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研究院常

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研究院常

發布時間: 2021-02-27 11:23:36

『壹』 成都理工是否是985.211

成都理工大學不是985,211高校,而是「雙一流」建設高校。成都理工大學創辦於內1956年3月15日,初名成都地質勘探學容院,經國務院(56)國三辦習字第4號文批准建立,是我國為適應當時工業建設需要興辦的第三所地質院校。

建校初期,高等教育部和地質部聯合發文,以重慶大學地質系、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地質系工科部分為基礎,同時抽調北京地質學院、東北地質學院部分幹部教師組建成都地質勘探學院。

(1)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研究院常擴展閱讀:

成都理工大學有成都和宜賓兩個校區。學校本部位於成都市主城區,地理位置優越,佔地面積2887畝,校舍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

宜賓校區位於宜賓市三江新區,依山傍水,環境優美,佔地面積1000畝,一期工程校舍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學校共設有18個教學學院、1個沉積地質研究院、1個地質調查研究院。另有1所獨立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貳』 成都理工大學佔地面積多大

截至2019年1月,學校佔地2887畝,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5億元。 設17個教學學院、個沉積地質研究院、1個地質調查研究院。設有92個本科專業。

成都理工大學坐落於有「錦官城」之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資源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

入選「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之一,是以地質、能源、資源科學、核技術、環境科學為優勢,以化工、材料等學科專業為特色的重點大學。

(2)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研究院常擴展閱讀:

成都理工大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3396人,其中,有教授(級)271人,副教授(級)584人。柔性引智高端專家(院士)33人。

截至2018年12月,獲得「全國傑出技術人才」稱號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萬人計劃」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8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

四川省「千人計劃」1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9人,獲得「四川省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35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73人次,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34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四川省教學名師7人,四川省優秀教師3人,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四川省師德標兵1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都理工大學

『叄』 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研究院考研復試線2016是多少分

2016年的最低錄取線314分。
今年是否要高一點呢?暫時無法知道了。因為復試還沒開始,最終錄取的分數線是多少自然沒法知道。

『肆』 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研究院在哪

沉積地質研究院和能源學院是一個樓 就在學校本部(二仙橋東三路一號)硯湖南路那,前面有個恐龍雕塑那棟樓

『伍』 成都理工大學 多大

校園面積2888畝,校舍建築面積70餘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43億元。

成都理工大學始建於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經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的主體原成都地質學院和成都理工學院,曾是原地質礦產部和國土資源部的重點高校。2000年學校管理體制轉變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現為四川省重點大學。校園面積2888畝,校舍建築面積70餘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43億元。
成都理工大學是一所以能源、資源環境、基礎工程、電子信息等學科為優勢特色,以理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多科性大學。學校現有12個學院,1個體育教學部,同時設有研究生部、沉積地質研究院、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科研單位。學科專業以理工為主,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哲學、農學、教育學等9個學科門類,有65個本科專業、5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工程碩士招生領域、20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和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目前,在校學生總數2.5萬餘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萬餘人,碩士研究生3004人,博士研究生585人。在編教職工2100餘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2人,教授190人,副教授419人,其中有3人成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獲「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1人獲「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2人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6人入選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和「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獲高校青年教師獎,4人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2人獲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1人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8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0人獲「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23人獲「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8人獲四川省青年科技獎。
學校是我國重要的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之一,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建校52年來,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項目近1000項,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等在內的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750項(次),發表論著1萬余篇(部)。學校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參加科技文化活動,近年來組隊參加 「挑戰杯」、數學建模、電子設計、 英語演講等重要賽事,獲得國際獎9項、省部級和國家級獎勵400餘項;獲得全國大學生田徑、羽毛球、攀岩、健美操錦標賽前八名20餘項次,省市高校田徑、籃排球、健美操等團體和個人前八名近40餘項次;獲得全國、省市級大學生藝術專業比賽含金獎在內的各類獎勵50餘項次。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餘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接待了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餘名外國專家及留學生來校講學、留學,出訪近500餘人次,開展了300餘項科研合作。學校還多次主辦國際學術會議;主辦學術期刊6種,其中核心期刊4種。有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等獨立學院和多個聯合辦學點,與資源、能源、環境、建築、軍工和高技術等領域的國家大型企業或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
學校博物館是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國享有較高知名度的以地學類為主的自然博物館,館藏標本6萬余件,其中不乏國家以及世界級的精品和珍品,如「合川馬門溪龍」化石、「重慶大竹魚」化石、「隆昌鐵隕石」等。博物館已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高校首批建設的數字博物館,並獲得從中央到地方所有級別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和愛國主義基地稱號。學校圖書館館藏印刷型書刊154萬冊,中文電子全文圖書約70萬種,中外文電子全文期刊2萬多種,並且集藏、借、閱、咨一體化和印刷性文獻與數字化信息相統一。學校檔案館館藏豐富、管理規范、分類科學,是四川高校少數獲「科技事業單位檔案館國家一級」稱號的檔案館之一。
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傳統作風、「不甘人後、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和「窮究於理、成就於工」的治學理念,以服務行業、服務桑梓為己任,為國家輸送了9萬多名各類畢業生,他們絕大部分已成為所在部門的技術或管理骨幹,涌現出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學者和管理專家,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位於成都市成華區中央、滬蓉高速公路起點、多條重要交通干線交匯處,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
在學校黨政的領導下,學校師生員工抓住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西部大開發和新一輪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性機遇,以豪邁的熱情和高昂的鬥志,為建設顯著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教學型多科性大學而努力奮斗!
地址: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東三路1號 郵編:610059
網址: http://www.ct.e.cn

『陸』 成都理工在全國出名不

成都理工大學是由國家國土資源部和四川省共建高校,是一所以理工為主、地學為內優勢、多學科協調容發展的多科性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學校始建於1956年,其前身是由地質部、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直屬的成都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經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
截至2014年5月學校設16個教學學院、1個沉積地質研究院和1個地質調查研究院。設有80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是全國唯一擁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非教育部直屬高校,是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是中國重要的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之一。
學校位於成都市成華區,地理位置優越,成都地鐵7號線通過並設理工大學站。截至2014年5月,學校有在校本專科生共計29124人,其中本科生27403人,專科生1721人;在校博碩士研究生5387人。學校校園用地2890畝,建築面積81萬平方米。2007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本科教學優秀單位。2012年被評為「2011-2012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五十強),並連續7年獲得了「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柒』 成都理工大學在當地是一本嗎

成都理工大學在當地是一本。成都理工大學在四川是第一批次招生,成都理工大學是一本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是由國土資源部和四川省共建,是一所以理工為主、地學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是全國唯一擁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非教育部直屬高校,是中國重要的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之一。

成都理工大學佔地2887畝,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5億元。 設17個教學學院、1個沉積地質研究院、1個地質調查研究院。設有92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3466人,在校本科生29827人,全日制研究生4847人 。

(7)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研究院常擴展閱讀:

成都理工大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工3466人,其中,有教授(級)277人,副教授(級)593人。截至2018年7月,獲得「全國傑出技術人才」稱號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萬人計劃」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8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

「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四川省「千人計劃」1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1人,獲得「四川省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34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72人次,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33人。

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四川省教學名師7人,四川省優秀教師3人,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四川省師德標兵1人,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團隊、8個四川省科技創新團隊、16個四川省教育廳科技創新團隊和6個四川省教學團隊,獲國家教學成果獎5項。

『捌』 成都理工大學2000年校長是那位

賀振華
(1998.-2001.8 )任校長、黨委書記

成都理工大學(Che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由國家國土資源部和四川省共建高校,是一所以理工為主、地學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學校始建於1956年,其前身是由地質部、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直屬的成都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合並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有色金屬地質職工大學)。2001年9月21日成都理工大學正式掛牌成立。
截至2014年5月學校設16個教學學院、1個沉積地質研究院和1個地質調查研究院。設有80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是全國唯一擁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非教育部直屬高校,是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是中國重要的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之一。
成都理工大學設在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地理位置優越,成都地鐵7號線通過並設理工大學站。截至2014年5月,學校有在校本專科生共計29124人,其中本科生27403人,專科生1721人;在校博碩士研究生5387人。學校校園用地2890畝,建築面積81萬平方米。2007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本科教學優秀單位。
成都理工大學始建於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經教育部批准2001年組建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的主體原成都地質學院和成都理工學院,曾是原地質礦產部和國土資源部的重點高校。2000年學校管理體制轉變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現為四川省重點大學。校園面積2888畝,校舍建築面積80餘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43億元。
成都理工大學是一所以核能、能源、資源環境、基礎工程、電子信息等學科為優勢特色,以理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多科性大學。學校現有12個學院,1個體育教學部,同時設有研究生部、沉積地質研究院、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科研單位。學科專業以理工為主,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哲學、農學、教育學9個學科門類,有68個本科專業、5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工程碩士招生領域、20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和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目前,在校學生總數2.5萬餘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萬餘人,碩士研究生3004人,博士研究生585人。在編教職工2100餘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2人,教授204人,副教授442人,其中有3人成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獲「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1人獲「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2人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7人入選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和「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獲高校青年教師獎,4人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2人獲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1人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8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0人獲「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23人獲「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0人獲四川省青年科技獎。
學校是我國重要的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之一,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其中1個與西南石油大學共建)和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建校54年來,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項目近1000項,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和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在內的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800項(次),發表論著1.5萬余篇(部)。
學校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參加科技文化活動,近年來組隊參加「挑戰杯」、數學建模、電子設計、英語演講等重要賽事,獲得國際獎9項、國家級和成都理工大學省部級獎勵500餘項;獲得全國大學生田徑、羽毛球、攀岩、健美操錦標賽前八名20餘項(次),省市高校田徑、籃排球、健美操等團體和個人前八名近40餘項(次);獲得全國、省市級大學生藝術專業比賽含金獎在內的各類獎勵50餘項(次)。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餘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接待了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餘名外國專家及留學生來校講學、留學,出訪近500餘人次,開展了300餘項科研合作。學校還多次主辦國際學術會議;主辦學術期刊6種,其中核心期刊4種。有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等獨立學院和多個聯合辦學點,與資源、能源、環境、建築、軍工和高技術等領域的國家大型企業或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

『玖』 沉積地質研究院怎樣,怎麼感覺不火啊~~

這個看運氣吧像去年就簽的不好 今年聽老師說蠻不錯的都簽再一些一線城市部門畢竟 每年的畢業生 不多 沉積院很小 人少研一23加起來 全日制的一百帶點

『拾』 成都理工大學怎麼樣

2019年高考填報志願時,成都理工大學怎麼樣、評價好不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們將從成都理工大學基本情況、全國排名、師資力量、優勢專業、網友評價等5方面為大家介紹成都理工大學到底怎麼樣,希望對大家填報志願有所幫助。1、成都理工大學基本情況1956年國務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質勘探學院;同年高等教育部和地質部聯合發文,以重慶大學地質系、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地質系的工科部分為基礎同時抽調北京地質學院、東北地質學院、交通大學(由北京鋼鐵工業學院和西北工業學院采礦系抽調)幹部教師組建成都地質勘探學院,建校後部分或成建制遷入北京地質學院石油系和二系部分、三系整體。1958年,更名成都地質學院;196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成為國家恢復學位制度後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1993年,更名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有色金屬地質職工大學合並調入)。截至2018年4月,學校用地2887畝,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5億元。設17個教學學院、1個沉積地質研究院、1個地質調查研究院。設有92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3409人,有在校本科生30031人,在校專科生1304人,在校博碩士研究生5486人。2、成都理工大學全國排名根據支瑞深研究院發布的2019中國大學排行榜可知,成都理工大學2019年全國排名第157名,省內排名第6名,以下是成都理工大學歷年排名情況。成都理工在四川是最好的二本學校,無可厚非,知名度或者榮譽一點不比211學校差。企業管理專業屬於信息管理方面,學院在學校屬於中等水平,就業情況也還不錯。學校地質、石油、勘探時全國前幾名的。總體來說,理工算是個不錯的學校,你不會後悔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