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知識點總結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知識點總結

發布時間: 2021-03-04 05:24:27

❶ 請簡述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有哪些

地球的運動分為地球的自轉和地球的公轉
由於地球的公轉和自轉,使地球上產生不同的現象。
自轉引起了地球的晝夜更替、時差和地轉偏向力。公轉引起了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五帶的劃分等等。
一、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產生晝夜交替
地球是一個自身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瞬間,地球只有一半面面向太陽,向陽的半球為晝半球,背陽的為夜半球。由於自轉,晝夜不斷交替,周期約為24小時。
2.產生時差
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緯度地區的不同地點見到的日出時刻就會有早晚,產生地方時。
3.是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轉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二、地球公轉的意義
1.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從而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隨緯度和季節做有規律的變化。
2.晝夜長短的變化
晨昏線將地球上的緯線圈分成兩部分,位於晝半球的是晝弧,位於夜半球的是夜弧。晝弧夜弧的長度反映了該緯度地區晝和夜的長短。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從而使同一地方晝夜長短發生了變化。
3.四季更替、五帶劃分
一年中,隨地球上各地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時間的變化,導致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得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在時間上的的季節更替和空間上的五帶劃分。

❷ 簡述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有哪些

【1】地球自轉產生晝夜更替現象,有時差,有太陽的東升西落。

【2】地球公轉產生四季變化,有五帶的形成,陽光直射,極晝極夜,晝夜長短變化等。

【地球運動】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地自轉,平均角速度為每小時轉動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轉的線速度大約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種天體東升西落的現象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人們最早利用地球自轉作為計量時間的基準。自20世紀以來由於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地球自轉是不均的。1967年國際上開始建立比地球自轉更為精確和穩定的原子時。由於原子時的建立和採用,地球自轉中的各種變化相繼被發現。現在天文學家已經知道地球自轉速度存在長期減慢、不規則變化和周期性變化。

【地球自轉】地質時期地球自轉的情況大概還有,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時間為23時56分4秒。通過對月球、太陽和行星的觀測資料和對古代月食、日食資料的分析,以及通過對古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到地質時期地球自轉的情況。在6億多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約有424天,表明那時地球自轉速率比現在快得多。在4億年前,一年有約400天,2.8億年前為390天。研究表明,每經過一百年,地球自轉周期減慢近2毫秒(1毫秒=千分之一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此外,由於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轉角動量變小,從而引起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遠離地球,使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變長。除潮汐摩擦原因外,地球半徑的可能變化、地球內部地核和地幔的耦合、地球表面物質分布的改變等也會引起地球自轉長期變化。恆星日為23時56分4秒;太陽為24小時其中有公轉的3分56秒。

【地球公轉】

1543年著名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一書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公轉軌道半長徑為149597870公里,軌道的偏心率為0.0167,公轉的平均軌道速度為每秒29.79公里;公轉的軌道面(黃道面)與地球赤道面的交角為23°26',稱為黃赤交角。地球自轉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變化,地球公轉及黃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從地球上看,太陽沿黃道逆時針運動,黃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兩個交點,其中太陽沿黃道從天赤道以南向北通過天赤道的那一點,稱為春分點,與春分點相隔180°的另一點,稱為秋分點,太陽分別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後)和秋分(9月23日前後)通過春分點和秋分點。對居住的北半球的人來說,當太陽分別經過春分點和秋分點時,就意味著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時節。太陽通過春分點到達最北的那一點稱為夏至點,與之相差180°的另一點稱為冬至點,太陽分別於每年的6月22日前後和12月22日前後通過夏至點和冬至點。同樣,對居住在北半球的人,當太陽在夏至點和冬至點附近,從天文學意義上,已進入夏季和冬季時節。上述情況,對於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則正好相反。

【地極移動】

地極移動,簡稱為極移地極移動,簡稱為極移,是地球自轉軸在地球本體內的運動。1765年,歐拉最先從力學上預言了極移的存在。1888年,德國的屈斯特納從緯度變化的觀測中發現了極移。1891年,美國天文學家張德勒指出,極移包括兩個主要周期成分:一個是周年周期,另一個是近14個月的周期,稱為張德勒周期。前者主要是由於大氣的周年運動引起地球的受迫擺動,後者是由於地球的非剛體引起的地球自由擺動。極移的振幅約為±0.4角秒,相當於在地面上一個12×12平方米范圍。 由於極移,使地面上各點的緯度、經度會發生變化。1899年成立了國際緯度服務,組織全球的光學天文望遠鏡專門從事緯度觀測,測定極移。隨著觀測技術的發展,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開始,國際上相繼開始了人造衛星多普勒觀測、激光測月、激光測人衛、甚長基線干涉測量、全球定位系統測定極移,測定的精度有了數量級的提高。

❸ 地球運動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意義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
2、地方時差;
3、地轉偏向;
4、地球形狀。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3、四季的變化。

❹ 關於《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知識點總結

最佳答案

地球的運動分為地球的自轉和地球的公轉
由於地球的公轉和自轉,使地球上產生不同的現象。
自轉引起了地球的晝夜更替、時差和地轉偏向力。公轉引起了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五帶的劃分等等。
一、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產生晝夜交替
地球是一個自身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瞬間,地球只有一半面面向太陽,向陽的半球為晝半球,背陽的為夜半球。由於自轉,晝夜不斷交替,周期約為24小時。
2.產生時差
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緯度地區的不同地點見到的日出時刻就會有早晚,產生地方時。
3.是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轉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二、地球公轉的意義
1.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從而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隨緯度和季節做有規律的變化。
2.晝夜長短的變化
晨昏線將地球上的緯線圈分成兩部分,位於晝半球的是晝弧,位於夜半球的是夜弧。晝弧夜弧的長度反映了該緯度地區晝和夜的長短。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從而使同一地方晝夜長短發生了變化。
3.四季更替、五帶劃分
一年中,隨地球上各地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時間的變化,導致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得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在時間上的的季節更替和空間上的五帶劃分。
由於地球運動產生的種種現象,對地球上的生物有著重要的意義!

❺ 地理運動的地理意義

如何確定地方時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時區。這樣一個時區是經度15度。一天24小時,所以相差一個時區就相差一個小時。經度零度即子午線的時間為世界標准時間。由於子午線穿越倫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市,故稱格林威治時間,這也是英國的標准時間。
即地球每自轉經過一個時區就經過一個小時的時間,並規定本初子午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即本初子午線西邊是世界上最早的時間。
日界線;國際標准時間;北京時間;區時的應用;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大氣運動的地理意義
把熱量和水汽從一個地區輸送到另一個地區,從而使高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的熱量和水汽得到交換,調整了全球的水熱分布。
地球自轉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球繞軸自轉這一事實是確定地理坐標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兩個極點,就幾乎不可能建立統一的地理坐標。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還表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
1)地球自轉決定晝夜更替,並使地表各種過程具有晝夜節奏。
2)地球自轉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運動的物體都發生向右偏轉,在南半球則向左偏轉。
3)地球自轉造成同一時刻、不同經線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時間。
4)月球和太陽的引力使地球發生彈性形變,在洋面上則表現為潮汐。而地球自轉又使潮汐變為方向與之相反的潮汐波,並反過來對它起阻礙作用。
5)地球的整體自轉運動同它的局部運動如地殼運動、海水運動、大氣運動等,都有密切的關系。
此外,當地球自轉加快時,離心力把海水拋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緯區的海水上升,在中高緯區海面則相應下降。

❻ 高中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b
自轉線速度為0,為極點,所以可能出現極晝或極夜

❼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知識點總結和歸納,要答案,沒有的勿擾,謝謝!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知識點圖文解析 (1)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太陽光線對於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用H表示)。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因此,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決定著一個地方的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在太陽直射點上,太陽高度為90°,在晨昏線上,太陽高度是0°。
②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原因: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③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就是一日內最大的太陽高度,它的大小隨緯度不同和季節變化而有規律地變化。
例:極晝的南北極為何冰雪不融呢?
(太陽高度角小,冰雪反射率大,冰層厚海拔高。)
(2)晝夜長短隨緯度和季節變化。
地球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叫晨昏線(圈)。晨昏線把所經過的緯線分割成晝弧和夜弧。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時晨昏線通過兩極並平分所有緯線圈外,其它時間,每一緯線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長的晝弧和夜弧兩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轉一周,如果所經歷的晝弧長,則白天長;夜弧長,則白晝短。晝夜長短隨緯度和季節變化的規律見下表:

(3)四季更替。
①從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晝最長、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以24節氣中的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為起點。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運行會產生天氣和季節的有規律變化,傳統農業中農民依此進行農業生產,有如:「穀雨前後種瓜點豆」的諺語。 黃赤交角是影響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這是因為:
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分布是:低緯大而高緯小,春秋二分,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夏至日,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冬至日,從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隨季節變化是:北回歸線以北,夏至日前後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冬至日前後達最小值。南回歸線以南則相反。南北回歸線之間地帶,太陽每年直射兩次。
②氣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 秋(9、10、11月)、冬(12、1、2月)。
③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起點。比我國天文四季晚一個半月。
(4)五帶劃分。
以地表獲得太陽熱量的多少來劃分熱帶、溫帶、寒帶。
熱帶:南北回歸線之間有太陽直射機會,接受太陽輻射最多。 溫帶:回歸線與極圈之間,受熱適中,四季明顯。
寒帶:極圈與極點之間,太陽高度角低,有極晝、極夜現象。
地球公轉與直射點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關系

❽ 地球運動地理意義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時區。這樣一個時區是經度15度。一天專24小時,所以相屬差一個時區就相差一個小時。經度零度即子午線的時間為世界標准時間。由於子午線穿越倫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市,故稱格林威治時間,這也是英國的標准時間。
即地球每自轉經過一個時區就經過一個小時的時間,並規定本初子午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即本初子午線西邊是世界上最早的時間。
日界線;國際標准時間;北京時間;區時的應用;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❾ 地球運動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意義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
2.地方時差;
3.地轉偏向;
4.地球形狀.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3.四季的變化

❿ 高一地理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請詳解!!!謝謝!!!!

給你發過去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