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斗營地理環境
1. 岜沙苗寨的地理環境
岜沙的節慶有吃新節。農歷七月十三日或十四日,家家戶戶到田裡摘取谷穗,去殼成米,煮成稀粥或干飯,與鴨、魚等祭品供奉祖先,然後全家進餐。還有蘆笙節、鬼節等節日。有鬥牛、吃相思、盪鞦韆、集體圍豬、成年剃發等風俗,特別是剃發的工具是用鐮刀。民族工藝品有竹編飯盒、銅制針盒、刺綉獵袋、牛角火葯筒等。
1、映山紅節(農歷3月3):正是開春後播種的日子,也是談戀愛的日子(連續三天)。
2、吃鮮節(農歷6月12):岜沙至今保留著稻田養魚的傳統,張五常認為這是最符合經濟學的中國人的傳統智慧。此時稻田已經插完秧,魚兒也肥了,由此得名。活動是盪鞦韆。用稻草編成繩子掛在樹上,盪時必須面對太陽。連續五天,從白天一直玩到晚上,是年輕人的節日,屆時林子里將有40-50個鞦韆同時在盪。
3、蘆笙節(農歷11月19):此時稻穀已經成熟並且收割到谷倉。活動是殺牛(11月18),鬥牛(11月20)。所有人都要必須穿民族服裝到蘆笙堂吹蘆笙,跳蘆笙舞,參加蘆笙比賽(每個寨子一個蘆笙隊)。11月19那天,小夥子接自己喜歡的姑娘到家裡吃飯,20日一起去看鬥牛,回來時手牽手去對方家裡吃飯。
4、折禾(農歷9月至10月):此時糯米已經成熟,收割後掛在巨大的禾晾上,而且只能男人去掛。在岜沙見過有關折禾的照片,一片豐收的景象,每家每戶門前都是金燦燦的禾晾。
5、苗年(農歷12月初一):這是苗族的傳統新年,近年來已經漸漸沒落,遠不如春節那麼熱鬧。活動是殺雞宰羊,男女青年去山上點篝火談戀愛,連續11天。 岜沙人崇拜太陽神,每次集會踩蘆笙,男女列隊面向太陽升起的地方,後退七步後才吹響蘆笙起舞。
集會地點蘆笙堂,這是寨子邊山腰的一個平坦之處,大若半個籃球場。此處是岜沙的神聖之地,大凡寨上有重大祭祀活動都在這里舉行。遠遠地,就聽到山上傳來陣陣的似鼓角齊鳴的音樂。循著音樂,快步走上山頂的古蘆笙堂,岜沙人正在跳一種配樂的集體舞。只見男人們在里邊一圈排開,雙手捧著大大小小的蘆笙,一邊吹奏,一邊有節奏地晃動身體;女人則在外圍,雙手持手帕,隨著節奏不停地騰挪跳躍。鏗鏘有力的蘆笙古樂,聽起來就像是刀槍劍鳴,大砍大斫,氣勢磅礴,就像是戰場上沖鋒的號角;女人們的舞蹈,節奏相當快,旋轉、跳躍、騰挪跌宕,看起來竟像是猛虎下山一般。 從江縣到岜沙5公里路程,可在縣城租車。 岜沙距離從江縣城僅7公里,去岜沙就很方便,去岜沙就得在從江大橋橋北的馬路西側乘機動摩托車或計程車前往。乘計程車到岜沙需30元左右,搭摩托車只需20元左右。
岜沙苗寨可從貴陽新體育館乘貴陽——從江的長途卧鋪客車,票價120元左右。每天上午9時左右發車,每天5班車左右。
珠三角的遊客2014年12月26日過後可以直接乘坐貴廣高鐵直達貴州洛貫經濟開發區的從江站下車往從貫一級路走到從江縣城,然後直達岜沙苗寨,
其他地區的遊客可以飛到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然後乘坐貴陽北站到從江的高鐵一個多小時到達貴州洛貫經濟開發區的從江站下車或者飛到黎平機場或凱里黃平機場上夏蓉高速往從江方向走到貴州洛貫經濟開發區往從貫一級路走到從江縣城,然後直達岜沙苗寨。
2. 株洲的地理環境
株洲是「十字型」國家級鐵路樞紐,和鄭州並稱「北鄭南株」。市域內主要有株洲站(京廣線客貨運輸特等站)、醴陵站(浙贛線客運二等站)、株洲北站(京廣線貨運、編組特等站)、株洲西站(京廣高鐵客運站一等站)、醴陵東站(滬昆客運專線)、長株潭城際鐵路株洲站(建設中)。2014年7月1日建成通車的吉衡鐵路在株洲南3縣設有攸縣南站、茶陵南站、炎陵站3個客運站
株洲有「火車拖來的城市」之稱,是中國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京廣、滬昆2大鐵路干線在這里十字交匯,株洲站是中國客貨運輸特等站之一,平均每3分鍾接發列車一次,日接發車達230趟之多。株洲北站是全國最重要的12個路網性編組站之一,同時也為特等站(原雙向三級七場),日均辦理車17000輛,解編12000輛,株洲為鐵路雙特等站城市。
湖南「3+5」城市群城際鐵路中,株洲也成為其樞紐。規劃中,株洲北通長沙、岳陽,西至湘潭、婁底,東往醴陵,南達衡陽,四個方向都銜接著重要城市。其中,已開工建設的長株潭城際鐵路在株洲設白馬壠、時代、雲龍、新株洲、七斗沖五個火車站。2016年12月通車後,株洲市中心坐城際列車到長沙市中心僅僅只需要25分鍾。 株洲公路四通八達,106國道、320國道、211省道、京港澳高速公路(G4)、長株高速公路(S21)、滬昆高速公路(G60)、泉南高速公路(G72)、衡炎高速公路、岳汝高速及規劃中的京港澳高速復線、滬昆高速復線和連接閩南、贛南、湘南的「三南」公路都在境內穿過,全長41.629公里的長株高速公路使得株洲和省會長沙距離更近。
株洲市內已有7座大橋橫跨湘江。株洲將形成」三環七射「的道路格局。現已有株洲大橋、石峰大橋、株洲湘江三橋(建寧大橋)、株洲湘江四橋(天元大橋)、株洲湘江五橋(蘆淞大橋)2012年,株洲啟動湘江六橋(楓溪大橋)的建設。2013年,株洲啟動湘江七橋建設,用於拉通株洲縣與京珠高速的聯系。 株洲北距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僅37公里,經長株高速公路25分鍾可以到達。
此外,正在建設株洲通用機場,位於株洲市東南部的蘆淞區五里墩鄉境內。一期工程按運12飛機使用要求進行設計,可以起降最大起飛重量5500公斤以下的各型通用飛機、直升機,飛行區等級為1B,按晝間目視飛行要求建設,跑道長度為800米,寬30米。通用航空機場是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而使用的機場。包括可供飛機和直升機起飛、降落、滑行、停放的場地和有關的地面保障設施。 《株洲市城市公共交通體系規劃》經株洲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原則審議通過。根據該規劃,株洲未來將建設4條地鐵線路。2018年將開始修建4條地鐵線路,4條地鐵線呈風車放射狀,共108.6千米。其中1、2號線為主骨架,3、4號線為遠景預留線。1號線起於京廣高鐵株洲西站、止於華強,全長32.7公里,橫向貫通株洲城。2號線起於清水塘、止於淥口鎮,全長30.9公里,縱向貫通株洲城。3號線起於白馬壟站,止於航空城,全長32.8公里。4號線起於金山新城,止於歐洲大道,全長29.4公里。
國家統計局2007年第131期《研究參考資料》發布的2006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評價顯示,株洲城市綜合實力進入全國60強,在全國286個城市中排名第56位,比2002年前進了16位。評價還顯示,除直轄市和31個省會城市外,株洲城市綜合實力在全國非省會城市中位居第33位,在中部六省非省會城市中,株洲城市綜合實力居第一位。 2010年,株洲市委會議宣布株洲市綜合競爭力在中部地區非省會城市繼續保持第一,穩居全省第二。 2012年,湖南日報作「中部非省會城市綜合實力第1 株洲轉型跨越」專題報道。
2013全年實現GDP1960億元,增長10.5%;完成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235.6億元,增長10.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0億元,增長30%;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9億元,增長13.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66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398元,分別增長10.6%和13%。2013年新型工業化強力推進。不斷強化工業主導地位,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繼續保持全省先進行列。優勢產業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軌道交通產業產值增長13.5%,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凈利潤增長17.5%。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863等重大科技計劃項目15項,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列入國家首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成功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第九次獲評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城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6%。園區實力進一步提升,建成標准廠房100萬平方米,園區技工貿總收入增長18.5%。非公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快,非公經濟增加值增長11.5%,佔GDP比重達到57%,連續三年獲評全省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考核一等獎。建築業實現總產值410億元,增長23.5%。
2013年全面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著力發展規模農業,農業增加值增長3%,農民專業合作社增加到1023家,集體土地流轉率提高到36%,生豬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68%,城鎮蔬菜新擴基地1萬余畝。著力發展加工農業,省級以上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達到21家,農產品加工總產值增長16%。竹木加工、花卉、油茶產業化步伐加快。著力發展科技農業,水稻機械化水平達到66.4%。著力發展品牌農業,新增省著名商標、市級以上品牌53個,麻鴨、白鵝、黃牛等特色農產品的品牌效應不斷擴大。縣域經濟持續壯大。堅持分類指導,培育特色產業,提升縣域綜合實力。經濟總量穩步增長,縣域經濟總量達到989億元,增長10.6%,佔全市經濟總量的比重提高到50.5%。 21世紀以來,株洲市農業產出效益穩步提高,2000年至2011年,農業產值翻了一番;規模化生產發展迅速,區域化生產基本形成,產業化發展強勁,養殖業向標准化規模發展;農業科技進步取得顯著成效,新品種種植和新技術推廣應用面積提高,農民科技應用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物質裝備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資料投入增加,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農田水利現代化水平提高,耕地保護得到加強、質量得到提升;農業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農業支持保障環境逐步完善。
到了2012年,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11.2億元,增長3.9%。其中,農業94.7億元,增長3.5%;林業15.9億元,增長4.3%;牧業81.4億元,增長4.8%;漁業7.7億元,增長3.1%。2012年糧食產量180.7萬噸,增長1.2%;水果產量24.3萬噸,增長8.9%。出欄生豬437.9萬頭,出欄牛羊58.7萬頭,家禽出籠2105.2萬羽,水產品7.9萬噸。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77.6萬千瓦,增長6.8%。2012年開工各類水利工程3.1萬處,增長4%,投入資金8億元,增長24.6%。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平方公里,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300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900公頃。
株洲的工業始於20世紀30年代。有識之士看到株洲的交通優勢和區域優勢,雄心勃勃,想打造一個「株洲工業區」。1935年,「株洲機廠」籌備處成立,它是株洲田心機廠的前身,是株洲現代工業的先聲。之後,株洲兵工廠成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一五」期間,株洲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的8個工業城市之一,國家將前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中的4項安排在株洲建設,即株洲硬質合金廠、南方動力機械公司、株洲電廠、株洲洗煤廠。「二五」時期又安排興建株洲冶煉廠、株洲化工廠、株洲電力機車廠、株洲車輛廠等20多個中央、省屬企業。1958年前後,圍繞大廠辦小廠,圍繞全民辦集體,株洲掀起大辦工廠的熱潮,100多家市屬企業應運而生,200多家區街企業蓬勃興起,從而奠定了株洲作為新中國的江南工業重鎮的基礎。株洲是在電力機車領域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現代化工業城市。在60年的歷程中,株洲在新中國工業發展史上,曾創造了第一台航空發動機、第一枚空空導彈、第一台電力機車、第一塊硬質合金等100多個第一。
株洲形成了以冶金、機械、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葯、綠色食品和陶瓷等產業為支柱,以國有大中型企業為骨幹,以製造工業為主體,以高新技術為先導的工業體系。
2012年工業增加值951.9億元,增長13.4%,工業化率為54.1%。規模工業增加值767.7億元,增長14.6%。從經濟類型上看,國有企業增長5.4%,股份制企業增長15.8%,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8.7%,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長17.7%。從全市規模工業六大支柱產業上看,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醫葯食品加工製造業和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16.1億元、116.4億元、38.3億元和11.1億元,分別增長15.7%、19.7%、17.2%和22.6%;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實現增加值158.2億元和48.9億元,分別增長11%、11.1%。規模工業綜合效益指數為242.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92.8億元,增長15.6%;實現利稅178.2萬元,增長21%;實現利潤85.5億元,增長20.5%。企業虧損面為6.3%,增長0.1個百分點。全市「5115」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74.6億元,增長14%,佔全市規模工業的33.7%。 全市2012年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213.8億元,增長21.9%;財政總收入佔GDP比重達到12.2%,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其中,地方收入135.4億元,增長24%,佔比63.3%;上劃中央收入64.4億元,增長18%,佔比30.1%;上劃省級收入14億元,增長20.9%。全市稅收收入149.9億元,增長21.8%,其中增值稅10.9億元,增長17.9%;營業稅20.7億元,增長 24.7%;企業所得稅5.4億元,增長23.8%;個人所得稅2.5億元,增長2.2%。稅收占財政總收入比重為70.1%,同比回落0.1個百分點。全市財政總支出279.4億元,增長7.7%;一般預算支出22.8億元,增長18.7%。
截至2012年底,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1588.8億元,增長17.1%,同比凈增232.2億元,其中城鄉儲蓄余額為942.5億元,增長18.4%,凈增146.4億元。年末各項貸款余額812.4億元,增長19.5%,凈增132.4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總額483.7億元,增長25%,凈增96.7億元;短期貸款余額310.7億元,增長12.2%。全市存貸比為51.1%,提高1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為3.2%,下降1.6個百分點。
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證券公司營業部11家,總數居全省第二位,證券交易額為841.3億元,下降17.3%;新開戶數11966戶,同比減少14188戶。全年新增直接融資85.8億元,增長30%;截至2012年底,全市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868.6億元。
截至2012年底,全市保險機構有40家,其中,人壽險公司19家,財產險公司19家,保險行業協會1家,中介保險公司1家。各項保費收入31.8億元,增長12%,其中財產保險收入9.6億元,增長14.7%;人身保險收入22.3億元,增長10.9%。各項賠款和給付額9.4億元,增長28.2%,其中財產保險賠付額4.9億元,增長26.6%;壽險賠付4.4億元,增長30.1%。保險賠付比為29.6%,其中財產保險賠付比為15.7%,壽險賠付比為13.7%。 明清年間,江西商人在株洲修建寧碼頭,株洲商業得到發展。木材、茶葉、稻米、肉、蛋、瓷器、鞭炮、夏布、土紙等貿易居湘潭集鎮商業之首。清末民(國)初,隨著粵漢、株萍鐵路的修築與湘江聯網形成水陸交通優勢。株洲鎮居民達3萬余戶,且大都居住於解放街、建寧街一帶。民國14年,中共地下黨員彭松林與友人合資在株洲建寧街開設米店。次年,發動成立株洲商民協會,並出任執行委員長,組建了糧食、南貨、棉布、百貨、縫紉、五金、園林、理發等16個同業公會。民國33年,日軍進犯株洲,大部分房屋被毀。日本投降後,鎮區居民大多在原址重建家園,至1949年,大部分民宅均得以恢復,房屋結構 大部分是木架蔑織牆體,杉皮或小青瓦屋面。
株洲是「商業之都」,蘆淞區小商品市場和服裝鞋帽市場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力,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聯盟、中國商業聯合會等權威組織授予「中國服裝商貿名城」、「全國十大服裝批發市場」、「中國品牌市場」等業界榮譽稱號,規模為中國十大服裝市場第二名。 株洲中心商圈,被媒體譽為「三湘第一商圈」,是湖南最大、歷史最悠久、面積最大、人流最密集的大型商圈,主要由北部的中心廣場商圈與南部的火車站蘆淞市場群組成。中心廣場為株洲城市核心,由東西向主幹道新華西路和南北向主幹道建設路匯合而成。創立於1958年的株洲百貨大樓坐擁中央。年交易額500億元的蘆淞市場群商品豐富,已經是國家級3A景點。
株洲主要的傳統商業街有建設南路、鍾鼓嶺步行街、新華西路、人民南路步行街、徐家橋步行街。主要大型商圈有火車站蘆淞市場群、中心廣場、長江廣場、紅旗廣場、文化路口等。株洲商貿正在形成批發和零售並駕齊驅的格局。
3. 湟中縣的地理環境
2011年,湟中縣抄水資源總量7.334億立方米,實際可利用水資源4.2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893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佔有量的36.3%。
2011年,湟中縣工程蓄水能力4680萬立方米,調蓄能力不到可利用水資源的20%。全縣年總用水量1.63億立方米,其中工業用水2328.8萬立方米,城鎮生活用水2189.6萬立方米,農業用水10691萬立方米(包括生態用水和林業用水),農村人畜飲水1080.73萬立方米。
2011年,湟中縣現有各類水利工程600餘項,建築39640座,其中9個萬畝灌區有干、支渠174條、1203公里,斗、毛渠406條772.9公里。 截至2011年,湟中縣林區內分布有雲杉、樺樹、落葉松、青楊、沙棘、檸條、金露梅、銀露梅等140多種植物資源(其中有黨參、大黃、冬蟲夏草、柴胡、紅景天等20多種葯用植物)和白唇鹿、馬鹿、馬麝、猞猁、赤狐、蘭馬雞、雪雞、荒漠貓等20多種野生動物資源。
4. 皖南古村落的地理環境
皖南古村落分布在中國安徽省長江以南山區地域。
西遞村位於黃山市黟縣東南部的西遞鎮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7°38′,北緯30°11′村落面積12.96公頃,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
宏村位於安徽省南部的黟縣縣城東北11公里處,現為宏村鎮的駐地。整個村落坐北朝南,背靠黃山的余脈雷崗山,西面有邕溪河和羊棧河流淌而過,地理坐標:東經117°38′,北緯30°11′,全村面積約28萬平方米。 西遞是安徽省南部黟縣東南西遞鎮的一個村莊。西遞始建於公元11世紀的宋朝的元祐(宋哲宗)年間,由於河水向西流經這個村莊,原來稱為「西川」。因在村西古有驛站,稱「鋪遞所」,故而得名「西遞」,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
西遞始祖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因遭變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西遞屬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胡氏聚居村落。胡家從1465年起開始經商,他們經商成功,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在17世紀中葉,胡家中有人從經商轉向官場所產生的影響使村莊得到發展。18世紀到19世紀,西遞的繁榮達到最頂峰,當時村裡有大約600家民居。
西遞村中一條主道貫穿東西,與其兩側各一條與之平行的街道一起穿過很多窄巷,構成東向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村中街巷大多沿溪而設均用青石鋪地。在敬愛堂、追慕堂、胡文光刺史牌坊等公共建築之前有小廣場。現今保留下的古民居從整體上保留下明、清徽派民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徵,主要包括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等保護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大多數民居都對公眾開放。主要建築有明萬曆六年(1578年)建的青石牌坊,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的大夫第,庭院園林代表桃李園、祠堂代表敬愛堂等。
其傳統古民居的基本單元一般為三開間、內向的方形或長方形,其平面雖方整卻不呆板,緊湊而不顯局促,經過精心組合的空間格局統一而又變化靈活,平面布局對稱,中間廳堂,兩側廂房,樓梯在廳堂前後或在左右兩側,入口處形成一內天井,作採光通風之用。在此基礎上建築縱橫發展,組合自由,形成有二進、三進、四合多種形式的住宅。 民居建築基本結構是採用抬梁或穿斗的人字形坡頂,外牆圍護結構,採用山牆隔離。底部用黟縣青條石做基礎,頂部做迭落形或凸孤形,用青 石鏤空雕成花卉和幾何圖案裝飾。大門均用黟縣青石做框,上部鑲嵌門罩,多磚石雕刻,以花鳥蟲魚或歷史場景為題,各有寓意。
西遞民居庭院大都置於前庭,也有的庭院置於樓兩側或房後。庭院設置靈活,小巧玲瓏,布局緊湊。巧妙運用造園手法,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巧與因借,在即步可吟的庭園景中充滿詩情畫意。民居院落善於利用漏窗、門洞、隔扇、建築、花木等劃分、組合空間,創造出通透疏朗,層次錯迭、隱約迷離的效果,用以表達多重的意境,引發人們的想像和聯想,使之獲得多方面的感受和啟示。 宏村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的黃山腳下,是一座有著大量明清時期歷史建築的古村落。村中還構建了完善的水系和頗具特色的「牛」形布局,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
該村始建於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最初叫作弘村,是汪氏家族的聚居地。明永樂年間,汪氏族長請風水先生勘定環境,重新布局了建築,並引水入村。清代中期,村中再次進行大規模的興建,並為避乾隆帝「弘歷」之諱,而更名為「宏村」。村內現在依然留存了大量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其中明代建築1幢,清代建築102幢,民國時期建築34幢,大都保存完好,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
宏村的一大特色是它有著一套完善的供水系統。村民們將村西的河水引入村內,開鑿了一條近1米寬的水圳,九曲十彎,為各家各戶提供生活用水,同時也起到調節氣溫和美化環境的作用。水圳在村的中部形成半月形的月沼,又在南部形成弓形的南湖,構成了宏村獨特的風貌。
該村的另一大特色是它的平面採用仿生學的「牛」形布局。以雷崗山為牛頭,村口的兩株古樹為牛角,月沼為牛心,南湖為牛肚,蜿蜒的水圳為牛腸,民居建築為牛身,四座古橋為牛腳,形狀惟妙惟肖,稱作「山為牛頭樹為角,橋為四蹄屋為身」。
宏村的建築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園林,也有書院和祠堂等公共設施,建築組群比較完整。各類建築都注重雕飾,木雕、磚雕和石雕等細膩精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村內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圍繞著月沼布局。住宅多為二進院落,有些人家還將圳水引入宅內,形成水院,開辟了魚池。比較典型的建築有南湖書院、樂敘堂、承志堂、德義堂、松鶴堂、碧園等。
5. 紅軍長征資料了解當地地理環境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紅一方面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七百多座縣城,紅軍犧牲營以上幹部多達430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與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1934年10月,由於博古、李德等人 「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革命根據地(亦稱中央蘇區)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同時留下部分紅軍就地堅持游擊戰爭。8月,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為了給中央紅軍戰略轉移探索道路,命令紅六軍團撤離湘贛蘇區,到湘中發展游擊戰爭。10月,紅六軍團與紅三軍(後恢復紅二軍團番號)會合,並創建了湘鄂川蘇區 。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紅軍主力各軍團分別集結陸續出發,中共中央和紅軍總部及直屬縱隊離開江西瑞金。10月21日,中央紅軍從贛縣王母渡至信豐縣新田間突破國民黨軍第一道封鎖線,沿粵贛邊、湘粵邊、湘桂邊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國民黨軍第二、三道封鎖線;然而李德等領導人一味退卻,消極避戰,使紅軍繼續處於不利地位。中央軍委決定從興安、全州之間搶渡湘江,經浴血奮戰,於12月1日渡過湘江(即第四道封鎖線),由於連續苦戰,紅軍由8萬餘人銳減5萬餘人,剩餘3萬餘人。12月中旬,抵達湘黔邊時,毛澤東主張部隊放棄原定進入湘西與第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開會,接受了毛澤東的主張,決定向以遵義為中心的川黔邊地區前進,使紅軍避免了覆亡的危險。
1935年1月7日,紅軍佔領遵義。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義舉行了政治局擴大會議,著重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經驗教訓,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制定了紅軍之後的戰略方針,從而在最危險的關頭挽救了紅軍和中國共產黨。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3月,組成了實際上以毛澤東為首,周恩來、王稼祥參加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他們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的名義指揮紅軍的行動。
遵義會議後,鑒於川敵布防嚴密,中央紅軍確定撤離遵義後,在川黔滇邊和貴州省內迂迴穿插。特別是在四渡赤水的過程中,中央紅軍靈活機動地創造戰機,運動作戰,各個殲敵,以少勝多,從而變被動為主動。隨後出敵不意,主力南渡烏江,直逼貴陽,迅即西進,4月下旬以一部在翼側策應。5月初,搶渡金沙江,擺脫了幾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由於執行了正確的民族政策,紅軍順利通過大涼山彝族區。接著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終年積雪的夾金山。6月中旬,與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
紅四方面軍原在川陝根據地,為了向川甘邊發展,1935年3月28日至4月28日取得強渡嘉陵江戰役的重大勝利。然而紅四方面軍主要領導人張國燾等擅自決定放棄川陝根據地(亦稱川陝蘇區)向西轉移。5月初,共八萬餘人開始長征,中旬佔領了茂縣(今茂汶)、理番(今理縣)為中心的廣大地區。
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紅軍以北上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為戰略方針,中共中央決定將兩個方面軍混合編為左、右兩路軍過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隨右路軍跨過草地,抵達班佑、巴西地區。8月底,右路軍一部在包座全殲國民黨軍第四十九師約五千餘人後,打開了向甘南前進的門戶。9月張國燾率左路軍到達阿壩地區後,拒絕執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針,並要挾中共中央和右路軍南下。毛澤東等於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軍(後組成陝甘支隊)繼續北上,奪取臘子口,突破國民黨軍渭河封鎖線,經固原翻越六盤山,於10月19日到達陝北吳起鎮(今吳旗縣城),先期結束了長征。11月21~24日取得了直羅鎮戰役的勝利,為黨中央和紅軍紮根在陝北奠定了基礎。
在國民黨重兵對鄂豫皖根據地圍攻的情況下,紅二十五軍和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於1934年11月從河南羅山縣開始西移,在鄂豫陝邊建立根據地,粉碎國民黨軍兩次「圍剿」。次年7月過隴東,9月與陝甘根據地的第二十六、二十七軍會師,合編為第十五軍團。第一、三軍團到達後,與之合編為紅一方面軍。
在湘鄂川黔根據地的紅軍二、六軍團,於1935年11月從湖南桑植出發,轉戰湖南、貴州、雲南三省,擊潰國民黨軍的攔截,渡過金沙江,經西康、四川,於1936年6月底至甘孜,與張國燾率領的南下受挫的紅四方面軍會師。二、六軍團合組為二方面軍。7月,二、四方面軍共同北上,在紅一方面軍接應下,10月先後在甘肅省會寧縣城和靜寧縣將台堡與紅一方面軍會師,至此,紅軍長征結束。(可參考電視劇《長征》)1933年10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民革命軍圍剿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要控制地區)。
在前四次戰役中,由於實施毛澤東的運動戰方針,國民政府軍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均以撤退告終。在第五次戰役中,由於毛澤東失去領導權,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原名秦邦憲)採納德國軍事顧問李德的建議,放棄過去四次反「圍剿」斗爭的積極防禦方針,將這場戰爭定性為國共之間的決戰,採用軍事冒險主義,提出了「御敵於國門之外」的口號,要求紅軍在根據地之外抵抗國民革命軍,決定在國民黨之前搶先行動,發動所有紅軍展開全面進攻,並爭取蘇維埃在全中國的勝利。但中央蘇區只有10萬左右的正規軍和數萬游擊隊,在搶先進攻後不久即遭到巨大損失。這時共產黨方面決定進行陣地防禦,輔以「短促突擊」(短距攻擊),意圖抵擋國民革命軍的前進。但這個行動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不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府瑞金的北大門廣昌陷落,紅軍死傷一萬餘人。
第一支是中央紅軍(後改稱紅一方面軍),於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西的吳起鎮(今吳旗縣),行程達二萬五千里;
第二支是紅二十五軍(後編入紅一方面軍),於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羅山何家沖出發,1935年9月15日到達陝西延川永坪鎮,同陝甘紅軍會師,合編為紅十五軍團,行程近萬里,最早到達陝北的一支紅軍 。
第三支是紅四方面軍,於1935年5月初放棄川陝蘇區,由彰明、中壩、青川、平武等地出發,向岷江地區西進,1936年10月9日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一萬余里;
第四支是紅二、紅六軍團(後同紅一方面軍第三十二軍合編為紅二方面軍),於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劉家坪等地出發,1936年10月22日到達會寧以東的將台堡,同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兩萬余里。
紅一方面軍
紅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1934年10月初,博古等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領導人決定放棄中央蘇區,將中央紅軍主力及中共中央機構向西轉移至湖南西部與紅二、六軍團會合,這一決定未經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主力紅一、三、五、八、九軍團及機關直屬隊共七萬五千至八萬一千人,從瑞金、古城向西轉移,由此開始了中央紅軍歷時一年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紅二十四師和地方部隊共1.6萬餘人則被留下在項英、陳毅等人領導下進行游擊戰,開始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蔣介石預見到中央紅軍的意圖,在紅軍前往湘西的必經之路上集結大量兵力組成四道封鎖線。10月21日晚,中央紅軍在贛縣王母渡至信豐縣一帶突破國民革命軍第一道封鎖線,25日全部渡過信豐河,攜大量輜重沿粵贛、湘粵湘桂邊緩慢西行。1934年11月5日至8日,突破了廣東城口與湖南汝城之間的第二道封鎖線。13日至15日,在郴縣、良田、宜章、樂昌之間突破第三道封鎖線。25日,中央紅軍決定從興安、全州之間西渡湘江。中央紅軍面對國民革命軍全面進攻,於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歷時5天,從廣西興安縣至全州縣間,才渡過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鎖線。湘江戰役之後,出發時的八萬余中央紅軍僅剩下3萬餘人。
1934年12月上旬,紅一方面軍從廣西老山界翻越了越城嶺。1934年12月14日,佔領貴州黎平縣,打開通向貴州的門戶。12月28日,尚未恢復權力的毛澤東在黎平會議上力主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提議向四川、貴州邊界進軍,建立以遵義為中心的新蘇區。這個計劃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批准。1935年1月1日-1月3日,強渡烏江。
1935年1月7日,中央紅軍攻克遵義,進行休整。在這段時間,中共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旨在研判今後的軍事、政治方針。遵義會議是長征乃至中共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會議否定了博古、李德的提議,批判了「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和嚴重危害。會議決定張聞天代替博古總負責政治和黨務,軍事上則由周恩來為主、毛澤東為輔進行總指揮。不久又成立了「三人團」(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總負責軍事。
1935年1月28日-2月9日,中央紅軍主力部隊在貴州土城與國民革命軍郭勛祺等部隊激戰,雙方損失慘重,一渡赤水。1935年2月28日,再占遵義城。1935年3月21日,由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東渡赤水,史稱「四渡赤水」。1935年3月29日-3月31日,南渡烏江。1935年4月25日,進入雲南,分三路西進。1935年5月9日,在雲南皎平渡渡過金沙江。5月22日,紅一方面軍主力進入涼山彝民地區。朱德以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名義頒發《中國工農紅軍布告》說,同日,中革軍委總參謀長劉伯承根據彝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同彝族沽基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結為兄弟,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彝民沽基支隊,又使老伍族中立。在彝族同胞的幫助下,紅軍於23日順利通過彝民區,24日晚進至大渡河南岸的安順場。[4] 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先遣隊自四川石棉縣安順場強行渡過大渡河。1935年5月29日,佔領四川瀘定縣瀘定橋。
1935年6月12日-7月7日,中央紅軍部隊翻越四川夾金山、夢筆山、亞克夏雪山、昌德山、打古山。1935年8月29日-8月31日,全殲堵擊紅軍北上的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師,打開了進軍甘南的門戶。後與張國燾領導的紅四方面軍會合。然而,因為張國燾堅決南下而反對中央的「北上路線」,冒險度過大草地的中央紅軍與張國燾的紅四方面軍又被迫分裂。1935年9月17日,攻佔天險臘子口,進入甘南哈達鋪。1935年10月7日,翻越六盤山。1935年10月19日,抵達吳起鎮(今陝西吳旗縣),紅一方面軍長征結束。
紅四方面軍
紅四方面軍是工農紅軍主力之一,由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領導,1931年11月7日成立於鄂豫皖蘇區。1932年5月遭受國軍圍剿,於9月突圍西行5千里,於12月過大巴山入川北,1933年1月佔領通江,建立川陝根據地,這是第一支長征的紅軍。
1935年3月28日至4月21日,張國燾戰略配合紅一方面軍,發起嘉陵江戰役,令紅四方面軍放棄川陝根據地,強渡嘉陵江,向西挺進,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副總指揮王樹聲。5月中旬佔領了茂縣、理番。6月,抵達岷江以西的懋功與紅一方面軍會師。6月17日,張國燾、陳昌浩反對向東向北發展的川陝甘方針,復電中共中央,認為「北川一帶地形給養均不利大部隊行動」,「敵已有準備」、不宜過岷江東打。提出向西發展,「組織遠征軍,佔領青海、新疆」。 不久,張國燾率左路軍穿過松潘草地到達阿壩後,拒絕繼續北上,南下再過草地,希望能在西康創建根據地,但屢遭挫折,部隊損失嚴重。
1936年7月,張國燾最後同意紅四方面軍主力向毛兒蓋集中,紅二軍團、紅六軍團與紅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二、六軍團旋即組成紅二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1936年10月22日,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結束。期間嘉陵江戰役、土門戰役、包座戰役、綏崇丹懋戰役、天敬雅邛大戰役等戰役,國民革命軍傷亡5萬餘人。
紅二十五軍
紅二十五軍1931年10月成立於鄂豫皖蘇區,1934年10月按照中共中央指示,紅二十五軍主力和鄂豫皖省委從河南省羅山縣向西轉移,進入陝南,11月創建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此時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參謀長戴季英、政治委員吳煥先、政治部主任鄭位三。1935年7月,為策應中央紅軍,西進甘肅東部,9月到達陝甘蘇區,與劉志丹陝北紅軍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會師會於延安附近,成立第十五軍團,共約七千人。在紅一、三軍團到達陝甘蘇區後,與之合編為紅一方面軍。
紅二方面軍
紅二方面軍是長征後期組成的,下轄紅二軍團、紅六軍團,軍團長賀龍。1935年11月19日南下湖南桑植劉家坪開始展開長征,於1936年4月在雲南麗江渡過金沙江,翻越玉龍雪山。1936年7月2日到達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
1936年7月5日,奉中央軍委指示,紅二軍團、紅六軍團與紅三十二軍組成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政治委員關向應。在紅四方面軍左縱隊之後跟進,1936年10月22日在甘肅靜寧縣將台堡(今屬寧夏)與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會師,行程近兩萬里。
三大主力會師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保存了力量約3萬人。
同年年底,紅四方面軍部分主力(約一半)加上紅一方面軍紅五軍團組成「西路軍」,約兩萬人,在虎豹口度過黃河之後,向甘肅河西地區前進,打通對蘇聯的國際交通線失敗,全軍僅剩四百餘人,在李先念等人的帶領下,到達新疆星星峽,被新疆軍閥盛世才繳械投降。
6. 旌陽區的地理環境
旌陽全區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地貌上可明顯分為平原、丘陵二大類型,西部為綿遠河、石亭江扇形平原,地面比降3‰,東部為龍泉山北端山地,地勢起伏。
西部平壩區主要分布在石亭江與綿遠河之間,幅員面積達384.6 千米,佔全區的59.35%,屬成都平原部分,海拔高程468—561米,該區域土地肥沃,河流縱橫,自流灌溉條件好,人口稠密,交通方便,是旌陽區工、農業相對發達的地區。東部丘陵區,面積263.4千米,佔全區幅員面積的40.65%。海撥高程在457—764米之間,相對高差一般為100—200米。新中鎮境內的馬鞍山,海拔764米,為全區最高點,與此相距不到10千米的通江金鑼橋以下3千米處,海拔457米,為全區最低點,懸殊達307米。
旌陽屬常綠闊葉林植被帶。植被多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覆蓋率為21.80%。 旌陽境內有屬沱江水系的綿遠河、石亭江和屬嘉陵江水系的凱江等河流。
凱江:屬涪江水系,區境內河長13.05千米,集雨面積68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0.5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6.46億米。
綿遠河:屬沱江水系,發源於龍門山脈九頂山南麓。境內河長42.23千米(其中城市防辦管理市區段12.02千米),集雨面積416千米,區境多年平均流量16.3米/秒,出境流量23.6米/秒。較大支流為齊家埝(壽豐河),是旌陽區丘陵地區的一條主要山溪排洪河道,溪流縱多,正流河長29.0千米,集雨面積132 千米。
石亭江:屬沱江水系,發源於龍門山脈九頂山南麓,境內單岸長23.697千米(其中石亭江14.846千米,射水河5.46千米,馬尾河3.391千米),集雨面積164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1.9米/秒,出境流量24.8米/秒。
射水河:屬石亭江支流,發源於綿竹三溪山,除源頭為山地外,以下均為平原,主要承擔平原水網洪澇排泄和人民渠部分分洪水量。區境內單岸長5.46千米(其中綿竹觀魚1.442千米),沿途有上、下茅包埝、歐家埝等取水埝頭,集雨面積53.106千米,最大流量475米/秒。
馬尾河:屬石亭江支流,發源於綿竹九龍與天池交界的白雲山,境內河長3.391千米,集雨面積16.955千米,沿途有何家埝、母豬埝、囤子埝等取水埝頭,河道彎多、洪水流向曲折,沖淤較大,最大洪峰流量347米/秒。
另有都江堰人民渠四、五、七期工程從區內穿過。配套人民渠干支渠12條,斗渠181條,大河民堰16條,泉堰145條,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17座,以及各類小型水利工程設施6447處。 旌陽區境內水資源有境內降水、地下水和外來水。
境內江水:多年來降雨地表徑流總量為4.7億立方米,在時間上,從3月至8月逐漸增加,從9月至翌年2月逐步遞減,以8月為最高,達1.02億立方米;
地下水:地下總儲量為13.3億方/年,地下水天然資源量約2.48億立方/年,具有較高保證率的可供開采資源量為2.21億立方米/年,平均每平方千米超過150立方米/日;
外來水:外來水有工程引用水和境外流入天然河道水兩大部分。工程引用水是引用都江堰水,多年年均輸水2.42億立方米;河道流入水主要為綿遠河、石亭江、凱江三大河流,每年過境客水達17.60億立方米。全年水資源總量(包括地表徑流、地下水資源、境外來水)共計10.56億立方米。 2013年旌陽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1.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10.00%,增幅較2012年回落1.16%。人均生產總值達到55580元,比2012年增加3855元,增長9.5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7.07億元,比2012年增長3.8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65.88億元,比2012年增長10.7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18.90億元,比2012年增長9.90%。一、二、三產業分別比2012年增長0.28%、6.96%和2.76%。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7.73:64.58:27.69調整為6.57:64.56:28.87。
截至2013年末,旌陽區注冊個體工商戶達37954戶,私營企業9391戶,分別比2012年增長15.50%和7.60%。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89.13億元,比2012年增長12.50%,增幅比2012年回落1.23%,高於GDP增幅2.50%。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轄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到45.92%,比2012年增加1.5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46%,拉動全區經濟增長5.55%,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2013年旌陽區實現財政總收入26.09億元,比2012年下降7.9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7.03億元,比2012年下降12.5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87億元,比2012年增長6.42%。在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7.22億元,比2012年增長4.51%;財政支出29.17億元,比2012年下降1.50%。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0.82億元,比2012年下降13.60%。
2013年旌陽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比2012年上漲2.80%,漲幅比2012年上漲0.30%;服務項目價格比2012年上漲3.40%,漲幅比2012年上漲1.80%;全部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2012年下降1.30%。 2013年末旌陽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49戶,其中,區屬203戶;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19戶,比2012年增加18戶,其中,區屬84戶,比2012年增加14戶;利稅過千萬的企業78戶,比2012年增加5戶,其中,區屬58戶,比2012年增加6戶;利潤過千萬的企業49戶,比2012年增加1戶,其中,區屬33戶,與2012年基本持平。
2013年全區工業企業生產形勢趨於穩定。轄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達807.95億元,比2012年增長9.00%,其中,區屬343.40億元,比2012年增長19.05%。分經濟類型看,非公有制工業發展最快,總產值達494.61億元,比2012年增長13.40%,其中,區屬314.45億元,比2012年增長20.20%;股份制企業比2012年增長13.80%,其中,區屬比2012年增長19.50%;其他經濟類型企業比2012年增長21.40%,其中,區屬比2012年增長21.80%。天然氣化工、電線電纜和機械加工區屬三大支柱行業分別比2012年增長10.10% 、11.70%和23.40%。三大支柱行業工業總產值達到208.72億元,占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0.78%。
2013年轄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65.08億元,比2012年增長15.19%,其中,區屬325.16億元,比2012年增長18.66%;利稅總額46.07億元,比2012年下降13.07%,其中,區屬34.49億元,比2012年增長18.70%;利潤總額14.78億元,比2012年下降8.13%,其中,區屬21.98億元,比2012年增長16.23%;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到214.00%,比2012年下降11.70%,其中,區屬達到319.58%,比2012年下降11.57%。
2013年旌陽區出產天然氣44325萬立方米,比2012年下降4.63%;鮮冷藏肉6.63萬噸,比2012年增長39.40%;飼料11.81萬噸,比2012年增長13.60%;機制紙及紙板1.73萬噸,比2012年下降13.10%;合成氨34.45萬噸,比2012年增長4.30%;化肥(折純)30.57萬噸,比2012年增長4.00%;塑料製品16.79萬噸,比2012年增長20.90%;水泥168.22萬噸,比2012年增長5.30%;電力電纜9.72萬千米,比2012年增長15.40%;發電設備3437萬千瓦,比2012年增長6.20%。
2013年轄區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17.86億元,比2012年增長11.50%;房屋建築竣工面積515萬平方米,比2012年增長38.97%。實現利潤總額13649萬元,比2012年下降35.96%。 2013年轄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達到230.14億元,比2012年增長10.50%。其中,區屬121.59億元,比2012年增長31.13%。在區屬固定資產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65.13億元,比2012年增長4.05%;更新改造投資29.48億元,比2012年增長26.18%;房地產投資23.78億元。
2013年轄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64億元,比2012年增長14.90%。分城鄉看,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80億元,比2012年增長15.00%;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4億元,比2012年增長12.80%。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111.26億元,比2012年增長17.21%;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5.38億元,比2012年下降18.39%。
2013年轄區到位市外資金215.86億元,比2012年增長24.83%,其中,區屬95.07億元,比2012年增長25.42%,到位國內省外資金140.79億元,比2012年增長0.48%,其中,區屬61.78億元,比2012年增長0.48%。全年轄區實際到位外資7844萬美元,比2012年增長3.95%。其中,區屬1800萬美元,比2012年增長9.10%;對外出口快速增長,轄區出口總額52937萬美元,比2012年增長27.50%。其中,區屬17317萬美元,比2012年增長65.80%。
2013年轄區全年接待遊客207.23萬人次,比2012年增長5.83%;實現旅遊總收入15.12億元,比2012年增長37.08%。
2013年轄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741.86億元,比2012年增長2.42%。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41.14億元,比2012年增長11.00%。貸款總規模突破400億元,達到448.36億元,比2012年增長15.08%。
2013年轄區保險機構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5.21億元,比2012年增長13.42%。
7. 辛巴威的地理環境
辛巴威位於非洲東南部內陸,維多利亞瀑布、贊比河(Zambesi River)、贊比西河上游的卡里巴水壩(Kariba Dam)與大壩攔阻河水積蓄而成的卡里巴湖共同圍成辛巴威北邊的疆界,與尚比亞相鄰。
辛巴威的東邊國界全部與莫三比克相鄰,西南為波札那,南境則有一部分與南非相連,以林波波河(Limpopo River)為界。面積約39.1萬平方公里。 辛巴威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Zimbabwe)簡稱辛巴威。
辛巴威在1980年之前原本稱為南羅得西亞(Rhodesia),這名字源自於替英國在這地區建立殖民地的塞西爾·羅茲(Cecil Rhodes)。首都哈拉雷原名索爾茲伯里(Salisbury),是羅茲在1890年時建立的貿易集散城市。
辛巴威在班圖語中意為「石頭城」,境內已發現200多處「石頭城」遺跡,其中「大辛巴威遺址辛巴威」最為著名。 辛巴威國旗啟用於1980年4月18日。左為一黑邊白地三角形,中有一紅星,星上有辛巴威鳥。自上而下為綠-黃-紅-黑-紅-黃-綠共七條橫帶。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
靠旗桿一側為帶黑邊的白色等腰三角形,正中一顆紅色五角星,星內有一隻辛巴威鳥,白色象徵和平,五角星代表國家和民族的良好願望,辛巴威鳥是該國特有的標志,也是辛巴威和非洲國家古老文明的象徵;右側為七道平行橫條,黑色居中,向上下兩邊依次均為紅、黃、綠色。
黑色代表占人口多數的黑人,紅色象徵人民為爭取獨立而灑的鮮血,黃色象徵礦產資源,綠色代表國家的農業。 辛巴威國徽呈盾形。在銀白色石頭城周圍有遼闊豐美的草場;城堡上面藍白相間的波浪條紋象徵給辛巴威帶來生機、希望、繁榮的河流。
在中央的盾徽上端,黃、綠相間的花環,分別代表礦業和農業;鋤頭與步槍的結合,便是軍民的結合。
盾徽兩側各有一頭非洲羚羊,黑色斑紋代表津匹布韋各個民族。盾微底部的大地上,結滿了麥穗、棉花、玉米,一片樂融融的豐收景象,謳歌世世代代的生存環境。
國徽底部的白色飾帶上寫著辛巴威格言:「團結、自由、工作」。 現行憲法於1979年12月在英國主持下由辛巴威各主要黨派在倫敦蘭開斯特大廈舉行的制憲會議上制訂,獨立時開始生效,後經數次修改。憲法規定津實行總統內閣制。
2005年,國民議會通過第17號憲法修正案,增設參議院,規定津議會實行兩院制。
2007年,津議會通過第18號憲法修正案,規定總統任期由6年改為5年,與議員任期相同;總統、議會和地方政府選舉同時舉行,並對議會議席數量和產生方式進行調整。
根據2008年9月15日津兩黨三方簽訂的分權協議,津議會於2009年2月通過了第19號憲法修正案,確立聯合政府的框架結構,並將在津聯合政府成立兩年內完成制定新憲法。
2013年3月,津新憲法草案順利通過全民公投,並於5月經穆加貝總統簽署生效。新憲法對總統權力予以限制,規定總統任期不得超過兩屆(十年後生效),總統作出解散議會等重大決定須經議會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等。 本屆議會於2013年7月選舉產生,9月3日就職。眾議院有270個議席,其中民盟佔197席,民革運茨派佔70席,民革運紐派佔2席,獨立人士佔1席。眾議長雅各布·穆登達(民盟),2013年9月就任。
參議院共有80個議席,民盟佔37席,民革運茨派佔21席,民革運紐派佔2席,酋長18席,殘疾人代表2席。參議長埃德娜·瑪宗圭(民盟,女),2005年11月就任, 2008年8月、2013年9月連任。 實行總統內閣制,內閣成員由總統任命。2013年9月組成新一屆內閣,主要成員如下:總統羅伯特·加布里埃爾 ·穆加貝(Robert Gabriel Mugabe),副總統喬伊斯·穆菊茹(Joyce Mujuru,女),農業部長約瑟夫·馬德(Joseph Made),國防部長悉尼·塞克拉馬伊(Sydney Sekeramayi),基礎教育部長拉扎勒斯·多科拉(Lazarus Dokora),能源與電力部長齊卡邁·馬夫海雷(Dzikamai Mavhaire),環境、水利與氣候部長薩維爾·卡蘇庫維雷(Saviour Kasukuwere),財政部長帕特里克·齊納馬薩(Patrick Chinamasa),外交部長辛巴拉謝·蒙本蓋圭(Simbarashe Mumbengegwi),衛生與兒童福利部長大衛·帕里雷尼亞圖瓦(David Parirenyatwa),高等教育與科技部長奧莉維婭·穆切納(Olivia Muchena),內政部長肯博·莫哈迪(Kembo Mohadi),信息通訊技術與郵政部長韋伯斯特·沙穆(Webster Shamu),司法與議會事務部長埃默森·姆南加古瓦(Emmerson Mnangagwa),土地與農村重新安置部長道格拉斯·蒙貝紹拉(Douglas Monbeshora),地方政府、公共工程與住房部長伊格內修斯·瓊博(Ignatius Chombo),媒體、新聞與傳播服務部長喬納森·莫約(Jonathan Moyo),礦業部長沃爾特·奇哈克瓦(Walter Chidhakwa),公職人員、勞工與社會福利部長尼古拉斯·戈奇(Nicholas Goche),中小企業與合作發展部長西滕比索·尼奧尼(Sithembiso Nyoni),體育、藝術與文化部長安德魯·蘭加(Andrew Langa),旅遊部長沃爾特·姆曾比(Walter Mzembi),交通與基礎設施發展部長奧伯特·穆波富(Obert Mpofu),婦女事務、性別與社區發展部長奧帕·穆欣古里(Oppah Muchinguri),青年、本土化與經濟授權部長弗朗西斯·涅馬(Francis Nhema),工商部長邁克爾·畢馬(Michael Bimha),總統事務部長迪代默斯·穆塔薩(Didymus Mutasa),高級國務部長西蒙·卡亞·莫約(Simon Khaya Moyo)。
另設3名總統府國務部長,分別是總統事務國務部長弗格拉·布卡(Flora Bhuka),思想教育國務部長喬賽亞·洪圭(Josiah Hungwe),副總統府國務部長西爾維斯特·恩古尼(Sylvester Nguni)。 總統羅伯特·加布里埃爾·穆加貝(Robert Gabriel Mugabe),
民盟總裁。1924年2月生於哈拉雷附近庫塔馬的農民家庭,紹納族塞祖魯人。1960年投身政治活動,先後擔任民族民主黨和人盟的宣傳書記。1963年同西托萊等人創建民盟,並任總書記。1975年初去莫三比克領導津武裝斗爭,1977年當選民盟總裁。1976年10月和1979年9月率團出席關於津獨立問題的日內瓦談判和倫敦制憲會議。1980年4月津獨立後任總理(實權)。1984年8月、1989年12月、1994年9月、1999年12月和2004年12月連任民盟總裁兼第一書記。1987年12月出任總統,1990年3月、1996年3月和2002年3月總統選舉後連任。2009年2月任聯合政府總統。2013年8月再次連任總統。
副總統喬伊斯·穆菊茹。民盟副總裁兼第二書記。女,1955年生。1980年津獨立後即擔任內閣部長。2004年12月起任副總統,同時擔任民盟副總裁兼第二書記。2013年8月獲連任。民革運茨派總裁、前聯合政府總理摩根·茨萬吉拉伊。1952年生,中學畢業。1997年,創立旨在推動憲政改革的津全國憲法大會,並任主席。1999年,津各反對派聯合組建民革運,茨當選秘書長,次年當選總裁。2005年,因茨反對民革運參加參議院選舉,導致民革運分裂為「抵制派」和「參選派」(即茨派和穆派)。2008年3月,茨作為民革運茨派候選人參加總統大選。2009年2月11日至2013年7月,任聯合政府總理。2013年7月參加總統大選失利。 背景分析
為配合津本土化法案(Indigenisation and Economic Empowerment Act, 2007)的落實,津政府公布了本土化進程法規(Indigenisation and Economic Empowerment General Regulations, 2010)。法規的公布拉開了土化法案進入實施階段的序幕,在各方面引起較強反應,對外商在津投資產生了較大影響。
實施情況
津政府於2010年2月份公布了本土化進程法規後,即要求所有相關企業於2010年3月30日前即法案生效後45天內提交本土化進程計劃書。而新設立的企業必須在60天內提交本土化進程計劃書。部長在收到「計劃書」45天內給予批復。
由於企業提交本土化進程計劃書不積極,政府又一再將最後期限推遲至2010年6月30日、9月30日。一些主要投資企業如FBC,MBCA,ABC,Zimplats,Binra Nickel,Mimosa Gold Mine,La Farge Cement,Sisk Construction,OK Zimbabwe,Delta Beverages,Econet,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等公司不得不提交了本土化進程計劃書,但大多數是申請豁免或延期執行。而在津金融業行動多數呈觀望態度。
8. 貴陽的地理環境
貴陽位於貴州省中部,該市地處東經106°07′至107°17′,北緯26°11′至26°55′之間。東南與甕安縣、龍里縣、惠水縣、長順縣接壤,西靠平壩縣和織金縣,北鄰黔西縣、金沙縣和遵義縣。
貴陽全市幅員面積8034平方千米,佔全省面積的4.56%。其中,雲岩區在老城區北部,面積67.5平方千米;南明區在老城區南部,面積89.68平方千米;花溪、烏當、白雲區面積2257.63平方千米。其中,花溪區在市西南部,面積1020.73平方千米,烏當區(包括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市東北部和西部,面積964.9平方千米,白雲區在市西北部,面積272平方千米。新城觀山湖區,位於市西北部,總面積達307平方公里。全市空間建成區面積達到230平方千米。
「一市三縣」總面積5625.5平方千米,佔全市面積的70.04%。其中,清鎮市在貴陽市西部,面積1492平方千米,佔全市面積的18.58%;修文縣在市北部,面積1071平方千米,佔全市面積的13.33%;息烽縣在市北部,面積1036.5平方千米,佔全市面積的12.91%;開陽縣在市東北部,面積2026平方千米,佔全市面積的25.22%。 貴陽地處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長江與珠江分水嶺地帶。總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苗嶺橫延市境,崗阜起伏,剝蝕丘陵與盆地、谷地、窪地相間。相對高差100—200米,最高峰在水田鎮廟窩頂,海拔1659米;最低處在南明河出境處,海拔880米。中部層狀地貌明顯,主要有貴陽——中曹司向斜盆地和白雲——花溪——青岩構成的多級台地及溶丘窪地地貌。峰叢與碟狀窪地、漏斗、伏流、溶洞發育。較平坦的壩子有花溪、孟關、烏當、金華、朱昌等處。南明河自西南向東北縱貫市區,流域面積約占市區總面積的70%。
貴陽地貌屬於以山地、丘陵為主的丘原盆地地區。其中,山地面積4218平方千米,丘陵面積2842平方千米;壩地較少,僅912平方千米;此外,還有約1.2%的峽谷等地貌。 貴陽市海拔高度在1100米左右,處於費德爾環流圈,常年受西風帶控制,屬於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5.3℃,年極端最高溫度為35.1℃,年極端最低溫度為-7.3℃,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7%,年平均總降水量為1129.5毫米,年雷電日數平均為49.1天,年平均陰天日數為235.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148.3小時,年降雪日數少,平均僅為11.3天。
貴陽夏無酷暑,夏季平均溫度為23.2℃,最高溫度平均在25-28℃之間,在最熱的7月下旬,平均氣溫也僅為23.7℃,全年最高溫度高於30℃的日數少,近五年平均僅為35.8天,大於35℃的天數僅為0.3天;紫外線強度僅在中午很短的時間內達到4級,其餘時間均為弱或很弱;夏季雨水充沛,約500毫米,夜間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70%。貴陽冬無嚴寒,最冷一月上旬,平均氣溫是4.6℃。更有貴陽環城林帶提供了富足的負氧離子,可謂「天然氧吧」,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氣候宜人數貴陽」之美譽。 野生動物:歷史上貴陽境內有普通無脊椎動物7個門類,100餘種;脊椎動物202種(亞種),其中魚綱50種,兩棲綱11種,爬行綱15種,鳥綱85(亞種)種,哺乳綱(亞種)41種。自20世紀60年代以後,各類動物急劇減少。貴陽市遠郊和三縣一市深山中尚存少量國家各級保護動物。計有:大鯢、鴛鴦、紅腹錦雞、穿山甲、八哥(鷯哥)、林麝、彌猴等及多種蛇類、蜥蜴類動物。
野生植物:貴陽境內歷史上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僅1958年,在貴陽境內採集到藻類植物標本就有24科、40屬、62種。其中大部可食用或葯用。
1978年,貴陽市查明的菌類植物中,可食用的傘菌就有37種,以長裙竹蓀、木耳、牛肝菌、松乳菇、多汁乳菇、羊肚菌、大白菇等為常見食用品種。葯用菌以靈芝、紫芝、茯苓較常見。
苔蘚植物有128種,分屬42科,80屬。現城區已經不多見。蕨類植物有23科,37屬,63種,其中絕大多數可以入葯。紫箕、蕨菜的嫩芽可以做菜,根中的澱粉是珍貴的保健食品。
種籽植物有316種,分屬87科,187屬,常見的用材植物有馬尾松、杉木、柏樹、側柏和各種櫟樹等,珍稀樹種有青岩油杉、南方鐵杉、雲貴鵝耳櫪等數十種。葯用貴重品種有厚朴、杜仲、黃柏等。此外,還有多種油脂植物和芳香植物。比較珍稀的觀賞樹有南方紅豆杉等。各種可葯用的草本植物有127科,近700種。20世紀60年代在城內山上即可採集到多種葯用木本、草本植物。
花溪青岩油杉自然保護區是貴陽市唯一的自然保護區。 火電總裝機容量107.5千瓦,年發電量24.21億千瓦小時,水能蘊藏更為豐富,達1000萬千瓦,其火電的裝機容量佔全省的70%,年發電73億千瓦小時。
鋁土礦、磷礦是當前貴陽地區優勢礦產,其他如重晶石、水晶、石英砂等也有較大開發前景。傳統礦產為煤礦,國營部分已基本枯竭。
9. 長沙市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長沙市的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長沙位於湖南省東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長沙盆地西緣。介於東經111°53′~114°15′,北緯27°51′~28°41′之間。東鄰江西省宜春、萍鄉兩市,南接株洲、湘潭兩市,西連婁底、益陽兩市,北抵岳陽、益陽兩市。
2、地質特徵
長沙市境內地質特徵是:地層出露齊全,花崗岩體廣布,地質構造復雜,各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在長沙市均有出露,最古老的地層大約是10億年以前形成的。
3、地形地貌
長沙市地貌總的特徵是:地勢起伏較大,地貌類型多樣,地表水系發育。長沙市東北是幕阜~羅霄山系的北段,西北是雪峰山余脈的東緣,中部是長衡丘陵盆地向洞庭湖平原過渡地帶。
4、氣候
長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是:氣候溫和,降水充沛,雨熱同期,四季分明。長沙市區年平均氣溫17.2℃,各縣16.8℃—17.3℃,年積溫為5457℃,市區年均降水量1361.6毫米,各縣年均降水量1358.6~1552.5毫米。
5、水文
長沙市的河流大都屬湘江水系,除了湘江外,還有匯入湘江的支流有15條,主要有瀏陽河、撈刀河、靳江河和溈水河。支流河長5公里以上的有302條,其中湘江流域289條。
(9)金斗營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長沙市的主要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
長沙礦產種類繁多,尤以非金屬礦獨具特色。共查明的有鐵、錳、釩、銅、鉛、鋅、硫、磷、海泡石、重晶石、菊花石、煤等50餘種,有全國獨有的菊花石,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海泡石,生產規模居全省第一的永和磷礦等。
2、植物資源
長沙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有自然生長和引進栽培樹102科、977種,其中常綠樹462種,落葉樹515種,喬木457種,灌木414種,竹藤類106種。主要林木有松、杉、櫟、樟、楠、椿、茶、油茶、柑橘、毛竹等。
3、水資源
長沙市境內年平均地表徑流量82.65億立方米,徑流深550~850毫米。湘江流經長沙市的常年徑流量年均692.50億立方米,全年可通航。長沙市水能蘊藏量24.53萬千瓦,地下水總儲量9.35億立方米/年,僅利用16.72%。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沙市
10. 安溪縣的地理環境
安溪縣境內地表水資源主要來自降雨量,多年平均,年來水量為29.90億立方米,平均每人佔有地表水3320立方米,降水分布隨海拔的增高、山巒起伏、熱力對流和地形抬升影響,村內、珠洋、珊屏降水量大於1900mm,為安溪縣高值區,長坑次之,為1800~1900mm;祥華、感德、劍斗、尚卿、西坪、虎邱、官嶺為1700~1800mm;龍涓、福前、仙榮、湖頭、蓬萊、城關、官橋、桃舟為1600~1700mm。
安溪縣境內東部河流屬晉江水系,流域面積1909.6平方公里,佔全縣流域總面積的63.38%。幹流西溪(清溪),主支流有藍溪、龍潭溪、坑仔口溪、雙溪、金谷溪、龍門溪。西部河流屬九龍江水系,流域面積1103.2平方公里,佔全縣流域面積的36.62%。主支流有福美溪、白荇溪、祥華溪、龍涓溪、舉溪,河系發育受地層結構影響,呈格子狀分布。 安溪素以農業為主。境內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農作物以水稻為主,甘薯次之。安溪縣屬南、中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農業自然資源豐富。境內層巒疊嶂,村落分散,交通不便;梯田層迭,田疇狹隘,耕作條件差,有「小旱小憂、大旱半收」之說。
安溪是中國烏龍茶主產縣,名茶鐵觀音的故鄉。唐末安溪就已產茶。至明代茶葉盛產,並有了名氣。明末清初創制出烏龍茶,首先推廣到閩北,後傳入台灣。清末安溪烏龍茶已有很大發展。
民國以前,縣內農業生產受封建所有制束縛,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農民耕田種稻,耕山栽茶,廣種薄收,還遭受繁重地租、雜稅剝削,生活貧困。
民國時期,農村封建地主、富農霸佔大量耕地、公田,農民租田耕作,勞動工具落後,天災頻繁,生產力低下,農業生產發展緩慢,糧食不足。
解放後,農民當家作主人,實現耕者有其田。農戶耕田種植水稻、甘薯、大小麥等糧食作物,發展家畜、家禽養殖業。農民安居樂業,生活提高。1951年以後,通過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實施鼓勵發展農業生產的政策,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力興修水利,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推廣良種,改進技術,農業生產不斷發展。1950~1957年,全縣糧食生產連續8年豐收,林、牧、副、漁全面發展。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由於搞大躍進,刮「浮誇風」,生產「瞎指揮」,加上自然災害,致使糧食產量連續三年下降,禽畜飼養量減少,農民生活困難。1961~1963年,全縣認真貫徹執行國民經濟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生產逐年好轉。1965年,全縣糧食總產量119704噸,比1960年72973.3噸增產46730.7噸,增長64.04%。1966年全縣糧食總產量恢復到1956年水平。「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批判「唯生產力論」,割「資本主義尾巴」,強調「以糧為綱」,限制多種經營,挫傷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停滯不前。
70年代後,全縣對農業耕作制度進行一系列變革,農業生產推行「三改三化」(水稻高稈改矮稈、間作稻改連作稻、單季稻改雙季稻,實現連作化、矮稈化、卷秧化),發展農業機械化等,至1977年全縣糧食總產量突破15萬噸大關。但由於人口增長過快,開山造田投入勞力過多,有的工程效益不大,農民生活未能得到明顯改善。
1979年以後,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農、林、牧、副、漁多種經營迅速發展。1990年全縣農業總產值13817萬元,比1978年增長213.38%,比1949年增長763.58%;糧食總產量167177噸,比1978年增長14.23%,比1949年增長298.23%;生豬存欄285204頭,比1949年增加637倍;耕牛存欄59141頭。農業總產值中,林、牧、副、漁的產值比重明顯上升。農民人均農業收入546元,比1985年增加267元。農村中涌現一批不同行業的重點戶、專業戶,農村經濟逐步由單一、自給的落後自然經濟向開放、競爭和商品化經濟發展。
到1990年全縣茶園面積14.2萬畝,茶葉產量7023噸,分別比1949年增長6倍和15.6倍,居全省首位,為全縣的支柱產業;年向國家提供出口烏龍茶3000多噸,是暢銷世界五大洲39個國家和地區的拳頭商品,年創匯1000多萬美元,成為全省農業創匯大戶。
2013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2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可增長5.3%,實現農林牧漁增加值10.88億元。春茶產量21882噸比上年同期17259噸增加4623噸,增幅為26.79%。春、夏糧食播種面積達224794畝,比2012年同期186700畝,增加了38094畝,增長20.4%。肉奶蛋總量達25058噸比2012年同期23688噸,增加1370噸,增幅5.78%。水果產量3004噸比2012年同期2960噸增加104噸,增幅為3.59%。 歷史上,安溪縣以手工業為主,基礎很薄弱。縣內傳統私營手工業,主要有土紙、冶煉銀鐵、陶瓷器、製糖、印刷等。農村家庭手工業以打鐵、木作、竹器、泥水以及修理業為主。清同治十一年(1872),潘田鐵礦山附近設爐冶煉。明弘治年間出現私人經營的榨糖手工作坊。民國時期,全縣擁有土糖鋪38家。私人印刷業有吳炳輝、宋烏蛤2家,購置石板印刷機各一台,承印票證、契約、文書等。
1949年由劍斗吳耕谷等14人集資興辦小型煉鐵農具廠。煉生鐵、炒毛鐵、鑄鍋,到1950年產鐵30噸,產值10000元,職工23人。1958年以後,私營手工業大部分入廠為集體所有制。
1958年以後,私營手工業大部分入廠為集體所有制。
1965年有打鐵匠410戶申請辦理個體營業執照,從業人數近1600人,流動修制鋤頭等鐵農具,屬縣手工業管理局管理,交納管理費。直至80年代,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私營工業才重新發展起來,其中印刷業發展較快。
1979年以後,實行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企業內部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國營企業、「三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企業和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已形成以自然資源為依託的煤炭、冶煉、電力、建材、化工、機械、制茶、制衣、制葯、製糖、塑料、造紙、印刷、竹藤工藝等行業為主的多門類工業體系。全縣有8項產品被評為國家、部和省優質產品。縣輕機廠的帶鋸機、安星藤器有限公司的藤器、鳳華制衣有限公司的運動短褲等都蜚聲海內外。1990年全縣工業企業1156家,工業總產值27653萬元,比1949年增長257.43倍,超過1990年農業總產值的一倍,逐步改變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
1980年,實行「開放改革」,推行經濟體制改革,擴大企業自主權,通過技術改造,產品更新,促進發展生產。1990年,有二輕工業14家,職工1057人,固定資產原值695.28萬元;行業有服裝、皮革、工藝、五金、電器、塑料、機械、化工、木材加工、輪胎翻制等,產值1312.02萬元。
1990年全縣私營印刷業申請辦理營業執照的有16家,從業人數262人,經營印刷業務,照章納稅。
2007年工業總產值218億元,增長2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30.66億元,增長32.6%。工藝業總產值23億元,行業出口量2.87億美元,全面完成英發、聚豐、恆星、富華等企業異地技改;建材冶煉業總產值74億元,三安與「三鋼」成功重組,年產值40億元,上繳稅收1.03億元,成為全省第二大鋼鐵製造基地;水泥業方面,組建三元集發水泥有限公司,全面啟動年產200萬噸旋窯水泥生產項目,總投資5.8億元。全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29億元,增長31.8%,全縣100個重點項目按時序進度推進,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30家,實際利用外資8203萬美元,增長13.9%,項目平均利用外資470萬美元,增長34.2%。引進投資天綸紡織纖維科技等大項目,有序推進潘田礦區整體搬遷工程,潘洛鐵礦全面恢復生產,完成安溪制葯廠、安溪茶廠二次改制,安溪酒廠異地擴建項目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