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俄羅斯的國際貿易地理環境

俄羅斯的國際貿易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3-04 13:29:24

A. 俄羅斯國際貿易地理環境研究的資料

你是海都的!

B. 求關於"地理環境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的資料

近年來,發達國家以保護環境為名經常採取單方面的貿易措施,限制外國產品的進口,版由此引發的雙權邊或多邊貿易摩擦日益增多。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這兩大區域性經濟組織成員基本上都是發達國家,它們的環保水平和環保標准大致接近,個別成員國存在的差距也在趨於協調一致。因此發達國家可以通過區域自由貿易的形式,以低於區域環境標准為由將來自於區域以外的產品,包括中國產品排斥在巨大的區域市場之外。隨著世界經濟區域化和集團化趨勢的不斷加強,中國也會不可避免地與其它發達國家或區域性經濟組織因為環境問題產生雙邊或多邊的貿易摩擦。由於世界經濟的不平衡,發達國家對環保的標准和認識往往超過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運用綠色保護來實施其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限制和歧視行為,使發展中國家的產品被排斥在世界市場之外。我國處在發展階段,綠色保護對我國產品出口已經產生很大的影響。

C. 簡述地理環境與國際貿易的關系

自然地理:交復通便利的,更容制易進行國際貿易。比方說沿海的、河流沿岸的,水路運輸會很發達;平原地區的交通通常比高原地區要通暢之類,適合進行物流,進而進行國際貿易

人文地理:地區的人口組成、民族、宗教信仰等,各地區會有獨特的風俗或者禁忌,在進行貿易的時候特別要注意這些問題

環境保護:國際貿易,就是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因此對環境的保護也尤為重要。貿易過程特別要注重各環節的環保,這樣既是對本國負責,也是對貿易國的負責,更是對全人類的一種責任。

D. 關於國際貿易地理的問題

英國電子產業在歐洲居領先地位。英國電子產品年銷售額超過400億英鎊,位居世界第五,從業人數約25萬人,電子類企業約1萬家。英國電子產業的核心部分是其突出的研發創新能力,其研發中心多集中於大學校園區。英國約有70所高校參與半導體設計的研究。電子類科技創新公司主要集中於劍橋地區、蘇格蘭地區、英格蘭東北部和南安普頓等地區。
11 中小農場和家庭勞動居主導地位 由於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法國農場數量逐年減少,1955農場數量是現在的兩倍。 土地租賃經營方式開始占優勢地位 法國的土地經營方式有三種:租賃經營、土地所有者直接經營和分成制經營。 12 韓國先是利用發達國家產業向外轉移的機遇,結合本國國情,大力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後又不斷調整發展策略,發展向外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並注意產業的更新換代,發展經濟。這一時期,韓國的年增長率經濟增長率保持在10%左右. 14 運輸特徵:船舶的①專業化②大型化③高速化 ,水路貨物運輸最適於承擔①運量大②運距長③對時間要求不太緊④運費負擔能力相對較低的貨運任務。遭遇海上危險的可能性大 ,海上危險造成的損失大 15 儲存特點:
第一
地形屬於板塊交界處
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質運動活躍,
三疊紀白堊紀時期,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長茂盛,靠近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快
動物進化較快,種類多

氣候適宜,冰川運動期間地質災害集中,大量植物動物,被掩埋於地下
長時間隔絕空氣,性質發生變化,形成石油

第2

中東地區在世界內,地形教其他地區
低矮,形成盆地狀態。中東猶如「盆底」
容易石油累計其中
世界已探明原油儲量為1.2萬億桶,70%集中在中東地區,世界石油分布是極不平衡的,僅中東地區就佔68%的可采儲量

第3

地表覆蓋嚴密,不容易泄露揮發。
生產特點:國內外合資生產 16 國際貿易自由化進程中,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進展遠遠落後於工業品。上世紀後半葉(1950-2000),製造品的關稅從平均40%降至4%,而農產品關稅仍維持在40%-50%。同期,製造品的貿易額增長了近17倍,而農產品的貿易額增長幅度不足6倍。農產品在世界貨物貿易中的比重呈下降趨勢。最近10年來的世界貿易繼續這一發展趨勢,農產品貿易發展速度低於世界貨物貿易的總體增速。始於2002年的商品市場行情走強,農產品價格雖然也有明顯上升,但相對於大幅上揚的有色金屬和能源價格,則相對疲軟,使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進一步降低。即使2006年以來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成為全球商品市場價格上升的主要推動力之一,農產品在貨物貿易中所佔比重仍不足一成。世界農產品貿易區域結構分散化與集團內部化並行
17 經濟結構特點:眾多的中小企業為主體,四大集團舉足輕重
義大利的經濟首先具有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共性,這就是在其國民經濟中第一產業的比重小,第二特別是第三產業的比例高,按國內總產品計算,1994年義大利農業所佔比例只有3.3%,工業為33%,而服務業則佔63.7%;按勞動力就業結構來看,2,285萬就業者中,其中農業勞動力只佔7%,工業勞動力佔32%,服務業勞動力佔61%。 義大利工業技術水平先進,基本上與歐美發達國家接近,有些還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相對領先的工業部門有鋼鐵、石油、化工、造船、機械建築、大理石開采和軍火等;此外,服裝、紡織、製鞋、傢具、家用電器、首飾和釀酒等方面也比較先進。

在義大利為數不多的大型企業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四大工業集團:

菲亞特(FIAT)是義大利最大的私人企業,總部設在都靈,屬阿涅利家族所有。該公司創建於1899年,全名為「義大利都靈汽車製造廠」;與美國的通用、福特,日本的豐田,德國的賓士和法國的雷諾等同時列為世界十大汽車公司。

伊利集團(IRI)是義大利最大的,成立最早的國家控投集團公司,它是工業復興公司的簡稱。它創建於1933年,當時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拯救1922年世界經濟危機重創下的義大利工業,它既控制了許多大的製造業,又管理眾多的服務業,對推動義大利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992年7月,伊利集團部分出售國家資本,並決定按私人企業管理方式舉行宏觀管理。

埃尼集團(ENI)是義大利第二大國家控投集團公司,全名為國家碳化氫公司,成立於1953年。它擁有包括吉普(AGIP)石油公司在內的300多家公司,1991年營業額月400億美元,是世界第七大石油集團公司;埃尼集團的業務量和投資有2/3與能源有關,主要經營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

皮雷利集團(PIRELIL)是義大利最大的橡膠公司,也是一家從事橡膠製品生產和銷售的跨國公司;該公司的產品有三大類:電纜、輪胎和工業橡膠,該公司在海底電纜的生產和鋪設技術以及光導電話電纜的生產方面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可以給個最佳嗎謝謝

E. 自然環境對國際貿易有什麼影響

國際貨易是跨越國界的商品和服務的變換活動。任何國家的雙邊或多邊貿易都是在具體特定的地理環境下進行的。地理環境包括了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兩大類,以下分而論之。

一、自然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自然地理環境包括一個國家和地區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特徵、氣候條件、水文狀況、自然資源的豐歉與分布等。這些因素的綜合,對一個國家和地區長期貿易政策的形成和短期的貿易行為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中緯度地區的島國如日本,氣候適中、海運便利,這些成為其發展貿易的有利條件,但國土狹窄、山地丘陵為主的地形、極其貧乏的礦產資源,又是制約其工農業生產的不利因素,權衡利弊,日本人早在明治維新時期就制定了「教育、科技、貿易」這一立國的基本國策。特別是在二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揚長避短,執行了一條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政策。利用其便利的海運(全國有1085個港口集中分布於三灣—海地區,其中有100多個是對外貿易港,它們往往也是重要的工業中心和大城市),形成「臨海型」的工業布局。大量進口原料和燃料等初級產品,出口科技含量高的工業製成品,使其「出口主導型」的經貿戰略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到60年代末,日本國民經濟總值僅次於美、原蘇聯;到80年代初,超過原蘇聯僅次於美國,且保持至今。日本成為經濟大國的事實,充分說明日本人在正確認識自身地理條件的基礎上,成功的運用了貿易立國的基本國策,並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創造了輝煌的經濟奇跡。

相反,在高緯度和低緯度的內陸山區,因氣候惡劣,交通閉塞,往往造成經貿的長期落後。如橫跨赤道的非洲大國扎伊爾和緯度偏高的亞洲內陸國家蒙古,雖面積廣闊,資源豐富,但經濟卻長期落後。原蘇聯解體後,經濟原本較為發達的各加盟共和國之間傳統的交通聯系被打亂。外高加索三國(喬治亞、愛沙尼亞、亞美尼亞)經北高加索到俄羅斯的鐵路幾乎中斷,一部分勉強可使用的公路也無法保證運輸安全。中亞五國地域遼闊,石油、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但因交通不暢,使經濟難以發展。為了把資源推向國際市場,發展經貿,解決交通出路刻不容緩。1993年5月,上述8國代表聚會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共同商討地區交通發展問題,通過了歐洲經裏海、跨越高加索到中亞的「歐亞運輸走廊」計劃(TRACECA)。該計劃的實施,使參加國受益匪淺,因而成員不斷擴大。1998年巴庫國際會議又把復興古老的絲綢之路作為擴展TRACE計劃、加強歐亞大陸交通和貿易合作的象徵,為歐亞大陸中部各國經貿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氣候類型,直接影響國際貿易中的商品運輸,各國的港口有的可全年通航,有的則冬季封凍,船舶不能停靠。如俄羅斯,雖有廣闊海域,海岸線漫長但均因緯度偏高(除黑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南部及特殊的摩爾曼斯克港),封凍期漫長,利用率極低。中南半島及印度半島各國大部分屬有明顯干濕季的熱帶季風性氣侯,因而在簽訂業務合同,決定裝運期時,要根據商品的性質選擇季節。如雨季不宜裝運易潮、易霉變的商品;夏季不宜裝運易融化物品,如瀝青、浸酸羊皮等。否則,將造成不應有的損失。某年夏季,我國某公司出口一批瀝青到西非,用多層牛皮紙包裝,走蘇伊士運河航線,當船行至紅海時,瀝青開始融化。紅海氣溫高,鹽度大,表層水溫達32℃,鹽度40%左右,為世界上溫度和鹽度最高的海區之一。高溫使融化的瀝青透過紙袋粘附在貨倉里,當船入地中海經直布羅陀海峽,到大西洋時,沿途氣溫有所下降,使粘在貨倉里的瀝青又凝固起來,到達目的地潛口時,卸貨十分困難,清掃船倉更困難,不得不僱傭大量勞力,最後結算,入不敷出,貿易失敗。究其原因,除出行季節不合適,還有對所選航線沿途溫度的變化情況不甚了解,若採用桶裝則可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

全球性氣候異常,如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發生期間,世界各地旱澇失常,同時誘發狂風、大潮、低溫等災害性天氣,對工業、交通、國際貿易以巨大的沖擊,其中首當真沖的是農業生產。因為氣候可以影響農產品,尤其是糧食產量,由此而產生的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到世界市場上的糧食貿易。

F. 影響國際貿易的地理要素有哪些

人文地理環境對國際經貿活動的影響,如同自然地理環境一樣,也是明 顯而深刻的,是國際貿易的社會地理基礎。
人口民族、科學技術、環境質量、政治因素和生產力狀況等,均屬人文 地理環境范疇,它們對國際經貿活動的影響,下面分別敘述。

一、人口、民族的影響
人類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即生產者),又是社會生產資料和生活 資料的消耗者(即消費者),兩者是辯證的統一。經貿活動,特別是國際貿 易活動,更是社會生產和國際地域分工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人類則是其 主宰者。人類對於經貿活動的影響,既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從世界人口地圖上清楚地看到,人口的分布狀況是與經濟發展及國際貿 易緊密相關的。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區,一般是世界經濟、貿易的發達地區。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世界人口集聚程度有增無減,往往使相鄰近的一些城市集聚, 乃至連接起來,形成規模宏大的城市群或城市帶,如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地區 和沿著大西洋岸向南延伸的都市帶,日本沿太平洋岸的城市帶及中國東南部 沿海的城市群等。隨之這些地帶亦成了經濟、貿易、政治和文化等高度集中 的中心地區。
眾所周知,人口較多、密度頗高的國家或地區,對各種原材料、燃料和消費品等的需求量就大,必然導致經貿活動的活躍與繁榮。例如亞洲,地域 廣大,人口較為密集,居住著全世界大約 60%的人口,糧食消費量極其巨大, 雖然本洲生產的糧食是各大洲中最多的,但每年仍然得從其他各洲調進可觀 的糧食,其總量要佔全世界糧食總貿易量的一半左右。同樣,一個國家或地 區生產水平與生活水平的高低,從某種角度看,受制於該國家或地區的人口 數量和商品需要量等諸因素。
除此以外,人口素質高低、年齡結構、以及人口增長的速度等,也將影
響國家或地區乃至國際間的經貿活動。
認真地研究、了解、熟悉各個國家與地區人 民和民族的興趣愛好、風土人情、傳統特點,乃至宗教信仰等,有的放矢地 做好外貿商品的供應以及商標、包裝等的設計與處理工作,對於開拓對外貿
易市場,有效地做好外貿生意等,是很有必要與必需的。

二、科學技術的影響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的 理論,日益為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的實踐所證實,也愈來愈被廣大 公眾所共識。資本主義社會所以能戰勝封建社會,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它靠著 科學技術的迅速進步,創造了比過去任何社會發達得多的社會生產力。非常 清楚,不同歷史階段生產力的差異,實際上是人們掌握科學技術多少的差異, 生產力的不發達,就是科學技術的不發達。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前進,科學技術在社會經濟進步、生產力發展和國際經貿活動中的作用將愈趨重 要。科學技術在經貿活動中的作用有日益 增大之勢。
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國內市場 狹小的資本主義國家,只得以搶占國外市場,大力發展國際貿易的辦法尋找 出路。

三、環境質量的影響
人類和其生活的地理環境關系密切。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經貿活動等會 受到地理環境的制約和影響,反之,人類的一切活動又會深刻地作用於地理 環境,並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用。
地理環境是由土地、大氣、水份、動植物等組成的統一整體,其任何一 個部分的數量,或者質量發生變化,都會影響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生態系 統、環境質量以及它們間的相互關系,進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和經濟活動。
四、政治因素的影響
地理環境的各個組成要素會對國際貿易活動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層次地 產生影響,而涉及面更為廣泛、影響程度更加深刻的則數政治因素。局勢是 否穩定,有否全球或局部戰爭,國家(地區)執行什麼樣方針、政策和奉行 何種外交路線,參加政治、經濟聯盟與否,屬於何種社會經濟制度,哪個政 黨、集團執政,誰來掌權等,均會非常明顯地影響社會、經濟和貿易。

G. 國際貿易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如何舉例分析國際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主要受國家抄或地區之間氣候環襲境的差異和國家間國界位置的地理環境的影響。例如我國為亞熱季風氣候,盛產水稻,而俄羅斯為大陸性氣候,不產水稻,所以我國出口水稻到俄羅斯。還有我國與印度的國界是喜雅拉瑪山脈,所以貿易的運輸方式主要為海運,不是鄰國就更不一樣了。地理環境主要影響貿易的結構和方式。

H. 談談地理環境與國際貿易的關系

自然地理:交通便利的,更容易進行國際貿易。比方說沿海的、河流沿岸的,水路運輸會很發達;平原地區的交通通常比高原地區要通暢之類,適合進行物流,進而進行國際貿易

人文地理:地區的人口組成、民族、宗教信仰等,各地區會有獨特的風俗或者禁忌,在進行貿易的時候特別要注意這些問題

環境保護:國際貿易,就是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因此對環境的保護也尤為重要。貿易過程特別要注重各環節的環保,這樣既是對本國負責,也是對貿易國的負責,更是對全人類的一種責任。

I. 國際貿易地理

此單運輸中有三來個關鍵要源素要統籌考慮:氣候變化、商品質量特性及包裝、運輸工具。考慮的瀝青的質量特性,如果是在冬季運輸,自然不會有問題;如果是在夏季運輸,從我國通過傳統海運運往西非,那麼就要首先設計好包裝,最好使用桶裝,而不應是紙袋包裝;如果包裝無法改變,就要選擇好路線與運輸工具,最好通過陸運運往西歐或南歐,再轉海運運往西非。

J. 俄羅斯地理知識

俄國全稱為俄羅斯聯邦或俄羅斯。它地跨亞歐兩大洲,領土包括歐洲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面積為111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8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其領土呈長方形,東西跨經度170多度,最長距離達1萬多公里,南北跨緯度約40度,最寬距離達4000多公里。疆界長約5萬公里,其中海岸線長約4萬公里,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三大洋和多個邊緣海;

俄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全境設有16個自治共和國、5個自治州、10個民族區、6個邊疆區、49個州、 1836個區、1033個市。全國劃分為自治共和國--自治州邊疆區、州--區三級行政區。俄羅斯共有人口14850萬,俄羅斯聯邦的人口居世界第五位。俄羅斯有130多個民族。俄羅斯境內的民族語言分為4大語系,即印歐語系、阿爾泰語系、高加索語系、烏拉爾語系。俄語為主要語言,屬印歐語系的斯拉夫語族,是俄羅斯聯邦各族人民進行民族交往最常用的語言。俄羅斯聯邦境內宗教主要有基督教、伊斯蘭教、薩滿教、佛教(刺嘛教)和猶太教等。基督教以俄羅斯東正教流傳最廣,教徒人數最多,約有5000萬。
1994年,俄羅斯提出修建中俄石油管道「安大線」(從俄安加爾斯克油田直達中國大慶)方案,通過高效、安全、低廉的石油管線為中國輸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秦宣任告訴記者,安大線具體路線為:西起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的安加爾斯克油田,繞過貝加爾湖後,向東進入中國,直達大慶。

但到2002年底,日本開始不斷「介入」,提出修建一條從東西伯利亞經過遠東地區到太平洋港口的石油管道,即安納線(安加爾斯克—納霍德卡輸油管線),以「解渴」日本同樣旺盛的原油需求,並通過太平洋港口向北美等國輸出。安大線就此出現危機。俄在此後稱,由於安大線離貝加爾湖太近,對環保和安全不利,從而傾向日本提出的「安納線」。

「其實安納線僅從貝加爾湖的另一端橫穿日本,至太平洋西岸,從環保、安全的角度明顯不優於安大線。」秦宣任對記者說。

另據有關專家分析,日本號稱將在俄羅斯投資75億美元的誘餌,是安大線夭折的主要原因之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