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地質大廈
㈠ 中國西安地質大學院士
7月9日下午,地大赴西安實踐團來到長安大學地學大廈,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傑出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安大學教授湯中立院士進行了親切交談,湯院士熱情接待並填寫了校友寄語卡,隨後為母校六十年校慶送上了誠摯的祝福。
湯中立院士向我們詳細的介紹了他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學習生活。1952年9月,他進入了北京地質學院,開始了他對地質學的學習、認識和理解。其間,他曾聆聽過李四光、孫雲鑄、謝家榮、尹贊勛、袁復禮、馮景蘭等學者的演講或教誨,他們獻身地質科學的精神,以及在地質實踐中所表現的科學態度,成為湯院士一生的榜樣。尤其是著名的地質學家、我們的前校長李四光先生在一次講演時,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你們應當成為新中國的「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李四光先生希望同學們成為新中國優秀的地質學家,像神話中的「土地神」一樣,熟悉和掌握腳下的地球。湯中立對這次講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時至今日,湯院士每當提起這段時光,臉上還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說,李四光先生是他一生的榜樣。
隨後,湯院士向我們介紹了他參加工作後的情況。湯中立院士長期從事礦產勘查和地質礦產研究工作,是中國鎳礦工業和甘肅省金礦工業的開拓者之一,其重大貢獻是對金川鎳礦的發現和二礦區深部隱伏礦體的勘探和突破,使該鎳礦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鎳礦。據湯院士回憶,當時正直「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湯院士保守地估計了當地鎳的儲量為2.5萬噸,但是後來的專家卻給出了5.0萬噸的儲量預測,而縣里的領導卻向上報了20萬噸的儲量預測。湯院士告訴我們:當時儲量在5.0噸以上的鎳礦已經是屬於我國的大礦。上報了如此大數目的預測湯院士心裡也十分忐忑,但是經過後期的勘察,當地探明儲量為140萬噸!其中包括90萬噸鎳和50萬噸銅!如今,金川礦業已經年產值達到了1100億元,探明儲量在550萬噸以上。湯院士一生致力於鎳礦的研究,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也因為這樣傑出的貢獻,湯院士先後榮獲甘肅省委、省政府科技先進工作者;地礦部全國地礦系統勞動模範;甘肅省政府、地礦部聯合授予「祖國鎳都開拓者」榮譽稱號;甘肅省優秀專家;國家出版局著作出版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李四光地質科學家榮譽獎;金川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談到這些榮譽,湯院士只是莞爾一笑,並且謙虛的說:「能夠取得這些榮譽,是三分靠實力、七分靠運氣」,他還說地質學者要發揚「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的地大校訓,在地質工作上要一絲不苟,才能獲得優異的成績。
在隨後的時間里,我們向湯院士贈送了地質大學的書簽,湯院士十分高興。湯院士還熱情的為我們填寫了校慶六十周年校友寄語卡,並與實踐團成員一一合影留念。在采訪的最後,我們通過手中的攝像機為湯院士錄制了傑出校友獻禮校慶的視頻,湯院士在視頻中表達了對母校的熱愛以及對當代大學生的殷切期望,整個訪談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本次采訪活動,每位實踐團的成員都很激動,通過與湯院士的交流,我們欣賞到了院士的風采,增長了知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㈡ 重慶市沙坪壩區小新街49號八樓是哪家公司
沒有
營業網點信息
市分行網點地址
三里河路19號甘家口大廈,北京市海淀區甘家口店
北京中軸路支行東城區鼓樓外大街甲28日
北京市朝陽區朝外大街77號,北京朝外支行
廣安門內大街,北京市宣武區廣安門分公司315
亞運村支行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四區16
86號西單東南大廈,北京西單店,西城區宣內大街
32號北京中關村支行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海淀區,中關村科技和科技發展大廈
,北京市朝陽區東直門外大街23號北京東路支行
北京市海淀區北京上地支行路19號
12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北京西站分行恩菲爾德科技大廈
北京東單支行,東單3 8-2東方廣場,東城區青年藝術大廈
65號,復興路,海淀區,北京長安分局
科,北京市朝陽區,北京國貿大東三環路號2
安華科,11安貞,朝陽區,北京,福建大廈
北京月壇店,北京市西城區二七劇場路15號
大通大廈,北京市朝陽區霄雲路21,北京三元分公司
北京西直門店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北大街42號華星大廈1樓
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北京知春路支行第59號海關大樓一層
23北三環,海淀區,北京大鍾寺店
A座的北京首都機場支行府前二街1號宏遠天竺物流中心,北京順義區天竺鎮
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北京世紀壇分公司1號水指揮中心建設南層
西,中關村丹棱街,海淀區,北京海淀支行營業部的第三屆中國電子大廈A座一樓
長沙市分行勞動西路521
192八一路支行長沙市八一路
40營路,長沙市展覽路支行
長沙蔡鍔路店蔡鍔南139號
長沙市芙蓉支行芙蓉中路191號長信大酒店一層
長沙,韶山北路,韶山南路店196號
長沙市勞動路支行勞動西路110號
長沙市東風路支行,長沙市東風路98號
星沙經濟開發區長沙縣,長沙星沙支行天華路
該支行長沙市萬家麗,東新城大廈,長沙市萬家麗大廈C,
成都成都分公司,101提督街,成都,四川國際大廈
南段47號川音大廈成都磨子橋科一環路的
西單商場,金沙支行成都市清江8號,西
成都市龍泉驛區分公司龍泉驛區,長平路383號,陽光香榭麗舍大街6號樓1
154福州市湖東路中山大廈,福州總公司
福州華林路店福州華林路,128,
福州楊橋支行,福州楊橋路暢安大廈
福州工業路店博美詩巴南區168號福州路,2號樓,一層
,,福州分公司,福州市五一中路32號元洪大廈
福州54支行五四路33
108北環西路,福州,福州市鼓樓區北城分局,福建省科學技術信息中心建設
阜新路,福州福興分公司福州吉祥一樓的雙子塔
福州長樂分公司的「國風」的花園,進了城路,長樂市郵政局隔壁大樓1-3
福州鼓樓支行福州市湖東路165,
福州,福清分校,福清市城關小橋大街世界貿易中心一樓
福州,福清分校龍田分公司福清市龍田鎮輝隆商業街邊
福州,福清市福清市金融鎮田主幹路49號科田主幹分支
福州,福清分校高山分行振興路,高鎮,福清市,130,131,20匯友金港花園
福州,福清分校福清市江陰分公司的江尹真嶸江路46號
加州市,福州市,福清市分行分行福清市福清加州城店,1號,2號樓1層
福州,福清支行進入新的市場科福清市財政城鎮逸夫路,6號樓一層11-12店面
西,福州分公司,福州市湖濱路78號閩發西湖廣場大廈,
的福馬路168號,福州,福州城市支行大城市的辦公室
福州,福州馬江支行馬江路工業大廈,朱駿
在福州,福州東大路88號,濟南分行建民大廈
151,福州,福州福飛路湖前支行
福州全球分行福州市五四路環球廣場一層
福州倉山支行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三高第158號
西環中路,福州,福州西門分公司278號
利民苑,福州濱江分行台江亭街
第24號福州,福州東大街,東大街店
分公司福州,福州台江區群眾路198號匯福大廈
福州分公司福州五一北路31
福州海洋下的分支行,福州北路60號,第119號
,福州市華林路三明大廈,福州屏山店65號
湖東科,187路,福州,福州市湖城市之光層
在福州萬象城分公司台江區工業路萬象城商業廣場,378號
莞太路,東莞市,廣州市,東莞分行南城第31,興業金融大廈
在東莞長安分公司,廣州分公司東莞市長安肖大道輝的陽光國際商城一樓208號,西08
廣州分公司東莞市虎門分公司,東莞市,虎門大道,虎門鎮豪大廈一樓
佛山市,廣州分公司,佛山市季華路45號
在廣州,佛山市南海區佛山市桂東,GX怡景苑區商務中心分行
季華路,佛山,廣州,佛山市石灣分局第33號,區自3號樓一層東側的
分公司在廣州,佛山市禪城區佛山市愛國衛國路43號地質大廈二樓
佛山市禪城區南庄鎮科,廣州,佛山市華夏陶瓷博覽城恆發樓一樓
廣州分行在佛山市瀾石,佛山市瀾石鎮金瀾北路,一石路瀾石金屬交易會展中心
支行在佛山,廣州,佛山市遼源市遼源路25號
廣州市,佛山市,南海區桂城支行南海區,佛山市,南海路,35
玫瑰園分行佛山市,佛山市,廣州市綠景二區(汾江南路東)
廣州市佛山市汾江支行,佛山市禪城區樂園北街1,G
南海大道,佛山市南海區,廣州北,佛山市南海分局15日,工業新村,興隆閣商業大廈地下1號鋪
廣州市佛山市南海區鹽步支行佛山市南海區黃岐廣佛大彎238號
廣州市佛山市南海區店北城南道,大理,大理,大理支行佛山市南海區商業步行街層M01-M03
張槎,長款針織城,永安路下,佛山市,廣州市,佛山市禪城區張槎分公司1號
廣州市,佛山市,南海區,佛山市,南海區平洲支行平洲培德路平洲廣播電視台一樓
金城大酒店,佛山市,廣州市,佛山市金城支行48號汾江南路1號地下
阜南路,佛山市,廣州市,佛山市,大福分公司,P6,地下20號鋪,
佛山市三水區,佛山市,廣州市,佛山市三水分公司西南9張人行道,三水廣場,綜合樓一樓
廣州市天河路15號潤粵大廈一樓
河北支行廣州市天河北路,廣州市天河613號鴻翔大廈一樓B座,
河南路33號,廣州市天河分公司廣州市天河區豐興廣場一樓
姒有中國友新路,廣州,廣州五羊分行大廈一樓
第三屆廣州市中山大道,廣州市東山支行粵運大廈
廣州,廣州東城支行東山農林下路81號裕商業大廈,
廣州市,廣州市恆福分行恆福路錦恆商業廣場117號一樓
廣武酒店一樓,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603號廣州花城支行
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廣州市海珠區科數碼城181號一樓
廣州市東風東路,廣州東風支行300金安大廈
廣州開發區,廣州開發區分行331志誠大道地下號
地下城廣場238號,廣州北京路,北京路,廣州分公司
廣州市海珠區寶崗大道,廣州江南店498號廣百新城市第一
環市東路康湖商業大廈一樓,佛山市順德區,佛山,廣州,順德,佛山支行
中弘大廈一樓,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雲良路,廣州,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支行
廣州,佛山,順德,佛山分公司,佛山市順德區容桂容桂容奇路28號
廣州市,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支行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興樂路54號
廣州佛山北滘分公司,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建設南路106-118
佛山市高明區,廣東省,廣州市,佛山市高明區支行荷城滄江路412號A座一樓
佛山市順德區,佛山市,廣東省,廣州市,佛山市高明區支行隆江貞豐縣華路,香港順豪閣4-7
杭州市延安路268號,杭州分公司
杭州,杭州鳳起路鳳起店35
文三路398號,杭州高新子支行
杭州湖墅支行292晁娃嗯路,杭州
杭州分公司在杭州慶春杭州市慶春路50-1
杭州體育場路349號杭州武林支行
杭州市清泰街495號,杭州清泰店,
環城西路18號,杭州西湖在杭州杭州分行
杭州市餘杭區,杭州餘杭支行臨平鎮歐華州街27號
,支行,杭州蕭山杭州蕭山區石新南路161號
杭州下沙店,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迎賓路67號
杭州,溫州分公司,溫州市車站大道均瑤大廈
永嘉縣甌北鎮雙塔路,杭州,溫州市永嘉縣支行衛生大廈一樓
杭州鹿城分公司溫州濱江路,濱江大廈一樓
52星海路,溫州,杭州,溫州市甌海分公司
霍華德園林景觀苑,新城大道,溫州,杭州,溫州新城店
義烏市賓王路,杭州,義烏分公司,158
義烏,杭州,義烏國際商貿城支行丹溪北路161號
江濱路,杭州,義烏市,義烏濱江分行
杭州,義烏稠州路242號南門分行
義烏市稠州北路,杭州,義烏市福田分局605
市府大道308號台州,杭州,台州分公司
杭州,支行,台州市黃岩區台州市黃岩橫街179
杭州,台州市路橋區支行台州市路橋施夫路2號
台州市椒江區,台州,杭州,台州分公司解放南路215號
合肥分公司319號長江路,合肥仁和大廈
濟南分行經十路71號,
濟南市分行五緯二路28號(匯寶大廈)
濟南高新支行盛大224(浪潮集團)
濟南泉城支行泉城路180(齊魯國際大廈)
濟南歷山路支行,歷下區歷山路95
濟南趵突泉趵突泉北支行(藍石商務中心)
濟南燕山分公司濟王路173號(AGRI農業建設)
昆明分公司昆明拓東138拓東大廈
龍岩分行新羅91南路46號
龍岩新羅,新羅分公司解放南路
龍岩龍津分行新羅區??西安南路,廈門鑫大廈
新興支行龍岩市新羅軍民路,1,2
龍岩漳平市分行漳平市和平路132號
鳳凰鎮,永定縣,龍岩市永定支行沿河北路南堤花園
南昌分公司南昌市疊山路119號天河大廈
南京分公司,南京,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珠江路63號,
在南京,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湖北路南京鼓樓支行
分公司在南京洪武白下區龍蟠路223號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北部城市南京分公司,南京中山北路285號
第522號,中山東路,南京,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城東支行南京市白下區
漢中路168號,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南京,南京城西支行
258玄武區中央路,南京,江蘇省,南京中央路店
南京北京東路店,北京東路,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22
北京西路,南京,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南京西路,北京分公司43-3
在南部,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秦淮區中山南路414南京分公司
南京市江寧區,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分公司雙龍大道1200號
江蘇省,無錫市,南京無錫分行,崇安區縣前西街99
南長區,江蘇省,南京市,無錫市,無錫市城南支行江南花園87-2
無錫市梁清路,江蘇省,南京市,無錫市梁溪分公司
南京,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西山分局西湖78號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無錫市,江蘇省,南京市,無錫市新區分局長江路160號
南平市,南平市南平市分行濱江路399號
解放路,南平市,南平市延平分局73,
284中山北路,中山分公司,南平市,南平
南平市,南平東教支教路95號東
南平建甌分公司建甌中山三路458號
武夷山市水東街,55歲,南平順昌分公司
51路302,邵武,南平邵武市分行
南平武夷山分公司順昌縣中山中路201號,
寧波分公司中興路676
,,寧波鎮明路418號
明尼蘇達州路265號,寧波市北侖區,寧波市北侖區
寧波市鄞州區寧波市鄞州區天童北路123號
寧波市江東區碗蓋路258號
寧波市鎮海鎮海區,站前路339號
寧波市江北區江北區人民路172-182號
寧德分公司,寧德市蕉城區蕉城南路11
第23號,解放路,福安,寧德,福安市分行
257南路,福鼎市,寧德市,福鼎市分行
古田縣,寧德市古田縣支行建設路
寧德市霞浦店霞浦東街179
寧德市蕉城區分行交城縣北道13號
分公司,莆田市城廂區學園南街22
梅園西路,莆田市城廂區荔城分公司
莆田市城廂分公司(原龍門儲蓄)荔城南路新世紀廣場116-119
在涵江區新涵大街128號,莆田市涵江支行
笏石鎮莆田秀嶼支行2,掃管笏楓路口,
泉州分行豐澤街工業大廈
泉州分行溫嶺市南部的部分商業建築層
泉州市豐澤支行泉秀路,商業大廈,富華層
,泉州dengxing分行泉州泉秀路層1-2豪盛花園店
鯉城區,泉州鍾樓分局東街1號-A-14
泉州豐澤街廣場店一樓的建設
泉州浮橋店浮橋坂頭結古鎮
泉州東湖支行玉屏樓,國土資源局層
泉州新門支行新門街南,6月6號至十一日
田安路豐盛的分公司在泉州天一樓的建築
泉州泉港支行泉港區恆旺商業層
泉州晉江支行,慶陽以及細胞興業大廈
泉州晉江陳埭分行陳埭鎮的海岸71交叉點
晉江市安海鎮,泉州安海店,恆安路,
東泉州晉江市青陽分公司青陽帝國廣場東中國法院網
石獅市,泉州市,石獅市分行東金陵路38號興銀行大廈
泉州,石獅92支92路527-529號(石獅酒店一樓)
泉州市,石獅市石獅市正式分支,87路,官方大廈22樓,會計核算中心側
泉州,石獅市中南分公司87路1817-1819(環球大廈對面)
泉州市,石獅市新華分局92路843-845
泉州,石獅鴛鴦科,南陽路443-449
泉州南安市分行新華路成功大廈平台
泉州南安南安市成功街江川大廈一樓支行的成功
泉州水頭鎮南安市支行西鑫順街6號
泉州惠安分公司羅鎮823新東工業大廈
泉州惠安縣螺城21-23店面分支蓬勃發展的商業及住宅區在螺桿城鎮惠新西街
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分行列東街興業大廈
永安分公司216,三明永安閆機昂道,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煎服科,水泥廠生活(永安市坑邊)綜合服務大樓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三明3元科創永路18號5
三明一樓,福建省,三明市,東科,的美菱村36列
42在一樓的三個鋼分公司,福建省三明市三鋼青山村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分公司福建沙縣政府西路72號
江寧路,上海分公司,2樓,168號
新建路258號,上海閔行分公司
59上海盧灣區茂名南路,科(錦江酒店)
上海嘉定支行塔城路261號
肇嘉浜路909,上海華山分行
28,久事大廈,中山南路,南外灘店輔樓
常德路1199號上海普陀支行
180,興業路,上海淮海店
99號,上海陸家嘴店浦東新區富城路
上海楊浦支行鞍山路號(控江路本溪路口)
上海徐匯支行趙佳浜路393
1955年北四川路,上海虹口店
上海浦東分行東方路710號,
仙霞路321,上海(虹橋店)
巨鹿路758號,上海靜安店
天目西路500號,上海閘北支行
武寧路408號,靜安區,上海武寧店
上海市科陸家浜路1139
廣東路689號,上海人民廣場店
華山路800弄,6長寧支行,上海,
人民北路181號,上海松江分公司
117北京東路,上海黃浦支行
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分行吳中路8號
1285牡丹江路,寶山,上海分公司
上海市魯班路,南支,166號102室,
支行上海市南匯區惠南鎮人民西路,上海南匯89-95
4013,深圳市福田區深南中路,深圳分行,興業銀行大廈
深圳市深南中路2050號華南電力大廈,深圳分公司的步驟一步
國家輝大廈1樓,春風路,羅湖區,深圳市,深圳市羅湖支行3013
科技大廈1001號,為補中益氣深圳市福田區,深圳市,深圳市科學及科技科
深圳市福田區,深圳市,深圳八卦嶺支行八卦一路39號鵬盛愛,上了二樓
深圳市深圳寶安分公司深圳市寶安五區建安一路37
文衛大廈,深圳市福田區,深圳市福田區福華路322號,深圳市福田分局
深圳市羅湖區,深圳分公司在深圳市嘉賓路2018號深華商業大廈
深圳市福田區,深圳市羅湖區深南店,深圳市深南中路3039號國際文化大廈
深圳中心區分行彩田路,福田區,深圳市,中國銀行大廈5015
深圳市南山區南油大道,深圳市南山分局別墅大洋洲講台北側
深圳市福田區車公廟創新科技廣場,深圳天安支行101,A座
,深圳市,福田區,深圳市振華支行,深圳振華道45-1富怡雅居一樓
深圳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支行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南區創維大廈101,A座
深圳市華孚分公司海外裝飾大廈,深圳市福田區振華路122號,在一樓。
龍崗區,深圳分公司,深圳龍崗區,深圳市吉祥路吉祥的花園B1,B2
深圳市羅湖區路4028號太平洋商貿大廈一樓深圳分公司在深圳和平
新支行南,深圳市,南山區,深圳市,南新陸南海台大廈一樓
深圳龍華分局和平西路,龍華,寶安區,深圳市龍勝商業大廈
沉陽分行和平區十一緯路36號
沉河分局,沉陽市,沉河區,北京,創業大廈,第一樓街19號
南三好街79號,和平區,沉陽南湖店
分公司沉陽市鐵西區,沉陽市南湖區北二東路17號
河南街,沉陽市,皇姑區,沉陽鐵西分公司海韻花園26日28日-6門-7門
皇姑分公司沉陽市鐵西區沉陽市大業路3號
渾南新區新隆街1號,沉陽興順店
4金橋路,沉陽市大東區,沉陽市渾南新區分公司
太原分公司,太原府東街209
天津分公司天津市河西區吳家窯大街森淼商務廣場一樓
天津市河西區羅馬花園B座,永安路,河西分公司
天津大沽南路澳景大廈一樓,河西區,天津大沽南路店
天津解放北路支行天津市和平區解放北路95號
天津南開支行第186號電子科技中心一樓,天津市南開區白堤路,
支行河東區,天津河東區十一經路三聯大廈
天津開發區分公司天津開發區第三大街金融服務,5號樓,西層
金緯路,天津,河北區,天津,河北分行182
烏魯木齊分公司,烏魯木齊市人民路興業銀行大廈37
,長垣大廈,武昌區,武漢分公司,156北
青年路,武漢市江漢區漢口分校,湖北教育出版社,1樓,277
341中山市武昌區,武漢市武昌區分行
武漢市江岸支行江岸區球場路44-7
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武漢水果湖店80-8
友誼大道,青山區,武漢青山支行115街坊南區6-7棟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分局創業路140號
珞瑜路,洪山區,武漢東湖支行國際商務大廈,56-60
在武漢的長江江岸區解放大道1276號俊華雅苑分行
解放大道582號武漢橋口支行硚口區通過馨花園
廈門市思明區,廈門分公司,工業大廈,北湖濱路78號
市思明區湖濱中路,廈門,廈門的溫斌分公司88
廈門相同,同安區大同街道,在廈門市新安路支行
華昌路92號,廈門市湖裡區,湖裡區,廈門分公司
廈門市象嶼保稅區,廈門象嶼支行祥興四G層X單元第22
水仙路,思明區,廈門,廈門鷺江支行33號海光大廈18樓,
海滄,廈門分公司,廈門海滄開發區,太倉,榮華大廈,所有的方式(一,二層)
廈門杏林杏北杏林支行,杏林支行大廈,
玉屏南路17號一樓的市,廈門市思明區,廈門市園科園
江在廈門廈門市思明區嘉禾路寶龍中心路297號層的第一家分行
廈門市思明區,廈門東區分局蓮前東路華林花園華陽14樓
廈門市集美區集源路,廈門市集美分公司,139號集美區國稅局辦公室領獎台層
廈門市思明區,禾祥西路68號光華大廈,禾祥廈門分公司一樓
支行,廈門東芳廈門市思明區蓮前路366號,太 - 工業大廈
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廈門思明支行481
支行,廈門市思明區,廈門市廈禾路323號和5(廈禾商廈一樓)
廈門市思明區蓮花南路,126,廈門蓮花支行
華昌路92號,廈門市湖裡區,廈門市新??港分公司
新豐路,廈門,廈門康分公司
廈門梧村分行思明區,廈門市廈禾路874華遠大廈
廈門蓮前西路,廈門,林富分行蓮富大廈一層
廈門翔安區,廈門翔安支行馬巷鎮巷南路星級一樓
廈門松柏類分行思明區,廈門松柏小區南大嶼島,158(京閩酒店的一樓)
廈門市湖裡區呂嶺路,廈門呂嶺店185號17泰和花園店
漳州分公司漳州市勝利西路龍門一樓的建設
漳州市,漳州市,延安延安路9號,北科,
漳州市,漳州市薌城區科,區南昌路鑫榮3店
漳州市勝利東科勝利東路瑞芳苑9號樓B座16-18號店面
漳州市勝利東科勝利東路瑞芳苑9號樓B座16-18號店面
漳州水仙大街稅,國家稅務大樓分行大廈的附屬樓,999
漳州市廣源大廈,北科遠光北陸加明1-3
漳州金峰開發區支行金豐中間的路騰峰的辦公樓建設項目5-7店
漳州金峰開發區分局馬路中間,漳州金峰騰峰建設工程公司辦公樓5-7店
龍文區,漳州市龍文支行藍田鎮交警建築子公司樓層1-5
龍文區,漳州市龍文支行藍田鎮交警建築子公司樓層1-5
漳州龍海市支行,部龍海市石碼鎮公園西路建委大廈一樓
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南大廈,漳州角美科龍海市角美鎮角宋
中國分公司漳州漳州中國招商招商交警國旅大廈附樓一樓
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南大廈,漳州角美科龍海市角美鎮角宋
鄭州興業銀行鄭州分行總部農業,通過三路交叉口西北角的工業大廈
紫荊山路商城路,鄭州紫荊山路支行,東路口向南200米
鄭州黃河路支行分行黃河路,花園路交叉口西側100米路南
中原路,鄭州市中原路大學路交叉口東南角的科
鄭州市經三路,經三路科
重慶分公司重慶市渝中區民族路108號
科重慶市南岸區重慶市南岸南坪11號南
沙坪壩區小新街分行沙坪壩區86
科苑重慶高新支行一路210
路口的兩個支行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希爾頓度假酒店
,重慶市江北區建新東路江北店57
九龍坡區楊家坪西郊重慶市九龍坡區科三村27號
重慶大坪分公司CNS長江路,重慶市渝中區通訊城
渝北分公司渝北區龍湖花園對面
重慶七星崗分公司重慶市渝中區七星崗中國安園
重慶觀音橋支行金苑大酒店,重慶市江北區步行街F,
解放碑支行鄒容路131號世界貿易中心一樓
㈢ 河北地質大學本部在石家莊哪個區
河北地質大學本部在石家莊裕華區。地址是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槐底街道槐安東迴路136號。
河北地質大學位於答河北省石家莊市,是原地質部直屬五大院校之一,是自然資源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河北省重點骨幹大學。
截至2019年6月,學校土地面積2321.03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4387.55萬元,圖書館藏書130萬冊;開設15個二級學院,開辦64個本科專業,擁有11個一級學科、51個二級學科、7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
(3)長安大學地質大廈擴展閱讀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6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912人,其中47%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88%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有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管優秀專家、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社會科學優秀青年專家、省青年拔尖人才、省級教學名師等75人。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6月,學校建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示範管理專業,4個國家級、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河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㈣ 中央地質調查所抗戰內遷北碚史實
歐陽輝 侯江 張鋒
(重慶自然博物館)
一、引言(歷史契機)
抗戰時期,中央地質調查所為避戰亂,向西撤遷。1937年11月從南京撤退,12月到長沙,1938年7月從長沙內遷重慶,1938年秋到渝,並在滇、桂兩省設辦事處,1939年春在北碚建成辦公樓,開始了戰時相對穩定的科學工作,調查礦產、土壤、古生物,傾注全力於西南資源的研究,成為戰時國內礦產資源調查研究中心。地質調查所能在紛亂的戰時安定下來,直接得益於中國西部科學院。在此,「中國第一個名副其實的科研機構」繼續研究工作,使地質學這門中國近代率先興起、成就最大的自然科學的科研血脈得以傳承,並與其他內遷北碚的科研單位一道,形成科學事業中心,共同構成戰時內地科學之大觀。
北碚位於重慶市北部,地處江北、巴縣、璧山、合川4縣(民國時期行政區劃)交界,水陸通達,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地理條件優良。1937年7月,抗戰發生,北碚劃為遷建區,戰區機關相繼西遷,紛至沓來,遍及八鎮。有學校、研究機關、工廠和其他機關,以學校和學術機關尤為眾多。僅在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惠宇及其附近地區,就有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等多家單位。
1937年11月中旬,國民政府命令各機關遷移。地質調查所倉促奉令,全部動員,於16~18日3天內,將圖書館、陳列館、各辦公室、化學試驗室及土壤室的重要物件,晝夜趕工裝箱,於18日將202個已裝箱件運赴南京下關。南京旋告緊急,代所長黃汲清組織地質調查所內遷武漢。長江航運吃緊,地質調查所緊急裝箱的202箱重要書刊積壓下關碼頭難以啟運。黃汲清求助於當時兼任行政院秘書長的翁文灝,翁文灝找到民生輪船公司總經理、中國西部科學院院長盧作孚商洽,使其迅速裝船,12月全部運抵長沙。1938年7月,武漢告急,地質調查所再次搬遷,先落腳在重慶市內,後因避免空襲,再度搬遷,最後落腳北碚,書刊、儀器暫時存放在中國西部科學院和其下屬機構兼善中學內。
地質調查所的內遷是奉1937年國民政府各機關遷移命令行事,而黃汲清選擇北碚,則完全出於盧作孚與其胞弟——北碚行政長官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區區長盧子英的熱情邀請。「回憶兩年前各機關感先生及子英先生盛意,欣然遷來北碚,並蒙假惠宇房舍以辦公,復借予地皮使建新屋。」1940年5月18日黃汲清致盧作孚的信函中談及此事。
對於地質調查所,盧作孚早有所見識和佩服,並一直保持密切聯系。1930年為籌建中國西部科學院而進行的華東、華北以及東北的組團考察活動中,在參觀了地質調查所後他對丁文江說:「我們覺得南北走了一圈,難得看出極有成績的事業,地質調查所總算有成績了」。1931年1月2日中國西部科學院在兼善中學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議,就把中央研究院、靜生生物調查所、中國科學社、地質調查所、美國芝加哥博物院、瑞典博物院等學術研究機關列為其聯絡事業。
鑒於多年的交往與支持,地質調查所遷入之後盧作孚對他所敬重的地質調查所傾力相助,借出西部科學院辦公樓作地質調查所辦公場所,同時又在西部科學院院內借予地皮新建辦公大樓,1939年初速建辦公樓,同年春建成。磨片車間在靠江邊的一排平房內。圖書館則建在距北碚1km的魚塘灣。建築新圖書館,是為圖書儀器安全起見,並因新建大廈(指辦公樓)不敷應用,特於北碚近郊青崗坡地方建一新樓,下層為圖書陳列及閱覽室,上層為土壤研究室及古生物研究室,1939年開建,1940年建成。1938年成立的昆明辦事處因滇越邊界時局日緊,1940年10月起取消並入北碚總所,重要標本、圖書、儀器和大部分工作人員遷碚,在天生橋租一小樓,為第三辦公室,計房屋六大間,樓上為新生代研究室和宿舍,樓下為化學試驗室。
關於遷址,在秦馨菱的回憶中是這樣敘述的:「1938年又遷往重慶復興觀巷與四川省地質調查所合署辦公。1939年春又從重慶城內遷往北碚在惠宇旁自建的新大樓內」。遷渝辦公時間是8月18日,詳細地址重慶小A子復興觀巷5號。
此時雖遠不及北京時期、南京時期那種良好的、國內一流的辦公環境,然而,從所設置的第一辦公處(惠宇)、第二辦公處(魚塘灣)和第三辦公處(天生橋)來看,在戰時的狀況下,還是達到了相當的規模,為科研工作的展開提供了硬體保障。
對於此次內遷,代所長尹贊勛在1941年12月14日地質調查所25周年紀念會上的工作近況報告中這樣提到:「黃汲清先生受命於抗戰之初,於艱苦之中,領導同人繼續工作,迄無間斷,又將大批圖書標本儀器材料,一再遷運,而達後方較為安全之地帶,厥功甚偉。」的確,因之地質調查所才得以在國難嚴重時期安身立命,不但老的機關還能維持,而且有不少新的機關相繼成立,20年來地質界的心血得以保存,科研工作的延續性得以保持,並繼續發揮其在地質科學上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調查科研合作 交往聯系密切
1.盧作孚對地質調查所的幫助
中國西部科學院院長盧作孚對於抗戰內遷北碚的地質調查所以及其他一些科研機構,給予了許多實際的幫助。除遷來之初的提供房舍安頓、提供地皮建房,到遷來後保證正常運轉的具體事項,可從1940年黃汲清與盧作孚的往來信函中略見一斑。
1940年5月18日黃汲清就大明染織廠停供惠宇各機關電力一事向盧作孚致函,懇請盧作孚勸告大明廠主持人繼續供電,設法維持惠宇各機關用電:
作孚先生大鑒:
在渝兩次趨謁,未獲晤面,至悵惘。
茲有一事欲為先生陳述者:爰北碚敝所辦公室及惠宇各機關所用電力,一向由大明染織廠供給,至為便利。乃自本月一日起,該廠即實行停止供電,所持理由為奉命增加生產,電力不足,該廠並囑惠宇各機關及敝所向北碚公共電廠接洽用電,以為補救之計。各機關聞訊之下,深同詫異,乃由工業試驗所顧所長毓瑔及清向該廠交涉,請其繼續供電。當與該廠主持人查、謝二君商討良久,卒不得要領。清等以北碚各種建設事業或由先生所提倡,或為先生所主持,而大明染織廠之組織亦由先生擔任董事長,故謹代表敝所及惠宇各機關呼籲於先生之前。
查惠宇各機關所需電力每月不過一百二十度,為量甚微,而需用則甚迫切。除夜間電燈外,西部科學院及中央工業實驗所均需要電力以供化學分析之用,今若停止供電,其影響所及必甚重大。回憶兩年前各機關感先生及子英先生盛意,欣然遷來北碚,並蒙假惠宇房舍以辦公,復借予地皮使建新屋,時至今日惠宇一帶已形成科學事業中心,外人且有北碚為中國戰時科學中心之說。今者吾人所需之自來水既被大明廠停供於前,必需之少數電力又被停供於後,科學中心勢必將瓦解。先生向來熱心科學事業,自不忍此種現象之發生,況西部科學院為先生所手創,更不忍使其正常工作有停頓之虞。
至大明廠方面所持理由為電力不足,而按之實際則並不如是。查該廠內裝安電燈不下數百,工人宿舍內電燈亦不下數十,均徹夜照耀,輝煌燦爛不關閉,若電力果感不足,何以不節省浪費。近聞該廠與江蘇醫學院定約,自本月份起供給該院制葯用電每月二百餘度,而以該廠員工赴該院免費診病為交換條件,此益證該廠電力充裕,乃厚於江蘇醫學院而薄於惠宇各機關,其故殊不解也。至北碚公共電力廠電力甚微,供給北碚市面已感不敷,且近來北碚新興事業甚多,如兼善公寓,如亞洲飯店等,均賴公共電力廠供電,是其供給市面用電已應接不暇,自無餘力供給惠宇各機關,而惠宇各機關之用電除仰給予大明染織廠外,別無辦法。
為此敬懇先生設法維持,勸告大明廠主持人繼續供電,則公私感激無涯矣。專此。
敬頌
勛祺!
黃汲清 頓首
五月十八日
對於5月18日黃汲清信中所反映的事情,盧作孚及時作了調查並作建議找盧子英幫助。1940年5月27日盧作孚復黃汲清函:
汲清先生:
五月十八日惠書奉悉。「大明」奉令增加生產,收回廠外供電,以致無法再供惠宇用電,殊為遺憾。科學研究與增加生產極應同時並重,以應抗戰需要。惠宇所需電力已另商北碚區署設法停一部分市場用電,挪以救濟惠宇之各事業,請先生就近洽商子英幫助。至該廠內部用燈,亦應節省,已提起廠中注意。至與江蘇醫學院定約供電一節,據廠中負責人言,系該院少數用電設備供裝廠中,而以優待職工診病為答謝,對該院內部用燈並未供給,等語。特並復聞。
敬祝
健康!
弟 盧作孚
五月廿七日
黃汲清為開展科研工作,曾向時任交通部常務次長盧作孚函索資料,如川滇、滇緬兩路路線圖等,盧作孚皆及時安排搜集,盡力幫助查找,在交通部重慶的案卷表冊中沒有的,又電告昆明敘昆及滇緬兩鐵路工程局代為查找。
1940年2月23日,盧作孚致黃汲清函:
汲清先生:
頃接本部路政司吳紹曾君函稱「昨經濟部地質調查所金耀華君來司交下鈞座介紹函一件,敬悉一是。地質調查所函索之資料,前已著手搜集,唯以需要者甚為廣泛復雜,而本部在渝所有之案卷表冊等項亦不完備,搜集頗感困難,是以迄未完竣,已將此情面告金君,俟搜齊後,當即送達」等語。特此函達,請煩察照。
並頌
時祺!
弟 盧作孚
二月廿三日
1940年10月3日,盧作孚致黃汲清函:
汲清仁兄惠鑒:
頃展九月二十二日手書,敬悉一是。矚寄川滇、滇緬兩路路線圖一節,查該項路線圖部中現無餘存,經已電昆明敘昆及滇緬兩鐵路工程局徑行檢寄,希屆時查收為荷。專復。
即頌
公綏!
弟 盧作孚 拜啟
十月三日
2.地質調查所對西部科學院的支持
我國西部幅員廣大,四川及其鄰近地區,如雲、貴、陝、甘、西康各省,在西部佔有重要地位,而富含礦藏。中國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對於該區域的考察與研究,責任重大,且必須依賴先進的學術機關的指導與援助。
地質調查所對西部科學院多有支持。1930年夏在上海成立中國西部科學院籌備處,實業部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灝與中華職業教育社創辦人黃炎培、南京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中國科學社社長任鴻雋、科學家丁文江、秉志(農三)等都表示大力支持,為籌備中的西部科學院交換標本、介紹人才。地質調查所在西部科學院建立初期及以後亦進行過經濟援助。西部科學院下屬的地質研究所,從1932年成立開始就與地質調查所合作,接受其經濟和技術上的支援。
1930年入地質調查所的常隆慶1932年離所,任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主任。
根據1950年4月22日的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國西部博物館人員名冊和同年北碚行政管理處制重慶市人民政府原政權人員簡明登記表記載,時任西南地質調查所所長的黃汲清於1949年受聘為中國西部科學院特約研究員。
3.調查科研合作與協作
地質調查所與中國西部科學院的合作,在內遷之前,多是由地質調查所主持、西部科學院派員參與,以四川及其周邊省區為主的西部地區的地質、石油等自然狀況和自然資源調查以及地質圖的編制等科研活動。內遷之後,則由西部科學院發起,邀請地質調查所共同完成。
1931年中國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尚未成立之前,西部科學院即派員同北平地質調查所特派調查員,在四川西部及西康東部調查地質。1931年地質調查所到松潘等地調查地質的是譚錫疇、李春昱。
20世紀30年代,國民政府頗注意四川建設,曾幾度派專員來川考察。1935年實業部地質調查所又派人來川調查石油,西部科學院特派地質研究所主任常隆慶(兆麟)一同前往資中、自流井等處,作詳細觀察,每處至少須逗留一兩個月。
在由地質調查所承擔的中國本部地質圖編制工作中,中國西部科學院的科研人員參與其中。成立於1936年、由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灝兼任主任、黃汲清任副主任的中國地質圖編纂委員會,計劃在3年內完成懷寧南昌幅、上海杭縣幅、長安洛陽幅、長沙萬縣幅、桂林湘潭幅、貴陽昆明幅和西寧酒泉幅等7幅1:100萬地質圖幅,並命名29幅以待將來編制。其中的長沙萬縣幅由田奇
1939年和1940年,西部科學院理化研究所接受地質調查所委託,進行四川各地的鹽水化驗。
1942年2月,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常隆慶等與中央地質調查所李善邦、秦馨菱等,再次探測攀枝花鐵礦。後由常隆慶主筆完成《攀枝花磁鐵礦探測調查》。
中國西部科學院在四川的早期地質調查研究成果,為後來該地區的地質科研工作打下基礎。無疑,文章被引用可以證明其學術價值,地質調查所研究人員的論著中引用到了這些成果。例如,1933年4月中國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印行的常隆慶著,中國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叢刊,第一號《重慶南川間地質志》被地質調查所章鴻釗所著《中國中生代晚期以後地殼運動之動向與動期之檢討並震旦方向之新認識》一文引用,並被王鈺著《關於半河系》參考。常隆慶1937年著《寧屬七縣(現西昌地區)地質礦產》(四川省建設廳出版的四川資源調查報告之一)被地質調查所李春昱的《四川運動及其在中國之分布》一文引用。1933年8月中國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印行的常隆慶、羅正遠著,中國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叢刊,第一卷第二號《四川嘉陵江三峽地質志》被地質調查所王朝鈞、關佐蜀、靳毓貴、李耀曾執筆的《北碚地質志》引用,並被李春昱《雅安期與江北期礫石層之生成》參考。
地質調查所內遷北碚以後,在西部科學院的協作下繼續其科研工作,科研成果豐碩,出版事業不斷。出版品有《地質匯報》、《地質專報》(甲、乙、丙三種)、《中國古生物志》(甲、乙、丙、丁四種)、《中國地質史》、《中國地質圖》、《特刊——中國地層史》、《燃料研究專刊》、《制圖匯刊》、《地球物理專刊》、《地震專報》、《土壤》(分〈土壤季刊›、〈土壤專報›、〈土壤特刊〉甲、乙兩種)以及雜項等共12類19種,非常成系列。1941年只出版了1~3號的《地球物理專刊》,刊載《湖南水口山鉛鋅礦區試用扭秤方法探測結果》(李善邦、秦馨菱)、《單極電力剖析》(翁文波)、《霓式地震儀原理計製造經過》(李善邦),記錄了20世紀40年代物理探礦、地震記錄方面的早期成果,為中國地球物理學開創了基業。
據《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所載,地質所在抗戰其間已完成、發表科學論文、報告120篇。其中,《江西南部鎢礦地質志》(徐克勤、丁毅,1943)、《四川鹽礦志》(李悅言,1944)、《甘肅中南部地質志》(葉連俊、關士聰,1944)、《中國主要地質構造單位》(黃汲清,1945,本書是經過長期大量的野外調查之後,總結國內外資料完成的一部中國大地構造的經典著作,使黃汲清成為中國歷史大地構造學無可爭辯的創始人和奠基人)等為開拓性重要調查、研究成果,今天仍具指導意義。
需要指出的是,地質調查所(後1941年被定名為中央地質調查所)在抗戰時期,為了探測抗戰和軍工所需要的礦產資源,在西部科學院的協助與合作下,地質調查所地質與礦產調查工作區域轉向大後方的西南、西北諸省,除找到了上述的攀枝花鐵礦外,還發現了諸如貴州鋁土礦、雲南磷礦、廣西鈾礦等一批重要礦產地。為抗戰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4.遷入後的一些活動
1938年1月,實業部改為經濟部,地質調查所改隸經濟部,更名「經濟部地質調查所」。後來,為與河南、湖南、兩廣等省相繼成立的地質調查所區別,1941年夏開始使用「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名稱。
地質調查所有正副所長各一人,分地質調查室、礦物岩石研究室、古生物研究室、地質采礦研究室、測繪室、土壤研究室、化驗室、陳列館、圖書館以及文書、會計、庶務、人事等室[見楊家駱主編《北碚志稿》(二)(1945年)「遷建志」,北碚,1980年油印本]。
1940年秋,中央地質調查所昆明辦事處撤銷,遷至重慶北碚。為防日軍空襲,地質調查所在北碚安置得比較分散。總所設在文星灣現重慶自然博物館北碚陳列館內,圖書館建在2km外的魚塘灣,在遠離鎮子4km的天生橋建造了一些簡易辦公室。
1941年1月5日,中國地質學會在文星灣地質調查所舉行丁文江逝世5周年紀念會,會後楊鍾健作「許氏祿豐龍之采修研裝」的講演,並引導與會者參觀許氏祿豐龍化石骨架。6~8日,許氏祿豐龍在地質調查所對外公開展覽。這是許氏祿豐龍在重慶的首次公開亮相,每天觀眾不下四五百人。1946年,中央地質調查所遷回南京,許氏祿豐龍也被轉運到了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北京成立,許氏祿豐龍又被轉運到了北京。
1943年,中國西部科學院聯絡中央地質調查所等10餘家科研機構在北碚文星灣惠宇籌建中國西部科學博物館(即中國西部博物館)。1944年12月,中國西部博物館在北碚文星灣正式成立。中央地質調查所作為籌備單位之一,負責其地質館的布置。在此期間,亦完成了很多有意義的工作,例如上述的安裝許氏祿豐龍化石骨架活動。此外還有在黃汲清先生的指導下,中國西部博物館的十餘名工作人員完成了我國第一件地形浮雕——「中國地形浮雕」,此浮雕至今未作任何改動,足見其科學性,現陳列於館內發揮教育大眾的作用。還有抗戰勝利日益臨近,中國西部博物館將許氏祿豐龍翻制一套模型繼續陳列在展廳內,將正型標本替換下來。
三、內遷西部腹地,意義作用巨大
在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到1937年抗戰爆發前的近10年時間里,中國出現了一個科學文化繁榮時期。而在抗戰時期,全國科研普遍受挫,西部內地卻因禍得福,獨樹一幟。中央地質調查所等科研院所的內遷,是一次「科學內遷」,是地質學等學科研究事業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發展階段。科研機構、科技人員、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紛紛轉移至大後方,使戰爭的損失盡量減少,為在大後方繼續科研工作,以及為戰後科研工作的開展,保存了必要的物質條件,民族科學的血脈得到保存。
1.改變了中國地質學等科技的空間分布
科學發展的時空分布受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自然等等因素影響。抗戰即是一個顯著的因政治原因而改變了近現代中國地質等科技的時空分布的典型案例。抗戰時期,中國的地質等科技格局發生變化,地質等科技中心發生了轉移。重慶、昆明、成都等地成為中國地質科技的戰時主要分布區,而重慶作為戰時中國的陪都,政府各部門、中央各主要科研機關、重點大專院校等紛紛聚集於此,從而使重慶成為戰時中國科技力量最密集的城市和科技中心。在中央地質調查所遷碚期間,一批中央研究機關因同地質調查所一樣,在中國西部科學院的直接幫助下先後內遷北碚。除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外,分布在中國西部科學院惠宇的其他研究機構有,國立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動植物研究所1944年分開,植物所在金剛碑)、中國科學社及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等,與惠宇緊鄰的杜家街分布有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經濟部中央工業試驗所等,其他院所如在水井灣的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狀元碑的中國地理研究所、後峰岩的經濟部礦冶研究所等,北碚成為當時中國戰時科學中心之說——可謂學術諾亞方舟。抗戰勝利後,雖然大部分科研機關、高等院校回遷原地,但對我國地質學等科學技術的空間分布的影響卻永久地保留了下來,仍然在發揮作用。
2.又一次地質學等科學的本土化過程
盧作孚早年主動走出去、請進來,有意識地推行科學本土化,是一種文化自覺,其最終目標是為當地建設發展服務。抗戰時期,科研機構避禍而來,為適應當時所處環境的變化而把研究對象集中在西部地區,並從純粹理論研究轉向更多地服務於當地的實用研究,自然而然進行科學的本土化。這些科研院所內遷後不但傾力於本職工作,並積極參與到地方經濟文化的建設中,如受北碚管理局委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等家單位就參與了編修北碚志的重要工作。
作為國家級的學術研究機構,地質調查所在人才儲備、科研力量、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方面在國內堪稱一流。地質調查所到碚研究人員,使內地擁有一批寶貴的高級研究人才。科學家群體在憂思國家民族的命運之時,以一種務實的姿態,堅守書齋,積極作為,除進行本身的研究工作以外,一些還直接加入到當地的研究機關、高校以及工廠等,領銜或參與當地地質等研究工作。例如,王炳章20世紀40年代曾在四川地質調查所工作;俞建章1936年回國後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中央大學、重慶大學;侯德封1937~1945年在四川地質調查所工作,後任所長,兼重慶大學地質系教授;楊鍾健曾在重慶大學兼職任教;李春昱曾兼職於中央大學和重慶大學,1938年離開地質調查所,出任四川地質調查所所長;黃汲清兼中央大學和重慶大學教授;方俊1943年在中國地理研究所工作;金開英1938年隨同沁園燃料研究室一同轉到重慶動力油料廠。202箱圖書館、陳列館、各辦公室、化學試驗室及土壤室的重要物件運往北碚,充實了基礎設施和研究材料。即使抗戰勝利後回遷原地,但移贈房舍、部分標本等仍然繼續發揮作用。中央地質調查所第一辦公樓(現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內的地質大樓)1946年移交給中國西部博物館。
3.形成西部內地科研文化高潮
盧作孚1930年創辦的中國西部科學院,在開創之初,即為西部內地一面科學的領軍旗幟。後因經費等原因,地質研究所等相繼停辦。然而,盧作孚對科學的熱情並未削減。盧作孚「向來熱心科學事業」(黃汲清),在紛亂的時局裡,為知識群體安放下一張安靜的書桌,用中國西部科學院這塊物質平台,搭建起內遷科研機構的避風港,使內遷機構研究工作的連貫性得到保障,傳承了科學文化的精、氣、神。在國土淪陷的危難之時,中央地質調查所等研究機構,在大後方堅持科研工作,進行「科學救國」。意雖不在改造當地相對落後的科學文化狀況,而實際上先進的科學思維、方法、人才、體制等,帶動和提升了西部地區科學文化的進步,出現空前的繁榮。以中央地質調查所為代表的中國大部分頂級科研機構內遷重慶、北碚,地質、生物、農林、工礦、醫葯、地理、物理、心理等形成較為完整的科研體系。內遷給遷入區的科研活動補充了新鮮血液,改善了遷入地區的科研條件,加強了科研力量,改變了科學技術在全國分布不均衡的局面,相對平衡了中國的科技分布。內遷科研機構的學術進程,與盧作孚一直以來在當地所探尋的現代化、科學化的過程相一致,成為抗戰時期以北碚為代表的西部內地近現代科學文化發展的主線,所從事的工作實踐、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使得內地認識自然現象和規律的知識體系變得豐富起來。外來的先進文化繁榮了當地科研文化狀況,呈現出全新的局面,形成西部歷史上不可多得的科研文化高潮。
四、結語
地質調查所在北碚的時間為1938年7月~1946年1月。經歷了整個八年抗戰時期。期間在中國西部科學院的無私援助和物質保障下,地質調查研究所等各個研究單位的共同努力,地質等科研資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既改善了地質等科研基礎條件,又促進了區域內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開放共享。全國各科研機構雲集大後方,形成內地較為完整的科研體系,地質調查所與其他研究所間更為密切地合作交流,並且與當地社會經濟建設等各個方面的交流合作更為廣泛,在內地形成互為補充、相互結合的科技平台,改善了中國地質等科學資源分布的格局。內遷院所在原有的科研基礎上,根據戰時需要,調整研究重心於應用科學,注重實地科學調查,獲得大量西部地區第一手資料和標本,充實了該地區的學科研究。內遷給內地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撐,帶動了內地地質等學科科研實力的提升,推動了戰時大後方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元培.中國的中央研究院與科學研究事業.見:蔡元培全集.第八卷[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黃立人.盧作孚書信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程裕淇,陳夢熊.前地質調查所(1916~1950)的歷史回顧——歷史評述與主要貢獻[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
[4]中國地質學會.黃汲清年譜[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4
[5]張黎.中國西部科學院理化研究所始末[J].中國科技史料,1995,16(2):33
[6]章鴻釗.中國中生代晚期以後地殼運動之動向與動期之檢討並震旦方向之新認識[J].地質論評,1936,1(1):20
[7]王鈺.關於半河系[J].地質論評,1945,10(1~2):7~8
[8]李春昱.四川運動及其在中國之分布[J].地質論評,1950,15(4~6)合刊:143
[9]李春昱.雅安期與江北期礫石層之生成[J].地質論評,1947,12(1~2):125
[10]趙曉鈴.盧作孚的夢想與實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1]陳新,薛運丹.盧氏昆仲與北碚實驗區.重慶文史資料.(第六輯)[C].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
[12]張九辰.地質學與民國社會: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
[13]張祖林,王永,丁春旭.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空間分布的形成與發展[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32(1):118~124
[14]孫承烈.北碚聚落志[J].地理,1948,5(3~4)
㈤ 地質公園——地學內蘊的科學性
一、概述
地質公園是可以觀賞豐富的、有重要科學價值和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跡的風景區。地質遺跡是指地球發展演化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一切跡象,例如有的地方過去是海洋,便有在海洋中沉積的石灰岩等岩石,岩石中還會有在海洋中生活的生物化石;某個地方曾經有火山噴發,便會有火山岩、火山口、火山頸等與火山有關的岩石和構造;發生過泥石流的地方,會有泥石流的堆積物,可以看到轉化為泥石流的鬆散體所處的地貌和構造位置……所有這些可以據之推斷出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事件的物質現象,都叫地質遺跡。地質遺跡是地球歷史的記錄,地學就是根據地質遺跡研究地球發展演化規律的科學,地質公園是欣賞風景區的地質科學性的部分。
建設地質公園的目的,首先是開展地學科普活動,在旅遊中學到地學知識,有利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學水平;其次是滿足廣大旅遊者求新、求知、解惑的需要,提高旅遊的科學品位,提高風景區的美學深度,了解山水形成的本質和地球運動的規律,吸引更多的旅遊者以提高風景區的經濟收入;第三,是對人民群眾進行生態環境教育的需要;第四,有利於保護地質遺跡,因為批准為地質公園後,將禁止采礦等一切破壞環境的活動。
目前許多風景名勝區都掛有多塊牌子,有各式各樣的名稱,這些不同名稱的公園,都是風景區在不同方面的表現。自然風光強調觀賞性,給人以美的享受;森林著重於景區的植被以及植被形成及其所代表的生長環境與特徵,從中得到植物和生態環境的知識;地質公園除了強調美學特徵、植被環境以外,更著重於山水的成因及其與地質環境的關系。
根據國土資源部的規定及部分學者的意見,本書分6類地質公園進行介紹。
二、剖面地質公園
1.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於2001年12月10日經國土資源部批准,2003年11月8日正式揭牌開園。公園位於薊縣之北,燕山山脈南坡,總面積342km2 ,公園核心地帶面積9km2 ,地質遺跡為中、新元古界標准層型地層剖面及古生物化石,可以作為全國和全球地層對比的依據,這就是它的巨大科學價值。
公園中、新元古界剖面地層齊全,出露連續,保存完好,頂底清楚,構造簡單,變質輕微,疊層石等古生物化石豐富,地層厚度近萬米,真實地記錄了地球距今18 億~8 億年的地質歷史,被國內外地質學家推崇為世界上同一地質時期的「標准層型剖面」。
2.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常山地區奧陶系剖面研究比較詳細,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金釘子」地質剖面,作為全球該地層對比的標准剖面。這個「金釘子」位於常山黃泥塘,其底界以一種特殊的筆石的首先出現為標志,是距今4.6億年左右的地層剖面。
3.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位於陝西省中北部洛川縣城南的黑木溝,兩岸邊坡出露的黃土剖面是250萬年來地質歷史的產物,含有豐富的歷史信息。公園面積約9km2 ,黃土垂直節理發育,直立性好,在大氣降水及地表、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了獨特奇異的黃土地貌景觀。在南北長3~5 km的范圍內,有圓形、方形、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黃土柱,有長約數丈、寬約數尺的黃土橋,有小如井口、大如巨盆、深不見底的黃土洞,有坐若金字塔、跌若孔雀下山、造型豐富的黃土雕塑,有橫立的黃土牆和垂直的黃土裂隙……
公園內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的黃土剖面,是研究中國大陸乃至歐亞大陸古氣候變化及其他地質事件的重要資料。劉東生院士認為:「洛川黃土古土壤系列是北半球最為完整的大陸地質記錄之一,它記錄了距今240萬年以來所發生的地質事件,有助於重建中國北方乃至北半球第四紀地質事件的歷史,並有可能以此認識現代地質過程在地球史中扮演的角色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國黃土磁性地層學的研究,以洛川剖面最詳,可以劃分出幾個十分重要的極性變化和年代標定點,這是目前所知的全球黃土記錄中最為連續、完整的剖面。」張宗祜院士指出:「黃土高原整個全新世的氣候變化,存在著千年尺度的准周期性波動,這種變化在中國許多地方的序列載體中都有表現,但以洛川剖面全氧化鐵氣候序列表現得最為完整、清晰。」「中國黃土地層中發現的脊椎動物化石,具有時代特殊價值的屬種還是很少的……像陝西洛川黑木溝剖面的黃土地層中集中出現的化石產地是不多見的,也是十分典型的。」
三、生物遺跡地質公園
1.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生物演化的歷史,是地球演化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距今25 億~5.4 億年的元古宙已發現了很多菌藻植物化石,因而將元古宙稱為菌藻植物時代。元古宙末期,除藻類大量繁育外,還出現了著名的伊迪卡拉動物群,其中有腔腸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和介殼動物。由於這些動物缺乏堅硬骨骼,保存下來的多為動物軀體的印痕化石和遺跡化石。原先植物繁茂的時代突然出現大量動物化石,地質界稱其為生物大爆發。我國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就記錄了一次生物大爆發事件。
雲南下寒武統自下而上分為4階:梅樹村階、筇竹寺階、滄浪鋪階、龍王廟階,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事件就記錄在梅樹村階地層內。梅樹村階以雲南晉寧以北7km的梅樹村剖面為層型剖面,其中保存了早寒武世(距今5.3 億年) 40 多個門類、100 余種動物的化石,其中有海綿動物、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和疑難動物化石等。由於埋藏地質條件特殊,不但保存了生物硬體化石,而且保存了十分罕見精美的生物軟體印痕化石,為研究寒武紀早期生物大爆發及這個時期的動物生理結構、生活習性、系統演化、生態環境提供了實物資料,是極為寶貴的地質遺跡。這些化石稱為「澄江動物化石群」,與澳大利亞「伊迪卡拉動物化石群」(距今5.8億年)、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動物化石群」(距今5.15億年)並列為「地球歷史早期生物演化實例的三大奇跡」,被稱為「20世紀最令人驚奇的發現之一」。
澄江動物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澄江縣帽天山地區,總佔地面積18km2 ,山勢順地層走向延展,中心區帽天山海拔2026m。化石埋藏帶長20km,寬4.5km,核心保護區面積1.2km2 ,共發現化石點30餘處,已採集化石3萬余塊。
19世紀30年代,達爾文在其著名的《物種起源》中預言:今後如果有人對我的理論提出挑戰,那很可能來自對寒武紀動物突然大量出現的解釋。1991年4 月23 日,美國《紐約時報》頭版頭條並附配精美圖片介紹了中國帽天山動物群的發現。2001年1月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認為雲南澄江動物化石群使脊椎動物出現的時間提前了6000 萬年。英國牛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感嘆:「澄江古生物化石將是科研永遠的大廈」。此處經科學鑒定的40個門類、100多個種的古生物化石,涵蓋了現代生物的各個門類,還發現了多種過去曾大量存在、現已滅絕的動物種,已超出現有動物分類體系,只能冠之以發掘地名來命名,如撫仙湖蟲、帽天山蟲、雲南蟲、昆明蟲和跨馬蟲等。
2.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恐龍是已經滅絕的古代脊椎動物,它們生活在2.25億~0.65億年前的中生代,包括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之久。恐龍是一個巨大的家族,既有「巨大的」、「恐怖的」,也有「小巧的」、「溫順的」。世界上已發現的恐龍化石有900~1200個屬。在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陳列廳中展出的完好恐龍骨架達18 具,這18 具恐龍中有3具屬於雜食性,個體長1.4~2.8m;有5具屬肉食性,個體長4~8.9m;有10具為植食性,其中3具個體長4.3~7m,另7具個體巨大,長9~20m。所有這18具恐龍化石在時代上都屬侏羅紀。
自貢恐龍博物館建築在恐龍化石群的發掘現場——大山鋪,距自貢市11km,建築面積6000m2 ,有兩個發掘現場,在這兩個現場可以看到從砂岩中剝離出來的恐龍骨骼化石,堆積重疊,縱橫交錯,十分壯觀。
我國國家地質公園中的恐龍地質公園還有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3.硅化木地質公園
(1)遼西木化石群
遼西木化石群集中在北票市和義縣一些山區,它們大都保持原始樹樁形態,大的直徑達1m以上,表層樹皮裂痕依稀可見。最長的石樹樁,出露部分長3m有餘,樹樁上年輪清晰,其年代屬侏羅紀,與北票含煤層的時代相當,原來這里曾是浩瀚的林海。
(2)延慶木化石群
在北京延慶縣城東北白河北岸長500m的谷坡上,分布了40~50個木化石群。這些木化石高低參差、密密麻麻,堪稱奇觀。木化石較堅硬,有的出露地表幾十厘米,有的達1m多,直徑約1~2m。多呈短樹樁狀,表面為褐黃色和灰白色,樹皮紋路和斷面年輪清晰。延慶木化石群世所罕見,這里原是湖泊,樹木被埋入地下,經硅化形成。
(3)自貢硅化木
四川自貢市涼高山附近的長山嶺,有一株舉世無雙的硅化木,主幹長23m,直徑1.3m。此硅化木堅實晶瑩,樹紋纖維清晰,在陽光照射下,像寶石般閃閃發光。它埋藏於侏羅紀砂岩中。
(4)亞利桑那州化石林
美國亞利桑那州阿達馬那鎮的化石林,數以千計的石化樹干(硅化木)倒卧地面,直徑平均1m左右,長15~25m之間,最長達40m,其周圍還有零散的化石木塊。這些石化樹木年輪清晰,宛如大塊的碧玉瑪瑙,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密集的石化樹干區有6處,最美的叫彩虹森林。推測此處原有的森林被洪水沖刷,木質發生礦化作用,又被鐵錳氧化物染色,才形成今天五彩斑斕的化石樹。
4.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東臨朐縣上林鄉。富含化石的岩層出現在一個采礦坑內,最上層是風化的土壤,第二層是第四紀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岩,第三層是富含化石的硅藻土層,最下面是砂礫岩。硅藻土層由硅藻的遺體經黏土膠結而成,其形成時代為距今1800萬年的中新世。硅藻土成層極薄,像書頁,其中賦存的化石像動植物畫冊一樣,又被稱為「萬卷書」。硅藻土曾作為一種非金屬礦床開采,1980年此處成為我國第一個古生物化石重點保護區後才停采。
哺乳類動物化石包括鹿、犀牛、豬、馬、熊、鼠、蝙蝠等17個屬18個種,其中以柄杯鹿數量最多,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奔跑姿態。鳥類骨壁很薄,很難保存為化石。1976年在此發現了一具完整的鳥類化石,轟動了中國古生物學界,也引起世界同行的關注,迄今已發現6種鳥類化石。蛇化石的研究在我國始於20世紀60年代,第一塊蛇化石即發現於此,在其骨骼的兩側還可看到鱗片壓在岩石上的痕跡。兩棲類有6個以上的種,可以看到蛙的幼體——蝌蚪和長著尾巴的青蛙,還見到青蛙和魚一起保存的化石,以及魚、水草、樹葉保存在一起的化石。昆蟲化石的保存有三大特點:數量龐大,保存完美,形態生動。昆蟲身上最易腐爛、最不易保存的翅膀,居然能在這里保存下來,並呈現展翅高飛的姿態。山旺的蜘蛛化石也很多,位居世界前列。山旺的植物化石同樣門類齊全,數量豐富,保存完好,不少葉子能見到清晰的葉脈。花最容易凋謝,但卻能保存為化石,甚至可以看到雄蕊和雌蕊,實屬舉世罕見。
在1800萬年前山旺地區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湖,有各種動物在此生活,後來火山噴發,湖泊不復存在,生活在湖中的生物也遭到毀滅。
四、構造遺跡地質公園
1.河南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
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珍奇的構造地質遺跡包括以下5個方面:
1)兩期褶皺的疊加。早期發生過走向南北的緊密褶皺,以後又發生了東西向的褶皺,這兩期褶皺疊加在一起。
2)背斜與地壘的疊加。古老的王屋山背斜在南、北兩翼各形成一條正斷層,於是這個古老的背斜成為地壘。
3)清晰、奇特的不整合組合。王屋山背斜在天台山處倒轉,使太古宇與元古宇間的不整合面直立,並成為壁立的懸崖;元古宇頂部石英砂岩水平產出,不整合於直立的石英岩上,形成角度不整合。兩個不整合相交成T字形,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不整合之一。元古宇頂部石英砂岩沉積時,古地貌應為向西傾斜的陡坡,因而在天壇山峰頂這個小范圍內,東邊的岩層薄、層數少,西邊的岩層厚、層數多。
4)活躍的新構造運動。王屋山地區地面上升的構造運動活躍,其依據主要有:①河流在平面上呈蜿蜒曲折的老年期河道,而剖面上則是兩岸陡峭的V字形青年河谷;②鐵山河有表明地面上升的隘谷;③景區內至少有4期階地;④以寒武系為對比依據,可以計算出天台山相對於太行山的上升高度,以三疊系為對比依據可以大體計算出相對於南面丘陵區的上升高度,以丘陵區為對比依據可以計算出相對於華北平原上升的高度;⑤山前丘陵區山頂高度一致,保持上升前平原的原貌,但已有大量溝谷切割;⑥景區南緣斷層,可見太古宙地層與第四系黃土的斷層接觸,說明第四紀時山體仍在上升,斷層仍在活動。
5)土地生命周期的展現。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由於王屋山地區有活躍的新構造運動,使得土地生命中的各個周期均展現於小范圍內,是研究土地發展及保護的珍貴的科學資源:①公園主景區裸露岩石上,由於風化作用有極薄的黏土礦物生成,是為土地的萌生期;②景區河谷階地上有小片土地生成,是為土地的幼年期;③景區以東為華北平原的邊緣,沃野千里,是土地的青年期;④景區以南的丘陵處於平原上升後遭侵蝕的階段,山頂是良田,谷底則出露岩石,是土地的老年期;⑤公園主景區土地已被全部剝蝕,岩石裸露,是為土地的消亡期,但它卻與土地萌生期重合。
2.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構造遺跡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內可以看到的構造遺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在嵩山地質公園內及其附近可以看到36 億年以來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5個地質時期的地層。
2)能見到華北地區幾乎所有的構造運動遺跡:距今25 億年前發生於元古宙和太古宙之間的嵩陽運動,距今18 億年前發生於中元古代和古元古代之間的中嶽運動,距今5.43億年前發生於古生代和元古宙之間的少林運動,以及石炭紀和奧陶紀間的不整合面。嵩山以眾多不整合面匯聚一堂為特徵。
3)堅硬的石英岩褶皺成各種復雜的形態,倒轉、平卧褶皺到處可見。在三皇寨景區還可見到因褶皺石英岩岩層直立的壯觀景象,一片片石英岩層筆直聳立,直逼蒼穹,布滿整個峽谷,如萬卷「倚天巨冊」,氣勢恢宏雄偉。
五、礦物礦床地質公園
礦床地質公園對人類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一般旅遊者總是感覺礦床很神秘,巨大的礦床對地質專業人員更是有著非凡的吸引力。但是現在似乎還沒有建設礦床地質公園,因為公園的建設可能會對礦山生產帶來影響,而未開採的礦床因各種原因更不會建為公園。那些已經采完閉坑的大型礦床,可以在露天采礦場或地下采場建設地質公園。這既是對采礦破壞環境的整治,又能有經濟上的收入,還能開展全面系統的科普教育。
六、地貌地質公園
本書所介紹的各個風景區都可以稱為地貌地質公園。
七、地質災害地質公園
1.龍門山構造地質公園
世界上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其中有感地震5萬多次,7級以上破壞性地震平均每年有十幾次,8級以上特大地震平均每年一次。我國唐山地震死亡人數在30 萬左右。1556年陝西華縣地震死亡83萬人,可見地震是對人類威脅最大的地質災害。
四川龍門山已建成國家構造地質公園,鑒於這里是大地震的頻發區,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大地震的遺跡又多,應以此構造地質公園作為宣傳地震防險避災的地質公園。
龍門山延展於四川盆地西側,長約500km,是一個中生代以來的疊瓦逆沖斷裂帶,大地震就是其運動的結果。其逆沖斷層面傾向北西,龍門山體向四川盆地推移。1929年地質學家趙亞曾在川西平原彭州市境內發現了白鹿頂、小魚洞一帶的飛來峰,確定了這一推覆構造。我們認為,由於太平洋板塊和華北裂谷都將地殼向西推擠,四川盆地向西北插入龍門山之下時,龍門山的塊體便被擠出,向四川盆地推覆,每擠壓推覆一次便發生一次地震。地塊的移動下插不是一個點,而是有一定長度和寬度的地段。因此2008年5月12日地震的餘震都在都江堰和秦嶺地區之間發生,直到能量全部釋放,推覆塊體的位置取得平衡後,餘震才停止。本地段發生過以下大地震:1933年疊溪地震(7.5級) ,1941年黑水地震(6級),1958年北川地震(6.2級),1960年松潘地震(6.75 級),1973年松潘平武地震(7.2級),2008年汶川地震(8 級)。在75年內發生了6 次大地震,約12年一次,足見頻度之高。從上述數據同時還可看出,間隔時間愈長地震的強度愈高,破壞性愈大。
2.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重慶東南黔江的北部,南連酉陽,西接彭水,北界湖北利川,北東部包括湖北咸豐縣一角。中心區為小南海,是一個美麗的高山湖泊,成因為地震堰塞湖,距黔江30餘千米。據《黔江縣志》記載,清咸豐六年發生大地震,山崩岩塌,形成一道長1170m、寬1040m、高67.5m的大壩,截斷溪流,漫淹20餘里,形成湖泊,並在其附近湖北咸豐境內形成4個較小的堰塞湖。小南海湖面長5km,最寬處1km,最深50餘米,有板夾溪等5條溪流注入,水質良好。小南海是目前國內歷史最長、保存最為完好的地震堰塞湖,而且在世界上也「極為鮮見」。據中國科學院專家考察,當時地震震級為6.3級,地震的破壞烈度為Ⅷ度。地震時山體滑塌10餘千米,4500×104m3的崩滑體向西推移2km,以近100m的落差阻塞山谷。地震遺跡區還保存了崩塌崖面、崩滑體、堆石壩、淹沒森林等多種地震破壞形跡。當年因地震崩塌形成的斷崖絕壁——大跨岩、小跨岩之下,滾石密布,巨石林立,其直徑一般1~5m,大者在10m以上。這些為地震災害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自然實體,有很高的科研科考價值。國家地震局於2001年為小南海頒發了「黔江小南海國家級地震遺址保護區」和「全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基地」兩塊牌子,使小南海的科技價值得到了社會公認。
3.東寨港
東寨港位於海南島瓊山區,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據歷史記載,東寨港原是一片陸地,1605年大地震沉沒了72個村莊,隨之成為海港,港灣中生長有大量紅樹。7~10m深的海水裡,村莊廢墟、斷垣殘壁、農田道路清晰可見。
4.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西藏自治區波密縣與林芝縣交界處,主體位於波密縣易貢鄉,呈北西-南東向帶狀展布,總面積為2160km2。地質公園以易貢巨型山體崩塌地質遺跡為特色。
易貢巨型山體崩塌體的體積達3000×104m3 ,崩塌的最大落差達2580m,滑坡的最大垂直運距達640m,最大水平位移為6700~7000m,堆積體達到3×108m3 ,其他遺跡包括高速滑擦痕、高速滑坡特有的噴水冒沙坑、土丘群以及易貢堰塞湖區遺跡、易貢藏布-帕隆藏布斷裂帶與易貢-魯朗走滑斷裂構造遺跡、易貢堰塞湖決口遺跡、易貢堰塞湖潰決形成的次生崩塌-滑坡遺跡、古冰川活動遺跡及相應的地質生態環境等。
本區降水量豐富,斷裂作用加上冰川凍融對岩石裂隙的楔劈以及河流流量增加導致的侵蝕切割能力,進一步加劇了河谷邊坡的掏蝕、失穩,促進了崩塌、滑坡的發生。然而易貢巨大的泥石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卻是地殼的快速上升與陡峭河谷的形成。15 萬年來大峽谷地區地殼抬升速度達到30mm/a,是世界上抬升最快的地區之一。故易貢扎木弄溝巨型崩塌、滑坡是這些獨特的內外動力地質作用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所形成的崩塌—滑坡—堰塞湖—湖水潰決—河谷地形改造—河谷次生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鏈是在別的地區極難見到的。沿易貢藏布而上,被泥石流堵塞的長條形堰塞湖中雲霧縹緲;湖灘平原、湖濱台地,果林茂密,茶園壠壠,此處為西藏第一處茶園,所產珠峰聖茶聞名遐邇。
5.翠華山山崩國家地質公園
翠華山位於陝西西安市長安區,其主峰終南山海拔2604m,山崩分布面積5.2km2 ,主要由殘峰斷崖、崩塌石海、堰塞湖3部分組成。
殘峰斷崖主要指玉案峰、甘湫峰、翠華峰及山崩臨空面。三峰鼎立,突兀險峻,直沖雲霄。玉案峰海拔 1688m,半峰劈裂,崩面平齊峻峭,如玉案倒豎。甘湫峰,海拔2045m,是一條長1500多米、寬260~900m、高差約300多米的山,近南北就地崩塌,形成石海波濤的壯景。翠華峰,海拔1414m,似一巨大的銅牆鐵壁橫亘翠華山中,兩端被高達200餘米的峭壁截切,形成一條長近千米、高200 多米、寬300 多米的石坎,堵塞太乙谷。
崩塌石海,總量3×108m3 ,石塊巨大,集中分布在翠華峰-甘湫峰和大坪。巨石堆砌,相互疊置,宛如石頭的海洋,波瀾起伏。崩塌過程中石塊相互欹嵌,形成了上百個洞穴。其中冰、風二洞最奇。冰洞夏季結冰,炎炎酷暑,洞中冰柱倒立。風洞由兩塊巨石頂端相撐形成,洞中冷風嗖嗖,盛夏六月,涼風習習。還有小風洞、蝙蝠洞等許多奇洞。
堰塞湖共有3處。甘湫池為乾涸之湖;另一處由於泥沙堆積填平,故名大坪;水湫池,因山體崩塌堵塞太乙河形成,湖面長600m,寬100~300m,水深5~12m,可劃船、垂釣等。
㈥ 西安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怎麼樣
西安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隸屬於建築工程系,建築工程系是西安工業大學的7系,(1系是光電工程學院、2系是機電工程學院、3系是材料與化工學院、4系電子信息工程學院、5系是經濟管理學院、6系是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是校級名牌本科專業,有近20年辦學歷史。 這幾年就業情況不錯。
㈦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附近有哪些高校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在小寨東路,雁塔區的高校和部分碑林區的高校都離得比較近。南版有西安交權大繼續教育學院、西安音樂學院、西安郵電學院、西安石油大學、西安財經學院、西北政法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北有長安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最近的應該是西安科技大學的家屬區和長安大學的地質大廈吧,不用坐公交。不知道你的「附近」是什麼意思,最遠的坐公交估計也就一二十分鍾吧。我以前經常從陝西師范大學的小東門出來,上翠華路,走過去也就半個多小時。
㈧ 環境地質專業的本科生可以在陝西找什麼樣的工作 有哪些單位以及一些待遇
地質類的單位都可以的,陝西最好的地質單位是西安地調中心,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陝西地調院。其他的地質隊,勘察院,研究院都挺好的。下面是詳細單位(一定要加分啊,我好不容易找到的,我也是學地質的)
陝西省地質調查院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西安市大興東路12號) 甲級:區域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
乙級:固體礦產勘查;水工環地質調查;遙感地質勘查。
丙級:勘查工程施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陝西工程勘察研究院) 陝西省西安市含光路中段19號 甲級:水工環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
乙級:勘查工程施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丙級:地球物理勘查。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地質勘查院(陝西礦業開發工貿公司)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省地礦局內) 乙級:固體礦產勘查。
丙級:勘查工程施工。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漢中地質大隊 陝西省漢中市東塔北路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乙級:區域地質調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區域地質礦產研究院 陝西省咸陽市濱河路7號 甲級:區域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
乙級:地球化學勘查。
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三地質隊 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千河鄉馮家咀村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
乙級:勘查工程施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六地質隊 西安市臨潼區代王街道辦地質六隊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
丙級:地球化學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綜合物探大隊(西安中勘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市龍首北路東段16號 甲級: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
乙級: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地質隊 陝西省安康市南環路中段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
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西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 西安市長安縣北環西路七號 甲級:區域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乙級:氣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
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綜合地質大隊(陝西地礦第二工程勘察院) 陝西省渭南市朝陽大街 甲級:水工環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液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乙級: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物化探隊 陝西省周至縣二曲鎮農商街48號 甲級: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九零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 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東路11號 甲級:水工環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丙級:地球物理勘查。
陝西省地質礦產試驗研究所(西安綜合岩礦測試中心)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甲級: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選冶加工試驗。
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測繪隊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甲級:遙感地質勘查。
乙級:固體礦產勘查。
丙級:勘查工程施工。
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七一七總隊 陝西省寶雞市金台區大慶路東段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乙級:區域地質調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 陝西西安市西影路25號 甲級:遙感地質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選冶加工試驗。
乙級:區域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
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七一三總隊 陝西省商洛市東關11號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
乙級:勘查工程施工(鑽探);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七一一總隊 陝西省勉縣武侯鎮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乙級:區域地質調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七一二總隊 陝西省咸陽市秦都區渭陽西路63號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
乙級: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七一五總隊 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文化路碧雲小區 甲級:勘查工程施工。
乙級:氣體礦產勘查。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水文工程地質總隊(西北有色勘測工程公司) 陝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78號 甲級:水工環地質調查。
乙級:液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物化探總隊 西安市碑林區邊家村水文巷5號 甲級: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
乙級:固體礦產勘查。
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地勘院 西安市雁塔中路78號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乙級:區域地質調查;水工環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陝西省西安市尚勤路66號 甲級:地球物理勘查。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三九隊 陝西省渭南市站北路6號 乙級:固體礦產勘查(煤);氣體礦產勘查。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九四隊 陝西省銅川市延安路82號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
乙級:氣體礦產勘查。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六隊 陝西省西安市太乙路279號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氣體礦產勘查。
乙級:區域地質調查;水工環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鑽探)。
丙級:地球物理勘查。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勘察研究院 陝西省西安市建東街東段4號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氣體礦產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煤)。
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水文隊 陝西省富平縣莊裡鎮北新街27號 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三一隊 陝西省韓城市象山路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氣體礦產勘查。
乙級:勘查工程施工。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五隊 陝西省榆林市人民西路27號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煤);勘查工程施工(鑽探)。
乙級:氣體礦產勘查。
陝西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 陝西省西安市西影路301號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水工環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
乙級:區域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遙感地質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丙級: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陝西省核工業地質局二一四隊 陝西省城固縣西環二路中段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
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
核工業二零三研究所 陝西省咸陽市渭陽西路48號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
乙級:區域地質調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陝西省核工業地質局二二四大隊 西安市灞橋區讀書村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
乙級:勘查工程施工。
陝西省核工業地質局二一一大隊 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紡渭路六十四號信箱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地球化學勘查。
丙級: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中國建材地質勘查中心陝西總隊 陝西省西安市北大街444號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乙級:區域地質調查;水工環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陝西地質勘查院 陝西省漢中市河東店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
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西北地質勘查院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南路95號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液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 西安友誼東路166號 甲級:區域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遙感地質勘查。
丙級:地球化學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陝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雁塔路北段100號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航測遙感局 西安市建西街3號 甲級:水工環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遙感地質勘查。
乙級:區域地質調查。
陝西韓城礦務局注漿勘探公司 韓城市象山路中段 甲級:固體礦產勘查。
乙級: 勘查工程施工。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
銅川礦務局地質勘探公司 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川口路11號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陝西澄合天宇勘探建井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澄城縣庄頭鄉 乙級:固體礦產勘查。
丙級:勘查工程施工。
陝西天工建設有限公司 陝西省蒲城縣罕井鎮大慶路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分院 西安市雁塔北路52號 甲級:水工環地質調查;氣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乙級:固體礦產勘查(煤);液體礦產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西北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 西安市習武園9號 甲級:水工環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乙級:地球物理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長安大學 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南二環路中段 甲級:區域地質調查;水工環地質調查。
乙級:固體礦產勘查。
丙級:地
陝西地質工程總公司(陝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地質工程勘查院) 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甲級:水工環地質調查;勘查工程施工。
乙級: 液體礦產勘查。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核工業西北經濟技術公司 陝西省西安市西影路301號 乙級:勘查工程施工(鑽探)。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天地地質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市建東街東端4號 甲級:勘查工程施工。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恆暖地熱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新民街2巷2號 甲級:勘查工程施工(鑽探)。
陝西大秦地質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市雁塔路中段78號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天地礦業有限公司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探地勘測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126號百隆廣場B幢7-D。 乙級:地球物理勘查。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水工環地質調查;地球化學勘查。
西安縱橫投資有限公司 西安市高新區高新二路12號協同大廈同馨閣2F-B座5號。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中核資源有限公司 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西安中正礦業咨詢有限公司 西安市高新區楓葉新都市區1號住宅樓1102室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西安豪普蘭德資源技術有限公司 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糜家橋小區世紀公寓1605室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晨龍溫泉開發公司 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建東街4號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陝西國興礦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市灃惠南路4號楓葉新都市A10-21105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太白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陝西省太白縣太白河鎮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 陝西省西安市丈八東路18號 甲級:地球物理勘查。
陝西省豫勝石油鑽采有限公司 陝西省西安市小寨西路196號 乙級:勘查工程施工(鑽探)。
陝西西科地質與環境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市雁塔路中段58號副4號樓315室 丙級:水工環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榆林市榮岩地質勘探有限公司 陝西省榆林市崇文路1號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陝西正旗礦業有限公司 陝西西安市西影路25號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毅貞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市雁塔路南段126號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紅石投資有限公司 西安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四路秦-唐12棟5號樓。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渭南金獅地質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渭南市樂天大街中段安居樓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渭南市黃河礦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渭南市杜化路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金石礦業投資有限公司 西安市碑林區火炬路企圖時代九層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商洛寶源工程有限公司 商洛市東關11號 丙級:勘查工程施工(鑽探)。
神木縣礦業地質測量管理站 神木縣人民廣場北側礦管大樓 丙級:固體礦產勘查。
陝西省地礦局第一工程勘察所 安康市南環路中段 乙級:勘查工程施工(鑽探)。
志丹縣金鳳石油鑽井有限公司 縣城北(城皇廟溝283號) 丙級:勘查工程施工(鑽探)。
定邊縣森豪威石油鑽井工程運輸有限責任公司 定邊縣定邊鎮東環路 丙級:勘查工程施工(鑽探)。
延安三元鑽采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延安市南二十里鋪 丙級:勘查工程施工(鑽探)。
延安雙豐科工貿有限公司 延安市馬家灣 丙級:勘查工程施工(鑽探)。