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中日關系的地理位置

中日關系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3-02 17:15:11

1. 中日近年來重要事件, 論中日關系及政治地位

高層領導互訪咯,中日關系一直因為歷史原因而顯得很特別,其實只要日本尊重歷史,中日關系會發展的很好。

2. 關於中日關系的現狀和未來的論文2000字

近幾年來,當中日經貿關系漸趨佳境之際,雙邊的政治關系卻進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淵,其間的反差逾來逾大,幾乎到了如不對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經濟關系也難以為繼的地步。中日關系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話題。相當多的國人談起日本就咬牙切齒,憤憤不平。那麼究竟是那方面的問題導致中日關系處成當下局面,我們又應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呢?下面就我個人的觀點,淺談我對中日關系的看法。

一、 中日關系的現狀
1、不斷發展的兩國經貿關系。
在整個中日關系中,經濟合作佔有中心地位,對於整個中日關系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從現狀看,中日兩國互為最重要的經濟合作夥伴之一。在貿易方面,日本已連續11年保持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對日本來說,中國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貿易夥伴之一。回顧戰後以來中日關系發展的歷史,人們可以看到,經濟合作推動了整個中日關系改善。在漫長的歷史年代,貿易合作通過民間渠道不斷得到加強,促進了政治和文化領域關系的發展,最終經過了長期積累得到了加強,促進了政治和文化領域關系的發展,並最終促成了中日關系的正常化。70年代兩國關系正常化以後,在第一個關鍵時期,經濟關系,尤其是其中的貿易往來都起到巨大作用,推動中日關系健康發展。即使在中日兩國之間出現政治方面的交涉,甚至面臨十分嚴峻的局面時,經濟合作也在不斷發展,並且成為改善兩國關系的重要因素。但是兩國經濟關系的加深未必就提高了兩國政府和國民之間的相互信賴度,事實證明,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只是兩國關系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因為其間還存有政治關系的"反彈力"。
2、陷入遲滯的中日政治關系。這一點最明顯的標志就是近幾年中日之間一直沒實現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的互訪,這對於兩個近在咫尺的國家來說是不正常的。兩國間最大的政治障礙是歷史問題,正如一位學者所說,兩國之間的戰爭雖然早已結束,但是這份沉重的歷史遺產卻一代又一代傳了下來,長期的戰爭狀態粉碎了中日兩個民族自古以來形成的相互師從、相互仰慕的美好感情與和平氛圍,民族情緒開始發生歷史逆轉。這種逆轉對後來中日關系造成的影響,其程度之深刻,時間之持久,范圍之廣泛,無論怎樣估計也不為過分。與歷史問題相伴而來的還有兩國在台灣問題、領土問題以及日美安保問題等分歧。這一系列原則分歧的存在,再加上近年數起具體事件的發生,如參拜靖國神社問題。
二、中日關系的症結
1、兩強並起。在亞洲,中日兩國的綜合國力都在上升過程中,是未來世界多極化格局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日本遲早要成為政治大國,這與中國成為經濟大國同樣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中日兩國在告別了"一強一弱"的時代後必須適應相互容忍和接受對方。要是彼此把對方看做是威脅自己的對手,試圖聯合其它力量牽制對方,那就勢必會導致危險的對抗,從而危害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而如果認為對方是與自己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合作相互與促進的夥伴,就有可能構築起新型的雙邊關系的格局,進而為亞太地區乃至於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中日經濟關系正處於重大轉折,即日本經濟從占絕對優勢正轉變到相對優勢。這一過渡將維持一個時期,兩國間矛盾也就會不斷地冒出來。日本的寬容度會相對地縮小,中國的應對能力還有限,這樣,容易使矛盾不必要地激化。
2、中日兩國間政治磨擦因素和大眾傳媒的片面報道,不僅阻礙著兩國增進相互理解,而且不斷製造出新的相互誤解乃至相互敵對的情緒。體制與意識形態的差異以及西方文化影響的不對稱性也將對中日共同文化基礎產生抵消作用。近年來中日兩國國民之間出現了所謂"感情摩擦",以致圍繞對華政策的日本國內政治形勢十分微妙,甚至連經濟界也不便將希望發展日中經濟關系的"心裡話"痛快地說出來。這種為政治的、情緒的因素而犧牲兩國利益乃至整個東亞地區合作利益的傾向是十分可悲的。
3、日本的認識問題。日本目前的心理是復雜的,昔日煌達的經濟如今深陷低迷,日本應該坦然承認和接受地區國家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在同一平台上進行競爭與合作的事實。日本要擺脫以下觀念:(1)追求全球自由貿易,不參加地區歧視性經貿組織;(2)繼續追求在東亞領頭羊角色,維護東亞的垂直分工體系;(3)迫於國內政治的壓力,為保選票,不敢開放國內某些脆弱領域;(4)迴避歷史,認為如果認罪有損日本形象。日本要勇敢於面對歷史和現實,要成為一個正常的大國首先要以一個正常大國的姿態和度量行事,無論遇到什麼阻障和困難,依然故我。只有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周邊國家才能對你這種身份認同。

三、在東亞經濟合作中推動中日關系的進展
經過多年的沖突與合作的磨合,中日兩國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不論世界怎麼變化,無論對方怎麼發展,不論彼此間願不願意,兩國相鄰的地理位置是改變不了的;作為亞洲大國,兩國對亞洲和平與安全的巨大影響是改變不了的;兩國在地區經濟中的相互依存關系是改變不了的。正是這些無法改變的客觀存在,使兩國之間不能不產生相互合作的必要與可能。這種合作是基於理性的而不是感情的,是現實的而不是理想主義的,是彼此需要的而不是一相情願的。也正因為如此,這種共同的利益要求總是能夠一次次戰勝兩國關系中出現的不和諧與不愉快,使幾乎惡化的兩國關系一次次化險為夷。
友好本來是在差異中克服、調整,在交流中互相理解、互相尊敬,才慢慢達成的境界。出於戰略、策略之需,或者歷史要素來演出友好氣氛的手法已經太陳舊,太權宜,也太表面。中日之間其實存有友好的基石:一是兩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具有親和性;二是作為鄰國,互相之間有確立安全保障的需要;三是在市場經濟、自由貿易下,作為貿易對方國和夥伴,共同繁榮的需要。隨著交流的深入,過去的問題尚未解決,新的問題又不斷發生,"異"在兩個國家之間碰撞。但是,這不是壞事,因為這種碰撞也是使事物回歸正常位置的機會。真正的中日邦交正常化應該是真心與真心的碰撞後產生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中日間產生的磨擦給我們提供了問題研究的端結。
一般來說,外部因素對中日關系的影響的效果往往大於中日兩國的直接互動的效果,這可能是中日關系中一個比較特殊的規律,我們沿著這個規律探討中日關系的未來,關鍵可能還得從外部的整合入手,才能有效地解決中日關系的矛盾與問題。換言之,中日矛盾的解決並不在中日關系本身,而是在於雙方是否具有戰略眼光,首先致力於亞洲的整合,第一步當然是東亞地區的經濟整合。
一方面,中日關系的最大希望在於推動東亞地區經濟合作,東亞地區合作是中日化解歷史恩怨、走出信任危機、克服安全困境、實現雙贏的唯一出路。一方面地區合作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日關系的發展,因為中國和日本是東亞地區最具影響的兩個國家;另一方面地區合作也有利於兩國問題的解決,因為中日之間的很多問題在雙邊層次上難以消溶,但是,中日都參與地區合作,這就為兩國的交往提供了更大的空間,除了有利於兩國建立信任之外,地區合作機制也可以成為減輕國內壓力的積極因素,為領導人做出改善兩國關系的努力提供更大餘地。
另一方面,東亞經濟合作的成功也離不開中國和日本。中國的人口占東亞人口60%以上,而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占東亞60%以上。東亞聯合要求中日合作,不能排除任何一方。如果日本與中國最終走向對立,將會改變整個東亞的戰略形勢,並使這種形勢向著有不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如果中日關系僅僅停留在經濟層面上,無法在政治層面上獲得突破,那麼中日經濟合作也可能走向"泡沫經濟合作"。事實上,這樣的動向已經顯現了。日本開始尋找下一個替代中國的市場。日本技術和投資轉向印度、俄羅斯可能將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中國和日本怎樣才能在東亞區域內進行比較好的合作呢?
首先,日本必須鼓起勇氣面對過去的罪行。它必須明白,一個國家如果不能清除內在的邪惡,那麼無論它多麼努力都不可能成為"正常"國家。因為,一個國家的形象不是單靠自己想像出來的,還必須在與他國的互動中得到確認。因此,日本得向德國學習,實施一種官方的"和解"政策,以成功地和過去的受害國達成和解。只有到那個時候,日本才可能被視為亞洲事務的天然領袖,並與中國及其它東亞國家建立更具建設性的關系。
其次,也是比較重要的的一點是:日本和中國都要放棄在東亞獲得特殊主導地位的幻想:它們誰都不行。東亞地區有太多外部勢力介入,沒有哪個東亞國家能單獨左右這個地區。所以,這兩個國家必須明白,競爭東亞主導權不僅會浪費掉寶貴的資源,還會白白失去寶貴的時間—-雖然它們爭相促進貿易自由化和地區一體化本身可能是件好事。在東亞經濟合作的過程中,中日兩國要極力擺脫爭奪領導權的思維,而以東盟為主導先建立合作機制。領導權並不是拚命爭來的,而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領導權的爭奪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未來的亞洲不可能是中國的亞洲或日本的亞洲,只能是聯合的亞洲,亞洲的中國和亞洲的日本。中日的和解與合作又將大大推動東亞聯合的事業。其實中國從未欲與日本爭奪主導權,而且這也並非僅取決於主觀意願,而是由客觀條件決定的。中國與日本的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而非競爭性,兩家聯手才能支撐東亞的合作。

3. 現在中日關系如何

現在中日關系不怎麼樣。
只要日本不深刻反省戰爭並且做出深刻的道歉(這種可能越版來越小了權),中日之間就不可能達成互信(中國人不答應)。
但是,不得不承認,日本有很多優質產品,中國偏偏有大量的「商女不知亡國恨」的享樂派,拚命搶購日貨。
由此看來,中日之間「政冷經熱」的局面難以在短期內改變。

4. 如何正確認識中日關系

中日關系集中體現和濃縮了國家關系的復雜性,它既是鄰國關系,又是大國關系;既是「東西」關系,又是「南北」關系;既有歷史上和平與對立的雙重關系,又有現實中依存和競爭的雙重關系。中日關系正處於歷史上的關鍵時期,正確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是兩國人民,特別是兩國政治家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從戰略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從戰略角度看待和處理問題,主要就是從歷史、全局、未來角度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
一、要善於從歷史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
「以史為鏡,可知興衰」。中日關系的現狀很大程度上與中日關系的歷史相關,「以史為鑒」就成為處理中日關系的基礎和前提。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時候,中國就把「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作為指導中日關系的基本原則。「以史為鑒」的「史」,即中日關系的歷史,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關系史,並從中找到可供借鑒的經驗教訓,將是兩國人民必須完成的歷史課題和現實任務。
提到中日關系史,歷史上的中日甲午戰爭和日本侵華戰爭就歷歷在目,它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刻骨銘心。難怪人們在中日關繫上一提到「以史為鑒」,就會自然想到這一段歷史,並把這一段歷史上升到民族尊嚴和國家榮辱的戰略高度。這樣理解中日關系史並不算錯,但不能算全面和正確。周恩來總理當年曾用十個字說明中日關系歷史,即「兩千年友好,五十年對立」。「兩千年友好,五十年對立」,這是中日關系歷史最全面最准確的說明和表達。中日關系,從歷史的角度講,友好是長期的,對立是短暫的;友好是歷史主流,對立是歷史主流中的「艱難和辛酸」的一頁。只看見「五十年對立」而無視「兩千年友好」,或只看見「兩千年友好」而無視「五十年對立」都是不全面的,都會得出錯誤,甚至有害的結論。
「兩千年友好」使中日長期和平,並共同發展。中日兩國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唐朝是兩國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雲集長安,又有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在漫長的交往過程中,中國的文化得以傳播,日本的文化得以迅速發展。在一衣帶水的地理關繫上,慢慢地形成了具有許多相同因素的東方文化觀念和社會結構。就是到了近代,兩國也不約而同地開始了推動社會發展的「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充分說明了兩國在社會自身發展周期和韻律上的「近似性」。「兩千年友好」,使兩國人民長期享受和平邦交環境,長期享受彼此文化營養,長期享受社會文明成果。就是中日甲午戰爭後,仍然有孫中山、魯迅、郭沫若、周恩來等人為了革命及兩國友誼的需要,來往於中日之間。「兩千年友好」的歷史證明,「和則兩利」,和處才能共生,和諧就會共贏。
「五十年對立」使中日關系破裂,社會停滯不前。日本「明治維新」後,在其迅速強大的國力支持下,忘記了兩國兩千年友好的歷史傳統,擴張野心膨脹,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使中國人民蒙受恥辱。幾十年後的侵華戰爭,在中國人民未愈的傷口上,日本軍國主義又犯下滔天罪行。兩場戰爭在半個世紀中發生,使兩國人民祖祖輩輩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瞬間破壞殆盡,使兩國「兩千年友好」的歷史傳統突然斷裂,使兩國人民失去了和平穩定,飽受著戰爭的煎熬和戰爭創傷的折磨。兩場戰爭使中國社會倒退、國家分裂,使日本的繁榮瞬間變成廢墟,國家主權受到限制。「五十年對立」的歷史證明,「斗則兩傷」,對立必然同輸,戰爭一定同敗。
如果說「兩千年友好,五十年對立」的中日關系歷史,僅僅證明了「和則兩利,斗則兩傷」的文明智慧顯然是不全面的。「兩千年友好」的關鍵是什麼,「五十年對立」的關鍵是什麼,今人必須認真總結。「兩千年友好」的關鍵在中國。在「兩千年友好」歷史中,中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但中國並沒有利用領先地位向日本擴張,更沒有發動戰爭,而是信守睦鄰友好的民族傳統,結果於己於人都有利。「五十年對立」的關鍵在日本,在「五十年對立」歷史前後,日本發展快於和強於中國,日本在發展領先後有恃無恐,野心膨脹,向外擴張,結果於己於人都有害。如何看待和對待自己的領先地位,如何看待和對待自己的大國地位,正確的做法是:領先而不稱霸,強盛而不擴張;領先不忘睦鄰,強盛更要友邦。
二、要善於從大局的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
中日關系正處於關鍵的敏感時期,處理不當,就會對大局造成不利影響。從大局出發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最為重要。中共中央十六屆四中全會的決定指出,要把國家利益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作為判斷國際事務和國家關系的根本標准。何為大局?國家利益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是大局。和平和發展就是我們的國家利益,就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是中日關系中的共同利益。顧全大局,維護國家利益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成員的神聖使命。
和平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也是當今世界的大局。在飽受20世紀前半期的戰爭蹂躪和中期的冷戰恐嚇後的21世紀,人類最需要的就是和平與發展。和平與發展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在此大背景下,中日關系必須服從和服務於和平與發展的世界大局。中日關系既是重要的雙邊關系,又是重要的國際關系,既影響著雙方,又影響著世界,必須慎重處理。
進入21世紀後,中日兩國都進入重要的歷史時期。日本經過二戰後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經濟上已經成為世界強國,由於二戰原因,日本的政治軍事國際地位受到限制,現在正積極推動從經濟強國向政治經濟強國的轉變;中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正在實現從傳統的政治大國向經濟政治大國的轉變。中日兩個國家都處於向更高的國際地位、更重要的國際角色轉變過程中,兩國的經濟總和對世界經濟影響很大。中日兩國都處於亞洲,又是近鄰,又有歷史遺留問題,必然產生各種各樣的摩擦。如果對兩國摩擦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勢必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成為世界和平發展大局中的消極因素。中日兩國應從世界和平發展大局出發,正確對待和處理兩國在向重要的國際角色、國際地位轉變過程中產生的摩擦。
為了使中日關系處理中具有大局意識,至少有兩點需要重點加以解決:一是正確認識世界大國應當承擔和履行的國際責任。中日都是世界性大國,主觀和客觀上都在向綜合性世界強國邁進,但在成為世界強國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這個心理准備就是對世界和平發展大局有深刻認識,對歷史問題有深刻反思,願意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貢獻。對日本來講,首先就是對歷史上給世界和平發展造成的破壞進行真正反省,對其侵略行徑對亞洲各國造成的傷害進行懺悔和道歉,並用其和平發展道路及對世界,特別是對周邊國家的睦鄰富鄰實踐,取得相關國家和人民的信任,真正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世界和平發展的推動者和建設者。對中國來講,首先要以世界和中日大局為重,正確認識和處理中日關系中的摩擦,不以暫時的關系緊張而犧牲未來,不以局部的不和諧影響兩國的全面關系。多作有利於和平發展的努力,不作激化矛盾擴大緊張的舉動,是中日兩國必須履行的國際義務,也是大國形象的基本要求。二是中日兩個世界大國在各自向世界強國轉變過程中,必須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中日同屬亞洲,又都處於東北亞,在各自向世界強國轉變中不可能沒有競爭關系,不可能不產生摩擦,關鍵在於如何理解和處理這種競爭關系及摩擦。從世界格局演變的歷史看,區域發展和區域一體化,既有以美國為單一核心的北美自由貿易區,也有以法德為雙核心的歐洲國家聯盟,還有多核心的東南亞國家聯盟。中日兩國在亞洲,特別是在東北亞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未來的亞洲一體化,特別是東北亞一體化過程中,中日應當成為雙發動機,共同推動包括東北亞在內的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中國在21世紀的大局及國家利益很清楚,那就是維護和平的國際環境,保持國家穩定,促進社會發展。和平的國際環境,特別是和平的周邊環境,是當前中國的重要國家利益,這是因為和平的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是保持國內穩定和促進社會發展的基本條件和前提。沒有和平的環境,什麼都談不上。中日關系是周邊環境和周邊關系的重要因素。保持國內穩定是當代中國的根本利益,社會穩定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又是人民和諧生活的保證,更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周邊關系摩擦會影響國內穩定,國內人們情緒不穩更會威脅穩定。促進社會發展是當今中國的核心利益。「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位於世界後列。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位於世界前列,發展對於中國的重要性遠遠比對日本更重要。發展問題解決不好,中國就不能真正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國,日本與美國、歐盟一起成為中國的前三大貿易國,經濟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存在著巨大的共同利益。中日關系直接關繫到維護和平國際環境、保持國內穩定、促進社會發展的國家大局和國家利益。在此大局面前,人人必須清醒,處處必須理性,一切愛國情感和行為必須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大局和國家利益。有利於大局和國家利益的感情和行為,就是愛國,否則就會走向愛國的反面。
三、要善於從未來的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其中「以史為鑒」是前提,是基礎,「面向未來」是目的,是根本。中日作為亞洲乃至世界上的兩個大國,應該對亞洲的未來和世界的未來作出貢獻。必須以未來目標和未來要求引導過程行為、制約過程行為。對於中國來講,從未來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就顯得極端重要。
未來的世界應當是和平發展的世界,未來的國際秩序應當是公正合理的新秩序。中國是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倡導者和推動者,應當為建立國際新秩序作出努力、作出貢獻。用理性和和平方式解決國際關系和國家爭端,是建立國際新秩序的重要實踐。亞洲,特別是東亞的持續發展,必將在未來國際秩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發揮重要的作用。中國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理應從亞洲開始,東北亞新秩序的建立定將首當其沖。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在處理東北亞國家關系和新秩序建立中接受著考驗。不以現在代表未來,不以當前犧牲長遠,不以情感代替理智,不以對抗犧牲合作,就是我們應當具備的正確態度。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年學生,應當理解、支持國家和政府在建立國際新秩序、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方面所作的任何努力,決不能因為一時沖動作出的過激行為使我國建立國際新秩序和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努力遭受挫折,甚至成為他國誤解和攻擊的理由。
一體化是亞洲,也是東北亞未來的基本走向,東亞各國在這個問題上存有共識,並且在作著各種努力和實踐。中國是其中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亞洲一體化,東北亞一體化符合中國、符合地區各國的根本利益。中國和日本是亞洲有重要影響的大國,是東北亞的核心國家,兩國關系直接關繫到亞洲未來一體化,東北亞未來一體化的建設。中國和日本都是「10+3」的成員,都是未來這一地區自由貿易區主體國家,都是自由貿易區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中日關系如何,直接影響到這一地區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和一體化的進程。從亞洲未來和東北亞的未來著眼,中國和日本應當徹底解決歷史問題,放下包袱,共同融入區域一體化進程中,在一體化進程中發展,在一體化進程中強大。區域一體化對中國更為重要,它既可以保證中國和平的周邊環境,又可以改變世界不合理的經濟政治格局;既可以促進中國的發展,又有利於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樹立,更有利於國際新秩序的建立。基於此,我國應當妥善看待和處理當前的中日關系,善於用大智慧看待問題,善於用大勇氣處理問題。大智大勇的核心就是以地區和平穩定、地區一體化的未來大勢巧妙解決中日摩擦和化解各種消極因素。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些都是未來中國的核心利益。這些未來核心利益的實現,都依賴於從現在起「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任何鬆懈、怠慢或者被其他因素干擾,都將嚴重影響或阻礙未來中國核心利益的實現。鄧小平曾明確指出,除非發生了大規模的外來入侵,否則我們都應當牢牢抓住發展生產力不放。現在,實現未來中國的核心利益,恰遇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抓住機遇,促進發展就是我們的當務之急。鄧小平講,我們曾經喪失過大的機遇,現在再也不能失去機遇了。20世紀50年代以後,世界出現了有利於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我們沒有抓住,日本則抓住了,當我們「噩夢」醒來的時候,我國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而日本則在戰爭廢墟之上,發展成了世界經濟強國。21世紀初,世界又出現了有利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對於中國來講,真是千載難逢,只能抓住,不能放棄,也不能受干擾。當前中國正處於實現未來民族核心利益的關鍵時期,任何局部的暫時的不和諧因素都要關注和重視,決不能使不和諧因素影響到未來中國核心的實現。「小不忍則亂大謀」。中日關系雖然復雜,雖然責任在於日方,但處理不好,對中國影響更大。我們要善於從未來中國的核心利益出發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從暫時看,問題很大、麻煩很多,但從未來中國核心利益看,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中日關系必須妥善處理,從戰略高度,即從歷史、大局和未來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當是理性選擇和最佳方式。

5. 古代中日關系(有具體事例)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對於中國文化,日本一直奉行「拿來主義」,中國也毫不慳吝。

735年4月26日,日本遣唐使吉備真備(695~775年)向日本朝廷進獻從中國帶回的「大禮包」。吉備真備搜集日本急需的書籍、文物、武器等,並打包回國,實屬罕見。而他對日本最大的貢獻,是參照漢字偏旁,創制了片假名,並與另一位留學生大和長岡共同修訂二十四條律令。

一千多年前,大唐與扶桑遠隔滄海,造船與航海技術低下,鑒真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歷盡艱辛東渡日本。鑒真和尚的精神,備受稱道。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說,由於鑒真東渡,日本和中國的文化聯系至今堅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趙朴初贊曰:「當年身入驚濤去」、「兄與弟,倍相愛」

(5)中日關系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中日是重要近鄰。1972年9月29日,雙方簽署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聯合聲明》,實現邦交正常化。

1978年8月12日,雙方於北京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同年10月23日,雙方於日本東京互換批准書,條約正式生效。

此後,雙方先後於1998年11月和2008年5月發表《中日關於建立致力於和平與發展的友好合作夥伴關系的聯合宣言》和《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聯合聲明》。上述四個政治文件構成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

邦交正常化以來,中日關系總體不斷發展,各領域友好交流和務實合作日益深化,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有利於維護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6. 中日關系的重要性

中日關系集中體現和濃縮了國家關系的復雜性,它既是鄰國關系,又是大國關系;既是「東西」關系,又是「南北」關系;既有歷史上和平與對立的雙重關系,又有現實中依存和競爭的雙重關系。中日關系正處於歷史上的關鍵時期,正確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是兩國人民,特別是兩國政治家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從戰略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從戰略角度看待和處理問題,主要就是從歷史、全局、未來角度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

一、要善於從歷史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

「以史為鏡,可知興衰」。中日關系的現狀很大程度上與中日關系的歷史相關,「以史為鑒」就成為處理中日關系的基礎和前提。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時候,中國就把「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作為指導中日關系的基本原則。「以史為鑒」的「史」,即中日關系的歷史,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關系史,並從中找到可供借鑒的經驗教訓,將是兩國人民必須完成的歷史課題和現實任務。

提到中日關系史,歷史上的中日甲午戰爭和日本侵華戰爭就歷歷在目,它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刻骨銘心。難怪人們在中日關繫上一提到「以史為鑒」,就會自然想到這一段歷史,並把這一段歷史上升到民族尊嚴和國家榮辱的戰略高度。這樣理解中日關系史並不算錯,但不能算全面和正確。周恩來總理當年曾用十個字說明中日關系歷史,即「兩千年友好,五十年對立」。「兩千年友好,五十年對立」,這是中日關系歷史最全面最准確的說明和表達。中日關系,從歷史的角度講,友好是長期的,對立是短暫的;友好是歷史主流,對立是歷史主流中的「艱難和辛酸」的一頁。只看見「五十年對立」而無視「兩千年友好」,或只看見「兩千年友好」而無視「五十年對立」都是不全面的,都會得出錯誤,甚至有害的結論。

「兩千年友好」使中日長期和平,並共同發展。中日兩國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唐朝是兩國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雲集長安,又有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在漫長的交往過程中,中國的文化得以傳播,日本的文化得以迅速發展。在一衣帶水的地理關繫上,慢慢地形成了具有許多相同因素的東方文化觀念和社會結構。就是到了近代,兩國也不約而同地開始了推動社會發展的「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充分說明了兩國在社會自身發展周期和韻律上的「近似性」。「兩千年友好」,使兩國人民長期享受和平邦交環境,長期享受彼此文化營養,長期享受社會文明成果。就是中日甲午戰爭後,仍然有孫中山、魯迅、郭沫若、周恩來等人為了革命及兩國友誼的需要,來往於中日之間。「兩千年友好」的歷史證明,「和則兩利」,和處才能共生,和諧就會共贏。

「五十年對立」使中日關系破裂,社會停滯不前。日本「明治維新」後,在其迅速強大的國力支持下,忘記了兩國兩千年友好的歷史傳統,擴張野心膨脹,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使中國人民蒙受恥辱。幾十年後的侵華戰爭,在中國人民未愈的傷口上,日本軍國主義又犯下滔天罪行。兩場戰爭在半個世紀中發生,使兩國人民祖祖輩輩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瞬間破壞殆盡,使兩國「兩千年友好」的歷史傳統突然斷裂,使兩國人民失去了和平穩定,飽受著戰爭的煎熬和戰爭創傷的折磨。兩場戰爭使中國社會倒退、國家分裂,使日本的繁榮瞬間變成廢墟,國家主權受到限制。「五十年對立」的歷史證明,「斗則兩傷」,對立必然同輸,戰爭一定同敗。

如果說「兩千年友好,五十年對立」的中日關系歷史,僅僅證明了「和則兩利,斗則兩傷」的文明智慧顯然是不全面的。「兩千年友好」的關鍵是什麼, 「五十年對立」的關鍵是什麼,今人必須認真總結。「兩千年友好」的關鍵在中國。在「兩千年友好」歷史中,中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但中國並沒有利用領先地位向日本擴張,更沒有發動戰爭,而是信守睦鄰友好的民族傳統,結果於己於人都有利。「五十年對立」的關鍵在日本,在「五十年對立」歷史前後,日本發展快於和強於中國,日本在發展領先後有恃無恐,野心膨脹,向外擴張,結果於己於人都有害。如何看待和對待自己的領先地位,如何看待和對待自己的大國地位,正確的做法是:領先而不稱霸,強盛而不擴張;領先不忘睦鄰,強盛更要友邦。

二、要善於從大局的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

中日關系正處於關鍵的敏感時期,處理不當,就會對大局造成不利影響。從大局出發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最為重要。中共中央十六屆四中全會的決定指出,要把國家利益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作為判斷國際事務和國家關系的根本標准。何為大局?國家利益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是大局。和平和發展就是我們的國家利益,就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是中日關系中的共同利益。顧全大局,維護國家利益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就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成員的神聖使命。

和平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也是當今世界的大局。在飽受20世紀前半期的戰爭蹂躪和中期的冷戰恐嚇後的21世紀,人類最需要的就是和平與發展。和平與發展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在此大背景下,中日關系必須服從和服務於和平與發展的世界大局。中日關系既是重要的雙邊關系,又是重要的國際關系,既影響著雙方,又影響著世界,必須慎重處理。

進入21世紀後,中日兩國都進入重要的歷史時期。日本經過二戰後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經濟上已經成為世界強國,由於二戰原因,日本的政治軍事國際地位受到限制,現在正積極推動從經濟強國向政治經濟強國的轉變;中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正在實現從傳統的政治大國向經濟政治大國的轉變。中日兩個國家都處於向更高的國際地位、更重要的國際角色轉變過程中,兩國的經濟總和對世界經濟影響很大。中日兩國都處於亞洲,又是近鄰,又有歷史遺留問題,必然產生各種各樣的摩擦。如果對兩國摩擦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勢必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成為世界和平發展大局中的消極因素。中日兩國應從世界和平發展大局出發,正確對待和處理兩國在向重要的國際角色、國際地位轉變過程中產生的摩擦。

為了使中日關系處理中具有大局意識,至少有兩點需要重點加以解決:一是正確認識世界大國應當承擔和履行的國際責任。中日都是世界性大國,主觀和客觀上都在向綜合性世界強國邁進,但在成為世界強國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這個心理准備就是對世界和平發展大局有深刻認識,對歷史問題有深刻反思,願意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貢獻。對日本來講,首先就是對歷史上給世界和平發展造成的破壞進行真正反省,對其侵略行徑對亞洲各國造成的傷害進行懺悔和道歉,並用其和平發展道路及對世界,特別是對周邊國家的睦鄰富鄰實踐,取得相關國家和人民的信任,真正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世界和平發展的推動者和建設者。對中國來講,首先要以世界和中日大局為重,正確認識和處理中日關系中的摩擦,不以暫時的關系緊張而犧牲未來,不以局部的不和諧影響兩國的全面關系。多作有利於和平發展的努力,不作激化矛盾擴大緊張的舉動,是中日兩國必須履行的國際義務,也是大國形象的基本要求。二是中日兩個世界大國在各自向世界強國轉變過程中,必須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中日同屬亞洲,又都處於東北亞,在各自向世界強國轉變中不可能沒有競爭關系,不可能不產生摩擦,關鍵在於如何理解和處理這種競爭關系及摩擦。從世界格局演變的歷史看,區域發展和區域一體化,既有以美國為單一核心的北美自由貿易區,也有以法德為雙核心的歐洲國家聯盟,還有多核心的東南亞國家聯盟。中日兩國在亞洲,特別是在東北亞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未來的亞洲一體化,特別是東北亞一體化過程中,中日應當成為雙發動機,共同推動包括東北亞在內的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中國在21世紀的大局及國家利益很清楚,那就是維護和平的國際環境,保持國家穩定,促進社會發展。和平的國際環境,特別是和平的周邊環境,是當前中國的重要國家利益,這是因為和平的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是保持國內穩定和促進社會發展的基本條件和前提。沒有和平的環境,什麼都談不上。中日關系是周邊環境和周邊關系的重要因素。保持國內穩定是當代中國的根本利益,社會穩定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又是人民和諧生活的保證,更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周邊關系摩擦會影響國內穩定,國內人們情緒不穩更會威脅穩定。促進社會發展是當今中國的核心利益。「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位於世界後列。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位於世界前列,發展對於中國的重要性遠遠比對日本更重要。發展問題解決不好,中國就不能真正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國,日本與美國、歐盟一起成為中國的前三大貿易國,經濟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存在著巨大的共同利益。中日關系直接關繫到維護和平國際環境、保持國內穩定、促進社會發展的國家大局和國家利益。在此大局面前,人人必須清醒,處處必須理性,一切愛國情感和行為必須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大局和國家利益。有利於大局和國家利益的感情和行為,就是愛國,否則就會走向愛國的反面。

三、要善於從未來的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其中「以史為鑒」是前提,是基礎,「面向未來」是目的,是根本。中日作為亞洲乃至世界上的兩個大國,應該對亞洲的未來和世界的未來作出貢獻。必須以未來目標和未來要求引導過程行為、制約過程行為。對於中國來講,從未來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就顯得極端重要。

未來的世界應當是和平發展的世界,未來的國際秩序應當是公正合理的新秩序。中國是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倡導者和推動者,應當為建立國際新秩序作出努力、作出貢獻。用理性和和平方式解決國際關系和國家爭端,是建立國際新秩序的重要實踐。亞洲,特別是東亞的持續發展,必將在未來國際秩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發揮重要的作用。中國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理應從亞洲開始,東北亞新秩序的建立定將首當其沖。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在處理東北亞國家關系和新秩序建立中接受著考驗。不以現在代表未來,不以當前犧牲長遠,不以情感代替理智,不以對抗犧牲合作,就是我們應當具備的正確態度。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年學生,應當理解、支持國家和政府在建立國際新秩序、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方面所作的任何努力,決不能因為一時沖動作出的過激行為使我國建立國際新秩序和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努力遭受挫折,甚至成為他國誤解和攻擊的理由。

一體化是亞洲,也是東北亞未來的基本走向,東亞各國在這個問題上存有共識,並且在作著各種努力和實踐。中國是其中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亞洲一體化,東北亞一體化符合中國、符合地區各國的根本利益。中國和日本是亞洲有重要影響的大國,是東北亞的核心國家,兩國關系直接關繫到亞洲未來一體化,東北亞未來一體化的建設。中國和日本都是「10+3」的成員,都是未來這一地區自由貿易區主體國家,都是自由貿易區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中日關系如何,直接影響到這一地區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和一體化的進程。從亞洲未來和東北亞的未來著眼,中國和日本應當徹底解決歷史問題,放下包袱,共同融入區域一體化進程中,在一體化進程中發展,在一體化進程中強大。區域一體化對中國更為重要,它既可以保證中國和平的周邊環境,又可以改變世界不合理的經濟政治格局;既可以促進中國的發展,又有利於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樹立,更有利於國際新秩序的建立。基於此,我國應當妥善看待和處理當前的中日關系,善於用大智慧看待問題,善於用大勇氣處理問題。大智大勇的核心就是以地區和平穩定、地區一體化的未來大勢巧妙解決中日摩擦和化解各種消極因素。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些都是未來中國的核心利益。這些未來核心利益的實現,都依賴於從現在起「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任何鬆懈、怠慢或者被其他因素干擾,都將嚴重影響或阻礙未來中國核心利益的實現。鄧小平曾明確指出,除非發生了大規模的外來入侵,否則我們都應當牢牢抓住發展生產力不放。現在,實現未來中國的核心利益,恰遇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抓住機遇,促進發展就是我們的當務之急。鄧小平講,我們曾經喪失過大的機遇,現在再也不能失去機遇了。20世紀50年代以後,世界出現了有利於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我們沒有抓住,日本則抓住了,當我們「噩夢」醒來的時候,我國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而日本則在戰爭廢墟之上,發展成了世界經濟強國。21世紀初,世界又出現了有利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對於中國來講,真是千載難逢,只能抓住,不能放棄,也不能受干擾。當前中國正處於實現未來民族核心利益的關鍵時期,任何局部的暫時的不和諧因素都要關注和重視,決不能使不和諧因素影響到未來中國核心的實現。「小不忍則亂大謀」。中日關系雖然復雜,雖然責任在於日方,但處理不好,對中國影響更大。我們要善於從未來中國的核心利益出發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從暫時看,問題很大、麻煩很多,但從未來中國核心利益看,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中日關系必須妥善處理,從戰略高度,即從歷史、大局和未來角度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當是理性選擇和最佳方式。

7. 當前中日關系矛盾焦點有哪些

淺談中日關系及未來發展趨勢
摘 要 :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既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是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繁榮的需要。兩國政府及各界人士看待和處理中日關系,都應從這個基本立場出發,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日聯合宣言》三個政治文件的基礎上,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致力於穩定、改善和發展中日關系。
日本是中國的近鄰,彼此間有著充分的利益交融,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這一趨勢將進一步發展。友好相處,合作雙贏,是符合中日兩國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確選擇。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繼續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實現中日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對中日兩國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日關系的現狀
1、不斷發展的兩國經貿關系。
在整個中日關系中,經濟合作佔有中心地位,對於整個中日關系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從現狀看,中日兩國互為最重要的經濟合作夥伴之一。在貿易方面,日本已連續11年保持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對日本來說,中國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貿易夥伴之一。回顧戰後以來中日關系發展的歷史,人們可以看到,經濟合作推動了整個中日關系改善。在漫長的歷史年代,貿易合作通過民間渠道不斷得到加強,促進了政治和文化領域關系的發展,最終經過了長期積累得到了加強,促進了政治和文化領域關系的發展,並最終促成了中日關系的正常化。70年代兩國關系正常化以後,在第一個關鍵時期,經濟關系,尤其是其中的貿易往來都起到巨大作用,推動中日關系健康發展。即使在中日兩國之間出現政治方面的交涉,甚至面臨十分嚴峻的局面時,經濟合作也在不斷發展,並且成為改善兩國關系的重要因素。但是兩國經濟關系的加深未必就提高了兩國政府和國民之間的相互信賴度,事實證明,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只是兩國關系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因為其間還存有政治關系的"反彈力"。
2、陷入遲滯的中日政治關系。
這一點最明顯的標志就是近幾年中日之間一直沒實現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的互訪,這對於兩個近在咫尺的國家來說是不正常的。兩國間最大的政治障礙是歷史問題,正如一位學者所說,兩國之間的戰爭雖然早已結束,但是這份沉重的歷史遺產卻一代又一代傳了下來,長期的戰爭狀態粉碎了中日兩個民族自古以來形成的相互師從、相互仰慕的美好感情與和平氛圍,民族情緒開始發生歷史逆轉。這種逆轉對後來中日關系造成的影響,其程度之深刻,時間之持久,范圍之廣泛,無論怎樣估計也不為過分。與歷史問題相伴而來的還有兩國在台灣問題、領土問題以及日美安保問題等分歧。這一系列原則分歧的存在,再加上近年數起具體事件的發生,如參拜靖國神社問題。
二、中日關系的症結
1、兩強並起。在亞洲,中日兩國的綜合國力都在上升過程中,是未來世界多極化格局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日本遲早要成為政治大國,這與中國成為經濟大國同樣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中日兩國在告別了"一強一弱"的時代後必須適應相互容忍和接受對方。要是彼此把對方看做是威脅自己的對手,試圖聯合其它力量牽制對方,那就勢必會導致危險的對抗,從而危害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而如果認為對方是與自己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合作相互與促進的夥伴,就有可能構築起新型的雙邊關系的格局,進而為亞太地區乃至於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中日經濟關系正處於重大轉折,即日本經濟從占絕對優勢正轉變到相對優勢。這一過渡將維持一個時期,兩國間矛盾也就會不斷地冒出來。日本的寬容度會相對地縮小,中國的應對能力還有限,這樣,容易使矛盾不必要地激化。
2、中日兩國間政治磨擦因素和大眾傳媒的片面報道,不僅阻礙著兩國增進相互理解,而且不斷製造出新的相互誤解乃至相互敵對的情緒。體制與意識形態的差異以及西方文化影響的不對稱性也將對中日共同文化基礎產生抵消作用。近年來中日兩國國民之間出現了所謂"感情摩擦",以致圍繞對華政策的日本國內政治形勢十分微妙,甚至連經濟界也不便將希望發展日中經濟關系的"心裡話"痛快地說出來。這種為政治的、情緒的因素而犧牲兩國利益乃至整個東亞地區合作利益的傾向是十分可悲的。
3、日本的認識問題。日本目前的心理是復雜的,昔日煌達的經濟如今深陷低迷,日本應該坦然承認和接受地區國家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在同一平台上進行競爭與合作的事實。日本要擺脫以下觀念:(1)追求全球自由貿易,不參加地區歧視性經貿組織;(2)繼續追求在東亞領頭羊角色,維護東亞的垂直分工體系;(3)迫於國內政治的壓力,為保選票,不敢開放國內某些脆弱領域;(4)迴避歷史,認為如果認罪有損日本形象。日本要勇敢於面對歷史和現實,要成為一個正常的大國首先要以一個正常大國的姿態和度量行事,無論遇到什麼阻障和困難,依然故我。只有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周邊國家才能對你這種身份認同。
三、在東亞經濟合作中推動中日關系的進展
經過多年的沖突與合作的磨合,中日兩國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不論世界怎麼變化,無論對方怎麼發展,不論彼此間願不願意,兩國相鄰的地理位置是改變不了的;作為亞洲大國,兩國對亞洲和平與安全的巨大影響是改變不了的;兩國在地區經濟中的相互依存關系是改變不了的。正是這些無法改變的客觀存在,使兩國之間不能不產生相互合作的必要與可能。這種合作是基於理性的而不是感情的,是現實的而不是理想主義的,是彼此需要的而不是一相情願的。也正因為如此,這種共同的利益要求總是能夠一次次戰勝兩國關系中出現的不和諧與不愉快,使幾乎惡化的兩國關系一次次化險為夷。
友好本來是在差異中克服、調整,在交流中互相理解、互相尊敬,才慢慢達成的境界。出於戰略、策略之需,或者歷史要素來演出友好氣氛的手法已經太陳舊,太權宜,也太表面。中日之間其實存有友好的基石:一是兩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具有親和性;二是作為鄰國,互相之間有確立安全保障的需要;三是在市場經濟、自由貿易下,作為貿易對方國和夥伴,共同繁榮的需要。隨著交流的深入,過去的問題尚未解決,新的問題又不斷發生,"異"在兩個國家之間碰撞。但是,這不是壞事,因為這種碰撞也是使事物回歸正常位置的機會。真正的中日邦交正常化應該是真心與真心的碰撞後產生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中日間產生的磨擦給我們提供了問題研究的端結。
一般來說,外部因素對中日關系的影響的效果往往大於中日兩國的直接互動的效果,這可能是中日關系中一個比較特殊的規律,我們沿著這個規律探討中日關系的未來,關鍵可能還得從外部的整合入手,才能有效地解決中日關系的矛盾與問題。換言之,中日矛盾的解決並不在中日關系本身,而是在於雙方是否具有戰略眼光,首先致力於亞洲的整合,第一步當然是東亞地區的經濟整合。
一方面,中日關系的最大希望在於推動東亞地區經濟合作,東亞地區合作是中日化解歷史恩怨、走出信任危機、克服安全困境、實現雙贏的唯一出路。一方面地區合作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日關系的發展,因為中國和日本是東亞地區最具影響的兩個國家;另一方面地區合作也有利於兩國問題的解決,因為中日之間的很多問題在雙邊層次上難以消溶,但是,中日都參與地區合作,這就為兩國的交往提供了更大的空間,除了有利於兩國建立信任之外,地區合作機制也可以成為減輕國內壓力的積極因素,為領導人做出改善兩國關系的努力提供更大餘地。
另一方面,東亞經濟合作的成功也離不開中國和日本。中國的人口占東亞人口60%以上,而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占東亞60%以上。東亞聯合要求中日合作,不能排除任何一方。如果日本與中國最終走向對立,將會改變整個東亞的戰略形勢,並使這種形勢向著有不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如果中日關系僅僅停留在經濟層面上,無法在政治層面上獲得突破,那麼中日經濟合作也可能走向"泡沫經濟合作"。事實上,這樣的動向已經顯現了。日本開始尋找下一個替代中國的市場。日本技術和投資轉向印度、俄羅斯可能將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中國和日本怎樣才能在東亞區域內進行比較好的合作呢?
首先,日本必須鼓起勇氣面對過去的罪行。它必須明白,一個國家如果不能清除內在的邪惡,那麼無論它多麼努力都不可能成為"正常"國家。因為,一個國家的形象不是單靠自己想像出來的,還必須在與他國的互動中得到確認。因此,日本得向德國學習,實施一種官方的"和解"政策,以成功地和過去的受害國達成和解。只有到那個時候,日本才可能被視為亞洲事務的天然領袖,並與中國及其它東亞國家建立更具建設性的關系。
其次,也是比較重要的的一點是:日本和中國都要放棄在東亞獲得特殊主導地位的幻想:它們誰都不行。東亞地區有太多外部勢力介入,沒有哪個東亞國家能單獨左右這個地區。所以,這兩個國家必須明白,競爭東亞主導權不僅會浪費掉寶貴的資源,還會白白失去寶貴的時間—-雖然它們爭相促進貿易自由化和地區一體化本身可能是件好事。在東亞經濟合作的過程中,中日兩國要極力擺脫爭奪領導權的思維,而以東盟為主導先建立合作機制。領導權並不是拚命爭來的,而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領導權的爭奪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未來的亞洲不可能是中國的亞洲或日本的亞洲,只能是聯合的亞洲,亞洲的中國和亞洲的日本。中日的和解與合作又將大大推動東亞聯合的事業。其實中國從未欲與日本爭奪主導權,而且這也並非僅取決於主觀意願,而是由客觀條件決定的。中國與日本的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而非競爭性,兩家聯手才能支撐東亞的合作

8. 怎樣正確理解中日關系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抄永遠的利益,現在全世界各個國家所奉行的外交原則就是這樣的,所以關於中日關系,相信我國也是一樣,我們要清楚認識日本的歷史問題,但是還是要和他們建立友好關系,發展經濟,日本侵華我認為只能當愛國主義教育了,對於現在,我們抵制日貨是徒勞無用的。每次看到《南京!南京!》我都有想殺死全部日本人的沖動,但是在現實當中,親眼看到日本人的時候,我又理智一下,認為那是歷史問題,我想我們希望得到日本的肯定,希望日本人肯定他們無恥的歷史,我們現在很多很恨日本人的人估計就是看不慣他們對歷史問題的態度,有朝一日,我們強大了,相信他們(日美法印度等)也會對我們馬首是瞻的!所以,現在關鍵是吸取教訓,落後就要被人打,被人欺負,我們要正興國家!只有國家強大了才有自保的機會!

9. 晚清以來的中日關系

晚清時期:中日關系中角色的徹底換位就是在這一時期逐漸展開,中國在列強的打壓下 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不斷受到列強的侵略。而日本則在明治維新後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國力增強並開始侵略他國。發生在中國的鴉片戰爭和日本的明治維新,標志著兩國的歷史進入以發展資本主義為內容的近代史時期。但是,中日兩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是伴隨著世界殖民強國的入侵而進行的。從這時起,中日走上不同的道路,從而嚴重影響了以後的中日關系。
鴉片戰爭對日本統治階層產生了嚴重的沖擊。首先是幕府受到極大的沖擊,並引以為戒。在幕府內部對外政策爭論不休的時候,美國艦隊駛入江戶灣,並敲開了日本的大門,日本被迫開國。其次,鴉片戰爭對日本朝野知識界產生巨大沖擊。清朝上國形象開始崩潰,華夷觀念不復存在。學習方向開始轉變。開始有學習中國轉向學習西方。
明治維新後日本走上侵略中國的道路。日本慶應三年,以下級武士為核心的推進資產階級 的倒幕派,廢除幕府將軍制,發布王政復古宣言,成立明治政府。然後開始了明治維新,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由於強大的封建勢力的存在,國內資本主義市場狹小,束縛了發展,為發展資本主義實行的政策,損害了下層武士階級的利益,日益貧窮的他們逐漸產生強烈的不滿,明治政府受到武士叛亂的沖擊。與此同時,領土廣大資源豐富的中國,正遭受殖民強國的瓜分,這點鼓舞了有向外擴張思想的明治政府領導者。從這時起,以侵略中國為目的的大陸政策開始醞釀。不過由於剛剛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日本還很弱小,當時還不具備實施的條件,但是由於緊張的東亞國際形勢,促使大陸政策很快從醞釀階段過渡到執行階段,開始逐步實施。先是侵略台灣,吞並琉球,最終,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戰爭爆發後,清政府被迫應戰,處於被動地位。而日本政府和軍隊都把這次戰爭作為實現自明治初期就醞釀的大陸政策的有力時機,竭盡全力進行這場戰爭。由於清軍指揮機構的臃腫失靈,各級指揮將領的腐朽無能,特別是對戰爭採取依靠列強干涉以求和的失敗主義戰略,導致中國的失敗。而戰爭的失敗直接導致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通過條約的簽訂,日本的大陸政策得到初步的實現。不僅獲得割地,還有大量賠款,同時朝鮮也被其劃入勢力范圍。日本逐步向帝國主義轉變,並憑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加入列強瓜分中國的行列,並加緊侵略中國。從此,中日兩國的和平友誼歷史,便由侵略與被侵略的歷史占據了主導地位。中日政治關系的演變,也影響了其它的方面。
中日兩國經濟關系的演變。鴉片戰爭和明治維新後中日經濟關系開始逆轉。日本資本家及其代理人積極侵入中國市場,並具有極大的侵略性,通過戰爭日本迅速擠入掠奪侵略瓜分中國的行列。日本對中國的掠奪促進其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隨著日本向帝國主義轉變,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也具有帝國主義的特徵。從甲午戰後到辛亥革命時期,日本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主要表現在: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在華投資設廠,掠奪礦產資源,侵入航運業,侵奪中國鐵路權,侵入金融界等。
中日兩國文化關系的演變。晚清之前,一直是中國影響日本的文化,日本學習中國,但在明治維新後,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中國衰落,日本的近代文化開始影響中國。主要表現在:一,日本新書在中國的傳播,明治維新後,體現日本資產階級文化的新書在中國廣為流行。甲午戰爭的炮聲把中國知識分子的目光引向日本。日本書籍不斷介紹到中國來,通過許多譯著的學習,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的革命覺悟逐漸成熟,並從不同角度提出救亡圖強的主張。二,日本近代教育對中國的影響。百日維新時期提出的廢科舉設學校的政策在《辛丑條約》簽訂後得到迅速實行,各級地方設置了許多學堂。日本明治維新後開始引進西方教育制度,這時各種制度和教科書趨於完備,對剛設立的中國學校來說,大有借鑒之處,所以在許多方面影響了中國的教育。所以,從政治、經濟、文化上,中日的地位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這也就是中日關系演變的最直接體現。

中日關系演變的影響:中日關系演變的過程,就是中日兩國角色換位的過程。從鴉片戰爭後,中國一直處於一個被動挨打的地位,不斷遭受侵略。中日關系的演變,對中國來說,具有極大的消極影響,阻礙中國的發展,造成中國近代的屈辱史,雖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但它所造成的危害依然是佔主要地位的。對日本來說則正好相反,通過對中國的侵略,它擴大了市場,傾銷商品,逐漸完成資本主義原始積累,走向繁榮富強,躋身帝國主義強國之列。

總結:清朝時期中日關系的演變與發展是中國這一時期對外關系的一個縮影,因為地理上的原因,中日的聯系顯得更加密切。這是中國的一個轉折點,從這里,中國經歷了一次巨大的洗禮後,走上一個新的路程,並最終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希望這一時期中日關系的研究能對以後兩國關系的發展有些許的啟示意義。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