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
❶ 台灣省的地理位置特徵
台灣島——中國第一大島,戰略要地。位於東海南部,西依台灣海峽(屬於東海),距福建省海岸75~220海里;東瀕太平洋;東北與日本琉球群島為鄰,距沖繩島約335海里;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距呂宋島約195海里。島形狹長,從最北端富貴角到最南端鵝鑾鼻,長約394千米;最寬處在北回歸線附近,約144千米。面積3.58萬平方千米,佔全省面積逾99%,為台灣省主島,在世界大島中列第38位。人口約2300萬(2006)。其中漢族約佔98%,高山族等約佔2%。 遠古時期,台灣與大陸便有密切的文化淵源。秦漢開始,海峽兩岸人民之間的交往頻見於史籍。三國時稱夷州。隋時稱流求。元代在澎湖設巡檢司管轄澎湖和台灣,隸屬福建同安縣(今廈門)。明代稱今台南一帶為台灣,後泛稱全島。明天啟四年(1624)和六年,荷蘭和西班牙殖民者分別侵入台灣。南明定武十七年(1662),鄭成功收復台灣,置承天府。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1895年被日本強行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後,由中國政府收回。1949年國民黨軍隊退踞至今。 自然條件屬大陸島。處於東海大陸架南部邊緣。兩億多年前古生代晚期,地殼運動奠定了台灣島的地質基底。4000萬年前開始的喜馬拉雅運動,地殼受擠壓褶皺上升,形成最初台灣山系;約250萬年前,地殼繼續褶皺上升,構成台灣島的現代地形。第四紀冰期海面下降與大陸相連,間冰期水面回升,復成海島。 島上多山,山地和丘陵佔全島面積2/3。分布於東部和中部,自東向西有台東、中央、玉山、雪山和阿里山5條平行山脈,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以中央山脈為主分水嶺。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約佔全部山地的一半,海拔3500米以上山峰有30餘座。最高峰玉山,海拔3997米,為中國東南部第一高峰。丘陵多圍繞5大山脈山麓,主要有北部的基隆、竹南丘陵,中部的豐原、嘉義丘陵和南部的恆春丘陵,海拔約在600米左右。北部有大屯火山群,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是北部的重要屏障。 平原多在西部。台南平原最大,北起彰化,南至高雄,面積達4550平方千米,為島上農業興盛、人口密集、城鎮較多地區。南部屏東平原和東北部宜蘭平原亦為重要農業地區。狹長的台東縱谷平原介於台東山脈與中央山脈之間,是東部南北天然交通孔道。盆地主要有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中部埔里盆地群。 海岸較為平直,岸線長1139千米,東部從三貂角至旭海為斷層海岸,雪山山脈北端、中央山脈北端和南端,台東山脈直逼岸邊,峻峭聳立,海底急劇傾斜,離岸數千米,水深即達一二千米;除北部有較大的宜蘭平原外,僅在花蓮、台東等地有小塊沖積平原。北部從三貂角至淡水河口為峽灣海岸,多岬角灣澳。西部從淡水河口至枋寮為沙質海岸,岸線平直,沙灘綿長,較多地段便於登陸;灘塗寬廣,多沙洲、 湖,尤以大肚溪口至曾文溪口一帶海埔新生地增長迅速。南部從枋寮至旭海為珊瑚礁海岸,多陡峭崖岸,前有裙礁,南端鵝鑾鼻與貓鼻頭間有較低平的南灣。 全島河流共151條,以中央山脈為分水嶺,分別向東、西流入海洋,大都流程短、落差大、多險灘瀑布,富水力資源,不宜通航。以中部濁水溪最長,發源於合歡山,西流入海,長186千米,流域面積3155平方千米。河長大於100千米的還有高屏溪、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大肚溪,皆西流入海。天然湖泊很少,著名的有日月潭。 地跨北回歸線南北,終年受黑潮影響,屬南亞熱帶和北熱帶濕潤氣候,高溫、多雨、多風。年平均氣溫由北而南為21~25℃,7月平均約28℃,1月14~20℃;山地氣溫隨高度而遞減,3000米以上山地冬季有積雪。年平均降水量東、中部在2000毫米以上,東北部的火燒寮多達6300毫米以上;西部沿海一帶較少,多在1500毫米左右。降水量與季風有關,北部冬季多於夏季,南部適相反。冬季盛行東北風,夏季盛行南風和西南風。夏、秋季常受熱帶氣旋影響,以7~9月最盛,平均每年有3.5次8級以上熱帶氣旋登陸本島。正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發生頻率較高,以花蓮及其附近海底最多。東岸屬不正規半日潮,大潮差1.2米。西岸北港溪口以北屬正規半日潮,潮差中部最大達4.2米,兩端為2.6米。北港溪口以南大部為不正規半日潮,潮差1~2米。其中岡山至枋寮段為不正規全日潮,潮差較小,約為0.6米。 本島西南有澎湖列島,東北有釣魚列島,周圍尚有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基隆島、和平島、龜山島、綠島、蘭嶼、七星岩、琉球嶼等,連本島共86座島嶼。 經濟、交通耕地面積約佔全島面積1/4。糧食生產以稻米為主。經濟作物以甘蔗為主。其他有茶葉、熱帶水果、香茅等,為傳統出口產品。森林資源較豐,覆蓋率達52%。但木材自給率只佔10%~12%。畜收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1/3,漁業佔1/4。現有遠洋漁船約2000艘,總噸位約40萬噸,近海小漁船1萬余艘。 工業主要有製造業、電力業、礦業和建築業4大部門,以紡織、電子、化學、食品加工等項為主,同時發展以進口原料和出口加工產品工業。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帶,並構成以台北、台中和高雄為中心的工業區。有大小船舶修造企業250餘家,主要製造集裝箱船、遊艇和漁船及修理船舶。大型船舶修造集中在高雄、基隆,高雄建有可容兩艘50萬噸級船的船塢。全年造船61.5萬載重噸(1990)。台北縣石門鄉和萬里鄉、屏東縣恆春鎮建有核電廠3座,其裝機容量佔全島電力1/3。原油產量不足需求量的1%。 島內交通以公路為主,由環島公路、橫貫公路和南北高速公路為干線構成公路網,總長約2萬千米。其中由基隆至高雄的高速公路,經西部14個縣市,長達373.4千米,是島內交通大動脈。鐵路主要為西部縱貫線和宜蘭、北回、台東、南回和屏東等線構成的環島干線,全長約913千米,其中由基隆至高雄的縱貫鐵路、長408.5千米,已實現電氣化,為鐵路主幹線。另有支線和生產專業鐵路約2000千米。有民用和軍用機場約50個,桃園和高雄為國際航空港。有大小海港10餘個,高雄、基隆、台中、花蓮和蘇澳為5大港口。主要有通往日、美及東南亞各地的定期海、空航線,對香港的海、空聯系均甚頻繁。1995年海運總吞吐量達1.41億噸,其中90%為進出口貨物。左營港為本島專用軍港,高雄、基隆、蘇澳等港部分作軍用。 軍事意義地處中國海區東南部前沿,又位於亞洲東部島鏈中環,為中國東南沿海和近海交通線側翼的海上屏障,是維護中國在東海、南海和太平洋海上權益的戰略要地。歷來常受外國侵佔,發生多次重大戰事。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日本倭船進犯福建後轉而占據台灣島西南岸,福建都司沈有容率戰船隊冒風浪經澎湖追殲倭船於台灣島近岸。南明定武十六年(1661),鄭成功率船隊乘滿潮出敵不意地通過水淺灘多的鹿耳門,駛入大員灣實施登陸。當荷軍以艦船兩次從海上反撲時,皆被鄭軍擊退。 1840~1842年中英鴉片戰爭期間,英艦曾侵入鹿耳門、雞籠(今基隆)、大安港等地窺伺和炮擊,皆被擊退。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派軍隊在台灣南部琅嶠(今恆春)登陸並進攻石門、牡丹社等地,遭到平埔人頑強抵抗達半年之久,日軍終以戰死、病亡600人後撤走。1884年(清光緒十年),法國在進行馬江海戰前後,皆派艦隊攻佔台灣北部基隆、淡水後轉而在海上對台灣封鎖。在大陸軍民的支援下,台灣軍民的抗法斗爭終於取得勝利。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台灣軍民奮起開展反佔領、反割台斗爭。5月,日軍從三貂角一帶登陸,先佔領島嶼北部,後逐漸向南推進,台灣軍民在中部、南部利用有利地形殊死抵抗日軍佔領。斗爭持續達5個月,日軍以傷亡約3萬人的代價方佔領全島。
❷ 台灣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特點。急需!!!!!
地理位置: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版124°34′30〃,權北緯20°45′25〃至25°56′30〃之間。台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
自然地理環境:台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豎卧於台灣島中部偏東位置,形成本島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風和暴雨。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自產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氣,金屬礦產也較少,但是台灣卻有豐富的水力、森林、漁業資源。
❸ 簡潔一點 新疆或台灣 的地理環境(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等)和人文環境(人口、文化、經濟等)
答:1.位置:中國西北; 2.地形:三山夾兩盆; 3:氣候:溫帶大陸氣候(非季風區);專4.河屬流:塔里木河(中國最長內流河),額爾齊斯河(我國唯一一條注入北冰洋的河流)。5.人口:2050萬人(2007年). 6.文化:少數民族多為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信奉伊斯蘭教及藏傳佛教等; 經濟:有喀什經濟特區,國家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資源豐富,實行西氣東輸等工程,經濟得到一定的發展!
❹ 台灣島和海南島的地理區域差異(人文和自然環境)
作為一位資深的地理教授,我會給你專業詳細的解答。
台灣島與海南島自然地理的比較
一、位置和輪廓:
台灣島和海南島都位於我國東南方海洋上,同屬大陸島。就純度說,台灣島比海南島偏北4—5度,大部分位於南亞熱帶范圍內,只有南部屬熱帶地區,而海南島全屬熱帶范圍。
兩島大小相近。台灣島呈紡錘形或芭蕉形的輪廓,而海南島呈雪梨般的輪廓。
二、地形和河流:
兩島都是山地、丘陵、平原、台地兼備的多種地形的海島。
台灣山地、丘陵的面積約佔全島面積70%,而海南島只佔全島面積35%.台灣的平原台地面積狹小,佔全島面積還不到1/3,而海南島卻佔全島面積2/3以上。
兩島山地大勢也有明顯不同。台灣島山地多(佔全島面積約近一半,海南島山地只佔全島面積1/4)、海拔高(有20座3500米以上高峰,玉最高峰玉山為3997米,海南五指山主峰1867米)、山勢陡峻的特點。
兩島山地基本上同屬東北一西南走向,但台灣山地縱貫南北,而且分布偏於東部。河流順著地勢向東西分流,形成許多獨流入海的河流,較大的河流都由東向西流。由於台灣島上山勢陡峻,河流短急,水力資源豐富。
海南島中高周低的地形,恰似一個倒覆著的鍋子。河流均由中部山地向四周流注,形成許多短促獨流入海的河流組成的放射狀水系。
台灣平原面積較小。台灣西部平原大河出口的三角洲,河叉眾多,水源充足,引水灌溉方便。海南島的台地平原比台灣島廣闊而集中,但地表呈波狀趙伏,台地地區水源不足,引水困難。問時海南島河口三角洲面積小,河汊也不發育,引水灌溉不及台灣河口三角洲方便。
三、氣候:
兩島氣候都受季風影響,具有夏秋高溫多雨、冬春較干溫暖以及多台風的特色。加之兩島地形復雜和南北緯度的差異,形成兩島西部雨影區的雨量少於東部,冬季南部氣溫高於北部,山區水熱垂直變化顯著。兩島氣候不同之處是台灣島緯度較高,熱帶氣候特色不如海南島顯著。
1.氣溫方面:兩島的共同特點是全年溫暖,熱量豐富,生長季節長。但台灣島地處緯度較高,氣溫比海南島低。如台灣島年平均氣溫為21~24℃,月平均氣溫大於13℃;而海南島年平均氣溫為22~25℃,月平均氣溫都大於15℃。
2.降水方面:兩島降水都有雨量豐富、雨季長、雨熱同季的特點。都為我國南方多雨地區。兩島大部分地方的年降水量都在1200毫米以上,有的地方超過2000毫米。但台灣島的降水總量比海南島多。兩島雨量的分布均有東多西少的現象。台灣島東部年雨量為3000—6000毫米,海南島東部年雨量為2200—2800毫米。而台灣島西部雨量減至1000毫米左右,海南島西部沿海地區的雨量減至900毫米左右。
3.台風:兩島都受台風影響,但台灣島出現台風的頻率比海南島多些。如台灣島在1897年~1957年的六十年中,登陸和影響的台風共218次,平均每年3.6次。而海南島在1884年~1975年的九十一年間,登陸和影響的台風共298次,平均每年3.3次。兩島受台風影響的季節很長,每年4—11月都可能受台風影響,其中7—9月台風出現最多。台風登陸的地區,台灣島以東部、南部最多,西北部最小。海南島以東北部出現最多,西部和西南部最少。
四、土壤:
台灣島的沖積土分布比海南島廣。約佔台灣島面積24%。土層深厚,肥力較高,灌溉便利。海南島沖積土面積比台灣少,而台地紅壤分布比台灣廣。台灣丘陵地區的紅壤和磚紅壤,無論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范圍都比海南島小。台灣島山地比海南島山地高峻陡峭,雨水沖刷劇烈,表土流失較大,土層薄,多為石質土。而海南島山地土壤,土層厚,枯枝落葉層較厚,自然肥力較高。
❺ 台灣地理位置特點
台灣島面積三萬五千八百八十二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回,東西寬度最答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台灣島大致分成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台地五大地形,超過一半的面積是東部的山區地形,可耕地佔24%。
台灣面積本身就小,只有重慶市的一半,但是由於多山的地形可利用面積更少。台灣平地的城市面積其實和上海差不多,可以把台灣視作是一個城市的體量。
我們把整個台灣島看做是放大版的上海、放大版的深圳,因此很多版塊都有值得購買的產品(不買台北,因為貴且不容易通過),比如桃園、台中、高雄、台南等。
買房盡量買西海岸平地,最低有總價20多萬的台灣房產。
❻ 台灣地理位置簡介
台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台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周圍海域從3點鍾方向以順時鍾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台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
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
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台北為核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台灣最大族群。
(6)台灣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擴展閱讀:
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
南宋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佔;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台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❼ 台灣的 自然概況、地理位置、風土人情、歷史文化
台灣(Taiwan)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1] ,陸地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其中台灣島面積3579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2-3] ,7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氣候交界而自然景觀與生態資源豐富多元。人口約2300萬,逾7成集中於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為中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 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人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人民移入墾荒,終至形成以漢人為主體的移民社會。南宋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佔;1662年鄭成功收復;[5] 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6] 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7] 1945年日本戰敗後光復;[8] 1949年國民黨內戰失利後退守台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9] 。
台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締造了舉世矚目的台灣經濟奇跡[10] ,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於1990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之列[11-13] 。台灣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全球領先。台灣文化擁有兼容並蓄的包容性,漢族帶來的中華文明為強勢文化,[14] 原住民文化亦有影響,[15] 近現代又融合西洋和日本文化,呈現出多元風貌。
❽ 台灣省的位置、范圍以及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特色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25″至25°56′30″之間。台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
台灣海峽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200海里,寬約70至221海里,平均寬度約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海上交通要道。中國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隻從這里通過。從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隻也從這里通過。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隻一般也經過這里。
台灣位於中國東南海面,面積3.6萬平方公里,包括台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全省共劃7市16縣。
台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豎卧於台灣島中部偏東位置,形成本島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台灣島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台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和台東縱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台灣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上,地殼不穩,是一個多震的地區。
台灣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風暴雨。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島中部,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給島上的河流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獨流入海的大小河川達608條,且水勢湍急,多瀑布,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其中長度超過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濁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烏溪(116.8公里)。
台灣農耕面積約占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盛產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質好,產量高;主要經濟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種超過90種,栽種面積僅次於稻穀。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稱,水果種類繁多。花卉產值也相當可觀。
台灣森林面積約佔全境面積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義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區,木材儲量多達3.26億立方米,樹木種類近4000種,其中尤以台灣杉、紅檜、樟、楠等名貴木材聞名於世,樟樹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腦和樟油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70%。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達1600公里,因地處寒暖流交界,漁業資源豐富。東部沿海岸峻水深,漁期終年不絕;西部海底為大陸架的延伸,較為平坦,底棲魚和貝類豐富,近海漁業、養殖業都比較發達。遠洋漁業也較發達。
台灣除有豐富的水力、森林、漁業資源外,其它自然資源有限,自產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氣,金、銀、銅、鐵等金屬礦產也較少,主要儲藏於北部火山岩地區及中央山脈。
台灣六十年代起注重發展工業,現已形成以加工外銷為主的海島型工商經濟。工業有紡織、電子、製糖、塑膠、電力等,開辟有高雄、台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區。北起基隆,南至高雄有電氣化鐵路和高速公路,海上和空中航線可達世界五大洲。
據台灣有關方面統計,截止1998年8月,台灣省人口為2181萬多人,加金門、馬祖人口,總數為2186萬多人;人口年增長率約為7.31%。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東部人口僅佔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為568.83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第一大城市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達每平方公里1萬人。
❾ 台灣的地理位置
地理
台灣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25〃至25°56′30〃之間。台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
台灣海峽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200海里,寬約70至221海里,平均寬度約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海上交通要道。中國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隻從這里通過。從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隻也從這里通過。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隻一般也經過這里。
台灣省包括台灣本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澎湖列島64個島嶼,其中台灣本島面積為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稱的台灣地區通常還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總面積為36006平方公里。
台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豎卧於台灣島中部偏東位置,形成本島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台灣島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台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和台東縱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台灣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上,地殼不穩,是一個多震的地區。
台灣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風暴雨。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島中部,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給島上的河流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獨流入海的大小河川達608條,且水勢湍急,多瀑布,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其中長度超過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濁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烏溪(116.8公里)。
台灣省農耕面積約占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盛產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質好,產量高;主要經濟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種超過90種,栽種面積僅次於稻穀。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稱,水果種類繁多。花卉產值也相當可觀。
台灣森林面積約佔全境面積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義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區,木材儲量多達3.26億立方米,樹木種類近4000種,其中尤以台灣杉、紅檜、樟、楠等名貴木材聞名於世,樟樹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腦和樟油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70%。
台灣省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達1600公里,因地處寒暖流交界,漁業資源豐富。東部沿海岸峻水深,漁期終年不絕;西部海底為大陸架的延伸,較為平坦,底棲魚和貝類豐富,近海漁業、養殖業都比較發達。遠洋漁業也較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