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地理知識
Ⅰ 南美洲地理事物
讀圖可知,(1)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①是太平洋,②是亞馬孫河;③回安第斯山脈,④答是巴西高原;
(2)南回歸線穿過南美洲,從緯度位置看,南美洲大部分屬於熱帶;
(3)從圖中看出,A地位於迎風坡,降水多,為地形雨;B地位於背風坡,降水少,其影響因素是地形因素;
(4)亞馬孫河流經熱帶雨林地區,所以亞馬孫河的長度比尼羅河短,但亞馬孫河的流量比尼羅河大;
故答案為:
(1)太平洋;亞馬孫河;安第斯山脈;巴西高原;
(2)熱;
(3)A;A地地處迎風坡降水多,或B地地處背風坡降水少.
(4)亞馬孫河流經熱帶雨林地區.
Ⅱ 南美洲地理位置地形是
南美洲位於西半球、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南部和南極洲隔德雷克海峽相望。南美洲東至布朗庫角(西經34°46',南緯7°09'),南至弗羅厄德角(西經71°18',南緯53°54'),西至帕里尼亞斯角(西經81°20',南緯4°41'),北至加伊納斯角(西經71°40',北緯12°28')。面積約1797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
南美洲大陸地形可分為東西兩個縱帶: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脈,南美洲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全洲面積的60%,海拔300米至海拔3000米之間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約佔全洲面積的33%,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全洲面積的7%。全洲平均海拔600米。安第斯山脈由幾條平行山嶺組成,山體最寬處達400千米,全長約9 000千米,大部分海拔3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也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之一。安第斯山脈有不少高峰海拔6 000米以上,其中阿空加瓜山海拔6 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南美洲東部呈平原高原相間分布。由北至南,分別是奧里諾科平原、蓋亞那高原、亞馬孫平原、 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亞高原、潘帕斯草原。其中亞馬孫平原面積約56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地形坦盪,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面積約500萬平方公里,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緩。
Ⅲ 有關美洲的地理知識
北美洲是北亞美洲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北部,東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端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
北美洲總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不含附近島嶼),約占陸地總面積的16.2%,為世界第三大洲。人口462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
北美洲現有23個獨立國家。
此外,還有:屬於丹麥的格陵蘭、荷屬阿魯巴、英屬安圭拉、英屬百慕大、美國聯邦領地波多黎各、法國海外省瓜德羅普、荷屬安的列斯(不含阿魯巴)、英屬開曼群島、法國海外省馬提尼克、美屬維爾京群島、英屬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等。
北美洲大陸海岸線長6萬公里,多島嶼,格陵蘭島為世界第一大島。
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山脈南北走向,與海岸平行,分布於東西兩側,西部為科迪勒拉山脈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它包括三條平行的山地:東為落基山脈;中為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海岸山脈、美國內華達山脈等,其中阿拉斯加山脈中的麥金利山最高,海拔6194米,為北美洲第一高峰;西從美國沿海山嶺起,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沿海島嶼。東部是阿巴拉契亞山脈。這樣,北美洲的地形明顯形成三個區:西部山地和高原區,東部山地和高原區,中部平原區。
北美洲的河流大都是外流河,以落基山脈為分水嶺:東面的河流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西面的河流流入太平洋。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最長的河流,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河流多瀑布。尼亞加拉瀑布是北美洲最大的瀑布。
北美洲是多湖泊的大陸,著名的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有「北美地中海」之稱,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但大陸中部廣大地區處於北溫帶,宜於作物生長和人類生存。
北美洲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可耕地多,草原廣闊,礦產資源豐富多樣,森林覆蓋率高,水力資源蘊藏量佔世界總蘊藏量的8.9%,漁場面積佔世界漁場總面積的20%。
北美洲是世界經濟發達地區之一。美國和加拿大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能力世大、科技先進。墨西哥的經濟也很發達。北美洲也是世界交通最發達的大陸。
南美洲是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西部,東面是大西洋,陸地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北美洲相分,南面隔海與南極洲相望。南美洲總面積1797萬平方公里(含附近島嶼),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人口325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
南美洲有12個獨立國家。
另外,還有法屬蓋亞那和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和阿根廷爭議地,英國稱福克蘭群島,現實際由英國控制)。
南美洲海岸線長28700公里。海岸較為平直,少島嶼和海灣。
南美洲大陸的地形可分為三個南北方向的縱列帶: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東部為波狀起伏的高原,中部為廣闊平坦的平原低地。安第斯山脈長9000公里,是世界最長的山脈,阿空加瓜山海參拔6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東部為巴西高原、蓋亞那高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積5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中部為奧里諾科平原、亞馬遜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和熱帶高原氣候,溫暖濕潤。
南美洲水系以安第斯山為分水嶺:西面的河流大多源短流急,獨流注入太平洋;東面的河流大多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廣闊,其中的亞馬遜河支流超過1000公里的有20多條,使亞馬遜河成為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河流多瀑布,有世界落差最大的安赫爾瀑布和世界最大的伊瓜蘇瀑布。
南美洲的湖泊不多,最大的湖泊是的喀喀湖和馬拉開波等湖。
南美洲的自然資源豐富。石油、鐵、銅等儲量皆居世界前列。這里的森林面積佔到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草原面積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漁業資源和水力資源也十分豐富。
南美洲是拉丁美洲的一部分。南美地區原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印第安人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在南美洲大地上建立過不少王國。15世紀後,它們先後淪為西班牙等國的殖民地。殖民統治時期,原有的土著居民遭到侵入,人口逐漸減少,而歐洲白人移入數量又逐年增多。部分印第安人與白人混血。另外,為了適應種植業的需要,彌補印第安人勞動力的不足,從非洲販入不少黑奴。久而久之,南美洲形成了以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為主的大陸。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和壓迫是殘酷的。殖民地的白人和混血種人是這種統治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在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南美洲大地上掀起了以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為主體的風起雲涌的獨立解放運動。一時間,出現了西蒙·玻利瓦爾、聖馬丁、奧希金斯等一批獨立戰爭的英雄。經過多年的較量,西班牙殖民者以失敗而告終,南美各國在19世紀20年代紛紛獨立。這是對西方殖民體系的第一次全面沖擊。
獨立後的南美洲走過了艱難曲折的道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南美洲的經濟才得到較快的發展。其中巴西和阿根延發展最快。戰後幾十年,兩國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國民經濟體系。但各國的發展很不平衡。巴西和阿根延兩國國內生產總值佔到南美洲的2/3。但總體看,南美洲在各大洲之中經濟狀況算是較好的。
Ⅳ (1)描述南美洲地理位置特點。
(1)南美洲地理位置是赤道和南回歸線分別穿過北部和中部,地跨南北半球;專在四大屬洋中,位於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
(2)南美洲東部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亞馬孫平原、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3)人文地理特徵包括人口分布、工業與農業分布等.
(4)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豐富最大的河流,該河流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含沙量小,無結冰期.
故答案為:
(1)赤道;南回歸線;大西洋;太平洋;
(2)平原;高原;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亞馬孫平原、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3)人口分布、工業與農業分布等;
(4)水量豐富,含沙量小.
Ⅳ 地理(南美洲)的河流
(拉普拉塔-巴拉那河) 巴拉那河,巴西、巴拉圭合建 (伊泰普)水電站
Ⅵ 南美洲地理概況
南美洲是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南部,東面 南美洲
是大西洋,西為太平洋。陸地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北美洲相分,南面隔海與南極洲相望。總面積1797萬平方公里(含附近島嶼),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按面積大小排是七大洲中的第四個。南美洲海岸線長28700公里。海岸較為平直,少島嶼和海灣。 南美洲大陸的地形可分為三個南北方向的縱列帶: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東部為波狀起伏的高原,中部為廣闊平坦的平原低地。安第斯山脈長9000公里,是世界最長的山脈,阿空加瓜山海參拔6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東部為巴西高原、蓋亞那高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積5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中部為奧里諾科平原、亞馬遜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溫暖濕潤。 南美洲的自然資源豐富。石油、鐵、銅等儲量皆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積佔到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草原面積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漁業資源和水力資源也十分豐富。 南美洲是拉丁美洲的一部分。南美地區原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印第安人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在南美洲大地上建立過不少王國。15世紀後,它們先後淪為西班牙等國的殖民地。殖民統治時期,原有的土著居民遭到侵入,人口逐漸減少,而歐洲白人移入數量又逐年增多。部分印第安人與白人混血。另外,為了適應種植業的需要,彌補印第安人勞動力的不足,從非洲販入不少黑奴。久而久之,南美洲形成了以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為主的大陸。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和壓迫是殘酷的。殖民地的白人和混血種人是這種統治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在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南美洲大地上掀起了以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為主體的風起雲涌的獨立解放運動。一時間,出現了西蒙·玻利瓦爾、聖馬丁、奧希金斯等一批獨立戰爭的英雄。經過多年的較量,西班牙殖民者以失敗而告終,南美各國在19世紀20年代紛紛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南美洲的經濟得到較快發展。其中巴西和阿根廷發展最快。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位置
南美洲東至布朗庫角(西經34°46',南緯7°09'),南至弗羅厄德角(西經71°18',南緯53°54'),西至帕里尼亞斯角(西經81°20',南緯4°41'),北至加伊納斯角(西經71°40',北緯12°28')。面積約1797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 從地理區域上劃分為:南美北部諸國,包括蓋亞那、蘇利南、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一個地區為法屬蓋亞那、。安第斯山地中段諸國,包括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南美南部諸國,包括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一個地區為福克蘭群島(又名「馬爾維納斯群島」,阿根廷、英國爭議)。南美東部國家巴西,面積約佔大陸總面積的一半。
地形
南美洲大陸地形可分為三個南北向縱列帶: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東部為波狀 南美洲
起伏的高原,中部為廣闊平坦的平原低地。南美洲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全洲面積的60%,海拔300米至海拔3000米之間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約佔全洲面積的33%,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全洲面積的7%。全洲平均海拔600米。安第斯山脈由幾條平行山嶺組成,山體最寬處達400千米,全長約9 000千米,大部分海拔3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也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之一。安第斯山脈有不少高峰海拔6 000米以上,其中阿空加瓜山海拔6 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南美洲東部有寬廣的巴西高原、蓋亞那高原。南部則有巴塔哥尼亞高原。南美洲平原自北而南有奧里諾科平原、亞馬孫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其中亞馬孫平原面積約56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地形坦盪,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地質
南美洲是世界上火山較多、地震頻繁且多強烈地震的一個洲。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東岸火山帶的主要組成部分,安第斯山脈北段有16座活火山,南段有30多座活火山。尤耶亞科火山海拔6723米,是世界上較高的活火山。地震以太平洋沿岸地區最為頻繁。海岸線大陸海岸線長約28 700千米,比較平直,多為與山脈走向一致的侵蝕海岸。缺少大半島和大海灣。島嶼也不多,主要分布在大陸南部沿海地區。
氣候
南美洲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以熱帶為主,大陸性不顯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均在0℃以上,佔大陸主要部分的熱帶地區,平均氣溫超過20℃。冬季遠比北美洲暖和。而南美洲西部則有呈帶狀分布的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安第斯山脈則為高山氣候,在南美洲東南部則有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大部分地區夏季最熱月平均氣溫介於26.8℃之間,遠不及非洲和澳大利亞大陸的熱帶地區炎熱。南美洲各地氣溫的年較差較小,不像亞洲、北美洲那樣變化劇烈。全洲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70%以上,為各洲中沙漠面積較小的一洲。 由於安第斯山脈影響西側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東側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水系
伊瓜蘇瀑布
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為分水嶺,東西分屬於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獨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面積廣。其中,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支流超過1 000千米的有20多條。南美洲水系內流區域很小,內流河主要分布在南美西中部的荒漠高原和阿根廷的西北部。南美洲除最南部外,河流終年不凍。南美洲多瀑布,安赫爾瀑布落差達979米,為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南美洲湖泊不多,安第斯山區的荒漠高原地區多構造湖,如的的喀喀湖、波波湖等;南部巴塔哥尼亞高原區多冰川湖;內流區多內陸鹽沼。南美洲西北部的馬拉開波湖是最大的湖泊。
資源
礦產資源:尚未很好勘探,已知現代化工業中所需要的20多種最重要的礦物原料大部分都有,且儲量豐富。委內瑞拉石油儲量、巴西的鐵礦儲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煤主要分布在哥倫比亞和巴西;鋁土礦主要分布在蘇利南;銅礦的金屬儲量在1億噸以上,居各洲首位,智利銅的儲量居世界第二位,秘魯居第四位;鉍、銻、銀、硝石、鈹和硫磺儲量均居各洲前列;錫、錳、汞、鉑、鋰、鈾、釩、鋯、釷、金剛石等礦物也很豐富。 森林資源:森林面積約92 000萬公頃,佔全洲總面積的50%以上,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盛產紅木、檀香木、鐵樹、木棉樹、巴西木、香膏木、花梨木等貴重林木。草原面積約44 000萬公頃,約佔全洲總面積的25%,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多。 水力資源:水力蘊藏量估計為46 700萬千瓦,約佔世界水力蘊藏量的16.9%;已開 發的水力資源為560萬千瓦,約佔世界水力資源總開發量的3.6%。 漁業資源:智利北部沿海和巴西東南部沿海盛產金槍魚,秘魯沿海盛產魚,智利沿海盛產沙丁魚,鱈和鯨。此外,巴西、阿根廷沿海還盛產鱸、鯔、鯷、鯖、鱈等魚類。秘魯沿海、巴西沿海為南美洲兩大漁場。
經濟情況
概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美洲經濟發展很快,經濟結構發生顯著變化。但各國經濟水平和 經濟實力相距甚遠。巴西、阿根廷已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國民經濟體系,兩國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洲2/3。委內瑞拉、哥倫比亞、智利、秘魯經濟也較發達。
工礦業
工業以采礦業和製造業最為重要。采礦業是南美各國的基礎部門,大部分礦產供出口,委內瑞拉、阿根廷、厄瓜多、秘魯等國的石油;巴西、委內瑞拉、智利的鐵;玻利維亞的錫、銻;智利、秘魯的銅;蓋亞那、蘇利南的鋁土;秘魯的鉛、鋅、銀、鉍;智利的硝石、鉬;巴西的鈮的產量或出口量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輕工業為南美多數國家製造業的主體,肉類加工、製糖、飲料、皮革、紡織、服裝等部門較發達。鋼鐵、汽車、化工、橡膠、電器、機械等重工業集中在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等國家。
農業
農業在南美各國經濟中具有重要意義。種植業中經濟作物占據絕對優勢。南美 南美洲
洲是可可、向日葵、菠蘿、馬鈴薯、木薯、巴西橡膠樹、煙草、金雞納樹、玉米、番茄、巴拉圭茶、辣椒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甘蔗、香蕉、咖啡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20?5%,其中巴西的咖啡和香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可可、柑橘均佔世界總產量的25%左右,其中巴西的可可產量居世界第三位;劍麻產量居各洲第二位,主要產在巴西;巴西木薯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南美洲向世界提供所需咖啡、香蕉、蔗糖的絕大部分及大量的棉花、可可、劍麻等。東南部阿根廷等國則大量出口肉類和糧食。牛、羊的總頭數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沿海盛產鯷魚、沙丁魚、鰻魚、鱸魚、金槍魚等,秘魯和智利為世界著名漁業國。南美洲大部分國家中多數人從事農業生產,但糧食生產仍不足自給,大多數國家需進口糧食。
編輯本段交通
交通運輸以鐵路、公路為主。阿根廷和巴西交通較發達。蓋亞那、蘇利南、委內瑞拉、烏拉圭、智利等國擁有較稠密的公路網。南美洲公路總長約2 000 000千米,鐵路總長約85 000千米,內河通航里程約100 000千米。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
南美洲主要受到三大災害的侵襲,分別是地震,火山爆發和厄爾尼諾現象,造成人類傷亡,財物損失等事件,對一個國家的影響不容小覷。 地震及火山爆發 南美洲的造山運動是由南美洲板塊和那茲卡海板塊相互擠壓而成,形成安地斯山脈 亞馬遜河
,屬新褶曲山脈,其上又分布許多活火山。近一百五十年來發生四次重大地震,第一次為1868年發生在厄瓜多及哥倫比亞的大地震,死傷人數約7000萬人;第二次發生在瓦爾帕萊索(智利),地震強度為芮氏規模8.6 ,死傷人數約2萬人,發生在1906年年,第三次發生在奇廉(智利),地震強度為芮氏規模7.8 ,死傷約3萬人,發生在1939年,第四次發生在欽博特(秘魯),地震強度為芮氏規模7.7 ,死傷6.6萬人,發生在1970年的年。主要火山仍存有數座。 南美洲最高的阿空加瓜山,位在阿根廷,海拔6960公尺,為死火山。另有尤耶亞科火山,位在智利,阿根廷邊境,海拔6723公尺,為死火山。印加瓦西峰,位在智利,阿根廷邊境,海拔6709公尺。青坡拉索山,位在厄瓜多,海拔6310公尺,屬休火山。 哥多伯西峰,位於厄瓜多境內,海拔5896公尺,屬活火山;魯伊斯火山,位在哥倫比亞境內,海拔5399公尺,為活火山;桑蓋火山,位在厄瓜多,海拔5230公尺,屬活火山;通古拉瓦火山,在厄瓜多境內,海拔5016公尺,屬休火山;皮欽查山,在厄瓜多,海拔4794公尺,屬活火山。 1997年12月厄爾尼諾現象觀測到的海面溫度分布圖,可以看出東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溫度比平常上升了五度以上。 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因信風減弱,而極強風將熱帶暖流擠向南美 厄爾尼諾現象
沿岸,水溫升高,南美西岸涌升流減弱甚至消失,鯷魚向南覓食,魚群減少,於漁場中覓食的海鳥減少,作為磷肥重要原料的鳥糞層亦減少,對當地居民造成經濟損失。南美洲西岸由乾燥轉為潮濕,秘魯及智利皆曾因此出現罕見的大洪水,造成許多人傷亡,財物損失難以估計。環境改變後,許多蚊蟲,老鼠等病媒增加,散布登革熱,鼠疫,瘧疾等傳染病。
希望可以幫到你吧O(∩_∩)O~
Ⅶ 南美洲地理概況有哪些
又名:南亞美利加洲,簡稱南美洲(SouthAmerica)。
全稱「南亞美利加洲」。在西半球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濱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同北美洲分開。面積約1,797萬平方公里(包括島嶼)。人口2.69億(1985),主要為印歐混血種人、白種人、印第安人、黑種人等。除巴西通行葡萄牙語,蓋亞那通行英語,蘇利南通行荷蘭語,法屬蓋亞那通行法語外,其他國家均通行西班牙語。大陸輪廓完整,缺乏大半島和海灣。地勢西高東低,大陸可分為三個南北縱列帶:東部是波狀起伏的高原,北為蓋亞那高原,中為巴西高原,南為巴塔哥尼亞高原;西部是狹窄綿長的安第斯山脈,屬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多6,000米以上雪峰和火山,地震頻繁;中部是平原,北為奧里諾科平原,中為亞馬孫平原,南為拉普拉塔平原。富水力資源,有奧里諾科河、亞馬孫河和巴拉那河三大水系流貫其間;其中亞馬孫水系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和水量最大的水系。巴拉那河上、中游多瀑布、激流,有著名的伊瓜蘇瀑布和瓜伊拉瀑布等。大部分地區位於北緯10°至南回歸線之間,以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西部高山地帶垂直氣候帶明顯。礦物資源豐富,巴西高原的鐵、錳、鉻、鉛、鋅、鎳,蓋亞那高原東北部的鋁土礦,安第斯山區的銅、錫、鉛、鋅、銀、銻、鉬、鉍、硝石,馬拉開波湖的石油,在世界上都占重要地位。富森林資源,有世界上面積最廣的熱帶雨林以及亞熱帶和溫帶森林,盛產各種熱帶林產品和高大建築用材。沿海海域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有秘魯沿海、巴西沿海和加勒比海三大漁場,盛產鰻魚、沙丁魚、鰻魚、金槍魚和各種蝦類。南美洲包括蓋亞那、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巴西、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蘇利南12國和法屬蓋亞那。
洲名釋義:與北美洲全稱亞美利亞洲,義大利探險者亞美利亞到此探險。
國家:有12個獨立國家,另有法屬蓋亞那和馬爾維納斯群島兩地區。
面積:1797萬平方千米。
人口:3.25億人。
民族:民族成份比較復雜,白人最多,其次是印歐混血型和印第安人,黑人最少。
語言:印第安語、葡萄牙語、法語、英語、西班牙語等。
宗教:大多數信天主教,少數信基督教。
【地理概況】位置:它位於西半球的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濱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同北美洲分開。
范圍:大陸東至布朗庫角(西經34°46′,南緯7°09′),南至弗羅厄德角(西經71°18′,南緯53°54′),西至帕里尼亞斯角(西經81°20′,南緯4°41′),北至加伊納斯角(西經71°40′,北緯12°28′)。
面積:約1797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
地理區域:從地理區域上劃分為:南美北部諸國,包括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安第斯山地中段諸國,包括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南美南部諸國,包括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南美東部國家巴西,面積約佔大陸總面積的一半。
【居民概述】人口:人口325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人口分布不平衡,西北部和東部沿海一帶人口稠密,廣大的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之一,每平方千米不到一人。人口分布的另一特點是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數大城市。
民族:南美洲民族成分比較復雜,有印第安人、白人、黑人及各種不同的混血型,以印歐混血型最多。在近3億人口中,白人最多,其次是印歐混血型和印第安人,黑人最少。
語言:印第安人用印第安語,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法屬蓋亞那官方語言為法語,蓋亞那官方語言為英語,蘇利南官方語言為荷蘭語,其它國家均以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
宗教:居民絕大多數信天主教,少數信基督教。
【自然環境】海岸線大陸海岸線長約28700千米,比較平直,多為與山脈走向一致的侵蝕海岸。缺少大半島和大海灣。島嶼也不多,主要分布在大陸南部沿海地區。
地形南美洲大陸地形可分為三個南北向縱列帶: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東部為波狀起伏的高原,中部為廣闊平坦的平原低地。南美洲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全洲面積的60%,海拔300?000米之間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約佔全洲面積的33%,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全洲面積的7%。全洲平均海拔600米。安第斯山脈由幾條平行山嶺組成,山體最寬處達400千米,全長約9000千米,大部分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也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之一。安第斯山脈有不少高峰海拔6000米以上,其中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南美洲東部有寬廣的巴西高原、蓋亞那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積500多萬平方千米,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南部則有巴塔哥尼亞高原。南美洲平原自北而南有奧里諾科平原、亞馬孫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其中亞馬孫平原面積約56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地形坦盪,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火山與地震:南美洲是世界上火山較多、地震頻繁且多強烈地震的一個洲。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東岸火山帶的主要組成部分,安第斯山脈北段有16座活火山,南段有30多座活火山。尤耶亞科火山海拔6723米,是世界上較高的活火山。地震以太平洋沿岸地區最為頻繁。
氣候: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以熱帶為主,大陸性不顯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均在0℃以上,佔大陸主要部分的熱帶地區,平均氣溫超過20℃。冬季遠比北美洲暖和。大部分地區夏季最熱月平均氣溫介於26?8℃之間,遠不及非洲和澳大利亞大陸的熱帶地區炎熱。南美洲各地氣溫的年較差較小,不象亞洲、北美洲那樣變化劇烈。全洲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70%以上,為各洲中沙漠面積較小的一洲。
水系: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為分水嶺,東西分屬於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獨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面積廣。其中,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支流超過1000千米的有20多條。南美洲水系內流區域很小,內流河主要分布在南美西中部的荒漠高原和阿根廷的西北部。南美洲除最南部外,河流終年不凍。南美洲多瀑布,安赫爾瀑布落差達979米,為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南美洲湖泊不多,安第斯山區的荒漠高原地區多構造湖,如的的喀喀湖、波波湖等;南部巴塔哥尼亞高原區多冰川湖;內流區多內陸鹽沼。南美洲西北部的馬拉開波湖是最大的湖泊。
【自然資源】礦物資源尚未很好勘探,目前已知現代化工業中所需要的20多種最重要的礦物原料大部分都有,且儲量豐富。委內瑞拉石油儲量、巴西的鐵礦儲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煤主要分布在哥倫比亞和巴西;鋁土礦主要分布在蘇利南;銅礦的金屬儲量在1億噸以上,居各洲首位,智利銅的儲量居世界第二位,秘魯居第四位;鉍、銻、銀、硝石、鈹和硫磺儲量均居各洲前列;錫、錳、汞、鉑、鋰、鈾、釩、鋯、釷、金剛石等礦物也很豐富。
森林:森林面積約92000萬公頃,佔全洲總面積的50%以上,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盛產紅木、檀香木、鐵樹、木棉樹、巴西木、香膏木、花梨木等貴重林木。草原面積約44000萬公頃,約佔全洲總面積的25%,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多。水力資源:水力蘊藏量估計為46700萬千瓦,約佔世界水力蘊藏量的16.9%;已開發的水力資源為560萬千瓦,約佔世界水力資源總開發量的3.6%。
漁業:智利北部沿海和巴西東南部沿海盛產金槍魚,秘魯沿海盛產魚,智利沿海盛產沙丁魚,鱈和鯨。此外,巴西、阿根廷沿海還盛產鱸、鯔、鯷、鯖、鱈等魚類。秘魯沿海、巴西沿海為南美洲兩大漁場。
【經濟簡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美洲經濟發展很快,經濟結構發生顯著變化。但各國經濟水平和經濟實力相距甚遠。巴西、阿根廷已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國民經濟體系,兩國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洲2/3。委內瑞拉、哥倫比亞、智利、秘魯經濟也較發達。
工礦業:工業以采礦業和製造業最為重要。采礦業是南美各國的基礎部門,大部分礦產供出口,委內瑞拉、阿根廷、厄瓜多、秘魯等國的石油;巴西、委內瑞拉、智利的鐵;玻利維亞的錫、銻;智利、秘魯的銅;蓋亞那、蘇利南的鋁土;秘魯的鉛、鋅、銀、鉍;智利的硝石、鉬;巴西的鈮的產量或出口量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輕工業為南美多數國家製造業的主體,肉類加工、製糖、飲料、皮革、紡織、服裝等部門較發達。鋼鐵、汽車、化工、橡膠、電器、機械等重工業集中在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等國家。
農業:農業在南美各國經濟中具有重要意義。種植業中經濟作物占據絕對優勢。南美洲是可可、向日葵、菠蘿、馬鈴薯、木薯、巴西橡膠樹、煙草、金雞納樹、玉米、番茄、巴拉圭茶、辣椒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甘蔗、香蕉、咖啡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2005%,其中巴西的咖啡和香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可可、柑橘均佔世界總產量的25%左右,其中巴西的可可產量居世界第三位;劍麻產量居各洲第二位,主要產在巴西;巴西木薯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南美洲向世界提供所需咖啡、香蕉、蔗糖的絕大部分及大量的棉花、可可、劍麻等。東南部阿根廷等國則大量出口肉類和糧食。牛、羊的總頭數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沿海盛產鯷魚、沙丁魚、鰻魚、鱸魚、金槍魚等,秘魯和智利為世界著名漁業國。南美洲大部分國家中多數人從事農業生產,但糧食生產仍不足自給,大多數國家需進口糧食。
【交通網路】交通運輸以鐵路、公路為主。阿根廷和巴西交通較發達。蓋亞那、蘇利南、委內瑞拉、烏拉圭、智利等國擁有較稠密的公路網。南美洲公路總長約2000000千米,鐵路總長約85000千米,內河通航里程約100000千米。
【南美洲世界之最】秘魯釩的儲量是世界最多的;智利銅的儲量是世界最多的;智利硝石的儲量是世界最多的;哥倫比亞綠寶石的儲量是世界最多的;哥倫比亞的希帕基臘鹽岩礦山是世界最大的;巴西的伊泰普大壩是世界第一大壩。
厄瓜多比爾卡班巴村是世界第一長壽村。
以下列出南美洲所有國家和地區。
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阿根廷爭議)法屬蓋亞那(法國)蓋亞那巴拉圭秘魯蘇利南烏拉圭委內瑞拉大洋州首頁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高山平原海洋大氣草原濕地河流湖泊自然災害地質礦產世界遺產地理雜談世界之最欄目導航:地理科普-世界地理-
Ⅷ 南美洲的地理知識(詳細)
南美洲位於西半球的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西面有海拔數千米的安第斯山脈,東向則主要是平原,包括亞馬遜河森林。一般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同北美洲相分,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巴西、玻利維亞、智利、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法屬蓋亞那等13個國家和地區。
南美洲是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南美洲
陸地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北美洲相分,南面隔海與南極洲相望。總面積1797萬平方公里(含附近島嶼),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按面積大小排是七大洲中的第四個。南美洲海岸線長28700公里。海岸較為平直,少島嶼和海灣。
南美洲大陸的地形可分為三個南北方向的縱列帶: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東部為波狀起伏的高原,中部為廣闊平坦的平原低地。安第斯山脈長9000公里,是世界最長的山脈,阿空加瓜山海參拔6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東部為巴西高原、蓋亞那高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積5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中部為奧里諾科平原、亞馬遜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溫暖濕潤。
南美洲的自然資源豐富。石油、鐵、銅等儲量皆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積佔到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草原面積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漁業資源和水力資源也十分豐富。
Ⅸ 南美洲的地理特點
記住自然和人文特點即可。
自然:西部高原(科迪勒拉山系)北部平原(亞馬遜平原)
地勢特點:高原山地與平原相間分布。
世界第二長河:亞馬遜河
世界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
最大平原:亞馬遜平原
人文的忘的差不多了~~
Ⅹ 南美洲的地理概況是怎麼樣的
南美洲,即來南亞美利亞洲之自簡稱。東臨大西洋,西靠太平洋,總面積1796萬平方公里(含附近島嶼),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人口32500萬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南美洲大陸的地形可分為三個南北方向的縱列帶,分別代表著三個世界之最: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脈,長9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東部為波狀起伏的巴西高原、蓋亞那高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積5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中部地區是廣闊平坦的平原低地,為奧里諾科平原、亞馬遜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沖積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