穿過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3、在經緯度跨度不超過十度范圍內描一幅輪廓圖,說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並問一個為什麼?這樣你會發現你開始「腦」中有「圖」,「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單調的文字。
二、地理學習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
①先將書讀厚:在書上作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
②再將書讀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
2、利用課本,學會舉一反三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
3、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如:
區域地理(大洲或國家):位置、范圍、人口、地形、氣候、河湖、資源、工農業、交通、城市。
相信經過努力,同學們一定會喜愛地理並學好地理的。
生物:
對生物課的學習不能按照數理化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學習方法上應該和地理有點類似。數理化一節課上講解的知識點不多,對一個重點知識會反復的在課堂上做題訓練。而生物一節課上的知識點很多,可以不誇張的說,老師說得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是一個考點。而且課時緊張,不能在課堂上鞏固練習。所以課後的練習一定要認真做,有不懂的要馬上問。 生物的題目從一開始就比較具有綜合性,一個題目會涉及到許多知識點。這種知識點的聯系就是老師在課堂上強調的或者是補充的,很多學生不聽課,自己看書,結果書看了,題不會做。也有學生上課只聽課本上有的內容,課本上沒的以為是不重要的,就沒聽。這些都應該避免。
學習生物課的要求和方法:
1.學習生物學知識要重在理解,勤於思考。
2.要重視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認真進行觀察和實驗 。
3.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 。
Ⅱ 初二生物地理考試答題的技巧
地理學習方法
地理作為一門學科,學法上有著與其他學科許多共同點。如:科學的學習態度;勤動腦、勤動手、勤動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時還有它獨特的學法 。
一、 地理學習的靈魂——地圖的利用。
1、上課前一定要准備好地理課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圖冊。
2、一邊聽課一邊把學習中出現的地理事物在地圖上圈點下來。如:學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麼,地中海在什麼地方?一定要在地圖上找到並落實下來。
3、動手繪制示意圖 如西亞石油輸出的路線,同學們可以在一張草紙上繪制出簡單的、相對位置正確的示意圖。這類圖不要求繪製得多麼精準,只要能說明問題就行。
4、學會分類
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景觀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
5、學會變圖
①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
②圖文轉換
6、學會用圖
①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
②用圖記憶
復習中國地理:可看10個方面地圖,即: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氣溫、降水量)、中國水系圖、中國資源圖(森林、礦產、水能、旅遊資源等)、中國農作物分布圖、中國工業分布圖、中國人口、民族、城市、商業中心圖、中國交通圖、中國自然保護區圖等。逐一看圖、記圖,甚至畫圖,中國地理的基本知識就掌握了。
學習世界地理:1、要在十條線上下功夫(五條經線、五條緯線)。2、找出十條線穿過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3、在經緯度跨度不超過十度范圍內描一幅輪廓圖,說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並問一個為什麼?這樣你會發現你開始「腦」中有「圖」,「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單調的文字)
7、復習時應以地圖作為知識載體,常看地圖,多讀地圖。
二、地理學習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
①先將書讀厚:在書上作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
②再將書讀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圖示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是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可視化,便於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其中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系,用節點和連線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2、利用課本,學會舉一反三
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在復習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適當拓寬知識面,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定的鋪墊,能觸類旁通,思路靈活。
3、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如:
區域地理(大洲或國家):位置、范圍、人口、地形、氣候、河湖、資源、工農業、交通、城市。
4、巧妙記憶地理知識
①諧音記憶法。
例: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鋁、鐵、鈣、鈉、鉀、鎂
(養閨女,貼給哪家美?)
②口訣記憶法。
例:我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雲貴福吉安;川西二寧青甘陝,內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已實現。
三、善於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系起來。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首先必須問「為什麼?」這樣便會養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維習慣。例如: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那麼,為什麼乞拉朋齊會成為世界的雨極呢?結合地圖,根據乞拉朋齊所處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的迎風坡,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這樣,氣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聯系起來了。
四、對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點、抓住關鍵。
對地理原理、要領的掌握,並不要求象物理、數學分式、定理那樣精確,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要點便十分容易地理解並把它們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陽光、空氣、水等都是自然資源」這一對自然資源概念的理解。我們應該抓住兩個要點: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業產品。如,汽油,雖然對人類有利用價值,但不是人類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的,它是工業產品。第二,是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沒有利用價值的不是,如沙漠雖然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但目前,對人類沒有利用價值,也不是自然資源。這樣就可以了。 學習地理有一個正確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個端正的學習態度對學好地理同樣也十分重要
Ⅲ 暑假了,我想提前學關於初二的生物、地理知識
我是初二的來,剛剛脫離地理自和生物。
咱考得還不錯。其實,這樣的什麼地理和生物不需要很擔心,在會考前期,該見的題型基本上都會復習。重要的地方,老師也會讓你們記牢的。說實話,只要平時多聽講,該做的筆記一定要做好。最後的復習時期一定要用心的復習,只要把重要的東西掌握,其實學這相當簡單。只要你肯學,肯做,肯用腦子記,不怕煩的話,起碼90分是沒問題的。
Ⅳ 初二生物地理必考重點知識
1生物必背知識點
人類生命活動的調節
1、人的視覺和聽覺
(1)眼球的結構與功能
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無色透明,可透光
鞏膜:白色,保護眼球內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顏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中膜:
睫狀體:虹膜稍後部,內有平滑肌,能收縮舒張,調節晶狀體的曲度
脈絡膜:佔中膜2/3的後部,有血管(營養眼球)、色素細胞(遮光並使眼球內部形成“暗室”)
內膜:視網膜,內有大量感光細胞
內容物:
晶狀體:雙凸鏡,依靠韌帶與睫狀體相連,玻璃體、房水。
附屬結構:眼肌、眼瞼、睫毛、結膜、淚器(淚腺、淚點、鼻淚管)
(2)視覺的形成:
外界光線經反射在視網膜上成像,產生神經沖動傳遞到視覺中樞
(形成視覺)
(3)眼的衛生保健:
近視:由於眼球前後徑過長,或晶狀體曲度過大,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矯正:戴凹透鏡
遠視:由於眼球前後徑過短,或晶狀體曲度過小,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後方,矯正:戴凸透鏡
沙眼:由沙眼衣原體感染眼瞼內面的結膜
2、耳的結構和功能:
外耳:耳廓收集、傳導聲波
外耳道:傳導聲波。
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與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內外大氣壓的平衡;
鼓膜:接受聲波,產生振動。
聽小骨:三塊,將鼓膜的振動傳導至內耳。
內耳:半規管,前庭,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產生神經沖動
(2)聽覺的形成:
聲波、鼓膜產生振動、耳蝸產生神經沖動,聽覺中樞骨傳導有關的神經 (形成聽覺)
3、神經系統的組成
1)神經系統的組成
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
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脊神經
2)神經元的結構、功能:
(1)結構
細胞體、突起
軸突:一條,長而分支少,
樹突:數條,短而呈樹狀分枝,軸突集結成束,外包上結締組織膜,髓鞘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為神經末梢),多條神經纖維組成神經
(2)功能:
感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興奮是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傳導的)
2初中生物必備知識點
1、科學探究一般包括的環節: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2、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絕大多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自養);動物則從外界獲取現成的營養(異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的廢物。
動物排出廢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氣體、排尿。
植物排出廢物的方式:落葉。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應激性。例:斑馬發現敵害後迅速奔逃。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3、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5、影響生物的生存的環境因素:
6、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7、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水、空氣、溫度等
8、食物鏈和食物網:
9、列舉不同的生態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3地理必備知識點
1我國位於東半球,北球;在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共20個鄰國。(14個陸上鄰國,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
3我國的行政區劃分省、縣、鄉三級。我國省級行政區劃中包括23省,5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共34個)
4我國人口特點:人口數量多、人口增長快。
5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不均,以黑河和騰沖一線為界,東多西少。
6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屬的主要民族:那達慕大會蒙古族,潑水節傣族(孔雀舞、竹筒飯、高腳樓),長鼓舞朝鮮族,鍋庄舞藏族
8我國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9我國地形特點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10第一二級階梯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第二三級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1我國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12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13我國降水地區分布規律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14我國溫度帶劃分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及一個高原氣候區。
15我國干濕地區分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16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季風氣候最典型的特點是雨熱同期,十分有利於農業生產,但災害也較嚴重,如夏季風異常帶來水旱災害,冬季風異常帶來寒潮和凍雨。
17我國南北方河流比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長,原因在於降水多,雨季長。
18自然資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兩類,如:水(土地、生物)資源屬於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屬於非可再生資源。
19我國自然資源基本國情: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20我國土地資源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21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不均勻,地區分布:東多西少,南豐北缺時間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22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23解決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途徑:修水利工程;解決時間分布不均,修水庫,試舉一例:三峽解決空間分布不均,跨流域調水,試舉一例:南水北調
24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交通運輸業是「先行官」,農業是「基礎」工業是「主導」
25我國交通運輸業以鐵路運輸為主,大連的主要鐵路線是哈大線。
26我國農業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又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分為北方旱田區和南方水田區
27我國四大牧區主要有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
28我國林區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東部季風區、西部非季風區)三大林區:東北林區(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地),西南林區(橫斷山區),東南林區(人工林)
29我國四大工業基地主要是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和珠江三角洲基地。(遼中南:著名的重工業基地;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0我國最早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地區是北京中關村。大連計劃發展成為中國的「班加羅爾」(班加羅爾是印度國家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以下我國部分之最
31我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省級行政區:黑龍江省;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鄰省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地勢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最高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長、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面積最大的湖泊(鹹水湖):青海湖
Ⅳ 求初二和初一人教版的生物和地理的重點知識!!!!
(原創)8年級地理(上)復習提綱(人教版)
1、從世界看中國
(1)遼闊的疆域
1、我國的地理位置:位於東半球、北半球,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①從緯度位置看,南北跨緯度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有少數地區屬熱帶,無寒帶;
②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國土遼闊:陸地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鄰國15個(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緬、老、越。)
②我國領土四至:最北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交匯處,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緯度相差49度,距離相離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節差異);最東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最西是帕米爾高原(東西經度相差60度,距離相距5000千米,因而產生了晨昏差異);
③臨海(從北到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海域及內水面積37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千米;
④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主要島嶼有台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和南海諸島,有六個海上鄰國(自南向北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3、領土四至:最北端:黑龍江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主線( 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島上的曾母暗沙( 附近);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 多);最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 附近)
南北跨緯度近 ,約5500千米,東西跨經度 多、約5000千米,是一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差異十分顯著的國度。
4、34個少級行政區:我國的行政區域分為三級:省(包括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包括自治縣、自治洲、市)鄉(民族鄉、鎮)我國共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我國的首都是北京。
本節重點:熟記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位置分布與大概輪廓(即課本7頁圖1.7)
(2)眾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12.95億,佔世界人口1\5以上,我國人口增長較快,兩次人口增長高峰(1858年和1949年)。我國的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①我國人口的國情是: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人口東多西少。決定了我國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
②會計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該地區的總人口數(人)/該地區的總面積(平方千米))
2、人口東多西少: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積57%,人口僅佔6%,東西人口分界線:從黑龍江省的黑河市至雲南省的騰沖縣。
(3)多民族的大家庭
1、 民族構成: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數的92%,其它55個民族占總人口的8%,所以稱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500多萬人,人口400萬以上的民族有: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 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為集中,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3、 民族政策:平等、團結、互助、民族區域自治。(我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豐富多彩的文化和傳統的體育活動,大多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很多民族還有自己的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壯文))
2、中國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1)了解我國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徵
① 運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
我國地形的特徵(P24-29):地形復雜多樣和高原、地面積廣大(P26-27活動1、2、3;P29-30活動1、3)
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徵:地勢西高東低並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三級階梯界線的山脈: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和橫斷山脈;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P23活動1——4)
構成各級階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階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構成;第二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等;第三階梯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等。
掌握:課本P22圖2——2、24頁圖2——4
地勢對我國的影響:
①氣候: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上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了較為豐富的降水;
②河流: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必然造成了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古詩雲「一江春水向東流」「大江東去」;
③交通: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另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不同的地形特徵對人們生產生活的不同影響:P25圖2-5
五種基本類型都有,但以山地33%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區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嶇高原部分佔三分之二。
意義:①有利影響:地形多種多樣,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平原具有發展種植業的優勢,高原具有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山區在發展林業、副業、旅遊業和采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我國山區面積廣大,森林、礦產、水力、旅遊資源豐富,所以在山區應大力發展林業,采礦業及旅遊業。)
②不利影響:山區多,平原少,也給大規模商品化生產、生產管理帶來了困難;同時,山區由於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濟文化常常相對落後,並造成耕地資源不足。
總結:不同的地形區有不同的自然條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濕潤半濕潤的平原適宜發展耕作業;山區適宜發展林業、畜牧業和旅遊業;乾旱、半乾旱的平原、高原則適宜發展畜牧業;乾旱、半乾旱區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綠洲區、平原區才可發展種植業。
我國的主要山脈:(落實到地圖上)
⑴東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間-列是長白山-武夷山;最東列是台灣山脈,其主峰玉山是我國東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東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陰山;中間-列是昆侖山-秦嶺;最南列是南嶺。
〔注意〕秦嶺是劃分我國南方與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線。秦嶺南北的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差異。
⑶西北-東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等。多在我國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為世界最高山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交界處。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賀蘭山、橫斷山脈等。
〔注意〕橫斷山脈是由許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它們由北向南地勢逐漸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間,極大地阻礙了東西交通。
我國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我國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我國的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②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影響因素:
我國氣溫的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約50℃)原因:南北緯度位置高低不同(地形地勢),南北受冬季風影響大小不同;夏季南北溫差不大(僅12℃)原因:太陽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晝時間較長,接受太陽光不比南方少多少。
讀圖:P31 2——13 P32 2——14,讀圖步驟如下:
① 根據圖例,讀數值,了解氣溫遞變規律,概括總結氣溫的空間分布規律;② 觀察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及突出部分,了解、分析氣溫空間分布的變化趨勢及影響其分布的因素;③ 根據等溫線的疏密了解氣溫空間變化的梯度式變化幅度;④閱讀南北氣溫極端數值,了解氣溫空間分布的具體差異。
如圖2——13:我國冬季氣溫的空間分布規律是由南向北遞減,即越往北去,氣溫越低。從圖中可以看出0℃等溫線大致穿過秦嶺——淮河一線,在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向南彎曲,主要是因為地形地勢的影響;溫線的密集,說明了氣溫的差異較大。我國最南氣溫為16℃,最北氣溫-32℃,所以我國南北1月平均氣溫大約相差50℃。
我國溫度帶的劃分:①原因:根據我國氣溫的南北差異和農業生產的實際(農業生產實際主要指一個地方氣候農作物所能提供的熱量條件);②類型五個(北→南)寒溫帶(高原氣溫區)、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
P33圖2——15 了解我國六個溫度帶的主要分布地區(行政區、地形區)
例:P34頁 活動2
答:不同的溫度帶內,同一種糧食作物(如小麥),選擇的播種時間也不同,暖溫帶適合於秋季播種,收獲的是冬小麥;中溫帶適合於春季播種小麥,收獲的是春小麥。
關系:①不同的溫度帶,地面植被不同,因而生長的水果也不同;②不同的溫度帶,農作物生長期內的溫度高低和熱量多少不同,因而農作物的熟制也不同;③不同的溫度帶,冬夏的氣溫差異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築特色也不同;④不同的溫度帶,所處的緯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太陽光熱多少不同,氣溫高低不同,因而農作物的播種時間也不同。
基本特點(規律)
原因
影響
名稱
內容
空間分布規律 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漸少 影響我國降水的主要來源是夏季風。我國東部廣大地區受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大,降水多;西北內陸地區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降水稀少 東南部濕潤,愈向西北部內陸越乾燥
時間變化 季節變化 降水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節 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影響,降水豐沛;冬季受來自大陸的乾燥空氣的影響,降水少 使我國旱澇災害頻繁,夏季風強或來的早,北澇南旱;夏季風弱或來的晚,南澇北旱
年際變化 各地降水年際變化大,南方較小,北方較大,西北乾旱地區最大 夏季風進退的規律反常所造成的
降水的南北差異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長 由夏季風形成鋒面雨帶進退規律決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澇;江淮地區的梅雨和伏旱
P35 圖2——16,在圖在中找出我國主要的等降水量線穿過的省區?
例:P40活動2:我國東部背靠亞歐大陸,面臨太平洋,地處季風季風氣候區,受夏季風影響非常明顯,因而夏季高溫多雨,由此可知造成兩個地區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不是緯度位置而是海陸位置,正是由於海陸位置的影響,才使地處同緯度大洋西岸的阿拉伯半島氣候乾旱,沙漠廣布。
例:P40活動3
氣候類型復雜多樣:東部地區: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地區:高原山地氣候。
P42圖2——26,我國的氣候類型(特點)及分布地區
例:P43活動2:在不同氣候條件下,人們種植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瓜果蔬菜也不同,如東北種植的是春小麥、甜菜;華北、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地區種植的是冬小麥、甘蔗;北方(東北、華北)種植的油料是花生、大豆,長江以南則種油菜;北方水果有:蘋果、梨、葡萄;南方則有柑橘、菠羅、香蕉。
③ 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
基 本 特 點
內 容
河流眾多
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1500多條
水量豐富
河流年徑流量達27000億立方米,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
水能蘊藏量極大
水力資源蘊藏量達6.8億千瓦,居世界首位
P44圖2——28,知道內流區與外流區的概念及界線(季風界線)知道我國的主要河流。
流域區域
分界線
佔全國總面積
主要大河
外流區域
北段大致沿著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沿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與季風區非季風區的界線大體相近) 2/3
流入太平洋: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海河、遼河、瀾滄江(境外稱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在印度境內稱布拉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內流區域
1/3
流入沙漠或內陸湖泊:塔里木河
影響因素
對我國河流的影響
地形(地勢)
地勢西高東低,河水滾滾東流入海,成為外流河,位於外流區
氣候
氣溫
夏季升高,高山冰雪融水增多,河水就多
冬季降低,高山冰雪融水減少,河水就少
降水
增多,外流河水就增多,水位就上漲
減少,外流河水就減少,水位就下降
黃河的治理:P48 圖2——32,知道黃河的概況,流經省區
黃河發源於青海的約古宗列渠,呈巨大「幾」字型,向東流經青、川、甘、寧、內蒙古、陝、晉、豫、魯九省區,注入渤海;黃河上游有豐富的水能資源(龍羊峽),中游則修渠灌溉(塞上江南寧夏平原),下游則多泛濫。
河段
黃河的憂患
治理措施
表現
成因
例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的地方適合發展耕作業,例如長江三角洲、三大平原地區,這些地方地形、土壤、水源、氣候條件相對來說都比較優越;②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適合發展林業,既增加收入,又可保持水土,發揮森林的環境效益;③氣候乾旱、降水稀少,但牧草生長良好的地方,適合發展畜牧業;④河湖較多,水資源充足的地方適合發展漁業。
影響農業發展與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
例:P103活動1、2、3
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發展
現狀
發展成就
舉世矚目:產量、位次、生產能力等
面臨挑戰
問題嚴重:耕地減少、水土流失、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
發展方向與對策 ①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
②建立商品糧基地
③科技興農
例:P106、107活動1、2、3
(2)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布,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工業的一般生產過程:對原材料加工再加工,如汽車生產:開采鐵礦→冶煉鋼鐵→生產汽車
工業生產特點:階段性、關聯性、計劃性
後一階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階段所用的產品,即前一階段的生產是為了後一階段的進行,生產是有計劃性,針對性的生產而非盲目生產。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工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他是國家經濟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為農業、建築、科研、軍事等部門提供了許多機械設備、科研儀器,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我國工業的分布:①我國工業東部沿海、長江沿岸地區多,廣大的西部地區少;②我國工業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京廣、京滬、哈大等鐵路沿線,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如北京、天津、廣州等;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帶:如蘭州、包頭、西安、鄭州、濟南等;長江沿線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區;沿海地區集中了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全理分布工業:①遼中南地區:資源配置好、交通便利,以重工業為主;②滬寧杭工業區:資源匱泛、交通便利、市場廣闊,綜合型工業;③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鄰近東南亞、海陸交通便利,「前店後廠」的外向型經濟;④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例:111、112活動1——4
高新技術產業的涵義:科學技術為基礎、電子和信息為龍頭、產品科技含量高
特點:科技人員比例大,研究開發費用高,產品更新換代快。
我國商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與分布:①發展:起步晚,發展迅猛;②分布:依附於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③地區差異:沿海——科技園區型,沿邊——貿易導向型,內陸——國防軍工
P115 活動1、2
(3)比較不同交通運輸的特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的大致分布格局
交通運輸: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
交通工具:汽車、飛機、輪船、火車、牲畜、地鐵、管道等
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交通運輸是聯系生產與消費的紐帶,是連接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的橋梁,為了開發利用資源,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加強各地區、各民族、各國家家政治、經濟、文化等的聯系,都應首發發展交通運輸。
我國交通運輸的分布特點:分布不均,東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原因:我國人口的東多西少,礦產資源的北煤南磷,家產品的南稻北麥,都向交通運輸提出了要求;地形上,東部大分地區為平原,西部地勢較高,地形復雜,修路成本高。
鐵路線 聯系 命名法 類似線
京滬線 京是北京的簡稱,滬是是上海的簡稱 用起止點城市命名 哈大線、成昆線
湘黔線 湘是湖南簡稱,黔是貴州簡稱 以起止點城市所在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命名 浙贛線、青青藏線
蘭新線 蘭為蘭州簡稱,新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簡稱 以起點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和一個終點城簡稱命名 隴海線
南疆線 南疆為新疆南部 以鐵路線所在的位置命名 北疆線
命名規律:①從北京出發,「京」在前面;②南北走向,北前南後;③東西走向,東前西後。
我國鐵路網的骨架,簡稱「三橫五縱」
南北向的鐵路線(自東向西排列) 1、京滬線
2、京九線
3、京哈線——京廣線
4、同蒲線(大同—孟塬)——太焦線——焦柳線
5、包蘭線——寶中級(寶雞—中衛)——寶成線——成昆線
東西向的鐵路線(自北向南排列) 6、大秦線——京包線——包蘭線
7、隴海線——蘭新線
8、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
等。
這夠你學的了!好好復習,祝你取得好成績!
你們也要結業考試啊???唉唉唉,我們也是厄。。改革改革就改到我們頭上了...唉唉唉,復習去了,不說廢話了!
Ⅵ 今年的初一和初二的生物和地理的知識 要點
初一初二地理知識點,主要掌握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主要包括有氣版候地權形地貌。等水文情況。
初二的生物大家就可以根據任課老師提示的知識提綱和網路結構統一合看一下就可以了。
初一初二的生物地理知識要點大家一定要結合課文以及平時所做的測驗相信大家這叫復習下來,考試絕對沒有問題的。
Ⅶ 初二生物地理會考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植物的營養:絕大多數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動物的營養:從外界獲取現成的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的廢物。
動物排出廢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氣體、排尿。
植物排出廢物的方式:落葉。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例:斑馬發現敵害後迅速奔逃。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4、影響生物的生存的環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蟲捕食蚜蟲,是捕食關系。稻田裡雜草和水稻爭奪陽光,屬競爭關系。螞蟻、蜜蜂家庭成員之間分工合作。
5、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1)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2)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3)制定計劃:檢驗假設是否正確,需通過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方案的要求:需設計對照實驗,光照是這個探究實驗中的唯一變數。其他條件都相同。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交流
6、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舉例:荒漠中的駱駝,尿液非常少。駱駝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樹等。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以使土壤疏鬆,其糞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風固沙等都屬於生物影響環境。
7、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水、空氣、溫度等
8、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往往彼此交錯連接,這樣就形成了食物網。
第二單元
9、光學顯微鏡各個部件的名稱和作用:
鏡座—穩定鏡身。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件。鏡臂—握鏡的部位。載物台—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 鏡筒—上端安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 轉換器—可以轉動的圓盤,上面安裝物鏡。粗准焦螺旋—轉動時,可以大幅度升降鏡筒。細准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幅度較小, 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鏡和物鏡—目鏡是用眼觀察的鏡頭;物鏡是接近物體的鏡頭。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對准通光孔,可以調節光線的強弱。反光鏡—一面是平面鏡(光線強時用),一面是凹面鏡(光線弱時用)。轉動反光鏡可以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物像的放大的倍數是目鏡的放大倍數乘以物鏡的放大倍數。
10、利用顯微鏡觀察裝片
①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一個「d」,那麼在透明紙上寫的是「p」。②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11、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①細胞膜—具有保護細胞內部的作用,還能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 ②細胞質—細胞質內含有許多與各種生命活動有關的微細結構。活細胞的細胞質具有流動性,有利於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 ③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具有重要作用。細胞核內含有與生物的遺傳有密切關系的物質——遺傳物質。
12、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別
植物細胞除了和動物細胞一樣含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以外,一般還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
13、洋蔥表皮細胞裝片的製作和觀察
製作步驟:(1)先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蔥鱗片葉向外折斷,用鑷子從鱗片葉的內面撕下一小塊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針輕輕地把它展平。(4)用鑷子夾住一塊蓋玻片一側的邊緣,將它的另一側先接觸水滴,然後輕輕地放平,蓋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蓋玻片下留下氣泡。(5)經碘液染色後。(6)把制好的洋蔥表皮細胞裝片放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
14、口腔上皮細胞裝片的製作和觀察
(1)用滴管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2)用涼開水把口漱凈,用牙簽從口腔腮壁處輕輕刮幾下,(3)把牙簽上附著的一些碎屑放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滴中塗幾下。(4)蓋上蓋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氣泡。(5)經碘液染色後。(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放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
15、細胞膜的功能
細胞膜能夠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
16、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
(1)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里的能量轉換器(2)葉綠體: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製造的有機物中。(3)線粒體: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17、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作用
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中有DNA,DNA上有遺傳信息。這些信息其實就是指導和控制細胞中物質和能量變化的一系列指令。
18、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後,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後,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於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
19、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20、說明人體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21、說明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22、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①根、②莖、③葉, (屬於營養器官)
④花、⑤果實、⑥種子,(屬於生殖器官)。
23、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等都是一個細胞的生物體,能獨立生活,有一切生理活動。
24、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特點
形態結構:多種多樣的,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
生命活動: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
25、關注病毒與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關系,特別是與人類的關系
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等,嚴重危害人體的健康;艾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口蹄疫,雞瘟以及眾多的植物病毒,給農牧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
人們一方面設法治療和預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為人類造福。接種牛痘疫苗預防天花,口服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又叫小兒麻痹症),口蹄疫,雞瘟等動物病毒也可以通過接種疫苗的方法進行防治,這些疫苗就是經過人工處理的減毒病毒。
第三單元
27、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無根、莖、葉的分化。
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綿、衣藻、海帶、紫菜。
苔蘚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一般具莖、葉,根為假根。
常見的苔蘚植物:葫蘆蘚、牆蘚。
蕨類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濕環境中,具根、莖、葉。
常見蕨類植物:腎蕨、卷柏、貫眾、胎生狗脊、滿江紅。
28、實驗:觀察種子的結構
(1)觀察菜豆種子的結構:
① 取一粒浸軟的菜豆種子,觀察它的外形。② 剝去種子最外面的一層種皮,分開合攏著的兩片子葉。③ 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子葉、胚根、胚芽、胚軸,看看它們各有什麼。
(2)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
① 取一粒浸軟的玉米種子,觀察它的外形。② 用刀片將這粒玉米種子從中央縱向剖開。 ③ 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被染成藍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藍色的果皮和種皮、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看看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29、區分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種子是裸露的,外面沒有果皮包被。
常見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銀杏、蘇鐵等等。
被子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常見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9.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
見七年級上冊P90頁
30、種子的主要結構(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異同點)
相同點 不同點
菜豆種子 有種皮和 無胚乳,營養物質貯藏在子葉里。子葉兩片。
玉米種子 有種皮和胚 有胚乳,營養物質貯藏在胚乳里。子葉一片。
31、種子萌發的條件
自身條件:種子必須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須是活的。
外界條件:水分、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32、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
水分、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鉀的無機鹽)、有機物。
33、桃花的結構
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頭、花柱、子房)、雄蕊(花葯、花絲)。
34、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子房裡面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裡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
35、根適於吸水的特點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
36、導管的功能
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37、光合作用的條件、原料、產物
條件:光能、葉綠體 原料:二氧化碳、水 產物:有機物、氧氣
38、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線粒體內進行的。
第四單元
39說明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
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書P9)
睾丸是男性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卵巢是女性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41青春期的身體變化
(1)身高突增,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顯增強。(2) 性器官迅速發育: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
42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六類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人體內三大主要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
43人體缺乏維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維生素A:皮膚乾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東西)、乾眼症等。
缺乏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
缺乏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鬆症等。
維生素D可以促進磷、鈣的吸收和骨質發育。
44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書P32圖、P34解讀曲線圖)
消化系統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的。
消化道是一條長長的管道。消化腺可分為兩類:
有的是位於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臟,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內的小腺體,如腸腺。
45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食物中的澱粉、脂肪和蛋白質都是分子大、結構復雜的有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逐步分解成簡單的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這個過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過多種消化酶的作用而進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澱粉酶以外,胃、小腸等器官中還有許多種消化酶。
澱粉 、麥芽糖 、葡萄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質 氨基酸
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最終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夠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小腸是人體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各種營養物質在小腸等處被吸收後,隨著內壁血管中的血液運往全身。胃能吸收水、無機鹽和酒精。大腸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
口腔 糖類開始消化的地方 唾液澱粉酶
胃 蛋白質開始消化的地方 胃蛋白酶
小腸 糖類、蛋白質、脂肪、都能消化 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酶
46關注食品安全
1、應當關注食品包裝上有關營養成分,是否有添加劑,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和廠家地址等內容。
2、根據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推算有沒有過期。
3、購買蔬菜時,要看蔬菜的顏色是否新鮮,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購買魚肉時,看顏色是否有光澤,聞聞氣味,買肉時還要看是否蓋有檢疫部門的印章。
47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書P43)
呼吸系統中的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發聲的器官。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
47.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這種變化是怎樣發生的呢?
吸入的氣體,順著支氣管在肺葉里的各級分支,到達支氣管最細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麵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當你吸氣時,許許多多肺泡都像小氣球似地鼓了起來,空氣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過這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然後隨著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
48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
(1)血漿(形態):血液分層後,上層淡黃色的透明液體。
(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2)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A.紅細胞:(形態)血液分層後,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
(特性)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
(功能):有運輸氧的功能。
B.白細胞:(形態):有細胞核,成圓球狀。功能:防禦和保護作用
特性:白細胞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
C.血小板:形態: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49三種血管的結構和功能
血管種類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動脈 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厚,彈性大,管內血液流速快
靜脈 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輸送到心臟去的血管 管壁薄,彈性小,管內血液流慢
毛細血管 連通於最少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細胞間物質交換的場所 管壁薄,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血液流速最慢
50心臟的結構和功能(P68圖)
心臟壁主要由心肌構成,心臟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個腔,只有同側的心房和心室相通(P69圖)主動脈連左心室,肺動脈連右心室,同側的心房和心室之間,以及心室和動脈之間都有瓣膜,這些瓣膜單向開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動,而不能倒流。
51人體的體循環和肺循環(P70圖)
體循環: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動脈、毛細血管,靜脈最後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的循環經過體循環,鮮紅的動脈血變成暗紅的靜脈血。
肺循環: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動脈,再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最後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的循環,經過肺循環,暗紅的靜脈血又變成了鮮紅的動脈血。
52區別動脈血和靜脈血
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
53輸血、血型和無償獻血
輸血是時候,應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P76表)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輸給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發生生命危險
>800~1000毫升:出現頭暈、心跳、眼前發黑和出冷汗
>400毫升:喪失的血漿成分和血細胞短期內會恢復正常
從1998年起,我國實行無償鮮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身體。
54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
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
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輸尿管、膀胱和尿管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還有暫時貯存尿液的作用。(書P80)
5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P81圖)(P82圖)
尿液的形成:腎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主要經過濾過和重吸收兩個連續過程。尿液的形成主要與腎單位有關系。腎單位中的腎小球和緊貼著它的腎小囊壁起濾過作用。當血液
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腎小囊中的液體稱為原尿。人體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約150升。
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並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體每天排出的尿液約為1.5升。
尿的排出:腎臟中形成的尿液經輸尿管流入膀胱暫時儲存,當膀胱內的尿液儲存到一定量人就會產生尿意,進行排尿,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排尿不僅可以排出廢物,還對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56.眼球的結構和視覺的形成:
眼球的結構: (圖)與視覺形成有關的主要結構是:角膜、虹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
視覺的形成: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並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像。視網膜上有對光線敏感的細胞,這些細胞將圖像信息通過視覺神經傳給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就形成了視覺。
57.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神經系統的組成 :
中樞神經系統 ——腦:1.小腦2.腦干3. 大腦
周圍神經系統 :1.腦神經2.脊神經3.脊髓
神經系統的功能 :受刺激後產生興奮,並傳導興奮。
58.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結構: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如:膝跳反射、縮手反射等簡單反射,以及望梅止渴、談梅分泌唾液等復雜反射。
望梅止渴等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反射是復雜反射也是人類所特有的。
反射弧的結構:感受器 → 傳入神經 → 神經中樞 → 傳出神經 → 效應器
59.人體內幾種激素的作用:
(1)生長激素的作用:
侏儒症患者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身材矮小。
巨人症患者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所引起的身材過高。
(2)甲狀腺激素:
缺碘會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
幼年缺碘會引起呆小症。
(3)胰島素(胰島分泌)
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引起糖尿病。
59.技能訓練:[設計對照實驗]
見上年級下冊課本P109頁
60.人類活動對生物的影響:
(1)亂砍濫伐,開墾草原,使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加重,還會引起沙塵暴。
(2)空氣污染會形成酸雨。
(3)水污染會破壞水域生態系統。
(4)外來物種入侵會嚴重危害本地生物。
(5)人類活動也會改善生態環境。
第五單元
61. 水生動物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
魚所以能夠在水中生活,有兩個特點至關重要:一是靠鰭游泳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二是用鰓在水中呼吸。
62.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
體表被毛;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體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臟有完整分隔的四腔;體溫恆定;大腦發達;多為胎生、哺乳。
63. 變溫動物和恆溫的區別:
哺乳類和鳥類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恆定,它們都是恆溫動物。其他動物的體溫隨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屬於變溫動物。
64. 陸地動物適應陸地環境的形態結構特徵:
(1)陸地氣候相對乾燥;與此相適應,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比如爬行動物具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具有外骨骼。
(2)陸地動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
(3)除蚯蚓等動物外,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
(4)陸地生活的動物還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作出反應。
65. 骨胳肌的結構和特性:
結構:肌腱: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間較粗的部分
特性:肌肉無論受到哪種刺激(包括由神經傳來的興奮)都會發生收縮,停止刺激,肌肉舒張。
66.區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雞撫育小貓。
(2)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學習行為,如鸚鵡學舌,小狗算數,猴做花樣表演。
67.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在生態平衡中心重要作用
(2)促進生態系統物質循環
(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68.細菌的形態結構和生殖方式
(1)細菌的形態:球狀、桿狀、螺旋狀
(2)細菌的結構:
有 :1. 鞭毛 2. 莢膜3. 細胞壁4..細胞質5.DNA區域6.細胞膜
沒有:1.葉綠體2. 成形細胞核
(3)細菌的生殖方式:①細菌靠分裂進行生殖,由一個細菌分裂成兩個細菌。
②在環境適宜的時候,不到半小時,細菌就能分裂一次。
③有些細菌在生長發育後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 芽孢。
④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
⑤芽孢小而輕可隨風飄散各處,落在適當環境中不能萌發成細菌。
69.細菌的營養方式:異養型: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有機物生活,並將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無機物。
70.黴菌和蘑菇的營養方式:利用現成有機物,從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
71.細菌和真菌的區別:
細菌:1.個體微小,體內沒有成形細胞核。2.通過分裂的方式繁殖後代。 3. 細胞內沒有葉綠體。
真菌:既有個體微小的種類,也有個體較大的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能產生孢子,孢子能夠發育成新個體。
72.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
① 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CO2,水,無機鹽。② 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③ 與動植物共生:1.地衣(真菌和藻類共生)2.根瘤(根瘤菌與植物共生)
72.技能訓練:[評價實驗方案]
見八年級上冊課本P69頁
第六單元
73、植物的主要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動物的主要類群: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節肢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74、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它們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75、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包括三個層次: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我國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76、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Ⅷ 初二地理生物知識點
初中生物總復習提綱(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生物和生物圈
1. 認識生物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和細胞
1. 觀察細胞的結構
2. 細胞的生活
3.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4.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1.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2. 被子植物的一生
3.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4.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5.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6.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七年級下冊
生物圈中的人
1. 人的由來
2. 人體的營養
3. 人體的呼吸
4. 人體內物質的傳輸
5.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6.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7.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八年級上冊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1. 各種環境中的動物
2. 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3.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 分布廣泛的細菌和真菌
5. 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1. 根據生物的特性進行分類
2. 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3.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八年級下冊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1.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2.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3. 生物的進化
健康地生活
1. 傳染病和免疫
2. 用葯和急救
3. 了解自己 增進健康
生物7年級上
生物的共同特徵: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生物的分類:(1)動物,植物,其他生物(2)陸生生物,水生生物(3)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生物圈的范圍: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生物的生活都會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響。當環境中一個或幾個因素發生急劇變化時,就會影響生物的生活,甚至導致生物死亡。
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生態系統:在一定地獄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其中有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微生物)
食物鏈和食物網: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他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生物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每一個生態系統都與周圍的其他生態系統相關聯:從非生物因素來說,從地獄關系來說,從生態系統中的生物來說。7上P31
練習使用顯微鏡:先調粗准焦螺旋,後調細准焦螺旋。7上P37
觀察植物細胞:常用的玻片標本有:切片——用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製成;塗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塗抹製成;裝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調取少量的材料製成。
細胞壁:是最外層一層透明的薄壁,起保護和支撐細胞的作用。
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內側的一層膜,非常薄。
細胞核:植物細胞有一個近似球形。
細胞質: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結構。
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中物質,在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中,細胞質內還有葉綠體。(動物細胞沒有葉綠體,細胞壁,液泡)
植物細胞模式圖 7上P45 動物細胞模式圖 7上P48
細胞中有哪些物質:許多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
無機物:分子比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無機鹽、氧等。
有機物:分子比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
細胞在生活中會產生一些廢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質中有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製造的有機物中。
線粒體將細胞中的一些有機物當作燃料,使這些有機物與氧相結合,經過復雜的過程,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使用。
細胞核中有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DNA,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一種中,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很長,它可以分成許多個片段,每一個片段具有特定的遺傳信息,這些片段就叫做基因
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細胞通過分裂產成新細胞:生物體由小長大,是與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分不開的。但細胞不能無限制的長大,一部分細胞長到一定的大小,就會進行分裂。
細胞分裂過程與染色體變化7上P59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上皮組織:保護分泌等功能 肌肉組織:收縮舒張功能 神經組織:產生和傳導興奮 結締組織: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功能7上P62
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 器官構成系統和人體
人體內的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這八大系統協調配合、使人體內各種復雜的生命活動能夠正常進行。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進而形成植物體。
綠色開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莖、葉(營養)花、果實、種子(發育)
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7上P67
幾種單細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草履蟲。
草履蟲結構示意圖,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7上P70
病毒的種類:病毒都沒有細胞結構,而且比細胞小的多,只能用納米來表示他們的大小。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根據他們寄生的細胞的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三大類: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
病毒的結構和生活:病毒的結構很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
病毒與人類的關系:7上P73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藻類植物(最低等),苔蘚植物,蕨類植物(最高等),種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種子的結構(菜豆,玉米):7上P85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適應陸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廣泛,種類更多。
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7上P92
種子萌發的過程:當一粒種子萌發時,首先要吸收水分。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隨後,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植株的生長:7上P97
植株的生長需要營養物質:水、有機物和無機鹽(氮、磷、鉀)
桃花的基本結構:7上P102
傳粉:花葯成熟後會自然裂開,散發出花粉。花粉從花葯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
受精: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後,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隨著花粉管的伸長而向下移動,最終進入胚珠內部,胚珠裡面有卵細胞,它跟來自花粉管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
種子和果實的形成:受精完成後,花瓣、雄蕊以及柱頭和花柱都完成了「歷史使命「,因而紛紛凋落。惟有子房繼續發育,最終成為果實。其中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子房裡面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裡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
根適於吸水的特點: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
水分的運輸途徑:7上P111
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7上P123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773年,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的實驗)7上P127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7上P132
生物7年級下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現在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布於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
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示意圖:7下P5
3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露西 175萬年前古人類:東非人
1929年:裴文中發現了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的化石。
生殖系統:人生要經歷由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通過胚胎發育形成新個體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靠生殖系統來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統不一樣,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別。
男女生殖系統解剖圖:7下P9
生殖過程:7下P10
分娩:懷孕到第40周時,胎兒就發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的陰道排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點:身高突增,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顯增強。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
青春期的性意識:初期的與異性疏遠,到逐漸願意與異性接近,或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
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8上P19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六類營養物質。
食物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無機鹽:水可以運輸能量,無機鹽包括鈣,磷,鐵,碘,鋅。7下P24
維生素:7下P26
食物在消化系統中的變化:口腔是消化系統的開始部分,裡面有牙齒、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導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過導管進入口腔。
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統:消化道:一條很長的管道。消化腺分為兩類:有的是位於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臟;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內壁的小腺體,如腸腺。
營養物質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最終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夠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
食品的合理營養、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統: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呼吸系統具有適合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結構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氣體的通道,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位於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頁,右肺有三葉。在你不知不覺中,你的肺在有節奏地呼氣和吸氣。
肺的運動模式圖: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7下P50
一個人一天要呼吸兩萬多次,每天至少要與環境交換一萬多升氣體。
血液的組成: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在兩層交界處,有很薄的一層白色物質,這是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漿:運輸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層後,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兩層交界處,很薄,呈白色。
紅細胞:血細胞中數量最多,兩面凹的圓餅狀,沒有細胞核,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可以運載氧氣。
白細胞: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包圍,吞噬細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可以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
動脈、毛細血管、靜脈:7下P67
心臟解剖圖:7下P68
心臟工作示意圖:7下P69
血液循環模式圖:7下P70
體循環: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後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這一循環途徑叫做體循環。
肺循環: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經右心室壓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這一循環途徑稱為肺循環。
體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左側出發回到右側,肺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右側出發回到左側,於是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
1900年,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血型。
輸血關系表:7下P76
腎:形成尿液的器官。每個腎包括大約100萬個結構和功能單位,叫做腎單位。每個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等部分組成。
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7下P81
尿的形成圖:7下P82
膀胱:暫時儲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7下P89
視覺形成的過程: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並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到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象。視網膜上有對光敏感的細胞。這些細胞將圖象信息通過視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人就產生了視覺。
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7下P93
聽覺形成的過程:7下P94
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神經系統是由腦、骨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
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經元: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人體內有數以億計的神經元。
神經的基本調節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松開放手饅頭示意圖:7下P102
人體通過各種簡單或復雜的反射,來調節自身的生命活動,從而能夠對體內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適當的反應。
構成內分泌系統的主要內分泌腺:7下P106
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
生物8年級上
魚:魚所以能夠在水中生活,有兩個特點是至關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擺動和鰭協調作用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二是能用鰓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動物:
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事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
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烏賊、章魚貝殼退化,也是軟體動物)
甲殼動物: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
蚯蚓的生長環境,家兔的內部結構 8上P16
空中飛行的動物:自然界中空中飛行的動物早在幾億年前就出現了。先是無脊椎動物中的昆蟲,後來是有脊椎動物中的鳥,以及哺乳動物中的蝙蝠。他們既是陸生動物,又適於飛行。
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 100萬種以上的昆蟲
鳥適於飛行的特點:鳥類的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身體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恆定。鳥類的身體結構和生理特點是與它的飛行生活相適應的。
昆蟲的特徵:昆蟲有三對足,能爬行;有的昆蟲的足特化成跳躍足,能跳躍;大多數昆蟲都有翅,能飛行。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惟一會飛的動物。
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運動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裡面的堅韌的外殼,有保護和支持內部的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昆蟲的分類:昆蟲的分類屬於節肢動物(身體由很多體節組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的是節肢動物)
兩棲動物: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樣的動物叫做兩棲動物。
動物的運動:家兔的骨骼,關節模式圖,肌肉與骨和關節的關系8上P29
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骨的位置的變化產生運動,但是骨本身是不能運動的。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
運動需要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動物的行為:取食行為,防禦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等。也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社會行為的特徵: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這是社會行為的主要特徵。
群體中的信息交流:8上P39
生態平衡: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做生態平衡。
動物與生物反應器:利用生物反應器來生產人類所需要的某些物質,可以節省建設廠房和購買儀器設備的費用,可以減少復雜的生產程序和環境污染。
動物與仿生: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
菌落:細菌的菌落比較小,表面光滑或黏稠,或粗糙乾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黴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有時還呈現紅、褐、綠、黑、黃等不同的顏色。
細菌的發現:荷蘭人列文·虎克製作了200~300倍的顯微鏡,觀察老人的牙垢,發現細菌。
巴斯德用鵝頸瓶證明了細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還發現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後人稱他為「微生物學之父」。
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大約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才有一顆小米粒那麼大。只有用高倍顯微鏡或電鏡才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細菌沒有細胞核8上P60
細菌的生殖:細菌是靠分裂來進行生殖的,有些細菌在生長後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真菌的繁殖:真菌是通過產生大量的孢子來繁殖後代的。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2.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3.與動物植物共生。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8上P70
生物分類:分類的依據是生物在形態結構等方面的特徵。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
植物的分類:8上P81
生物分類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生物8年級下
植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它們通過開花、受粉並結出果實,由果實的種子來繁殖後代。種子中的胚,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而發育出來的。
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
嫁接:就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變態發育: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家蠶的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
完全變態: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為完全變態。
不完全變態: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為不完全變態。
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包括求偶、交配、築巢、產卵、孵卵和育雛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之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通過生殖和發育而實現的。
相對性狀: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
基因和染色體:細胞核內有染色體,染色體內有蛋白質和DNA。每一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體細胞(除生殖細胞外)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為23對
1883年比利時胚胎學家比耐登發現馬蛔蟲的精子和染色體都只有2對染色體中的其中2條。
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的傳遞8下P30
1858~1865奧地利的孟德爾發現了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1902年美國細胞學家麥克郎在男性細胞中發現一對染色體與其它染色體不一樣,他把這對染色體稱為性染色體。
1905年美國細胞學家威爾遜把男性性染色體稱為X染色體和Y染色體,女性細胞中同一對染色體是一樣的,都是X染色體。
1953年美國青年學者米勒模擬原始的地球條件和大氣成分,合成了多種氨基酸。
生物進化的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達爾文的自然學說:在自然界中,生物個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才容易生存下來,並將這些變異傳給下一代,而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被淘汰。像這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
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
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
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
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
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可以分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三個方面。
人體的三道防線:1.皮膚和黏膜2.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3.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產生的抗體。
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後逐漸建立起來的後天防禦功能,其特點是出生以後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又稱後天性免疫)
免疫的三個功能:1.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產生3.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
免疫的害處、計劃免疫:8下P78
處方葯(RX):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的處方才可以購買,並按醫囑服用葯物。
非處方葯(OTC):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購買,按所說說明服用葯物。
人工呼吸的方法,胸外心臟擠壓:8下P84
外出血:可分為毛細血管出血、靜脈出血和動脈出血8下P85
吸煙吸毒的害處:8下P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