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與環境問題環境管理
『壹』 地理上的環境問題分為哪些
現代環境問題有哪些表現?分別有哪些類型?
主要是指兩類:環境污染(農田污染、水污染、大氣內污染、雜訊污容染等)、生態破壞(植被破壞、水土流失、荒漠化、資源破壞、氣候惡化、災害頻繁等)
各種類型主要分布在什麼地方?
怎麼說呢,沒有哪一種類型的具體分布,這些問題本身就是全球的。可以這么說,只要有人類不合理開發和利用環境的地方,就有以上問題。
『貳』 誰有高中地理環境保護知識點概括
第一章 環境與環境問題
作為開篇,首先要從總體上認識人類生存的環境,以及日趨嚴重並難以擺脫的各種環境問題,並引導學生了解什麼是正確的人地觀,從而形成正確的環境觀和發展觀,本章學習的目的在於轉變觀念。
本章重點與難點分析
·第一節「我們周圍的環境」,地理環境的范疇是重點也是難點,對於地理環境的范疇,在不同的書上有不同的定義,本教材選用的是我國環境法中的環境概念,同學們也可參照其他的資料以便對地理環境做深入的理解。
·第二節「當代環境問題的產生及特點」,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是本章的重點內容,教材列舉了4項基本成因,闡述了四對基本矛盾,其中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需求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是產生環境問題的根本性原因,成因2是直接原因,並與成因1具有關聯性,成因3和4是包含社會道德倫理問題,要引導學生明辨是非。環境問題的表現在以後的章節要具體講述,至於特點則一般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自己總結完善。
·第三節「解決環境問題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新的環境觀和發展觀。新環境觀的表述是:人類只有同環境保持協調與平衡,才能實現生存與發展的雙贏,並稱之為「天人合一」或「人地歸一」的環境觀。新的發展觀即可持續發展觀,在高中地理必修課和政治課中均出現,此處就內涵和本質作進一步強調。
第二章 環境污染與防治
本章需要了解各類污染及其對污染的防與治。本章的目的在於學習某幾類環境問題發生的機制、危害和人類目前採取的種種措施。
本章重點與難點分析
·第一節「水污染及其成因」,天然水的自凈作用是重點也是難點,自凈作用是環境遭受污染之後的一種本能反應,人類社會早期沒有發生嚴重的污染危害事件,得益於環境的自凈能力,這種能力也是環境容量的一種標志,也是環境污染發生的底線。自然界的凈化作用發生的范圍很廣,但限於篇幅,本單元只側重於水的自凈作用,至於大氣、固體廢棄物的自凈作用教材中沒有出現,但並不是不存在。本節的第二個重點是水體污染物,三則案例講述了三類污染物:重金屬、植物營養素、石油。
·第二節「固體廢棄物污染及其危害」,其重點在固體廢棄物的污染途徑及危害,固體廢棄物污染途徑廣,危害具有隱蔽性、長
期性的特點,一經發現,污染早已擴散,治理難度大,尤其要關注有害垃圾的收集與處理引發的社會道德問題。
·第三節「大氣污染及其防治」,重點在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上,尤其要認識能源消費結構對大氣污染防治的積極意義。
第三章 自然資源地利用與保護
資源地有限性和人類需求地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是產生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這個矛盾的突出表現在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它直接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與此同時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又進一步加快了資源的短缺,所以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是改善環境問題的核心。
本章重點與難點分析
·第一節「人類面臨的主要資源問題」,重點學習資源枯竭的危害和原因,不同資源側重點不同。水資源短缺的危害是重點之一,耕地問題重點在中國耕地面臨的壓力,分析我國人口、土地分布、城市建設、耕地質量與耕地問題之間的關系。礦產資源的枯竭不必面面俱到。
·第二節「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重點內容在化石燃料耗竭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以及人類採取的相應措施上。
·第三節「可再生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重點依然在人類面對資源問題時所採取的態度與措施。關於水資源的對策,主要從開源、節流兩方面人手,並把水資源利用與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結合起來。對土地資源的保護是從兩方面展開,一是總體上說明中國保護耕地的具體措施,注意用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加以理解,或者以本縣、本鄉的耕地保護措施為案例,進行分析和歸納。二是對土壤侵蝕的具體保護措施,主要側重水土流失區。荒漠化問題出現在下一章。
第四章 生態環境保護
生態環境與地理環境的概念是有區別的,在地球表層系統中,對生物生命活動起直接影響和作用的要素或因子的總合,稱為生態環境。本章重點與難點分析
·第一節「森林及其保護」,森林強大的生態功能是教材的重點之一,只有理解森林的生態功能,才能通過各種案例和數據體會濫伐森林帶來的生態災難。
·第二節「草原退化及其防治」,產生草原退化的原因是重點
·第三節「濕地乾涸及其恢復」,要強調對濕地概念的理解,濕地消失的人為原因是本節的重點,濕地的保護措施是另一個重點,有些是具體的工程措施,可以通過討論來明晰其中的原理。
·第四節「生物多樣性保護」。關於生物多樣性問題,生物必修教材中已有詳細講解。作為地理學科,此處著重明確前三節的內容與本節內容的因果關系,即生態系統破壞會引發物種的滅絕,並加速其滅絕。
·第五節「中國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及其防治途徑」,重點是在中國生態環境脆弱區圖上明確自然環境的差異和人類活動方式的差異,是形成不同生態環境問題的原因,在講中國生態環境問題防治措施時,主要掌握我國的幾個大的舉措,例如生態工程、重點保護區、重點防治工程等,並充分聯系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和防治工程措施。
第五章 環境管理及公眾參與
作為結尾,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要把觀念、認識落實在行動上。環境管理的概念是比較陌生的,早在1972年聯合國環境計劃署就一直堅持這樣的觀點:解決環境問題首先要研究人類的社會活動(主要是經濟活動)與環境相互影響的原理。運用這些原理在發展過程的每一階段(制定規劃、執行規劃、評價、調整規劃的整個過程中)始終重視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不僅考慮經濟效果,也重視環境效果,通過全面規劃使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
本章重點與難點分析
·第一節「認識環境管理」,其重點是環境管理的基本內容和主要手段,明確環境保護課程本身就是一種宣傳教育手段。
·第二節「環境管理的國際合作」,重點是掌握全球對環境問題的管理與國際行動,明確我國的立場、態度與採取的行動。
·第三節「公眾參與」,重點在於落實每個人在環境保護中應具備的態度、責任和行為准則,即知與行的統一,建議要在「知」的基礎上,開展一次關於「行」的活動。
『叄』 環境對管理影響因素有哪些
任何組織都是在一定環境中從事活動的;任何管理也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這個環境就是管理環境。管理環境的特點制約和影響管理活動的內容和進行。管理環境的變化要求管理的內容、手段、方式、方法等隨之調整,以利用機會,趨利避害,更好地實施管理。尤其對於行政管理來說,管理環境的影響作用更是不可忽視。這是由行政環境的特點所決定的。
管理環境分為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外部環境一般有政治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和自然環境。內部環境有人力資源環境、物力資源環境、財力資源環境以及內部文化環境。
外部環境是組織之外的客觀存在的各種影響因素的總和。它是不以組織的意志為轉移的,是組織的管理必須面對的重要影響因素。
對非政府組織來說,政治環境包括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執政黨的性質,政府的方針、政策、法規法令等。文化環境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居民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觀念、價值觀念等。經濟環境是影響組織,特別是企業的重要環境因素,它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經濟環境主要指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及其增長趨勢,國民收入、國民生產總值等。通過這些指標能夠反映的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微觀經濟環境主要指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偏好、儲蓄情況、就業程度等因素。科技環境反映了組織物質條件的科技水平。科技環境除了直接相關的技術手段外,還包括國家對科技開發的投資和支持重點;技術發展動態和研究開發費用;技術轉移和技術商品化速度;專利及其保護情況等。自然環境,包括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及資源狀況。地理位置是制約組織活動一個重要因素。
對於不同的組織有一般的共同環境,同時也要在一定的特殊領域內活動。一般環境對不同類型的組織均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而與具體領域有關的特殊環境則直接、具體地影響著組織的活動。如企業需要面對的特殊環境包括現有競爭對手、潛在競爭對手、替代品生產情況及用戶和供應商的情況。外部環境與管理相互作用,一定條件下甚至對管理有決定作用。外部環境制約管理活動的方向和內容。無論什麼樣的管理目的,管理活動都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脫離現實環境的管理是不可能成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部環境對管理活動的決定作用。同時外部環境影響管理的決策和方法。當然,管理對外部環境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內部環境是指組織內部的各種影響因素的總和。它是隨組織產生而產生的,在一定條件下內部環境是可以控制和調節的。人力資源對於任何組織都始終是最關鍵和最重要的因素。人力資源的劃分根據不同組織、不同標准有不同的類型。比如企業人力資源根據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性質的不同,可分為生產工人、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三類。物力資源是指內部物質環境的構成內容,即在組織活動過程中需要運用的物質條件的擁有數量和利用程度。財力資源是一種能夠獲取和改善組織其他資源的資源,是反映組織活動條件的一項綜合因素。財力資源指的是組織的資金擁有情況、構成情況、籌措渠道、利用情況。財力資源的狀況決定組織業務的拓展和組織活動的進行等。文化環境是指組織的文化體系。包括組織的精神信仰、生存理念、規章制度、道德要求、行為規范等。
內部環境隨著組織的誕生而產生,對組織的管理活動產生影響。內部環境決定了管理活動的可選擇的方式方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組織管理的成功與失敗。
『肆』 高中地理環境問題專題復習
看看一下是不是你要找的:
環境與環境問題
首先要從總體上認識人類生存的環境,以及日趨嚴重並難以擺脫的各種環境問題,並引導學生了解什麼是正確的人地觀,從而形成正確的環境觀和發展觀,本章學習的目的在於轉變觀念。
本章重點與難點分析
·第一節「我們周圍的環境」,地理環境的范疇是重點也是難點,對於地理環境的范疇,在不同的書上有不同的定義,本教材選用的是我國環境法中的環境概念,同學們也可參照其他的資料以便對地理環境做深入的理解。
·第二節「當代環境問題的產生及特點」,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是本章的重點內容,教材列舉了4項基本成因,闡述了四對基本矛盾,其中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需求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是產生環境問題的根本性原因,成因2是直接原因,並與成因1具有關聯性,成因3和4是包含社會道德倫理問題,要引導學生明辨是非。環境問題的表現在以後的章節要具體講述,至於特點則一般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自己總結完善。
·第三節「解決環境問題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新的環境觀和發展觀。新環境觀的表述是:人類只有同環境保持協調與平衡,才能實現生存與發展的雙贏,並稱之為「天人合一」或「人地歸一」的環境觀。新的發展觀即可持續發展觀,在高中地理必修課和政治課中均出現,此處就內涵和本質作進一步強調。
第二章 環境污染與防治
本章需要了解各類污染及其對污染的防與治。本章的目的在於學習某幾類環境問題發生的機制、危害和人類目前採取的種種措施。
本章重點與難點分析
·第一節「水污染及其成因」,天然水的自凈作用是重點也是難點,自凈作用是環境遭受污染之後的一種本能反應,人類社會早期沒有發生嚴重的污染危害事件,得益於環境的自凈能力,這種能力也是環境容量的一種標志,也是環境污染發生的底線。自然界的凈化作用發生的范圍很廣,但限於篇幅,本單元只側重於水的自凈作用,至於大氣、固體廢棄物的自凈作用教材中沒有出現,但並不是不存在。本節的第二個重點是水體污染物,三則案例講述了三類污染物:重金屬、植物營養素、石油。
·第二節「固體廢棄物污染及其危害」,其重點在固體廢棄物的污染途徑及危害,固體廢棄物污染途徑廣,危害具有隱蔽性、長
期性的特點,一經發現,污染早已擴散,治理難度大,尤其要關注有害垃圾的收集與處理引發的社會道德問題。
·第三節「大氣污染及其防治」,重點在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上,尤其要認識能源消費結構對大氣污染防治的積極意義。
第三章 自然資源地利用與保護
資源地有限性和人類需求地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是產生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這個矛盾的突出表現在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它直接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與此同時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又進一步加快了資源的短缺,所以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是改善環境問題的核心。
本章重點與難點分析
·第一節「人類面臨的主要資源問題」,重點學習資源枯竭的危害和原因,不同資源側重點不同。水資源短缺的危害是重點之一,耕地問題重點在中國耕地面臨的壓力,分析我國人口、土地分布、城市建設、耕地質量與耕地問題之間的關系。礦產資源的枯竭不必面面俱到。
·第二節「非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策」,重點內容在化石燃料耗竭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以及人類採取的相應措施上。
·第三節「可再生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重點依然在人類面對資源問題時所採取的態度與措施。關於水資源的對策,主要從開源、節流兩方面人手,並把水資源利用與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結合起來。對土地資源的保護是從兩方面展開,一是總體上說明中國保護耕地的具體措施,注意用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加以理解,或者以本縣、本鄉的耕地保護措施為案例,進行分析和歸納。二是對土壤侵蝕的具體保護措施,主要側重水土流失區。荒漠化問題出現在下一章。
第四章 生態環境保護
生態環境與地理環境的概念是有區別的,在地球表層系統中,對生物生命活動起直接影響和作用的要素或因子的總合,稱為生態環境。本章重點與難點分析
·第一節「森林及其保護」,森林強大的生態功能是教材的重點之一,只有理解森林的生態功能,才能通過各種案例和數據體會濫伐森林帶來的生態災難。
·第二節「草原退化及其防治」,產生草原退化的原因是重點
·第三節「濕地乾涸及其恢復」,要強調對濕地概念的理解,濕地消失的人為原因是本節的重點,濕地的保護措施是另一個重點,有些是具體的工程措施,可以通過討論來明晰其中的原理。
·第四節「生物多樣性保護」。關於生物多樣性問題,生物必修教材中已有詳細講解。作為地理學科,此處著重明確前三節的內容與本節內容的因果關系,即生態系統破壞會引發物種的滅絕,並加速其滅絕。
·第五節「中國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及其防治途徑」,重點是在中國生態環境脆弱區圖上明確自然環境的差異和人類活動方式的差異,是形成不同生態環境問題的原因,在講中國生態環境問題防治措施時,主要掌握我國的幾個大的舉措,例如生態工程、重點保護區、重點防治工程等,並充分聯系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和防治工程措施。
第五章 環境管理及公眾參與
作為結尾,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要把觀念、認識落實在行動上。環境管理的概念是比較陌生的,早在1972年聯合國環境計劃署就一直堅持這樣的觀點:解決環境問題首先要研究人類的社會活動(主要是經濟活動)與環境相互影響的原理。運用這些原理在發展過程的每一階段(制定規劃、執行規劃、評價、調整規劃的整個過程中)始終重視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不僅考慮經濟效果,也重視環境效果,通過全面規劃使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
本章重點與難點分析
·第一節「認識環境管理」,其重點是環境管理的基本內容和主要手段,明確環境保護課程本身就是一種宣傳教育手段。
·第二節「環境管理的國際合作」,重點是掌握全球對環境問題的管理與國際行動,明確我國的立場、態度與採取的行動。
·第三節「公眾參與」,重點在於落實每個人在環境保護中應具備的態度、責任和行為准則,即知與行的統一,建議要在「知」的基礎上,開展一次關於「行」的活動。
『伍』 人類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及控制措施
很多,比如跨流域調水,修建水庫改變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比如植樹造林可以防風固沙涵養水源。比如修建梯田,比如破壞植被,修建道路和城市等等
『陸』 環境對管理影響因素有哪些
任何組織都是在一定環境中從事活動的;任何管理也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這個環境就是管理環境。管理環境的特點制約和影響管理活動的內容和進行。管理環境的變化要求管理的內容、手段、方式、方法等隨之調整,以利用機會,趨利避害,更好地實施管理。尤其對於行政管理來說,管理環境的影響作用更是不可忽視。這是由行政環境的特點所決定的。
管理環境分為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外部環境一般有政治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和自然環境。內部環境有人力資源環境、物力資源環境、財力資源環境以及內部文化環境。
外部環境是組織之外的客觀存在的各種影響因素的總和。它是不以組織的意志為轉移的,是組織的管理必須面對的重要影響因素。
對非組織來說,政治環境包括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執政黨的性質,的方針、政策、法規法令等。文化環境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居民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觀念、價值觀念等。經濟環境是影響組織,特別是的重要環境因素,它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經濟環境主要指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及其增長趨勢,國民收入、國民生產總值等。通過這些指標能夠反映的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微觀經濟環境主要指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消費偏好、儲蓄情況、就業程度等因素。科技環境反映了組織物質條件的科技水平。科技環境除了直接相關的技術手段外,還包括國家對科技開發的和支持重點;技術發展動態和研究開發費用;技術轉移和技術商品化速度;專利及其保護情況等。自然環境,包括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及資源狀況。地理位置是制約組織活動一個重要因素。
對於不同的組織有一般的共同環境,同時也要在一定的特殊領域內活動。一般環境對不同類型的組織均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而與具體領域有關的特殊環境則直接、具體地影響著組織的活動。如需要面對的特殊環境包括現有競爭對手、潛在競爭對手、替代品生產情況及用戶和供應商的情況。外部環境與管理相互作用,一定條件下甚至對管理有決定作用。外部環境制約管理活動的方向和內容。無論什麼樣的管理目的,管理活動都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脫離現實環境的管理是不可能成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部環境對管理活動的決定作用。同時外部環境影響管理的決策和方法。當然,管理對外部環境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內部環境是指組織內部的各種影響因素的總和。它是隨組織產生而產生的,在一定條件下內部環境是可以控制和調節的。人力資源對於任何組織都始終是最關鍵和最重要的因素。人力資源的劃分根據不同組織、不同標准有不同的類型。比如人力資源根據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性質的不同,可分為生產工人、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三類。物力資源是指內部物質環境的構成內容,即在組織活動過程中需要運用的物質條件的擁有數量和利用程度。財力資源是一種能夠獲取和改善組織其他資源的資源,是反映組織活動條件的一項綜合因素。財力資源指的是組織的資金擁有情況、構成情況、籌措渠道、利用情況。財力資源的狀況決定組織業務的拓展和組織活動的進行等。文化環境是指組織的文化體系。包括組織的精神信仰、生存理念、規章制度、道德要求、行為規范等。
內部環境隨著組織的誕生而產生,對組織的管理活動產生影響。內部環境決定了管理活動的可選擇的方式方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組織管理的成功與失敗。
『柒』 地理環境的保護
地理環境日趨惡化、自然資源急劇減少的嚴峻事實,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憂慮和關注。人們逐漸認識到,雖然現代化的生產可以給人類帶來巨大財富,但是如果只顧眼前利益而不注意對環境的研究和保護,就會破壞生態平衡,造成資源枯竭、環境惡化,對人類的生活、生產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因此,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開始重視和研究環境問題,展開了大量的治理工作。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
首先,不少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初期相繼建立了環境保護機構,負責環保的行政管理工作;頒布了一系列保護環境的政策、法令和法規,制定「三廢」的排放標准。世界上第一個設立環保機構的國家是瑞典,它在1967年設立了全國自然環境保護局。我國於1972年設立了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1984年正式成立國家環境保護局。
其次,建立環境監測機構或監測網。環境監測是國家對環境進行管理的基礎和依據。通過監測,可以及時了解和掌握環境質量及其變化趨勢,以便採取適當的對策和措施。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在北京等重點城市建立了環境監測網路以來,監測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儀器和裝備不斷改進,目前已建立了中央、省市區、地市縣和大廠礦四級監測網。
第三,開展環境治理工作。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到末期,許多國家對環境污染進行了大量的治理工作,但是由於多數只是應急措施,因此成效不很明顯。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很多國家就環境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不僅針對污染採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而且還提出了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戰略,著重消除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原因。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許多國家進一步強調環境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強調人類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加強環境教育,合理利用資源,以謀求創造更好的環境。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環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有些國家的面貌有了明顯的轉變,如倫敦的煙塵排放量減少了65%,水生生物絕跡了100多年的泰晤士河又出現了魚蝦。
盡管近幾十年來環保工作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但是目前的環境問題遠不只是「三廢」處理的問題。「生態危機」與土地的破壞和損失仍然相當嚴重,大氣圈污染還在加劇,引起生態平衡的破壞和惡化,影響人體健康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環境問題,多部門、多學科攜手合作,全面規劃,以求在較短的時間里,使環境質量得到明顯的提高。為了改善和保護地理環境,目前應該著重抓好保持生態平衡與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兩個方面。
『捌』 根據地理環境和社會發展關系的原理,說明應該如何認識和對待當代的環境問題
唯物史觀認為,自然環境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自然環境提供社會生產和生活資料的來源專,影響生產屬部門的布局、產業結構的調整及其發展方向,通過對生產發展的影響,直接或間接影響社會發展,加速或延緩社會發展的進程。隨著環境問題的日趨嚴重,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所謂環境問題,是指生產和科學的發展以及人們的社會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和對資源的濫用,使得自然的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不僅影響到社會的發展,甚至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問題不僅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問題,而且是整個世界、整個人類的問題。只有一個地球,所有的人都是這同一個地球的居民,沒有一個問題像環境問題這樣真正地成為全世界、全人類的問題。人類必須堅持並切實執行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