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歷史地理信息系統
⑴ 海上絲綢之路的絲路歷史
「絲綢之路」是德國地貌學地質學家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原指中西陸上通道,因為主要貿易是絲綢,故名。此名出現後,學術界又延伸出海上絲綢之路。最早提出海上絲綢之路的是法國漢學家沙畹(1865-1918年)。海上絲綢之路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歷史階段: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期——秦漢;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期——魏晉;海上絲綢之路繁盛期——隋唐;海上絲綢之路鼎盛時期——宋元;海上絲綢之路由盛及衰——明清。
秦代
「海上絲綢之路」事實上早已存在。《漢書·地理志》所載海上交通路線,實為早期的「海上絲綢之路」,當時海船載運的「雜繒」,即各種絲綢。中國絲綢的輸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東海與南海兩條起航線。中國南方是南島人種的發源地。先秦時代稱之為百越民族,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民族之一,他們擁有優秀的航海經驗和冒險精神,足跡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史前時代起即開始了向遠洋遷徙,馬達加斯加、夏威夷、紐西蘭均有分布,其文化間接影響到印度洋沿岸及其島嶼。秦始皇統一嶺南後發展很快。當時番禺地區已經擁有相當規模、技術水平很高的造船業。先秦南和越國時期嶺南地區海上交往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主要的貿易港口有番禺(今廣州)和徐聞(今徐聞),由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便是見證。
1974年底,在今廣州中山四路發現了南越國宮署遺址,在宮署遺址之下又發現了秦代的造船工場,從出土文物判斷,這是秦始皇統一嶺南時「一軍處番禺之都」的造船工廠遺址。1975年秦代造船遺址開始發掘,清理出一段29米長的船台,1997年發現3600平方米的造船木料加工廠。那時發現南越國宮署直接壓在工場之上,因保護宮署不再往下發掘。經過多次的勘查研究,結論為工廠是由3個長度超過一百米、走向東西、平行排列的木質造船台以及南側的木料加工廠組成,可造出寬8米、長30米、載重五六十噸的木船。
兩漢
西漢中晚期和東漢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真正形成並開始發展。西漢時期,南方南粵國與印度半島之間海路已經開通。漢武帝滅南越國後憑借海路拓寬了海貿規模,這時「海上絲綢之路」興起。《漢書?地理志》記載,其航線為:從徐聞(今廣東徐聞縣境內)、合浦(今廣西合浦縣境內)出發,經南海進入馬來半島、暹羅灣、孟加拉灣,到達印度半島南部的黃支國和已程不國(今斯里蘭卡)。這是目前可見的有關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文字記載。
東漢時期還記載了與羅馬帝國第一次的來往:東漢航船已使用風帆,中國商人由海路到達廣州進行貿易,運送絲綢、瓷器經海路由馬六甲經蘇門答臘來到印度,並且采購香料、染料運回中國,印度商人再把絲綢、瓷器經過紅海運往埃及的開羅港或經波斯灣進入兩河流域到達安條克,再由希臘、羅馬商人從埃及的亞歷山大、加沙等港口經地中海海運運往希臘、羅馬兩大帝國的大小城邦。
這標志著橫貫亞、非、歐三大洲的、真正意義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從中國廣東番禺、徐聞、廣西合浦等港口啟航西行,與從地中海、波斯灣、印度洋沿海港口出發往東航行的海上航線,就在印度洋上相遇並實現了對接,廣東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隨著漢代種桑養蠶和紡織業的發展,絲織品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輸出品。
三國
三國時代,魏、蜀、吳均有絲綢生產,而吳雄踞江東,漢末三國正處在海上絲綢之路從陸地轉向海洋的承前啟後與最終形成的關鍵時期。三國時期,由於孫吳同曹魏、劉蜀在長江上作戰與海上交通的需要,積極發展水軍,船艦的設計與製造有了很大的進步,技術先進,規模也很大。在三國後面的其他南方政權(東晉、宋、齊、梁、陳)也一直與北方對峙,也促使了海洋、航海技術的發展以及航海經驗的積累也為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提供良好條件。
據對文獻考證,孫吳造船業尤為發達,當時孫吳造船業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準,孫吳所造的船,主要為軍艦,其次為商船,數量多,船體大,龍骨結構質量高。這對於貿易與交通的發展、海上絲路的進一步形成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孫吳的絲織業已遠超兩漢的水平與規模,始創了官營絲織,而有自已獨特的創新與發展。這也極大地促進與推動了中國絲綢業的發展。具有出海遠航的主客觀條件,因而形成東海絲綢之路。
魏晉
魏晉以後,開辟了一條沿海航線。廣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經海南島東面海域,直穿西沙群島海面抵達南海諸國,再穿過馬六甲海峽,直駛印度洋、紅海、波斯灣。對外貿易涉及達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絲綢是主要的輸出品。
隋唐
隋唐時期,廣州成為中國的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由廣州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
海上絲綢之路開辟後,在隋唐以前,即公元6~7世紀,它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但到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代之而興的便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唐代,伴隨著我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大陸的航路的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根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唐時,我國東南沿海有一條通往東南亞、印度洋北部諸國、紅海沿岸、東北非和波斯灣諸國的海上航路,叫作「廣州通海夷道」,這便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當時通過這條通道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回輸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宋元時期。
航路:由廣州或泉州啟航,經過海南島、環王國(今越南境內)、門毒國、古笪國、龍牙門、羅越國、室利佛逝、訶陵國、固羅國、哥谷羅國、勝鄧國、婆露國、獅子國、南天竺、婆羅門國、新度河、提羅盧和國、烏拉國、大食國、末羅國、三蘭國。同時,唐代即有唐人移民海外。其中,2001年韓國林氏到泉州惠安彭城尋根謁祖更傳為佳話,唐林氏始祖渡海韓國繁衍至今120萬人。
宋代
宋代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明顯提高,指南針廣泛應用於航海,中國商船的遠航能力大為加強。宋朝與東南沿海國家絕大多數時間保持著友好關系,廣州成為海外貿易第一大港。「元豐市舶條」標志著中國古代外貿管理制度又一個發展階段的開始,私人海上貿易在政府鼓勵下得到極大發展。但是為防止錢幣外流,南宋政府於公元1219年下令以絲綢、瓷器交換外國的舶來品。這樣,中國絲綢和瓷器向外傳播的數量日益增多,范圍更加擴大。
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持續發展,大大增加了朝廷和港市的財政深收入,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生活,也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而元朝在經濟上採用重商主義政策,鼓勵海外貿易,同中國貿易的國家和地區已擴大到亞、非、歐、美各大洲,並制定了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性較強的外貿管理法則。海上絲綢之路發展進入鼎盛階段。
泉州的海外交通,起源於南朝而發展於唐朝。唐宋之交,中國經濟重心已開始轉到南方,東南地區經濟快速的發展。宋朝有三大對外貿易主港,分別為廣州,寧波,泉州。港口的地理便利因素對海外客商很重要,北邊日本和朝鮮半島客商希望宋朝主港口盡量靠北,而貿易量更大的阿拉伯世界和南海諸國則希望港口盡量靠南,兩股方向的合力點便平衡在當時地處在南北海岸中點的泉州,正是這一南北兩面輻射的地理優勢使得泉州在設立市舶司(1087年)正式開港後,迅速先超越明州港(寧波),後追平廣州並在南宋晚期反超,成為第一大港,但廣州仍然是中國第二大港。
元代
元世祖在至元十四年 (1277年)首先准許重建泉州市舶司,有元一代不變。又命唆都、蒲壽庚「詔諭諸蕃」,委蒲壽庚長子蒲師文為正奉大夫宣慰使左副都元帥兼福建路市舶提舉,旋又命為海外諸蕃宣慰使。泉州海外交通貿易進入黃金時期。海上貿易東至日本,西達東南亞、波斯、阿拉伯、非洲。海舶蟻集,備受稱贊「刺桐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出口陶瓷、綢緞、茶葉、鋼鐵等,進口香料、胡椒、葯材、珠貝等。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由於連年對外征戰和失敗,因而先後進行了四次海禁。第一次「海禁」發生在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年初。第一次海禁從公元1292年到1294止。第二次海禁1303至1308年止。第三次海禁從1311年到1314年止。第四次海禁從1320年到1322年結束。1322年復置泉州、慶元(寧波)、廣州市舶提舉司,之後不再禁海。中國大航海家汪大淵,由泉州港出海航海遠至埃及,著有《島夷志略》一書,記錄所到百國。
明代
十五至十八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發生重大變革的時代。歐洲人相繼進行全球性海上擴張活動,特別是地理大發現,開啟了大航海時代,開辟了世界性海洋貿易新時代。西歐商人的海上擴張,改變了傳統海上絲綢之路以和平貿易為基調的特性,商業活動常常伴隨著戰爭硝煙和武裝搶劫。
這一時期的明代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已擴展至全球:(1)向西航行的鄭和七下西洋:這是明朝政府組織的大規模航海活動,曾到達亞洲、非洲39個國家和地區,這對後來達.伽馬開辟歐洲到印度的地方航線,以及對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都具有先導作用。(2)向東航行的「廣州—拉丁美洲航線」(1575年):由廣州啟航,經澳門出海,至菲律賓馬尼拉港。穿聖貝納迪諾海峽基進入太平洋,東行到達墨西哥西海岸。這樣,開始於漢代的海上絲綢之路,經唐、宋、元日趨發達,迄於明代,達到高峰。鄭和遠航的成功,標志著海上絲路發展到了極盛時期。
明朝海禁,泉州港衰落。整個明朝,泉州港的作用僅只體現在鄭和下西洋朝貢性質的航海過程中提供專業人員和海船補給上,以及維系與琉球的部分朝貢。這時期,海禁使民間海外貿易被逼成走私,因為官府控制不力,加上地方商軍官三者為了牟利形成一定的聯合勢力,使私商貿易有足夠的生存空間成長土壤。盡管宋元的市舶官商制度已為民間私營商業所替代,但民間商業的海上開拓力量已大大下降。面對沿海商民依託地理優勢進行頻繁的走私活動,明朝政府試圖通過掌握某些港口來控制化解其他走私港口的非法貿易,其中的漳州月港便在官府有限度的幾次開禁張弛中興起做大,成為東南沿海第一大私商大港。月港時代,大帆船不停往來於中國與菲律賓之間,貿易不斷。西班牙從墨西哥運到菲律賓的白銀經由中國海商源源不斷地流向中國,而中國商品、移民則流向菲律賓,華商網路和華商社會開始形成。
清代
清代,由於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其間廣州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惟一對外開放的貿易大港,廣州海上絲綢大路貿易比唐、宋兩代獲得更大的發展,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循環貿易,並且一直延續和保持到鴉片戰爭前夕而不衰。而這在清代的外貿史上也是重要的轉折點。進口商品中,鴉片逐漸占據了首位,並從原來的走私演化到合法化。
鴉片戰爭後,中國海權喪失,淪為西方列強的半殖民地,沿海口岸被迫開放,成為西方傾銷商品的市場,掠奪中國資源和壟斷中國絲、瓷、茶等商品的出口貿易。從此,海上絲路一蹶不振,進入了衰落期。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整個民國時期,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夕。
⑵ 絲綢之路在歷史教科書還是地理教科書
都有。絲綢之路是一條什麼樣的道路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經中亞通往南亞、西亞及歐洲、北非的陸上交通道路。因大量的中國絲綢和絲織品多經此道西運,故有此名稱。它最早是由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V.Richthofon)於1887年出版的《中國》一書中提出來的,德文作Seidenstraβe,英文作The Silk Road。最初是指漢代中國與中亞河中地區、印度之間以絲綢為主的貿易交通路線。20世紀初,德國歷史學家赫爾曼(A.Herrmann)所著《中國和敘利亞之間的古絲綢之路》一書中,將絲路從中國延伸小亞細亞和地中海西岸,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一批外國探險家在中國西北地區進行考察,發現了大批與絲路有關的遺址和遺物。他們著的書述中普遍使用絲綢之路這一名稱,並將絲路研究內容更為擴展。
絲綢之路是一條連接歐亞大陸和北非的貿易通道;而且還緊密聯系著沿途各國的政治、軍事、文化交流、民族遷徙與融合等豐富的內涵。隨著近幾十年絲路研究的深入和絲路熱,它的含義大為擴展。即凡經古代中國到相鄰各國的交通路線,包括海上、陸路均稱絲綢之路。原來所說的經中亞陸路的絲綢之路,被名之為「綠洲路」或「沙漠路」;另有經北方蒙古草原游牧民居地至中亞的「草原路」;經海上西行之「海上絲綢之路」;雲南入緬甸、印度的「南方絲綢之路」(又稱「西南絲路」)等等。均非原來意義上的絲綢之路了。至於稱「海上絲綢之路」「瓷器之路」「香絲之路」;「草原之路」「皮毛之路」;這是學者們在上述各條中外貿易的道路上冠以主要商品的名稱而已。
⑶ 地理信息系統與一般信息系統的區別聯系
聯系:地理信息抄系統襲是一般信息系統的分支,一般信息系統包含地理信息系統。兩者區別如下:
一、主體不同
1、地理信息系統: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2、一般信息系統:是由計算機硬體、網路和通信設備、計算機軟體、信息資源、信息用戶和規章制度組成的以處理信息流為目的的人機一體化系統。
二、功能不同
1、地理信息系統: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結合地理學與地圖學以及遙感和計算機科學,已經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是用於輸入、存儲、查詢、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系統。
2、一般信息系統:對信息的輸入、存儲、處理、輸出和控制。
三、特點不同
1、地理信息系統:地圖這種獨特的視覺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與一般的資料庫操作(例如查詢和統計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2、一般信息系統:是任何組織中都有的一個子系統,是為了生產和管理服務的。
⑷ 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歷史
35,000年前,在Lascaux附近的洞穴牆壁上,法國的Cro Magnon獵人畫下了他們所捕獵動物的圖案。與這些動物圖畫相關的是一些描述遷移路線和軌跡線條和符木。這些早期記錄符合了現代地理信息系統的二元素結構:一個圖形文件對應一個屬性資料庫。 18世紀地形圖繪制的現代勘測技術得以實現, 同時還出現了專題繪圖的早期版本, 例如:科學方面或戶口普查資料。 20世紀初期世紀將圖片分成層的「照片石印術」得以發展。直至60年代早期,在核武器研究的推動下,計算機硬體的發展導致通用計算機「繪圖」的應用。
1967年世界第一個投入實際操作的GIS系統由聯邦能量、礦產和資源部門在安大略省的渥太華開發出來。 這個系統是由Roger Tomlinson開發的,被稱為「Canadian GIS」(CGIS)。它被用來存儲,分析以及處理所收集來的有關加拿大土地存貨清單(CLI)數據。CLI通過在1:250,000的比例尺下繪制關於土壤, 農業, 休閑、野生生物、水鳥、林業, 和土地利用等各種信息為加拿大農村測定土地能力,並增設了了等級分類因素來進行分析。
CGIS是世界的第一個「系統」, 並且在「繪圖」應用上進行了改進,它具有覆蓋,測量,資料數字化/掃描的功能,支持一個跨越大陸的國家坐標系統,將線編碼為具有真實的嵌入拓撲結構的「弧」,並且將屬性和位置的信息分別存儲在單獨的文件中。它的開發者,地理學家Roger Tomlinson,被稱為「GIS之父」。
CGIS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才完成,但這花費了太長的一段時間,因此在它最初發展期,不能與如Intergraph這樣的銷售各種商業地圖應用軟體的供應商競爭。微型計算機硬體的發展使得象ESRI和CARIS那樣的供應商成功地兼並了大多數的CGIS特徵,並結合了對空間和屬性信息的分離的第1 種世代方法與對組織的屬性數據的第2種世代方法入資料庫結構。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產業成長刺激了應用了GIS的UNIX工作站和個人計算機飛速增長。至20世紀末,在各種系統中迅速增長使得其在在相關的少量平台已經得到了鞏固和規范。並且用戶開始提出了在互聯網上查看GIS數據的概念,這要求數據的格式和傳輸標准化。
我國地理信息系統的起步稍晚,但發展勢頭相當迅猛,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是起步階段。20世紀70年代初期,我國開始推廣電子計算機在測量、制圖和遙感領域中的應用。隨著國際遙感技術的發展,我國在1974年開始引進美國地球資源衛星圖像,開展了遙感圖像處理和解譯工作。1976年召開了第一次遙感技術規劃會議,形成了遙感技術試驗和應用蓬勃發展的新局面,先後開展了京津唐地區紅外遙感試驗。新疆哈密地區航空遙感試驗、天津渤海灣地區的環境遙感研究、天津地區的農業土地資源遙感清查工作。長期以來,國家測繪局系統開展了一系列航空攝影測量和地形測圖,為建立地理信息系統資料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解析和數字測圖、機助制圖、數字高程模型的研究和使用也同步進行。1977年誕生了第一張由計算機輸出的全要素地圖。1978年,國家計委在黃山召開了全國第一屆資料庫學術討論會。所有這些為GIS的研製和應用作了技術上的准備。
第二是試驗階段。進入80年代之後,我國執行「六五」、「七五」計劃,國民經濟全面發展,很快對「信息革命」作出熱烈響應。在大力開展遙感應用的同時,GIS也全面進入試驗階段。在典型試驗中主要研究數據規范和標准、空間資料庫建設、數據處理和分析演算法及應用軟體的開發等。以農業為對象,研究有關質量評價和動態分析預報的模式與軟體,並用於水庫淹沒損失、水資源估算、土地資源清查、環境質量評價與人口趨勢分析等多項專題的試驗研究。在專題試驗和應用方面,在全國大地測量和數字地面模型建立的基礎上,建成了全國1:100萬地留資料庫系統和全國土地信息系統、1:4見萬全國資源和環境信息系統及1:25o萬水土保持信息系統,並開展了黃土高原信息系統以及洪水災情預報與分析系統等專題研究試驗。用於輔助城市規劃的各種小型信息系統在城市建設和規劃部門也獲得了認可。
在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方面得到很大發展。在國內召開了多次關於GIS的國際學術討論會。1985年,中國科學院建立了「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級重點開放實驗室」,1988年和1990年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先後建立了「信息工程專業」和「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級重點開放實驗室」。我國許多大學中開設了rs方面的課程和不同層次的講習班,已培養出了一大批從事GIS研究與應用的博士和碩土。
第三是GIS全面發展階段。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來,我國的GIS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走上了全面發展階段。國家測繪局正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數字化測繪信息產業。1:100萬地圖資料庫已公開發售,衛:25萬地圖資料庫也已完成建庫,並開始了全國1石萬地圖資料庫生產與建庫工作,各省測繪局正在抓緊建立省級1:1萬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應用從典型試驗逐步走向運行系統,這樣就可保證向GIS源源不斷地提供地形和專題信息。進入90年代以來,沿海、沿江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土地的有償使用和外資的引進,急需GIS為之服務,有力地促進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用於城市規劃、土地管理、交通、電力及各種基礎設施管理的城市信息系統在我國許多城市相繼建立。
在基礎研究和軟體開發方面,科技部在「九五」科技攻關計劃中,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的綜合應用」列入國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關項目,在該項目中投入相當大的研究經費支持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等單位開發我國自主版權的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軟體。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國GIS基礎軟體與國外的差距迅速縮小,涌現出若干能參與市場競爭的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如GeoStar, MapGIS, OityStar, ViewGIS等。在遙感方面,在該項目的支持下,已建立全國基於IK4遙感影像土地分類結果的土地動態監測信息系統。國家這一重大項目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中國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
⑸ 敘述地理信息系統的幾個主要發展階段,它們的標志性
1)地理信息系統開拓期(二十世界 60 年代)萌芽:這一時期計算機廣泛應用,1963 年 Roger Tomlinson 開創了世界上第一個地理信息系統即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統(CGIS) , Tomlinson 被譽為地理信息系統之父;
2)地理信息系統的鞏固和發展期(二十世界 70 年代)計算機打在到第三代,推出了額大容 量直接存取設備磁碟,而且通過計算機屏幕直接件事數字化操作,ESRI 公司開發了著名的 ArcInfo 軟體,這一個階段還先後召開了一系列地理信息的國際學術討論會;
3)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大發展時期(二十世紀 80 年代) :由於第四代計算機推出,促進了 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提高,先後開發出了 ArcInfo、Genqmp、Microstation、System9 等地理信 息系統基礎軟體,1987 年美國成立了國家地理信息與分析中心(NCGIA) ,地理信息系統開 始與哦能夠與結局全球化問題;
4)地理信息系統普及時代(二十世紀 90 年代) :地理信息系統被認為一種痛用得地理信息 技術工具被廣泛應用,美國前副總統提出了「數字地球」這一概念;
5)地理信息系統用用普及階段(二十一世紀) :地理信息系統正在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地理 信息系統也英特網結合實現了人類社會巨大資源共享,網路 GIS,移動 GIS 逐漸普及。
⑹ 地理信息系統
在農用地分等中需要對地塊(圖斑)進行空間定位、面積測算、類型調查以及權屬確認等,圖件是輔助農用地分等最重要的技術手段,這些圖件包括土壤圖、地形圖、土地利用現狀圖、坡度圖等。這些圖件如果採用手工方式繪制,操作起來費時費力,更新時也極其不方便。採用GIS技術可以輕松地完成這些工作。GIS技術在農用地分等中的應用貫穿於工作的整個過程。該工作實質上是針對農用地這一特定空間對象所做的多因素疊加綜合分析,以及基於此分析的進一步數據挖掘。在農用地分等中,GIS技術主要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料庫建設
1.數據採集、檢驗與編輯
主要用於獲取數據,保證農用地分等工作中的數據在內容與空間上的完整性、數據值邏輯上的一致性等。而這一過程的工作量超過全部分等工作量的一半。該過程主要採用自動化掃描輸入與遙感數據集成的方法,掃描後的數據進行自動化編輯與處理後成為工作的基礎數據(底圖)。
2.數據處理
農用地分等工作中,數據的初步處理主要包括數據格式化、轉換和綜合。由於各地採用的專業軟體不同,在開始工作前必須對各種來源的數據進行數據格式、坐標系統和比例尺的統一,使之滿足農用地分等工作的具體要求,同時為分等成果數據的共享打下基礎。數據的格式化是指不同數據結構之間的轉化;數據比例尺的變換涉及數據比例尺縮放、平移、旋轉等方面,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投影變換;數據綜合包括數據平滑、特徵集結等。
3.數據的存儲與組織
這一部分工作在農用地分等工作中表現為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的對接,是一個數據集成的過程,也是建立分等資料庫的關鍵步驟,涉及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組織。在地理數據組織與管理中,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將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融合為一體。採用GIS軟體系統將二者分開存儲,通過唯一標識碼(單元編碼)連接起來。
以上部分構建了分等資料庫,是農用地分等工作開展的前提和基礎。而在農用地分等過程中同樣應用了GIS技術,主要表現為採用GIS技術的空間分析技術提取和傳輸空間信息。
(二)在分等計算過程及省級匯總中的應用
1.空間疊加
農用地分等中同一個圖斑受多種因素(主要表現為10個分等因素,涉及土壤圖、地形圖、坡度圖、水文圖等圖件疊加)覆蓋,需要採用疊置分析方法,按照面積或者中心權重進行運算。通過疊置分析將同一地區、同一比例尺的數據層進行疊置,生成一個新的數據層(含有分等相關屬性的圖層),實現了各個圖斑具有多重屬性和各疊置層目標屬性的統計計算。
2.緩沖分析
在因素量化的過程中大量採用了緩沖區分析方法計算確定某一因素的影響范圍。將點、線、面等因素,根據各自的衰減方式計算得出緩沖區多邊形,採用疊置分析的方法將分值賦予各個圖斑。這是GIS重要的和基本的空間分析功能之一。
3.空間分析與計算
在實現三級分等成果的聯動追溯查詢中還使用了包括泰森多邊形分析在內的多種分析方法,解決市級圖斑與縣級圖斑、省級圖斑與市級圖斑的一對多關系。泰森多邊形可用於定性分析、統計分析、鄰近分析等。如用離散點的性質來描述泰森多邊形區域的性質;用離散點的數據來計算泰森多邊形的數據;判斷一個離散點與其他離散點相鄰時,可根據泰森多邊形直接得出。
4.地形分析
主要是利用等高線內插生成DEM或DTM模型描述地表起伏狀況,用於提取各種地形參數,如坡度、坡向等數據。
(三)在資料庫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1.用戶管理
用戶管理主要指用戶的添加、刪除和用戶屬性的編輯。該程序是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保證。通過菜單或工具欄,用戶可以進行關聯查詢,通過省或市的數據查詢縣級數據,或者通過市、縣的數據查詢該數據相對應的省、市數據;還可查詢匯總圖中的某個分等單元是由工作底圖中的哪些分等單元綜合而成。
2.綜合查詢
綜合查詢指對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的提取和顯示,主要有單目標查詢、多目標查詢和條件查詢。單目標查詢指通過滑鼠選擇某個分等單元,以查看其所有的屬性。多目標查詢指由多邊形框選擇多個分等單元,然後在列表中查看每個分等單元的屬性。條件查詢指使用界面提供的SQL語句編輯工具生成一個SQL條件語句,然後根據它來查找與條件相符合的目標,並把他們突出顯示。
3.空間量算
空間量算包括空間位置、長度、面積的度量和圖層的管理。圖層管理包括圖層的添加和刪除、圖層的移動、圖層數據的表現形式和圖形信息的提示方式。
4.圖形操作
對圖形的操作主要指對圖形的瀏覽,主要有縮放、漫遊、全圖顯示、導航圖的顯示、分等單元的突出顯示、前景色及背景色的設置以及圖層的分色顯示。
5.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主要指數據的統計和分析。數據可以是當前的選擇集,也可以是某個圖層的全部對象。選擇分類的欄位,如鎮、自然質量等,可對選擇統計的對象進行和、最大值、最小值、計數等的統計,並以表的形式表達出來。
6.文件操作
文件操作主要是外部數據的輸入和輸出。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即所有圖層的基本信息(包括圖層的名稱、類型、保存的路徑等)導入工作環境和各圖層文件的生成。圖層信息的入庫通過程序代碼自動錄入。
⑺ 請大家談一下對地理信息系統的認識和理解,希望詳細一點,最好能談一下國外的情況,謝謝。
【純個人觀點,如有偏差敬請諒解,歡迎參考與交流,禁止肆意復制!】回
GIS發展正在走向大眾化,答正在走向社會的各個行業,正在走向我們每個人的移動終端,決定了GIS的未來有著美好廣闊的發展前景!
我主要從事政務地理信息系統建設,以國內情況,政府各個部門從大到小、政府各個級別從高到底都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或正在規劃政務地理信息系統。
以政務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為例,該領域的行業前沿是數字城市新技術、空間地理信息共享、空間地理信息數據組織與政務GIS新應用等等。
⑻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第8版)的在線資源如何下載
我當年考試的時候也想下這本書,但是沒有找到電子版。看了陳建飛和陳述彭的《地理信息系統導論》現在也考上啦!如果要的話可以給你,不過這些應該都比較容易找到!
⑼ 推薦幾個比較好的地理信息系統(GIS)網址
https://www.giserdqy.com/ GIS開發者,包括開源gis:geoserver,openlayers,postgresql,postgis,leaflet,ogc,webgis教程
arcgis二次開發:arcgis api for js,arcengine二次開發,arcmap數據處理教程;版
GIS人工智慧,GIS大數據,GIS+BIM,GIS前沿發展趨勢
開源官方權文檔。
歡迎大家訪問,持續更新中。。。
⑽ 有沒有關於絲綢之路的歷史資料,急
絲綢之路
目錄·絲綢之路的路線
·歷史發展
·絲綢之路的開辟對漢代社會的影響
·經濟文化交流
·絲綢之路旅遊規劃
·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由來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前202年—13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我們中國運的)。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在歷史上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貿易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 張騫通西域後,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這條道路,由西漢都城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條路線:一條由陽關,經鄯善,沿昆侖山北麓西行,過莎車,西逾蔥嶺,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亞歷山大,公元前30年為羅馬帝國吞並),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條出玉門關,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蔥嶺,過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漢時游牧於康居西北即成海、裏海北部草原,東漢時屬康居)。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國》,有時也簡稱為絲路。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系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絲綢之路的路線
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東段:從長安到玉門關、陽關。(漢代開辟) 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漢代開辟) 西段: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唐代開辟) 以下為絲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稱(括弧內為古地名)。東段東段各線路的選擇,多考慮翻越六盤山以及渡黃河的安全性與便捷性。三線均從長安出發,到武威、張掖匯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北線:從涇川、固原、靖遠至武威,路線最短,但沿途缺水、補給不易。 南線:從鳳翔、天水、隴西、臨夏、樂都、西寧至張掖,但路途漫長。 中線:從涇川轉往平涼、會寧、蘭州至武威,距離和補給均屬適中。 西安(長安):須彌山石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 武威(涼州) 張掖(甘州) 酒泉(肅州)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紀時期北宋政府為繞開西夏的領土,開辟了從天水經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為宋以後一條新的商路。 天水 西寧 伏俟城 索爾庫里盆地(索爾庫里) 中段 往返於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內的諸線路,它們隨綠洲、沙漠的變化而時有變遷。三線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鎮(640年設立)多有分岔和支路。南道(又稱於闐道):東起陽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經若羌(鄯善)、和田(於闐)、莎車等至蔥嶺。 陽關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絕),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和田(於闐) 中道:起自玉門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經羅布泊(樓蘭)、吐魯番(車師、高昌)、焉耆(尉犁)、庫車(龜茲)、阿克蘇(姑墨)、喀什(疏勒)到費爾干納盆地(大宛)。 玉門關 樓蘭(為鄯善所兼並,現屬新疆若羌縣) 吐魯番(高昌):高昌故城、雅爾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庫車(龜茲):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蘇(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經哈密(伊吾)、吉木薩爾(庭州)、伊寧(伊犁),直到碎葉。 哈密,水道縱橫盛產哈密瓜 烏魯木齊,迴文意思解作美麗的草原 伊寧(伊犁) 碎葉 西段自蔥嶺以西直到歐洲的都是絲綢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線分別與中段的三線相接對應。其中經裏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線是在唐朝中期開辟。北線:沿鹹海、裏海、黑海的北岸,經過碎葉、怛羅斯、阿斯特拉罕(伊蒂爾)等地到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 烏魯木齊 阿拉木圖(哈薩克) 江布爾城(怛羅斯,今哈薩克城市) 托克瑪克(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城市) 薩萊(俄羅斯) 薩克爾 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線:自喀什起,走費爾干納盆地、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到馬什哈德(伊朗),與南線匯合。 喀什或喀什葛爾 白沙瓦: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爾 巴米揚:著名的巴米揚大佛在2001年被塔利班摧毀。 南線:起自帕米爾山,可由克什米爾進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從白沙瓦、喀布爾、馬什哈德、巴格達、大馬士革等前往歐洲。 馬什哈德(伊朗) 薩卜澤瓦爾 赫卡托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櫝,可能位於如今的伊朗達姆甘和沙赫魯德之間。) 德黑蘭 哈馬丹 克爾曼沙汗 巴庫拜(伊拉克) 巴格達 阿布哈里卜 費盧傑:沿幼發拉底河至阿列頗。 拉馬迪 阿列頗(敘利亞) 大馬士革 阿達納(土耳其) 科尼亞 安條克 布爾薩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 其他此外還有,還有主要與南亞交流的南方絲綢之路和沿海路行進的海上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