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熱力環流過程知識點
Ⅰ 高一地理知識點整理
必修模塊1(自然地理)【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1、天體系統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①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②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③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④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氮、氧為主)⑤形成並存在液態水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1)太陽活動的標志:黑子、耀斑(2)影響:影響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現象和「極光」現象;影響地球氣候。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①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②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③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隨緯度的增大而增大。5、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1)晝夜長短的變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晝現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夜現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④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3)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變化的規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節的劃分:3、4、5月為春季,6、7、8為夏季,9、10、11為秋季,12、1、2為冬季。6、地球的圈層結構以地表為界分為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1)地球內部的圈層根據地震波(縱波、橫波)的特點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物質主要由岩石(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組成,上地幔的軟流層是岩漿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鐵鎳物質組成。(2)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第二章 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1、岩石分三大類:①岩漿岩(岩漿上升冷卻凝固而成)②沉積岩(岩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下形成)③變質岩(變質作用)。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三大類岩石可以相互轉化,又到新岩漿的產生,這一運動變化過程,構成了地殼物質循環。2、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地質作用):(1)內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內部熱能,它表現為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質構造的類型有褶皺(背斜和向斜)和斷層(地壘和地塹)。(2)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趨向平坦。表現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流水侵蝕地貌(V型谷)、堆積地貌(沖積扇、沖積平原和三角洲);風蝕地貌(風蝕窪地、蘑菇)、風積地貌(沙丘)。3、六大板塊名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一般說來,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生長邊界——板塊張裂處,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邊界——板塊碰撞處,常形成山脈、海溝。4、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短波)、大氣削弱、地面增溫、地面輻射(長波)、大氣增溫、大氣輻射(長波)、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雲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雲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並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雲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5、全球近地面有7 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 個風帶。(1)低緯度環流: ①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雲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②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③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2)中緯度環流:④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等)(3)高緯環流: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於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6、常見的天氣系統:鋒面系統(冷鋒、暖鋒、准靜止鋒)、氣旋(低壓)和反氣旋(高壓)、鋒面氣旋。氣旋是低壓,低壓系統在實際大氣中常會出現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壓槽,在低壓槽上形成了鋒面系統。鋒面與氣旋是一個整體(高壓系統是沒有的)。7、水循環(1)類型:海陸間大循環(大循環)、陸地循環(水量很少)、海洋循環(水量最大)(2)各環節的名稱: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3)意義:它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態;聯系四大圈層。8、洋流:(1)類型:按成因分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按性質分暖流和寒流。(2)分布:△中低緯度——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順時針流動(與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時針方向流動(與南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中高緯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南半球西風漂流,世界最強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夏季由西向東流,冬季由東向西流(夏順冬逆)。(3)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暖流起到增溫、增濕作用(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溫、減濕作用(澳大利亞西海岸的維多利亞沙漠、秘魯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的形成都與沿岸的西澳大利亞寒流和秘魯寒流有關)②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漁場的分布:寒暖流交匯處,給魚類帶來了豐富多樣的餌料。△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的交匯處。△紐芬蘭漁場——拉布拉多寒流與墨西哥灣暖流的交匯處。△北海漁場——北大西洋暖流與高緯南下的冷海水交匯形成。△秘魯漁場——上升補償流使深層海水上泛,帶來深海的硅酸鹽類,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魚類的餌料。③對海洋污染的影響: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加快凈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圍擴大。④對海洋運輸事業的影響:順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第三章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區域差異】1、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1)氣候的變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層得以不斷改造,生物對地理環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於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2)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聯系有機界與無機界,促使化學元素遷移;改造大氣圈,使原始大氣逐漸演化為現在大氣;改造水圈,影響水體成分;改造岩石圈,促進岩石的風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環境創造了生物,生物又創造了現在的環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環境的生物,同時又是地理環境的塑造者(3)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舉例:我國西北內陸——由於距海遠,海洋潮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乾旱的大陸性氣候——河流不發育,多為內流河——氣候乾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發育差,有機質含量少。2、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1)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緯度地帶性):受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這種分異是以熱量為基礎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熱帶雨林帶,其兩側隨緯度升高,是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經度地帶性):受海陸分布的影響,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大陸內部產生的有規律的地域分異,這種分異是以水分為基礎的。例如:中緯度地區(特別是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從沿海到內陸出現: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在高山地區,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狀況差異很大,從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帶。舉例:赤道附近的高山,從山麓到山頂看到的自然帶類似於從赤道到兩極的水平自然帶。【第四章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1、聚落的形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可從形態上反映出來:平原地區,地形比較完整、開闊、平坦,聚落呈圓形或不規則的多邊形,規模較大;山區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國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數位於平原上。平原地區的區位優勢: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且有利於交通聯系和節省建築投資。也有的平原不適宜城市的發展。例如:熱帶地區,低地悶熱,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亞馬孫平原,而是巴西高原。2、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公路選線避開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區的交通線網密度較大(造價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區的密度較小(造價高、工程量大)。3、全球氣候變暖對農業生產有利方面:高緯度地區升溫幅度最大,作物生長期延長,產量增加;對農業生產不有利方面:中緯度半濕潤半乾旱區,若降水量不變,增溫將加速陸地蒸發,使土壤中水分減少,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對工業生產也有一定的影響,溫度升高將減少高緯度地區供暖的能源消耗,明顯增加低緯度地區製冷的能源消耗。4、自然資源的定義:人類直接從自然界獲得,並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它包括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舉例:能源利用對生產力的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柴草為主要能源——社會生產力水平很低,△18世紀,煤炭為主要能源——社會生產力大幅提高,△20世紀50年代以後,石油為主要能源——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5、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台風、暴雨、寒潮、沙塵暴、暴風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們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必修2 人文地理第一章 人口一、人口增長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三低(發達國家)、「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凈增人口數量最多。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二、人口遷移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1)利: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②加強文化交流 ③減輕遷出地的人口壓力 ④為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三、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四、地域文化與人口第二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間結構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二、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一)、自然方面1、 地形——平原地區城市密度大2、 氣候——氣候溫暖濕潤的地區城市密度大3、 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決定城市區位。(二)社會經濟方面1、農業基礎 2、交通條件:沿海、沿江、沿鐵路線、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軸線。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匯合處。★交通線的變化,會給城市發展帶來影響。(如揚州:運河通航時—興,運河淤塞後—衰)。3、政治(如行政中心)、軍事防衛、宗教、科技、旅遊等也能促進城市的形成和壯大。 三、城市化1、 城市化的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污染嚴重(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范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③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五、地域文化與城市發展
Ⅱ 高中 地理 熱力環流
簡單點說,就是熱的地方空氣上升。地下空氣少了,就是近地面低壓。地面上升到空中,空中壓力就大了,就是高壓。而冷的地方正好相反。冷的地方空氣下沉。空中空氣少了地下多了,就成了地下高壓,空中低壓。
理論點說就是:由於赤道地區氣溫高,氣流膨脹上升,高空氣壓較高,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氣流向極地方向流動。又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氣流運動至北緯30度時便堆積下沉,使該地區地表氣壓較高,又該地區位於副熱帶,故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赤道地區地表氣壓較低,於是形成赤道低氣壓帶。在地表,氣流從高壓流向低壓,形成低緯環流。在地表,副熱帶高壓地區的氣壓較高,因此氣流向極地方向流動。在極地地區,由於氣溫低,氣流收縮下沉,氣壓高,氣流向赤道方向流動。來自極地的氣流和來自副熱帶的氣流在60度附近相遇,形成了鋒面,稱作極鋒。此地區氣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氣流抬升後,在高空分流,向副熱帶以及極地流動,形成中緯環流和高緯環流。
Ⅲ 求高一地理 熱力環流詳解
熱力環流就是因為冷熱差異而導致的環流,有溫度差是原因。舉個例專子,地面上1地點溫屬度較2地點高,那麼1地點的空氣膨脹比2大,壓強就比1小,於是地面上的空氣便從2流向1地(因為有壓強差)。1地空氣由於溫度高空氣膨脹向上流動,2地由於溫度低空氣壓縮,向下沉,使1地與2地同海拔的高空中,1的壓強比2高,所以在高空中氣流從1流向2。這便形成了一個環形,即地面是2到1,1到高空,高空中是1到2,2到地面。(畫一下)。這就是熱力環流的過程。你要結合空氣的體積和溫度的關系,空氣體積和分子多少的關系,以及分子與壓強的關系來理解
Ⅳ 地理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請盡量詳細!
太陽輻射能的緯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緯度間的溫度差異,引起大氣運回動。 由於地面冷熱不均答而形成的空氣環流,稱為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近地面空氣的受熱不均 ,引起氣流的上升或下沉運動, 同一水平面上氣壓的差異和大氣的水平運動都會影響熱力環流的變化。 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由於地面的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其形成過程為:受熱地區大氣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而高空形成高氣壓;受冷地區相反,從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氣壓差,促使大氣的水平運動,形成高低空的熱力環流。 熱力環流中氣壓值的判斷熱的地方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冷處收縮下沉。於是上空相同高度處,熱地方單位面積空氣柱重量(即氣壓)大,冷地方高空氣壓小,高空形成熱-冷的氣流。熱處氣流流失後,整個空氣柱減輕,地面形成低壓,冷處則形成高壓,近地面形成冷-熱的氣流。加上上升、下沉氣流,構成了熱力環流。
希望採納
Ⅳ 高一地理必修一熱力環流
太陽輻射能的緯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緯度間的溫度差異,引起大氣運動。 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稱為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近地面空氣的受熱不均 ,引起氣流的上升或下沉運動, 同一水平面上氣壓的差異和大氣的水平運動都會影響熱力環流的變化。 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由於地面的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其形成過程為:受熱地區大氣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而高空形成高氣壓;受冷地區相反,從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氣壓差,促使大氣的水平運動,形成高低空的熱力環流。 熱力環流中氣壓值的判斷
[1]熱的地方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冷處收縮下沉。於是上空相同高度處,熱地方單位面積空氣柱重量(即氣壓)大,冷地方高空氣壓小,高空形成熱-冷的氣流。熱處氣流流失後,整個空氣柱減輕,地面形成低壓,冷處則形成高壓,近地面形成冷-熱的氣流。加上上升、下沉氣流,構成了熱力環流。
熱力環流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較為廣泛,例如山谷風、海陸風、城市風等都是熱力環流的具體體現。 熱力環流與城市規劃。城市內部由於人類活動排放大量余熱,與郊區相比呈現「熱島效應」。城市與郊區之間會形成熱力環流,為保護城市大氣環境,在城市規劃時,要研究城市風的下沉距離。一方面將大氣污染嚴重的工業布局在城市風下沉距離之外,以避免工廠排放的污染物流向城區;另一方面,應將工業衛星城建在城市風環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關於海陸風:白天吹海風,夜晚吹陸風。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熱容大。
Ⅵ 高一地理必修一熱力環流那一章!回答好的加懸賞!一定要清楚!
1、我們可以將大氣看做一個空氣柱,在熱的地方由於空氣的受熱會發生膨脹,使得內空氣容柱底部的空氣分子會像空氣柱上部轉移,從而形成了在近地面的分子密度小而高空分子密度大的狀況,根據壓強公式我們就可以知道:在近地面氣壓低,而高空氣壓高。空氣受熱會膨脹上升,如果空氣濕度比較大的話,它上升到高空後會隨氣溫降低冷凝形成雲團,從而形成降水,所以近地面氣壓低而高空氣壓高的時候多陰雨天氣。同時多晴天就是近地面形成高氣壓,高空形成低氣壓,在形成過程中氣流是下沉氣流,不易成雲,所以多晴朗天氣。
2、這個涉及到氣壓中心的知識,高氣壓和低氣壓都是氣壓中心。在等壓線圖上會出現氣壓中心,也就是閉合的等壓線,看最裡面的的壓線大小大於或小於其外一根等壓線的數值,前者是高氣壓中心,後者是低氣壓中心。同時許多的相同數值的等壓線就構成了等壓面。
Ⅶ 高中地理題目 熱力環流
氣溫低的地方,壓面升高,那個地方氣溫高的地方遠,等壓面降低。
水平方版向的移動是從高權壓向低壓
既然你記住一條就行了,就像那個圖上小圓點,最終的狀態是應該是是均勻分布的。現在是低溫那個地方的小圓點就多,他就會往那個小圓點少的地方移動。
Ⅷ 高一地理,關於熱力環流問題
問題提得很好,說明你是個愛思考的好學生。
A和B相比氣溫當然B點高些,圖回示的熱力環流就是答因此而引發的。B相當於市區,A相當於郊區。
至於C和D相比,誰氣溫高些,這可很難說了,你不能以近地面的情況去考量。其實,C與D的氣壓高低,主要的不是因氣溫高低,而是由於動力原因造成的。由於B地氣流垂直上升,導致C處空氣積聚,而D 處相反,這樣自然就促使空氣由C流向D,這應該算動力原因。
Ⅸ 高一地理熱力環流
這個問題復你你得先分制清地面和高空兩個范圍。B點溫度高,所以空氣上升,下面形成熱低壓。而空氣上升集聚,高空形成一個高壓。AC兩地由於氣溫低,空氣下降,在地面形成冷高壓,上空形成低壓。而空氣流動永遠都是由高壓流向低壓。所以,莖互恨酵喁寂弘檄花漏在地面上,空氣由AC兩地流向B,在高空,空氣由B流向A。
等壓線是把氣壓相同的點連接起來形成的圖形。
看明白了嗎?你畫個圖就懂了!
是的,在同一條等壓線上所有氣壓都相同。無論是直的還是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