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下載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下載

發布時間: 2021-01-18 11:08:40

1.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2太陽系概況

l) 太陽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l )八大行星的運動有什麼特徵: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4.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的行星

l 球的運動特徵和其它行星無多大的差別,質量、體積等物理特徵和類地行星無多大差別,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l 球是太陽系中唯一適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特殊的行星

l 地球上生物生存必需的條件是適宜的溫度條件、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氮、氧)和生命活動必需的液態水。

l 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縮、地球內部的物質運動等,水結晶-汽化-逸出-降水形成生命活動必需的液態水。

l 地球距太陽的距離適中,適宜的溫度條件;

l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氮、氧);

5.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l 太陽輻射維持著地表的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運動的主要動力(地理環境改選的動力);

l 太陽直接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地球生物生長發育離不開太陽(生物生長發育的源泉);

l 煤、石油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積累的太陽能(礦物燃料形成的基礎);

l 太陽輻射能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的主要能量來源(生產生活的能量來源)。

6. 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1) 黑子、耀斑增多,其發射的電磁波進入地球電離層,擾動地球電離層,影響地球無線電短波通訊,甚至中斷。

2) 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擾亂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使羅盤指針失靈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無線短波通訊中斷。

3)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高速沖進兩極地區高層大氣,與那裡稀薄的大氣碰撞,產生極光。

7. 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l 按自西向東方向運動(N逆時針,S順時針);

l 地球自轉周期計算有恆星日和太陽日兩種,23小時56分4秒為一個恆星日;24小時為一個太陽日。

l 地球自轉的速度可用線速度和角速度兩種描述,線速度自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兩極為0。全球除南北兩極外角速度相等。

8. 地球公轉周期、速度
l 周期:一個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l 速度:近日點(較快30.3km/s)和遠日點(較慢29.3km/s)
9. 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
l 地球公轉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地軸與公轉軌道面(黃道面)保持66 34ˊ的交角;二是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北極延長線指向北極星。因此,地球自轉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轉形成的黃道平面構成23 26ˊ的交角,稱為黃赤交角。
l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導致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太陽直射點位置發生有規律的變化。
10. 地球自轉、公轉的地理意義
l 自轉的地理意義: 晝夜更替、地方時產生、地轉偏向力對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的影響
l 公轉的地理意義: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晝夜長短及正午太陽高度角緯度變化、四季的形成
11.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l 目前對地球的內部研究主要依據是地震發生時岩石受到沖擊產生的彈性波,其分為縱波(P波)和橫波(S波),縱波傳播速度快,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橫波傳播速度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
l 地震波速度發生明顯變化的面叫地球內部的不連續面;地球內部有莫霍面(33千米)和古登堡面(2900千米)兩個不連續面;在莫霍面P波、S波都明顯加速,在古登堡面P波減速、S波消失。
l 以兩個不連續面為界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地殼由岩石組成的堅硬外殼厚薄不一,平均厚度為17千米(大陸為33千米);地幔平均厚度為2800千米,分成上、下地幔二層,上地幔的上部的軟流層被認為是岩漿的發源地;地核平均厚度為3400千米,溫度高、密度壓力大,分內核外核二層。
12. 三大類岩石
l 岩漿岩是岩漿沿岩石圈的薄弱地帶侵入或噴出地表,冷卻凝結而成。
l 沉積岩是裸露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固結而形成。
l 變質岩是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變質而成。
13. 地球內部物質的循環過程

l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經河流、風的侵蝕、搬運和堆積後沉積起來,又經壓緊固結成岩作用而形成沉積岩。如果這時候發生地殼隆起、抬升,又會出露地表。但沉積岩要在高溫高壓下發生變質,就形成了變質岩。各類岩石在地殼深處或地殼以下被高溫熔化,又成為岩漿回到地球內部。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又到新岩漿的產生,這一運動變化過程,就構成了地殼物質循環。

外力作用(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
沉積岩 岩漿岩(噴出岩和侵入岩)

14. 褶皺、斷層的特點、成因及其地表形態
背斜、向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成因:
背斜頂部:油、氣
背斜適合修地下隧道
向斜槽部:水
斷層
沿斷裂面兩側岩塊錯位
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
上升岩塊:華山、廬山、泰山
下降岩塊: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設遇斷層加固或避開
5. 流水、風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水蝕地貌(水流使溝谷加寬加深;瀑布、峽谷、黃土高原表面溝壑縱橫)
水積地貌(山麓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及河口三角洲)
風蝕地貌(風蝕溝谷、風蝕蘑菇、戈壁)
風積地貌(沙丘、黃土高原)
16. 大氣受熱過程
l 地球大氣受熱要經過太陽輻射、地面吸收、地面輻射、大氣吸收、大氣逆輻射等環節大氣才增溫。
l 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是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地面輻射是長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熱源。
l 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後以逆輻射的方式把能量返回地面,從而起到保溫作用。
17. 大氣保溫作用的基本原理
l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強烈地吸收了地面長波輻射,大氣又將能量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傳遞給了地面。傍晚太陽西落後,保存下來的這部分能量使地表氣溫平穩地下降,起到了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18. 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移動規律
①原因:太陽直射點隨季節變化南北移動。
②移動方向: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③移動范圍:5~10個緯度。
④移動影響:使同一地區在不同季節出現完全不同的天氣、氣候狀況;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及地中海氣候的形成均與此有關。

19. 全球氣候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之間大陸西岸;冬受西風控制,暖濕;夏受副高控制,乾熱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20度之間;全年高溫,雨季受赤道低壓控制,乾季受信風控制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之間大陸西岸;全年受西風控制,氣候暖濕

熱帶雨林氣候:赤道附近;全年濕熱,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20. 季風環流
季風的成因:海陸熱力差(可解釋東亞的冬夏季風;南亞的冬季風)
南亞夏季風的成因--南半球東南信風北移過赤道右偏成西南風(或概括說: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季風的影響:季風的共性特點:雨熱同期;降水量季節變化大,易有旱澇災
21. 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
1)冷鋒
過境前天氣
過境時天氣
降水位置
2)暖鋒
過境前
過境後
降水位置
3)氣旋

北逆南順
向上
陰雨
亞洲低壓
沿槽線形成鋒面
4)反氣旋

南順北逆
向下

亞洲高壓
22. 自然界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⑴使各種水體處在不斷更新狀態 ⑵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⑶促使自然界的物質運動 ⑷是海陸聯系的紐帶 ⑸塑造地表形態。
23. 洋流及其分布規律
l 暖流是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的洋流。(從低緯流向高緯)
l 寒流是從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的洋流。(從高緯流向低緯)
分布規律:
l 以副熱帶為中心北半球:順時針環流
l 以副熱帶為中心南半球:逆時針環流
l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逆時針環流
l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順時針,冬季逆時針
24.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如同一緯度地區,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高,西歐地區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就直接得意於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氣候 如果沒有北大西洋暖流,英國和挪威的海港將有半年以上的冰期,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海港終年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寒流:降溫減濕,如同一緯度地區,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低,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匯處漁場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漁場、加拿大的紐芬蘭漁場、英國的北海漁場
上升流的影響:秘魯漁場的形成、東南大西洋漁場
海洋環境污染:加快凈化的速度,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但是別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擴大了污染的范圍
航海事業:順風順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從波斯灣到紅海的油輪經過阿拉伯海時是順風順流,從大西洋到地中海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時是順風順流
25. 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
l 自然地理環境是由大氣、水、生物、岩石和土壤等要素組成的。
l 這些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岩石圈物質循環進行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地理環境整體性。
26.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生物對自然地理環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於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無機鹽合成貯藏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糖類),並且釋放出氧的過程。植物和動物的有機殘體被微生物分解後,又以無機物的形式歸還到周圍環境中,這種有機質的合成與分解過程,稱為生物循環。生物循環促使自然界物質和化學元素不斷地遷移運動,能量不斷地流動、轉化,從而把自然地理環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
27. 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相互作用:陸地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表現
各要素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發展變化著
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
28.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及其對人類活動的意義
l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及整個地理環境狀態的改變。
l 陸地環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由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組成,它們通過大氣循環、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地質循環等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發生著密切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陸地環境各要素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作為一個整體,在景觀上它們總是力求保持協調一致,與環境的總體特徵相統一。還表現在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所以人類在利用自然、改造環境中應充分重視這一因素。
陸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別是熱帶雨林具有平衡大氣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壞將會引起全球氣候的變化,並導致整個生態環境的功能失調。
l工湖修建水庫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
⑴形成人泊,導致土壤草甸化或鹽漬化、地下水增加、陸地生物減少和水生生物增加、誘發地震、調節地方氣候。
⑵改變下遊河流流速流量,可以調控水資源時空分布、導致泥沙沉積增多、洪水災害減少。
29. 地域分異規律
l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差異沿著緯度方向變化由赤道到兩極的更替。在低緯的熱帶雨林帶、高緯的苔原帶和針葉林帶橫穿整個大陸地帶,在中緯的一定范圍內的各自然帶形成東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帶
l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降水由沿海向內陸遞減,自然帶從沿海向內陸分異。形成基礎是水分變化。這種變化在中緯謀區表現較為明顯,自然景觀呈現出溫帶森林帶、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的有規律變化。
l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海撥差異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遞變,自然帶從山麓到山頂分異。分異的基礎是水熱狀況。
l 分異規律與緯度、高度等因素有關。緯度越低垂直分異明顯,高度越高垂直分異明顯
30. 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及其對人類活動的意義:由於各地氣溫和降水量多少不一樣,便出現了不同類型的植被、土壤,從而呈現出不同類型的景觀和自然帶。不同的區域有著明顯的地域差異。
31.
高原
深切河谷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上
狹長的帶狀
河谷地勢低、氣候溫暖河漫灘平原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
山區
洪積扇、沖積扇河漫灘平原上
明顯的條帶狀
分布地地勢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資源豐富有肥沃的土壤
平原
沿河聚落帶、沿海聚落帶
分布密集
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河網密布、內河海運便捷
32.山嶽對交通運輸的方式選擇、線路分布和延伸方向影響較大。山區因修建成本和難度原因一般以公路為主;沿地勢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分布;為減小坡度,向居民點迂迴前進。
33. 地表形態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聚落分布及交通線路選線應考慮地形、氣候、水源等自然因素。
34. 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及其影響
l 全球氣候變化的特點是:冷暖干濕相互交替,變化的周期長短不一。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出現過三次大冰期;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我國出現過4次溫暖期和4次寒冷期;近代氣候變化——全球氣溫呈波動上升現象。
l 由於冰川的融化、海水的熱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後果是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將面臨被淹沒的凶險;
l 農業變化有利方面是氣候變暖,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提高產量,不利方面是溫度升高、乾旱加重、供水不足、作物減產,低緯度國家作物減產(發展中國家問題嚴重),高緯度國家有可能增產;
l 降水異常:氣候變暖、蒸發量增大、水旱災害發生頻率增加,徑流量減少、水資源緊缺。
35. 自然災害的含義自然災害是指由於純自然的原因而給人類社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或嚴重人員傷亡的一類自然現象。
36. 自然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台風
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給沿海地區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加強台風的監測和預報,是減災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氣象衛星進行探測
暴雨洪澇
暴雨會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
利用氣象衛星對暴雨、洪水進行監測和預報,可以有效減災,防洪需工程措施(築堤、整治河道、修水庫等)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預警系統、居民應急撤離對策、防洪保險等)相結合進行
乾旱
糧食減產、人畜飲水困難,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
因地制宜進行農林牧相結合的農業結構;改善乾旱區農業生態環境;選種耐旱作物;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防護林建設等
寒潮
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危害農作物;大風能翻船、倒屋、破壞牧場;雪災凍雨造成通信輸電線路中斷、交通受阻其影響范圍大,並多災並發。
無有效的防禦手段,提前發布准確的寒潮警報可減少一定損失
37. 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
原始型:高-高-低
傳統型:高-低-高
現代型:低-低-低
38. 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l 一是自然環境(自然災害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戰爭、宗教、社會變革、國家政策)的變化,大多為被迫性遷移。
l 二是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改善物質條件、就業、增加收入等),大多為自發性遷移。
39. 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l 環境對人口的容量可用環境承載力來表示,指標的具體含義是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的數量。
l 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即一個國家或地區適宜的人口數量
40. 城市空間結構及形成原因
l 同心圓模式: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呈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而成。
l 扇形模式:交通(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
l 多核心模式:隨著城市不斷向外擴展,原有市中心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出現新核心,同時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響。
41. 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差異
l 等級高、數量少、距離遠;等級低、數量多、距離近。
l 高等級城市周圍分布多個低等級城市,高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包含多個低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
42. 城市化的特點
l 城市化
43.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城市是人類對環境影響最深刻、最集中的區域,也是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區域;城市環境污染,使城市環境質量日趨下降;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增加就業困難,失業人數增多。
44. 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地域文化對城市影響的廣泛性,地域文化(佛教)影響到其城市建築、居民心理、交通工具、飲食等各個方面。
地域文化對城市建築的影響:(1)建築布局(2)建築結構(3)建築風格(4)地域文化對建築的影響的長期性。
45. 影響農業區位的區位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運輸、市場、勞動力、機械、政策等。
46. 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及形成條件
一、水稻種植農業
l 形成條件: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亞洲季風區,其主要區位因素有:氣候(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於水稻生長)、地形(平原地形,地勢平坦、適宜水稻種植)、勞動力(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對糧食需求量大)
特點:
(1) 小農經營:家庭經營,人均耕地少,生產規模小。
(2) 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精耕細作,產量高;規模小,總產量不高,受傳統觀念及經濟水平制約,商品率低。
(3) 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從事手工勞動,在逐步提高:電力灌溉、脫粒、化肥、農葯。
(4)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基礎,季風區的自然災害大,小農經營無力建設水利,主要是政府投入。
二、商品穀物農業
l 商品穀物農業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
l 形成條件: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運輸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機械化程度高、農業科技先進
特點是:面向市場、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
三、大牧場放牧業:
l 大牧場放牧業主要分布在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
l 形成條件:氣候溫暖,草類茂盛、地廣人稀,地價低、距離海港近,交通便利
l 大牧場放牧業的特點:面積市場、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
四、乳畜業
l 形成條件:氣候溫涼、潮濕,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
l 特點是:面向城市市場的商品化、集約化畜牧業;種類是奶牛;分布特徵是緊鄰消費市場(市郊);典型地區是北美五大湖周圍、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
l 西歐乳畜業形成的因素。自然因素是:西歐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廣闊平坦的平原,多汁牧草生長。市場因素是:西歐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具有廣闊的消費市場。
47. 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l 主要因素: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
l 主導因素影響工業的區位選擇
原料導向型工業
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原料到產品重量大大減輕)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動(易變質等)
甜菜、甘蔗製糖等水果、水產品加工
市場導向型工業
運輸產品成本較高(體積減少不多或有增加)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破碎等)
傢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動力導向型工業
消耗大量電能的工業煉鋁廠、冶金及化工等重工業
廉價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製鞋等
技術導向型工業
技術要求高,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
48. 工業地域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l 從成因看有自發工業地域和規劃工業地域,以生產工序聯系為基礎、以降低生產成本為目的形成自發工業地域,規劃工業用地建成基礎設施吸引投資建廠,形成規劃工業地域。
l 從發展程度看有高級工業地域和低級工業地域兩種類型,鋼鐵石化汽車地域大企業多規模大,形成高級工業地域;食品工業聯系簡單規模小工廠少,形成低級工業地域。
49. 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
人類已進入21世紀,隨著交通運輸、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交往非常方便,對外面的世界也了解得非常及時、清楚。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各地區的開放性和對外依賴性增強,貨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地域聯系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大。並呈現出①網路化②高速化③專業化大型化的特點。
50. 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 方 式
鐵路運輸
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影響較小、連續性較好
造價高、佔地大、短途運輸成高
公路運輸
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水路運輸
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自然條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漏、損耗小、連續性強、運量大、安全
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51.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1)交通干線對聚落空間形態影響
(2)交通運輸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浙江嘉興城市沿水路和陸路運輸的發展而變化,說明交通線的發展變化會帶動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京杭運河沿河城市(因運河淤塞、海運、鐵路運輸的發展而發展緩慢),說明交通線的衰落會影響聚落空間形態的演變。
52.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分布密度和分布位置。山區的商業網點密度小,平原的商業網點密度大。商業網點要求便捷的交通即交通優先原則,市區環路邊緣或市區高速公路沿線形成商業區。
53. 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目前人類面臨的是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加重。
54. 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l 第一、由於人類向環境索取過度,目前人類面臨的是資源短缺(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能源)和生態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種減少)。
l 第二、環境污染加重: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過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主要有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雜訊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55.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l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態持續發展,發展的基礎;經濟持續發展,發展條件;社會持續發展,發展目的。
l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公平性原則——代內、代際、人與物、國家與地區之間;
持續性原則——經濟活動保持在資源環境承載力之內;
共同性原則——地球是一個整體。
56. 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57.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
龐大的人口基數:我國的人口佔世界的士22%,人口素質總體不高。人均資源不足:我國主要資源的人均量不到世界的1/3,利用率不高。
環境污染嚴重:城市環境污染嚴重(大氣、水體、固體、雜訊);農村生態破壞加劇(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原破壞、生物減少)。
58. 區域的含義
l 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
l 一般性特徵:(1)區域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徵:不同的區域,自然環境有差異,人類活動也有差異。同一區域,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致,如濕潤區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2)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①有的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如行政區;②有的區域的邊界具有過渡性質,如干濕地區。(3)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59. 不同區域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的差異
長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區,②都位於我國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

2.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系統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①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②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③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中④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⑤形成並存在液態水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標志:黑子、耀斑
(2)影響:影響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現象和「極光」現象;影響地球氣候。
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①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②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③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隨緯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晝現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夜現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④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6、地球的圈層結構以地表為界分為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
(1)地球內部的圈層根據地震波的特點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物質主要由岩石組成,上地幔的軟流層是岩漿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鐵鎳物質組成。
(2)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1、岩石分三大類:①岩漿岩②沉積岩③變質岩。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三大類岩石可以相互轉化,又到新岩漿的產生,這一運動變化過程,構成了地殼物質循環。
2、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1)內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內部熱能,它表現為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質構造的類型有褶皺和斷層(2)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趨向平坦。表現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流水侵蝕地貌、堆積地貌;風蝕地貌、風積地貌。
3、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大氣削弱、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雲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雲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並產生大氣逆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雲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 個氣壓帶,6 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①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雲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②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③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④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3)高緯環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於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地中海氣候6、常見的天氣系統:鋒面系統(冷鋒、暖鋒、准靜止鋒)、氣旋(低壓)和反氣旋(高壓)、鋒面氣旋。氣旋是低壓,低壓系統在實際大氣中常會出現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壓槽,在低壓槽上形成了鋒面系統。鋒面與氣旋是一個整體7、水循環
(1)類型:海陸間大循環(大循環)、陸地循環(水量很少)、海洋循環(水量最大)
(2)各環節的名稱: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
(3)意義:它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態;聯系四大圈層。
8、洋流:
(1)類型:按成因分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按性質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緯度——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順時針流動(與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時針方向流動(與南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中高緯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南半球西風漂流,世界最強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夏季由西向東流,冬季由東向西流(夏順冬逆)。
(3)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暖流起到增溫、增濕作用;寒流起到降溫、減濕作用②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漁場的分布:寒暖流交匯處,給魚類帶來了豐富多樣的餌料。
△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的交匯處。△紐芬蘭漁場——拉布拉多寒流與墨西哥灣暖流的交匯處。△北海漁場——北大西洋暖流與高緯南下的冷海水交匯形成。△秘魯漁場——上升補償流使深層海水上泛,帶來深海的硅酸鹽類,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魚類的餌料。
③對海洋污染的影響: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加快凈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圍擴大。
④對海洋運輸事業的影響:順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第三章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區域差異】
1、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氣候的變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層得以不斷改造,生物對地理環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於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聯系有機界與無機界,促使化學元素遷移;改造大氣圈,使原始大氣逐漸演化為現在大氣;改造水圈,影響水體成分;改造岩石圈,促進岩石的風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環境創造了生物,生物又創造了現在的環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環境的生物,同時又是地理環境的塑造者
(3)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舉例:我國西北內陸——由於距海遠,海洋潮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乾旱的大陸性氣候——河流不發育,多為內流河——氣候乾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發育差,有機質含量少。
2、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1)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緯度地帶性):受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這種分異是以熱量為基礎的(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經度地帶性):受海陸分布的影響,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大陸內部產生的有規律的地域分異,這種分異是以水分為基礎的。例如:中緯度地區(特別是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從沿海到內陸出現: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在高山地區,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狀況差異很大,從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帶。舉例:赤道附近的高山,從山麓到山頂看到的自然帶類似於從赤道到兩極的水平自然帶。
【第四章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聚落的形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可從形態上反映出來:平原地區,地形比較完整、開闊、平坦,聚落呈圓形或不規則的多邊形,規模較大;山區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國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數位於平原上。平原地區的區位優勢: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且有利於交通聯系和節省建築投資。也有的平原不適宜城市的發展。2、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公路選線避開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區的交通線網密度較大(造價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區的密度較小(造價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氣候變暖對農業生產有利方面:高緯度地區升溫幅度最大,作物生長期延長,產量增加;對農業生產不有利方面:中緯度半濕潤半乾旱區,若降水量不變,增溫將加速陸地蒸發,使土壤中水分減少,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對工業生產也有一定的影響,溫度升高將減少高緯度地區供暖的能源消耗,明顯增加低緯度地區製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資源的定義:人類直接從自然界獲得,並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它包括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舉例:能源利用對生產力的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柴草為主要能源——社會生產力水平很低,△18世紀,煤炭為主要能源——社會生產力大幅提高,△20世紀50年代以後,石油為主要能源——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5、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台風、暴雨、寒潮、沙塵暴、暴風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們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必修2 人文地理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長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 2、人口增長模式 3、世界人口增長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 二、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2、人口遷移的意義(1)利: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②加強文化交流 ③減輕遷出地的人口壓力 ④為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
(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
三、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
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
四、地域文化與人口
第二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
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
★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
★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
二、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 地形 2、 氣候 3、 河流。
(二)社會經濟方面
1、農業基礎
2、交通條件: 3、政治,軍事防衛、宗教、科技、旅遊等也能促進城市的形成和壯大。
三、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
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污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范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五、地域文化與城市發展

第三章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第四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一、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
1、崇拜自然——采獵文明——人與自然是恐懼與依賴的關系;
2、改造自然——農業文明——人對自然的依附性大大減弱,對抗性增強;
3、征服自然——工業文明——人地關系全面呈現不協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謀求人地協調——當今社會——人口、資源、環境和諧發展
二、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1、環境問題——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題
★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①可再生資源:關鍵在於「合理開發」——控制開發強度,保護和促進更新
②非可再生資源:關鍵在於「合理利用」——節約和綜合利用,尋找新的代替品
2、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人口壓力、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
(1)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消耗資源的速度超過其再生速度;
(2)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
★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比發達國家嚴重,原因是:①環境承受著發展和人口的雙重壓力;②經濟技術水平低,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環境保護;③發達國家將污染嚴重的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三)主要環境問題——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1、環境污染:
(1)大氣污染:全球氣候變暖、酸雨、臭氧層破壞——污染源:工業生產、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2)水污染:工業廢水;農業污水(來自農葯、化肥);生活污水(各種洗滌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體廢棄物污染:工業垃圾、農業垃圾、建築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氣、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響衛生傳播疾病
★處理:分類回收、綜合利用;填埋;堆肥(發酵、高溫殺菌);焚燒(發電)等
2、生態破壞:破壞生態平衡——生物物種減少、森林和草原破壞、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種銳減
①現狀: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的程度越來越快 ★生物的作用:①經濟方面—為人類提供食物、木材、工業原料等。
②生態方面—促進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構成生命支持系統。
②原因:亂砍濫伐、過度捕獵、環境污染③危害:生物多樣性破壞,食物鏈斷裂,使生態平衡失調。
(2)森林資源破壞——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
森林面積減少的原因:砍伐、開荒、開礦、薪柴採集、放牧和空氣污染
(3)濕地減少——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
①濕地的作用:經濟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運、養殖、旅遊、灌溉等
生態作用——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蓄洪防旱、調節氣候
(濕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機物,不參與大氣CO2的循環,成為炭庫,可緩解「溫室效應」)
②濕地減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導致泥沙沉積;引水灌溉導致入湖(沼澤)水量減少;圍湖(海)造田,使湖泊、灘塗面積縮小;水體富營養化,使濕地功能減弱甚至喪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現:耕地、林地、草地、濕地縮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鹽漬化。
②主要分布地區:乾旱、半乾旱、半濕潤地區
③西北沙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氣候乾旱,植被稀疏,土壤疏鬆;多風(暴雨、鼠害等)
★人為原因:人口激增導致過度農墾、過度樵採、過度放牧、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防治的主要措施:
Ⅰ.控制人口數量:有利於緩解人地矛盾,建立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生態系統
Ⅱ.生態恢復和建設: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風固沙
◇綠洲地區:封沙育草(外圍);植樹造林(前沿);建立農田防護林網(內部)。
◇在缺乏水源的地區:利用柴草等材料,在流沙地區設置沙障,固阻流沙。
★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合理配置農林牧業:植樹種草,合理放牧,退耕還林還草
★多途徑解決能源問題:如開發新能源,營造薪炭林、興建沼氣池、推廣省柴灶等。
Ⅲ.合理利用水資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術,推廣節水農業;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資源,既考慮上、中游的開發,又考慮下游的生態保護。
(5)土壤次生鹽漬化
①分布:華北平原、東北平原以及綠洲上。
②次生鹽漬化的成因:人為方面:耕作技術落後,不合理灌溉自然方面:氣候乾旱,蒸發旺盛,鹽分易在地表聚集
三、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4)清潔生產:評估產品對環境影響的傳統方法只把焦點放在末端處理上。清潔生產則從原料開采——生產——消費——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
地形地勢
區域分異主導因素

隨緯度位置變化的氣溫是該區內部自然區域變化的主導因素。

距離海洋遠近而變化的干濕狀況,是該地區內部自然地域變化的主導因素。

隨海拔高度而變化的垂直地帶性是決定該地區內部自然地域變化的主導因素。

一、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1. 背景:自然資源的區域分布是不均勻的,存在明顯的資源富集區和資源貧乏區。另一方面,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區域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該區域所賦存的自然資源往往不匹配,因此,為了適應區域發展與自然資源供給的平衡,就必須進行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結論:資源的區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導致資源跨區域調配的根本原因。
2.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設方面的相關問題,如各種工程方案的優、缺點比較,結合區域地理考查相關內容,影響工程建設的區位因素等。這一部分內容一般不屬課標要求考查的重點。
3.影響:這一部分內容是課標要求的核心問題,側重考查學生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的能力。總體來說,資源跨區域調配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是縮小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要結合不同的資源類型、區域特徵,從社會、經濟、環境等各個方面來分析對資源輸出地和資源輸入地產生的積極和不利影響。

3. 高中地理的知識點總結

高考地理復習大綱
一、影響日照時間長短的因素:
1、晝長;2、地勢(地勢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時間長);天氣狀況。
二、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即影響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的因素)1、太陽高度(即緯度);2、天氣狀況;3、地勢;4、空氣密度。
如為什麼青藏高原太陽輻射最強?①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較大;②晴天多;③地勢高;④空氣稀薄,大氣潔凈。
三、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
1、緯度;2、地形、地勢;3、下墊面性質(海陸位置、植被狀況);4、天氣狀況。
四、影響氣溫年較差的因素及變化規律:
1、緯度:低緯小,高緯大;2、下墊面性質:海洋小於陸地,沿海小於內陸,有植被的小於裸地;3、天氣狀況:雲雨多的地方小於雲雨少的地方。
五、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則是調洪,做法是修水庫、植樹造林;中游:治理原則是分洪、蓄洪,作法是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則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
六、河流洪澇災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水系特徵、水文特徵、氣候特徵);人為原因(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植被破壞,圍湖造田)。
例如,長江洪災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徵:
①流域廣,支流多;②中上游植被破壞嚴重,含沙量增大;③中下游多為平原,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水流不暢。
2、水文特徵:流經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幹流汛期長,水量大。
3、氣候特徵;有些年份,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濫。
二人為原因:1、過度砍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造成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積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從而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能力下降。
七、分析河流水能豐富的原因:
主要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於階梯過渡地帶,河流落差大);二是徑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積的大小、蒸發量的大小)。
一凌汛的形成條件:
凌汛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冰期;二是流向高緯。在我國凌汛最嚴重的是黃河,主要發生在上遊河段和下遊河段(即山東河段)。
二潛水等水位線的應用:
判斷潛水的流向:垂直於潛水等水位線從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即為潛水流向。
潛水面的坡度(潛水水力坡度):確定潛水流向之後,在流向上任取兩點的水位高差,除以兩點間的距離,即為潛水面的坡度。
潛水埋藏深度:等水位線與地形等高線相交點,二者高程差即為潛水埋藏深度。若所求地點的位置不在等水位線與地形等高線交點處,則可用內插法求出該點地面與潛水面的高程,潛水的埋藏深度即可求得。
潛水與地表水的相互關系:根據潛水流向來判定。
利用等水點陣圖合理地布設取水井和排水溝,一般應沿等水位線布設水井和排水溝。
三解決缺水問題的措施:
主要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入手:保護有限的水資源,防止水污染;開發水資源,提高供水能力;加強用水管理,增強節水意識,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長;控制人口增長。
八、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存在冰雪下線的海拔高度)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響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即迎風坡降水量大),因此喜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線低。
註:可根據該特點來判斷迎風坡或背風坡。
九、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一是山地所處的緯度(緯度越高帶譜越簡單);二是山地的海拔(海拔越高,帶譜可能越復雜)。
另外,影響同一帶譜的海拔高度主要取決於熱量(即陽坡和陰坡)
十、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
自然因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地球自轉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地形平坦開闊);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十一、開鑿隧道問題:
開鑿隧道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滲漏問題;二是塌方問題。因此,開鑿隧道要選擇在背斜處,因為背斜岩層向上拱起,地下水向兩側滲流,不容易發生滲漏問題;並且,背斜為穹形構造,不易塌方。
十二、水庫壩址的區位選擇:
主要考慮以下3個方面:1、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因為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2、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盡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誘發水庫地震;3、考慮佔地搬遷狀況,盡量少淹良田和村鎮。
十三、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條件土地(地形、土壤)+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水源(指灌溉水源)註:自然因素的改造:通過培育良種、改良耕作制度等技術改革,擴大某種農作物的區位范圍;另外,人們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不適宜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進行改造,使之適宜發展農業。
二社會經濟因素:
1、市場:市場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市場區位及需求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
2、交通運輸: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即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減小。在最適宜的地方形成區域專業化生產,從而形成區域性或世界性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阿根廷5國成為世界主要商品糧生產國;荷蘭、丹麥、紐西蘭等成為世界主要的乳畜產品供應國;拉丁美洲、非洲以及東南亞和南亞成為世界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
3、政策4、勞動力5、科技6、工業基礎

4.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復習知識點
第一章:行星地球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時間上的無始無終,空間上的無邊無際。
2.天體:
●概念:物質存在的形式,包括星雲、行星、流星體、彗星以及一些星際物質(如氣體、塵埃)。
●天體系統:各天體相互吸引、繞轉才形成天體系統。
●天體系統的層次:
3.太陽系及其成員:
●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它們的公轉運動共同特點: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又可以分為三類:
類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巨行星:木、土星
遠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
●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記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燒,用小行星帶隔開)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日地距離適中——適宜的溫度(2)質量體積適宜——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3)地球內部物質運動、——水
二、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提供能量:
●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太陽輻射是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來源:內部的核聚變。
●緯度差異熱量差異:緯度低,太陽輻射強,生物量多;反之。
2太陽活動:
●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分為:日冕(最外層)、色球、光球(太陽表面、最亮)。
●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太陽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標志,它是太陽活動最強烈的顯示。
●太陽風在日冕層;太陽風暴發生於太陽表面。
●太陽活動的三大影響:
(1)太陽電磁波擾動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
(2)帶電粒子流擾動地球電磁場產生磁暴
(3)帶電粒子流進入大氣層產生極光。
●降水量與太陽黑子有一定相關系:(P12)1、3圖是正相關,2圖是負相關。
三、地球運動:
1.地球的運動:自轉和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
2.地球自轉:
●繞轉中心:地軸(它的北端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地球真正的自轉周期:恆星日(23時56分4秒),360o
另一周期是:太陽日(24小時),360o59』
●自轉方向:
從北極上看地球自轉是逆時針,南極上看是順時針。
●角速度:除南北兩極點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為15o/h。
●線速度:赤道最大(1667m/s),向兩極逐漸減小,兩極線速度為0。
3.地球公轉:
●繞轉中心:太陽
●周期:
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太陽周期)
●公轉軌道:橢圓形
近日點(1月初,角速度和線速度最大),遠日點(7月初,角速度和線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點在遠日點附近,冬至日點在近日點附近。
●黃赤交角(23026』):黃道面+赤道面
4. 地球運動的意義:
●自轉:產生晝夜更替、地方時、地轉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
●公轉:季節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晝夜長短變化)、五帶的形成。
地球公轉和自轉產生:黃赤交角(23o26』)。
5. 地球運動的計算:
●晨昏線:與太陽光線垂直,其太陽高度為0。
晨線:由夜變為晝。
昏線:由晝變為夜。
●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15o,相鄰兩個時區相差1小時。
解題的三個方法:
(1)求時區:時區序號=已知經度/15o,余數<7.5則整數為時區序號;余數>7.5則整數+1為時區序號
(2)兩個時區之差:同區相減,異區相加
(3)「東加西減」:所求點在已知點以東用「+」,以西用「—」
●日界線:原則以180o經線作為日界線,不過有些曲折。
從東十二區進入西十二區減一天;從西十二區進入東十二區加一天。
●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圖:
●解晝夜長短的三個方法:
(1)求某地晝夜長短:過該點作緯線或緯線圈,白天占的部分多的就是晝長夜短,反之。
(2)某地晝長2 x,則日出為12:00—x,日落為:12:+x。
(3)春秋分日:晨昏線與經線重合,全球各地晝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注意:解題突破點:赤道終年晝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正午太陽高度:H=90―∣(φ±λ)∣ 說明:φ為所求地緯度,λ為太陽直射點緯度.當太陽直射點和所求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時用φ-λ;當太陽直射點和所求地分別在南,北半球時用φ+λ:
●太陽直射點所在經度的地方時為:12:00。
四、地球的圈層結構
1.研究手段:地震波
地震波又分為:縱波(P)和橫波(S)。
注意:縱波可以通過固體、液體、氣體。
橫波只能通過固體。
縱波波速比橫波快,所以一般在陸地上發生地震時先感覺到上下震動,然後才是左右震動;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動。
2.地球內部圈層
●從外到內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地核。
●地殼與地幔之間是莫霍界面,地幔與地核之間是古登堡界面
●軟流層:地震和岩漿的發源地。處在上地幔的上部,但不是頂部。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頂部和地殼。
3.地球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一、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1.大氣受熱
●能量來源:太陽輻射
●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大氣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保溫)
2. 熱力環流(最簡單的大氣運動):
●海陸熱力環流:
白天吹海風,晚上吹陸風。
因為白天陸地升溫比海洋快,陸地形成低壓,海洋是高壓;晚上陸地降溫比海洋快,陸地形成高壓,海洋是低壓。
3.大氣水平運動:
●水平氣壓梯度力:它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方向與等壓線垂直;由高壓指向低壓。
●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壓線。影響風速,摩擦力越大,風速越小;還會影響風向與等壓線的夾角。
●風向:高壓低壓
●風力(風速):等壓線密(氣壓梯度大),風力(速)大
二、氣壓帶和風帶
1.形成:
●單圈環流:理想環流圈
●三圈環流:低緯、中緯、高緯環流。形成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
注意:記住名稱、位置以及風帶的風向。氣壓帶和風帶關於赤道對稱。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北半球夏季的時候,氣壓帶和風帶向北移動
2.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冬季大陸降溫快,形成高壓,把副極地低氣壓帶切斷;夏季大陸升溫快,形成低壓,把副熱帶高氣壓帶切斷。(冷高壓,熱低壓)
●氣壓中心(北半球):
亞洲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冬季
亞洲高壓
(蒙古—西伯利亞高壓)
阿留申低壓
冰島低壓
夏季
亞洲低壓
(印度低壓)
夏威夷高壓
亞速爾高壓
●季風:
夏季:我國盛行東南季風(來自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南亞是西南季風(南半球東南信風夏季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漸偏成西南風)。
冬季:我國盛行西北季風,南亞是東北季風。
3.氣候類型:
●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要把降水和氣溫描述清楚。
●(1)在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之下: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2)在兩種氣壓帶或風帶交替控制之下: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比較重要的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主要分布於亞馬孫平原、馬來群島、剛果盆地。
(2)溫帶海洋氣候:一般溫度高於0o,降水不多也不少;分布在南北緯40°~60°之間的溫帶大陸西岸;以西歐最典型,其餘分布在北美洲西北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亞東南端及紐西蘭等地。
(3)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濕潤的氣候類型。分布於南、北緯30~40°間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地區最為典型,其餘分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澳大利亞南部沿海地區和非洲南部的開普敦地區。
(4)我國的氣候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南方)、溫帶季風氣候(北方)、溫帶大陸性氣候(西北)
高原氣候(青藏高原)
三、常見天氣系統
1.鋒面天氣:
●鋒面:冷氣團和暖氣團的交匯面。
冷氣團在鋒面的下方。
●鋒:鋒面和鋒線。
●類型:
(1)暖鋒:暖氣團向冷氣團移動,降水在鋒前。
(2)冷鋒:冷氣團向暖氣團移動,降水在鋒後。
(3)准靜止鋒:暖、冷氣團勢力相當形成的。
初夏,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准靜止鋒形成梅雨天氣。
2.高壓低壓天氣:
●高壓脊:從高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
低壓槽:從低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
●氣旋:中心氣壓低,四周氣壓高;在北半球是逆時針輻合,
在南半球是順時針輻合;垂直方向氣流上升。(多陰雨天氣)
●反氣旋:中心氣壓高,四周氣壓低;在北半球是順時針輻散,
在南半球是逆時針輻散;垂直方向氣流下沉。(多晴朗天氣)
●判斷方法:
北半球用右手定則,南半球是左手定則,大拇指方向與垂直方向氣流方向相同。
●(1)台風是氣旋的一種特殊形式。
(2)影響我國的氣旋主要是:溫帶氣旋和熱帶氣旋。常年受溫帶氣旋影響,熱帶氣旋主要在夏季。
(3)影響我國的氣旋主要是:夏季是來自熱帶海洋的太平洋暖性反氣旋,如長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氣;冬季受來自溫帶大陸的蒙古冷性反氣旋影響。
四、全球氣候變化:
1.表現:
●事實:近百年,全球氣候特點:氣溫升高。自1860年以來,氣溫升高0.6oC。
●原因:人口增加、森林減少、礦物燃料燃燒等
2.氣溫升高的可能影響:
(1)海平面上升 (2)影響農業生產 (3)影響水循環。
3.措施: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節能技術、植樹造林等等。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環:
1.水體:
●存在形態:固態、液態、氣態
●水體類型: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
●(1)海水是主體 (2)冰川是最豐富的淡水資源。但利用不多
●人類主要利用的水體:陸地水中的淡水
●河流與湖泊的補給關系:如果湖泊水位高於河流,則湖泊補給給河流。反之。
2.水循環:
●三大水循環類型:海陸間的循環、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
其中海陸間的循環是最重要最完整的。其循環過程:
●水循環的意義:
(1)促進各種水體更新,維持全球水平衡
(2)調節各圈層之間的熱量傳輸
(3)改造地表形態
(4)促進地球表層化學元素的遷移
二、大規模的海水運動
1.洋流
●形成:盛行風是主要動力
●類型:
(1)按成因:風海流(主要)、密度流、補償流
(2)按性質:暖流和寒流
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的洋流;一般也是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
寒流剛好相反。
●分布規律:
(1)冬季洋流的分布:圖3.25;北半球中低緯度是順時針的大洋環流,中高緯度是逆時針的大洋環流;南半球中低緯度是逆時針。
(2)西風漂流:在南半球高緯度海區,是最大的洋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風,所以是順時針的大洋環流;冬季盛行東北風,是逆時針的大洋環流。
(3)北大西洋暖流:最大的暖流。使北極圈內出現不凍港。
●洋流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促進高低緯度間熱量的輸送和交換,平衡全球熱量。
暖流具有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溫減濕的作用。
(2)對海洋生物資源和漁場分布的影響:如,四大漁場的形成
寒暖流交匯形成:紐芬蘭、北海道以及北海漁場。
受離岸風影響:秘魯漁場。
(3)對海洋航行的影響
(4)對海洋污染物的影響
●厄爾尼諾現象:來自秘魯附近的海區,是赤道暖流向南流動,引起秘魯沿岸水溫升高。
引起秘魯、厄瓜多形成洪澇災害;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旱災。
其大氣環流圖:
三、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1.水量的豐歉:以多年平均徑流量衡量。
徑流量=降水量—蒸發量。
2.水資源的分布:
●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亞洲。
水資源最少的大洲:大洋州。
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巴西。
我國位於第六位。
●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北多南少,東多西少,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3.水資源與人類社會:影響經濟活動、水資源利用歷史的發展
4.合理利用水資源:
●水資源危機
●用水措施:開源、節流
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
一、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1.地質作用包括: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內力作用是主導
2.內力作用:
●能量來源:地球內部熱能
●表現形式: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
其中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方式。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地、盆地
●地殼運動:
(1)水平運動:擠壓形成褶皺山脈,拉伸形成斷裂帶。
(2)垂直運動: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勢和海陸變遷。
其中以水平運動為主。
3.外力作用:
●能量來源:地球外部的太陽能
●表現形式:
(1)風化作用(風化產物留在原地)
(2)侵蝕作用(產物離開原地,在原地形成侵蝕地貌。如冰斗、角峰、風蝕柱)
(3)搬運作用
(4)堆積作用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使地表趨於平坦
4.岩石圈的物質循環:
二、山嶽的形成
1.褶皺山:
●褶皺:岩層由於地殼運動的強大擠壓作用發生變形產生一系列的彎曲就是褶皺。其基本單位是褶曲。
●褶曲
(1)背斜:岩層向上,中心岩層較老兩翼較新。可修隧道,也是石油和天然氣的儲存地。
(2)向斜:岩層向下,中心岩層較新兩翼較老。可修水庫。
注意:有時背斜頂部因受張力被侵蝕成谷地;向斜因槽部堅實抗侵蝕而成向斜山嶺。
2.斷塊山:
●斷層:斷裂面兩側的岩體沿斷面發生明顯的位移
●成因:
(1)岩體上升形成山嶺或高地:如華山、廬山、泰山。
(2)岩體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火山:
構造:由火山錐和火山口組成。
在火山口積水容易形成湖,如我國長白山天池(也叫白頭山天池)。
4.山嶽對交通的影響:
●影響交通運輸方式:在山嶽地區一般先修公路再修鐵路,主要考慮到對地形的要求和成本的問題。
●影響線路的分:布山嶽地區的交通線路主要分布在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
三、河流地貌
1.河流侵蝕地貌:
●侵蝕作用:由溯源侵蝕、下蝕、側蝕組成。
●侵蝕地貌:河谷。
河谷初期,橫剖面呈「V」字形,成熟期後成槽形。
●河流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在凹岸可建碼頭,凸岸可淘金。
2.河流堆積地貌:
沖積平原是典型的地貌類型,由洪積—沖積平原(山前)、河漫灘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組成。
3.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地形
聚落分布
聚落形狀
高原
河谷兩岸的河漫灘平原
明顯的條帶狀
山區
山前的洪積扇、沖積扇、漫灘平原
明顯的條帶狀
平原
沿河聚落帶、沿海聚落帶
帶狀、團狀
第五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一、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理要素: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
●地理環境交換途徑:水循環、生物循環、岩石圈物質循環
●生物循環示意圖: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概念:自然地理環境的各組成要素(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動物)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統一整體的特性。
●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1)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2)自然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二、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自然帶:
●形成要素: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構成要素:熱量、水分、土壤和植被
●分布特點:有一定的寬度,呈帶狀分布
●主要自然帶:
(1)低緯度:熱帶雨林帶、熱帶季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
(2)中緯度: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林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
(3)高緯度:亞寒帶針葉林帶、寒帶苔原帶、極地冰原帶
2.地域分異規律:
●地帶性分異規律:
(1)由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緯度地帶性(以熱量為基礎)
自然帶在東西方向延伸,在南北方向更替。
(2)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經度地帶性(以水分為基礎)
(3)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律:垂直地帶性
山地所在緯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帶數目越多,垂直帶普越完整。
●非地帶性分異規律:受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響等

5.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txt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考點搜索
〖中國的地形〗
地形的總體特徵。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中國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
〖中國的氣候〗
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季風區和非季風區。氣候的主要特徵。主要氣象災害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中國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區和內流區。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徵。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長江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黃河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組成和水文特徵。紅水河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
京杭運河概況。
知識要點
第一節 中國的地形
在學習中國主要地形時,應結合中國空白政區圖,先將山脈畫到圖上,並寫上名稱,然後再填寫出其兩側相應的地形區名稱。
⒈ 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
階梯 界線 主要地形 海拔
一 昆、祁、橫 高原、盆地 4000米以上
二 ↓ 三大高原、三大盆地 1000-2000米
三 雪、巫、太、大 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500米以下
第三級階梯向東,是我國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屬於我國的近海大陸架,它包括渤海、黃海的全部,東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海洋生物資源和化學資源等。
⒉ 地勢意義:――水汽輸入、水運溝通、水能豐富(即「三水」)
地勢決定河流流向,有利於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東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同時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但不利航運。
[補充]位於我國一級階梯和二級階梯交界線上的水電站主要有:黃河的龍羊峽、劉家峽、李家峽等,長江及其支流上的龔嘴、二灘等;位於我國二、三級階梯上的水電站有:黃河的小浪底等,長江上的三峽、葛洲壩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橋、龍灘、岩灘等。
⒊ 地形特點:――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五種基本類型都有,但以山地33%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區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嶇高原部分佔三分之二。
意義:
①有利影響:地形多種多樣,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平原具有發展種植業的優勢,高原具有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山區在發展林業、副業、旅遊業和采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我國山區面積廣大,森林、礦產、水力、旅遊資源豐富,所以在山區應大力發展林業,采礦業及旅遊業。)
②不利影響:山區多,平原少,也給大規模商品化生產、生產管理帶來了困難;同時,山區由於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濟文化常常相對落後,並造成耕地資源不足。
總結:不同的地形區有不同的自然條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濕潤半濕潤的平原適宜發展耕作業;山區適宜發展林業、畜牧業和旅遊業;乾旱、半乾旱的平原、高原則適宜發展畜牧業;乾旱、半乾旱區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綠洲區、平原區才可發展種植業。
⒋ 主要山脈:(落實到地圖上)
⑴東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間-列是長白山-武夷山;最東列是台灣山脈,其主峰玉山是我國東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東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陰山;中間-列是昆侖山-秦嶺;最南列是南嶺。
[注意]秦嶺是劃分我國南方與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線。秦嶺南北的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差異。
⑶西北-東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等。多在我國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為世界最高山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交界處。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賀蘭山、橫斷山脈等。
[注意]橫斷山脈是由許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它們由北向南地勢逐漸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間,極大地阻礙了東西交通。
⑹山脈構成地形骨架(用簡單示意圖表示)
山脈名稱 兩側地形區名稱
西側 東側
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 東北高原
太行山 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 雲貴高原 江南丘陵
橫斷山脈 青藏高原 雲貴高原
賀蘭山 內蒙古高原 黃土高原
南側 北側
天山 塔里木盆地 准噶爾盆地
昆侖山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陰山 黃土高原 內蒙古高原
秦嶺 漢中谷地 黃土高原
南嶺 兩廣丘陵 江南丘陵
祁連山 柴達木盆地 河西走廊
⒌ 主要地形:
(1)四大高原:(落實到地圖上)
名稱 位置和省、區范圍 海拔 主要特徵
青藏高原 位於西南部,介於昆侖山與喜馬拉雅山之間;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 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世界最高大高原,高寒、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內蒙古高原 位於北部,大興安嶺以西,向西延伸到祁連山麓;內蒙古大部、冀甘寧一部分 1000米左右 我國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風力作用強烈,西部風蝕地貌典型
黃土高原 西起祁連山東端,東到太行山麓,北鄰內蒙古高原,以長城為界,南到秦嶺;山西省全部、陝甘寧一部分 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分布區 世界黃土分布最廣,流水侵蝕作用強烈,千溝萬壑。
雲貴高原 雲南省東部、貴州省大部分 1000-2000米 地勢西高東低,石灰岩廣布,流水溶蝕作用強烈,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嶇不平,有許多「壩子」
[補充]黃土高原的黃土是地質時期強勁的偏北風從北方乾旱地區吹來的,是風力沉積作用的產物。黃土層土質疏鬆,加上地面植被破壞,長期以來,地表受雨水沖刷,水土流失嚴重,形成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狀態。黃土高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水旱災害頻繁,農業落後,許多地方人民生活貧困。但這里又是我國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的地區,煤、鐵、有色金屬等儲量豐富。這里的人民利用黃土的直立性和氣候較為乾旱的特點,開鑿窯洞。窯洞冬暖夏涼,是很好的居住場所。
雲貴高原上廣泛分布的石灰岩長期受流水的溶解侵蝕,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等奇異的喀斯特地形,雲南的路南石林、廣西桂林山水等都是著名的喀斯特景觀旅遊區。但是雲貴高原峰嶺眾多,地面崎嶇,土壤瘠簿,不利於農耕。只有一些小的山間盆地,被當地人稱為「壩子」,比較平坦,是當地主要的耕作業區。地面有漏斗,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地質條件復雜,地表水易滲漏,並給修建水庫,工程建設增加了很大難度。
(2)四大盆地
名稱 位置與范圍 海拔 主要特徵
塔里木盆地 昆侖山與天山之間;新疆境內 1000米 我國面積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動沙丘區)和最大內流河,封閉嚴密、乾燥
准噶爾盆地 阿爾泰山、天山之間;新疆境內 500米 面積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對濕潤,沙漠、戈壁面積較小,北部有一條外流河,多為固定沙丘
柴達木盆地 昆侖山、祁連山之間;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 3000米左右,我國地勢最高的內陸高原盆地 我國地勢最高盆地,大部分為沙漠、戈壁,東南部多鹽湖和沼澤地,有「聚寶盆」之稱,石油、有色金屬礦、鹽礦資源豐富。
四川盆地 東是巫山,西是橫斷山,北是大巴山,南是雲貴高原;四川和重慶境內 500米以下 也稱「紫色盆地」,最濕潤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積較大的成都平原
[補充]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邊緣的高山山麓地帶,許多地方受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潤,形成一連串小塊綠洲,是新疆主要的農牧業區。其中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綠洲,處在古代「絲綢之路」上,是溝通亞歐大陸的一段「綠色通道」。
四川盆地在地質史上是一個大湖盆,後來由於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峽。
成都平原,是岷江的沖積扇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產富饒,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3)三大平原
名稱 范圍 主要特徵
東北平原 大小興安嶺、長白山之間,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 我國面積最大、地勢最高(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勢坦盪,黑土深廣,多沼澤低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國商品糧率較高的商品糧基地。
華北平原 北是燕山,南到准河,西起太行山,東至渤海。 我國最完整的平原,由黃淮海沖積而成。地勢低平(多在50米以下),旱澇、鹽鹼、風沙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
長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以東到海濱,沿江分布呈狹長形 我國最低平的平原(多在50米以下,下游長江三角洲則海拔在10米以下),河湖密布,為著名水鄉
(4)三大丘陵
位置 風景旅遊區
遼東丘陵 遼東半島上 千山
山東丘陵 山東半島上 泰山
東南丘陵 我國東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閩丘陵、兩廣丘陵等,面積最大 黃山、廬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注意]利用:①緩坡開辟梯田果園或栽培經濟林木;②發展旅遊業;③發展林業、畜牧業
(5)地震、火山、泥石流
名稱 分布
地震 1、東南部的台灣和福建沿海2、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3、西部青藏高原和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4、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火山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南部、東北山區、台灣、海南島等地
泥石流 多產生在西部青藏高原邊緣山區,東部低山丘陵與平原交替處

第二節 中國的氣候
1、 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原因
季節 分布特點 形成原因
冬季1月 南暖北寒、南北溫差大。漠河是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0℃等溫線大致經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東至秦嶺-淮河一線 ① 我國跨緯度大,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我國緯度越高,白晝越短,正午太陽高度越低,因而北方獲得熱量大大小於南方,氣溫低得多;
② 北方靠近冬季風源地,深受冬季風影響,更加劇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風受山嶺的重重阻擋,勢力和頻度都大為減弱,使南北溫差增大(可與北美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進行對比)
夏季7月 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興安嶺以外,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溫差小。吐魯番盆地是我國夏季最熱的地方 ① 太陽直射北半球,雖然我國南方正午太陽高度仍大於北方,但北方的白晝卻比南方長。太陽照射時間和獲得太陽光熱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 受夏季風影響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氣溫回升快,南方雨季長陰雨天多,日照時間短。
青藏高原等山地氣溫低,原因:地勢高
吐魯番盆地夏季最熱,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熱,且外邊氣流越過山地下沉時,增溫作用強,形成焚風;②沙漠廣布,吸熱快;③空氣乾燥天空少雲,太陽輻射強
2、 溫度帶劃分及其分布
我國根據≥10℃積溫自北向南劃分五個溫度帶,即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同時另有一個獨特的青藏高原氣候區。
溫度帶 范圍 ≧1000℃積溫 作物熟制
熱帶 瓊全部和台南部、粵南部(雷州半島)、滇南部(西雙版納) >8000℃ 一年三熟,我國熱帶作物和熱帶經濟林的重要產區
亞熱帶 秦淮一線以南的大部分地區,青藏高原以東 4500-8000℃ 一年兩熟到三熟。稻麥兩熟或雙季稻。雙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麥。我國水稻、油菜及亞熱帶水果、經濟林的重要產區。
暖溫帶 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即魯全部和陝、晉、冀大部分和南疆 3400-4500℃ 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我國冬小表、玉米、穀子及溫帶水果(蘋果、梨、葡萄等)的主產區。
中溫帶 吉全部和黑、遼、內蒙古大部,北疆 1600-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麥、大豆、甜菜、玉米、穀子、高粱
寒溫帶 黑、內蒙古的最北部 <1600℃ 一年一熟。生長期較短的早熟作物為主:春小麥、大麥、馬鈴薯等
高原氣候區 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西部 <2000℃ 一年一熟。青稞等
3、降水分布和時間分配規律及原因
基本特點(規律) 原因 影響
名稱 內容
空間分布規律 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漸少 影響我國降水的主要來源是夏季風。我國東部廣大地區受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大,降水多;西北內陸地區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降水稀少 東南部濕潤,愈向西北部內陸越乾燥
時間變化 季節變化 降水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節 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影響,降水豐沛;冬季受來自大陸的乾燥空氣的影響,降水少 使我國旱澇災害頻繁,夏季風強或來的早,北澇南旱;夏季風弱或來的晚,南澇北旱
年際變化 各地降水年際變化大,南方較小,北方較大,西北乾旱地區最大 夏季風進退的規律反常所造成的
降水的南北差異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長 由夏季風形成鋒面雨帶進退規律決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澇;江淮地區的梅雨和伏旱
[注意]關於降水分布,有三條界線比較重要:a.800mm年等降水量線,它大致經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然後折向東,沿秦嶺——淮河一線,此線以東、以南地區年降水量大於800mm,為溫潤區。是我國主要的水田作業區,農業以水稻生產為主;此線以北為半濕潤區,以旱作農業為主;b:400mm年降水量線,此線大致沿大興安嶺—長城一線到蘭州,向西南,經青藏高原到岡底斯山一線。此線是我國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的大致分界線,也是我國農耕區與畜牧業區的分界線;c:2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經內蒙古中部——賀蘭山——祁連山經青藏高原一線。此線大致是我國半乾旱區和乾旱區的分界線。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區,多為荒漠地區,除有灌溉水源的綠洲以外,自然環境惡劣,人煙稀少,十分荒涼。
4、我國雨帶的推移規律及影響
⑴鋒面雨帶的形成:當夏季風的暖濕氣流登陸北上時,與從北方南下的冬季風的冷干氣流相遇,較輕的暖濕氣流被抬升到冷空氣之上。暖濕氣流在上升過程中,氣溫不斷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鋒面雨,從而在我國東部地區冷暖氣流交匯的地帶出現一條降水較多的鋒面雨帶。
⑵鋒面雨帶的移動:五月,雨帶徘徊在南嶺一帶;六月,雨帶移到長江流域以後,在江淮之間擺動一個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帶開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達華北、東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兩廣地區還受西南季風影響)

注圖中陰影與非陰影的分界線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

[注意]除了夏季風進退及由此而形成的鋒面雨以外,地形和台風也是影響我國降水的因素。例如: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燒寮,就位於正對東南季風的山谷迎風坡地帶;我國降水量最少的吐魯番——托克遜,則位於深居內陸的盆地中,地形閉塞,降水極少。另外,夏秋季節,影響我國東南沿海的台風,也往往帶來大量降水。
5、干濕地區劃分及分布
我國根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自東南向西北分布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和乾旱地區。
干濕地區 干濕狀況 主要分布地區 氣候和植被
濕潤區 >800mm
降水量>蒸發量 東南大部、東北的東北部 氣候濕潤,森林
半濕潤區 400-800mm
降水量>蒸發量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東南部 氣候較濕潤,草原和森林
半乾旱區 200-400mm
降水量<蒸發量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 氣候較乾燥,主要為草原
乾旱區 <200mm
降水量<蒸發量 新疆、內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 氣候乾旱,主要為荒漠
6、 氣候特徵及評價
特徵 內容 成因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有利影響 不利影響
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①大多數地方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熱多雨,②與同緯度其他地區比,冬溫偏低,夏溫偏高,氣溫年較差大;③氣溫年較差和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都較大 我國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風影響,寒冷乾燥;夏季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暖熱多雨 夏季暖熱多雨,對農作物等生長十分有利 冬季寒冷乾燥,對農作物等生長不利;降水過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澇現象嚴重;降水的年際變化大,水旱災害多;寒潮帶來嚴寒,大風、霜凍等惡劣天氣,台風造成水災、風災。
雨熱同期 夏季,我國除高原、高山外,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配合好。 夏季,我國各地得到的太陽光熱多,且受夏季風影響,帶來充沛的降水 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使廣大北方地區都能種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溫作物
氣候復雜多樣 我國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 我國地域廣闊,南北緯度差異大,東西距海遠近不同,地形復雜多樣 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高原、乾旱氣候區不利於農業發展
7、影響我國的氣象和氣候災害
災害 多發地區 多發季節 成因 特點 防治措施
梅雨 江淮地區 春末夏初 江淮地區冷暖氣團勢均力敵 陰雨連綿——降水多;出現「空梅」天氣——乾旱 降水多時——排水;出現「空梅」天氣——引水灌溉
伏旱 長江中下游地區 7月 梅雨過後,在單一的副熱帶高壓控制下 天氣酷熱少雨,抗旱任務艱巨 組織抗旱,若有台風雨形成可能緩解旱情
台風 東南沿海 夏秋 熱帶海洋上形成的強烈的熱帶氣旋 狂風暴雨 及時預報,做好台風過境的准備,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營造沿海防護林,提高公眾的災害意識
春旱 華北 3-5月 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夏季風沒有到達(或受單一冷氣流影響),降水少,又值農作物播種、生長季節,蓄水量大 空氣乾燥,土壤缺水,河湖水位下降 引水灌溉
夏澇 華北、南方地區 6-8月 春季風來得遲,影響時間長,降水強度大 洪澇災害 低窪地排水,疏浚河流,增加入海口
倒春寒 東部季風區 3-5月 極地大陸氣團勢力強盛 春季出現強低溫和雨雪天氣 地膜覆蓋等
寒潮 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廣大地區 冬半年,以春秋兩季最嚴重 強冷空氣迅速入侵 大風、雨雪、凍害時間長,范圍廣 加強警報,做好防寒准備
風沙天氣 三北地區 春秋兩季,以春季最嚴重 西北季風吹揚,乾旱地區的沙塵向東南方向擴散 風大,大氣含沙量大,能見度低,影響范圍廣,一般與寒潮路徑相同 營造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
暴雨洪澇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區以外的廣大地區 夏秋 形成降水的天氣系統持續時間長,如鋒面、氣旋、熱帶氣旋等 降水強度大,時間短,形成洪澇,我國南方(和東部)地區多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修築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區,加強洪泛區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預報預警系統,擬定居民應急撤離計劃和對策,實現防洪保險等
乾旱 華北、西北 冬春 長期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 空氣乾燥,土壤缺水,使突出的世界性問題,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 因地制宜,合理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在乾旱多發地區選擇優良作物品種,開展農業水利設施建設,營造防護林,改進耕作制度

第三節 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1、 河流的基本特點
基本特點 內容
河流眾多 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1500多條
水量豐富 河流年徑流量達27000億立方米,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
水能蘊藏量極大 水力資源蘊藏量達6.8億千瓦,居世界首位
2、 內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徵。(延伸內流湖)
流域區域 分界線 佔全國總面積 主要大河
外流區域 北段大致沿著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沿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與季風區非季風區的界線大體相近) 2/3 流入太平洋: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海河、遼河、瀾滄江(境外稱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在印度境內稱布拉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內流區域 1/3 流入沙漠或內陸湖泊:塔里木河
[注意]河流水文特徵分析:①水位(決定於河流補給類型,以雨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特點決定),②流量(以雨水補給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積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決定於流域內地面植被狀況),④結冰期有無或長短(最冷月月均溫),⑤水能蘊藏量(由流域內的地形、氣候特徵決定)
(1)不同地區外流河的水文特徵和成因:
地區 東北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河流 黑龍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遼河、海河、黃河 長江、珠江
水量 特徵 豐富 較小 豐富
成因 流經森林茂密、氣候濕潤的地區 流經半濕潤和半乾旱地區 流經降水豐富的濕潤地區
水位變化 特徵 較小 大 小
成因 河流補給多樣 河流補給主要是7、8月的降水 降水的季節長
汛期 特徵 汛期較短、季變較小 汛期較短、季變大 汛期長、季變小
成因 冬季積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風影響,形成夏汛 降水季節短 降水多,且季節長
含沙量 特徵 小 大 小
成因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小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經疏鬆土質的地區,水土流失嚴重 植被保護較好
結冰期 特徵 長 較短 無
成因 冬季長,氣溫低 冬季較短 冬季氣溫在0℃以上
(2)內流河的水文特徵和成因:
特徵 成因
主要分布在西北內陸 這里降水稀少,氣候乾燥,沙漠廣布,有大面積的無流區
水量較小 河水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其量較小
汛期短 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較多,水量豐富;冬季河流斷流,屬季節性河流,且有顯著日變化
內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發、下滲,加上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減少,河流消失。
塔里木河:7――9月為汛期
3、 長江概況
長江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幹流沿途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市,區)。注入東海,為我國最長、年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其中自源頭到湖北宜昌為上游,主要流經了我國地勢的第一、二級階梯,接納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為中游,長江中游流經平原區接納了鄱陽湖,洞庭湖,漢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荊江河段九曲回腸,易泛濫成災;江西湖口以下為下游,下游流經平原地區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於水量大,地勢低平,防洪任務艱巨,長江重要的支流有: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漢江、贛江等,其中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壩(三峽的上游幹流)、丹江口(漢江)、安康、二灘(雅礱江)、龔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強溪(沅江)、烏江渡(烏江)、在三峽的西陵峽中三斗坪正在建設世界最大的三峽水利工程樞紐工程。
(1)防洪與灌溉
水災嚴重河段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
水災原因 長江中下游洪水有三個主要來源:宜昌以上的干支流;南面洞庭湖、鄱陽湖水系;北面的漢江。有些年份,流域內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來自同一時期,河水猛漲,就會使長江幹流出現特大洪水,造成水災。同時,上中游植被近年來遭到破壞,泥沙淤塞嚴重,中許多大湖,圍湖造田,造成分洪能力減小
防洪工作 加固江防大堤,興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修建了許多水庫,並重點治理荊江河段,最近又制定了長江上中游造林和水土保持的宏偉規劃,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正在建設
灌溉事業的發展 目前,全流域的灌溉面積已佔耕地總面積的60%
(2)黃金水道
運輸價值 ①長江航線與鐵路運輸相比,具有運量大、投資省、成本低等優點;②長江流域資源豐富,沿江平原和長江三角洲是我國主要農業生產基地之一幹流上沿岸有眾多的工業城市;③幹流航線與多條南北鐵路和京杭運河相交,既溝通內地和沿海,又聯系了南北廣大地區
航線建設 ①一方面疏浚長江航道,對灘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腸」的荊江進行重點治理,加強沿江港口建設;②一方面吸取沿海開放地區經濟發展的經驗,擴大沿江的對外開放大力建設沿江經濟帶
4、黃河概況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上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9個省級政區(青、隴、川、寧、內蒙、陝、晉、豫、魯),注入渤海,長度與流域面積均居我國第二,但水量很小。內蒙古河口鎮以上為上游,黃河上游青海省境內,流經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緩,河水清澈;自青海龍羊峽、經甘肅劉家峽至寧夏青銅峽的峽谷段,水能資源豐富;在寧夏,內蒙古境內,黃河流經平緩的地形區,水流平緩,氣候乾旱,加上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減少;河口鎮至河南孟津為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接納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別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黃河泥沙來於此);孟津以下為下游,流經華北平原,由於長期人工築堤束水,黃河下遊河床高於兩岸地面數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黃河下游沿途水量漸少,支流很少,且易發洪澇災害。而由於中上游地區用於生產、生活的引水量過大,造成下遊河段在春末夏初季節幾乎每年發生斷流現象。
黃河主要的支流有:上遊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無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涇河、洛河)等。
(1)母親河的奉獻
沖積平原 黃河是形成華北平原的主要原因之一,使乾旱的寧夏、內蒙古境

6.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反映物質運動的地理規律和原理:(強化綜合思維能力)
①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徵;
②地球運動:自轉(方向、周期、速度)和公轉(方向、軌道、周期、速度、黃赤交角)特徵。
2.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和原理:(訓練空間思維、地圖能力、分析比較能力)
①太陽輻射隨緯度分布; ②太陽的外部結構;
③銀河系中恆星的分布; ④太陽系中行星的分布;
⑤地球自轉線速度隨緯度變化; ⑥地球公轉線速度的變化;
⑦太陽直射點位置的空間移動;
⑧經度分布規律:向東增大的為東經,向東減小的為西經;
⑨緯度分布規律:是向北增大的為北緯,向北減小的為南緯;
⑩經緯網格形狀隨緯度的變化規律:網格越向高緯度變形越大;
⑾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變化:從太陽直射緯線向南向北逐漸減小;
⑿晝夜長短隨緯度變化。
3.反映時間變化的地理規律和原理:(強化綜合思維能力,圖像判讀能力)
①太陽活動周期(11年); ②地球自轉周期(恆星日、太陽日、晝夜更替);
③地球公轉周期(到達兩分兩至、近遠日點的時間,公轉速度隨時間變化);
④太陽直射點位置的周年變化; ⑤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變化;
⑥晝夜長短隨季節變化; ⑦晨昏線的變化;
⑧北半球各地——太陽出沒方向隨季節的變化。
4.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規律和原理:(強化綜合思維、演繹推理能力)
①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
③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④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⑤晝夜交替的影響;
⑥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氣旋和反氣旋,三圈環流、季風環流、洋流、河流兩岸的侵蝕現象等)。
5.其它——太陽直射點與地球的關系:
①一個時刻:太陽直射地球表面一個點;
②一個太陽日:太陽大約直射地球上的某條緯線圈;
③一個回歸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繞行約365圈。

第二單元 大氣
一、物質運動的地理規律(強化綜合思維能力——注意示意圖)
大氣運動:熱力環流、三圈環流、氣旋和反氣旋、季風環流
二、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原理(強化綜合思維、演繹推理能力)
(1)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太陽高度、大氣的狀況、地勢)。
(2)大氣的熱力作用(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3)熱力環流的形成。
(4)影響大氣水平運動的幾個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
(5)影響大氣環流的因素。
(6)影響天氣的因素(鋒面和氣旋)。
(7)影響氣候的因素(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狀況或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
三、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訓練空間思維、地圖能力、分析比較能力)
地理分布規律可以分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宇宙空間三類:
1.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規律(數量多,地位重要):
(1)冬夏季氣溫水平分布規律(世界,中國,等溫線圖)。
(2)氣壓帶、風帶(三圈環流)的分布。
(3)冬夏季氣壓中心分布(等壓線圖)。
(4)年平均降水量分布(世界、中國)。
(5)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
(6)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掌握概念的基礎上掌握分界線,注意與其它地理界線的區別)。
2.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規律(因數量相對較少,往往被忽略):
(1)地球大氣的垂直分層(名稱、位置、成分、溫度變化、空氣運動、天氣)。
(2)氣壓垂直分布(等壓面圖)。
四.反映時間變化的地理規律(強化綜合思維能力,圖像判讀能力)
時間變化規律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
1.周期性變化規律(以日、月、年為周期):
(1)太陽輻射日變化、年變化。 (2)氣溫日變化、年變化(初中)。
(3)各氣候類型降水季節變化。 (4)氣壓年變化、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5)季風、海陸風、山谷風。
2.長期性變化和過程性變化:
(1)氣候中長期變化(氣溫、降水)。 (2)鋒面天氣過程。
第三單元 陸地和海洋
一、物質運動的地理規律:
(1)水循環:三種類型(海陸間大循環、海上內循環、陸地循環),各種水體之間的互相轉化,河水的補給類型。
(2)地殼物質循環:地殼運動(板塊運動)、火山、地震、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等形式,三大類岩石通過內、外力地質作用相互轉化。
(3)生物循環:示意圖。

二、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原理:
(1)內、外力地質作用對地形的影響。 (2)板塊構造學說。
(3)影響洋流的因素。 (4)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5)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 (6)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
(7)影響河流徑流量的因素(降水、氣溫、流域面積)。
(8)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大氣、岩石、水等圈層的以及生態平衡)。
(9)影響植物分布的條件。
三、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
1.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規律:
(1)地震、火山的分布。 (2)重要地形區分布(世界、中國)。
(3)六大板塊分布(各板塊上分布著哪些大陸、海洋)。
(4)流水作用、風力作用、冰川作用等外力作用的人分布。
(5)海水溫度分布規律(難點是在等溫線圖上分辨別南北半球、海陸或季節)。
(6)海水鹽度分布規律(緯度、經度兩個方向)。
(7)洋流分布。 (8)漁場分布。
(9)主要河流的分布(世界、中國)。 (10)中國的內流區和外流區,水資源分布。
(11)陸地自然帶的分布(地帶性和非地帶性)。
2.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規律:
(1)地球的內部和外部圈層。 (2)海水溫度垂直變化。
(3)山地自然帶及植被的垂直變化。
四.反映時間變化的地理規律:
(1)流水侵蝕、搬運時間變化(如泥石流、滑坡)。 (2)風力侵蝕、搬運時間變化(如沙塵暴)。
(3)河流徑流年變化(隨降水、氣溫變化)。 (4)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冬逆、夏順)。
(5)生物生長周期。
第四單元 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
一、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原理:
(1)漁場形成的條件(三方面)。 (2)地質災害的關聯性。
(3)水能資源形成的條件。 (4)氣候資源對農業、建設、交通的影響。
二、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
(1)太陽輻射能分布(中國)。 (2)海洋漁業資源的分布。
(3)海洋礦產資源的分布。 (4)港口分布的特點。
(5)海洋污染物分布特點。 (6)陸地自然資源分布的共同特點和規律。
(7)台風、乾旱。 (8)地震、火山、泥石流和滑坡。
三.反映時間變化的地理規律:
(1)厄爾尼諾(2—7年)。 (2)台風、乾旱。
(3)火山、地震(活躍期、平靜期交替)。 (4)太陽輻射能分布(中國)。

第五單元 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規律:
(1)農業的投入和產出關系。(2)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3)農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4)工業的投入和產出關系。 (5)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6)工業發展與區位關系。
(7)污染污染嚴重的工業區位選擇。(8)工業聯系與工業地域的形成。(9)工業的集聚和分散的原因。(10)傳統工業衰落的主要原因。 (11)新興工業迅速發展的原因。
2.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
(1)地域性:如,農業地域類型分布;中國農業地域差異(東部與西部,北方與南方);主要糧食作物分布;中國的商品糧和主要經濟作物的分布。
(2)世界主要工業區及其工業中心。
(3)中國主要經濟地帶、工業基地及工業中心。(4)中國對外開放地區、經濟特區。
3.反映時間變化的地理規律:
(1)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和周期性(小麥為例)。
(2)工業的發展歷史(三次技術革命對工業布局的影響)。
4.其它:(1)工業生產的特點
第六單元 人類的居住地與地理環境:
(1)城市的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2)沿海開放城市。 (3)世界城市群、帶。
(4)中國特大城市。 (5)城市的出現需具備兩個基本條件。(6)城市化過程和進程特點。
(7)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問題的措施和新城市發展模式。
第七單元 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
1.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規律:(1)影響交通運輸線的因素。(2)影響交通運輸點的因素(港口、汽車站、航空港)。(3)影響商業網點形成、密度、效益和組織形式的因素。
2.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
(1)國道、地方性公路布局原則。(2)城市交通網布局的原則。(3)商業街布局的原則。
3.其它:(1)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2)城市交通運輸的主要特點。
(3)城市交通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4)國際貿易的基本格局。
第八單元 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1)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2)環境問題的分布特點。 (3)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4)人類社會與環境的關系。(5)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的歷史演變規律。
(6)循環經濟模式(工廠清潔生產、生態農業)。
高中地理選修一
一、人口與環境:1.反映因果關系的地理規律:(1)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2)影響人口生育率的因素。(3)影響人口死亡率的因素。(4)人口數量變化對環境的影響(資源、生態)。(5)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因素。(6)人口素質對環境的影響。(7)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8)人口遷移對環境的影響。2.反映空間分布的地理規律:(1)世界和我國人口分布特點。(2)人口增長模式的空間分布規律。3.反映時間變化的地理規律:(1)人口增長模式的時間變化規律。
二、城市的地域結構:(1)城市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等分布及其區位特點。(2)城市的地域結構特點。(3)城市功能分區形成的主要因素。(4)城市的布局形式。城市功能區合理布置的原則。

7.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關鍵詞: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了解,了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並且在學習當中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及時的把每一個難點都解決掉,並且加上教科書知識以及可以課外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內容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學到的知識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再次練習,否則可能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以上就是學習初中地理的技巧,通過以上的內容,學會以上的方式之後自身的成績會有一定的提高.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