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博望坡地理知識
『壹』 幾道地理題,請大家幫幫忙!
1、諸葛亮利用季風的地理知識,2、上山是因為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所以山上的氣溫比較內適宜;下容海,當然就是玩水了,水是降溫最好的辦法!北山,因為北方的正午太陽高度角要比南方的小,所以相對而言北方的氣溫會比南方低!當然如果同一緯度或同一經度內陸跟沿海的氣溫也是不同的!3、在青藏高原上卻發現有海洋生物化石,是因為青藏高原以前是在海底的,由於亞歐板塊跟印度洋板塊的相互擠壓,導致青藏高原所處的海域抬高,經過幾千萬年的擠壓,慢慢就形成的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了。4、南方人吃辣,主要跟南方的氣候有關,南方地區潮濕,濕熱,辣椒有祛濕的作用,有助於預防風濕病。5、主要是因為南方地區潮濕,悶熱,食品不易保存,所以人們一般都吃新鮮的,如果吃不完,就放在灶上用煙把肉熏干,或者做成臘肉以便於存放
『貳』 三國演義中因懂地理而勝的戰役
小說《三國演義》在文學上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但書中卻存在著為數甚多的地理知識錯誤。該書雖經多次校勘,但此類錯誤卻沒有引起重視,更沒有得到訂正。
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地理知識錯誤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行政區域治所錯誤:
最典型的是「荊州」。小說《三國演義》中有七十多回涉及到荊州。作者並不知道當時荊州的治所即荊州城在何處。東漢末年劉表任荊州刺史時,將州治由漢壽(在今湖南常德東北)遷到了襄陽(今湖北襄樊市襄城區的襄陽古城)。赤壁之戰後,孫權控制了荊州的核心區域——以江陵為中心的南郡南部地區及江夏郡的南部。孫權以周瑜為南郡太守,治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的荊州古城地區)。孫權表劉備為荊州牧,治公安(今湖北公安縣西北)。後劉備從孫權手中借得南郡及江夏郡,移治於江陵,關羽大意失荊州於吳,吳荊州亦治於江陵。
而作者所寫的劉表時期的荊州城並不是襄陽,而是江陵:第34回寫劉備應邀到荊州與劉表相會,蔡瑁欲害之,不成。劉備逃回新野,蔡瑁又欲在襄陽加害劉備。其中第10段寫道:「次日,瑁稟表曰:『近年豐熟,合聚眾官於襄陽,以示撫勸之意。請主公一行。』」後文又寫道:「蔡氏宗族,分領荊州之兵;命治中鄧義、別駕劉先守荊州;蔡夫人與劉琮前赴襄陽駐扎,以防劉琦、劉備(見第40回第5段)。」「(曹操)又恐水路被玄德奪了江陵,便星夜提兵赴江陵來。荊州治中鄧義,別駕劉先,已備知襄陽之事,料不能敵曹操,遂引荊州軍民出郭投降(見第42回第11段)」。
赤壁之戰後,孫,劉之荊州治於江陵,如我們熟知的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故事中的荊州城均指江陵。而作者在寫到這些史實的時候,卻把荊州城,南郡城江陵(南郡治江陵)當作兩座城市來寫。如第51回寫趙雲趁周瑜與曹仁激戰於南郡城外之機奪了南郡城,該回最末一段寫道:「瑜命且回軍商議,使甘寧引數千軍馬,徑鄧荊州;凌統引數千軍馬,徑取襄陽;然後卻再取南郡末遲。」又如第49回第11段中寫道:「雲曰:『烏林有兩條路,一條通南郡,一條取荊州。』」
再如第56回講周瑜欲用假道伐虢之計取劉備控制下的荊州,最末一段說:「戰艦密密排在江上,依次而進,看看在公安,並無一隻軍船,又無一人遠接。周瑜催船速行,離荊州十餘里,只見江面上靜盪盪的。」公安縣在江陵古城東南約35公里,按作者所述,劉備之荊州在公安附近,且處公安上游,則應指江陵無疑。而也是在這一段與周瑜取荊州不成,在城下勒馬便回,這時有人來報:「關某從江陵殺來」,這就表明作者筆下的劉備之荊州城並不是江陵。
還有第75回倒數第2段寫道:「權謂呂蒙曰:『今荊州已得,但公安傅士仁、南郡糜芳,此二處如何收復?』」按史書記載,本回所講呂蒙用白衣渡江之計所襲取的荊州城正是糜芳所守的荊州及其所轄南郡的治所——江陵。
類似地書還將兗州城(兗州時治鄄城)與鄄城,徐州城(徐州時治下邳)與下邳分別當做兩座城市來寫。
二、「赤壁」雜揉諸說
關於赤壁在何處,千餘年來學術界有蒲圻(今湖北省赤壁市)、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漢川(湖北省漢川市)、漢陽(指漢陽縣,即今武漢市蔡甸區)、武昌(指武昌縣,即今武漢市江夏區)等五種說法。歷史小說當然不同於歷史學專著,它對這個至今尚無定論的問題,取哪一種說法都無可厚非。關鍵是不能雜糅幾種說法,弄得幾不象。小說《三國演義》恰恰犯了這方面的錯誤。
第45回寫赤壁之戰前,周瑜率軍「依西山結營(見第1段)」,劉備帶兵「至樊口屯紮(見第4段)。」其中樊口、西山(又稱樊山)均在今湖北鄂州西郊,北與黃州赤壁隔江相望,這就證明作者採用的是「黃州赤壁說」。但在第48回第3段中寫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在水寨內與諸將飲宴,其中有一句是:「操見南屏山色如畫,東視柴桑之境,西觀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覷烏林,」南屏山在蒲圻赤壁的南面,烏林則位於湖北洪湖市境內,南與蒲圻赤壁隔江相望。既然曹操在位於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夏口(在今湖北武漢市市區)之間,南望樊山(即西山)的黃州赤壁,那他又如何能看到直線距離約150公里以外的蒲圻赤壁附近才有的南屏山和烏林呢?
作者: happyjacky 2005-5-16 16:52 回復此發言
--------------------------------------------------------------------------------
2 三國演義中的地理知識錯誤舉要
還有第49回第8段寫周瑜在赤壁之戰中的兵力部署,第50回寫曹操赤壁兵敗後的西撤到南郡江陵的路線時又將彝陵(在今湖北省宜昌市東南)、宜都(在今湖北省宜都市)當作黃州赤壁附近的地點來寫。殊不知,彝陵、宜都到五個赤壁中最西的蒲圻赤壁的直線距離就有240公里和220公里,二者到最東的黃州赤壁的直線距離更是達到了350公里和330公里,二者與「赤壁」可謂風馬牛不相及也。
並且作者所寫的曹操從赤壁西撤南郡的路線更是「亂」得一塌糊塗。他說曹操赤壁戰敗後,「只得望彝陵而走」,經過「烏林之西,宜都之北」,再走南彝陵大路,又過華容道,抵達南郡城。如前所述彝陵、宜都與「赤壁」不相干,而作者不但把它們生拉硬扯到了一起,而且還把彝陵、宜都從南郡城、華容(縣治在今湖北潛江市西南)的西面「搬」到了東面。另外,曹操西撤途中並未經過彝陵、宜都的轄境。史書中記載的曹操撤軍路線為:自赤壁經華容道抵南郡城,然後留曹仁鎮守南郡,自己率部回北方。
不僅如此,作者還把赤壁之戰寫成了三江口之戰,作者認為曹操的營寨在三江口附近,第50回第2段有「此正是:三江水戰,赤壁鏖兵」一語,第49回的標題就叫「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顯然他把三江口與黃州赤壁混為一談。看來作者並不知道黃州赤壁就在他所寫的周瑜、劉備屯兵的西山、樊口的斜對岸,這里到位於黃岡、鄂州兩市交界的三江口已有三十里之遙。
三、地理方位錯誤,例如:
1、第6回第6段講「(董卓)劫了天子並後妃等,竟望長安去了。」接下來第9段講董卓行至滎陽,其部將徐榮、呂布與曹操發生激戰,董卓取勝後,「自往長安」。滎陽在洛陽以東,董卓挾天子及後妃由洛陽西去長安,應經過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怎麼可能走到洛陽東面的滎陽呢?史實是董卓當時並未與漢獻帝一同去長安,而是留在了洛陽畢圭苑中。此後,董卓的軍隊與曹操,孫堅等反董勢力先後在滎陽、梁縣等地交戰,董卓直至次年農歷四月才到長安。並且本回第6段講董卓焚燒洛陽宮室,「長東宮庭,盡為焦土」,長樂宮與未央宮齊名,均為西漢建在其首都長安的宮殿,而不在東漢的首都洛陽。故此句應改為「洛陽宮庭,盡為焦土」。
2、第52回第4段講劉備得荊州南郡後,欲南征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玄德大喜,遂問:『四郡當先取何郡?』曰:『湘江之西,零陵最近,可先取之;次取武陵。然後湘江之東取桂陽,長沙為後。』」事實上,由荊州城(南郡江陵)往南先為武陵郡(治今湖南常德市西),後為零陵郡(治今湖南永州市),長沙郡(治今湖南長沙市)、桂陽郡(治今湖南郴州市)一近一遠,則在荊州城東南方向。並且零陵郡地跨湘江東西兩岸,郡城也處在湘江之東,並非作者所謂「湘江之西。」故而可按逆時針方向的南征路線將此句改為:「荊州以南,武陵最近,可先取之,次取零陵;然後取桂陽,長沙為後。」
3、第57回第9段寫龐統到荊州城投靠劉備,劉備對他說:「荊楚稍定,苦無閑職,此去東北一百二十里,有一縣名耒陽縣」,耒陽時屬桂陽郡,其地在今湖南衡陽市所轄的耒陽市,耒陽在荊州城(江陵)東南約九百里(指直線距離),而不是荊州城東北一百二十里,荊州城東北一百二十里則是在今湖北潛江、沙洋一帶。
4、第57回第1段,寫周瑜取荊州不成,便率軍與吳候之弟孫瑜一同去取西川,行至巴丘,人報上流有劉封、關平截住水路。此時又接孔明書信,周瑜被氣死。巴丘即今湖南嶽陽市,巴丘在荊州城江陵下游,周瑜由荊州城逆江而上去西川,怎麼能走到荊州城下游的巴丘呢?史實是:劉備借得荊州之前,時任南郡太守的周瑜赴京(今江蘇鎮江)向孫權提出:他與奮威將軍孫瑜一道去取益州(即作者所謂西川),奪漢中,然後留孫瑜鎮守,並與涼州馬超結盟,自己回師與孫權一同取襄陽,北圖中原。此建議得到孫權的批准。周瑜於是返回江陵,欲將此計劃付諸實施,不料途中染病,卒於巴丘。
四、誤解地名含義,例如:
作者: happyjacky 2005-5-16 16:52 回復此發言
--------------------------------------------------------------------------------
3 三國演義中的地理知識錯誤舉要
1、「浙江」。
「孫策出馬,謂王朗曰:『吾興仁義兵,來安浙江』」(見第15回倒數第5段)顯然作者將「浙江」理解為浙江省,實際上「浙江」本為河流名,即今錢塘江的舊稱。唐置浙江東、西道,「浙江」始用於政區名,明置浙江省,「浙江」才成為政區名稱。浙江省之地在兩漢及三國時分屬吳郡和會稽郡。本回所講孫策大戰嚴白虎一事,《三國志.吳志.孫策傳》中相應的記載有「遂引兵渡浙江,據會稽」一語,故此處當改為「來安會稽」。
2、「陝西」。
「張濟統領大軍,自陝西來到(見第13回第14段)。」這句話在《三國志.董卓傳》中對應的記載是:「張濟自陝和解之」,《後漢書.董卓傳》也有「張濟自陝來和解」的記載,這個「陝」字系指弘農郡陝縣,即今河南省的陝縣、三門峽市一帶,而不是作者理解的陝西省。「陝」作為地名本來專指始設於秦的陝縣及始設於北魏的陝州(二者治所均在今河南省陝縣、三門峽市一帶)。直至北宋置陝西路以後,元置陝西省,「陝」才逐漸成為今陝西省的簡稱。本回倒數第4段又出現「承、奉保駕(即董承、楊奉保漢獻帝)走陝北」的敘述,這個「陝北」也不是指陝西北部延安、榆林地區,而是指陝縣以北,當時董承、楊奉在此保漢獻帝渡黃河進入河東郡(在今山西省境內)。
3、「山東」。
第12回寫曹操打敗呂布,奪得兗州,本回倒數第2段及第13回第6段分別寫道:「山東一境,盡被曹操所得」,「卻說曹操平了山東」。作者顯然將兗州等同於後來的山東省,當時的兗州轄今山東省西南部和河南省東北部,州治在今山東鄄城。山東省的東北部當時設青州,且不是呂布的地盤。故而此兩處的「山東」當改為「兗州」。還應指出的是山東最早並非行政區域的名稱,而是地域名稱。秦漢三國時期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通常是指崤山以東的黃河流域。春秋時的晉國、建都於平城時代的北魏、五代時的晉國,以地居太行山以西,故稱太行山以東為山東。這與始設於元代的山東省的地域范圍相去甚遠。
五、濫用後世地名
寫歷史小說當用歷史事件發生時的地名,而作者卻採用了大量的三國以後才出現的地名,這正如寫元朝時的作品,管「大都」叫「北京」一樣叫人笑話,例如:
1、「東川」、「西川」及簡稱「川」或稱「兩川」
在書中出現的次數非常多,如第59、66、67回等等。書中以四川為西川,以漢中為東川。而當時管轄今川、滇、黔、渝三省市大部及甘、陝、鄂三省各一部的是益州刺史部。「東川」、「西川」是唐肅宗時設東川、西川節度使於後才出現的地名。北宋初年,將東川路並入西川路,又另置峽西路;後又合西川路、峽西路為川峽路。至宋真宗時,又將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元代設四川行省後,「川」才成為四川省的簡稱。此前,多以「蜀」作為今四川省中東部地區、重慶市及西南地區大部的簡稱。
還應注意的是這個治於成都益州刺史部的轄區內還設有一個益州郡,在今雲南境內。蜀漢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平定了益州郡雍叛亂,將益州郡改為建寧郡。故第87回寫諸葛亮平定了益州郡雍叛亂事。第二段「建興三年,益州飛報:蠻王孟獲,大起蠻兵十萬,犯境侵掠。建寧太守雍闓,乃漢朝什方侯雍齒之後,今結連孟獲造反。牂牁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太守高定,二人獻了城。止有永昌太守王伉不肯反。」其中「益州」、「建寧」都應該改為「益州郡」。
2、「彝陵」
這個地名出現的次數也非常的多,如第49、50、51、82回等等。「彝陵」本作「夷陵」,戰國末,秦將白起拔郢,燒夷陵,即有此名。西漢置夷陵縣,此後直至清初的一千八百餘年間,除三國東吳統治時期有五十八年(222-280年)改稱西陵外,「夷陵」之名一直未變。清順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州為彝陵州,因古代漢族中原王朝常以「夷」蔑稱少數民族,滿清入主中原後忌諱「夷」字,故作此更名。我們現在印行的《三國演義》是以清康熙年間著名文學評論家毛宗崗的評刻本為底本,其中的「夷陵」當然都被改作「彝陵」。因此,我建議現在應將書中的「彝陵」全部還原為「夷陵」。
作者: happyjacky 2005-5-16 16:52 回復此發言
--------------------------------------------------------------------------------
4 三國演義中的地理知識錯誤舉要
3、「許都」、「許昌」
這兩個地名出現的頻率也非常高,作者也知道「許都」、「許昌」實際上是指同一座城市,即今河南許昌市,但在書中一會兒是「許都」,一會兒是「許昌」,這都不正確。歷史上並無「許都」這個地名,許昌在公元221年以前叫許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將漢獻帝遷都於許縣。公元221年即曹丕篡漢後的第二年,取「魏基昌於許」之義,才將許縣改為許昌縣,故而書中第80回「曹丕廢帝篡炎劉、漢王正位續大統」及以前各回中「許都」,「許昌」均應改為「許縣」。
4、「南徐」
書中第53、54、55回均提到「南徐」,南徐即今江蘇鎮江,也就是作者在53回倒數第2段中所說的「南徐潤州」(潤州亦為後世地名),當時稱「京」,孫權曾以此為首府,這個「京」為地名專名,而不是首都的通稱,按後世習慣用雙名的慣例可稱為「京邑」。孫權遷治建業城(今南京)後京改稱京口,東晉初失淮北地,置徐州於此,後收復淮北,又以彭城(今江蘇徐州)為北徐州。南朝時改徐州為南徐州,改北徐州為徐州,始有「南徐」之名。
5、「黃州」(如第49、55回),黃州始置於隋,其了東漢時屬江夏郡,建安三年曹操入荊州分,江夏郡立蘄春郡轄之。
六、行政區劃等級概念錯誤,例如:
1、「次日,人報九郡四十二州官員俱已到齊。」(見第34回第12段)
「孔明變色曰:『汝主… …占據六郡八十一州。」(見第54回第1段)
東漢的行政區劃實行州一郡(王國)一縣(侯國)三級制,作者卻在書中以郡領州,大錯特錯。
2、「沛國譙郡」(見第1回第21段、第75回第2段),應為沛國譙縣,沛國為王國,相當於郡,譙為其轄縣,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為曹操、華佗的故鄉。
3、「青州太守」(見第1回第16段)、「外郡刺史」(見第3回第14段)、「徐州太守」(見第10回第9段),州的長官稱為刺史或者牧,尊稱使君;郡的長官稱為太守,尊稱府君。因此第11回中稱徐州牧陶謙一會兒為「陶使君」(第11段),一會兒又是「陶府君」(第16段)是不正確的。
七、兩地點間的距離嚴重失實,例如:
1、「小沛離徐州只有四五十里,上馬便到。」(見第14回倒數第3段)
小沛即今江蘇沛縣,徐州當時治於下邳(今江蘇睢寧縣西北),由小沛到徐州不是四五十里而是二百四五十里,自然不能上馬便到。
2、「卻說先主從巫峽建平起,直接彝陵界分,七十餘里,連結四十餘寨。」(第82回最後一段)。
「卻說先主自猇亭布列軍馬,直至川口,接連七百里,前後四十營寨。」(見第83回倒數第4段)。
巫峽建平(郡)治今重慶市巫山縣(不過書中講亭之戰時尚未設建平郡,應稱宜都郡巫縣),該地正當川口,而猇亭則在彝陵(今宜昌市東南)東南方約20公里處,因此上面二處所述的距離應相差不大,怎麼會是一個七十餘里,一個七百餘里,實際上沿長江從重慶市巫山縣到宜昌市亭區的距離為200公里。
雖然說是瑕不掩瑜,但一部優秀的歷史小說出現這么多的地理知識錯誤,的確是件非常令人遺憾的事。誠然,我們無需用歷史學專著的標准要求歷史小說,但正如歷史小說所反映的主要人物和基本事件必須符合歷史事實一樣,保證它所傳達的地理信息的基本准確也絕對算不上什麼苛求,而是進行歷史小說創作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要求。
並且《三國演義》中所犯的地理知識及其它文化、風俗、典章制度方面的錯誤,都並不是出於組織情節、塑造人物的需要,而是作者的知識局限、錯誤,或者是傳抄、刻印中的錯誤。所以這種錯誤應該得到訂正,對這種的錯誤訂正,也不會對小說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產生什麼影響。從《三國演義》所承載的文化、社會意義與功能的高度來看,這種訂正是完全必要的,否則將會弄得謬種流傳,混淆視聽。
『叄』 簡述「火燒博望坡」
博望坡之戰,發生於漢獻帝建安七年,博望坡位於今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為抵禦劉備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將夏侯惇、於禁、李典於博望與劉備交戰,劉備在殺傷一定曹軍後退兵。
日後曹操將重心轉移至北方的袁譚與袁尚身上,無暇再顧及荊州的劉備,使其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而劉表亦不願再北伐曹操,中原南部有了數年的和平。
(3)火燒博望坡地理知識擴展閱讀:
火燒博望坡之後劉表雖有襲取許都之心,然經此一役,劉表再無主動出擊之作為。日後劉備雖勸劉表趁曹操遠征柳城之際出兵。
但劉表卻不允許,終致錯失問鼎中原的良機。也在其死後,荊州的基業瞬間被曹操所佔據,迫使劉備必須尋求江東孫權的幫助,促成後來的赤壁之戰。
『肆』 地理知識三國演義,急~~~~~~~~
第一站利用的是地形條件,利用博望坡的谷底地形,火攻讓曹軍困在谷底無法及時逃生;第二場利用的是風向,借東風,正常季節冬季應該是吹西北風,豬哥亮借來東風,讓曹操措手不及·····
『伍』 三國演義火燒新野人物,起因,經過,結果,50字
1、人物:
曹操、諸葛亮、趙雲、曹仁等。
2、起因:
曹操親率大軍攻打新野,劉備寡不版敵眾但是新野適合火攻權。
3、經過:
曹操的部將曹仁領的兵到新野,見城門洞開,城中無人,便引軍進城中駐扎。夜來時分,就被火燒了。這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前兩把火。曹仁引眾將突煙冒火,尋路奔走,聞說東門無火,急急奔出東門。
4、結果:
曹仁軍士自相踐踏,死者無數。曹仁等方才脫得火厄,背後一聲喊起,趙雲引軍趕來混戰,敗軍各逃性命,誰肯回身廝殺。正奔走間,糜芳引一軍至,又沖殺一陣。曹仁大敗,奪路而走。
5、拓展:
「火燒新野」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今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諸葛亮第一把火燒博望坡,夏侯惇大敗,曹操便親自領兵伐新野。劉備放棄了新野,到樊城以避曹軍。 諸葛亮和趙雲留守,火燒新野,大破曹軍。
『陸』 火燒博望是成語嗎
火燒博望是個三國的故事,不是成語 火燒博望,也稱博望坡之戰,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戰。發生於漢獻帝建安七年,博望坡位於今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曹操為了防止劉備來北伐,於是曹操派夏侯惇、於禁、李典三員大將來攻打劉備。交戰地點是博望坡。
日後曹操將重心轉移至北方的袁譚與袁尚身上,想要奪取冀州。無暇再顧及荊州的劉備,使其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而劉表表示不願再北伐曹操,中原南部有了數年的和平。 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後來曹操派遣夏侯惇,於禁和李典來攻打劉備,諸葛亮命令趙雲率軍一千為先鋒,只許敗,不許勝,誘敵深入。然後請劉備率領士兵五百來接應。關羽率領一千士兵埋伏在博望坡的左邊,看到南面起火就率軍出擊,和曹軍廝殺。張飛埋伏在博望坡的右面,看到南面起火就率軍出擊,燒掉曹軍的糧草補給。關平率領五百人准備引火的材料,等候諸葛亮的命令。其他人坐守縣城。
諸葛亮得知曹軍臨近,下令出兵。趙雲向夏侯惇挑戰,每戰幾回合就跑一段。夏侯惇疑惑,令精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保護糧草,另一部分隨夏侯惇追殺趙雲。追到山坡那裡,埋伏在山坡上的劉備出擊,劉備按照諸葛亮的囑咐命令士兵假裝士氣低落,然後裝出害怕的樣子。夏侯惇看到後認為劉備的全部兵力也比不上他的十分之一。於是夏侯惇放心追擊。結果諸葛亮看到後命令關平點火,關羽張飛看到後立刻殺出。兩人合戰夏侯惇,夏侯惇只好逃走。十萬精兵只剩四五千殘兵。火燒博望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戰,此戰讓諸葛亮一戰成名,還讓曹操對諸葛亮產生畏懼。原著中很清楚的寫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當時劉備的兵力才只有五千多,如果硬鋼的話,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夏侯惇率領的十萬精兵。曹操都稱贊諸葛亮,把山,谷,岩,林和軍隊融為一體,讓五千多人發揮出五萬人的戰鬥力。所以大家肯定都知道諸葛亮多厲害了。他懂天文,知地理,還熟讀兵書,牧朗認為,他就是神機妙算的神仙。
『柒』 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可是為什麼在火燒
如果想理性分析,我們就說說天氣的預測。就算是現在有衛星預測,天氣預報也還不是回100%準的。葫蘆谷不是一個答大地方,並不會比一個城市的范圍更大。現在的天氣預報也只能告訴你明天北京大雨,但是不能告訴你朝陽區大雨。因為雨雲的覆蓋面有限,能覆蓋現代城市的一個區就很大了。風只要偏差一點點,雨雲沒飄到朝陽區上空,那麼朝陽區就沒有雨了。
如果從藝術的角度分析,民間傳說諸葛亮的師父告誡過他,一生里只有三把大火。火燒博望坡是第一把,火燒赤壁是第二把,火燒藤甲兵是第三把。諸葛亮自己也說火燒藤甲兵太過殘忍,必將損他的陰德,因此在此之後他的火計就不再受到上天的眷顧了。包括他用七星燈延壽,被魏延的腳步撲滅了,他也認為是陰德受損太厲害。
望採納。
『捌』 諸葛亮因熟知地理火燒 什麼 初戰告捷
火燒博望坡。
『玖』 簡述諸葛亮 火燒博望坡 的具體實施要點
諸葛亮是中國赫赫有名的鬼穀子學派的傳人,智謀極高,該學派傳人如張良、范蠡等,既明白功成身退之理,也是功成身退的典範。諸葛亮26歲時就自比管仲、樂毅,而管仲、樂毅都是王佐之才,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就為只有三千人馬的劉備作出了三國鼎立及一統天下的戰略戰術謀劃——《隆中對》,歷史驗證了《隆中對》在此後數十年間驚人的准確,三國鼎立後因為劉備不聽諸葛亮之言及其子阿斗無能又聽信讒言,導致一統天下之志未能實現。 諸葛亮雖為將相,然其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且品格高尚, 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和民間擁有崇高的地位,他甚至超過了一些開國帝王,成為後世景仰的楷模和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諸葛亮一生留下的傳奇故事很多,其病前死後還能將兵馬糧草全部撤回,將後事安排得井井有條,而且至今未見其真墳,其死令人生疑, 諸葛亮當時到底有沒有死已成為千古之迷。根據流傳的《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的處境和智慧推算, 諸葛亮當時並未病死五丈原,但情勢不得已他只好以死為計,金蟬脫殼,功成歸隱。 諸葛亮預知天意已定——三國歸晉,人力已無力回天。既然無力回天,不如及早抽身,功成身退,保全身後的名節,但明退顯然是不行的,因要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及託孤時的盡節以死的諾言,唯有選擇(假)死而後已,才能兩全, 諸葛亮功成身退歸隱,其金蟬脫殼之計用得絕妙,以致當世無人能破,留下千古之迷。諸葛亮以死盡節,保全了身後的名節千古流芳。 諸葛亮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當世無雙。表現在: 1、《三國演義》198頁,劉備三顧茅廬問計,諸葛亮應以《隆中對》,「只一席話,乃孔明未出茅蘆,已知三分天下」。孔明曰「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 (此處為諸葛亮出山之時不僅知三分天下,而且知三國終歸晉,自己是不得已才出茅廬,並已提前安排了歸隱之事) 2、諸葛亮神機妙算一個月以後的特殊反常的東南風天氣及自己脫離虎口的日期。《三國演義》235頁,孔明曰:「亮雖虎口,但安如泰山,……,以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後為期,可令子龍駕小舟來南岸邊等侯。切勿有誤。」玄德問其意。孔明曰:「但看東南風起,亮必還矣!」 3、諸葛亮神機妙算特殊的大霧,用計草船借箭,真是千古一絕。《三國演義》239頁,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納十萬只箭。」……「今日已不及,來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軍到江邊搬箭。」 4、諸葛亮能於瞬間准確預測並考慮好事情的始終,表現在:《三國演義》273頁,孔明曰:「……吾觀魏延腦後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孔明指魏延曰:「吾今且饒汝性命。汝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魏延喏喏連聲而退。數十年後,《三國演義》556頁,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然造反, 魏延喊道「誰敢殺我?」腦後一人厲聲而應曰:「吾敢殺汝!」手起刀落,斬魏延於馬下。眾皆駭然。斬魏延者,乃馬岱也。原來孔明臨終之時,授馬岱以密計,只待魏延喊叫時,便出其不意斬之。 5、 《三國演義》471頁,孔明笑曰:「非汝二人之罪。吾未出茅廬之時,先知南蠻有驅虎之法。吾在蜀中已辦下破此陣之物也;隨軍有二十輛車,俱封記在此。今日且用一半;留下一半,後有別用。」 (此處諸葛亮未出茅廬之時,先知多年後破陣之事,並提前安排妥當) 6、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有如囊中取物,平定西南地區導致該地區從此納入中國版圖,並在以後的數千年間從不反對漢人統治。《三國演義》474頁,諸葛亮將在蜀中已辦下的另一半破陣之物——十車火炮,將兀突骨並三萬藤甲軍燒得互相擁抱,死於盤蛇谷中。……孔明垂淚而嘆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左右將士,無不感嘆。……孟獲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丞相天威,南人不復反矣!……某子子孫孫皆感覆載生成之恩,安得不服!」 7、《三國演義》439頁,土人曰:「此處地名魚腹浦。諸葛亮入川之時,驅兵到此,取石排成陣勢於沙灘之上。自此常常有氣如雲,從內而起。」……昔小婿入川之時,於此布下石陣,名「八陣圖」。反復八門,……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臨去之時,曾吩咐老夫道::「後有東吳大將迷於陣中,莫要引他出來。」……陸遜回寨,嘆曰:「孔明真卧龍也!吾不能及!」於是下令班師。 ( 此處為諸葛亮入川之時,即已預知後來劉備必不聽其言,伐吳兵敗必經此地,提前數十年布石陣阻吳十萬精兵,保全了蜀國的安危)。 8、諸葛亮可謂超級演員,其空城計表演之驚險之難度是驚心動魄和空前絕後的。《三國演義》502頁,孔明只剩下二千五百軍在城中,大開四門,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懿看畢大疑,急令撤軍。……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侯。」 9、《三國演義》613頁,「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衡,不久自死。」鄧艾觀訖大驚,慌忙對碣再拜曰:「武侯真神人也!我不能以師事之,惜哉!」……左右告曰:「聞武侯在日,曾撥一千兵守此險隘,今蜀主劉禪廢之。」 (此處諸葛亮早已算到數十年後三國歸晉時鄧艾兵馬由此進入蜀國滅蜀。)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兵法, 從上述事例可以看出諸葛亮之所以能夠神機妙算,在於他不僅明白天意而且始終順天意而為。他是不會做逆天之事的
字打了好久 ······TAT加積分吧!!!!
『拾』 方城縣地理
七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